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重庆市丰都县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复习:第12周周考考题.doc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2章 近代物理初步 第2讲 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2章 近代物理初步 第2讲 原子和原子核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

第2讲原子和原子核时间:45分钟总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4小题,每一小题6分,共84分。

其中1~11题为单项选择,12~14题为多项选择)1.(2019·广东揭阳一模)如下列图,x为未知的放射源,L为薄铝片,假设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如此x可能是()A.α射线和β射线的混合放射源B.纯α射线放射源C.纯γ射线放射源D.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答案 D解析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薄铝片L后,发现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说明射线中含有穿透能力弱的α射线,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说明没有射线或剩下的射线不带电,即为γ射线,因此放射源x可能是α射线或它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故A、B、C错误,D正确。

2.(2019·江西高三九校3月联考)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上引进了量子理论C.天然放射现象中出现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能量的电磁波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答案 B解析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A错误;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的根底上引入了量子理论,故B正确;天然放射现象中出现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其中α射线是氦原子核,β射线是电子流,只有γ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波,故C错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结构,在此根底上,他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

3.(2020·安徽省A10联盟高三摸底)据报道,香烟会释放一种危险的放射性元素“钋(210 84 Po)〞,如果每天抽1.5包香烟,一年后累积的辐射相当于300次胸透的辐射。

210 84Po发生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后产生了新核,新核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A.38个B.40个C.42个D.44个答案 B解析210 84Po发生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产生的新核为206 83X,其中子数为206-83=123,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23-83=40,B正确。

重庆市江津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

重庆市江津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

重庆市江津中学物理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一、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1.某同学利用一个电阻箱、一个电压表(视为理想电表)、一个定值电阻(05ΩR=)、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测定一电源(电动势小于3V)的电动势及内阻,实验原理图如图(甲)所示。

(1)根据实验原理图完成实物图(乙)中的连线______________。

(2)若某次测量时电阻箱的旋钮位置如图(丙)所示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电阻箱的阻值为________Ω,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V。

(3)改变电阻箱的电阻R,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然后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11U R-。

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_,内阻r=_________。

(用k、b和0R表示)【答案】 115.0 2.30 1b0kRb-【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2)如图(丙)和(丁),电阻箱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1001105100.1115.0R =⨯+⨯+⨯+⨯=Ω, 2.30U =V(3)根据电路图可知电路的电流满足关系0+E UI R R r R==+变形可得0111R r U E R E+=+ 再由11U R-图像的斜率为k ,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 ,即 11k b U R=+ 所以可得0R r k E+=,1b E =即可求得1E b =,0k r R b=-2.某同学有个超霸(GP )9V 电池如图甲所示,他欲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阻约为25Ω)。

提供的器材如下:电流表A (量程为200μA ,内阻为500Ω),开关S ,电阻箱R 1(最大阻值为9999.9Ω),电阻箱R 2(最大阻值为99999.9Ω)和若干导线。

(1)由于电流表A 的量程太小,需将电流表A 改装成量程为9V 的电压表V ,则电流表A 应与电阻箱______(选填“R 1并联”“R 1串联”“R 2并联”或“R 2串联”),并将该电阻箱的阻值调为________Ω。

重庆市丰都中学高三物理复习电场测试一 人教版

重庆市丰都中学高三物理复习电场测试一 人教版

丰都中学高三复习电场单元测试题(一)付红周重庆市丰都中学校408200 E-mail:fdzxfhz@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是单项,有的是多项,选不全得2分)1.关于库仑定律的公式221r Q Q k 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真空中两个电荷间距离r →∞时,它们间的静电力F →0B .当真空中两个电荷间距离r →0时,它们间的静电力F →∞C .当两个电荷间的距离r →∞时,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D .当两个电荷间的距离r →0时,电荷不能看成是点电荷,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2.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 ,它们间的静电引力为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31,它们间的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将变为( ) A .F 61 B . F 83 C .F 38 D .F 32 3.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A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D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公式qF E =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与放在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B .由公式qF E =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置于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C .在公式q F E =中,F 是电荷q 所受的电场力,E 是电荷q 产生的电场的场强 D .由F =qE 可知,电荷q 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与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与电荷所在处的场强大小成正比5.(08江苏卷)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 等于BC ,电场中ABC 三点的场强分别为A E 、B E 、C E ,电势分别为A ϕ、B ϕ、C ϕ,AB 、BC 的电势差分别为AB U BC U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A .ABC ϕϕϕ>>B .C B A E E E >>C .AB BC U U <D .AB BC U U =6.(08年海南4题)静电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电势为a ϕ的a 点运动到电势为b ϕ的b 点,若带电粒子在a 、b 两端点的速率分别为a v 和b v ,不计重力,则带电粒子的比荷/q m 为A .22a b b a v v ϕϕ--B .22b a b av v ϕϕ-- C .222()a b b a v v ϕϕ-- D .222()b a b a v v ϕϕ--7.图中a 、b 和c 分别表示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6V 、4V 和1.5V .一质子(H 11)从等势面a 上某处由静止释放,仅受电场力作用而运动,已知它经过等势面b 时的速率为v ,则对质子的运动有下列判断:①质子从a 等势面运动到c 等势面电势能增加4.5eV②质子从a 等势面运动到c 等势面动能增加4.5eV ③质子经过等势面c 时的速率为2.25v ④质子经过等势面c 时的速率为1.5v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A .①和③B .②和④C .①和④D .②和③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平行的金属板A 、B 带等量的异种电荷,A 板带负电荷,B 板接地.若将A 板向上平移到虚线位置.在A 、B 两板中间的一点P 的电场强度E 和电势U 的变化情况是( )A .E 不变,U 改变B .E 改变,U 不变C .E 不变,U 不变D .E 改变,U 改变9.(08山东卷)如图所示在轴上关于O 点对称的AB 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荷Q +,在x 轴上的C 点有点电荷Q -,且CO OD =060ADO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B .D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C .若将点q +电荷从O 移到C ,电势能增加D .若将点q -电荷从O 移到C ,电势能增加10. (08年海南6题)匀强电场中有a 、b 、c 三点,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中030a ∠=,090c ∠=,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 、b 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2V、(2V 和2V ,该三角形外接圆上最低和最高电势分别为A.(2V,(2V , B .0V ,4VC.(2V,(2V , D .0V, 二、填空题(共15分,11题6分,12题9分)11.“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的实验装置如图9 13所示.(1)在图中口、a 、c 、d 、e 五个基准点中,电势最高的点是 点;(2)若电流表的两表笔分别接触d 、f 两点(d 、f 两点的连线与A 、B连线垂直)时,表针反偏(电流从红表笔流进时,表针正偏),则电流表的红表笔接在 点,要使表针指在零刻度线,应将接f 的探针(即表笔)向 移动(填向“左”或向“右”).12.(1)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所用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的关系是: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G 时,指针偏向正接线柱一侧.某同学用这个电表探测基准点2两侧的等势点时,把接电流表正接线柱的E 1探针触在基准点2上,把接负接线柱的E 2探针接触在纸上某一点,如图所示,若发现电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该同学移动E 2的方向正确的是A.若电表指针偏向正接线柱一侧,E 2向右移动B.若电表指针偏向正接线柱一侧,E 2向左移动C.若电表指针偏向负接线柱一侧,E 2向右移动D.若电表指针偏向负接线柱一侧,E 2向左移动(2)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中,根据不同的实验原理应相应选取不同的测量电表,下列选择正确的是A.若用“等电势”描绘等势线,则选用灵敏电流表B.若用“等电势”描绘等势线,则选用电压表C.若用“等电势差”描绘等势线,则选用电压表D.若用“等电势差”描绘等势线,则选用电流表.(3)某同学在实验中接通电源开关,将两表笔E l 、E 2在导电纸上移动,不管怎样移动,表针不偏转,经检查,电源与电流表均完好,其原因可能是 _。

