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附译文)(一)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②,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

②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好.鸟相鸣.B、丞相自若也/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丞相熟视久之/ 但手熟.尔.D、索笔疾书/ 不以疾.也.2、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 分)二)管仲不谢私恩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

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 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道而饥渴/ 独行其道..B、如子之言/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C、甚敬/ 急湍甚.箭.D、将何以报我/ 何.苦而不平.2、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3、从文中可以看出管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 分)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

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

”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

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乃.命羿曰/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B、发.无不中/舜发.于畎亩之中C、若羿也/ 若.儿戏耳D、人能遗.其喜惧/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2、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题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题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文言文阅读【甲】《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īdié)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敛棺椁皆所未具。

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zhōu)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①缞绖:丧服。

②赗:用财物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③椁:套在棺材外的大棺材。

④怃:失意。

⑤彻:通“撤”。

⑥赒:通“周”,救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____________________ (3)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___________ (4)乃寓居士人卒于邠__________2.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精选)【含答案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精选)【含答案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精选)目录(一)陶公性检厉 (1)(二)楚庄王欲伐越 (2)(三)王羲之诣门生家 (3)(四)服虔匿名 (4)(五)丞相牛公应举 (6)(六)文天祥至潮州 (7)(七)庄子家贫 (8)(八)送李愿归盘谷序 (10)(九)喜雨亭记 (11)(十)苏轼其人 (12)(一)陶公性检厉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咸.不解其意:___________ (2)值.积雪始晴:__________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全,都(2)遇到,碰上……的时候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

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参考译文】陶侃性情检束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

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有多少收多少。

大家都不理解他的用意。

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上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下雪后还很湿。

部编版八上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上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含答案)

《三峡》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的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凉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译文: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水一般澄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与朱元思书》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文: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看到日光。

《富贵不能淫》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译文:这怎么能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对比阅读部编版(含答案解析)阅读文言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选段)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隐土之北/曾不能毁山之一毛B.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C.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D.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链接材料】杨子①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②,又请杨子之竖③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④之矣。

”曰:“奚⑤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⑥,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⑦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新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⑧。

”——《歧路亡羊》节选(有删减)注释:①杨子:即杨朱,战国时哲学家;②党:乡党,邻友;③竖:仆人;④亡:逃;⑤奚:怎么,表疑问;⑥之:去,往;⑦怪:(认为)……奇怪;⑧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丢失了根本(生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一)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沿溯阻绝(2)属引凄异(3)回清倒影(4)略无阙处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2、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4分)13、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

(3分)【二】【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补充[去月]上月。

1. 解词(1)晓雾将歇 (2)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 仆去月谢病 (4) 岂徒语哉2翻译(1)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4,对划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三】【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秋日夜游(节选)[清]沈复中秋日,余病初愈。

先令老仆约守者勿放闲人,于将晚时,偕芸①及余幼妹,一妪一婢扶焉,老仆前导,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

叠石成山②,林木葱翠。

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

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着烹茶以进。

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被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忆及七月十五夜之惊③,相扶下亭而归。

吴俗④,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沧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至者。

【注释】①芸:此处指沈复的妻子。

①叠石成山:石头相叠而成为假山。

①七月十五夜之惊:沈复曾与妻子同游时听到不明之物堕水,两人也于此后大病一场,选文开头说的病愈便是此病。

①吴俗:指吴越一带的风俗。

1.有关文章描述中秋节夜游的经历,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文章内容()A.派老仆人守在沧浪亭,不让闲杂人等打扰B.游玩的有我和妻子、小妹、老仆、丫鬟等人C.拿毯子铺在亭中央,一群人围坐着喝茶D.我们驾着一叶扁舟在湖上飘荡,十分舒畅2.“爽然顿释”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前后文逻辑的是()A.可能因身处水光月色之中,我心情舒畅B.可能陪伴妻子出来游玩,我感觉很满足C.可能因之前受到惊吓,至今仍感到害怕D.可能因风吹进袖底,内心因此清爽舒适3.《记承天寺夜游》和选文的作者在赏月时心境都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两文作者的心境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于将.晚时将.以下骑送迎(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B.周望.极目可数里潭西南而望.(柳宗元《小石潭记》)C.席地环.坐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D.结队而.游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___欲伐越,问计___。

