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学生专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学生专用】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
2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2、“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金属D.维生素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5、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7、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6 C.+4 D.+7
8、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
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
9、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10、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11、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0.2 g B.0.6g C.0.8g D.0.9g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Si B.Al C.O D.Fe
13、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14、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A.H
2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2CO
2
15、“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16、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利用太阳能发电
1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18、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12+1+16
×100%
19、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2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牌中的金是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_________;
(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
_________元素。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中“2”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H
2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2
CO
(3)N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 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5)用量筒量取10ml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
(1)图(甲)把一根铁丝盘成螺旋状,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其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文字符号均可)________;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内预先放入一些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
(2)图(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除了使实验更简便外,还有
__________;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反应的表达式为(文字符号均可)__________。
2、根据如图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一面要______,细口瓶的瓶塞要______在桌面上。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B的加热方法,说明一条注意事项______。
(3)如图C、D所示,用此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______。
(4)C图所量液体实际体积______(填大于或小于)30mL,D图称取氯化物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3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
总质量24.8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0g。
(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_____g;
(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_____;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
2、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B
3、C
4、C
5、A
6、A
7、B
8、A
9、A
10、A
11、B
12、C
13、D
14、D
15、D
16、D
17、C
18、C
19、B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金属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H
2、2个氢气分子每个氢气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钠离子
3、广口瓶腐蚀胶帽(或胶头);沾污试剂引流向左盘添加氯化钠(或向左盘添加药品)偏大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或
234Fe+O Fe O →点燃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可以持续提供所需要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或过氧化氢溶液既是反应物或提供氧气,又起到水的作用)(合理即可)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水氧气 或
22222MnO H O H O+O −−−−→
2、朝向手心 倒放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前先预热;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地移动试管;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拿住试管夹的长柄部分,切不可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 量取液体应该是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该把砝码放在右边托盘中 小于 14.7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4.8;(2)37.25%;(3)39%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