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A.蒸汽动力B.水力动力C.水电动力D.机械动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本知识的识记。
18世纪60年代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这使得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后来他又建立水力纺纱厂,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故B项正确。
2.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机构是A.议会B.制宪会议C.大陆会议D.国民公会【答案】C【解析】【详解】大陆会议是1774年至1789年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以及后来美利坚合众国的立法机构。
在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后尚没有一个正式中央政府期间,大陆会议起到了临时政府的作用,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机构,故排除A,C符合题意;制宪会议即“立宪会议”,为制定或修改宪法而专门召集的会议,故B不符合题意;国民公会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最高立法机构,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初期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故D 不符合题意。
3.下图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示意图,该技术的使用A.推动灌溉技术的发展B.反映播种技术的进步C.促成小农经济的形成D.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代田法,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故D正确。
图中是耕作方法,而非灌溉技术,故A错误。
材料中“沟”“垄”反映了代田法,没有涉及播种技术,故B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到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故C错误。
4.18世纪是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时期。
据估计,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可能已增加到2.75亿,五十九年(1794)为3.13亿。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A.蒸汽动力B.水力动力C.水电动力D.机械动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本知识的识记。
18世纪60年代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这使得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后来他又建立水力纺纱厂,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故B项正确。
2.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机构是A.议会B.制宪会议C.大陆会议D.国民公会【答案】C【解析】【详解】大陆会议是1774年至1789年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以及后来美利坚合众国的立法机构。
在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后尚没有一个正式中央政府期间,大陆会议起到了临时政府的作用,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机构,故排除A,C符合题意;制宪会议即“立宪会议”,为制定或修改宪法而专门召集的会议,故B不符合题意;国民公会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最高立法机构,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初期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故D 不符合题意。
3.下图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示意图,该技术的使用A.推动灌溉技术的发展B.反映播种技术的进步C.促成小农经济的形成D.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代田法,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故D正确。
图中是耕作方法,而非灌溉技术,故A错误。
材料中“沟”“垄”反映了代田法,没有涉及播种技术,故B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到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故C错误。
4.18世纪是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时期。
据估计,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可能已增加到2.75亿,五十九年(1794)为3.13亿。
四川省内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2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引发严重金融危机,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制度和货币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1933年3月6日,美国政府宣布整顿银行系统,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实行货币扩张政策。
1934年1月,在罗斯福要求下,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令》,法令规定:从1934年2月起,金币停止流通,由财政部掌握全国黄金,充当联邦储备银行和存款准备金。
不久,美国取消金本位制,改用纸币。
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1933年银行法》,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保证银行存款安全,稳定了银行体系。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1935年银行法令》,扩大联邦政府管理货币与信贷的权力。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诬券法》,要求证券商按照規则公开披露信息。
1934年,又通过《证券交易所法》,明确了政府对交易所的管制,防止弄虚作假,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房主货款法》,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房产法》,成立“联邦房产管理局”,为购房者提供低息借款保险,有利于解决因住房问题引起的金融混乱。
美国金融改革使美国克服金融危杋,战后美国金融业和世界金融秩序深深打上了罗斯福金融改革的烙印。
——摘编自《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影响》(1)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原因和对战后世界金融秩序的影响。
【答案】(1)内容:整顿银行系统,稳定银行体系;取消金本位制,改用纸币;扩大联邦政府管理管制;加强对证券交易所的管制;加强房产贷款市场的管理。
(2)原因:美国金融制度和货币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美国狂热的股票投机破坏了经济的正常运行;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引发严重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引起了美国全面大危机。
影响: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现了“金币停止流通,由财政部掌握全国黄金,充当联邦储备银行和存款准备金”的思想。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皇帝制度B.郡县制C.封国制D.行省制2.“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则民谣评说的政治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提到罗马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罗马法。
罗马法的演变过程是()A.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B.习惯→成文法→习惯法→法律总结C.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D.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4.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
这主要缓和了()A.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C.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D.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5.从唐代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