高考复习资料专题01 以数学文化史为背景的专题训练

高考复习资料专题01 以数学文化史为背景的专题训练

专题1 以数学文化史为背景的专题训练题型一渗透数学文化的数列题1.【2017届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高三12月联考】《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五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甲所得为()钱A. B. C. D.2.【2017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理12月月考】《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数学著作,书中系统的介绍了等差数列,同类结果在三百多年后的印度才首次出现.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大意为:某女子善于织布,后一天比前一天织的快,而且每天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天织布5尺,一个月(按30天计算)总共织布390尺,问每天增加的数量为多少尺?该问题的答案为()A.829尺 B.1629尺 C.3229尺 D.12尺3.【2017届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五】“珠算之父”程大位是我国明代伟大是数学家,他的应用数学巨著《算法统综》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算法由筹算到珠算转变的完成.程大位在《算法统综》中常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数学问题,其中有一首“竹筒容米”问题:“家有九节竹一茎,为因盛米不均平,下头三节三升九,上梢四节贮三升,唯有中间两节竹,要将米数次第盛,若有先生能算法,也教算得到天明.”([注释]三升九:3.9升.次第盛:盛米容积依次相差同一数量.)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求得中间两节的容积为()A.1.9升B.2.1升C.2.2升D.2.3升4.【2017届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在我刚明代数学家吴敬所著的《九章算术比类大全》中,有一道数学命题叫“宝塔装灯”,内容为“远望魏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倍加增”指灯的数量从塔的顶层到底层按公比为的等比数列递增),根据此诗,可以得出塔的顶层和底层共有()A. 盏灯B. 盏灯C. 盏灯D. 盏灯5.【2017届湖北孝感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九章算术》中有一个“两鼠穿墙”问题:“今有垣(墙,读音)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第一天)一尺,小鼠也日(第一天)一尺.大鼠日自倍(以后每天加倍),小鼠日自半(以后每天减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在两鼠“相逢”时,大鼠与小鼠“穿墙”的“进度”之比是: .6.【2017届河南漯河高级中学高三12月月考】“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问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16这2016个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5整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n a,则此数列的项数为_____________.7.【2017届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三2月联考】“斐波那契”数列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数列中的一系列数字常被人们称之为神奇数.具体数列为:,即从该数列的第三项数字开始,每个数字等于前两个相邻数字之和.已知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则(Ⅰ)__________;(Ⅱ)若,则__________.(用表示)8.【2017届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同时在数学上也有许多杰出贡献,牛顿用“作切线”的方法求函数零点时给出一个数列:满足,我们把该数列称为牛顿数列.如果函数有两个零点1,2,数列为牛顿数列,设,已知,,则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题型二渗透数学文化的立体几何题9.【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七校高三联考】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 “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积V,求其直径d的一个近似公式d≈. 人们还用过一些类似的近似公式. 根据π =3.14159判断,下列近似公式中最精确的一个是()A.d≈B.d.d≈D.d≈10.【2017届河北唐山市高三理上学期期末】《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之为“堑堵”,已知某“堑堵”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堑堵”的表面积为 ( )A.4B.6+4+ D.211.【2017届湖南郴州市高三理第二次质监】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在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接雨水.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注:①平地降雨量等于盆中积水体积除以盆口面积;②一尺等于十寸;③台体的体积公式1()3V S S h =下上•). A . 2寸 B .3寸 C. 4寸 D .5寸12.【2017届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文月考】“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 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和(牟和)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 其直观图如下左图,图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 其实际直观图中四边形不存在,当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可能是( )A .b a ,B .c a ,C. b c , D .d b ,13.【2017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理上学期月考四】《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记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圆堡壔,周四丈八尺,高一丈一尺,问积几何?答曰:二千一百一十二尺.术曰: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这里所说的圆堡壔就是圆柱体,它的体积为“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就是说:圆堡壔(圆柱体)的体积112 V=⨯(底面的圆周长的平方⨯高),则该问题中圆周率π的取值为.题型三渗透数学文化的程序框图题14.【2017届三省高三上学期百校大联考】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的“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的值.执行程序框图,若输入01a=,11a=,20a=,31a=-,则输出u的值为()A.2 B.1 C.0 D.-115.【2017届云南大理州高三理上学期统测一】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欧几里得名著《几何原本》中的“辗转相除法”,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m n分别为225、135,则输出的m=()A.5 B.9C.45 D.9016.【2017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秦九韶算法是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一种多项式简化算法,即使在现代,它依然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多项式问题的最优算法,即使在现代,它依然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多项式问题的最优算法,其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的分别为,若,根据该算法计算当时多项式的值,则输出的结果为( )A. 248B. 258C. 268D. 278题型四 渗透数学文化的函数题17.【2017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理12月月考】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在数学领域成就显著,以其名命名的函数1,()0,x f x x ⎧=⎨⎩为有理数为无理数称为狄利克雷函数,则关于函数()f x 有以下四个命题:①(())1f f x =;②函数()f x 是偶函数;③任意一个非零有理数T ,()()f x T f x +=对任意x R ∈恒成立;④存在三个点11(,())A x f x ,22(,())B x f x , 33(,())C x f x ,使得ABC ∆为等边三角形.