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和电阻
电阻与欧姆定律

电阻与欧姆定律电阻是指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是电路中重要的基本参数。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阻和欧姆定律的相关概念、公式以及应用。
一、电阻的概念和单位电阻是指材料对电流运动的阻碍程度,常用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特性,例如材料的导电性质、长度、横截面积等。
电阻与电流流过的截面积成反比,与电流流过的长度成正比。
二、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U = IR其中U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
三、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和电器设备中。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阻、电流或电压的大小,也可以确定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参数。
1. 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的大小。
例如,如果我们测量到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5伏特,电流为2安培,那么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为2.5欧姆。
2. 计算电流如果已知电阻和电压,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的大小。
例如,某电路中的电压为10伏特,电阻为3欧姆,那么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流为3.33安培。
3. 计算电压当已知电阻和电流时,我们可以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压。
例如,某电路中的电阻为4欧姆,电流为2安培,那么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压为8伏特。
四、电阻的分类和特性根据电阻的性质和应用,可以将电阻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
1. 固定电阻固定电阻是指阻值固定不变的电阻。
常见的固定电阻有炭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物电阻等。
固定电阻在电路中常用来限制电流、分压、分流等。
2. 可变电阻可变电阻是指阻值可以调节的电阻。
可变电阻的阻值可以通过旋钮或滑动变片来调节。
可变电阻在电路中常用于调节电流、电压和信号的幅度等。
电阻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功率耗散能力。
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P = IV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为瓦特),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
电阻与欧姆定律

电阻与欧姆定律电阻是电流通过时的阻碍力,是电路中重要的物理量之一。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本文将介绍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详细阐述欧姆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一、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电阻是指电流在电路中通过时所遇到的阻碍力。
其单位为欧姆(Ω),常用符号为R。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电路中的材料以及电流通过的路径长度和横截面积。
常见的电阻材料有金属、电解液和半导体等。
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欧姆定律表明电流I、电压U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为U = I × R。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另外两个公式,即I = U / R和R = U / I。
这些公式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非常常用。
二、欧姆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Georg Simon Ohm在19世纪初发现并提出的。
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是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即在恒温下,电流I随着电压U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电阻R的增加而减小。
欧姆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关系,为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其次,欧姆定律还可以用来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故障,例如当电阻值异常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的电流与实际测量的电流有差别,就可以判断电路中可能存在问题。
此外,欧姆定律还可以应用于家庭用电、电子设备、电动车等各个方面。
三、电阻与材料的关系电阻的大小与电路中的材料有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金属具有较低的电阻,而半导体和电解液具有较高的电阻。
金属的电阻主要受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温度影响。
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如铜和银,具有较低的电阻。
温度对金属电阻的影响是由于温度升高时,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的频率增加,导致电阻增加。
半导体的电阻主要由材料的本征性质和掺杂程度决定。
半导体的电阻可以通过控制掺杂浓度和施加外部电场来调节。