这实际上反映了唐代()A.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印刷主导B.官营雕版印刷业的发达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书业发展D.私营雕版印刷业的发展6.人称“小杜”的唐朝诗人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曾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由此可以获悉当时江淮的草市()①地处交通便利之地②草市数量众多③常遭盗贼劫掠④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有人研究宋朝的人口问题,发现两种结论不同的真实史料。
据第一种史料,宋朝时,全国平均每户最多只有2.65口人,最少时只有1.4口人。
第二种史料,宋朝时,全国平均每户都在五口人以上。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应是()A.两种史料相互矛盾,因此不足为凭B.前者是因为地方要向中央政府申请救灾C.前者史料是凭空捏造的,后者属实D.前者是为交税需要,后者是为申请救灾8.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而十三行则是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此为“行商制度”。
四川省内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1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新一轮的全球化,与“互联网+”这一崭新的生产工具登上全球舞台几乎同步。
经过20多年实践,广大发展中国家和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都开始品尝美国主导的“互联网十”的苦头:全球范围内贫富两极分化,国家和私人信息受到惊人攻掠,发达国家的孤立主义和不少国家的民族主义、反移民情绪的急遽上升等等。
2013年,最富裕的国家比2000年多采取了23%的保护主义措施;有的学者甚至判定:全世界已进入“去全球化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就是在“全球化”与“去全球化”的不断交替中曲折前进。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形成你自己的观点,利用所学知识多角度的论证你的观点。
(要求:信息简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信息:“互联网+”引导新一轮的全球化;全球化实践,各国品尝美国主导的“互联网+”的苦头;全球化下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带来新的世界性问题;全球化进入“去全球化时期”;“全球化”与“去全球化”的不断交替中曲折前进。
观点: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过程充满曲折性;全球化中反对霸权主义;全球化中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人类需要共同解决全球化中的问题;生产力的变革进步是全球化的的根本因素;“互联网+”带来世界发展新的不平衡。
)论证:新航路开辟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国历史上逆全球化。
结论:当今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总趋势,我国需要把握机遇,克服困难,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勇于承担大国责任,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解析】【详解】首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问题、应对措施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提炼信息和归纳观点。
如从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可从材料最后一句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全球化”与“去全球化”的不断交替中曲折前进,由此可推导出结论为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其次,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对提炼的观点进行论证,其主要史实包括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等。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内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内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 钱乘旦指出:“水给人类带来文明,住在水边的人最容易产生文明,水把星星点点散布在各处的早期文明幼芽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文明成长的中心。
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特定的时空背景。
历史证明,古代文明充满了多样性。
”这阐明了()A.世界古代文明的特性B.水是文明产生的前提C.早期文明的频繁交流D.文明推动大帝国兴起2. 在西欧中古时期,中央把土地作为采邑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给自己的臣下为采邑,层层分封,层层结成主从关系,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
这一关系()A.推动了古希腊文明产生B.造就了西欧的封建社会C.使西欧出现了平等观念D.有助于血缘宗法的稳定3. 现代玉米是高度驯化的作物,其果穗完全依赖人类长期选择育种创造出来。
近代,考古学家已在墨西哥,南美洲的秘鲁、哥伦比亚、巴西等的古墓和废墟里,先后发现了玉蜀黍果穗证据,据测定约有7000年至5000年历史,其中还有印第安人崇拜玉蜀黍的雕塑神像。
据此可知()A.神像崇拜实证意义较强B.美洲产生了现代文明C.美洲文明走在世界前列D.印第安人培育了玉米4. 15世纪中叶,人类已知的陆地面积只有全球陆地的五分之二,航海区域只有全部海域的十分之一;17世纪末,人类已知的陆地和海域都已达到全球的十分之九。
这一认知发展源于()A.世界人口的迁移B.早期的殖民扩张C.全球航路的开辟D.全球联系的建立5. 18世纪,欧洲社会出现了一种“公共领域”,如咖啡馆、酒馆、沙龙、书店、图书馆、剧院等。
它是知识界和社会精英公共的社会空间,这种空间使他们能够自由地交流和发表观点。
其形成的思想意识基础是()A.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B.宗教改革的信仰得救C.科学兴起的思维方式D.启蒙运动的理性追求6. 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和税收原理》中多次使用“资本家”一词;1823 年,英国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在他的作品里也提到这一词;1867年,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使用了“资本家”一词来称呼资本的所有人。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内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文)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文)一、选择题1.19世纪4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工人运动发展进入高潮,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英法德三国是其发源地。
马克思主义诞生说明A.它是西欧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B.美国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德C.资本主义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D.工业革命带来了西欧社会动荡2.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当天,刘镜人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电报中说:“近俄内争益烈,广义派势力益张,要求操政权,主和议,并以暴动相挟制。
政府力弱,镇压为难,恐变在旦夕。
”据这一电报推知A.沙皇专制统治即将在俄国结束B.社会主义即将由理想变为现实C.俄国将出现两个政权并立状态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退出一战3.“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的核心部分,出笼的由头是代替英国挽救希腊、土耳其危机,镇压两国的共产党。
由此推而广之,只要哪个地方有进步运动,美国就宣布这个地方有“共产主义威胁”,就立即提供经济、军事援助,乃至出兵干涉,“杜鲁门主义”由此便成了对世界的干涉主义。
这反映出A.冷战包含直接的军事冲突B.意识形态是当时主要矛盾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现状D.美国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4.二战后,西欧在世界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大下降,欧洲出现了美苏严重对峙局面。
美国凭借在战争中增长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通过马歇尔计划、北约等途径,力图全面控制西欧;苏联则在东欧建立起经互会和华约,这些使西欧国家产生了担忧和恐惧。
他们既不愿成为“大西洋一边的殖民地”,也不愿成为“乌拉尔一边的卫星国”。
