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3.1 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本章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本节内容则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
(2)生物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种代谢活动及生殖发育能够严格有序的进行,需要各系统、器官及细胞的协调统一;生物体作为环境的成员,能够生存下来,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本节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长素的发现史渗透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提供了基础。
并且,利用胚芽鞘作材料还可以有许多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科学的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生长素发现的过程。
②领会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有关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②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③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④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本章内容在于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此知识基础上,高二的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鞘
现象&胚芽鞘 鞘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 为 %!.'< 年%人 们 才 从 高
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教材 %'>(相 关 信 息)"$锡 箔
等 植 物 中 分 离 出 生 长 素 %并 确 认 它 是 #
罩 !遮 光 "#
例 下 列 部 位 中 植 物 生 长 素 含 量 较 少 的 是 ! "
*$形成层+$根尖分生组织
,$芽 的 分 生 组 织
-$成 熟 的 种 子
变式训练"$能正确反映玉兰树上各部位生长素分布 情
况 的 是 ! "
*$顶 芽 侧 芽 $老 根 生 长 点
新新学案
学习
札记
高 中 生 物 必 修 稳 态 与 环 境 人 教 实 验 版
第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课前导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实验结论&
#
!""!.!/ 年 詹 森 的 实 验
条 件 &用 锡 箔 罩 把 尖端罩上
思 考&*$+ 两 个 胚 芽 鞘 的 生 长 情 况&*&'
+&#
条 件 &用 锡 箔 罩 罩 上 尖 端 下 面 一 段
现 象& 胚 芽
实 验 结 论 & #
鞘
科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接近事实的#
高中生物《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夯实基础一、生长素的发现(一)达尔文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单侧光照射下的现象分析:a、带胚芽鞘尖端的;b、去掉尖端的也;c、遮尖端的;d、不遮尖端的。
对比实验a和实验b:自变量:因变量:作出推测:对比实验b和实验c:自变量:因变量:得出结论:对比实验c和实验d:自变量:因变量:得出结论:(2)实验结论:胚芽鞘的________受________照射后,就向下面的________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________比________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二)詹森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单侧光照射下的现象分析:e、切去尖端的________,也________;f、隔一“琼脂片”的胚芽鞘则________生长。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________。
(三)拜尔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黑暗条件下,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在一侧,则向放置尖端________弯曲生长。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 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一)(二)(三)初步证明: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造成的,这种化学物质的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四)温特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的胚芽鞘上放置“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则弯曲生长,放置“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则不生长不弯曲。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引起的,这种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
小结: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伸长部位:。
感光的部位:。
弯曲的部位:。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分布不均匀,照射后,胚芽鞘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1946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IAA)。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7篇)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能力目标: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体验发现生长素过程中蕴涵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学习难点:科学实验严谨性的分析。
导学过程:一、向光性的概念:植物的向光性,即在_________ 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 方向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达尔文实验:进行实验:(取材: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阅读教材:?1图3—1中的4个胚芽鞘是否生长?如何生长??2胚芽鞘向光性与什么有关?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3胚芽鞘向光生长与什么部位有关?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4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具体是什么部位?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得出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伸长区_______ 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二)19xx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通过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猜一猜)。
(三)19xx年拜尔的实验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 __________造成的。
(四)1928年温特的实验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1)a组:①处理:把 _____________ 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②现象:胚芽鞘会________生长。
(2)b组:①处理:把 ______________ 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所理解。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及分布。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2.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1)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3.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四、教学模式根据主体性教学目标,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归宿,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流程: 设疑导入→引导探索→归纳总结→拓展升华五、教学程序六、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夯实基础一、生长素的发现 (一)达尔文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单侧光照射下的现象分析:a .带胚芽鞘尖端的 ;b .去掉尖端的 也 ;c .遮尖端的 ;d .不遮尖端的 。
(2)实验结论:胚芽鞘的________受________照射后,就向下面的________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________比________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二)詹森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单侧光照射下的现象分析:e .切去尖端的________,也________;f .隔一“琼脂片”的胚芽鞘则________生长。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 可以透过琼脂块________。
(三)拜尔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黑暗条件下,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在一侧,则向放置尖端________弯曲生长。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 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四)温特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的胚芽鞘上放置“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则弯曲生长,放置“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则不生长不弯曲。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引起的,这种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
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
1946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IAA ) 。
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吲哚乙酸(IAA )外,还有 苯乙酸(PAA )、吲哚丁酸(IBA)等。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产生的部位:主要有 、 和发育中的 。
