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气体C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电极a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C.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
D.该装置中每生成1 mol CO,同时生成1 mol O2
2、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葡萄糖B.蔗糖C.蛋白质D.油脂
3、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
2Zn+O2+4OH–+2H2O===2Zn(OH)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 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 Zn(OH)42-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4、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研制水溶剂涂料替代有机溶剂涂料
B.用可降解塑料生产包装盒或快餐盒
C.用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制备硫酸铜
D.用反应:2CH2=CH2+O2制备环氧乙烷
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 Zn(OH)42-
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
6、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7、下列数据记录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食盐
B.用10 mL量筒量取8.36 mL稀硫酸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值为5.5
D.用酸式滴定管移取高锰酸钾溶液19.10 mL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命名中不正确的是:
A.2─二甲基戊烷B.2─乙基戊烷
C.3,4─二甲基辛烷D.3─甲基己烷
9、下列过程中,不需要外加电源就能进行的是()
①电解②电镀③电离④电化学腐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其化学式为As2O3,砒霜属于
A.氧化物B.酸C.碱D.盐
11、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A.脱落酸B.生长素C.乙烯 D.甲烷
12、在日本,金刚烷胺一直作为帕金森病的治疗药,并于1998年被批准用于流感病毒A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金刚烷胺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提示:尿素的化学式CO(NH2)2]
A.金刚烷胺的分子式是C10H17N
B.金刚烷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C.上述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D.X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芳香烃
13、煤、石油、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可获得石油气、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

B.石油催化裂化是工业上获得乙烯的主要途径。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制取甲醇和合成氨。

D.煤的液化、气化、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1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由图甲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ΔH>0
B.图乙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氢氟酸分别加水稀释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氢氟酸
C.图丙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D.图丁表示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生成CO2与所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
15、通常状况下,NCl3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与氨分子相似,下列对NCl3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Cl3分子中N—Cl键的键长比CCl4分子中C—Cl键的键长长
B.NCl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NBr3比NCl3易挥发
16、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时,造成NaOH溶液浓度测定值偏低原因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入盐酸标准溶液
B.锥形瓶用水洗净后直接装入待测溶液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时有溶液溅出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某中性有机物A的分子量为88,碳的质量分数为54.5%,氢的质量分数为9.1%,其余为氧。

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D→E的反应
类型是_______。

有机物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已知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小16,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为5: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相同条件下X的密度比水小
B.烃X能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
C.甲烷与烃X互为同系物
D.C、D、E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
18、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阳离子Na+、Ba2+、NH4+
阴离子CO32-、Cl-、OH-、SO42-
已知:
①常温下A、C溶液pH均大于7,B溶液pH小于7,D溶液pH等于7;
②C溶液和D溶液混合只产生白色沉淀;
③B溶液和C溶液混合共热时只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④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B、C、D中选取物质,设计实验方案确定A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酸性高锰酸钾与草酸(H2C2O4)的反应,记录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实验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溶液褪至无
编号温度0.6mol/L H2C2O4溶液H2O
3mol/L H2SO4
稀溶液0.05mol/L
KMnO4
溶液
色所需时间
/min
①25 3.0 V1 2.0 3.0 1.5
②25 2.0 3.0 2.0 3.0 2.7
③50 2.0 V2 2.0 3.0 1.0
(1)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当该反应以表中数据反应完全时转移电子数为N A。

V1=_______mL。

根据表中的实验①、②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填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实验温度
/℃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再加入某
种固体
溶液褪
至无色
所需时
间/min
④25 0.6mol/L
H2C2O4
H2O
3mol/L
H2SO4
0.05mol/L
KMnO4溶液
2.0
3.0 2.0 3.0 MnSO4t
(5)该小组根据经验绘制了n (Mn 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 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 (Mn 2+)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2 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 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④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②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

②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________现象。

20、温州某学生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0. 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

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次数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①20 1.02 21.03
②20 2.00 25.00
③20 0.61 20.60
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发现尖嘴部分有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致有些液滴飞溅出来该盐酸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如果准确移取20. 00mL 0.1000mol/L 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剂,然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是否也可测定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1、化合物X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某研究小组采用如下路线合成X和一种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D。

首先合成D和乙醇,线路如下:
已知A是一种常见的气态烃。

写出A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
C D
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乙醇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进一步合成X线路如下:
已知:①化合物E的结构中有2个甲基
②2
32
CH CH ONa
RCOOR+RCH COOR−−−−−−→
若G中混有F,可以用来检验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写出H X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A
3、C
4、C
5、A
6、C
7、D
8、B
9、D
10、A
11、C
12、D
13、B
14、B
15、C
16、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羧基氧化反应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ACD
18、Na2SO4NH4++OH-NH3↑+H2O将A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共热,若既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又产生白色沉淀,则A为(NH4)2CO3; 若只产生白色沉淀,则A为Na2CO3
19、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0.00075 2.0 ②③褪色时间变短
20、EABCFGD B 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 A、B、D 0.1000 是
21、415H-C≡C -H
加聚反应
22
CH CH =
24
H SO 25222170C H OH CH CH H O −−−−→=↑+浓℃
羟基 新制
2
Cu(OH)悬浊液
()()3232222Δ
+NaOH CH CHCHO+2Cu(OH)CH CHCOONa+Cu O +3H O −↓−→
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