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1-11-06T14:23:10.220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10月作者:向雪[导读]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充分利用分层学习任务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课堂的效率。

本次研究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原则和依据,最后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更多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有益参考。

向雪剑阁县木马小学 628300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充分利用分层学习任务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课堂的效率。

本次研究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原则和依据,最后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更多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学习任务单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10-127-01
学习任务单是教师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设计的,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案设计与学习流程规划。

而分层学习任务单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本次研究拟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分析,确定分层学习任务单的原则与依据,探究如何设计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以不断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小学信息技术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原则与依据
(一)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原则
分层学习任务单并不是常见的练习册或是实验手册,而是引导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教学策略,能够充分体现小学信息技术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时,要遵循符合认知特点的原则。

教师在将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任务”的时候,要注意任“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分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使大多数的同学可以据此展开学习活动,最终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时,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对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基础不同,相同的教学任务通常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也会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环节,从而诞生不同风格和使用习惯的“学习任务单”。

最后,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时,要遵循问题导向的原则。

反思评测包括知识测试、问题记录、学习反思和学习评价四个内容。

知识测试时要根据学情不同,给层级不一的小学生布置难度有差异的知识测试,以便检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在集体中讨论。

(二)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的依据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设计要依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学内容、学情和其他教学情境,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准确地把握,从而设计出明确、细致,符合教学实际要求的教学目标。

然后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地教学设计形式,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分层任务进行合理的设计,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资源,根据不同任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指导、支持学生的学习,最后进行反思测评。

二、小学信息技术分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实践
学习任务单通常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等内容,通过分层任务单的设计和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任务单地引领作用,有目的、有针对性和有秩序地进行教学指导。

接下来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分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实践进行具体地研究。

(一)分层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1.学习指南分层。

学习指南作为学习任务单的第一部分,是让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有一个宏观的预知。

其中,课题是该课时教学活动的学习主题。

学习指导部分,则包括合适的、先进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建议,并预告后续的学习活动。

小学信息技术老师还需要充分综合学生自身的实力,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拟制出层次化的授课目标。

其中,基础的层次为理解和记忆,中级层次为知识的运用,高级的层次为知识的创新。

2.学习内容分层。

学习内容是学习任务单的核心部分,由任务清单和支持资源两部分内容组成。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分层就是依照各班学生的个人水平、学习能力进行分层任务的布置,提高课堂效率,使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基础任务,一小部分学生能完成提高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

(二)分层学习任务单的使用
1.诊断分层。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完成基础任务之后进行合作诊断。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复制粘贴”课中。

首先,教师请一学生上教师机演示,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选定”中的“应用透明背景”,全体学生完成食物的分配,完成基础任务的学习。

接着,让学生自主练习几次后,学生根据教师所发放的任务单,相互诊断自己所属的层次。

教师说明分层的标准,学生根据诊断的结果进行分层建组。

最后,学生对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阶段性的诊断,以便学生在达到预期目标后继续更高层级的任务单学习。

2.合作学习。

在学习任务单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自主操作,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在分层建组的基础上,根据任务单的内容要求,逐条落实任务单的要求,并请最先完成的学生起立,帮助组内有困难的同学以及请学生上教师机演示并讲解,最后为表现好的小组点赞。

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操作的同时,依托任务单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以使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各层级的任务。

3.分层展评。

首先,在各层内展评。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及时了解练习的进程和任务单的完成情况。

各小组的成员在层内进行作品展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其次,在各层级间进行作品的展示,对于练习效果突出、层次有明显提升的,各层(大组间)展示观摩,让进步快的学生分享经验。

让还有疑问的同学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引领点拨,相互鼓励。

最后,教师对整体的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容量大、任务多,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构建高效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份有效的、合理的分层学习任务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晔.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的运用策略研究[J]才智,2020(16):46
[2]苏畅.“学习任务单”结合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探索及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2):15-16
[3]汤向东.基于学习任务单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9):73-74+81
[4]杨晓忠.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原则及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7(02):5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