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经典流动显示技术

合集下载

显示技术简介演示

显示技术简介演示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可以 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游戏娱乐 、教育培训、工业设计等,为 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真实的体 验。
随着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实现更 加智能、便捷的虚拟现实与增 强现实产品。
05
显示技术的应用案例与市场前 景
显示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案例
01
02
03
智能手机
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 手机中,如AMOLED、 LCD等,为用户提供清晰 、鲜艳的显示效果。
电视
4K、8K等高分辨率显示技 术使得电视画面更加细腻 、逼真,提升观看体验。
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采用触控屏幕, 显示技术使其具有高清晰 度、高响应速度和良好的 视觉效果。
显示技术在医疗、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
医疗设备
显示技术发展趋势
高清晰度
随着消费者对视觉体验的要 求不断提高,高清晰度的显 示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 势。
柔性显示
柔性显示技术可以将屏幕弯 曲、折叠,使设备更加便携 、灵活。
透明显示
透明显示技术可以使屏幕在 显示图像的同时保持透明, 为设备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
多功能集成
未来的显示技术将更加注重 多功能集成,如将摄像头、 传感器等集成到显示屏中, 实现更多应用场景。
液晶显示时代
新兴显示技术
液晶显示技术的出现,使得显示器变得更 加轻薄、节能,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 脑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显示 技术如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不断涌现,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
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
电视行业
电视作为家庭娱乐中心,其显 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提高画 质和用户体验。
显示技术分类

《显示技术导论》课件

《显示技术导论》课件

详细描述
全息显示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 其应用场景包括博物馆、展览馆、舞台演出等。随着全 息显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未来有望在 家庭娱乐、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全息显示技术的 实现需要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来重现三维图像,因此需 要使用高精度的光学器件和复杂的控制系统。目前全息 显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 技术突破和产业推广。
详细描述
AR/VR显示技术利用头戴式设备将用户带入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通过高分辨率显示屏和精确的头部 跟踪技术,使用户能够感受到高度逼真的沉浸式体验。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游戏、教育、医疗、工业 设计等领域,未来还有望在社交、远程协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潜力。
柔性显示技术
总结词
柔性显示技术是指将显示器件制作在柔 性基底上的技术,这种技术使得显示器 可以像纸一样折叠、卷曲,具有极高的 便携性和适应性。
显示。
优点
02
色彩鲜艳、色域广、亮度高。
缺点
03
稳定性较差,制造成本较高。
其他显示技术
技术介绍
包括电子纸显示技术、投影显示技术 等。
特点
电子纸显示技术具有类纸质的显示效 果,低功耗;投影显示技术可以实现 大屏幕显示,但亮度较低。
03
新型显示技术展望
AR/VR显示技术
总结词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型显示技术,它们通过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 ,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透明显示技术能够使屏幕具有一定的透明 度,既可以显示内容,又不影响观察透过 屏幕的实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Micro LED显示技术以其高亮度、高对比度 、低功耗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 术的重要方向。

3.流动显示技术

3.流动显示技术

《现代流体测试技术》第三章流动显示技术刘宝杰,于贤君2015/6/15通过直观的影像可以看到什么?简单的物理现象可以揭示复杂的科学问题这些短片显示了气流的流动状态,都属于流动显示的范畴将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流动现象观测记录下来的方法就是流动显示。

要将复杂的流动现象显示出来,往往需要人为的创造条件,这就会形成不同的流动显示技术。

人们如何从“天圆地方”的认识转变到“地球是圆的”?人们的认识如何从“地心说”转变到“日心说”?人们从对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总是从最基本的感性层次开始,然后随着认识的加深而加以修正。

为什么要学习流动显示技术?•湍流的发现(O. Reynolds,1883)•激波的发现(E. Mach,1888)•附面层的发现(L. Prandtl,1904)•涡街(V. Karman,1919)•脱体涡流型(20世纪60年代)•湍流拟序结构/相干结构(S. J. Kline,1967)•大迎角分离流型(20世纪80年代)流体力学发展中的任何一次学术上的重大突破,及其应用于工程实际,几乎都是从对流动现象的观察开始的。

