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佛山市禅城区海景蓝湾工作计划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各县(市、区)市属工业园区2008年度工作目标的通知-景府发[2008]2号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各县(市、区)市属工业园区2008年度工作目标的通知-景府发[2008]2号](https://img.taocdn.com/s3/m/8fed12f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2.png)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各县(市、区)市属工业园区2008年度工作目标的通知正文:----------------------------------------------------------------------------------------------------------------------------------------------------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各县(市、区)市属工业园区2008年度工作目标的通知(景府发[2008]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工业园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工业园区2008年度工作目标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08年是实现我市发展新跨越的关键一年,各县(市、区)、市属工业园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各项工作的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确保实现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个高于40%,力争50%”的发展目标,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OO八年二月二十四日乐平市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具体目标财政总收入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生产总值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出口总额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实际利用内资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3%以上;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浮梁县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具体目标财政总收入增长55%;(含市陶瓷工业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3%;(含市陶瓷工业园)生产总值增长22%;(含市陶瓷工业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出口总额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5%;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6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3%以上;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佛府[2008]21号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佛府[2008]21号](https://img.taocdn.com/s3/m/53d4be9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7.png)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正文:----------------------------------------------------------------------------------------------------------------------------------------------------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佛府[2008]2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全面实现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教育现代化目标,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府办发〔2003〕7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一)学前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构建以社区和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优质规范、灵活多样的涵盖0-6岁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逐步建立托幼一体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
(二)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
到2010年,全市各区0-3岁婴幼儿教育参与率达到50%,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98%以上;全市40%以上的幼儿园建设成为优质幼儿园,全面撤销小学附设学前班;全面提高 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符合国家规定学历和任职资格要求的幼儿园园长、教师力争达到95%以上,大专学历达标率50%以上。
二、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一)进一步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本地区学前教育的责任,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本地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制定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和措施;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研究解决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充实学前教育管理力量,完善学前教育层级管理、专业教研的架构;整合学前教育资源,办好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公益性的公办幼儿园,推进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多元办园体制改革,保证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并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的若干意见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2.03•【字号】佛府[2008]18号•【施行日期】2008.0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强市战略的若干意见(佛府[2008]18号)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紧紧围绕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的奋斗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推动我市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有较大提升;形成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产业体系;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专业镇建设迈上新水平;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全面达到市十三届人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把“科技创新-产业化-品牌经营”高度统一起来,使科技创新与企业和产业项目紧密结合,产学研与产业化紧密结合。
支持大中型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机构和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2008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通知-佛府[2008]6号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2008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通知-佛府[2008]6号](https://img.taocdn.com/s3/m/3816113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7e.png)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2008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通知正文:----------------------------------------------------------------------------------------------------------------------------------------------------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2008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通知(佛府[2008]6号)各区人民政府,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008年我市人口计划指标分别是:出生率11.40‰,人口自然增长率6.50‰。
为稳定我市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市政府继续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人口计划责任制指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禅城区11.25 6.35 94.00南海区11.45 6.55 94.00顺德区11.45 6.55 94.00高明区11.40 6.50 93.50三水区11.30 6.40 94.00出生人口性别比比上年度明显下降并趋向正常。
其它指标的考核按照《广东省“十一五”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进行考评。
二、工作要求(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探索建立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各项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综合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适度关系。
(二)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
