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马铃薯间套作模式评价

合集下载

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

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

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
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
一、什么是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
1、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是一种优化的播种方式,把玉米和马铃薯这两种作物按照一定的行程套种,既具有抗病虫的作用,又实现了玉米和马铃薯的兼施,减少了农药使用。

2、套种又可分为玉米本部下促和本部上促。

玉米本部下促指把玉米播种在马铃薯促发前,本部上促指把玉米播种在马铃薯促发后。

二、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的优势
1、实现了玉米和马铃薯的兼施,不仅节省了田块,而且让农民获得双倍收益。

2、玉米根部会抑制马铃薯长出的野生草,增加作物的抗草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作物的收获。

3、由于玉米对营养成分比较剽窃,它可以吸取马铃薯部位的养分,提升马铃薯的品质和品种抗性。

4、具备良好的抗病虫作用,玉米抑制病虫害,马铃薯抗病虫性较强,可减少农药的使用。

三、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的注意事项
1、建议在播种玉米时,将种植密度控制在40-50株/m2,保持良好的植株量,方便均匀覆盖土壤营养元素,延缓玉米的衰老,平衡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2、马铃薯促发前,要定期对玉米进行叶施药或脱壳施药,以提高控病效果和改善玉米生长状况,巩固玉米体内活性成分,抑制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

3、马铃薯促发后,继续喷施抗早熟病药,保护马铃薯进入早期后期生长阶段,抑制病害扩散,及时铲除马铃薯野草。

4、马铃薯抢苗时,要及时剔除死苗、枯萎苗,更新老化的种植穴,保证植株和种子的抗寒性,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四、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的适用范围
玉米-马铃薯套种模式适用于各种土壤、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和种植地,既可以适应北方的温和地带,也可以适应中南地区的温暖气候。

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4月刊31科 研 试 验DOI:10.16815/ki.11-5436/s.2023.10.017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朱兴朝(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贵州 六盘水 553000)摘要:为提高马铃薯产量,采取田间试验方法分析间作模式的种植优势。

研究结果表明,各生育阶段,间作组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叶面积、小叶叶片数呈先增长、后降低变化趋势,间作组高于对照组;茎粗与主茎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分支数与匍匐茎数除块茎增长期外,间作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处理间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差异不显著;单薯质量、单株产量、马铃薯产量和复合产量则差异显著。

综合可知,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种植有利于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马铃薯产量。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间作;产量;影响;田间试验朱兴朝. 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种植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0):31~32.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高,是国内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具有粮、菜、饲兼用特点。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发展,间作模式逐渐应用到马铃薯种植中[1]。

间作种植即选择2种或是多种生长季节较相近的作物,种植在同一地块中,提高土壤利用率和种植效益[2]。

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种植是高位、低位农作物搭配种植模式,在贵州多个区域皆有应用,为了解期种植效益进行了田间试验。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贵州省水城区进行,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春秋连接,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12.3℃,日照时长1553.1 h,无霜期210~350天,平均降水量1100~1300 mm。

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黄壤,pH 值6.25,有机质2.71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5.0、 11.2、60.5 mg/kg。

1.2 试验材料试验马铃薯品种为“云薯108”,玉米品种为“黔玉1号”。

1.3 试验设计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个试验处理,即对照组、间作组。

马铃薯—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种植效果比较

马铃薯—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种植效果比较

马铃薯—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种植效果比较摘要为探索威宁马铃薯主产区粮食增产途径,在种植优特势作物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马铃薯—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一套一效果最好,可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效果近年来,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攀升,2009年已达到11.11万公顷,成为当地农民的增收产业。

为稳定主粮增强特作,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探索合适的高效种植模式,2008年麻乍乡农技站在麻乍乡箐岩村进行了该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麻乍乡箐岩村村公所马豪地里,此地北纬26°56′727″,东经104°13′528″,海拔2 210m,年降雨量9 000 mm,年均温11.6℃,无霜期200d左右,该地区常规种植模式是净作或双套双。

1.2试验品种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威芋3号一级脱毒良种,在威宁地区种植为中晚熟品种;玉米为毕单15号杂交良种,在威宁地区为中晚熟半紧凑型高秆大穗品种。