为什么要学习流动显示技术?⏹Da. Vinci(达. 芬奇,1452-1519)与流动显示湍流⏹Da. Vinci(达. 芬奇,1452-1519)与流动显示钝体绕流⏹O. Reynolds(雷诺,1842-1912)与流动显示Different Flow Phenomena in Tube流动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Ernst Mach(马赫,1838-1916)与流动显示全尺寸风洞中车辆周围的烟线现代科学努力构造的世界图像不是来自推测,而是尽可能地来自事实,并依靠观察加以证实。

——马赫·E⏹L. Prandtl(普朗特,1875-1953)与流动显示Boundary Layer⏹S. J. Kline平板湍流附面层拟序结构的发现(Kline,1967)流动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达·芬奇雷诺马赫、普朗特Kline 被动记录(记录)主动观测(显示并记录)客观创造(创造环境,显示并记录)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展示了人们对科学问题逐步认识的过程,也是我们研究问题最为合适的思考途径。

流体流动显示

流体流动显示

其检测的基本思路如下: 其检测的基本思路如下: 1>气流的折射率对通过气流的光线 气流的折射率对通过气流的光线 气流的折射率对通过气流的 会产生各种扰动 各种扰动; 会产生各种扰动; 利用多种光学方法 光学方法, 利用多种 光学方法 , 通过鉴别光 线被扰动的程度 进而确定气体 扰动的程度, 线被 扰动的程度 , 进而 确定气体 折射率的空间分布。 折射率的空间分布
(3)
流动显示技术, 流动显示技术,主要有两 大类: 大类: 1. 直接注入显示技术 2. 光学折射率显示法
(4)
1. 直接注入显示技术
直接注入显示技术: 直接注入显示技术: 向流体中直接注入 直接注入易于分辨的 向流体中 直接注入 易于分辨的 微粒或微泡,跟随流体流动, 微粒或微泡 , 跟随流体流动 , 从而显示出流场的流动特性 流场的流动特性。 从而显示出流场的流动特性。
nc - 1 = Kc ρc
(1-9)
式中, 为混合气体的G-D常数 , ρ c 常数, 式中 , KC 为混合气体的 常数 为混合气体的密度。 为混合气体的密度。
(2)
流体的流动在: 流体的流动在: 工程领域、工业生产中、 工程领域、工业生产中、以及与 天文、生物、化学、地质、气象、 天文、生物、化学、地质、气象、 海洋及物理等相关的领域中 等相关的领域中, 海洋及物理等相关的领域中,都 是非常重要的。 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流动显示技术也就显得重要 也就显得重要! 因此流动显示技术也就显得重要!
(22)
简略地给出了: 图1-1简略地给出了: 简略地给出了 被测气体状态参数与 被测气体状态参数与 各种光学方法之间的 各种光学方法之间的 相互关系。 相互关系。 (23)
§1.2.1 折射率场的测量

《课题四LED动态显》课件

《课题四LED动态显》课件

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总结LED动态显示技术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和重 要性。
总结与展望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总结LED动态显示技术的研究内容和重要发现。
研究的贡献和创新点
介绍本课题研究对LED动态显示技术的贡献和创新点。
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指出未来LED动态显示技术研究的方向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致谢
END
3.1 LED动态显示系统的设计
介绍LED动态显示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3.2 LED动态显示系统的实现
探讨LED动态显示系统的实现流程以及实验结果 与分析。
LED动态显示技术的展望
1 LED动态显示技术
的前景
展望LED动态显示技术 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 展。
2 LED动态显示技术
发展趋势
分析LED动态显示技术 的发展趋势和对行业的 影响。
《课题四LED动态显示》 PPT课件
这个PPT课件介绍了LED动态显示技术,包括基础概念、应用、实现方法和系 统设计。让我们一起探索LED动态显示的奥秘吧!
引言
课题背景
LED动态显示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课题目的
本课题旨在研究LED动态显示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课意义
LED动态显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和展示效果的提升。
LED动态显示技术
2.1 LED基础概念
介绍LED的基本概念、种类和 工作原理。
2.2 LED动态显示技 术
定义动态显示技术,探讨其 应用和LED显示器的分类和特 点。
2.3 LED动态显示技 术的实现
详解LED驱动的原理和方法以 及实现LED动态显示的主要方 法。
LED动态显示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流体流动显示

