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

合集下载

“三苏”:父子恩重,兄弟情深

“三苏”:父子恩重,兄弟情深

“三苏:”父子恩重,兄弟情深“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如果有人考你唐宋八大家,这爷仨就占了八分之三,另外五位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跟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排列在一起,可想而知“三苏”的厉害。

苏洵其实是沾了两个儿子的光。

虽然他的文章也颇为了得,尤其是获得了当朝宰相欧阳修的垂青,但是如果没有儿子的风光无限,恐怕也没有后来闻名一世的苏老泉。

苏洵其实有点吊儿郎当,到了27岁孩子都好大了才知道发奋读书,《三字经》里把他当做大器晚成的典型,“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当然也有点反面典型的意思。

其实当年他也是因为受了刺激。

哥哥苏涣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了,自己又不是笨蛋怎么就不能封妻荫子呢?何况孩子出了世,玩心也就该收了。

值得一提的是,比苏老泉大九岁的苏涣是眉州的第一个进士,而自他以后的眉州整个宋朝就出了886名进士,当然最牛的还是他的侄子苏轼。

说回到苏洵,说来他也够倒霉的,尽管文章不错,但还真的就是屡试不第,考试都考怕了,后来朝廷准备封他的官,但还得走走考试的过场,可他犹如惊弓之鸟,死活不考了,哪怕官不当了也不考了,万一再考不上,他丢不起那个人啊。

还好,他的遗传基因不错,教子也算有方,两个儿子大出息了,他也终于因子而贵。

不过官当的却不算大,先是当个秘书省校书郎,也算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给皇上写写传记什么的。

后来参与编纂了《太常因革礼》,。

《续资治通监》卷六三英宗治平二年九月辛酉:“提举编纂礼书、参知政事欧阳修奏,已编纂书成百卷,诏以《太常因革礼》……”他的官足够小,基本可以被忽略。

不过他的文字却是不能被忽略的。

中学教材里的《六国论》就是出自其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再读有点回到少年的感觉。

苏洵长于散文,更喜欢写政论,有儿子撑着叫怀才不遇,要没儿子罩着,也就只能算志大才疏空谈妄想了。

读苏洵文字不多,也不好妄言,不过单就对文学史的贡献来说,他在唐宋八大家里都应该拔个头份,为什么?苏轼是他儿子啊,能生出这么个儿子了,那贡献还不大啊。

三苏文化故事

三苏文化故事

三苏文化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三苏文化的来源和意义2.三苏文化中的重要人物:苏轼、苏洵、苏辙3.三苏文化的核心价值:爱国、敬业、求实、创新4.三苏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篇1正文三苏文化,源于我国北宋时期,是指以苏轼、苏洵、苏辙三位大家为代表的文化现象。

他们三人在文学、政治、哲学等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三苏文化的来源和意义。

三苏文化起源于北宋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国封建社会的文化高峰。

它以"爱国、敬业、求实、创新"为核心价值,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后,我们来谈谈三苏文化中的重要人物: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的诗词歌赋,风格独特,自成一家,被誉为"文坛泰斗"。

他的父亲苏洵,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章以议论性强烈、逻辑严密著称。

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含蓄婉约见长。

接下来,我们看看三苏文化的核心价值:爱国、敬业、求实、创新。

爱国,是三苏文化的灵魂,他们三人都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积极为国家服务。

敬业,是他们的工作态度,他们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兢兢业业,全力以赴。

求实,是他们的学术精神,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

创新,是他们的学术理念,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最后,我们来谈谈三苏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三苏文化的核心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爱国精神,敬业态度,求实精神,创新理念,都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他们的人生经历,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篇2 目录1.三苏文化的起源和意义2.三苏文化中的重要人物:苏轼、苏洵、苏辙3.三苏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学、书法、绘画、哲学4.三苏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篇2正文三苏文化,源于我国宋朝,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以苏轼、苏洵、苏辙三位大家为代表,涵盖了文学、书法、绘画、哲学等多个领域。

三苏的为政之道

三苏的为政之道

“三苏”的为政之道
三苏是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他们都是文学家,但也是政治家。

他们的为政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教化:三苏认为教化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