这也是为什么半导体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的原因。
电解液的电阻则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温度。
1.3电阻与欧姆定律

2、表达式: I U
R
I
R
U
3、适用条件: 纯电阻电路或线性电路
4.欧姆定律的理解
(1)定律中的U、R和I是同时对同一个电阻或同 一段电路而言的三个量。若由于某种原因,电 路中的电压或电阻发生了变化,则电流也相应 变化 。 (2)所谓“纯电阻电路”是指电能全部转化为热 能的电路,若电路中有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化 学能等情况,则该电路就是非纯电阻电路。 (3)公式中:电流的单位为:安(A);电压的单 位为:伏(V);电阻的单位为:欧(Ω)
5.一电阻两端加15V电压时,通过3A的电流,若在其两端加 18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
A.1 A B.3 A C.3.6 A D.5A 6.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 无关。( )
A.尺寸 B.温度 C.材料 D.两端所加电压
三、填空题
1.有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比为1 : 2,截面积
比为2 : 3,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精度 倍率
第二位数
第一位数
精密电阻器通常采用5个色环。第一、二、 三环表示有效数字,第四环表示倍率,与前四 环距离较大的第五环表示精度。
精度 率
二位数
一位数
精度 倍率
第三位数 第二位数
第一位数
4、敏感电阻元件
(1)热敏电阻:电阻的阻值对温度非常敏感,随着温 度升高电阻显著减少,这样的电阻称为热敏电阻。
二、选择题
1.在铜、塑料、橡胶、人体、干木材、大地这几种物质中,
有三种是导体,它们是( )
A.铜、塑料、人体
B.人体、干木材、大地
C.塑料、橡胶、干木材 D.铜、人体、大地
2.在一电压恒定的电路中,电阻值R增大时,电流就随之
()
第三节电阻原件与欧姆定律

用两表笔分别接触两管脚,读出表盘上指针读数,该读数乘以选用的量 程数值即为该电阻的阻值。如图所示。
(1)测量时不要同时用手接触电阻两侧导电部分,被测电阻要与原电路 断开,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一般以指针摆至电阻刻度的中间位置处为好。测量时,若出现指针 太偏左,说明量程选的太小了,可以换大一点的量程。注意,每次更换 量程时,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1 kΩ = 103 Ω 1 MΩ = 106 Ω 利用电阻的这种特性制成的元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符号如 图所示。它的主要用途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作为分流 器、分压器和负载使用。
2.常见电阻器 电阻器是由各种不同电阻率的材料制成的。按其阻值是否可变,
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常见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如图所示。
第一道、第二道各代表一位数字,第三道则代表零的个数,第四 道代表误差。例如,图中的色环电阻,第一道为棕色,第二道为红色, 第三道为黄色,第四道为银色。查表可知,此电阻为 120 kΩ,误差 为 ±10%。
(2)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指在正常大气压下和额定温度下,长期连续 工作而不改变性能所允许的功率。
第三节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可根据直标、色标读出电阻器的阻值,可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阻值 欧姆定律可用于表征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关系
第三节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一、电阻元件 1.电阻 电流流动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形成电阻。 电阻用字母 R 表示,单位是 Ω(欧姆)。实际应用中电阻的单位还 有 kΩ(千欧)、 MΩ(兆欧)。
4.用万用表测电阻器的阻值 在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之前,把万用表转换开关放在电阻
挡上,选择适当的量程。电阻挡的量程有 R × 1 Ω、R × 10 Ω、R × 100 Ω、R × 1 kΩ等,测量前根据被测电阻值,选择适当的量程。首先 应进行欧姆调零,即把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 到欧姆标尺的零位置上。如图所示。
电阻的影响和欧姆定律

电阻的影响和欧姆定律电阻是电路中的一个基本元件,它对电流的流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在电路中,电阻的存在不仅会影响电流大小,还会对电压和功率产生影响。
本文将介绍电阻的影响以及欧姆定律的相关原理和应用。
一、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其大小受电压和电阻的共同作用。
电阻的存在会使电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从而影响电路中的电流流动。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可以用以下的数学表达式表示:I=V/R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由此可见,当电阻增大时(保持电压不变),电流将减小;反之,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将增大。
这是因为电阻的存在会产生一定的电压降,使得有效的电压减小,从而导致电流的减小。
二、电阻对电压和功率的影响除了影响电流,电阻还对电压和功率产生影响。
1. 电压:电阻的存在使得电压在电路中产生分压效应。
根据欧姆定律中的V=IR,可以得知电压与电流和电阻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
当电流流经电阻时,电阻会产生一定的电压降,使得电路中的总电压分布到各个电阻上,从而影响电路中不同元件之间的电压差。
2. 功率:根据功率公式P=VI,可以推导出功率与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电路中,电阻会通过转换电能为热能,并产生一定的热功率。