流体流动显示
全息干涉技术、散斑计量技术、 电子散斑干涉技术;
(10)
3. 阴影法、纹影法及传统干涉法; 4. 激光多普勒测速法、 激光双焦点
测速法; 5. 双频显微干涉技术、实时相移干
涉技术; 本课程不介绍直接注入显示技术。
(11)
第一章 流动显示技术基础
§1.1 引言
在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非常 关心气流温度场、浓度场的检 测和研究。
它能最方便、最快捷地获得对复杂 流场的定性了解。
(8)
2. 光学折射率显示法
利用光在通过流体时的折射率 变化,来检测流体的密度、浓 度、温度等流体的有关参数。
光学折射率显示法通常有:阴 影法、纹影法、干涉法等。
(9)
本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有:
1. 流动显示技术基础,即光测基础; 2. 现代光学干涉计量技术,即激光
对于气体,折射率n接近于1,洛 伦茨-洛伦兹关系式可以简化为格 拉德斯通-戴尔(Gladstone-Dale) 公式,简称G-D公式:
(29)
即: n 1 K

(1-3)
式中,K为格拉德斯通-戴尔常数,简称 G-D常数。K值随气体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且随波长略有变化。
G-D公式对气体符合得很好。

(53)

MaKaP R

1 T

1 T0

(1-23)
式中,前一项反映浓度变化, 后一项反映温度变化。
该设法方立程两有个两方未程知才数能T和求解b,。要
(54)
利用格拉德斯通-戴尔常数对波长的 微弱色散,可列出如下两个方程, 解出两个未知量。
n1

b
Mb
(2)应用阴影法:测量光线在投影面上 的偏移,确定折射率的二阶导数。

03.流动显示

03.流动显示

用氢泡法显示的收缩段流动的照片
流体力学实验室 32-13
流体力学实验 I ——流动显示
§3-3 氢气泡法
流体力学实验室
32-14
流体力学实验 I ——流动显示
§3-4 空气泡法
水流中引入适量空气小气泡为示踪介质,通过 被照亮的小气泡的运动来显示水流流动。 通常只能用于定性演示。
自循环流动演示仪结构原理图

32-22
流体力学实验 I ——流动显示
§4 流动显示的应用——例4
流线体与钝体
流线体:流体绕流某一物体时,如基本上不发生附面层分离(如下图 左1、2),则称该物体为流线体。流线体一般具有圆头和长的尖尾。 钝体:如发生附面层分离(如下图左3~7),则称非流线体,又称钝 体(通常没有长的尖尾)。 钝体背风面分离区压力低于迎风面压力, 由此产生比摩擦力大得多的压差阻力,造成总阻力增大。 迎风面积相同情况下,钝体的阻力比流线体大得多。
1.75~2次方成正比。
流体力学实验室 32-20
流体力学实验 I ——流动显示
§4 流动显示的应用——例2
附面层
实际流体绕流物体时,由于粘性作用,在物体壁面附近存 在一流体薄层,从壁面上速度为零逐渐增大到外流速度, 该流体薄层称为附面层,又称边界层。
零攻角平板 附面层的形 成和发展 (氢泡法)
流体力学实验室 32-5
流体力学实验 I ——流动显示
§3 常用的流动显示方法
染色法 电化学法 氢泡法 空气泡法 烟流法 光学法 油膜法
流体力学实验室
32-6
流体力学实验 I ——流动显示
§3-1 染色法
在水流中引入有色液体或染料来显示流动。 最有名的流动显示实验—雷诺实验(1883年)

初识流动显示技术

初识流动显示技术

初识流动显示技术一、定义及研究意义在我们学习的流体力学问题中,所接触到的流体介质往往是纯色的,而且大多数是无色、透明、不会发光的物质,比如:水、空气等,人类无法通过肉眼来直接观察它们的运动状态。