在这些部位, 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分布:植物体 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的部位,如 、 和根顶端的 、 、发育中的 和 等。
3、运输:以 方式从植物形态学的 向 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即 运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3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
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重点介绍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来表现科学知识的部分并不多。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就是其中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本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关,对理解适合性等有重要意义。
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个体发育等内容。
【学习目标】(1)识记向性运动的概念。
(2)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观察、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理解植物向光性原因,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 使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们所实行的实验的介绍。
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学法指导】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如:植物向光性、向重力性等等。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观点。
学生发表见解过程中,教师要从中发现问题,纠正、补充出现的差错和漏洞,协助学生准确表述。
2.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途径思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3)

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题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1)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3.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向光生长的植物问题:图片中植物生长特点?提示:植物会向着光源生长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说出向光性对植物生长的意义?过渡:向光性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许多科学家就是通过对植物生长向光性的研究发现了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生长素,它也是第一种被人们发现的植物激素,下面我们就重温科学家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所做的一些实验。
(二)新课讲授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背景介绍)胚芽鞘图片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装物叫做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
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图片:实验示意图(四组,见教材P46)解释锡箔纸,不透光问题:描述各步操作的实验处理和实验现象提示:①胚芽鞘在黑暗中向上生长②完整的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尖端下方朝向光源弯曲③去掉尖端后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不生长④锡箔(不透光)罩住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⑤锡箔罩住尖端下方,尖端下方朝向光源弯曲问题:(1)比较图①和②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比较②和③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比较④和⑤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提示:(1)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生长;(2)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3)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4)该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长得快,因而出现向光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1)

人教版必修三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案【高效导航】1.学习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3.难点:① 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及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是本节的教案难点。
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看”—知识经纬“导”—自主预习一、植物的向性运动科学家 实验的处理方法和现象 实验结论 达尔文①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及可能产生某种物质(现在知道是吲哚乙酸)的部位依次是胚芽鞘的尖端、尖端②该物质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使______一侧生长慢,______一侧生长快温特 ③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运输)从______向下面一段运输,并且能够促使________的部分生长郭葛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故取名为生长素 1.概念:植物体受到________方向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与之相对应的叫感性运动,引起反应的刺激是不定向的多种刺激。
如触摸、震动、明暗等>b5E2RGbCAP 2.类别: 向性运动 单向刺激 现象 意义向光性生长 ________ 向光性生长 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根的向重力性生长______ 根向地生长 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既有利于植物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茎的负向重力性生长 ______ 茎背地生长 使茎、叶向上生长,占有充分的空间, 有利于光合作用、物质交换等。
二、生长素的发现史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和生理作用1.产生部位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种子。
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
p1EanqFDPw2.运输进行______运输,即生长素只能由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DXDiTa9E3d3.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________的部位,如________、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________、发育中的种子和______等处。
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运动。
(它的运动方向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方向)2、实例:植物幼苗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化性、向水性。
向光性指在___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方向生长的现象。
3、意义: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9世纪末,英国,达尔文实验(实验图①~④)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课本46页“相关信息”)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图1 图2 图3 图4条件:单侧光条件:去掉尖端条件:锡箔罩在尖端条件:锡箔罩在尖端下部现象:现象①;现象②;现象③;现象④。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1.实验第一组得到什么结论?2、实验①②形成对照,单一变量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对比分析第一、三组说明什么?4、第三、四组与第一组对照说明什么达尔文实验实验结论:(植物向光性的原因)①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③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④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_____ __⑤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 1910年,詹森的实验詹森实验现象:詹森实验结论:。
思考:1)、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怎样?2)、该实验并不完整,你如何完善詹森的设计?3.1914年拜尔的实验思考:1)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2)拜尔的实验为什么选择黑暗的环境?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造成的。
4. 1928年温特的实验思考分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向_______________生长;B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
5、1946年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IAA)。
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
下,可以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
影响.( )
(2)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
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可以研
究其感光部位.( )
(3)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
的胚芽鞘一起培养,可以观察尖
端对其生长的影响.( )
(4)将含IAA的琼脂块与空白琼脂
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
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 )
2.对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①~
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
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
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
个胚芽鞘的生长
A.←↑→↑
B.←↑↑→
C.→↑→↑
教师安排下进行
当堂教学效果的
检测,以达到对所
学内容的巩固、深
化.
堂测设计
安排适量的当堂检测.