按照党政一把手对人口计生工作“亲自抓、负总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一把手”责任制和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权”。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佛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佛府[2008]36号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佛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佛府[2008]36号](https://img.taocdn.com/s3/m/8839af0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b.png)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佛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正文:----------------------------------------------------------------------------------------------------------------------------------------------------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佛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佛府[2008]3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佛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0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做好2008年度各项工作,对于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至关重要。
各区、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好字优先,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民生事业和社会发展,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2%;单位GDP能耗下降4.36%;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均下降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进出口总值增长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6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完整)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禅城部分)修订

(1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1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14)《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
(15)《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
(16)《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城市规划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与禅城区行政辖区一致,面积为154.68平方公里,以2。2平方公里的佛山老城为规划重点。
(2)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与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
4、规划指导思想
(1)明确佛山市的历史文化名城性质,推动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以佛山老城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最大限度地保护禅城区历史文化资源。
(2)《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
(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
(5)《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2003年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5年
政策文件
(7)《国务院批转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请示的通知》(国发[1994]4号文)
《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禅城部分)修订》简介
1、规划修订的背景
1994年,佛山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此后,历史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佛山市分别于92年﹑96年﹑2004年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特别是2002年12月根据国务院批复进行了佛山市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后,佛山提出了新的城市发展目标。2003年9月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至2004年9月规划成果完成,并于2006年通过了市人大的审议。2004年编制的《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完善了名城保护体系,对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市政府同意,并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报至省政府审批。由于当时包括《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尚未批准等方面的原因,省政府至今没有批准《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规划任务一、规划整合的背景1、国家对开发区建设提出新要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做出批示,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更加注重引进技术和开发创新,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努力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水平。
(“温家宝要求进一步办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规划》规划信息2005.1)2、区域竞争形势日益激烈随着以城市为代表的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也正进行着区域整合,这不仅为城市群的分工合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增强了广佛都市圈的辐射力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但就珠江三角洲的内部各城市而言,其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更加剧烈,为努力打造“大佛山”——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佛山也需要优化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产业资源,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
3、佛山“产业强市”战略的具体实施佛山市委市政府以“产业强市”作为佛山市发展战略之一,并编制了《佛山市工业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强调通过资源整合,提高工业整体素质,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发展集约化、簇群化。
针对目前佛山各个园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坚持环保优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大力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提高工业的文明化水平,把工业发展与“蓝天、碧水、绿地”的环保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了城市新的增长点,并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因此被视为未来战略产业的摇篮。
因此要加强对高新园区的规划整合,为其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创造条件,也为城市空间发展进行合理引导。
4、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近年来,国务院相应出台了对城市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使城市新的发展用地扩张受到很大限制,这就要求应当节约使用用地并合理利用存量土地、整合各类资源、集聚产业用地,同时也要求加强对产业的转型、提升或重新定位。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佛山市为例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佛山市为例李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河流水系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城市防洪排涝水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各地纷纷编制蓝线规划。
本文以《佛山市城市蓝线划定规划》为例,分析蓝线建设和管控的现状困境及其成因,探讨城市蓝线规划的编制思路转变,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融入区域生态全局,谋求城市治理综合效益,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人文等多元目标,并实现部门协同、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蓝线规划,可持续发展,信息化,佛山市1.背景1.1上层要求: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的依据和基础2006年国家层面出台《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蓝线管理工作;明确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应当确定城市蓝线,并明确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的要求。
此外,国务院于2015年4月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提出“积极保护生态空间。
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
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水域。
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河道、湖泊和滨海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应限期退出。
(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环境保护部、水利部、海洋局等参与)”。
1.2发展趋势:从背水而立到面水而生。
过去的管理中,水体常常作为划分行政边界的自然地物,这一管理惯性难免造成城市建设和管理“以水为界,背水而立”。
滨水地区作为建设用地的边界,无序开发、肆意侵占,严重破坏滨水生态环境。
近年,生态导向、以人为本等可持续发展观念,正渐渐影响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人们逐渐意识到水系不一定是分界线,也可以是两岸联结的纽带,国内外众多成功的案例也印证,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协调滨水地区建设、挖掘水系沿线历史人文资源,有利于激活滨水地区,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体现人文关怀,让城市更具活力和魅力,城市发展由此转向“面水而生”。