苏轼在《刑政》中提出了“民者国之本”的理念,强调君主应当效仿汉高祖,“临下以简,御众以宽”。

他认为教化之目的有两个方面:第一,通过教化让百姓感受到君王的“乐善亲贤恤民之心”;第二,通过教化让百姓明白忠君仁爱的道理,实现减少犯罪的目的。

2.民本、德治理念:三苏的传统司法理念是在研读儒家经典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他们对治国之策以及礼刑法律的理解多体现在策论文中。

如苏轼在《刑罚忠厚之至论》中提出了“刑罚忠厚之至,然后民可使也”的观点。

3.对教化的重视:三苏认为教化建立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

他们期望通过教化让百姓感受到君王的“乐善亲贤恤民之心”,并让百姓明白忠君仁爱的道理。

总的来说,三苏的为政之道体现了他们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他们强调以民为本,重视教化,提倡德治,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的为政理念。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苏洵、苏轼、苏辙并称的“三苏”,是父子关系。

父亲苏洵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有文章闻名于世,且同时入选八大家之列,可谓文学史奇观了。

1、苏洵的《六国论》苏洵,苏轼和苏辙的父亲,大器晚成的典型。

青年游荡于世界当中,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四十多岁时才名扬天下。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文人,写出了振聋发聩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在文章的一开始,苏洵就直接点出了主要论点,那就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在苏洵看来,秦国之所以灭六国,完成一统天下,是因为其余六国仅仅为了自保而拿土地贿赂秦国,这样使得秦国占据主动权,可以从容的各个击破。

当然,苏洵之所以抛出这样的论点,是因为当时的宋朝面临的和战国时六国所面临的是同样的遭遇,苏洵以史为鉴,希望今日的宋朝不要犯错。

作者直接指出: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到了最后,苏洵给宋朝朝廷敲了警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暗喻宋朝统治者,在“六国下矣”。

结合当时宋朝所面临的边疆危机,这篇散文瞬间广为流传也就不足为奇了。

2、苏轼的《赤壁赋》三苏当中,成就和名气最大的,都是苏轼。

苏轼是个全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差点拿了状元。

在他的散文当中,最有名气的可谓是他的《赤壁赋》了。

这篇赋体散文,很有骈文的色彩,诸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谓字字珠玑,词意畅达,读来让人精神一振。

尤其是后面几句,不光是语言描述很有特色,还富有哲理性,当属绝世好文。

然后,作者根据赤壁的历史,谈起人生无常: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一代枭雄,曾经在这里雄心万丈;周瑜一代俊杰,曾经在这里成就一世英名,如今,这些都在哪里呢?世事无常,人生无常,只能感叹“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三苏在眉山发生的故事

三苏在眉山发生的故事

三苏,即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他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均出自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

眉山作为三苏的故乡,承载了他们的成长足迹和许多故事。

1. 苏洵的故事:苏洵年轻时并不十分热衷于科举考试,直到27岁时才发奋读书。

尽管他本人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中进士,但他的文章深得时人推崇,后来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对儿子们的教育非常重视,亲自教诲,这种严谨的家风培养出了两位文化巨擘。

2. 苏轼与眉山:苏轼在眉山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这里的山水人文对他的人格形成和文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自幼聪颖过人,得益于父亲的教诲和个人勤奋努力,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都有极高造诣,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颗璀璨明星。

3. 苏辙与家庭背景:苏辙同样在眉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兄长苏轼齐名,同为“唐宋八大家”。

苏辙性格沉稳,作品风格虽不同于苏轼的豪放,但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眉山市内的三苏祠就是为了纪念这三位伟大的文学家而建,这里保存着大量关于三苏的文物资料以及他们生活、创作的痕迹。

此外,“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的民谣形象地表达了当地民众对三苏才情横溢的高度赞誉,认为他们是汲取了眉山大地之精华的象征。

名人世家——三苏ppt

名人世家——三苏ppt

三苏祠
三苏图
三苏祠苏洵像
苏轼雕像
三苏祠苏辙像
三苏启贤堂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 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 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 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 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 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 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 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 等。
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 (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 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 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 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 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 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 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 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 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 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 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谢谢观赏!
主要著作
• 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 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 本。《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 影宋钞本。 • 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 尉书》《巢谷传》《老子解》等
苏辙生平事迹
• • • • 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 返里服孝。嘉祐六年(1061) ,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 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 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 安石,激烈指责新法。 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 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 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 被贬,监筠州盐酒税。 元丰八年(1085),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 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关于三苏的介绍