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从而导致电阻消耗的功率减小。
反之,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功率也会随之增大。
三、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对电流和电压影响的重要定律,它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电路分析:欧姆定律提供了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求解未知电流、电压或电阻的数值。
这对于电路的分析、故障排除和性能评估非常重要。
2. 电路设计:在电路设计中,根据所需的电流和电压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电阻大小。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所需的电阻值,从而选取合适的电阻元件。
3. 电阻的特性研究:欧姆定律还可以用于研究电阻的特性和行为。
欧姆定律与电阻

欧姆定律与电阻一、电阻1、定义:电子在物质中流动时,物质对电子所产生的阻力,称为电阻,为通过导线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
此阻力是电子流动时与导体中的原子核相互发生碰撞而造成的。
2、公式:3、单位:4、电阻的电路符号:5、电阻的测量:利用伏特计与安培计分别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再求其比值。
装置法如图:电阻一电阻二二、欧姆定律1. 若导体所通过的电流与施加的电压,两者的比值恒成,则此导体,称为,此种关系称为定律。
2. 一般金属导体,具有较低的电阻。
绝缘体的电阻(除石墨外)则非常大。
3. 有些电路元件,如,其电压与电流不成比例关系,不符合欧姆定律,为非欧姆式导体。
三、影响电阻的因素1、材质:金属导体的电阻小,有良好的导电性。
绝缘体的电阻大,较难导电。
2、粗细(截面积):导线的材质一定时,在固定的电压下,导线的电阻大小和导线的截面积成反比。
即导线截面积愈大,电阻愈小。
3、长度:导线的材质一定时,在固定的电压下,导线的电阻大小和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即导线长度愈长,电阻愈小。
R∞L / A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0分)(D) 1. 如果将电压减半,则同一条导线内的电阻将变为多少倍?(A) 1 / 2倍(B) 1 / 4倍(C) 4倍(D)不变(B) 2. 阿裕使用三个电阻R1、R2及R3做欧姆定律的实验,其所造成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图中可以判断三个电阻的大小关系为何?(A) R1>R2>R3(B) R3>R2>R1(C) R3>R1>R2(D) R2>R3>R1(B) 3. 下列有关同样材质导线的长度、截面积和电阻大小关系之叙述,何者正确?(A)导线愈长,电阻愈小(B)导线愈长,电阻愈大(C)导线的电阻值不会随着导线截面积而改变(D)导线的截面积愈大,电阻愈大( A ) 4. 小毛测量铜片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流的关系,结果如右图所示,则铜片的电阻为多少欧姆?(A) 0.05欧姆(B) 0.15欧姆(C) 15欧姆(D) 50欧姆(C) 5. 有一镍铬丝,当其两端电压是6伏特时,通过其中的电流是3安培,当电压改为8伏特时,则通过电流又是几安培?(A) 2安培(B) 3安培(C) 4安培(D) 8安培(C) 6. 取一个尺寸为4厘米×5厘米×6厘米的铜块,若希望通入电流后获得较小的电阻,请问应从哪个方向通电?(A) 4厘米的方向(B) 5厘米的方向(C) 6厘米的方向(D)电阻与通电的方向无关(D)7. 若电阻符合欧姆定律,则代表此电阻符合下列何项条件?(A)电阻值很小(B)电阻值固定(C)电阻值不会随着导线截面积而改变(D)通过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恒成正比(D)8. 右图是一条镍铬丝及一个小灯泡作电流和电压关系之实验曲线,请问当电压为5伏特时,小灯泡的电阻为多少?(A) 5欧姆(B) 15欧姆(C) 0.3欧姆(D) 50 / 3欧姆(A)9. 承上题,当电压为5伏特时,镍铬丝的电阻为多少?(A) 5欧姆(B) 15欧姆(C) 0.3欧姆(D) 50 / 3欧姆(C)10. 小花制作一简单灯泡电路,发现灯泡太亮,为了让灯泡变暗些,她用一条均质、长型、延展性佳的甲金属接在电路中,如右图所示,但灯泡却变得太暗。
欧姆定律与焦耳定律电阻电流与电压的计算

欧姆定律与焦耳定律电阻电流与电压的计算欧姆定律与焦耳定律:电阻、电流与电压的计算电阻、电流和电压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通过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相互联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的原理,并学习如何通过这些定律计算电阻、电流和电压。
一、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它指出,电流(I)通过一条导体时,与该导体的电压(V)成正比,与该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为: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两个量,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例如,如果我们已知电流和电阻,我们可以通过将它们相乘来计算电压。
同样地,如果我们已知电压和电阻,我们可以通过将电压除以电阻来计算电流。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路,并且通过它流过的电流为2安培。
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压:V = 2A * 10Ω = 20V所以,该电路的电压为20伏特。
二、焦耳定律焦耳定律描述了电阻中消耗的功率与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它表明,电阻中消耗的功率(P)等于电流(I)的平方乘以电阻(R)。
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为:P = I^2 * R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
根据焦耳定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电流和电阻,计算出功率消耗。
同样地,如果我们已知功率和电阻,我们可以通过将功率除以电阻的平方根来计算电流。
假设我们有一个电阻为5欧姆的电路,并且通过它流过的电流为3安培。
我们可以使用焦耳定律来计算功率消耗:P = 3A^2 * 5Ω = 45W所以,该电路的功率消耗为45瓦特。