东莞龙湾新城08年上半年营销推广计划(奥晨地产)2008-96页

50
0
10 月 10 8 日 月 1 10 0日 月 1 10 2日 月 1 10 4日 月 1 10 6日 月 1 10 8日 月 2 10 0日 月 2 10 2日 月 2 10 4日 月 2 10 6日 月 2 10 8日 月 30 11 日 月 1 11 日 月 3 11 日 月 5 11 日 月 7 11 日 月 11 9 日 月 1 11 1日 月 1 11 3日 月 1 11 5日 月 1 11 7日 月 1 11 9日 月 2 11 1日 月 2 11 3日 月 2 11 5日 月 2 11 7日 月 2 11 9日 月 30 日
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从2008年1月-6月期间,大石龙片区主要有6个项目发售,它们是:中央 豪门、龙城国际、名泽天下、东江府、丽湾花园。 项目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洋房
中央豪门
地段好、规模大、户型设计好, 品牌发展商、档次高,竞争强
别墅
名泽天下
纯别墅区、容积率低、6万平 米园绿化林面,竞争强
龙城国际
地段好、周边配套齐,档次较 高,竞争较强
愈是楼市发达的区域愈容易受到政策的直接冲击,随着9.27新政的逐步实施, 波及范围也逐渐扩散。目前除典型的几大城市外,部分内地城市也开始出现降价现象
深圳
10月中下旬开始,新政影响开始 由深圳为原点波及周边市场,整 个珠三角地区楼市普遍下跌,其 中广州、东莞、惠州等城市较为 明显
12月开始,上海、北京等楼市热点城市 也开始拉响“寒流警报”,08年1月11日北 京韦伯国际成为京城首个明降楼盘,降价 幅度达到2000元/㎡
东莞宏观市场总结
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后新兴的制造业城市,历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已经 为广东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二线城市。其经济实力领军各二线城市,更 有赶超一线城市之势。随着07年城市定位的转换,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 “新莞人”概念的提出,未来东莞看好。同时,东莞的一系列的调整,也为 为来楼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佛山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佛府办[2008]83号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佛山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佛府办[2008]83号](https://img.taocdn.com/s3/m/a7c969e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a.png)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佛山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正文:----------------------------------------------------------------------------------------------------------------------------------------------------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佛山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佛府办[2008]8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佛山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三月十一日佛山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规定,结合佛山市近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和佛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野外调查成果,编制《佛山市200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目的是指导全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2007年佛山市地质灾害概况2007年佛山市暴雨台风天气时有发生,但地质灾害的发生数量相比2006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全市全年共发生突发地质灾害7宗,其中滑坡1宗、崩塌4宗、地面塌陷2宗,无造成人员伤亡。
比2006年发生的92处大幅减少了92.4%。
主汛期(4~9月)发生地质灾害5宗,占总数的71.4%。
从诱发因素分析,自然因素为主诱发地质灾害4宗,占总数的57.14%,人为因素为主诱发地质灾害3宗,占总数的42.86%。
2007年度佛山市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是:地质灾害与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
另外,我市2007年应急调查了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24处,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防患于未然。
通过开展佛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野外调查以及近年的补充调查工作,发现了多处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直接威胁地质灾害隐患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佛山禅城区

佛山市禅城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二〇一一年八月目录一、发展背景 (3)(一)科技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3)(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三)自主创新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 (5)(四)建设智慧城区发展智慧型产业是禅城区未来发展方向 (5)(五)区域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6)(六)周边地区科技竞争力显著增强 (7)二、发展现状 (9)(一)主要成就 (9)(二)主要优势 (14)(三)劣势及问题 (16)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16)(一)指导思想 (16)(二)基本原则 (17)(三)总体思路 (18)(四)主要目标 (21)四、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与区域布局 (22)(一)主要任务 (23)(二)主要工程 (25)(三)区域布局 (33)五、保障措施 (36)(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36)(二)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37)(三)大力加强科技产业园区建设 (38)(四)推进落实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40)(五)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40)(六)积极推动科技交流与合作 (41)(七)努力打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42)附件:禅城区“十二五”期间技术发展重点领域 (4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2011-2015年),是禅城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机遇期,也是禅城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战略,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创新型禅城和智慧禅城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新世纪以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各国各地区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更加表明,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才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3.17•【字号】东府[2008]33号•【施行日期】2008.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东府〔2008〕33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东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二○○八年三月十七日东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8年,是我市“双转型”战略逐步转向深入的一年,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
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方针,积极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
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水源、道路、电力、供气等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改善资源供给。
加强投资项目综合管理,有效引导和监管社会投资活动。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推动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增强消费能力。
继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现代物流设施以及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继续推行和完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继续引导住房、汽车合理消费,扩大通信、旅游、休闲、文化、健身等热点消费,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稳定价格水平。
落实教育、药品、医疗服务、住房等价格政策,整治突出民生价费问题,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组织供应、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严格控制政府提价措施,有效抑制消费价格的过快上涨。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解决渔民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解决渔民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2.05•【字号】佛府[2008]19号•【施行日期】2008.0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解决渔民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佛府[2008]1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2004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佛山市委办公室、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佛山市解决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实施意见》(佛办发〔2004〕52号),解决渔民饮水、医疗、低保、子女教育、转移就业、住房等困难问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市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住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需加大力度解决,现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解决渔民住房困难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渔民谋生手段单一,随着江河渔业资源不断枯竭,渔民生产效益每况愈下,家庭经济基础日益薄弱,已成为我市的困难群体。