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净作马铃薯(A);马铃薯—玉米一套一(B);马铃薯—玉米二套一(C);净作玉米(D)。

采用随机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82.8m2。

每小区种6个双行,即净作马铃薯和玉米各种6个双行,而马铃薯—玉米一套一种3双行马铃薯3双行玉米,马铃薯—玉米二套一种4双行马铃薯2双行玉米,玉米株行距为0.6m×0.4m,折合密度5.557 5万株/hm2,马铃薯株行距为0.3m×0.4m,折合密度为5.557 5万株/hm2,玉米为双株留苗,垄宽1m,带幅1.2m。

1.4试验过程试验于3月28日马铃薯、玉米同时播种,马铃薯播种量为2 250kg/hm2,玉米播45kg/hm2,施有机肥15t/hm2,磷肥750kg/hm2,复合肥玉米施300kg/hm2、马铃薯施450 kg/hm2,地膜净作用量为45kg/hm2,播种时按试验设计双行挖穴定距定株种植。

玉米间套两薯效益高

玉米间套两薯效益高

红薯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 、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 种。
种植与管理要点
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模 式,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需求 ,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 ,并适时追肥。
精细整地
在播种前进行精细整地,使土 壤松软、细碎、平整,有利于 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社会效益评价
增加就业机会
玉米间套两薯的种植需要更多的 人力投入,因此可以增加就业机
会。
提高农民收入
玉米、马铃薯、红薯的价格相对 较高,因此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玉米间套两薯的种植可以促进农 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
水平。
04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玉米间套两薯技术可有效提高土 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实现
农民增收。
适宜的种植密度和行距对间套两 薯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玉米间套两薯技术可有效提高土 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
质。
存在问题和挑战
种植过程中,对品种选择、种 植密度、施肥量等关键技术要 求较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 指导。
玉米间套两薯的病虫害防治难 度较大,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 施。
玉米间套两薯的种植成本较高 ,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开 拓。
红薯产量与纯收益
红薯的产量相对较低,但价格较高,因此红薯的纯收益也较高。
生态效益评估
土壤改良
玉米间套两薯可以改善土壤结 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
高土壤肥力。
水分利用
玉米和马铃薯的根系不同,对水分 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可以充分利用 土壤中的水分。
病虫害控制
马铃薯和红薯对某些病虫害具有抗 性,因此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03Fra bibliotek宽窄行种植

马铃薯与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种植效果研究

马铃薯与玉米不同套作模式种植效果研究

马 铃薯 2双 行玉米 , 玉米 窝 行距 为 0 . 6 mx 0 . 4 m, 马铃 薯 窝行
k g / h m2 ; 处 理 C马 铃 薯 产 量 为 6 8 5 9 . 9 0 k g / h m2 , 玉 米 为
表 1 马 铃 薯 一 玉 米 套 作 模 式 作 物 产 量
行。 而 处 理 B种 3双 行 马 铃 薯 3双 行 玉 米 。 处 理 C 种 4双 行
从 表 1可 以 看 出 , 处理 A马 铃 薯产 量 为 1 5 9 6 6 . 1 8 k g / h m : 处理 B马 铃薯产量 为 7 6 3 2 . 8 5 k g / h m 2  ̄ , 玉米 为 8 5 1 4 . 4 9
距为 0 . 3 mx 0 . 4 m, 折 合 密度均 为 5 5 5 7 5株/ h m , 玉米 为 双 株 留苗 , 垄宽 1 m, 带幅 1 . 2m r 1 。
1 . 3 试 验 方 法
试 验 于 3月 2 8日马 铃 薯 、 玉 米 同时 播 种 , 马 铃 薯播 种
7 6 3 2 . 8 5 k g / h m , 玉米为 8 5 1 4 . 4 9 k g / h m , 加 附 产 品产 值 为 1 9 3 5 0元/ h m 。 此模式纯收入 8 8 7 8 . 3 5元/ h m 2 。 处 理 C马 铃 薯产 量为 6 8 5 9 . 9 0 k m , 玉 米为 4 6 0 1 . 4 5 k g / h m , 加 附 产 品
4 6 0 1 . 4 5 k g / l 1 m ; 处 理 D玉 米 产 量 为 1 2 5 7 2 . 4 6 k g / l l m ( 玉 米
折 干 率为5 5 %) 。

