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国家分配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主体
国家或政府 社会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统一性 货币或价值形式
财 相 政 同 定 点 义
财政客体 活动形式
活动目的 都认为公共需要是财政活动的主要目的 都把财政看作是主体、客体、形式和 目的四个要素的统一体
都认为财政活动由财政收入、财政支 财政活动内容 出、财政平衡与财政管理等一些基本 内容构成
二、财政的本质
个人、企业、国家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 地方各级政府之间
三、财政的属性
财政具有满足社会成员 的公共需要的属性。
公共性
双 重 属 性
利益集团性 (阶级性)
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 的分配活动,反映着参 与财政分配活动的各种 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互 动关系。
一、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异同之处
二、借鉴与吸收西方财政理论
1、必要性
2、可能性
西方财政理论中哪些方面值得借鉴?
一、市场配置为基础,财政配置为补充。
* * 三、实行公共财政上的“量出为入”, 贯 彻总体有偿原则。
四、财政要法治化。 五、公共产品理论。
二、财政支出安排要有层次性。
* 六、研究方法。
“保三争四”原 则: 1、保证国家机构,如国防、行政以及公、检、法等执行社 会管理职能的需要; 2、是保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事 业发展中必须由财政提供的部分的需要; 3、是满足大型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投入等非盈 利性投资的需要; 4、国有营利性、竞争性企业的投入。
特点:(1)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收支逐步分离; (2)税收特别是农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军事 支出为财政的主要支出; (3)财政分配形式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转化; (4)产生了在现代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财政范畴——公债 和国家预算。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收 入
(1)税收 (2)公债 (3)国家企业收入
财政的四个基本要素
(1)财政的分配主体 (2)财政分配的客体 (3)财政分配的形式 (4)财政分配的目的
社会总产品:一个国家在 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 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 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的总 合,是国家满足其实现职 能的公共需要的基本收入 来源。C+V+M
财政分配的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主要是剩余产品。
4、我国社会主义财政
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财政收入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国家财政对其 加以集中,这是“取之于民” ;
(2)财政支出则用于满足公共需要,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 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直接、间接地 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用之于民”。
一、财政的定义
特点:(1)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家族的收支没有严格划分; (2)国家财政收入以直接剥削奴隶劳动为主;财政支出以 非生产性支出为主; (3)国家财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力役和实物的形式。
2、封建制国家财政 收 入
(1)田赋捐税收入 (2)官产收入 (3)专卖收入 (4)特权收入
支 出
(1)军事支出 (2)国家机构支出 (3)王室费用 (4)文化、教育、宗教支出 (5)生产建设性及公共工程支出
一、财政的产生
财 政 随 着 国 家 的 出 现 而 产 生
生产力 剩余产品 私有制
财 政
国 家
阶 级
直接(政治)条件是国家的产生 根本(经济)条件是生产力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1、奴隶制国家财政
收 入
(1)王室土地收入 (2)掠夺收入 (3)贡物收入 (4)捐税收入
支 出
(1)王室享用 (2)宗教和祭祀 (3)军事支出 (4)俸禄支出 (5)农业、水利等生产性支出
支 出
(1)国防支出 (2)政府机构开支 (3)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福利支出 (4)社会和经济发展支出 (5)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特点:(1)财政收支全面货币化; (2)财政逐渐成为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刺激生产、干预社 会经济的重要手段; (3)发行国债、实行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成为国家 增加财政收入的经常的和比较隐蔽的手段; (4)有比较健全的财政机构和较为严密的财政法律制度。
不同点 名称
国家分配论
西方财政理论
研究核心与重点 立论基础和经济学基础
财政的本质问题,揭示和把 界定财政活动的范围,揭 握了财政的一般本质,分析了 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 财政活动最深层次的问题。 运行过程,是现象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来揭示 运用逻辑分析方法解释财 对财政的产生与存在的分析 财政的起源,认为随国家的 政的产生和存在,认为它 产生、存在而存在。 的存在是市场失灵的结果。 财政分配的客体是社会产品, 财政的客体是公共产品, 主要与“生产”环节相 包括有形、无形产品,主 对财政对象的分析 联系。 要与“消费”环节相联系 。 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 基本上只局限于为市场经 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 济提供私人经济活动不能 对财政目的的分析 能 提供的公共产品。
财政分配的形式:包括实物、力役形式和价值形式
维护国家政权 保卫国家安全 维持正常秩序
维持物价稳定 保证充分就业 减少经济危机 加快经济发展
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公共需要
•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 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 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 式),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 分配对象,为国家实现其职 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活动。
《 财 政 学》
第一部分
两 大 财 政 理 论
财政基本理论
西方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理论)
国家分配论
*第二章 国家分配论
引 言
基本思路:
财政的产生 财政的发展 财政的概念 财政的本质和属性
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比较
内容提要
* *第二节 第三节 *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的定义、本质及属性 与西方财政理论的比较
主张:
1、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规模来确定税收的规模。 2、个人所享受的公共服务的数量与其应缴纳税收 额之间建立起等价交换关系。
经济 政策 经济 模型 经济 理论
经济 思想
经济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