据统计,目前,全市仍然有750多户渔民没有住房,有260多户渔民人均居住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下。
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给予帮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之早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解决渔民实际困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富裕和谐佛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村镇建设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提高对解决渔民住房困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实实在在解决好渔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二、加大力度,加快推进解决渔民住房困难工作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解决渔民住房困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各级政府要加大力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争取用1至3年的时间,解决好渔民的住房问题,让渔民居有其所、安居乐业。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文字号】佛府办[2008]132号【发布部门】佛山市政府【发布日期】2008.04.25【实施日期】2008.04.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佛府办[2008]13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现将《佛山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四月二十五日佛山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2008年,我市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国家环境保护部《“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试行)》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以及《佛山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佛山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等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要创造性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结构减排取得重大突破。
为确保实现200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计划。
一、整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保工作,按照大环保的理念推动全市污染减排工作,各区、各部门齐抓共管,切实把污染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主战场,使经济增长建立在实现污染减排的基础之上。
继续强化政府监管、企业减排、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污染减排监测、统计、考核和政策支持体系,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落实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考核,确保200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实现。
二、总量目标的调整核定(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调整为了进一步落实总量减排任务,省环保局综合考虑各地级以上市的经济、社会、人口、能源消耗等实际水平,拟对各地级以上市2005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和“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进行修订。
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工作十二五规划

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工作十二五规划一、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时期,也是我区深入实施《珠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示范区建设,“近悦远来,幸福禅城”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
未来五年,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挑战。
二、发展机遇经过“十一五”发展,我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经济国际化提升的发展新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市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让禅城更好更快发展,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打造“近悦远来,幸福禅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区委区政府十二五的工作目标,这就要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加强建设和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证城市各项功能的高效运转和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让市民享受更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更便利的公共服务。
因此,“十二五”期间将是综合管理工作的“黄金发展期”。
三、面临挑战随着我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容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日趋复杂,数量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城市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提高过程漫长,客观上加剧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动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同时,市民对居住环境、公共服务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示范区等工作目标,也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使管理工作面临挑战。
四、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城市管理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区创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示范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近悦远来、幸福禅城”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真正走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以“两轴五片区三网络”为工作重点,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全力打造“美化、绿化、亮化、洁化,序化、文化”的城市环境,为实现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2008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活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2008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商贸物资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佛府办[2008]52号【发布部门】佛山市政府【发布日期】2008.02.04【实施日期】2008.02.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2008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佛府办[2008]5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2008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活动实施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紧组织实施。
该项活动的具体工作请径与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局,电话:83306281)联系。
二○○八年二月四日2008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建设,市政府决定举办2008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活动。
为把今年活动办出特色和成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举办2008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活动(以下简称“活动”),总结交流经营城市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科学经营城市的理念,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投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我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进程。
二、活动安排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一)2008年1月至12月,由各区和市有关部门(单位)自行组织城市可经营项目策划包装、推介洽谈活动,争取更多的项目签约落实。
(二)2008年5月28日上午,在佛山宾馆(万豪殿)举行2008佛山经营城市论坛暨城市可经营项目签约仪式。
1、9时30分--11时40分,经营城市论坛开讲(市政府领导及三位专家发表主题演讲)。
2、11时40分--12时10分,城市可经营项目签约仪式。
3、12时10分--13时30分,市政府举行午宴。
下午,组织到会专家和兄弟省、市代表考察我市城市可经营项目,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