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分析

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分析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5期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分析杨 振(山东省滕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滕州 277599)摘要:当前,各地区农业发展前景良好,所具备的农业技术手段较多,经过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综合应用,不同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得到有效保障,既实现了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又提高了经济价值,现代化科学种植手段的积极推广,使得各项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各地还可结合各自区域的实地情况与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与规律等,营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生长环境与条件,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最终为广大农户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要点1 三种作物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带型选择遵循“因地制宜”选择原则,依据种植地区实际条件进行综合性客观全面分析,按要求小麦、玉米、马铃薯栽培技术中的带型选择要灵活。

还要经待种植地区的农业部门进行反复试验,了解常规用的带型,包括0.8 m的窄行带、1.7 m中型带两种栽培技术模式。

1.1 0.8 m窄行带0.8 m窄行带:这种栽培模式适合应用于土质良好、自然条件优越、海拔高度低于600 m的阳坡地块中。

其中,具体操作为0.8 m开带,可按种植三行小麦的标准进行,这三行小麦约占地0.5 m左右,建议种 8~9 kg/667m2种子,还要预留出0.33 m行带为第二年的单行玉米套种植提供有利生长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小麦收割前1个月的时间左右,对于薄地1~1.3 m,要按照0.4 m株距,以种植1 800~2 100株/667m2玉米为佳。

待小麦的收割工作完成后,再对马铃薯进行套种,套种前首先要进行深耕处理,施足底肥,这样做的目的可有效改善土壤的土层结构,增加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马铃薯的良性生长提供较好的土质条件。

1.2 1.7 m中型带1.7 m中型带:这种栽培方式主要适合应用于光照时间较短、且海拔超过600 m的地块中。

玉米、马铃薯间套作技术及其增产原因分析

玉米、马铃薯间套作技术及其增产原因分析

物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 ,而且还获得 了 合作 用仅 限于该种作物生长高度 的平 面 推广站
马铃 薯。
2 米薯 间套 作增产 原因分 析
2.1 对 热 量 资源 的利 用 。增加 了 有效 积温的利用时间 。热量与作物 的关 系一 般是用温度来表示的 ,玉米和马铃 薯 的需 温 习性 是不 同的。 马铃 薯喜 冷 凉 ,在 4℃条件 下 即可 发芽 ,8~ 12qC 就能正常生长 ,较大的昼夜温差对干物 质形 成有利。而玉米是喜温作物 ,生 长 发育要求 的温度条件较高 ,地温必须稳
14日至 6月 15日之间 ,生育期 83天 ; 在 5月下旬 ,高峰 出现在 6月 中下旬 。 残体直接归还 于土壤 。据有 关资料 ,马
玉米 5月 10日出苗 ,穗期 在 6月 15日 玉米 和马铃薯 叶面积相继交替 出现 高峰 铃 薯 茎 秆 养 分 含 量 NO.6%,P0.15%,
至 7月 23日之 间,9月 28日收 获 ,生 期 ,避免 了单作玉米 因前期植株 矮小 对 K0.45%,这 样不 仅使 土 壤 中植 物必 需
育期 133天。马铃 薯和玉米地上部共生 光能利用 的平 缓期和马铃薯后期 的光 能 的三元素氮 、磷 、钾得 以补充 ,而且茎
期 66天 。栽 培模 式为 玉米 与马铃薯 行 利用萧条期 。此外两次连续 出现 叶面积 秆残体分解提 高了土壤 有机 质含量 ,增
玉米 、马铃薯问套作技术及
邹 雪 波
原因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米薯 间套作能很好 的利用气候 生态 定通 过 10cC后才 能 正常 发芽 ,发育 期 内进 行现象 ,玉米马铃薯间套作多层绿
资源 ,并对农业 的生态平衡起 到保持作 120 ~ 130天。利用 玉米 和马铃薯对 温 色主体利 用光能形式 ,进一步挖掘 了作

