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菜根谭_中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功能

合集下载

人性修养与人际交往《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现实意义_lunwen.5151doc

人性修养与人际交往《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现实意义_lunwen.5151doc

人性修养与人际交往——《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现实意义_lunwen.5151doc...人性修养与人际交往——《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现实意义《菜根谭》人性修养人际关系管理心理思想[论文摘要]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语录体著作《菜根谭》,是一部讨论和研究修身、处世、待人、接物、行事的格言合集,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从个性人品与个人修养以及交友待人、和谐处事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的视角来研究《菜根谭》,对于现代管理具有重要的心理启示和现实意义。

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语录体著作《菜根谭》,在论述个人修为、处世之道等方面有精辟独到的见解,被誉为“心灵的药石”。

《菜根谭》中蕴含的人性修养的思想,崇尚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状态,强调个人在诚实守信、谦虚宽容的氛围中为了团体的目标而共同奋斗,对科学量化的现代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出世与入世”:人性修养思想修养心性,是儒、道、佛三家共同的理论主张和核心思想,人只有将自我的心性品德修养好,才可以从容地待人处世。

《菜根谭》将“出世”与“人世”的人生问题放人一个人性修养的辩证法框架之中。

《菜根谭·概论篇》认为:“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1]儒家人世,倡导进取拼搏的人生态度;道家出世,则要求超然淡泊的人生心境。

在为人处世和工作交往中,人们首先要具有道家对人类内心的散淡规定,荣辱去留,不刻意于心计较于怀,才有勇气和智慧人世。

儒家也提出,正心、诚意、修身乃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内圣”是“外王”的根本条件。

1.虚静淡泊的名利观念淡泊名利,是《菜根谭》关于修养身心的关键思想,“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2]。

现代儒者的启示:《菜根谭》中的智慧之言

现代儒者的启示:《菜根谭》中的智慧之言

现代儒者的启示:《菜根谭》中的智慧之言《菜根谭》是明代儒者冯梦龙所著的一部讽刺小说。

其中蕴含着许多智慧之言,对于现代儒者来说,仍然具有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智慧之言展开讨论,探究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首先,菜根谭中言“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观点给予了现代儒者很大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常常急于求成,追求快速的结果。

然而,《菜根谭》提醒我们,只有勤奋才能获得真正的业绩。

现代儒者应该从中得到启示,要努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以获得更好的成果。

其次,菜根谭中的智慧之言“不读书则傻,读书不用心也傻”对于现代儒者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前,社会知识更新迅速,人们需要不断学习与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光读书还不够,读书需要用心。

现代儒者应该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不仅要阅读广泛,还要深入思考和应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

另外,《菜根谭》中的智慧之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予现代儒者的启示也十分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处理至关重要。

通过对待他人的热情和帮助,自己也能获得更多的方便和帮助。

现代儒者应该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并且乐于助人。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不仅能够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也能够提升自身的品德和修养。

此外,《菜根谭》中智慧之言“聪明在于口不在于脑”对于现代儒者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现代社会,沟通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即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才华,如果缺乏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难以得到他人的认同和支持。

因此,现代儒者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口才,在沟通中运用清晰的逻辑和得体的言辞,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最后,《菜根谭》中的智慧之言“吾日三省吾身”为现代儒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

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容易迷失自我。

然而,《菜根谭》告诉我们,人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审视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

现代儒者应该定期进行自省,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菜根谭经典名句解析

菜根谭经典名句解析

精心整理菜根谭经典名句分析一、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菜根谭》二、栖守道德者,孤独一时 ; 依阿势力者,悲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 宁受一时之孤独,毋取万古之悲凉。

三、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要当猛奋翼; 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宜早回头。

四、攀高接贵,人情通患。

《菜根谭》五、一点不忍的念想,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时令,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洪应明《菜根谭》六、绳锯木断,磨铁成针,学道者须加力索;瓜熟蒂落,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菜根谭》七、吾人必适志于花柳烂熳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梦,人心之妄念也。

须从木落草枯以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信息,才是乾坤之橐龠,民物之根宗。

八、河山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

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 洪应明《菜根谭》九、鱼得水逝而相望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拾此可超物累,能够乐天机。

《菜根谭》十、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短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里立个基础。

-- 洪应明《菜根谭》十一、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介入,一介入便深入万仞。

-- 洪应明《莱根谭》十二、喜悦处论地聊天 , 俱是水底捞月 ; 拂意时吞冰啮雪 , 才为火内栽莲 -- 洪应明《菜根谭》十三、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洪应明《菜根谭》十四、人心不行一日无喜神。