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4B .3C .2D .1题型五 渗透数学文化的复数题18.【2017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文必得分训练8】欧拉公式cos sin ix e x i x =+(i 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非常重要,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2i e 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题型六 渗透数学文化的概率题19.【2017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12月月考】“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华达哥拉斯定理”,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形数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如图所示的“勾股圆方图”中,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边长为2的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6πα=,现在向该正方形区域内随机地投掷一枚飞镖,飞镖落在小正方形内的概率是( )A. 12-B. 2C. 44-D.420.【2017届广东潮阳黄图盛中学高三月考】数学与文学有许多奇妙的联系,如诗中有回文诗:“儿忆父兮妻忆夫”,既可以顺读也可以逆读.数学中有回文数,如343、12521等,两位数的回文数有11、22、33、…、99共9个,则三位数的回文数中,偶数的概率是 .题型七 渗透数学文化的推理题21.【2017届四川成都市高三理一诊】我国南北朝时代的数学家祖恒提出体积的计算原理(祖恒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势”即是高,“幂”是面积.意思是:如果两等高的几何体在同高处截得两几何体的截面积恒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类比祖恒原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1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封闭图形,图2是一个上底为1的梯形,且当实数t 取[]0,3上的任意值时,直线y t =被图1和图2所截得的两线段长始终相等,则图1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22.【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格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按如下规则标上数字标签:原点处标数字0,点()1,0处标数字1,点(1)1-,处标数字2,点(0)1-,处标数字3,点(11)--,处标数字4,点(10)-,处标数字5,点()11-,处标数字6,点(0)1,处标数字7,…以此类推:记格点坐标为()m n ,的点(m n ,均为正整数)处所标的数字为()f m n =,,若n m >,则()f m n =, .题型七 渗透现代科技或数学时事的创新题23.【2017福建莆田二十四中高三理月考】把11化为二进制数为( ).A.1 011(2)B.11 011(2)C.10 110(2)D.0 110(2)。

重庆市丰都县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物理复习:物理培优材料(关于弹簧的强化训练题)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丰都县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物理复习:物理培优材料(关于弹簧的强化训练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物理培优材料(关于弹簧的强化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物体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

设物体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则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 ( )A.mgh-mv2 B.mv2-mgh C.-mgh D.-(mgh+mv2)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A相连,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与A相同的物体B,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A相碰后一起将弹簧压缩,弹簧复原过程中某时刻B与A分开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B.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C.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2h D.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4h3、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弹簧下端固定,将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h=0.1m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h,并作出其E k﹣h图象,其中高度从0.2m上升到0.35m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以地面为零势能面,g取10m/s2,由图象可知()A.轻弹簧原长为0.3m B.小滑块的质量为0.1kgC.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0.5J D.小滑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最小为0.4J4、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木块相连.木块处于平衡状态,若再在木块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木块缓慢下移0.1m,这个过程中力F做功2.5J,此时木块刚好再次处于平衡状态,则在木块下移0.1m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A.等于2.5J B.大于2.5J C.小于2.5J D.无法确定5、如右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一橡皮绳相连,橡皮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橡皮绳竖直时处于原长h。

2022-2023学年重庆丰都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重庆丰都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重庆丰都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如图所示,水平天花板下用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起来的两个相同的带电介质小球A、B,左边放一个带正电的固定球时,两悬线都保持竖直方向.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大B.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小C.A球带负电,B球带正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大D.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并且A球带电荷量较小参考答案:B2.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参考答案:A3. (单选)图中a、b、c、d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导线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里运动,它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参考答案:A4. (单选题)真空中电量分别为Q1、Q2的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时,相互作用力为F,则()A.如果Q1、Q2恒定,当距离变为r/2时,作用力将变为2FB.如果其中一个电荷的电荷量和它们的距离都减半时,作用力将不变C.如果每个电荷的电量和它们的距离都加倍时,作用力不变D.如果将它们的电荷量都加倍,距离变为2r时,作用力将变为2F参考答案:C5. 音箱装饰布网既美观又能阻止灰尘进入音箱内部,但是它又有不利的一面,对于音箱发出的声音来说,布网就成了障碍物,它障碍了声音的传播,造成了声音失真,有的生产厂家就把装饰布网安装了子母扣,这样听音乐时就可以把布网卸下来,从而获得高保真的听觉效果。