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模式

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模式
粮食安全
马铃薯和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间套种模式能够提高粮食产 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
间套种模式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农民生活质量提升
通过间套种模式,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的生 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利于马铃薯生长。
产量提升
通过合理的间套种配置,马铃薯与 玉米互利共生,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和水分,往往能够提升马铃薯的产 量。
病害防控
间套种模式有助于改善田间小气候 ,降低马铃薯疫病等病害的发生率 。
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光照利用
玉米是高大作物,能够充分利用 太阳光照,为低矮的马铃薯提供
适宜的遮荫环境。
马铃薯、玉米、间套 种模式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模式的种植技术 • 间套种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间套种模式的病虫害防治 • 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分析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CHAPTER 01
引言
间套种模式定义
• 定义:间套种模式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 间布局,同时种植两种或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能 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风险。
物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益。
02 03
资源共享
这种模式可以优化土壤养分利用,马铃薯和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 的需求有所不同,间套种能够实现养分的互补利用,减少肥料投入成本 。
市场价值
马铃薯和玉米都是重要的农作物,间套种模式能够提高这两种作物的总 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比和马铃薯品种选择研究

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比和马铃薯品种选择研究

表 1 供 试 马 铃薯 、 玉 米 品 种 特性 及 来 源

6 3 —
1 舭啪
植。 每个小 区 2个条 带 , 2 : 2行 比和 3 : 2行 比每个 条带
2 0 1 3 . 3 试 验 研 究

带宽 分别为 1 6 0 c m、 2 0 0 c m. 小 区 面 积 分 别 为 2 5 . 6 m2 , 3 2 m ( 小 区长 8 0 0 c m) 。费 乌 瑞 它 、 中薯
西 南 地 区是 中 国马铃 薯 的主 产 区之 一 。马铃 薯/ 1 材 料 与 方 法 玉米 间套 作 是 该 区 的传 统种 植 方 式 。但 是在 实 际 生 1 . 1 试 验 田概 况和试 验设 计 产 中与 玉米 搭 配 的马 铃 薯 品种 混 乱 ,搭 配行 比不 规 试验于 2 0 1 1年在 重 庆市 北碚 区槽 上 村 ( 1 0 6 。 2 6
范. 这 极大 地 限制 了套作 复合 群体 总产 量 的提 高 。因 0 2 " E , 2 9 o 4 9 3 2 " N , 海 拔高度 6 5 0 m) 进行 。试验用 土质
此 .明确 马 铃 薯 品种 和套 作 行 比对 套 作 总产 量 的影 为黄壤 土 。 肥 力相对 均 匀 , 前 作 为辣椒 及卷 心 白菜苗 。 响, 筛选 出适 宜与 玉 米套 作 的 马铃 薯 品种 和 行 比 , 对 有 机 质 含 量 为 5 . 7 0 g ,全 氮 为 0 . 5 3 g ,全 磷 为 提 高 马铃 薯/ 玉 米套 作 的种植 效 益具 有 重要 意 义 。本 1 . 5 3 g / l 【 g , 全钾 为 4 . 8 4 g / k g , 碱解 氮含量为 7 1 . 7 3 m g / k g , 研 究 对西 南 地 区 主栽 的 4个 不 同类 型 马铃 薯 品种 以 有 效 磷 为 8 9 . 0 0 m g / k g , 速效钾为 6 3 . 7 3 mg / k g , p H 值 及 两 种 常 见 的 马铃 薯/ 玉米 套 作 的行 比 ( 2 : 2行 比和 为 4 . 5 7 3 。供试 马铃 薯 和玉米 特性 见表 1 。 3 : 2行 比 ) 进 行 比较 , 研 究 行 比和 品 种 对套 作 复 合 群 技 术 支持 。