-- 洪应明《菜根谭》十五、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

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饱暖,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好似未一日。

《菜根谭》十六、疾风怒雨,禽鸟戚戚; 霁日光风,草木欣欣。

十七、放得心下,入圣脱凡。

《菜根谭》十八、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以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菜根谭三句经典智慧语言

菜根谭三句经典智慧语言

菜根谭三句经典智慧语言菜根谭是一部汉语珍贵的古典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许多智慧的格言和道理,这些言语虽然早已流传几百年,但却时刻不曾过时,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思考仍然有相当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以下是我认为菜根谭中三句经典智慧语言:1.天下事多不可合,大抵因为拘于一隅。

——《养性胜事》这句话在我看来含义十分深刻,其中蕴含的道理也非常实在。

世间万物繁多,难免会有不同的观点和需求,如果我们过于拘泥于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就很难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这样就会容易陷入争斗、冲突甚至战争的泥沼中。

所以,我们要多听取不同声音,尊重别人的想法和选择,正视现实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推进事业。

2.行善者,不藉他人之力;恶人,必借他人之力。

——《人性综错》这句话无疑是在苦口婆心告诫我们,做人要自立自强、勇敢坚韧,不要抱怨和依靠别人。

正面的行为自然是最具建设性的,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贡献,独立成就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不会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反,那些假正义的恶人,总是依附于强者或者靠伙伴为自己谋取利益,却经常伤害他人,导致人际矛盾和社会恶行。

做人要自律自强。

3.色滋味炫,常令人高兴;只以吃为快,常令人忧。

——《养生圣诀》这一句话探讨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食品。

菜根谭通俗讲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亚里士多德伦理的基本思想:适当享受一些美好的东西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但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以免陷入幸福的背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中。

如果我们过度地注重食物的美味,变成食欲,就容易胖、生病,带来负面影响。

在应对饮食上,我们应该运用适量、均衡、健康的原则,以健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胃口,从而保持强壮、健康的身体。

以上就是我认为菜根谭中三句经典智慧语言的解读和思考。

这三句话的共通点,都是阐述了人类对自身、对他人、对生活的一些深度、细致而有价值的思考,希望对我们读者今后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我相信,菜根谭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经典语句,等待我们在时间和历史中发现和体悟。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菜根谭》经典语录,读懂老祖宗的处世智慧!.docx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菜根谭》经典语录,读懂老祖宗的处世智慧!.docx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菜根谭》经典语录,读懂老祖宗的处世智慧!古人云:“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菜根谭》糅合了儒家的积极进取、居中之和,道家的乐天知命、从容自然,佛家的隐忍豁达、冷静客观的为人处世哲学,可以让人们从中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

一、人情世态,不宜认真。

俗话说:“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不能太认真。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真诚待人,以真面目见人,这个要认真;至于对方是否真诚,是否真面目,却不必太认真!二、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饭;标奇立异,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三、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对待富贵的人,不难有礼貌,难在得体而不过分;对待贫贱的人,不难有恩惠,难在尊重而有礼貌。

指对富贵者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对贫贱者要尊重对方的人格。

四、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遇到暴风骤雨时,要站稳脚跟;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方,要眼界高远;在道路艰险处,要及早回头。

五、世人皆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

由于一般俗人都被虚荣心和利禄心所困扰,因此一开口就说人间是一个大苦海。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世界的另一面是鸟语花香,这时才会恍然大悟人间既非尘嚣万丈,世界也非苦海一片,只是人门使自己的心落入尘嚣堕人苦海而已。

六、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意思是:含苞待放时的花最值得观赏,略有醉意的感觉最为美好。

如果花开得灿烂,酒喝得烂醉,就大煞风景了。

菜根智慧:《菜根谭》中儒学智慧的实用解读

菜根智慧:《菜根谭》中儒学智慧的实用解读

菜根智慧:《菜根谭》中儒学智慧的实用解读《菜根谭》是中国古代的一本智慧之书,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洪迈。

它以生动有趣的菜根形象,传达了许多深邃的儒学智慧,给予人们在生活中的指导和启示。

本文将通过对《菜根谭》的解读,探索其中蕴含的儒学智慧,并将其转化为实践指南,以提升个人的生活品质。

一、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重要性《菜根谭》中经常强调知行合一的原则,即知道与实践要保持一致。