因此,西欧的出路在A.保持中立开展不结盟运动B.加强科技革命夺回领导权C.联合自强以维护自身利益D.联合中国反对两极的霸权5.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下图是战争即将打响前发表的一幅漫画。
四川省内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櫲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宇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淸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A。 郑逸梅的看法是个人观点,主观臆断很强,旗袍可能出现在清末
B. 周锡保以1923年的画报推断,旗袍流行在1921年以后较为可信
C。 从多重证据观点出发,将旗袍流行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比较合理
D。 报刊不是文献史料,史料价值较低,旗袍风行于1925年缺乏说服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1925年5月前,《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岀现提供了佐证。在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研究历史需要从多重证据观点出发,所谓“孤证不立”,故将旗袍流行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比较合理,C项符合题意.旗袍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郑逸梅的看法有一定的史实依据,排除A;周锡保的推断缺少多方史料的支撑论证,孤证不立,排除B;当时的报刊内容能直观反映当时的时事热点,史料价值较高,排除D。
11。1756年5月,英国向法国宣战,英法七年战争爆发,欧洲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战场遍及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1763年2月,英法签订《巴黎和约》,法国被迫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东岸殖民地,英国是七年战争的最大贏家,成为海外殖民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七年战争本质上反映了
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史试题

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记载有“丈夫耕,女子织”的情况。
农民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只是作为种植业的一种补充而存在,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或缴纳赋税所需。
这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A.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B.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男女的经济地位平等D.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2.大历贞元年间(公元766-805年)富商俞大娘有大船,这种船称“俞大娘”,来往于长江,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
这反映了我国A.汉代出现了繁荣的夜市B.唐代造船航海技术先进C.唐代商品经济非常繁荣D.宋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3.1887年,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为开端的民办机器缫丝业“仍准照旧开设”。
这里的继昌隆缫丝厂是A.甲午战后洋务派创办的B.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甲午战前洋务派创办的D.民族资本家创办的重工业4.下表是一战后中国第二大新式工业“面粉业”发展情况表(单位:关担)。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萧条B.中国人饮食习惯以吃大米为主,面粉滞销C.抗战的全面爆发,民族工业遭毁灭性打击D.国民党发动内战,民族工业遭致命性打击5.以下论述符合1956年底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是A.尚未开始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开始实施C.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6.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市场主体从不足50万户增加到1亿户以上,增长了200多倍。
这体现了我国A.公有制已不占主体地位B.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农村土地改革成就巨大D.市场经济改革发展方向7.中国近代一种女性服装,体现了“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
它是A.中山装B.干部服C.旗袍D.列宁装8.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与外轮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内江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文科)(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内江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文科)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和信奉神农之言的许行一派辩论时,问“许子以斧甑爨,以铁耕乎?”这说明战国时期()A. 刀耕火种已退出历史舞台B. 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C. 农耕工具已步入铁器时代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2.据崔定《四民月令》,东汉田庄是农、林、牧、渔及手工业、商业综合经营的经济单位。
田庄中规模性的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以及“巧不可言”的手工业生产技术,所提供的产品为田庄的“闭门成市”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这反映了汉代田庄()A. 自然经济的特色B. 官营手工业发达C. 突破了农业为本D. 土地国有的性质3.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
”从此,饮食夜市不仅大量出现,而且非常繁荣。
《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这些说明宋代()A. 开始出现了夜市B. 改变了重农政策C. 市坊分离被打破D. 商品经济的繁荣4.如表是中国民族工业甲午战争后的发展情况。
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 洋务企业发展壮大B. 清朝放宽投资设厂C. 列强放松经济侵略D. 国民政府政策鼓励5.1953-1956年的乡村治理成效显著:1957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52年增长了约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46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37亿元,农业生产朝着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前进。
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 社会主义改造成功推动B. 一五计划重点发展农业C. 土地改革提高了生产力D. 国家强制推进快速改造6.1953-1956年,我国农村开展了农民土地个体所有向合作社集体所有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78-1983年,我国农村实行了由人民公社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生产组织形式由集体转向家庭个体。
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答案

内江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检测试题历史(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C2.A3.D4.D5.B6.A7.B8.C9.D10.C11.A12.B13.B14.D15.C16.D二、非选择题(三个大题,共52分)17.(26分)(1)原因:倭寇到中国沿海武装走私、抢掠骚扰;沿海反叛势力私通倭寇;防止西方殖民侵略;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6分)变化:隆庆元年,解除海禁。
(2分)影响:仍禁止对日本贸易,有利于巩固抗倭成果和维护沿海稳定;使民间海外贸易获得合法地位,东南沿海海外贸易进入新时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成效明显;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6分)(2)背景: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和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英国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4分)角色:斯密主张的政府不干预的“守夜人”角色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是英国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政府保护私有财产、建设大社会等有利于保证社会经济运转的正常秩序;推动国英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建立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