马铃薯与玉米间套模式

马铃薯与玉米间套模式

间套种植的技术要
03

田间布局设计
间作比例
马铃薯与玉米的间作比例一般推荐为2:1或3:1,即每两行 或三行马铃薯套种一行玉米。此比例有利于两种作物充分 利用光照和土壤资源。
行距与株距
马铃薯行距一般为60-70厘米,株距为20-25厘米;玉米 行距一般为50-60厘米,株距为25-30厘米。具体的行距 和株距还应根据地力、品种等因素适当调整。
马铃薯与玉米间套模式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马铃薯与玉米的生长特性 • 间套种植的技术要点 • 马铃薯与玉米间套模式的效益分析 • 马铃薯与玉米间套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前景
引言
01
模式的介绍
间套种植
马铃薯与玉米采用行间套种的方式,一般玉米种植在行距较宽的马铃薯行间, 形成一定的行间距。
互补关系
市场竞争力
间套种植模式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量的提升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 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上形成价格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生态效益
改善土壤环境
马铃薯与玉米间套种植模式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马铃薯的残茬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 肥力;而玉米的生长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合理安排种植时间,确保马铃 薯在生长后期开始衰退时,玉米进 入生长旺盛期,从而充分利用生长 季节和光热资源。
施肥与灌溉管理
基肥施用
追肥管理
水分管理
中耕培土
在播种前,应充分施 用有机肥和磷钾肥作 为基肥,满足作物整 个生长周期的基本养 分需求。
马铃薯生长前期需追 施氮肥,促进植株生 长;玉米在拔节期和 抽雄期需追施氮肥和 钾肥,以提高产量和 品质。

浅议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

浅议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

浅议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作者:黄英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5期马铃薯被专家称为21世纪普级的绿色保健食品,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美称。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的市场需求量大增,种植马铃薯在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越发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为了探索高效农业,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带领马铃薯科技示范户,连续三年进行了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的试验,经过几年的实践,终于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种植模式,2万亩马铃薯间作玉米试验田平均每亩产马铃薯1700公斤,玉米400公斤,亩效益达2180元以上,为我县农民致富创造了一条新途径。

一、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具有充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铃薯与玉米间套种模式应用范围较广,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本着农作物间作套种的原则。

首先利用矮与高的原则,如马铃薯的植株较矮,与玉米间作,植株纵横发展彼此干扰少,更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作物早熟高产。

其次利用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既达到用地养地目的,又可因马铃薯与玉米根系深浅不一致而充分利用土壤各层次的各种营养物质,不会因或某一元素缺少造成生理病害的发生。

再次利用了生育期短与长的间作原则,让生育期短一点的马铃薯与生育期长一些的玉米进行搭配种植,这样互相影响小,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有效条件而达到全年的高产丰收。

(二)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所具备的植株特性。

从马铃薯特性来看,很多马铃薯品种结薯早,生长期短,植株多为直立型,播种期比玉米早,等马铃薯收获时,玉米才进入生长盛期,从共生期上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待马铃薯收获后,田间透光通风好,边际效应大,这对玉米生长十分有利。

作为主栽作物的马铃薯较耐阴,在马铃薯茎叶、块茎大量生长时,玉米植株尚小,马铃薯这时可充分利用光能与地力形成产品器官,到玉米拔节长高时,马铃薯由块茎膨大高峰逐渐趋向成熟。

同时,玉米高大对马铃薯还有遮光降温的作用,有利于块茎的发育。

浅析马铃薯的几种套种技术

浅析马铃薯的几种套种技术

浅析马铃薯的几种套种技术摘要:马铃薯与粮、棉、油、菜、果、药等作物均可进行间作套种,其间套模式种类繁多,各地群众也不断创新出新的模式。

下面介绍几种较常用的模式。

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很大,在无霜期150天以上地区发展薯粮间套有很大的潜力。

间套的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其次是甘薯和高粱。

关键词:套种;薯粮间套;薯菜间套中图分类号:s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109-11 马铃薯与玉米或高粱间套种这种间套模式在各地粮区,特别是中原地区较为普遍。