听同样的音乐不卸下布网和卸下布网相比较,你认为声音损失掉的主要是()A.高频部分 B.低频部分 C.中频部分 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沙和沙桶总质量为m,小车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重庆市丰都县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复习:第12周周考

重庆市丰都县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复习:第12周周考

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B.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速度方向变了,则加速度的方向也要改变C.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就一定增大D.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15.据央视报道称,2016年9月记者在江西省资溪县采访时发现,当地有餐馆偷偷宰杀出售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猕猴,偷食大雁、獾猪等野生动物,猎人非法猎猴后进行如图所示操作,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使其牌静止状态,不计空气作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猴子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B.人的拉力越大,猴子受到的合力越大C.地球对猴子的引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6.如图所示,物体A和B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连接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与悬绳竖直.为了使A匀速上升,在用力F拉B沿水平面向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一定是匀速的B. B一定是加速的C.地面对B的支持力在增大D. 地面对B的支持力在减小17.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将小球以11 m/s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被站在一定高处的人接住,抓住前1 s内物块的位移是4 m,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 g取10 m/s 2,则()A.小球在上升阶段被抓住B. 小球从抛出到被抓住的总时间小于1.1SC.抓住小球时距地面高6mD. 抓住小球时小球的速度为1 m/s18.如图所示,几位同学在长江边玩耍,有人提出扔石子比谁扔得远,他们所在长江边江岸是一段倾角为450的斜面,假设石子都是从同一点P水平扔出,甲、乙、丙三位同学扔出的石子分别落在斜面上的A点、B点及水面上的C点,B点为斜面底端,P、A、B、C在水平方向上间隔相等,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次抛球,小球的飞行时间相同B.三次抛球,小球在落点处的速度方向各不相同C. 小球落在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D. 先后三次抛球,抛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2:319.滑水板是一项精彩的水上运动,运动员站在板上随浪平衡、滑行的水上运动。

2017年重庆市丰都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7年重庆市丰都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丰都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4分)下列物理量不是矢量的是()A.力B.长度C.速度D.加速度2.(4分)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动摩擦力作用D.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动摩擦力作用3.(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是同性质的力B.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然作用于同一物体C.两个等大、反向的力一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两队进行拔河比赛,获胜的就是力气大的队4.(4分)甲、乙两车在t=0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两车的位移、时间关系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t0时刻,甲车速度大小等于B.t=t0时刻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C.0~t0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在t=2t0时,两车再次相遇5.(4分)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6m,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A.4m/s2B.3m/s2C.2m/s2D.1m/s26.(4分)如图所示,有重量均为G的5块完全相同的砖,在两侧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A.0.5G B.G C.1.5G D.2G7.(4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物体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为g,在甲物体落地前,乙物体加速度向右运动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为()A.g B.C.D.8.(4分)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大小分别为1N、2N、5N的共点力,其合力大小可能为()A.0 B.1N C.2N D.5N9.(4分)下列电梯运行过程中,相对电梯静止的物体属于超重的情况是()A.电梯刚启动上行时B.电梯刚启动下行时C.电梯上行刚要到达预定楼层时D.电梯下行刚要到达预定楼层时10.(4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刚落回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空气阻力大小为B.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距地面高C.小球下降过程经过时间t2与上升过程经过时间t1关系为t1=2t2D.小球下降过程经过时间t2与上升过程经过时间t1关系为t1=4t2二、实验题11.(6分)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12.(9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4~6V交流电源B.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计时器处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该实验中,把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为沙桶的重力大小,关于沙桶质量m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组实验中,改变沙桶质量m分别为4g、8g、12g、16g、20g、24g,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小车质量M选取最合理的是.A.M=100g B.M=200g C.M=300g D.M=400g(3)图2为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A、B、C、D、E为连续的5 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距离AB=3.68cm,DE=6.98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加速度大小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13.(13分)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两点,已知A、B两点间距为d,质点在A、B两点间历时t,通过B点时速度大小为v,求:(1)质点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v A;(2)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4.(15分)如图所示,用绳甲和乙吊起一重为G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O为甲、乙绳结点,甲、乙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60°,求:(1)乙绳弹力大小T1;(2)若保持物体静止且结点O不动,仅使乙绳能在竖直面转动,求乙绳的最小弹力大小T2.15.(17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面上A处,水平面与倾角为θ=37°的斜面在B处平滑连接,A、B间距离为d=2.4m,物块从A处以初速度大小v0=7m/s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已知:水平面和斜面均足够长,物块与水平面和斜面间摩擦因数μ=0.5,物块与接触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块能到达斜面最高点C到B点的距离x1;(2)物块最后停止运动时位置与B点的距离x2.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丰都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下列物理量不是矢量的是()A.力B.长度C.速度D.加速度【解答】解:A、力是既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

最新-重庆市丰都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前测试高三物理试题 精品

最新-重庆市丰都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前测试高三物理试题 精品

丰都中学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前测试高三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共同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A.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D.C对地有向右的摩擦力2.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示斥力,F<0表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3.如图所示,在等量的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三点,A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