就像菜根一样,知识与行动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了“知道了,但不去做”的境地,而这只会带来空洞的理论,缺少实际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让行动与思考同步,并通过实践去不断提升自己,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

二、返璞归真: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菜根谭》中强调了淡泊名利的重要性。

菜根虽然寒微,但不因此而自卑,反而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观念,即追求物质与名利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因此,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学会舍弃浮华的虚荣心,追求真实的内心体验,体味生活的真正乐趣。

三、诚实守信:积累信任的力量诚实守信是儒学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菜根谭》所强调的。

作者认为,诚实守信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菜根的形象反映出即使在困境中,他依然诚实可靠,得到了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正因为这样,我们也应该牢记诚实与守信的重要性,不管是在工作、学习还是与他人交往中,都要坚守诺言,以积累信任的力量。

四、坚持奋斗:成就目标的力量《菜根谭》中体现出了坚持奋斗的精神,表达了“精卫填海”的理念,即只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就像菜根被水打倒却不屈服一样,我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时,也要坚持不懈,不断付出努力。

只有通过坚持奋斗,我们才能克服难关,迎来成功的曙光。

五、和谐共处:人际关系的智慧《菜根谭》在描述菜根和其他植物的关系时,给予了我们很多关于人际关系的启示。

《菜根谭》中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功能

《菜根谭》中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功能
在元话语层 上促使读者 对主体 内容作 出反 应 , 引导读 者去组织 、 诠释 和评价 。元话 语 的意 义是在 具体 的语 境 中实现 的。国 内外不 少 学者 从不 同角度 对元 话 语 进 行 了研究 , 很 少有 人对 在 特殊 语境 中 , 但 尤其 是 在

元话语 的定义及 其对语境 的构建 功能
st ain,w i h i e y i o tn o h p a e o r v a i n e t n a d f l l h s c mmu ia in ts n p ri u a o t x s i t u o h c s v r mp ra tfr te s e k rt e e lh s i tn i n u f l i o o i n c t a k i a t l rc n e t . o c
Junlo a i T iest《 hlsp y& S ca Sine 】 ora f do& V Unvri P i oh R y o o i cecs l
N . ,00( u N .5 o 32 1 Sm o 14)
[ 摘 要 ] 元话语实现了语言交际中的人际及语篇功能, 有助于显示无意识的语言选择和社会语境的关系。分析明人洪
b t e n u c n c o sln u si h i e n o ilc ne t e w e n o s iu g it c oc sa d s c a o t x .Toi u tae t o sr c in f n to n mb d me t u c in o td s o re i o t x e a — i c l sr t h c n tu t u c in a d e o i n n to fmea ic u s n c ne t h u l e o f t

语境构建中的元话语功能与体现方式研究

语境构建中的元话语功能与体现方式研究

语境构建中的元话语功能与体现方式研究摘要元话语这一术语首次由harris于1959年提出,随后,各方面语言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

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将元话语理论与语境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将探讨元话语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构建中的功能与体现方式,以揭示元话语的性质及其本质,为生成和理解不同语境下的元话语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元话语语境构建功能体现方式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元话语这一术语首次由harris于1959年提出,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徐赳赳,2006:345)。

元话语这一理论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各方面语言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

但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将元话语理论与语境相结合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将探讨语境构建中元话语之功能及其体现方式,以揭示元话语的性质及其本质,为生成和理解不同语境下的元话语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元话语在语境构建中的功能与体现方式1994年,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中将语境分为三类:1、语言语境,指语篇内部的环境,即语篇自身的结构及逻辑连贯;2、情景语境,指语篇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3、文化语境,指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属该言语社团的人一般都能理解其在语篇中的意义。

这三者都有助于理解语篇的意义和交际意图,从而使语篇保持连贯性。

由于语境的特殊性,元话语能帮助作者/说话人对语境作出反应,同时也有助于其构建语言使用的环境。

hyland(2008)认为元话语是一种社会行为,随着社会语境的受众、目的等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

hyland(2008)同时指出,元话语能成为我们描写话语、映射语言与语境关系的重要分析工具。

鉴于元话语与语境关系的重要性,本文将致力于探讨元话语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功能及其体现方式。

元话语在语篇中的互动功能及翻译

元话语在语篇中的互动功能及翻译

外语翻译元话语在语篇中的互动功能及翻译熊欣欢[1]陈清富[2]申静静[1]([1]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南康八中江西·赣州341000)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DOI :10.16871/ki.kjwhb.2016.05.078作者简介:熊欣欢(1982—),女,江西丰城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翻译。