一般采用双垄马铃薯与双垄玉米宽幅套种,幅宽一般采用140厘米。

马铃薯按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播种两行。

玉米按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播种两行。

玉米与马铃薯行距为20厘米。

马铃薯选用早熟品种,提前做好种薯催壮芽处理,终霜前一个月及早播种,争取早出苗早收获。

春玉米选用晚熟高产品种。

马铃薯收获后将薯秧压青并给玉米培土,将玉米大行间的土壤整平,移栽提前20天育苗的夏玉米。

夏玉米选用早熟高产品种,根据马铃薯生育情况,适时进行育苗。

夏玉米成活后,为利于透光壮苗,应将春玉米下部枯老黄叶掰掉。

夏玉米收获后播种冬小麦。

这种间套方式的优点是,马铃薯利用了春玉米播种前的冷凉季节,春玉米利用了6月份以后不适于马铃薯生长的高温季节。

延长了作物对光能利用的时间。

待夏玉米收获后又及时种植了冬小麦,可以说此种间套方式将整个无霜期的光能全部利用了。

有的粮区或粮菜兼作区采取春秋马铃薯与春夏玉米间套,实现一年四作四收。

这类模式一般为四行马铃薯与两行玉米间套作。

播幅宽度为280厘米,春马铃薯按行株距60×25厘米播种四行,春玉米行株距为40×15厘米播两行。

春马铃薯收获后于马铃薯条带中央按行株距40×15厘米播两行夏玉米。

春玉米收获后,在夏玉米大行间播四行秋马铃薯。

夏玉米可给秋马铃薯遮阴。

据试种结果表明,两季马铃薯每亩产量分别达到1889.5和1617公斤。

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玉米和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和农业生产的高效性要求,玉米和马铃薯的套作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从高效栽培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玉米套作马铃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玉米套作马铃薯的研究现状玉米套作马铃薯的生产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在我国一些玉米主产区,玉米套种马铃薯的生产模式已经相当成熟。

在这种模式下,玉米和马铃薯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产量。

目前玉米套作马铃薯的技术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

1. 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关于玉米套作马铃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马铃薯的栽培方面,研究人员通过选育高产优质的种子、改良栽培技术、提高施肥水平和控制害虫病害等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而在玉米的套作种植方面,研究人员主要从控制杂草、调整植株密度、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研究。

通过这些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为进一步完善玉米套种马铃薯的生产技术奠定了基础。

2. 研究问题尽管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玉米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玉米和马铃薯是两种生长期不同的作物,因此在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由于套作种植方式的特殊性,如何有效地调整两种作物之间的空间布局和资源利用,也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玉米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尚未形成标准化的规范,农民在实际生产中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和保障,也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1. 种子选育为了提高玉米和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首先需要通过良种选育来改良两种作物的种子品质。

针对玉米,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具有较高抗逆性和适应性的新品种;对于马铃薯,也可以通过育种杂交等手段,选育出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马铃薯品种,从而提高套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浅议延安市马铃薯间作玉米在不同行比模式下效益分析

浅议延安市马铃薯间作玉米在不同行比模式下效益分析

陕西农业科学2021,67(03):17-19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浅议延安市马铃薯间作玉米在不同行比模式下效益分析李媛,郑太波,党菲菲,杜红梅,王春霞,宋云(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延安716000)摘要:为探讨延安市马铃薯玉米间作在不同行比模式下的效益最大化,设置六种马铃薯/玉米行比模式,分别为马铃薯:玉米1:1、2:2、2:1、1:2、4:2、2:4,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行比模式为1:1时效益最好。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间作;效益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88-5368(2021)03-0017-03Benefit Analysis of Potato/Maize Intercropping underDifferent Row Ratios in YanQnLI Yuan,ZHENG Taibo,DANG Feifei,DU Hongmei,WANG Chunxia,SONG Yun(Yan'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an'an,Shaanxi7160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ximum benefit of potato/maize intercropping under different row ratio modes in Yan an,six row ratio modes of potato to maize were set up,its row ratio of potato to maize was1:1, 2:2,2:1,1:2,4:2and2:4,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tato/maize row ratio mode of1:1had the best benefit.Key words:Potato;Maize;Intercropping;Benefit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200m左右,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日照2300~2700h),年均无霜期170d,年平均气温7.7~10.6T,年降水500mm,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1]。

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探讨

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探讨

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是一种将玉米和土豆作物进行轮作种植的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和空间资源,提高农田产量和经济效益。

随着全球粮食安全和农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目前对于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优化。

本研究旨在对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进行全面探讨,以期为农田种植模式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通过深入研究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的优势和问题,评估其效益并展望其发展前景,旨在为相关农田种植模式的改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这种种植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益和发展潜力。

通过对该种植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农民提供更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策略。

研究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的目的还在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这种种植模式的评估和探讨,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研究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玉米和土豆是我国两大重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稳定。

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存在着土壤养分流失严重、病虫害易发等问题,影响了作物产量和质量。