三、综合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常常被同时使用。
通过这两个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各种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并实现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电压为12伏特的电池,并且连接了一个电阻为4欧姆的灯泡。
电阻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分析规律
误差分析
观察图表,分析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 关系,验证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例 如测量误差、电路连接误差等,并尝试减 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THANKS
谢谢
适用范围
总结词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线和电解液等线性电阻元件组成的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阻元件组成的电路。
详细描述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线和电解液等线性电阻元件组成的电路,因为这些材料的电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与截面积成反比,满足欧姆定律的条件。然而,对于某些非线性电阻元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其电阻值会随 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不满足欧姆定律的条件,因此不适用。
。
调整电阻值
选择一个阻值的电阻器,并将 其接入电路中。
记录数据
调整电源电压,记录电流表和 电压表的读数。
重复实验
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器,重复 上述步骤,收集足够的数据。
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整理
绘制图表
将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 电阻值、电压和电流。
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表,例如电压-电流曲 线图。
验证实验
总结词
通过测量不同阻值的线性电阻元件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可以验证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的正确性。
详细描述
验证实验中,需要使用恒压电源和精确的电流表来测量不同阻值的线性电阻元件在不同 电压下的电流值。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欧姆定律的理论值,可以验证该定律的正确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元件的温度或材料来研究温度系数和电阻率的变化,进一步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导体内 部的原子或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 从而影响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
02
CHAPTER
电阻与电阻定律的解析

电阻与电阻定律的解析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电流流动的现象。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物理特性以及电流通过的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电阻及电阻定律进行详细解析。
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的阻碍力,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导体中的电子在受到电压作用下运动,但受到原子结构、自由电子密度等因素的阻碍,因而形成了电阻。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形状有关。
导体的材料电阻率ρ是一个关键因素,它表示了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上电阻的大小。
当导体的长度增加或截面积减小时,电阻将增加,这是由电阻公式R = ρL/A可知。
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欧姆定律表明,电阻(R)等于电流(I)与电压(V)之间的比值,即R = V/I。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其他两个变量的值,例如I = V/R和V = IR。
欧姆定律适用于各种电路和导体,包括简单的直流电路和复杂的交流电路。
当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这个关系对于电路分析和设计非常重要。
三、电阻的类型电阻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材料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电阻类型:1. 固定电阻:由金属、合金或碳组成,阻值固定不变。
常见的有炭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
2. 可变电阻:阻值可以手动或自动调节,用于电路的调节和控制。
常见的有可调电阻、光敏电阻等。
3. 温度电阻:阻值与温度相关,通常用于温度测量。
最常见的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4. 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常用于光敏元件和光控制电路。
5. 压敏电阻:阻值与施加在其上的电压变化相关,主要用于电源过压保护和电路稳定。
四、电阻的应用电阻在电路和电子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子电路:电阻用于限制电流、分压、调节信号等。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有电阻的存在。
2. 照明设备:电阻用于限制灯泡等照明设备的电流,防止过电流损坏。
欧姆定律电阻.