摘要好翻译就是要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原文作者的意图和立场达到一致的理解。

本文基于元话语具有引导读者去组织、理解并对命题内容作出反应的功能,结合翻译实例,分析其在组织语篇及在作者和读者间互动中发挥的作用。

旨在揭示元话语理解的缺失、英汉语元话语分类差异和元话语在语篇中的互动功能的把握对翻译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元话语互动功能交际翻译动态对等The Interactive Function and Translation of Metadis 原course in Discourse //Xiong Xinhuan,Chen Qingfu,Shen Jingjing Abstract A good translation is to achieve the consist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writer's intention and standpoint by the target text readers and the source text readers.Based on the fact that metadiscourse can guide readers to organize and understand,and react to a propositional content,as well as combined with translation cas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metadiscourse plays in discourse organization and writer-reader interaction,aiming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on translation quality,including the deficiency of understanding in metediscourse,the differenc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discourse classification,and the grasping of the interactive function of metadiscourse in a discourse.Key words metadiscourse;interactive function;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dynamic equivalence1引言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就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即首先是意义对等,其次是文体对等。

《菜根谭》全文及讲解

《菜根谭》全文及讲解

菜根谭全文及讲解《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

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1.弄权一时,凄凉万古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大意】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

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

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2.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

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大意】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

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3.心事宜明,才华须韫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大意】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没有一点不可告人之事;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才学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绝对不轻易让人知道。

4.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大意】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5.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

《菜根谭》25句耐人寻味的语录,启迪人生智慧!

《菜根谭》25句耐人寻味的语录,启迪人生智慧!

《菜根谭》25句耐人寻味的语录,启迪人生智慧!《菜根谭》著者为洪应明,成于明代,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格言小品式语录集,一共有三百六十多条,揉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大家的各种思想。

著者以“菜根”命名,意为“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文辞优美,意境深远,既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又能够激励人奋发向上。

除了普通读者,学术界、政界、商界人士也十分推崇此书。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评价说:“企业管理的专著可以不读,但《菜根谭》不可不读。

”笔者和大家分享其中25句耐人寻味的语录,涉及为人、处世、教育等,望对您有所启发。

1.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译:品德是一个人才能的主人,而才能是品德的奴婢。

2.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译: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无事清闲,而最大的灾祸莫过于多心猜忌。

3.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译:一个伪装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恣意作恶的小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改变自己的操行志向,他还不如一个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小人。

4.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着,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着,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译:世间的财富、地位和名声,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所得的,就会像生长在山野里的花草,自然会繁茂昌盛、绵延不绝;如果是通过建立功业得来的,就会像生长在花盆中的花草,终因环境变动而繁茂或者枯萎;如果是通过玩弄权术或者依靠暴力得到的,就会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因为没有根基而迅速枯萎。

5.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译:一个肯信任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都是诚实的,但是自己却先做到了诚实;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别人虽然未必都是虚诈,但是自己已经先成为虚诈的人。

6.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从《菜根谭》一则格言的音、形、义美论其独特艺术价值

从《菜根谭》一则格言的音、形、义美论其独特艺术价值

[ 作者简介] 赵明,女,江苏泰兴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沟通。
— 1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学纵横 赵明 / 从《 菜根谭》 一则格言的音、形、义美论其独特艺术价值
的。 小标题“ 野鸟作伴 白云相留” 分为两部分,分别为 4 个
有封闭、定性或定论的性质,表达语气较绝对,因而,表达语
奏舒缓、平稳规整、错落有致的感觉。 就正文语篇而论,从横
语义内容弹性大,余味足,容许的想象空间大。 因此,如果采
仄和 4 个平,各自整齐一致,两部分又互为交替。 给人以节
向比较,前半部和后半部各有 18 个声调,各部分均为 9 个仄
向往及对丑恶社会的揭示,这种表达体现于其作品中的音、
形、义及意象等方面的高超创造性的运用。

的,作品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是衡量作品价值的重要标
志。 就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问题,王朝闻先生在《 美学概
首先,就音律而言,《 菜根谭》 的每一段都可作为佳例分
论》 中对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概括总结。 黑格尔代
如果将前后两部分倒过来,则是“ 仄仄平平平仄” ,其声调效
果则为起句尾调沉闷,结句尾调也沉闷。 另外,降调( 仄) 具
— 2 —
空气,静谧的世界。 景中人物先是无拘无束地、还我本真地
( 撒履) 融入自然,亲近了解自然( 闲行) ,真正被自然感染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语文学刊 2016 年第 3 期
从《 菜根谭》 一则格言的音、形、义美论其独特艺术价值