关于三苏的介绍

关于三苏的介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是中国宋代最为著名的文学家家族。

殴打三苏顺口溜

殴打三苏顺口溜

殴打三苏顺口溜摘要:一、前言二、三苏简介1.苏轼2.苏辙3.苏洵三、殴打三苏顺口溜的来源四、顺口溜的内容及寓意五、顺口溜在当代的启示六、结语正文:【前言】“殴打三苏顺口溜”是一句在中国流传已久的谚语,源于对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赞誉。

这句顺口溜不仅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肯定,还蕴含了人们对他们的尊敬和爱戴。

【三苏简介】1.苏轼(1037-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的诗歌、散文、书画皆精,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四大家”。

2.苏辙(1039-1112 年):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他与兄苏轼并称“二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3.苏洵(1009-1066 年):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苏轼、苏辙的父亲,三人并称“三苏”。

【殴打三苏顺口溜的来源】关于“殴打三苏顺口溜”的来源,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苏轼、苏辙小时候跟随父亲苏洵在京城读书。

有一天,三苏在街头闲逛,看到一个醉汉在殴打一个书生。

苏轼、苏辙想上前制止,但醉汉却指着他们说:“你们读书人有何用?还不是被我打得满地找牙!”这时,苏洵走上前,笑着对醉汉说:“我三个儿子都是读书人,你要打就一起打吧。

”醉汉听后愣住,随后大笑离去。

从此,“殴打三苏顺口溜”这句谚语便流传开来。

【顺口溜的内容及寓意】“殴打三苏顺口溜”的内容为:“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若是遭殴打,该不该还手?”这句顺口溜表达了对三苏文学成就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人的尊敬。

在宋代,文人地位崇高,这句顺口溜正是这种社会风气的体现。

【顺口溜在当代的启示】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句顺口溜中汲取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文人、尊重知识。

无论是哪个时代,文化人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这句顺口溜提醒我们,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当面临挑衅和侮辱时,我们应当保持冷静,寻求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地还手。

三苏家风家教故事

三苏家风家教故事

三苏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

以下是关于三苏家风家教故事的一些内容:
苏洵在《名二子说》中解释了给两个儿子起名的缘由,因为“轼”和“辙”是古代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两个儿子能像车轼和车辙一样,相互依托、共同前行。

苏洵不仅注重培养儿子的文学才能,更重视塑造他们的人格品质。

他教导儿子们要尊重长辈、待人以诚、为人坦荡,要有胸怀壮志、不畏艰险的品质。

苏轼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悉心教导,他的母亲程氏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经常给儿子讲古人的故事和道德修养。

在父母的教导下,苏轼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观念。

他一生忠君爱国、勤政爱民,为百姓谋福利,即使遭贬谪也不改初衷。

苏辙在家庭教育中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他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品行修养。

苏辙曾写了一篇《仲兄字文甫说》,劝诫自己的弟弟要淡泊名利、注重内在修养。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才华才是最重要的,而名利只是过眼云烟。

三苏家风家教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有很多启示。

首先,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让孩子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

其次,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


后,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三苏家风主题

三苏家风主题

三苏家风主题三苏家风是指北宋时期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及其家族的家风特点。

苏洵被誉为“苏子”,苏轼被誉为“苏东坡”,苏轼的弟弟苏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

三苏家风以崇尚治学、尚德重诚、崇敬古人、重视人文关怀为特点,对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三苏家风崇尚治学。

他们都对学问有着非凡的追求和热爱。

苏洵常常在家中坐于案上研究书籍,他的学问专精让他得到了很高的声誉。

苏轼醉心学问,早年参加了进士考试,但因为进士科目受挫,他开始了漂泊流浪的生活,却一直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研究。

苏辙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他常常辅佐苏轼处理政务,同时也致力于著述。

三苏家风的治学精神对后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三苏家风尚德重诚。

他们都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尊重师长和长辈。

苏洵提倡“以德自勉,以文自嗨”,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以德行赡养父母的责任。

苏轼的文章语言优美,但他从不违背自己的原则,他曾多次表达对忠诚和正直的追求,这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苏辙一生为官清廉,他推行节俭政策,显著减少了政府开支,并着重加强了官员的道德教育。