、复习目标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 R o 电路中的元件符号:一I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 =103 , 1M =106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般情况下,它并不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 变化而变化。
4) 决定电阻大小因素 外因:温度 内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的电压成正比数学公式:I U ,或U IR , I :导体中电流,单位安;U :导体两端电压,单位为R伏;R :导体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 注意:a . I 与R 、U 属于同一段纯电阻电路,即要做到一一对应; b 单位统一使用国际单位; C .在研究的时候必须使用 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 电流,最后算出电阻 R o欧姆定律电阻1、 2、 3、 知道电阻的概念,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会用U-I 图像求导体的电阻理解欧姆定律,知道欧姆定律适用范围。
会根据图像分析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能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知道变阻器的原理,能正确使用滑动 变阻器二、知识要点 电阻1、 1) 2) 1k3) 2、 1) ②.实验器材:待测电阻R x ,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 电键,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在一个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其 ①.实验原理:利用RD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的变化无关例2 .有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6伏时,通过的电流为 0.5安,则它的电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 8伏时,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_________ 欧,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该导体的电 阻为 __________ 欧。
分析:④.实验步骤a. 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的时候要断开电键;b. 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全部接入电路,然后闭合电键,再移动滑片,记下对应 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若干组;c. 根据伏安法的原理 R U ,算出这几组电阻的大小,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这是多次 测量测平均值的方法,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2.2电阻和欧姆定律

2.2 电阻和欧姆定律
4、以下关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导体电阻大小与温度没有关系 B.同科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导体,长的电阻 大(温度相同) C.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导体,粗的电阻 大(温度相同) D.长短粗细相同的导体,一定具有相同的电阻
2.2 电阻和欧姆定律
2.2.2 欧姆定律 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幼年家贫,曾中途辍学,后来经过自己的努
2.2 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 具体的电阻器而言,其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之间 有一定的偏差,这个偏差与标称阻值的百分比叫 做电阻器的误差。若误差越小,电阻器的精度越 高。电阻器的误差范围有明确的规定,对于普通 电阻器其允许误差通常分为三大类,即±5%、 ±10%、±20%。对于精密电阻精度要求更高,允 许误差有±2%,±1%,±0.5%~±0.001%等。
符号在电阻器的表面直接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 偏差的方法。其优点是直观,易于判读。如: RX20-100-510Ω-1。见下图示。 (2)文字符号法。文字符号法是将阿拉伯数 字和字母符号按一定规律的组合来表示标称阻 值及允许偏差的方法。其优点是认读方便、直
2.2 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器的单位和标识方法
• 观,可提高数值标记的可靠性,多用在大功率电 阻器上。
·m(欧·米) ; l ——绕制成电阻的导线长度,国际单位制为m (米) ; S ——绕制成电阻的导线横截面积,国际单位制为 m2 (平方米); R ——电阻值,国际单位制为 (欧) 。
2.2 电阻和欧姆定律
• 2.电阻率 定义:电阻率电阻率电阻率电阻率是用来表
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 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 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是物理学中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 原理和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以及这些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电学和 电子学知识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电阻的测量方法
伏安法测量电阻
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 过电阻的电流来计算电阻的方法。根据 欧姆定律,可以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 计算出电阻值。
VS
电桥法测量电阻
电桥法是一种比较法测量电阻的方法,通 过调节桥臂上的电阻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从而测量出待测电阻的值。这种方法在 精密测量中广泛应用。
导体截面积
导体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温度升高时,金属导体的电阻会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金属内部 的自由电子运动速度增加,碰撞频率 增加,从而阻碍电流的传导。
温度系数
表示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程度,通常用温 度系数来表示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例如,铜的电阻温度系数约为 0.0036/℃。
