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专题4第21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辨别通假 (1)自余为僇人 _僇___通_戮___,__刑__辱__ (2)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_趣___通_趋___,__往__,__赴__
3.词类活用
(1)日.与其徒上高山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每__日___ (2)卧而梦._名__词___作__动__词__,__入__睡__ (3)望西山,始指异.之_形__容__词__意__动__用__法__,__以__…__…__为__异___ (4)箕.踞而遨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像__簸__箕__一__样___ (5)而不知其所穷._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边__际__ (6)苍然暮色,自远.而至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远__方___
并汾乔木,望.秋先陨临近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持,拿 (3)引将 引 相.军 以 如为夜引.流引 车.觞避弓曲匿拉水开拉,导牵引引
引.兵欲攻燕率领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介词,像 (4)若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代词,你
天若.有情天亦老连词,假如,如果
自余为.僇人是 (5)为以不为与.凡培是为.州类之作山为水 有异态者认为
今义_表__示__后__一__事__紧__接__着__前__一__事__,__后__一__事__往__往__是__由__前__一__事___ _引__起__的__。___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__这__样__以__后__。__ 今义__副__词__,__表__示__接__着__某__种__动__作__或__情__况__之__后__。__
4.古今异义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古义__凡__,__所__有__,__总__共__;__是__,__代__词__,__这__。__ 今义__总__括__某__个__范__围__的__一__切__。__
(2)攒蹙累.积. 古义_堆__叠__。___ 今义__积__累__。__
(3)游于.是.乎始 古义_于__,__介__词__,__从__;__是__,__代__词__,__这__。___
本文是他被贬永州后写的第一篇山水游记。其在永州的系列游 记合称为__“_永__州__八__记__”___。题目中的“记”,是古代一种文体。
(2)悠悠乎与_颢__气__俱__,_而__莫__得__其__涯___;洋洋乎与_造__物__者__游___, _而__不__知__其__所__穷___。
(3)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游西山精神解脱,达到物我合一境界 的 语 句 是 _心__凝__形__释___ , _与__万__化__冥__合___ 。 文 中 点 题 的 句 子 是 _然__后__知__吾__向__之__未__始__游___,_游__于__是__乎__始___。
6.特殊句式 (1)是岁,元和四年也(判断句) (2)因坐法华西亭(省略句)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句)
7.常识名句 (1)柳宗元(733~819 年),字_子__厚___,唐代文学家,世称 _柳__河__东___。他跟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_古__文___运动,是著名的唐 宋八大家之一。《始得西山宴游记》课文选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柳__河__东__集__》___。
故为.之文以志写作 (6)然岈 然.然 后知洼是然.山形之容特词立词尾指,示代“词…,…这的样样子 ”
则 到施 则施 披草而.行 而.坐连词 连, 词表 ,修 表饰 顺承 (7)而卧 穷而 山.之梦高连而.词止,表连顺词承,表 顺承
攀 至援 无所而.见登而.连犹词不,欲表归修饰连词 ,表转折
(8)日日 不.与 知其日.徒之上入高太山阳名词作状语,每天
解析:C A.施:yí;B.箕:jī;D.荏:rěn。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自余为僇人 A.山川相缪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举匏尊以相属 C.君子生非异也
司命之所属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D A.“僇”同“戮”,“缪”同“缭”;B.“趣” 同“趋”,“受”同“授”;C.“尊”同“樽”,“生”同 “性”;D.第一句没有通假字,“知”同“智”。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僇.人(lù) 榛.莽(zhēn) 恒惴.栗(zhuì) 施.施而行(shī)
B.攒.蹙(cuán) 衽.席(rèn) 岈.然(xiā)
箕.踞而遨(qí)
C.遁.隐(dùn) 颢.气(hào) 若垤.若穴(dié) 宝藏.(zànɡ)
D.引觞.(shānɡ) 茅茷.(fá) 斫.榛莽(zhuó) 色厉内荏.(rèn)
(5)是.岁,元和四年也 古义_指__示__代__词__,__这__。___ 今义_判__断__动__词__。___
5.一词多义 居是.州,恒惴栗指示代词,这,这个
(1)是觉 定今 国是 是. .而 之昨诏非国家对大,事正,确大 政方针 唯命是.从宾语前置的标志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向远处看 (2)望壬 先戌达之德秋隆,望.七尊月名既望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
C.无远.不到
D.箕.踞而遨
解析:B A.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B.意动用法,以……
为伴侣。C.形容词作名词,远的地方。D.名词作状语,像簸箕
语文 必修1 SJ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第21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
基础知识·固双基
先预习再达标
1.读准字音
僇.人(.lù) 施施.(yí) 茅茷.(fá) 衽.席(rèn) 若垤.(dié) 培. (pǒu)(lǒu) 引觞.(shānɡ)
惴.栗(zhuì) 斫.榛.莽(zhuó)(zhēn) 箕.踞(jī) 岈.然(xiā) 攒.蹙.(cuán)(cù) 颢.气(hào)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C.外与天际. D.故为之文以志.
隙:空隙 极:至 际:接,合 志:记
解析:A A.隙:公务之暇。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望西山,始指异.之
A.入深林,穷.回溪
B.侣.鱼虾而友麋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