三苏家风的尚德重诚之风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士大夫。

同时,三苏家风崇敬古人,重视人文关怀。

他们都醉心于古代文化,崇尚古人的学问和道德标准。

苏洵曾着书《周易正义》,并敬重孔子的思想。

苏轼则深受杜牧和李煜王朝的诗词影响,他以饮酒作诗,并提倡文学思想自由。

苏辙撰写了《理学十书》,并对宋代的科举考试进行了批判,提倡人才选拔的公正和公平。

三苏家风的崇敬古人和重视人文关怀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三苏家风主题是一种崇尚治学、尚德重诚、崇敬古人和重视人文关怀的家族风格。

他们对学问的追求、个人品德的修养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使他们成为北宋时期崇尚自由与进步的代表。

三苏家风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后人学习和追随的楷模。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三苏是指哪三个人苏洵,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号老泉,字明允,1009—1066,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十年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佑五年,任秘书省校书郎。

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姚县令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

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有政治抱负。

他的文章主要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他提出整套政治革新主张。

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审势”、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进取,使宋王朝振兴。

苏洵较了解社会实际,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不少观点是切中时弊。

苏洵“颇喜言兵”,在《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

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

实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贿敌政策实是残民。

《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

《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

在《项籍》中,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

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见解精辟,反对浮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探讨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风格和艺术特色。

苏洵作诗擅写五古,质朴苍劲。

精深有味,语不虛发,正类其文。

三苏是谁_古诗大全

三苏是谁_古诗大全

三苏是谁_古诗大全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1039~1112) 。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

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同时苏洵、苏轼、苏辙三位同时位列“唐宋八大家”。

三苏也兼擅作诗,尤其是苏轼,在文、诗、词各方面都有突出的开创性的贡献。

苏洵代表作品:《谏论》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洵。

其古诗全文如下:原文: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予千金,不然则否。

”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

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翻译:现在有三个人:一个勇敢,一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一个怯懦。

有人同他们一道走到深谷边,并且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起跨越这深谷的,就是勇者;不能跨越的就是怯懦。

”那个勇敢的人以怯懦为耻,一定会跨过深谷;那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和怯懦的人就不能。

又告诉他们说:“能够跳过去的,给他千两银子;不能跳过去就不给。

”那个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追逐金钱利益,也一定能跳过去;那个怯懦的人还是不能过去。

一会儿,回头看见一只凶猛的老虎向他逼来,这个怯懦的人还不等别人告诉他就立即跳起,像走宽阔平坦大道一样跨过了深谷。

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分吗?关键是因情势驱使他们罢了。

《九日和韩魏公》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苏洵。

其古诗全文如下: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六国论》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洵。

其古诗全文如下:【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三苏是指苏洵、苏轼和苏澈这三个人,苏洵是苏轼和苏澈的父亲,苏轼和苏澈为兄弟,其中苏轼是兄长,之所以会有三苏的名号,除了三人都是苏姓之外,主要是为了突显着父子三人在北宋文坛上的文学成就。

扩展资料
三苏,也就是苏洵、苏轼和苏澈他们三人均位列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三苏这一叫法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的《渑水燕谈录》这部史料笔记当中。

苏氏父子三人当中的苏洵非常善于散文、政论,他的`作品风格往往笔势雄健,代表作品有《仲兄字文甫说》、《上田枢密书》、《颜书》、《答二任》等等。

苏轼是苏氏父子三人当中成就最高,名声最显赫的人。

他作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非常高的成就,并且在书法、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建树,他的代表作品有《贾谊论》、《平王论》、《留侯论》、《赤壁赋》等等。

三苏家风内容

三苏家风内容

三苏家风内容
哎呀呀,咱今天就来说说三苏家风!三苏是谁呀?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呀!
你想想,他们家那风气能一般吗?就好比一阵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每个人的心间。

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教育那可是非常用心啊,他就像一个引路人,带着孩子们在知识的大道上稳步前行。

比如说,他会耐心地给苏轼苏辙讲解经典,这不就是我们父母教我们做事的样子嘛!
苏轼呢,那家伙,豁达乐观得很!不管遇到啥困难,都能一笑而过。

就像海上的一艘帆船,任凭风浪再大,也能稳稳向前。

他在官场上起起伏伏,可他的心态就从没崩过,这难道不是受到了良好家风的影响吗?比如他被贬到黄州,还能苦中作乐搞出东坡肉来呢!
苏辙也不差呀,稳重内敛。

他就像一座坚实的山峰,稳稳地立在那里。

在和哥哥苏轼的相处中,互相支持鼓励。

你看,他们兄弟俩的感情多深厚,这也是家风熏陶出来的呀!
三苏家风,那是一种智慧、一种豁达、一种深情。

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也去追求那种美好的品质和精神吧!不要小瞧这家风的力量呀,它真的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呢!。