在电子设备设计中的应用
在电子设备设计中,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是关键的物理定 律。通过这些定律,可以优化电子设备的性能,例如降低 能耗、提高效率等。
电子设备中的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等元件的性能参数 ,也遵循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 这些定律选择合适的元件参数,以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工 作。
04
欧姆定律与电阻定律的实验 研究
实验目的
验证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测量,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探究电阻定律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电源、电压 表、电流表、可调电阻箱、待测 电阻元件等。
步骤三
调节电源电压,使电压表和电流 表读数稳定后,分别记录电压表 和电流表的读数。
步骤二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确保 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步骤四
改变电源电压,重复步骤三的测 量,至少进行五组测量。数据绘制成表格或 图表,对比理论值与实验值,分 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敏感电阻
阻值随环境因素变化的电阻,如热敏、光敏、湿敏电阻等,用于测量温度、光照、湿度等参数。
电阻元件的应用场景
01
电源电路
用于稳定电压和限
制电流。
02
信号处理
用于放大、衰减、 滤波等信号处理环
节。
04
测量仪器
用于测量电压、电
03
流、电阻等电学参
数。
控制系统
用于调节和控制电 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
02 欧姆定律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number {01}
目 录
• 电阻元件简介 • 欧姆定律 •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的关系 •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 • 实验:测量电阻与验证欧姆定律
01
电阻元件简介
电阻元件的基本概念
1 2
3
电阻元件
在电路中起阻碍电流作用的元件,通常由导体材料制成,如 铜、铝等。
欧姆定律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验证了欧姆定律 的正确性。同时,通过误差分析 ,可以了解实验中存在的误差来 源,提高实验精度。
THANKS
欧姆定律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在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中,欧姆定律也 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 阻值,可以检测出电路中的故障或异常
情况。
欧姆定律:电阻并联问题

欧姆定律:电阻并联问题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用于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电路中,当多个电阻并联时,需要计算总电阻。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电阻并联的问题。
1. 欧姆定律回顾欧姆定律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单位为伏特),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R表示电阻(单位为欧姆)。
2. 电阻并联的计算方法当电路中存在多个电阻并联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总电阻(R_total):1 / R_total = 1 / R1 + 1 / R2 + 1 / R3 + ...其中,R1、R2、R3等表示各个电阻的阻值。
3. 实例演示假设我们有以下电阻并联的电路:已知电阻R1为4欧姆,R2为6欧姆,R3为8欧姆。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总电阻:1. 将每个电阻的倒数相加:1 / R_total = 1 / 4 + 1 / 6 + 1 / 82. 计算总电阻的倒数:1 / R_total = 3 / 12 + 2 / 12 + 1 / 121 / R_total = 6 / 123. 取倒数得到总电阻:R_total = 12 / 6 = 2 欧姆所以,该电路的总电阻为2欧姆。
4. 总结本文介绍了欧姆定律以及如何计算电阻并联的问题。
通过倒数相加的方法,可以得到电路中并联电阻的总阻值。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计算方法非常有用,可以用于估算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从而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电路。
> 注意:本文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确认。
电阻与欧姆定律了解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电阻与欧姆定律了解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电阻与欧姆定律:了解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电阻与电流是电路中常见的两个重要概念。
电阻是指电流通过电路时所遇到的阻力,而欧姆定律则描述了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探讨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了解欧姆定律的原理。
1. 电流和电阻的定义及单位电流(I)是电荷通过导体单位时间内的流动量,通常用安培(A)来表示。
而电阻(R)则是描述导体阻碍电荷流动的能力,单位为欧姆(Ω)。
2. 电阻的概念与特点电阻是电路中的一个基本元件,能够阻碍电流流动而转化为热能。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物质特性、截面积和长度有关。
比如,当导体的截面积增大、长度减小时,电阻会相应减小。
3.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U = I × 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4. 欧姆定律的原理欧姆定律的原理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微观电流模型来解释。
在导体中,电流实际上是由带电粒子(如电子)的移动所产生的。
当有电压施加在导体两端时,电场力将推动带电粒子在导体内部移动。
而导体内的离子晶格结构会阻碍带电粒子的移动,形成了电流通过电阻的过程。
5. 不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不同电阻值对电流的流动有着明显的影响。