赵明

语用视野下《菜根谭》英译评析

语用视野下《菜根谭》英译评析

作者: 陈惠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版物刊名: 湖南社会科学
页码: 186-18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语用;菜根谭;等效翻译;语境翻译
摘要:�菜根谭》是中国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蒋坚松教授是中国学者中英译《菜根谭》全本的第一人。

蒋译《菜根谭》把语用学的语用等效翻译和语境理论的研究成果用于其中,成功完成了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交流。

从等效翻译和语境翻译的视角赏析蒋译《菜根谭》,更能看到此作品翻译技巧上的匠心独运和文化转承上的神形兼备。

菜根谭简介及书中经典名句-解析

菜根谭简介及书中经典名句-解析

菜根谭简介及书中经典名句-解析?菜根谭?简介?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行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气。

?菜根谭?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须有心人在工作之余,沏一杯清茶,悄悄的品位,菜根会越来越香,心智会越来越高。

细味此书,一那么重温人间那种已被忘却了的真趣,二来糊涂一下被金钱烧灼得晕头转向的头脑,〔查找〕修身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那么,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

?菜根谭?的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

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菜根谭?的书名,来自于上引宋人汪信民的名言。

其以作为菜之根基的菜根,喻人生的根本;谭通谈,故?菜根谭?之名意,是人生根本的哲理之谈。

所谓“性定菜根香〞,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根深才能叶茂。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有一股韧劲,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任何困难险阻都能被以柔克刚地化解;中国人人生态度中有一种达观,总是信任人性善的光芒会将自家的恶迹掩埋;中国人的应世妙方中有一种率真,饮食男女,人生欲存,醇酒妇人,浅酌低唱,也不失为人生原来面目。

?菜根谭?能告知我们的事情许多许多,在今日,现代化的城市喧嚣已经湮没了古代风情并带给我们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担心乃至一每天的失眠和纵欲时,?菜根谭?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

书中经典名句:1、贫贱所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富贵所难,不难在推恩,而难在好礼。

2、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

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闲适的趣味。

3、可风天地不行一日无和气,人心不行一日无喜神。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菜根谭语录赏析与素材运用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菜根谭语录赏析与素材运用

菜根谭语录赏析与素材运用菜根谭简介:《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

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

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卧雪眠云,绝俗超尘【原文】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大意】把芦花当棉被,把雪地当木床,把浮云当蚊帐,睡起觉来虽然觉得有些寒冷,但是却能保全一分宁静的气息;用竹叶作酒杯,一边作诗填词,一边尽情高歌,这样自然能远远避开花花世界的繁华喧嚣。

【素材运用】会享受人生的人,不会在意拥有多少财富,不会在意住房大小、薪水多少、职位高低,也不会在意成功或失败,只要快乐就行。

三毛说,她想有一间自己的书房,不要有窗,也不必太宽敞,只要容得下一桌一椅一台灯即可。

桌上放一叠书,灯下是一个真实的人,听得见自己的心跳。

有一个作家,为了躲避城市的喧嚣,隐居在山村。

那里山多,一座连一座,望不到尽头。

山上有高耸的崖壁,还有茂密的森林。

一到天黑便有哗哗的响动,那是野外的鹰飞倦了,回归巢穴。

可是,我们所处的世界——车水马龙、霓虹闪烁、香车美女、别墅洋楼、鱼翅燕窝、鲍鱼熊掌、热闹喧嚣……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面对这一切,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浮躁起来。

似乎我们什么都想得到,似乎这些在我们心中是最美的。

但我们的心灵呢?我们应该让它安静下来,避开花花世界的繁华喧嚣,还它美丽。

论地谈天,吞冰啮雪【原文】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

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大意】人在事事顺心、春风得意的时候,高谈阔论,天南地北,不过都是像水底捞月,一场空谈而已,并没有真实的功夫和受用。

《菜根谭》十大智慧语录,读后豁然开朗

《菜根谭》十大智慧语录,读后豁然开朗

《菜根谭》十大智慧语录,读后豁然开朗《菜根谭》是元末明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道家风骨,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