关于三苏的诗

关于三苏的诗

三苏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洵、苏轼和苏辙。

以下是关于三苏的诗:
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中写道:“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三苏的诗集或相关文献获取更多信息。

三苏家风传承路径

三苏家风传承路径

三苏家风传承路径
三苏是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他们的家风以清廉、正直、博学、谦逊为特点,传承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教育:苏洵夫妇对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非常重视,从小给予他们良好的家庭教育,包括读书、修身、为人处世等方面。

2. 学校教育:苏轼、苏辙在校期间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苏洵曾经亲自教导他们,让他们掌握儒家经典和文学技巧。

3. 社会教育:苏洵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但他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于是毅然放弃考取功名,闭门学习诸子百家学说和六经,培养自己的学识和品德。

4. 传承家族文化:三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家族文化气息浓郁。

苏洵夫妇教育两个儿子要继承家族文化传统,发扬先祖精神,不断传承家族文化。

5. 自我修养:苏轼、苏辙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自我修养,秉持清廉、正直、博学、谦逊的家风,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综上所述,三苏家风传承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传承家族文化和个人修养等方式实现。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的关系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的关系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的关系苏轼、苏洵和苏辙三人是父子关系,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则是苏辙的哥哥。

苏洵,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辙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

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

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

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洵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枣庄,1937年1月20日生,四川简阳人。

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退休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授。

与刘琳共同主编有《全宋文》1.1亿字,另主编有《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1200万字。

在个人研究方面,早年从事杜诗研究,著有《杜甫在四川》。

后从事三苏研究,先后著有《苏洵评传》、《苏轼评传》、《苏辙评传》、《三苏传》、《苏诗汇评》(全四册)、《苏词汇评》、《苏文汇评》、《苏轼研究史》。

后研究领域有所扩大,出版有《论西昆体》、《宋文纪事》(全二册)、《集部要籍概说》、《宋文通论》等。

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

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高的地位,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而已。

《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

”但世上没有什么“无不相同”的人和事,三苏父子的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差异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激烈、学术思想的复杂都超过了苏轼。

这里,我想比较全面地讲述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异同。

大器晚成与少年得志苏洵年近五十才成名,成名后的他地位也很低。

苏轼一生八典名郡,地方政绩显著,在朝廷官至礼部尚书。

苏辙一生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元祐年间,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升至副相,比苏轼的官位还高。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少不喜学,而喜欢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

他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但应进士及茂材异等试皆不中。

如果说苏洵初举进士不中可能与他“少不喜学”分不开,那么他二十九岁再举进士不中,特别是三十七岁举茂材异等亦不中,就要怪科举考试制度窒息人才了。

苏洵在《广士》中说:“人固有才智奇绝,而不能为章句、名数、声律之学者,又有不幸而不为者。

苟一之以进士、制策,是使奇才绝智有时而穷也。

”“不能为”,是说不长于此道;“不幸而不为”,是说不屑于此道。

苏洵兼有二者,结果他这位“奇才绝智”之人就难免“有时而穷”了。

苏洵的可贵就在于,他没有继续让自己去适应不合理的科举考试制度。

相反,在“举茂材异等不中”之后,他得出的结论是“此不足为学也”(欧阳修《苏洵墓志铭》),于是决心走自己的路。

他在《上韩丞相书》中说:“及长,知取士之难,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

”他在二十七岁后“发愤”于科举,而在三十七岁后则开始“发愤”于学术。

这是苏洵生活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他告别了科举考试,烧掉了为应付考试而作的数百篇文章,开始凭兴趣读书,想读什么就读什么。

过去是为应付科举考试不得不为文而文,没话找话说,现在是“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才著《几策》、《权书》、《衡论》数十篇,系统提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革新主张。

苏洵48岁那年,他送苏轼兄弟入京应试,知益州张方平向欧阳修极力举荐苏洵。

张方平与欧阳修是有矛盾的。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说:“张安道(方平)与欧文忠素不相能。