当电阻增加时,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会相应减小;反之,当电阻减小时,电流会增大。
这一关系可以通过实际的电路实验来验证。
6. 应用实例:电路中的电阻控制与应用电阻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调节电阻器的阻值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功率控制。
此外,电阻还可以用来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损坏设备。
7. 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电阻值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导体阻力增大,导致电阻值增加;而温度下降则导致电阻值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变化会引起导体内离子晶格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带电粒子的移动。
电阻单位关系

电阻单位关系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等于电压与电
流之比,即 R = V/I。
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电流
的单位是安培(A)。
我们可以用这个关系式来进行单位换算。
1欧姆 = 1伏特 / 1安培
也可以换算为:
1千欧姆 = 1千伏特 / 1毫安培
1兆欧姆 = 1兆伏特 / 1微安培
同时,欧姆也可以表示为:
1欧姆 = 1伏特 / 1安分
请注意,以下是关于电阻单位的其他一些常见换算关系:
1弧秒 = 1千微欧姆 = 1毫欧姆 = 1微欧姆
1斯坦 = 1亨里 / 1欧姆 = 1秒 / 1欧姆
1德 = 1安培每伏 = 1库仑每伏特
希望以上的解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如还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物理:欧姆定律与电阻

• 铜的电阻率甚小,所以常作为连接电路上的各种 电器之导线,通常铜线电阻远小于其他电器的电 阻。
常见物质的电 阻率(温度为 20°C)。
电阻温度计
• 当温度升高时,组成物 质的原子或离子的热运 动变得剧烈,与自由电 子碰撞的次数增大使电 阻增加。
• 一般金属的电阻率会随 温度上升而变大。我们 可以利用电阻率随温度 改变的物理性质,设计 出电阻温度计。
欧姆定律
• 欧姆(德国人)在1826年经由实验发现: 在温度保持不变之下,施加于金属导体两
端的电位差(或电压)V,与通过此材料的 电流 I 恒成正比﹔即对金属导体,恒有
• 称此为欧姆定律。
电阻的定义
• 比例常数 R,称为导体的电阻(resistance)。 • 定义:电阻为导体两端的电压 V,和流经导体上的
影响电阻的因素(2/2)
• 电阻率为材质的特性,不同的材料,有不 同的电阻率。
• 电阻率与金属的形状、长度、截面积无关。 在定温下,大部分材质的电阻率为定值。
• 在固定长度与横截面的条件下,电阻率愈 大的材料,其电阻愈大﹔反之,电阻率愈 小的材料,其电阻愈小。
导体、绝缘体与半导体
• 导体的电阻率约为10-8 ~ 10-6 Ω•m之间,绝缘 体的电阻率大于108 Ω•m,半导体的电阻率介于 其间。
范例 7-3
有 1 条长度为 2.0 m、截面半径为1.0 mm 的 铁线,求: (1) 在 20°C 时,此铁线电阻为何? (2) 在 20°C 时,若铁线两端接上 6.4 V 的
电压,流经此铁线的电流为多少?
范例 7-3
概念 (1) 导线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和截面积成反比,比例 常数为电阻率。
电流I之比值
• 若材料两端的电压为1伏特,而通过其中的电流 为1安培,则导体的电阻称为1欧姆(ohm),记 为1Ω,即
电阻欧姆定律公式 r=ρ

电阻欧姆定律公式 r=ρ
电阻欧姆定律公式为R=ρL/S,其中ρ表示电阻率,L 表示导体的长度,S表示导体横截面积。
这个公式描述了导体电阻与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
电阻率ρ是由材料本身决定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电阻率。
长度L是指电流流经的导体长度,横截面积S是指电流流经的截面面积。
因此,导体电阻R与导体长度L成正比,与导体横截面积S成反比。
此外,欧姆定律公式为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当导体两端加上电压时,导体中会有电流流过,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关。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R=R1+R2+…+Rn。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和欧姆定律
一、填空题 1.甲、乙两条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电阻线,R 甲< R 乙,则甲的横截面积 乙的横截面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通过实验发现导体电阻的大小还受 影响,同一只电灯,发光时比不发光时的电阻
(选填“大”或“小”)。
3.图1所示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一种情况,则连入电路的电阻是______(填“AP”或“BP”)
部分;若要使它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则滑动片P 应向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电阻小
B .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C .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D .同种材料长度相等,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2..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 (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 B .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C .导体的电功率 D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3.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能改变,是由于改变了 ( )
A .电阻线的长度
B .电阻线的横截面积
C .电阻线的材料
D .电阻线的密度
4..两端长短粗细和材料都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在电压相同中的电路 中,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长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 B .短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
C .无论哪段导体被拉长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D .无论哪段导体被冷却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
变小.