B 点为连线上距A点距离为d的一点,C点为连线中垂线距A点距离也为d的一点,则下面关于三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势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E C>E B;U A=U C>U BA.EB.E B>E A>E C;U A=U C>U BC.E A<E B,E A<E C;U A>U B,U A>U CD.因为零电势点未规定,所以无法判断电势的高低4.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静止于该电容器两平行板中间,现在两板间贴近下板插入一个厚度为极板间距离1/4的金属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板间电势差、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板间电势差U增大,带电粒子向上加速B.两板间电势差U不变,带电粒子仍静止C.两板间电势差U减小,带电粒子仍静止D.两板间电势差U减小,带电粒子向下加速5.如图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光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a、b为信号输出端。

当光照R2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输出端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A.I变大,U变大B.I变小,U变小C.I变小,U变大D.I变大,U变小6.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 长ad=0.6m,宽ab=0.3m,O、e分别是ad、bc的中点,以ad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上无磁场),磁感应强度B=0.25T。

重庆市丰都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单元测试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重庆市丰都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单元测试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重庆市丰都中学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单元测试题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班级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由F =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 .由m =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 .由a =错误!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某个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 .由m =错误!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求出2前苏联时期在空间建立了一座实验室,至今仍在地球上空运行,已知这座空间站中所有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在其中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A.验证阿基米德定律B.做托里拆利实验 C 。

用两个弹簧秤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D 。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3.一个质量为50 kg 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的升降机地板上,他看到升降机中挂着重物的弹簧秤示数为40 N ,已知重物质量为5 kg ,若g 取10 m/s2,这时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 )A .大于500 NB .小于500 NC .等于500 ND .都不对4.一物体在AB 两点的中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设AB 长度足够长),其所受合外力如图1所示随时间变化.设向A 的力为正向,从t=0开始,则物体的运动情况A .先向A 后向B,再向A 、向B 、4s 末静止在原位置B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向B 、4s 末静止在偏A 侧的某点C .先向A 后向B,再向A 、向B 、4s 末静止在偏B 侧的某点D .一直向A 运动,4s 末静止在偏向A 侧的某点5.如图2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 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A 。

丰都中学高三物理复习电场测试二 人教版

丰都中学高三物理复习电场测试二 人教版

丰都中学高三复习电场单元测试卷二付红周一、选择题〔有的是单项,有的是多项,选不全得半,每一小题4分,共40分,〕1.〔某某卷〕带负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的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圆周运动,该电场可能由A . 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B . 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C . 两个分别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D . 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2.两个一样的金属小球,带电荷量之比为1:7,相距为r ,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如此它们间的库仑力可能为原来的( )A .74B .73C .79D .716 3.〔广东卷〕实线表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 ,再经过N 点,可以判定A . M 点的电势大于N 点电势B . M 点的电势小于N 点电势C . 粒子在M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N 点受到的电场力D . 粒子在M 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N 点受到的电场力4.如下列图的电路中A 、B 是两块平行金属板,P 是金属板间的一个点.先将开关S 闭合给两金属板充电,然后再将开关断开.保持开关断开,B 板不动,将A 板移动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用U 1表示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用U 2表示P 点与B 板间的电势差.如此〔B 〕A .U 1减小,U 2减小B .U 1减小,U 2不变C .U 1减小,U 2增大D .U 1不变,U 2不变5. 在如下列图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 与一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 接地.假设极板B 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做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结论的依据是( )A .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B .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D .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6.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

重庆实验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实验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实验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运动D.速度不断增大参考答案:ABC15.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要求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 每次记准细绳方向(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2)中= .参考答案:3.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边长为H的正方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边长为L(L<H)的正方形单匝导线圈在距磁场上边界h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刚好进入磁场时加速度为0,最后落到地面。

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在竖直平面内且下边缘平行于磁场上边界,不计空气阻力,则A.线圈落地时的速度为B.线圈落地时的速度为C.线圈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为mgLD.线圈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为mg(h+L)参考答案:C4. (单选)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小球带电量分别为+4Q和+Q,被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B 两点,O是AB的中点,C、D分别是AO和OB的中点.一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C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向右运动,则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A.速度一直增大 B.加速度一直减小C.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参考答案:【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本题中滑块受到的电场力是两个电荷对它作用力的合力;看电场力做功的情况,判断电势能的变化;水平面光滑,动能和电势能相互转化.:解:A、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是两个电荷对它作用力的合力,在c处4Q电荷对球的电场力较大,球向右运动过程中,两个电荷对球的电场力逐渐平衡,后又增大,受到的合力先向右后向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B错误.C、由于受到的合力先向右后向左,位移一直向右,故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进行电场的叠加,以及会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5.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A、B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O、M、N是AB连线的垂线上的三个点,且AO>OB。

上学期重庆市丰都中学期末高三物理复习模拟试题

上学期重庆市丰都中学期末高三物理复习模拟试题

2007年上学期重庆市丰都中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一、选择题(40分)1.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示意图,上部是一个球形容器,里面有一定量的空气,下部是一根细管,细管插入带色液体中,制作时先给球形容器微微加热,跑出一些空气,插入液体中时,带色液体能上升到管内某一高度.测量时球形容器与所测物质接触。

已知外界大气压为p,并保持不变,所测温度为t 1时, 管内液面在a 位置,管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为E k1 ,气体压强为P 1,管内气体内能为E 1,所测温度为t 2时管内液面在b 位置 ,其他三个量分别为E k2、P 2、E 2。

由此可知下列不正确的是 A : t 1<t 2 B :P 1< P 2 C :E k1<E k2 D :E 1>E 22.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从绝缘斜面上的M 点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带电小球,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 点。

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初速度大小为v 0、斜面倾角为θ,电场强度大小未知。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以断定小球一定带正电荷B .可以求出小球落到N 点时速度的方向C .可以求出小球到达N 点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总功D .可以断定,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 距离最大3.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固定在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底端的挡板上,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 。