1.判断正误
(1)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可以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 )
(2)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可以研究其感光部
位.( )
(3)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可以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
响.( )
(4)将含IAA的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
性原理( )
2.对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
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
A.←↑→↑
B.←↑↑→
C.→↑→↑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19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3.1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 •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3. 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4 •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5.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知识网络学习导读学习准备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向光性:在 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僧达尔文实验:提出单侧光照使胚芽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某种刺激,这生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 ____________ 时,会造成 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快。
长②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 ___________________ 传递给下 素;部°发[③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刺激在其 过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程④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_________ ,并命名为 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激素是 的微量有机物,现在已经发现的植物激素有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集中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口 等处。
生长■的发现过程檢物比长岸的发现生也探的牛理柞用生长素的应用并他杭物激鬆杭物生检洲肯刑的应用L 爲殺捷抑环FIQ {^摘条生祖两诵庞狮WS^S生长点的产生、运■和分布破疑解难(1)上述一系列实验体现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发现)问题一一提出假设一—设计实验证明一一得出结论(2 )实验中运用了对照思想,如达尔文的实验中,①为实验组,②③为对照组;温特的实验中,①为实验组,②为对照组,增加了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教案高二生物教案

四、课堂训练
例: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B.极性运输
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
答案:C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和预习
1、完成课时作业本“课时作业九”
2、预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
1
30
6
4
1
检查预习情况,为讲解新课铺垫。
导入新课,口述学习目标
讲授分析,掌握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特点
当堂训练,检测知识运用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
教学目标
分析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特点
重点
分析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特点
难点
分析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特点
教学过程
时间
设计意图
个人备课
一、检查预习
检查世纪金榜自主预习【28】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三、推进新课
1.植物激素
(1)概念:
(1)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部位:植物体内。
(2)运输途径:从产生部位运送到_________。
(3)生理作用:影响植物_________。
(4)化学实质:微量_______。
(2)种类: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3.植物的向性运动
(总结)两看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
①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能,则生长;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重点难点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教法讲授法及演示归纳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观察讨论,是外界什么诱惑使这“红杏"探出脑袋,向外张)发现问题:植物的向光性,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以成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①取材: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②条件:单侧光照射。
③操作及现象 实验① 实验②处理: 保留尖端 处理:去掉顶尖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实验③ 实验④处理:锡箔罩上尖端 处理:锡箔罩在尖端下部 现象:保留尖端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锡箔套在尖端:直立生长锡箔套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弯向光源生长进一步思考::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 实验③与实验④对照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伸长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以达尔文实验为范例,(教师示范出教学思路给出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体验探究)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去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评价,结论的得出等能力3处理:去除尖端 处理:在尖端和下面的一段之间插入一个琼脂片 现象: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在尖端和下面的一段之间插入一个琼脂片: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进一步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 ____ 3、拜尔的实验 条件:黑暗中,切下胚芽鞘的尖端处理:尖端放在左侧 处理:尖端放在右侧 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现象: 尖端放在左侧:向右弯曲生长 尖端放在右侧:向左弯曲生长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4.1928年 温特的实验 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1)实验组:①处理:把处理过的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②现象: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2019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设计: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预习引导明确目标(3分钟):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独立学习,小组合作,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学习,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3.理解科学家的认识过程和实验方法,树立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高效投入,体验学习快乐。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与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二、自主学习组内交流(7分钟):一.向光性: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条件:单侧光下条件:去掉顶尖条件:锡箔罩上尖端条件:锡箔罩上尖端下面现象:胚芽鞘___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面比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 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 ______。
3.1914年拜尔的实验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温特的实验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思考分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______ ______;B_____ _______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3.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4.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5.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知识网络学习导读学习准备1.植物的向光性:在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Array23.植物激素是的微量有机物,现在已经发现的植物激素有、、等。