___曰:“臣闻兵不厌诈,诈可制敌。

臣有一计,可以使越王自灭。

”___:“___也?”___曰:“陛下设一美女,令人以珍宝献之越王,越___,必为所动,召入后宫,而陛下乘机发兵,___必不戒备,可一举而定也。

”___其计,遂命人选美女,以珍宝献之越王。

___见之,大喜,召入后宫。

___发兵,越___,慌不可终,遂败于___之手。

选自《史记》)【注释】___:___,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

越: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浙江省南部。

1.文中“兵不厌诈,诈可制敌”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为什么要问___如何伐越?___给出的计策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简述计策的过程及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指战争中可以使用欺骗手段来制敌,而欺骗是不会用尽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含答案和解析)
(5)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二、阅读题
2.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 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 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我们也可以用
【甲】文原句②“
”这一重要论断揭示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
第3页 共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翻译题 1. 见解答过程 二、阅读题 2. 见解答过程 3. 见解答过程
语文参考答案
语文参考解析
一、翻译题
1. 见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 (1)重点词有:天时,有利的天气时令。句意:有利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 人的齐心协力。 (2)重点词有:以,凭借。句意: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 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3)重点词有:寡,少。句意: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4)重点词有:之,到;畔,同“叛”,背叛。句意: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 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5)重点词有: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句意: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 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答案: (1)有利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2)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 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 (3)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4)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5)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一)【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乙】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古音yù)雪,武卧啮(niè)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③(d ǐ),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选自《汉书苏武传》)注:①律,即卫律,下文中的陵即李陵,卫律和李陵都是汉人后投降于匈奴。

②武:苏武,字子卿,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扣留并想劝降他,面对威胁利诱他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最终回汉,③羝,公羊,羝乳,喻不可能发生的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丈夫之冠也:___ ②以顺为正者:③乃幽武置大窖中:___ ④天雨雪: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②单于愈益欲降之。

3.乙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洌,在悬崖之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测试(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测试(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测试(附答案)白丁整理(一)、《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虽乘奔.御风(2)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章第一段描写群峰遮天蔽日,只有正午、半夜才能看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4分)5.春冬之时,三峡趣味良多。

请从文章第三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3分)(二)、《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沉鳞..竞跃(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画面?请找出来并赏析。

(3分)(1)我喜欢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的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调动你积累的知识,写出连续的两句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情怀的诗句。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题(含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再者,不敢纵逸。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

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

②存:抚恤。

③耽:沉溺。

④九重:深宫之内。

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行拂.乱其所为拂:(2)犹割股.以啖腹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3.下列对文中句子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B.所以/动心忍性C.必须/先存百姓D.其/耳目皆为敝4.(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举事例,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A的中心论点。

(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要B 。

5.(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陶公性检厉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咸.不解其意:___________ (2)值.积雪始晴:___________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全,都(2)遇到,碰上……的时候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

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参考译文】陶侃性情检束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

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有多少收多少。

大家都不理解他的用意。

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上久雪初晴,大堂前的台阶下雪后还很湿。

这时陶公就让人用锯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答案]

部编版⼋年级语⽂上册⽂⾔⽂练习[答案]部编版⼋年级语⽂上册⽂⾔⽂练习[答案]15 三峡1.填空。

《三峡》选⾃《________》,题⽬是编者加的。

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给《________》作注写成了《________》。

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并具有较⾼的⽂学价值。

2、解释列出的字词。

(1)略⽆阙处略⽆:_________阙:_______________(2)⾄于夏⽔襄陵⾄于:_________襄陵:_____________(3)⾃⾮亭午夜分亭午:_________夜分:_____________(4)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_溯:_______________(5)飞漱其间漱:___________其:_______________3.⽤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岩叠嶂,隐天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要求默写下列句⼦。

(1)写三峡两岸⼭长⼜多的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三峡夏⽔暴涨的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夏⽔迅疾的句⼦。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精选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精选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精选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学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2)乃四顾胆落()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2)椎鼓径进……____________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二、鲁人徙越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或谓之曰(2)以子之长15.翻译划线句。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农夫殴宦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1)才与绢数尺(2)农夫涕泣(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2022秋)(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2022秋)(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并,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狼呜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乙】壬寅岁①,余游天台石梁……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

水来自华顶②,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

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

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③所挡秘④。

自然拗怒⑤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

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

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

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

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节选自袁枚《浙西三瀑布记》)【注释】①壬寅岁: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

②华顶:天台山峰名。

③磥砢:石众多而乱。

④挡秘:阻挡撞击。

⑤拗怒:抑制愤怒。

1.解释下面加点字。

(1)略无阙.处阙:__________________(2)遂.两宿焉遂:______________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

4.说说【甲】【乙】两文所写到的水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与施从事书吴均故漳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①天,孤峰入汉②;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8. C 【解答过程】 A.句意: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想到。解释正确。 B.句意: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一同,共同。解释正确。 C.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只是。解释不正确。 D.句意: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遂:于是,就。解释正确。 故选:C。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民皆动摇
第1页 共4页
②吾在是
③轼诣武卫营
④卒全其城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将害城 事急矣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2页 共4页
B.“而”的用法不同。表修饰/表转折。 C.“为”的用法相同,都是“是”的意思。 D.“其”的用法不同。代词/表反问,难道。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在 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使东西熟透。故断为: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 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 装句,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要把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①关键词:溅、怒:名词作状语。句意:(瀑布)像雪一样飞溅,像雷声一样怒吼,让人又喜又怕。 ②关键词:迹:足迹。句意: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5)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在被贬时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既有对美 景的赞叹,又有被贬的悲凉。《游白水书付过》“顾影颓然”同样体现了作者游山玩水后除了喜悦,还 有一些愁闷苦楚。只要抓住这两个核心点,言之合理即可。 答案: (1)①大概 ②吃 ③回头看 ④动词,写 (2)C (3)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①(瀑布)像雪一样飞溅,像雷声一样怒吼,让人又喜又怕。 ②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5)赏景之乐和贬谪之悲。