而在流体力学中,我们知道流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为了能够更好的观察到流体的运动状态,尤其是流体绕过静止或者振动物体时的运动状态,就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式来使得流体的运动成为可见,这种显示技术就叫做流动显示技术。

流体力学这门学科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气象学分析、水利建设、内河航道及港口建设、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都需要利用流动显示技术参与研究。

推动这一技术前进一大步比较有名的例子是Ludwig Prandtl在1904年进行的水洞实验。

他设计并利用水洞通过流动显示技术来研究在非定常流中机翼及其他物体其后流体的分离运动。

传统的流动显示技术传统的显示技术按照性质可分为:壁面示踪法、羽丝法、直接注入法、化学反应法、电控制法和光学法,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速度范围和不同的流体介质。

近些年由于相机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等巨大的进步,促进了新一代的流动显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其中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激光诱发巧光技术和层析技术为代表。

它们同时能够对流体进行定性显示和定量测量,促进了对复杂流动的研究分析。

在国防武器研究中,流动显示技术应用广泛。

在军用飞机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需要观察飞行器周围气体的流动形态和规律,我们可以在风洞中利用直接注入法法将飞机蒙皮表面的流场显示出来。

而与我们熟悉的许多自然现象也可以用流体力学的知识分析。

大家都知道高尔夫球的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有许多小坑。

这就是研究人员利用流动显示技术发现了球体绕流的湍流转捩及分离流现象,为了使高尔夫球飞得更远,研究人员在其表面添加了一些小坑,使湍流边界层不易发生流动分离现象,减小了飞行阻力。

二、基本原理1.PIV技术的基本原理PIV法是在流场中布撒示踪粒子,使用脉冲激光片光源照亮所测流场区域,通过连续两次或多次曝光,粒子的图像被记录在底片或CCD相机,采用光学杨氏条纹法、自相关法或互相关法,处理PIV底片或CCD记录的图像,计算出流场中各点的流速矢量,并计算出其他运动参量( 包括流场速度矢量图、速度分量图、流线图等) 。

经典流动显示技术PPT118页

经典流动显示技术PPT118页
经典流动显示技术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

初识流动显示技术

初识流动显示技术

初识流动显示技术一、定义及研究意义在我们学习的流体力学问题中,所接触到的流体介质往往是纯色的,而且大多数是无色、透明、不会发光的物质,比如:水、空气等,人类无法通过肉眼来直接观察它们的运动状态。

而在流体力学中,我们知道流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为了能够更好的观察到流体的运动状态,尤其是流体绕过静止或者振动物体时的运动状态,就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式来使得流体的运动成为可见,这种显示技术就叫做流动显示技术。

流体力学这门学科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气象学分析、水利建设、内河航道及港口建设、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都需要利用流动显示技术参与研究。

推动这一技术前进一大步比较有名的例子是Ludwig Prandtl在1904年进行的水洞实验。

他设计并利用水洞通过流动显示技术来研究在非定常流中机翼及其他物体其后流体的分离运动。

传统的流动显示技术传统的显示技术按照性质可分为:壁面示踪法、羽丝法、直接注入法、化学反应法、电控制法和光学法,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速度范围和不同的流体介质。

近些年由于相机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等巨大的进步,促进了新一代的流动显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其中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激光诱发巧光技术和层析技术为代表。

它们同时能够对流体进行定性显示和定量测量,促进了对复杂流动的研究分析。

在国防武器研究中,流动显示技术应用广泛。

在军用飞机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需要观察飞行器周围气体的流动形态和规律,我们可以在风洞中利用直接注入法法将飞机蒙皮表面的流场显示出来。

而与我们熟悉的许多自然现象也可以用流体力学的知识分析。

大家都知道高尔夫球的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有许多小坑。

这就是研究人员利用流动显示技术发现了球体绕流的湍流转捩及分离流现象,为了使高尔夫球飞得更远,研究人员在其表面添加了一些小坑,使湍流边界层不易发生流动分离现象,减小了飞行阻力。