从中你可以读到处世的智慧和玄机,了悟人生的意义,读后心情豁然开朗。

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去掉繁花乱眼,便能明了人生底色。

追根寻底,朴素才是最恒常、最持久、最动人的颜色。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是最真。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很多事情,一旦刻意,就已经在心里种下不好的种子。

所以,如果心中觉得对,就去做;既然去做,就全身心付出,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计算结果和回报。

否则,还是别做。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所谓“和光同尘”,真的是一项很大的修行。

能够接纳这世界中众多的同与不同,众多的洁与不洁,安然处之。

其实与此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宽松的容身之所。

不著色相不留声影很多时候,我们身心疲惫或者意志涣散,并不是因为工作太多、劳累不堪,而是因为心中的杂念太多,无用甚至负向的信息太多,以至于还没干正事的时候,就已经过度损耗了自己的元气和精力。

摄影 | 安枫直躬不畏人忌无恶不惧人毁“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最好的状态是,不必为了王冠曲意逢迎,只需要不卑不亢、坦坦然然走自己的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恶不可即就善不可即亲只有经历过一定世事的资深人士,才懂得这背后也许有更深的套路、更迷惑人的把戏,所以才会等一等、看一看,闻恶不急于就恶,闻善不急于即亲。

得好休时便好休如不休时终无休心理学上有一种延缓幸福综合症,就是总把最想做的事情列在时间表的最后一排,总以为一切还来得及。

因为缺乏当下的果敢和决断力,很多事情可能就此成为永久的遗憾。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

越是修养境界高的人,平衡感越好;在并不费力权衡时,便可自自然然处于合适的点,做出合适的事。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学术写作中元话语的互动功能

学术写作中元话语的互动功能
( 二 ) H y land的元话语理论模式 根据上述三个基本原则, H y land构建了一 个 元话语理论模式, 认为元话语可以分为引导式 ( in teractive ) 和 互 动 式 ( interactional ) 两 种 资 源。[ 11] [ 3 ] ( P 50- 54 ) 引导式资源指作者利用语言学 资 源引导读 者 读完 语 篇, 可以 进 一步 分 为过 渡 语 ( transitions)、框架标记语 ( fram e m arkers)、文内标 记语 ( endopho ric m arkers) 、证据语 ( ev ident ia ls) 以 及语码注释 ( code glosses) 等类型。过渡语 ( 如, in addit ion, bu,t and, thus等 )用来表示话语中增加、 转折、序列等语 义关系。框架标记语指语篇边 界 或表示 语篇 图式 结构 的成 分, 如 finally, to con c lude, m y purpose here is to等表示语篇序列和进 程、表示语篇的 目的和话题转换等词语。文内 标 记语指语篇中作者为帮助读者了解其写作意图, 明示要参照语篇内其它部分的语言学资源, 如 not ed above / see F ig / in section 2。证据语是读者 参 照当前语篇外的信息资源, 如 according to X / ( Y, 1990) / Z sta tes等。语码注释 是用其 它的方法 重 新陈述概念信息, 如 nam ely, in o ther w ords, e g , such as等词语。
互动式资源 指语篇中 作者吸 引读者的 方 式, 也就是提醒读者注意作者对待命题信息的 观
26 8
外语教学与研究

《菜根谭》里三句箴言,道破了处事天机,越厉害的人越要遵循

《菜根谭》里三句箴言,道破了处事天机,越厉害的人越要遵循

《菜根谭》里三句箴言,道破了处事天机,越厉害的人越要遵循《菜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

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

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败,朝纲废弛,吏治黑暗,整个社会、文化也呈现江河日下之势。

一些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波挫折之后,纷纷退隐江湖。

他们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违心迎合鄙琐的社会风气,于是,表现隐者高逸超脱情怀的作品大量出现,《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代表。

《菜根谭》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

或者说,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

此书对于人的正身修身、养性育德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

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妄自最大、骄傲自满,无非是他身上的这种“客气”占据了心智,只有抑制这种浮薄的性情,光明正大刚正无邪的浩然之气才会出现。

情感、欲望、杂念都属于荒诞的心思,都是由虚幻无常的“妄心”所致。

只有消除这种虚幻的、不真实的种种世俗欲念,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现代社会,很多人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耽误了更远大的前程;还有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却作茧自缚;更有人放不下对权利的占有欲,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

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在抵达彼岸时不在中途搁浅,就必须轻装简行,只留下需要的东西,把那些该放下的果断地放下。