(8分)19.(12分)示例内容:西方殖民主义是世界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3分)说明:(1)新航路开辟及其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开始殖民扩张,把亚非拉部分地区变为其殖民地,世界开始由分散逐渐走向联系。
(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进一步殖民扩张,亚非拉绝大部分地区沦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法美德意日俄展开新的殖民争夺,瓜分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联系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6分)所以,西方的殖民扩张是世界一体化的重要推手。
(3分)19.(14分)(1)内容: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制度;稳定和提高零售农产品收购价格;完全经济核算制农场自主权;实行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傅家桥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傅家桥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克利斯提尼……使氏族贵族依靠旧的氏族血缘关系影响选举成为不可能,雅典的国家组织也由于摆脱氏族关系的残余而完全形成了。
”为此,克利斯提尼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行陶片放逐法C.建立地区部落D.发放参政津贴参考答案:B材料的中心意思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打破了雅典氏族血缘关系,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A项为梭伦改革的影响,C项是伯利克里改革的意义,D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B项。
2.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A.专业化商业城市大量出现B.区域经济中心开始崛起C.地处水陆交通要冲D.城市对外贸易比较活跃参考答案:A3. 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
提出这一规定的可能是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里克利D.苏格拉底参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了解负令。
根据题意可知,这一规定的出台意味着公民不会再因为债务沦为奴隶。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规定是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解负令不但避免公民再沦为债务奴隶,那些因为受到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公民也因此重获自由。
这一规定由梭伦提出,与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和苏格拉底无关,故排除B、C、D项,故选A。
4.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在这场“商业革命”中()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参考答案:A略5.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 “干德三年三月, 朝廷遣官立转运使, 总一道之财赋。
”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保证地方的财政收入, 稳定地方安定局面B.加强对地方财政管理, 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C.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 加剧社会的矛盾D.削弱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有利于中央集权参考答案:D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
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高级职业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高级职业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二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以下关于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是城邦的基本特征B、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C、希腊城邦全体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D、希腊城邦的中心地区是城市,周围有若干村落参考答案:C2. 某学者认为,“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吗,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
”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民主制度A.是所有城邦居民的民主B.仅限于公民内部的民主C.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开近代西方间接民主先河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民主只是公民的内部的民主,广大的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没有公民权,不能享有民主权利,故B正确;古希腊民主只是公民的内部的民主,广大的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没有公民权,“所有城邦居民的民主”错误,排除A;直接民主和轮番而至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古希腊民主制度是直接民主,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
3. 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最有可能是指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分封制D.行省制度参考答案:B2015、2016年分别是农历的羊年、猴年,传统历法中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生肖”形象,与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生肖”文化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A.古代中国畜牧业发达B.古代城市商品货币关系繁荣C.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D.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传入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
四川省内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清代,封建土地关系主要包括地权分配关系和土地租佃关系两大内容。
清初,在明末农民起义冲击下,土地占有关系有了较大调整,政府鼓励垦荒并将明朝宗藩田产作为“更名田”分给农民,大量农民获得土地成为自耕农,地权较为分散。
康煕后期土地兼并日益普遍,到乾隆后期贵族地主倚恃特权扩大土地,一般地主也依靠权力积累土地,土地买卖使地主不断从小农那里获取田产,地权转移非常频繁,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佃农。
地主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
地租有分租制和定租制两种:分租制只规定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分配比例;定租制则预先规定地租数额,分租制在到清代其比重已逐渐减少。
清代货币地租也有所发展,分为钱租和折租两种。
折租按实物地租折成货币地租交纳,是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过渡形态。
钱租是预先交纳的押租,在清代主佃关系日益松弛的情况下,押租制度得到了广泛发展——摘——选自《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社会经济概况》材料二18世纪初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堿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
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
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
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