一带正电的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A 点静止释放,到达B 点时与弹簧粘在一起,在斜面上作简谐振动。

在物体由C 点运动到D 点(C 、D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增加了3.0焦,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5.0焦,则在这段过程中(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 A .当弹簧的弹力等于mgsin θ时,小球动能最大B .当小球的速率等于零时,小球和弹簧机械能的总和一定最大C .从C 到D 小球动能增加量大于2J ,C 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D .从C 到D 小球动能增加量小于2J ,D 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下4.如图所示,在重力加速度为g 的空间,有一个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固定在O 点,点B 、C 为以O 点为圆心、半径为R 的竖直圆周上的两点,点A 、B 、O 在同一竖直线上,AB =R ,点O 、C 在同一水平线上。

重庆市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试卷检测题

重庆市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试卷检测题

重庆市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试卷检测题一、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1.用图甲中所示的电路测定一种特殊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它的电动势E 约为8V ,内阻r 约为30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40mA .为防止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了一个定值电阻充当保护电阻,除待测电池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A .电流表A(量程0.05A ,内阻约为0.2Ω)B .电压表V(量程6V ,内阻20kΩ)C .定值电阻R 1(阻值100Ω,额定功率1W)D .定值电阻R 2(阻值200Ω,额定功率1W) E.滑动变阻器R 3(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 4(阻值范围0~750Ω,额定电流1A) G.导线和单刀单掷开关若干个(1)为了电路安全及便于操作,定值电阻应该选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该选___________.(均填写器材名称代号)(2)接入符合要求的实验器材后,闭合开关S ,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图象得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为___________V ,内阻r 为___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R 2 R 4 7.8 29 【解析】 【分析】(1)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最小电阻,然后选择保护电阻;根据电源内阻与保护电阻的阻值,选择滑动变阻器.(2)电源的U -I 图象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是电源的电动势,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内阻. 【详解】(1)[1]为保护电源安全,电路最小电阻8Ω200Ω0.040R ==最小, 保护电阻阻值至少为200Ω30Ω170Ω100Ω-=>,则保护电阻应选定值电阻2R ;[2]电源等效电阻(电源内阻与保护电阻之和)为200Ω,为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选滑动变阻器4R .(2)[3]由电源U -I 图象可知,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坐标值是7.8,则电源电动势E =7.8V , [4]图象斜率7.82290.034U k I ∆==≈Ω∆, 电源内阻222920029r k R =-=Ω-Ω=Ω.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 )所示电路研究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电源E 电动势、内电阻恒定,R 1为滑动变阻器,R 2、R 3为定值电阻,A 、V 为理想电表.(1)若滑动片P 由a 滑至b 时A 示数一直变小,则R 1和R 2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2)若R 1=6Ω,R 2=12Ω,电源内电阻r =6Ω,,当滑动片P 由a 滑至b 时,电源E 的输出功率P 随外电路总电阻R 的变化关系如图(b )所示,则R 3的阻值应该选择( ) (A )2Ω (B )4Ω (C )6Ω (D )8Ω 【答案】(1)R 1≤R 2,(2)B 【解析】 【详解】(1)电流表的示数: 3EI r R R =++并,欲使滑动片P 由a 滑至b 时A 示数一直变小,须使R 并一直变大,因为两电阻之和一定时,当二者相等时并联电阻最大,所以要求R 1≤R 2. (2)从图b 知,当R 外=6Ω时,电源E 的输出功率P 最大,即电源内阻为6Ω,而R 1和R 2部分的电阻变化范围是0~4Ω,因此R 3的阻值必须大于2Ω小于6Ω.所以A 、C 、D 错误,只能选B .3.为了测定电源电动势E 、内电阻r 和定值电阻R o 的阻值,某同学利用DIS(数字化信息系统)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S 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某方向移动时,用电压传感器1、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测得数据,井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机分别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M 、N 两条U-I 直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的M 、N 两条图线,根据电压传感器1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是___________,根据电压传感器 2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面得的是___________(填图线M 或图线N )(2)图乙中两直线交点表示电路的工作状态是___________.A .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 滑到了最右端B .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 滑到了最左端C .定值电阻R o 上消耗的功率为2.5WD .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3)根据图乙可以求得定值电阻R o=______Ω, 电源电动势E =______V ,内电阻r =______Ω. 【答案】N M BD 2.5 1.5 1.25 【解析】 【详解】(1)[1][2].从电路连接可以看出,电流表A 的读数增大时,电压传感器1的读数减小,电压传感器2的读数增大.故图线N 是电压传感器1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绘制的图象,图线M 是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绘制的图象(2)[3].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电压传感器1的读数与电压传感器2的读数相等,即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故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滑到了最左端,故A 错误,B 正确;图象可以得出电阻R 0的阻值大于电源的内阻,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两直线的交点对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即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故D 正确;、定值电阻R 0消耗功率为:P=U 2I =1.0×0.4 W=0.4W ,故C 错误;所以选择BD . (3)[4][5][6].从图象a 的斜率可以得出定值电阻R 0的阻值为:0 1.002.50.40R -==Ω-; 从甲同学的图象可以得出图象在U 轴上的截距为1.50 V ,即电源的电动势为:E =1.50 V ,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为:1.5 1.01.250.4k -== 即电源的内阻为:r =1.25Ω. 【点睛】(1)从电路连接结合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判断描绘的图线的含义.(2)由图可知,图象由纵坐标的交点为电动势;由图象与横坐标的交点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内电阻.(3)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电压传感器1的读数与电压传感器2的读数相等,即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根据图象求解.4.现有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内阻约为0.30Ω),电压表V (量程为3V ,内阻约3kΩ);电流表A (量程为0.6A ,内阻为0.70Ω),滑动变阻器R (10Ω,2A ),电键一个及导线若干。