……嘉祐初,安道守成都,文忠为翰林。

苏明允父子自眉州走成都,将求知安道。

安道曰:‘吾何足以为重,其欧阳永叔(修)乎!’不以其隙为嫌也。

乃为作书办装,使人送之京师谒文忠。

文忠得明允父子所著书,亦不以安道荐之非其类,大喜曰:‘后来文章当在此。

’即极力推誉,天下于是高此两人。

”欧阳修上其书于朝,公卿士大夫争传诵之,苏轼兄弟又于次年同科及第,父子三人遂名动京师,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苏洵可说是大器晚成,年近五十才成名。

但他成名后的地位也很低,“爵不过于九品”,只做过试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礼院编修,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

苏轼兄弟的经历与苏洵刚好相反,是少年得志而一生坎坷。

进士及第,名动京师时,苏轼二十二岁,苏辙才十九岁,五年后又同举制科入等。

苏轼一生八典名郡,先后知密、徐、湖、登、杭、颍、扬、定八州,地方政绩显着,在朝廷官至礼部尚书。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自称他参加制科考试的策论是“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

而苏辙的《御试制科策》比苏轼更加激列、尖锐,矛头直接对准了年老的仁宗,指责仁宗“沉湎于酒,荒耽于色,晚朝早罢,早寝晏起,大臣不得尽言,小臣不得极谏。

左右前后惟妇人是侍,法度正直之言不留于心,而惟妇言是听”。

结果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苏轼制科考试“入三等”。

宋王朝的制科考试,一二等都是虚设,从没有人入一二等,因此三等实为一等,在此以前只有吴育一人入过三等。

司马光参与崇政殿复试,认为苏辙在应试者中最为切直,也第以三等。

初考官胡宿认为,苏辙之策以致乱之君况盛世,力请黜之。

但仁宗不同意,他说:“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谓我何!”(苏辙《遗老斋记》)仁宗同时还读到苏轼的《制科策》,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宋史·苏轼传》)于是以苏轼入第三等,苏辙入第四等次。

但斗争还没有结束。

苏辙既入等,于是以他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今陕西商县)军事推官。

知制诰王安石认为苏辙袒护宰相,专攻人主,不肯撰制词。

苏辙深感失望,奏乞留京侍父,辞不赴任。

这当然只是表面理由,正如苏轼的《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所说:“答策不堪宜落此。

”《御试制科策》对苏辙一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迫使他当时辞官,而且使得他“自是流落凡二十余年”(《遗老斋记》),一直担任幕职,直至神宗去世前不久才任绩溪(今属安徽)县令。

苏辙一生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元祐年间,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升至副相,比苏轼的官位还高。

南宋何万在《苏文定公(苏辙)谥议》中说:“元祐九年之间,朝廷尊,公路辟,忠贤相望,贵幸敛迹,边陲绥靖,百姓休息,君子谓公之力居多焉。

”这段话对元祐之政虽有过份美化之嫌,但对苏辙在元祐之政中的作用的估计,是大体符合实际的。

苏辙的政治才能只在哲宗元祐年间才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

北宋变法前后的政论家、政治家苏洵虽被誉为“王佐才”,但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只能算作政论家。

苏氏兄弟是“言之者而又行之者”,都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

苏洵虽被誉为“王佐才”,但从未成为“王佐”,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只能算作政论家。

苏氏兄弟是“言之者而又行之者”,都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

在政治上,北宋王安石力主变法时,三苏强调革新吏治。

在苏洵生前,王安石变法还未开始,但争论已经开始。

苏洵在《衡论》中已经提出了“政之失,非法之罪”的观点。

嘉佑三年(1058),苏洵与王安石分别有《上皇帝书》和《上仁宗皇帝言事》。

他们未必看到过对方的上书,故很难说是谁反驳谁。

但比较一下这两篇上书的内容,便能看出苏、王分歧的实质。

王安石认为,当时形势危急的原因是“患在不知法度”,出路在于“变革天下之弊法”。

苏洵却认为,“法不足以制天下,以法制天下,法之所不及,天下斯欺之矣。

且法必有所不及也。

先王知其有所不及,是故存其大略而济之以至诚。

使天下之所以不吾欺者未必皆吾法之所能禁,亦其中有所不忍而已。

”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苏洵在《上皇帝书》中才大谈改革吏治,主张重爵禄,罢任子,严考课,尊小吏,复武举,信大臣,重名器,专使节,停郊赦,远小人。