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
随着1701年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
于是生产关系的革命就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
18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顷共耕地和公有地。
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
1876年公布的禁止非法圈地的法案虽只应用于公有地,但圈地作为一种运动业已结束。
——摘——选自《16-19世纪历史发展中英国圈地运动》(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初年到乾隆后期地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到乾隆时期租佃关系发展的原因?简评17-18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关系。
四川省内江市2022届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2022届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
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
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
这一改革旨在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答案】A【解析】【详解】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家只是提供了基本的养老金,要求企业和职工交一部分,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当时英国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福利国家的规模,体现的是国家减少干预政策的特点;B.材料的措施不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推行的是养老金制度,没有缓解社会失业压力;C.材料可以看出国家还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说明没有放弃社会保障的责任;D.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缩减福利国家的规模,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没有体现出扩大政府职能的表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福利国家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还要搞清楚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经济改革的特征。
2.“前世不修今世修,苏杭不生生徽州;十三四岁少年时,告别亲人跑码头。
”这则明清时期徽州地区一直流传的民谣主要表明了A.徽商注重维护职业道德B.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C.徽州地区出现了商帮D.明清时商业发生剧变【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以地区商人为群体的商帮出现,最出名的商帮是徽商和晋商,“苏杭不生生徽州”“告别亲人跑码头”正说明徽商地区人经商的传统悠久,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徽商注重维护职业道德,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直接说明商帮的出现,主要是徽商经商传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明清时期商业巨变的信息,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内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时,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櫲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宇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淸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记载有“丈夫耕,女子织”的情况。
秦以后,男耕女织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
农民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只是作为种植业的一种补充而存在,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消费或缴纳赋税,偶尔将部分产品投于市场,主要是为了换取他们不能制作的生产或生活用品,而不是出于商品生产的既定目的。
这说明A. 家庭手工业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B. 棉纺织业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但技术水平很低C. 随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D. 当时家庭手工业普遍存在以营利为目的生产【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男耕女织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农民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只是作为种植业的一种补充而存在”可知,依附于农业的家庭手工业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故选A。
棉纺织业兴起于宋代以后,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说的是家庭手工业,并未提到私营手工业,排除C;家庭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消费或缴纳赋税,而不是营利,排除D。
2.大历贞元年间(766-805年)富商俞大娘有大船,称“俞大娘”航船。
江湖语曰:“水不载万”,意思是说大船不过载八九千石。
然“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
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
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此则不啻载万也。
洪鄂之水居颇多,与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
”这反映了我国A. 汉代时“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的活跃盛况B. 唐代造船业技术先进南方经济超过北方C. 唐代商品经济发展规模扩大且非常繁荣D. 宋代商业空前繁荣和海外商运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766-805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岁一往来,其利甚溥,此则不啻载万也”可知,唐代商品经济发展规模扩大且非常繁荣,故选C。
材料反映的是唐代,而不是汉代和宋代,排除A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发生于宋代,排除B。
【点睛】本题考查唐代的商业发展,解题最关键的信息是材料中的时间,学生对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时间和顺序要有大致的了解。
3.1887年夏(光绪帝十三年六月),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以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为开端的民办机器缫丝业实是“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而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
”因而咨复:“仍准照旧开设”。
出现这一决定的原因是A. 甲午战后清政放宽了民间投资设厂B. 民办机器缫丝业创办取得了较大成绩C. 它对西方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D. 洋务派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支持肯定【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承认以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为开端的民办机器缫丝业实是‘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可知,清政府之所以准许民办机器缫丝业照旧开设,是因为其创办取得了较大成绩,故选B。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A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材料并未提及民族工业对抵抗西方经济侵略的作用,排除C;洋务派初期只准官办企业,不准民办企业,即使后来建立的“官督商办”或“官商合作”企业,也是置于衙门的严格控制之下,故对民办企业的支持和肯定一说无从谈起,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挑选出关联词“而且”“因而”,可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语句关系,进而明确材料主旨。