5.通过一个50Ω电阻的电流若减少为原来的1/2时,不计温度的影响,此时该电阻的阻值大小为
( )
A .100Ω
B .50Ω
C .25Ω
D .无法确定电阻大小
6..如果在粗细相同中的铜丝、铁丝、镍铬合金丝中选择做电学实验连接电路用的导线,最好选用( ) A .铜丝 B .铁丝 C .镍铬合金丝 D .三种材料都一样
7.将图2的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移动时,要使电阻减少,下列哪种接法正确( )
A .a 和b
B .a 和c
C .c 和d
D .b 和d
8.图3,A 、B 、C 、D 中所示的为滑线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 )
9.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电流实验中,在连接电路时,下列注意事项中,其中不必要的一点是( )
A .连入变阻器时,应使滑片位于变阻器值最大的位置
B .开关、电流表应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
C .连接电路时,应先将开关打开
D .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量电阻串联,并使它们的“+”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极一端
10.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有可能造成电源和电流表都损坏的是 ( ) 11.某同学做实验时,如图8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正常发光,但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读数正常,那么有可能是( ) A .电流表已被烧坏,致使电路不通 B .电流表完好,但未与导线接牢
C .灯L 的灯座接线处短路
D .电流表接线处碰线(电流表被短路)
三、实验 1.请在图中用铅笔连线代替导线, 把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要求: 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灯L2的亮度可随意调节, 电流 表测量干路电流, 并绘出电路图。
2.在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换用不同导体做实验时,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得出如下几
比较1两次实验结果可得结论 。
比较1、3两次实验结果可得结论 。
一.选择题( 1.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 ) A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B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为没有电流通过, 所以导体电阻为零 C .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D .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 2.由欧姆定律I=变形可得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D .导体电阻跟通过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无关 3.下列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大的电路中电流一定大
B .电阻大的电路中电流一定小
C .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无关
D .导体中的电阻与电流、电压无关 4.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 闭合时( )
图7 图6 图1 图2 图3 图8
图1 图2 图3 图4 图
5 图9
A .A 示数变小,V 示数变大
B .A 示数变大,V 示数不变
C . A 示数不变,V 示数变小
D . A 示数不变,V 示数变大
5.如图2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R=10Ω,当闭合开关S ,电压表示数为2V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通过电阻R 的电流是0.6A
B .电阻R 两端的电压是2V
C 通过灯泡L 的电流是0.2A
D 灯泡L 两端的电压是2V
6.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1.5V 时,通过的电流为0.15A ,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为原来的2倍
B .电阻为原来的2倍
C .电流为原来的1/2
D .电阻为原来的1/2 7.如图3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V ,R2为6Ω,当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 ,如把S 合上,电流表的示数为 [ ]
A .0.5A
B .0.75A
C .1A
D .1.5A
8.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 [ ]
A .0~0.6A ,0~3V
B .0~0.6A ,0~15V
C .0~3A ,0~3V
D .0~3A ,0~15V 9.图4所示为测定电阻的电路图。
如果某同学在操作中两电表的量程选择正确,但不慎将两电表的位置对调了一下,则开关闭合后 〔 〕
A.电流表、电压表均损坏
B.电流表损坏
C.电压表损坏
D.电流表、电压表都不损坏 10.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 1、R 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并根据各自的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U--I 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 1与R 2的大小关系是( )
A .R 1>R 2
B .R 1=R 2
C .R 1<R 2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 1=20Ω,闭合开关S ,断开开关S 1,电流表示数是0.3A ;若再闭合S 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 ,则电源电压为 _________ V ,R 2的阻值为 _________ Ω.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电键K 闭合,则安培表的示数将 _________ ,伏特表的示数将 _________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个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安,导体的电阻是 _________ 欧,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_________ 安,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是 _________ 欧,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_________ 安. 三.解答题
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如图6 所示:(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 _________ .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 ______(“a ”或“
b ”)端.
(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使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2V ,电流表示数如图7所示,则R 的阻值为 ____Ω.
(4)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 ___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 向 ____ (填“a ”或“b ”)端移动,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___ V .
(5)小芳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其原因是 _________ .
3.图8甲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其中R l 是定值电阻.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充完成图乙中实验器材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变小.
(2)当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通过调节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来改变 _________ 两端的电压.三次改变滑片位置,测得三组电压和电流值(见表),发现每次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 _________ 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此可得出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初步结论:当电阻一定时, _________ . (3)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仅凭图乙所示器材是不够的.你认为(除导线外)还应增加的器材是 _________ .
4.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请你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小明接入5Ω的电阻,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达到某值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___________
(3)换成10Ω的电阻,为保持电压后表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_____端(选填“A ”或“B ”)移动;
(4)小红在做此实验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电流大小与电阻大小成反比”的结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 图7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