其中除停郊赦一条外,其余九条都谈的是吏治改革。

苏轼兄弟后来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实为苏洵与王安石分歧的的继续。

熙宁二年初,兄弟二人守父丧期满返京时,王安石变法已经开始,以苏轼为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以苏辙为变法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

王安石以吕惠卿起草的青苗法向苏辙征求意见。

苏辙说:“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援救民之困,非为利也。

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重法不可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之费;及其纳(还)钱,虽富家不免违限。

如此,则鞭棰必用,自此恐州县事不胜繁也。

”王安石变法期间还加强盐禁,严禁私人煮盐贩盐。

王安石也曾同苏辙讨论这个问题。

苏辙说:“利之所在,欲绝私贩,恐理难也。

”王安石有办法,他说,一村百家俱贩私盐,败者止一二,故贩不止;“若二十家至三十家败,则不敢贩矣!”苏辙回答道:“如此,诚不贩矣。

但恐二三十家坐盐而败,则起为他变矣!”(苏辙《龙川略志》卷三)熙宁二年八月,他写了《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对新法作了全面批评,同时要求外任,免去他在条例司检详文字的职务。

为人“谨重”的苏辙,上书反对新法比苏轼早四个月,而要求离京外任比苏轼将近早两年。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准备变科举,兴学校。

神宗对此有些怀疑,征询意见,苏轼上《议学校贡举状》。

神宗对苏轼的意见很重视,他说:“吾固疑此,得轼议,意释然矣。

”神宗立即召见苏轼,问“方今政令得失”,并说:虽朕过失,指陈可也。

苏轼也不客气,批评神宗“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神宗当即表示:“卿三言,朕当熟思之。

”并鼓励苏轼说:“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

”(《宋史·苏轼传》)故苏轼又有《上神宗皇帝书》,对王安石变法作了全面批评。

变法派于是下决心把他赶出朝廷。

御史知杂事谢景温诬奏苏轼扶父丧返川时,曾在舟中贩运私盐,并追捕当时船工进行拷问,想获得“罪”证。

苏轼“实无其事”,不屑同这些人争辩,只求出任地方官避祸。

于是被命通判杭州。

苏轼一生多次被诬陷,这是其中的第一次。

对元祐之政的态度,也表明苏辙在政治上往往比苏轼更激烈。

苏辙在元祐元年二月至十一月担任右司谏期间共上奏章七十四篇(苏轼同期所上奏章为二十篇),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重大政治问题。

他主张严惩推行新法的朝廷大臣,而对执行新法的小臣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八次上书要求责降右仆射韩缜,三次乞诛窜吕惠卿,并一论章惇,再论安焘,五论蔡京。

大家都知道,苏轼草拟的《吕惠卿责授节度副使制》是一篇著名的制词,却不一定知道这篇制词主要是根据苏辙的《乞诛窜吕惠卿状》起草的。

此状历数吕之过恶说:“吕惠卿赋性凶邪、罪恶山积。

自熙宁以来所为青苗、助役、市易、保甲、簿法(手实法)皆出于惠卿之手”;“兴起大狱,以恐胁士人”;“排击忠良,引用邪党,惠卿之力十居八九”;其为人更加阴狠险毒:“(王)安石之于惠卿有卵翼之恩,有父师之义。

方其求进则胶固为一,更相汲引,以欺朝廷;及其权位既均,势力相轧,反眼相噬,化为仇敌。

”以致“发其私书,”“其一曰‘无使上知’,安石由是得罪。

夫惠卿与安石出肺腑,托妻子,平居相结,唯恐不深。

故虽欺君之言,见于尺牍,不复疑问。

惠卿方其无事,已一一收录,以备缓急之用。

一旦争利,遂相抉择,不遗余力,必致死地。

此犬彘之所不为,而惠卿为之曾不愧耻。

”苏辙主张对这样的人应“略正典刑,纵未以污鈇锧,犹当追削官职,投畀四裔”。

苏轼兄弟在元祐年间的主张也不尽相同。

例如苏轼只是私下劝告章惇说,司马光“时望甚重”,“不可慢”(《亡兄子瞻墓志铭》)。

苏辙却上章要求罢免章惇枢密使之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