4.下表是一战后中国第二大新式工业“面粉业”发展情况表(单位:关担)。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920年1921年1922年1923年1924年中国出口396万13万洋面进口75万360万500万500万A.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B. 中国面粉业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处于劣势C. 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压迫使得民族资本陷入了困境D. 一战时中国主要发展轻工业战后转向重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首先由表格数据可知,洋面进口不断增加,而中国出口面粉量则呈断崖式下跌,其次依据表格中的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有关,故选A。
中国面粉业的生产技术引自于西方,双方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不会过于明显,B项不是引发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当时的政府为北洋军政府,排除C;一战时,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在此期间轻工业发展迅速,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本题学生依据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可作出判断,其关键信息是材料中的时间。
5.下图是1952年底中国的工农业结构图,据此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认识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占比80%的农业属于完成合作化后的集体经济B. 占比80%的农业仍处于封建个体小农生产阶段C. 中国开始改变落后面貌建立了工业化初步基础D. 中国一五计划的建设重点应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D【解析】【详解】由结构图可知,1952年的中国农业仍占据主体,工业发展较为落后,这不利于巩固新生政权,故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D项符合题意。
1952年三大改造并未开始,排除A;1952年新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B;中国开始改变落后面貌建立了工业化初步基础是在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背景,学生需要依据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方可作出判断,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6.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市场主体从不足50万户增加到1亿户以上,增长了200多倍。
国家改委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两会上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一份3页纸的年度计划表,其中为不多的约束性指标集中在民生和环保领域。
它折射了40年的艰难求索,而40年以前,小车间螺母都要列明计划,当时办公室里各类计划要堆到天花板。
”这阐释了A.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市场主体户数的急剧增长B. 全国人大审议年度计划表表明建立市场经济的曲折性C. 计划表的大幅度减少说明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D. 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市场主体从不足50万户增加到1亿户以上,增长了200多倍”“40年以前,小车间螺母都要列明计划,当时办公室里各类计划要堆到天花板”等信息可知,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故选D。
市场主体户数的急剧增长反映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就,并未提及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曲折性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市场经济体制下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C项“减弱”的说法错误,排除。
7.论及旗袍风尚,郑逸梅称“清代女子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民国后始御之”。
至于具体年份,周锡保认为旗袍流行于1921年后,他以1923年的画报推断旗袍在当时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但1925年5月前,《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岀现提供了佐证。
在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
据此推知A. 郑逸梅的看法是个人观点,主观臆断很强,旗袍可能出现在清末B. 周锡保以1923年的画报推断,旗袍流行在1921年以后较为可信C. 从多重证据观点出发,将旗袍流行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比较合理D. 报刊不是文献史料,史料价值较低,旗袍风行于1925年缺乏说服力【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1925年5月前,《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岀现提供了佐证。
在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研究历史需要从多重证据观点出发,所谓“孤证不立”,故将旗袍流行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比较合理,C项符合题意。
旗袍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郑逸梅的看法有一定的史实依据,排除A;周锡保的推断缺少多方史料的支撑论证,孤证不立,排除B;当时的报刊内容能直观反映当时的时事热点,史料价值较高,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变迁,材料中表示转折部分的语句为考查的重点。
8.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在险恶环境中与外轮展开了激烈竞争。
在华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联成一气,大幅度降低运费想挤垮招商局。
李鸿章采取筹借官款、増拨漕粮及承运官物等措施予以回击,使招商局转亏为盈。
结果旗昌公司破产,太古、怡和等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签订“齐价合同”。
李鸿章创办招商局主观目的是A. 抵制外国航运公司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 为洋务派军事工业提供运输和资金辅助C. 创办航运公司推动中国航运事业近代化D. 借助官督商办和政治地位获取巨额财富【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创办近代民族工业,自强是目的,求富是帮助自强的手段,B项说法符合题意。
AC属于客观效果,不是主观目的,排除;洋务派创办企业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不是为了获取巨额财富,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学生依据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即可作出判断。
9.下表是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市龙岗区创办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愿景等,2017年华为居世界500强的83位,全球拥有18万多员工,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这体现了A. 互联网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模式B. 中国民营企业更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C. 华为的成功源于当代世界对信息网络过分依赖D. 华为创造了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信息产品【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华为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愿景,借助互联网使其成为知名的全球化公司,这说明互联网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模式,故选A。
华为仅为一家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B 项的说法有失偏颇,排除;华为的成功借助了信息网络的力量,但不可能是过分依赖,毕竟网络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过分的依赖会埋下企业发展的隐患,排除C;D项“各国”的说法过于夸张,如果这一结论成立,现今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则不会发生,排除。
10.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荷兰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