4.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
5.生长素集中分布在,如等处。
破疑解难1.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1)上述一系列实验体现出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提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证明——得出结论(2)实验中运用了对照思想,如达尔文的实验中,①为实验组,②③为对照组;温特的实验中,①为实验组,②为对照组,增加了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3)实验中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达尔文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尖端的有无。
温特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
2.生长素的特性(1)化学成分:一般是指吲哚乙酸,另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
(2)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具有分生能力的部位,而在衰老的组织中合成较少。
(3)运输特点:①极性运输:a. 含义: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b.方式: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的强度有关,运输方向几乎不受重力等单向刺激的影响。
②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
③横向运输:在一些细胞分裂特别旺盛的地方,受外界某些刺激(如单侧光)的影响,生长素在形态学上端也可以横向运输。
图中a表示单侧光刺激引起的横向运输(黑暗环境中不发生a);图中b表示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
④在植物倒伏的情况下,生长素由于重力作用可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
(4)生长的分布①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②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组织,如生长点>老根。
3.植物的向光性(1)产生条件:单侧光。
(2)感光部位:尖端。
(3)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生长部分。
(4)作用机理: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在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分布多于向光侧,由于极性运输引起下部伸长区的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4.激素与酶激素主要是动物的内分泌腺分泌或者是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含量极少,是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
激素对于生物体的调节作用与酶有着根本的区别,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是生物催化剂(作用于化学反应),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条件。
激素一般是通过改变细胞的新陈代谢而对细胞起调节作用,一种激素往往具有多种功能,它的作用是广泛而多样的,有时还能影响到某种酶的合成。
由此看来,激素和酶是生物体内两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都对生命活动起着独特的作用,两者不可替代,共同调节和维持着生命活动的进行。
经典例题例1:如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予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肘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解析:云母片可以阻断生长素的运输。
甲中云母片的插入方向与光照方向垂直,阻断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胚芽鞘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而直立生长,乙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感光后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但不能对其下部产生影响。
丙在均匀光照下虽然尖端的生长素分布均匀,但云母片阻断了其右侧的运输,使左侧下部生长素多而生长快,弯向右侧。
答案: A例2 :对胚芽鞘X作如下图所示的处理,形成胚芽鞘Y,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A. Q处向左B. Q处向右C. P处向右D. 不弯曲解析: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
当将PQ段倒置时,生长素就不能运输到作用部位,导致胚芽鞘Y不弯曲也不生长。
答案:D实践探究1.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是A.光能加速生长素的合成 B.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C.光加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D.光破坏了细胞的生理活动2.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A.喷洒N肥 B.提高CO2浓度C .喷洒P肥D .喷洒生长素类似物3.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
枝条及位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理甲图中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B .处理乙图中A 端,能在乙图中的B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C .处理乙图中的B 端,能在乙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D .处理甲图中的B 端,能在甲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4A .①③⑤⑦B .①④⑥C .③⑤⑧D .②⑤⑦5.让不易生根的植物枝条生根,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枝的 A .上端 B .中部 C .下端 D .两端 达标测评1.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①的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
请据图判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有单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B.给予右侧光照时,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D.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生长情况是向右弯曲生长2.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3.下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A.M长得比N长B.N长得比M长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4.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
这一现象说明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5.在飞行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的生长方向分别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 B.根向上生长,茎向上生长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6.如图所示实验中,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单侧照光,下面实验结果中不正确的是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7. 如图,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A .左右相等B .左多右少C .左少右多D .左右均无8.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A .②⑤⑦B .①②③⑤⑧C .①③④⑥⑦D .②⑤⑧ 9. 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是指A .通过薄壁细胞的运输过程B .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C .需能的主动运输D .1~2.4cm/h 的运输速度 拓展延伸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对燕麦胚芽鞘如下图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
都用单侧光照射。
(1)有单侧光照射时,仍直立生长的有 。
(2)弯向光源生长的有 。
(3)不生长、不弯曲的有 。
(4)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它的生长情况是 。
(5)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 。
(6)以上实验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
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从尖端运输到下部,能。
轻松阅读温特简介温特,F.W.Fritz Warmolt Went(1903一)美国植物生理学家。
1903年5月18日生于荷兰乌得勒支。
1922年在乌得勒支大学获学士、1925年获硕士、1927年获博士学位,1922~1927年在该校任实验助教。
1928年去爪哇岛的茂物(现属印尼)植物园工作。
1933年赴美,在加州理工学院克尔克霍夫生物实验室先后任助理教授、教授。
1958年去圣路易斯任密苏里植物园主任。
1963—1965年在华盛顿大学任植物学教授。
1975年去里诺,在内华达大学沙漠研究所任植物学荣誉研究教授,他还兼任过美国农业部及加利福尼亚树木园基金会的工作。
温特于1928年首次发现生长素,并对之做了大量的研究。
1937年他与蒂曼合著《植物激素》一书。
194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创建了国际上第一个植物人工气候室。
在加州理工学院期间,他与来自欧洲的一批植物生理学家,共同研究植物激素问题,在美国形成了一个研究中心。
他培养了许多研究生(其中有中国植物生理学家殷宏章等),对植物激素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
他在植物生理学的其他领域,如生长发育、气候与生长的关系、水分和作物生理等,也有不少成就。
1972年美国史密森研究所授予他霍奇金斯奖,并选他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许多大学都曾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