探讨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农田的生产效益。

由于玉米和土豆的生长周期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了农田的闲置,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了作物产量。

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

玉米具有较强的根系系统,能够深入土壤中吸收养分,从而减少了土壤中养分的流失。

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探讨

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探讨

玉米套土豆种植模式探讨玉米和土豆是我国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们的种植模式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玉米套土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

本文将对该种植模式进行探讨。

一、玉米套土豆模式的基本概念玉米套土豆模式是一种在同一片土地上依次种植玉米和土豆的种植模式。

具体来说,先在土地上种植玉米,等到玉米收获后,留下土地上的残茬,然后把土豆种植在这些残茬上。

玉米套土豆模式有很多的优点,如在同一片土地上可以高效种植玉米和土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玉米和土豆的耕作期相似,方便农民的操作;土豆的根系可以依附玉米根系,让土壤呈现活跃的状态,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因此,在适当的地区,推广玉米套土豆模式可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 土地选择选择适合种植玉米和土豆的土地是玉米套土豆模式的第一步,特别是对于土壤的肥力、排水条件等方面需要进行严谨的考虑。

2. 种植玉米玉米是在玉米套土豆模式中的第一步。

种植前要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注意化肥的使用量和施肥的方法,控制草害、病虫害等玉米的生长问题。

3. 收获玉米在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玉米,处理好残茬。

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把土壤上的残茬翻深,而只是将其平整到土表层即可。

4. 种植土豆玉米收获后,直接在土地上进行土豆的种植。

为了保持土湿度,并防止土面固结,可以适量的施入尿素等化肥。

5. 管理期间在土豆生长期间,需要注意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持土质环境,应合理使用化肥、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玉米套土豆模式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也省去了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传统操作和后期的处理,如犁耕和挖掘,有利于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其次,玉米套土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受益农户的经济效益和生活实际效益,同时也能够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土地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玉米套土豆模式是一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新型种植模式,具有非常广阔的推广价值。

马铃薯套作玉米技术总结

马铃薯套作玉米技术总结

马铃薯套作玉米技术总结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马铃薯套作玉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

本文将从马铃薯套作玉米的概念、套作方式、栽培技术、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铃薯套作玉米的概念马铃薯套作玉米,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先种植马铃薯,再种植玉米的一种栽培方式。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民的经济风险。

二、马铃薯套作玉米的套作方式马铃薯套作玉米有两种套作方式:一种是马铃薯和玉米同时种植,一种是马铃薯先种植,玉米后种植。

在同时种植的方式中,马铃薯和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应相同,这样可以使两种作物的生长相互协调,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资源。

而在先种植马铃薯后种植玉米的方式中,需要在马铃薯收获后及时耕种,同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为玉米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三、马铃薯套作玉米的栽培技术1. 土壤准备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地。

在种植前需要进行耕作、翻耕、平整、施肥等工作,以为后续的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 种植在种植马铃薯时,要选择健康的种薯,并根据不同品种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播种期。

在播种时应注意行距和株距的设置,同时进行适量的施肥和浇水。

在收获马铃薯后,需要及时耕种,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并进行翻耕、平整等工作,为后续的玉米种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在种植玉米时,可以选择较矮的玉米品种,并采用密植的方式进行种植。

同时要注意适时施肥和浇水,及时除草、松土等工作,以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3. 病虫害防治在马铃薯套作玉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在种植马铃薯时,可以适时喷洒杀虫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在种植玉米时,可以选择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并采用轮作方式,定期更换种植地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马铃薯套作玉米的优缺点1. 优点马铃薯套作玉米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马铃薯_玉米套作对马铃薯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_黄承建

马铃薯_玉米套作对马铃薯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_黄承建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3, 39(2): 330342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
/zwxb/ E-mail: xbzw@
DOI: 10.3724/SP.J.1006.2013.00330
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 E-mail: hcj268@ Received(收稿日期 ): 2012-05-09; Accepted(接受日期 ): 2012-10-09;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 2012-12-11. URL: /kcms/detail/11.1809.S.20121211.1613.003.html
Effect of Potato/Maize Intercropping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in Two Potato Varieties
HUANG Cheng-Jian1,2, ZHAO Si-Yi2, WANG Long-Chang1,, WANG Ji-Chun1,, ZHAO Yong1, CAI Ye-Mao1, TENG Yan1, and YANG Guo-Cai1
马铃薯/玉米套作对马铃薯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黄承建 1,2 杨国才 1
1
赵思毅 2
王龙昌 1,*
王季春 1,*