八年级上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 专项训练(第一二单元)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 专项训练(第一二单元)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第一二单元)部编版(含答案)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阅读下面的古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曾子烹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①。

”妻适②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③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①彘[zhì],猪;②适,回来;③戏,戏言、开玩笑。

5.曾子是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老师是________;对于曾子说过的话,我们并不陌生,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短的语言归纳短文的主题。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其子随之.而泣( )③特.与婴儿戏耳( )④遂.烹彘也( )8.翻译句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王义士传姚鼐王义士者,以气节自重。

任侠好义。

甲申国亡后,同邑布衣许元博德溥不肯剃发,刺臂誓死。

有司以抗令弃之市,妻当徙。

王适值解,高德溥之义,欲脱其妻而无术,乃终夜欷歔不成寐。

其妻怪之,问曰:“君何为彷徨如此耶?”王不答。

“子第语我,我能为子筹之。

”王语之故,妻曰:“子高德溥义而欲脱其妻,此豪杰之举也。

诚得一人代之可矣。

”王曰:“然。

顾安得其人哉?”妻曰:“吾当成子之义,愿代以行。

”王曰:“然乎?戏耶?”妻曰:“诚然耳。

何戏之有?”王乃伏地顿首以谢随以告德溥妻使匿于母家而王夫妇即就道。

每经郡县驿舍,就验时,俨然官役解罪妇也。

历数千里,抵徙所,风霜艰苦,甘之不厌。

于是皋人感之,敛金赎归,夫妇终老于家焉。

(节选自《虞初新志》)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5.请你根据文意用“/”断句。

(限断三处)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16.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东坡诗文之绝妙?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15 三峡1.填空。

《三峡》选自《________》,题目是编者加的。

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给《________》作注写成了《________》。

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解释列出的字词。

(1)略无阙处略无:_________ 阙:_______________(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_________ 襄陵:_____________(3)自非亭午夜分亭午:_________ 夜分:_____________(4)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_ 溯:_______________(5)飞漱其间漱:___________ 其: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岩叠嶂,隐天遮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默写下列句子。

(1)写三峡两岸山长又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分)三峡知识积累1.lì zhàng xī sù tuān shù zhǔshāng 2.(1)完全没有同“缺”。

(2)到漫上山陵(3)正午(4)顺流而下逆流而上(5)冲荡指它们,指怪柏《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水经》1)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2)重重叠叠的岩峰,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3)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山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5.(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中考连接:1.(1)真(或实在) (2)寂静 (3)连续 (4)快(4分,每小题1分)2.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分,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4.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3分,三峡风光介绍2分,时代变化1分。

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短文两篇·综合能力测试一、为下列字注音颓()鳞()遂()荇().()竞跃:________________.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

(4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3分).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实是欲界/之仙都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词语。

念:遂:盖:但: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写景,写了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参考答案】一、tuí lín suì xìng二、1.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2.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三、1.交辉:交相辉映。

2.歇:消散。

3.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4.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四、(一)1.想,考虑;于是,就;原来是;只。

2.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3.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

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

(二)1.(1)它的源头(2)沿着(3)是(4)看,看到(5)睡(6)写 2.山岩上有几十个像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3.时间:出游——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到家——二鼓。

地点:白水山佛迹院。

4.“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 5.作者对白天所见的景色印象深刻,被那优美的景色陶醉,因而不能入睡,故写下此文交给幼子苏过。

答案:10.古文阅读(共15分)解释加点字(4分,每空1分)(3分,每空1分)俱:全;都歇:消散颓:消散(2分)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分)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近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 2分)①任意东西()②从流飘荡()③天山共色()④争高直指()26.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D.在昼犹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27.翻译下列句子。

( 4分)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

( 2分)山“奇”水“异”______________29.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30、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横柯上蔽( ) 窥欲忘反( )31、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理解填空。

全文共三段,_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_______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____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_________写水流舒缓处,以________写水流湍急处。

再写“奇山”以___、___、__、___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__,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3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记反”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2分,每题0.5分)①任凭,听凭;②随着(跟随);③同样,一样;④向上26.( 2分)C27.( 4分,每小题2分)①(那些山)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延伸(“轩邈”-“高处,远处”1分;句意1分)②(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经纶”-“治理”1分;句意1分)28.( 2分,每字0.5分)高、险(峻);清、急29.( 2分)D三、1、树枝同返,返回。

2、略3、第一段,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竟、轩、邈;泉声、鸟声、蝉声、猿声。

4、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3题。

(13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①委而去之(委:)(去:)②亲戚畔之(畔:).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 4 分)、翻译下面句子。

( 3 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推出了 的结论。

答案:9.①委:放弃去:离开②畔:通“叛”,背叛 10.D (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 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2.①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 ②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13.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

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

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

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