第三句:“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立身处世若不能保持超然的态度,就好像在泥土里打扫衣服,在泥水里洗灌双脚,又如何能出人头地呢?处理人世事物若不抱多留一些余地的态度,就好比飞鹅扑火,公羊用角去顶撞篱笆,哪会使身心感到愉快呢?人当志存高远。

只有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磨练出好的品格。

现代社会有许多人不知道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上天是公平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什么,才能收获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 l o f Radi o &T V Un i versit y(Phil osophy &So ci a l Sc i ences) No .3,2010(Sum No .154)[收稿日期]2010-06-10[基金项目]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 JS2010101。

[作者简介]计 艳(1985~),女,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蔡希望(1985~),女,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菜根谭 中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功能Contextua lizing Functions ofM etad iscourse i n Cai Gen Tan计 艳 蔡希望JI Y an C A I X i-w a ng(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J iangx iN or m al University,N anchang J i angx i China 330022)[摘 要]元话语实现了语言交际中的人际及语篇功能,有助于显示无意识的语言选择和社会语境的关系。

分析明人洪应明的 菜根谭 来阐述元话语对特定语境的构建和体现功能,说明元话语在交际过程中传递着与交际情景有关的语用信息,在特定语境中对于表达发话者的话语意图,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元话语;定义;功能;语境; 菜根谭[中图分类号]H 0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97(2010)03-0110-04Abstract :M etad iscourse can f u lfill text u al and i n terpersonal f uncti on s i nl anguage co mmun i cati on and is conduci ve to expres s t he i n terrel ationbet w een uncon s cious li ngu istic choices and social context .To ill ustrate the construction f uncti on and e m bod i m ent f uncti on ofm etad i scourse i n context t he au thor anal yz es H ong Y i ng m i ng s 'Ca iG en Tan i n t heM i ng Dynasty ,p roves t h atm etadiscourse carries s o m e prag m ati c i n f or m ati on rel ated w it h co mmun i cati on s it uation ,w h i ch i s very i m port an t f or the speaker to reveal h is i n te n tion and f u lfill his co mm un icati on tas k i n parti cu l ar con t exts .K ey words :M etad i scou rse ;Defi n iti ons ;Functi on s ;C ontext ;Cai G e n Tan任何语言交际都包括基本话语(pri m ary d is course)和元话语(m etadiscourse)。

基本话语表达关于话题的命题信息,元话语告诉读者如何理解、评述关于话题的命题信息。

基本话语实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元话语实现了语言的人际及语篇功能。

前者联系和组织命题内容,后者则侧重表明说话者的态度。

在基本话语层次,我们提供有关于语篇主题的信息并且扩展命题内容;在元话语层次,我们把自身投射到语篇上,不但在基本话语层上传达主题信息,而且还在元话语层上促使读者对主体内容作出反应,引导读者去组织、诠释和评价。

元话语的意义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的。

国内外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元话语进行了研究,但很少有人对在特殊语境中,尤其是在汉语语境中元话语的功能进行研究。

本文借鉴前人对元话语的研究成果和H a lliday 的语言元功能理论,运用H y land 对元话语的分类方法,对汉语语篇!!!明代作家洪应明的著作 菜根谭 进行语境中元话语的功能分析,进而说明元话语对特定语境的构建和体现功能。

一、元话语的定义及其对语境的构建功能元话语是目前语篇分析和语言教育中的常用术语,目的在于探索语篇生产者和语篇之间、语篇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学界为多数人认可的定义为∀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

[1]!110!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总第154期)根据H 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是个意义系统。

我们在与他人互动时所做出的语言选择受语境下的意义表达所驱动。

元话语能帮助我们看到无意识的语言选择和社会语境的关系。

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元话语属于功能范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语言有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3]H a lliday的语言三大功能的概念为元话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元话语的分析涉及功能。

元话语是交际者用来表现主题、组织内容,以便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话语的重要手段。

因此,元话语的意义必须在具体语境中得以体现,使语篇和语境相联系。

语境通常分为语言语境(li n guisti c contex t)、情景语境(sit u 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 ltural context)。

[4]元话语的功能就是传递语用信息,将话语的基本信息同使用话语的环境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操纵#基本信息,构建起符合发话人意图的语境。

元话语的语篇功能主要用于构建语言语境,人际功能主要用于构建情景语境。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元话语使用的异同可体现其文化语境的特点。