重庆市丰都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重庆市丰都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丰都实验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6分/题,共48分.其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3m/s,一条河宽60m,河水流速为4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船在这条河中运动的最大速度是5 m/sB.小船在这条河中运动的最小速度是3 m/sC.小船渡过这条河的最短距离是60 mD.小船渡过这条河的最短时间是20 s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A.0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C.大小为,方向垂直木板向下D.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3.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密度为()A.B.C.D.4.一木块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而未穿出,若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S1,与此同时木块沿水平面移动了S2,设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则在子弹进入木块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子弹损失的动能与木块获得的动能之比为(S1+S2):S2B.子弹损失的动能与系统获得的内能之比为(S1+S2):S1C.S2一定小于S1D.木块获得的动能与系统获得的内能之比为S2:S15.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它们通过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手通过细绳缓慢地将A向上提升距离L1时,B刚要离开地面,此过程手做功为W1若将A加速向上提起,A上升的距离为L2时,B 刚要离开地面,此过程手做功W2.假设弹簧一直处于弹性限度内,则()A.L1=L2=B.L1=,L2=C.W2=W1D.W2>W16.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改变B.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C.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206)D.铀核(U)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属于重核的裂变反应7.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x﹣t(位移﹣时间)图象.已知m1=0.1kg.由此可以判断()A.碰后m2和m1都向右运动B.碰前m2静止,m1向右运动C.m2=0。

丰都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丰都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丰都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6-8题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不断变化2.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3.如图所示,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英汉字典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3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A.0。

6 N B.1。

2 N C.2.4 N D.3 N4.如图,固定斜面,CD段光滑,DE段粗糙,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C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A、B保持相对静止,则()A.在CD段时,A受三个力作用B.在DE段时,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在DE段时,A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D.整个下滑过程中,A、B均处于失重状态5.如图所示,B为竖直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一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点以速度v0平抛,恰好沿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A.B.C.D.6.如图所示,竖直杆AB固定在斜面上,小球用细绳系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保持小球不动,当细绳方向由水平逐渐向上偏移时,绳的拉力F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将()A.F N逐渐减小 B.F N逐渐增大C.F逐渐减小D.F先减小后增大7.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站在车上的人练习打靶,靶装在车上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已知车、人、枪和靶的总质量为M(不含子弹),每颗子弹质量为m,共n发,打靶时,枪口到靶的距离为d.若每发子弹打入靶中,就留在靶里,且待前一发打入靶中后,再打下一发.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待打完n发子弹后,小车将以一定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B.待打完n发子弹后,小车应停在射击之前位置的右方C.在每一发子弹的射击过程中,小车所发生的位移相同D.在每一发子弹的射击过程中,小车所发生的位移不相同8.如图,光滑固定的竖直杆上套有小物块a,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连接物块a和小物块b,虚线cd水平.现由静止释放两物块,物块a从图示位置上升,并恰好能到达c处.在此过程中,若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到达c点时加速度为零B.绳拉力对物块a做的功等于物块a重力势能的增加量C.绳拉力对物块b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绳拉力对物块b做的功等于物块b机械能的变化量二、非选择题9.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呢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定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等于").(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10.如图1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将轻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测出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t,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小圆柱的直径d,如图2,重力加速度为g.则(1)小圆柱的直径d= cm;(2)测出悬点到圆柱重心的距离为l,若等式gl= 成立,说明小圆柱下摆过程机械能守恒.1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o,从A到B的长度为16m,传送带以V0=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无初速的放一个质量为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

2023-2024学年重庆实验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重庆实验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重庆实验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为15m/s ,正常匀速行驶过程中发现前方35m 处有一个特殊路况,驾驶员刹车减速,汽车停在该特殊路况前2m 处。

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大约为0.6s ,则汽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约为( ) A .210.2m/sB .25.1m/sC .24.7m/sD .23.4m/s2、惯性制导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

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滑块的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 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

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

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 点的距离为s ,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A .方向向左,大小为ksm B .方向向右,大小为ksmC .方向向右,大小为2ksmD .方向向左,大小为2ksm3、如图所示,一角形杆ABC 在竖直面内,BC 段水平,AB 段竖直,质量为m 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在两段杆上,OE 段水平,DO 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θ=︒.只剪断EO 段细线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a 1;而只剪断DO 段细线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a 2,则12a a 为A .1B .12C .2D .234、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互叠加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后,A 点振动减弱B .B 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后,B 点振动加强C .C 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C 点振动仍加强D .D 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D 点振动加强5、如图所示,传送带AB 长为16m ,水平地面BC 的长为8m ,传送带与水平地面之间B 处由光滑小圆弧连接,物块在B 处由传送带滑到水平地面速度大小不变,物块与水平地面间、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光滑半圆形轨道CD 的半径为1.25m ,与水平地面相切于C 点,其直径CD 右侧有大小为100V/m 、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4.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B.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速度方向变了,则加速度的方向也要改变C.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就一定增大D.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15.据央视报道称,2016年9月记者在江西省资溪县采访时发现,当地有餐馆偷偷宰杀出售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猕猴,偷食大雁、獾猪等野生动物,猎人非法猎猴后进行如图所示操作,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使其牌静止状态,不计空气作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猴子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B.人的拉力越大,猴子受到的合力越大C.地球对猴子的引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6.如图所示,物体A和B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连接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与悬绳竖直.为了使A匀速上升,在用力F拉B沿水平面向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一定是匀速的B. B一定是加速的C.地面对B的支持力在增大D. 地面对B的支持力在减小17.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将小球以11 m/s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被站在一定高处的人接住,抓住前1 s内物块的位移是4 m,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g取10 m/s 2,则()A.小球在上升阶段被抓住B. 小球从抛出到被抓住的总时间小于1.1SC.抓住小球时距地面高6mD. 抓住小球时小球的速度为1 m/s18.如图所示,几位同学在长江边玩耍,有人提出扔石子比谁扔得远,他们所在长江边江岸是一段倾角为450的斜面,假设石子都是从同一点P水平扔出,甲、乙、丙三位同学扔出的石子分别落在斜面上的A点、B点及水面上的C点,B点为斜面底端,P、A、B、C在水平方向上间隔相等,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次抛球,小球的飞行时间相同B.三次抛球,小球在落点处的速度方向各不相同C.小球落在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D. 先后三次抛球,抛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2:319.滑水板是一项精彩的水上运动,运动员站在板上随浪平衡、滑行的水上运动。

