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穴位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经不调穴位疗法
月经不调的穴位疗法有哪些?对付月经不调,中医讲究穴位治疗方法。
专家说月经不调是妇女月经病的俗称,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的改变。
包括月经提前、错后或不定期,月经量过多、过少或闭经等。
精神因素、劳累过度、生活规律改变、饮食改变、环境改变、寒冷刺激、使用激素等都会影响月经从而导致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与肾、肝、脾三脏有密切关系,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冲任不固有关。
月经不调的穴位疗法有哪些?中医将月经不调大致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月经周期不足21天,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月经先期可分为气虚型、阳盛血热型、肝郁血热型、虚热型。
主要症状为月经提前。
临床针灸穴位以关元、血海、三阴交为主。
气虚型:症状为月经量多,色淡质稀,面色苍白,纳少便溏。
保健按摩穴位为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阳盛血热型:症状为月经量多,色深红,质稠黏或臭,口渴喜凉饮,便秘。
保健按摩穴位为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太冲(足背侧,第一拓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中极(肚脐下三寸)。
肝郁血热型:症状为月经量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乳房胸胁胀满。
保健按摩穴位为行间(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赤白肉际处)、地机(阴陵泉下三寸)。
虚热型:症状为月经量少,色红质稠,颧红,手足心热,口干咽燥。
保健按摩穴位为然谷(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
月经后期可分为血虚型、血寒型、气滞型、痰湿型。
主要症状为月经延后。
临床针灸穴位以气海、气穴、三阴交为主。
血寒型:症状为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
保健按摩穴位为归来(肚脐旁二寸,下四寸)、天枢(肚脐旁二寸)。
血虚型:症状为月经量少,色淡,头昏眼花,面色苍白。
保健按摩穴位为足三里。
气滞型:症状为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乳房两胁胀痛,嗳气。
保健按摩穴位为蠡沟(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五寸)、太冲、地机、天枢。
痰湿型:症状为月经色淡黏,白带多,身体肥胖,胸闷腹胀,食少痰多,精神倦怠。
保健按摩穴位为丰隆(外踝尖上八寸,旁开二横指)。
月经先后无定期是指月经周期不固定,时或提前,时或延后,连续三个周期以上。
月经先后无定期可分为肝郁型与肾虚型。
主要症状以月经经期不定为主。
临床针灸穴位以关元、三阴交为主。
肝郁型:症状为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嗳气叹息。
保健按摩穴位为蠡沟、间使(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三寸)、太冲。
肾虚型:症状为月经量少,色淡黯,质清,腰底酸痛,头痛耳鸣,夜尿多。
保健按摩穴位为太溪(内踝尖
与跟腱之间的凹陷)。
此外月经不调的穴位按摩疗法还有:预备式: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团摩下腹: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揉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
5~1分钟。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搓擦腰骶: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
5~1分钟,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揉按肾俞穴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
5~1分钟。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按揉足三里穴: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
5~1分钟。
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掌揉血海穴: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
5~1分钟。
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
注意经期卫生,忌房事、坐浴、游泳等。
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保持精神愉快。
对于月经不调专家还提醒日常生活中女性应该改善生活环境,调节精神生活,使精神舒畅愉快,心情平和。
依医师指示,按时服药,必须持续性服药,不可间断。
平时可多常按摩三阴交,但月经期来时不可按之。
经行之时应注意保暖,不宜洗冷水浴或盆浴,避免淋雨、涉水。
饮食有节,忌食辛辣香燥刺激或寒凉生冷之食品。
避免劳倦过度、剧烈运动、房室多产等等。
肢寒腹凉者可给热水袋热敷。
月经血量过多、腹痛较重者,应卧床休息。
保持阴部清洁,月经纸要柔软洁净,内裤要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