二、 菜根谭中元话语对语境构建功能的运用元话语是可以在话语不同位置出现的、本身不给话语增添新的内容但能标记话语结构、体现发话意图的词、短语或句子。

它们依附于话语而存在,但不是话语的主题,在交际过程中起调控话语主题信息的作用。

[5]H yland(1998)在修正C ris more(1989)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划分了两类范畴:语篇元话语(textu alm etad iscourse)和人际元话语(inter personalm etad is course),语篇元话语和人际元话语又具体划分为五类,展示出元话语的具体分类和功能。

[6]以此为依据,本文以汉语语篇!!! 菜根谭中的 澄谭映月篇为例[7],阐述在汉语语篇中元话语如何构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

菜根谭是一部清言集,以明代习见的格言体写就,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明朝万历年间人士。

书名 菜根谭(又作 菜根谈),取自宋儒汪信民之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

#意指一个人只要能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

1.元话语对语言语境的构建!!!语篇元话语。

元话语是有关基本命题信息以外的话语,是引导读者去组织、分类、解释、评价和反映篇章所传达的信息的一套机制[8]。

语言语境就是话语的上下文,交际双方对此必须有清楚的了解,必须知道前面讲过什么话,因为参与者不断产生话语,每句话和前面讲过的话都有一定的联系。

语篇元话语(tex t u al m etad iscourse)是指同一篇章内不同成分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是在篇章中连接篇章各层次的主要成分,组词成篇的词和短语。

语篇元话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表逻辑联系的词语。

∀表逻辑联系词语#连接各级结构,反映语篇中各语段的连结,表达语篇中的程序意义。

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

( 恬淡自适谭为奇不异求清不激)在这里,∀便#、∀而#是汉语中的逻辑联系词语。

在此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的偏见、行为的偏激、风格的怪异,无不显示出标新立异的炫目锋芒。

这些连接词通过标志顺承、转折等关系来帮助读者理解话语思想的语用连接及前后句的语义关系。

(2)表框架标记的词语。

∀表框架标记的词语#指表示话语行为、序列、语义段的词语,标识话题的开始、变换、结束和结构的分层等。

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

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 恬淡自适谭超越嗜欲只求真趣)∀纵#是表示框架标记的词语,意为∀纵使#、∀即使#,标识话题的变换、结构的分层。

醉翁之意不在酒,茗客之意不在茶,抚琴之意不在曲,吹箫之意不在调。

如此的人生境界,纵使难以超越上古伏羲氏的淡泊,也可与魏晋名士嵇康、阮籍的率性相媲美。

此副词表达了话语的序列,之后的话题随之变换而展开,提示了交际状态。

(3)表内指标记的词语。

∀表内指标记的词语#指该篇章其他部分的信息。

栽花种竹,玩鹤观鱼,亦要有段自得处。

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物华,亦吾儒之口耳,释氏之顽空而已。

有何佳趣?( 借境调心谭观物有得勿继留连)栽花种竹,养鹤观鱼,也要自觉有所心得才是。

假若只是沉溺于眼前的景物。

只赏玩景物的华丽外!111!计 艳 蔡希望 菜根谭中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功能 语言文字学研究表,不过是儒家所言的∀小人之学,耳入口出#,佛家所言的∀只知诵经,不明佛理#,哪有妙趣可言呢?寻常景物,一经被赋予有情有意的特质,便是物我两相知,物我两相悦,非是寻常之物了。

在此,作者引述篇章其他部分的信息∀亦吾儒之口耳,释氏之顽空而已#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篇语境。

(4)表提供证据的词语。

∀表提供证据的词语#可以说明话语判断的依据,指出本文信息与其他语篇的信息之间的联系。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静慧躁昏谭流水落花皆得自在)以上句子是表提供证据的语句。

俗世间,自有声色、荆棘、虎狼、雪刃,能∀自静其心#者,却视其如竹影扫阶,月轮穿沼,看似刺激心头,却只是一掠而过。

此语境中的话语表现出水流急,花频落,心却在喧嚣纷扰中笃定的境界,成为话语判断的依据。

(5)表解释的词语。

∀表解释的词语#可以对话语中的某个词语或命题进行解释,具有帮助读者掌握概念成分的功能。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

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 恬淡自适谭恬淡适己身心自在)前面一句话是为了解释后面的话语,标记的话语的描述即为佛家所说的那种人,∀不受一切有形事物及现象的束缚,也不受一切执空之理的困扰,身自在心也自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