二、基本原理1.PIV技术的基本原理PIV法是在流场中布撒示踪粒子,使用脉冲激光片光源照亮所测流场区域,通过连续两次或多次曝光,粒子的图像被记录在底片或CCD相机,采用光学杨氏条纹法、自相关法或互相关法,处理PIV底片或CCD记录的图像,计算出流场中各点的流速矢量,并计算出其他运动参量( 包括流场速度矢量图、速度分量图、流线图等) 。

数码管动态显示1ppt课件

数码管动态显示1ppt课件
一、任务方式存放器TMOD
任务方式存放器TMOD用于设置定时/计数器的 任务方式,低四位用于T0,高四位用于T1。其格式 如下:
GATE:门控位。GATE=0时,只需用软件使TCON中的 TR0或TR1为1,就可以启动定时/计数器任务;GATA=1时, 要用软件使TR0或TR1为1,同时外部中断引脚INT0/1也为 高电平常,才干启动定时/计数器任务。即此时定时器的启 动条件,加上了INT0/1引脚为高电平这一条件。
▪TF1〔TCON.7〕:T1溢出中断恳求标志位。T1计数溢出时由硬件自 动置TF1为1。CPU呼应中断后TF1由硬件自动清0。T1任务时,CPU 可随时查询TF1的形状。所以,TF1可用作查询测试的标志。TF1也可 以用软件置1或清0,同硬件置1或清0的效果一样。 ▪TR1〔TCON.6〕:T1运转控制位。TR1置1时,T1开场任务;TR1置 0时,T1停顿任务。TR1由软件置1或清0。所以,用软件可控制定时/ 计数器的启动与停顿。 ▪TF0〔TCON.5〕:T0溢出中断恳求标志位,其功能与TF1类同。 ▪TR0〔TCON.4〕:T0运转控制位,其功能与TR1类同。
同一优先级中的中断恳求不止一个时,那 么有中断优先权排队问题。同一优先级的中 断优先权排队,由中断系统硬件确定的自然 优先级构成,其陈列如所示:
3.2 80C51单片机中断处置过程
3.2.1 中断呼应条件和时间
中断呼应条件 中断源有中断恳求; 此中断源的中断允许位为1; CPU开中断〔即EA=1〕。 以上三条同时满足时,CPU才有能 够呼应中断。Leabharlann 定时/计数器的构造和任务原理
一、定时/计数器的构造
定时/计数器的本质是加1计数器〔16位〕,由高8位和低8 位两个存放器组成。TMOD是定时/计数器的任务方式存放 器,确定任务方式和功能;TCON是控制存放器,控制T0、 T1的启动和停顿及设置溢出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ct c0 t n
(2-1)
2020/11/24
8
由于折射率在y方向有变化, 光速是y的 函数。
因而波阵面转动一个角度’。
y方向相隔Δy的两根光线,其行进 距离的变化量设为2Z,可由下式计 算:
2020/11/24
9
2ZZy
Zyy
c0 ny
t c0 nyy
t
c0ny1y
n1ytc01ntc0
因为测试段较短,出口处的光线本身并没 有明显的线位移,只是转了一个角度。
如果进口处的光强是均匀分布,则在出口 处的光强仍然是接近均匀的。
由于出口处光线
偏转角度不同 ,
当屏幕放在远离
Δα
测试段的地方时,
出口处Δy区域内
的光能,射到屏
幕上就变为在ysc区域内的光能。
设原始光强为IT,则屏幕光强为:
1 nty y
(2-2)
2020/11/24
10
光线的偏转角为
' 2yZ y1nc0tn y1nZ (2-3)
若y和Z很小,可写为微分形式:
d
1 n yndz
1 n
ny dz
(2-4)
2020/11/24
11
• 如果始终保持在较小的数值,则: 式(1-30)对经过扰动区域的整个光程都 是成立的。
I0
y ysc
IT
(2-8)
Δα
测试段至屏幕之 间的距离为Zsc ,则: ysc=y+Zsc
(2-9)
若光强的变化用对比度用Rc表示:
Δα
R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IT
I0 IT IT
y ysc
IT
IT
IT
y ysc ysc
Z sc
ysc
d
Z sc ysc Z sc dy
(2-10)
2020/11/24
13
同样可以得到x-z平面内的投影偏转角。
由此可写出二维场光线偏转角公式:
x 1 n n xd z
(-2 6)
y1 nn ydz
(2-7)
根据光线的偏转角即可确定折射率场的分 布
2020/11/24
14
§2.1 阴影法
This technique is as old as nature itself. For example, some aquatic predators detect their transparent prey by way of their shadows cast upon the ocean floor. Nevertheless it was Robert Hooke[1] who first scientifically demonstrated the sunlight shadowgraph and Jean-Paul Marat[2] who first used it to study fire. A modern account of shadowgraphy is given by G.S. Settles
• 沿传播方向对测试段的整个长度进行积 分,得到测试段出口处的角度为:
d= 1 nn yd z(y lnn )dz
(2-5)
2020/11/24
12
上述公式是假定折射率仅在y方向 有变化而推导出来的,所以偏转 角是在y-z平面内。
如果在x方向亦有折射率变化(即 折射率场是二维的),则光线将在 x轴方向和y轴方向均有偏转。
由于
L
(lnn)dz y