当摩托艇牵引滑水板运动时,运动员两手紧紧抓住滑水板的两边和绳结,两腿则拖在后面。

由于滑水板的前端有一定的仰角,加上板的浮力和快速前进,运动员能在板上维持平衡,并表演各种技巧动作。

如图所示为此运动简化后的示意图,运动员在快艇的水平牵引下,脚踏倾斜滑板在水上匀速滑行,设滑板光滑,且不计质量,滑板的滑水面积为S,滑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角(板的前端抬起的角度),水的密度为ρ,已知水对板的作用力大小F=ρSv2sin2θ,方向垂直于板面,式v为快艇的牵引速度.若运动员受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牵引力的大小为ρSv2sin2θcosθB. 牵引力的功率为p=ρSv3sin3θC. 快艇的水平牵引速度为D. 经过时间t,水对板的作用力做的功W=ρSv2tsin2θ20.如图所示,距地面高度h=5m的平台边缘水平放置一传送带,一小物块从平台边缘以v0=5 m/s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

已知平台光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传送带的转动速度为v,且规定顺时针v为正,逆时针转动v为负。

小物块离开传送带右边缘落地的水平距离S和v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传送带的速度为小于1m/s,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减速B.当传送带的速度为5m/s,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传动带两轮中心间的距离为5mD. 传动带两轮中心间的距离为6m21.某节能运输系统装置的简化示意图如右下图所示,小车在轨道顶端时,自动将货物装入车中,然后小车载着货物沿不光滑的轨道无初速下滑,并压缩弹簧.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立即锁定并自动将货物卸下.卸完货物后随即解锁,小车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此后重复上述过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车每次运载货物的质量可以改变B. 在没有接触弹簧的情况下,小车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C. 小车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D. 小车上滑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小于小车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三、非选择题22.(6分)(1)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做“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中,该小组同学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除实验装置中的仪器外,还需要的(2)重庆是一座山城,为了节约能源,重庆的中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专门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科技小组假定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在实验中使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熄火但并不去踩刹车,由于受到阻力作用,汽车的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设汽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恒定。

如图所示,需要测出汽车在熄火后向前滑行的距离s,为了计算汽车的初速度v,利用手中已有的仪器(米尺,秒表,。

请用待测量和已经测得的物理量写出汽车初速度的计算公式23.(9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 Z)(1)在保持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间关系的实验中小车质量M和砝码质量m选取下列四组值:A.M=500g,m分别为50g、70g、100g、125gB.M=500g,m分别为20g、30g、40g、50gC.M=200g,m分别为50g、75g、100g、125gD.M=200g,m分别为30g、40g、50g、60g若其它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___ B __________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图线较准确.(2)同学们在做完该实验后分别得出如图中a,b两条图线,其中平衡摩擦力错误的是___a____(填a或b)(3)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约束,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3.2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4. (14分)右端连有光滑弧形槽的粗糙水平面AB长L=2m,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0.5kg的木块(视为质点)在F=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2m(设木块没有滑离弧形槽),取g=10m/s2.求:(1)木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2)木块沿弧形槽滑回B端后,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2m/s 0.4m25.如图所示,A是一个质量为1Kg的小车,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放置一质量为1Kg的小物体B,先给B 施加一大小为6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作用时间2S后,改为施加大小为2N方向向左的水平恒力,又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小车正好到达目的地,货物到达小车的最右端,且小车和货物的速度恰好为零。

已知小物体B与小车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B可视为质点,取g=10 m/s2)求:(1)前2秒A和B的加速度;(2)2N的力的作用时间及小车的长度;(3)小车右端到达目的地的距离.(1)4 m/s2 2m/s2方向水平向向(2)6s 16/3 m(3)64/3 m33.(15分)(1)(5分,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2016年10月17日,长征二号F一遥十一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圆满地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

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正常工作,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天宫二号运行在近圆对接轨道时的周期比同步卫星周期大B.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从地面发射加速升空时,机舱内的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C.航天员在完成对接的组合体中处于平衡状态D.对接时飞船为了追上“天宫二号”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E.神舟十一号飞船从独立飞行轨道返回地面,必须先减速(2)(10分)重庆市名校联盟学生为了研究游乐场设施的安全技术,课题小组建立了以下物理模型: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L=2.0m的粗糙的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竖直圆轨道相连, 圆轨道半径R=1m,CP分别为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AB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B与BC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外力作用于m=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使一轻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簧的左端与墙拴接,右端与小物块接触不拴接,弹簧恢复形迹时最右端在桌面边缘以内,水平桌面距A点h=0.45m,某时刻撤去外力,之后小物块被水平抛出,到A点时速度方向恰沿AB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μ=0.50 (g取10m/s2,sin37°=0.60 ,cos37°=0.80)(1)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具有的弹性势能;(2)小物块到达竖直圆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16J 82N方向竖直向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