R cZscyZscL2 y l2n nd z
(2-11)
当n≌1时,可以简化为
Rc
Zsc
2ndz L y2
(2-12)
若折射率在x方向有变化,则可得相应等式:
Rc Zsc L
2ndz x2
(2-13)
如果在x,y两方向都有变动时,我们可 以用坐标变换法求得对比度与折射率 二阶导数之间的关系。
最近发展起来的激光散斑照相技术, 也是依靠光线在气流中的偏转来定量 研究气流中的折射率或密度变化。
这几种方法都是靠光线在气流中的偏 转,来确定折射率的分布。
流场显示技术中的第三种方法是干涉 法,它是利用光线在气流中的位相变 化来定量地研究气流中密度或温度的 空间分布。
最近发展起来的激光全息和电子散斑 干涉计量技术,也是依靠光线在气流 中的位相变化来定量地研究气流中密 度或温度的空间分布。
(5)
§2.1 阴影法
图2-2 阴影仪原理图
由于测试段中气体折射率分布不 均匀,使光线偏转,在屏幕上呈 现亮暗不均匀的图像。它反映了 被扰动光线的线位移。
图2-2表示了用阴影仪检测被扰动 光线线位移的基本原理。
平行光 进入
n沿y方向 不均匀
图2-3 阴影仪中光线测位移的基本原理
通常,出口处的光线不再平行, 其偏转角 是y的函数。
2020/11/24
6
光线沿z方向进入流场、折射率仅在y方向变化。
Z c t c0 t
n
2020/11/24
图2-1 在非均匀折射率场中受扰动的光线
7
在时刻t, 波面在z处,经过时间t, 光线移动的距离为: c×t --- C为当地的光速
当地的光速为: c=c0/n
则在时间t内光线行进的距离为:
经推导,其对比度RC为:
RCI0I TITZs cLx2 2y2 2(lnn )d z
(2-14)
当n≌1时
RC ZSCLx2n 2 y2n 2dz
(2-15)
由公式(2-15)可见,阴影图像只能显示出折 射率二阶导数的不均匀性。
如果测试段中折射率二阶导数均匀分布,
则显示屏幕将被均匀地照明,只是强度增 加或降低。
第二章 经典流动显示技术
流场显示技术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 阴影法:
它不需要复杂的光学系统,只要有一 束平行光通过测试段,根据平行光线 受扰动后的线位移量,即可用来分析 测试段气流密度或温度的分布。
流场显示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纹影法:
它是在光学仪器中常用的“ 刀口法”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比较简单, 具有较高的分辨力。
由以下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可知,
1.阴影法可以用来确定折射率二阶导数 的分布;
2.纹影法和散斑照相法可用来确定折射 率一 阶导数的分布;
3.干涉法通常用来定量研究折射率本身 的分布。
2020/11/24
5
对于光线受扰动的理论分析,可以用 图形分析法或解析法解决。
本节仅讨论图形分析法,用图形分 析法求出:光线受扰动与折射率变 化之间的关系。
n 0 y
n const. y
2n const. y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