勇1
2
蔡技学院 / 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重庆 400716; 635000
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四川达州

要 : 以马铃薯品种中薯 5 号 (早熟 , 株型直立 )和米拉 (中晚熟 , 株型扩散 )单作为对照 , 在大田条件下 , 调查马铃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是一种精细化、高效化的耕作方式,它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植面积的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下面就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做简要介绍。

一、地膜马铃薯的特点
1.早熟:地膜马铃薯与传统的播种方式不同,其可以在春季进行种植,收获期约在
5-6月份。

2.品质优异:地膜马铃薯由于得到充分的阳光、水、营养和保护,因此质量极佳,味道鲜美。

3.减少劳动强度:地膜马铃薯采用特制塑料薄膜,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耕作效率。

1.节约土地资源: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不仅增加了种植的利用率,还能为未来的作物种植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

2.保护土壤和环境: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可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减轻土壤化学污染,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

3.优化农业经济效益: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选择合适品种:在选择地膜马铃薯和玉米种子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和生长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品种。

2.地膜铺设:在选择地膜时,应选择质量较好、透气性好、防渗性好的塑料薄膜进行铺设。

3.施肥:地膜马铃薯和玉米在种植时应适量施肥,并注意简易污染控制,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危害。

4.病虫害防治:在种植过程中,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保证作物健康生长。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能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广泛应用这种技术是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方向。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是一种将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生产技术。

这一种技术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1、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地膜马铃薯和玉米间作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减少种植面积,实现高产、高效、高收益的生产。

2、降低有害生物的发生率。

马铃薯和玉米间作可以降低害虫和病害的发生率,减少使用农药的量,降低农业环境污染。

3、提高农业生产的节水效益。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浪费,实现高效节水。

4、增加农产品的多样性。

通过马铃薯和玉米间作,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多样性,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1、技术要求高。

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需要严格的技术操作,掌握必要的管理技术和措施,提高生产效益。

2、农民风险较大。

因为种植多种农作物,农民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如病虫害的发生或天气变化等,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

1、土地准备在选定的种植土地上,要进行深耕深翻,将土地杂草和其他土壤杂质清除干净,并施入堆肥和其他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使土地肥沃透气。

2、地膜覆盖在选择的种植土地上铺设地膜,并将地膜固定在地面上,以便于后期植株生长和管理。

地膜的铺设可以减轻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温度,增加作物产量,提高生产效益。

3、适时播种平均每隔30厘米一行播种玉米籽粒,随后在为种植马铃薯的位置开出坑位,距离每隔70厘米,深度15厘米,然后将种好的马铃薯插在坑位中。

4、管理措施种植后需要进行常规管理,包括及时浇水、除草、松土、肥料管理等。

在生长过程中每隔15天需进行一次喷洒农药。

5、收获和储藏在马铃薯和玉米的生长季节结束之后,需要及时对植株进行收获和储藏,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总之,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生产技术,在保证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益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技术,并加强合作和交流,推进地膜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技术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杂志 万方数据 (%) &’’!
!/
!!!!!!!!!!!!!!!!!!!!!!!!!!!!!!!!!!!!!!!!!!!!!!!!!!!!!!!!!!!!!!!!!!!!!!!!!!
条件, 适应了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既能使其生 长旺盛, 又有利于增强马铃薯的抗病能力, 更有 [!] 利于保持其优良的种性 。因此夏播收获的马 铃薯近乎于脱毒薯的原种级。 ) 小结与讨论
%#
万方数据
作物杂志 %##" ())
何世龙, 辽宁省丹东市种子管理站, ,,.+++ 艾厚煜, 辽宁省凤城市种子站, ,,.,++ 收稿日期: "+++ 4 +* 4 +2 ,. 修回日期: "++, 4 +" 4 "1
万方数据
! " # " $ 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春夏鲜玉米互套 地膜春马铃薯种植同 ( ! " # " %) , 鲜玉米于 $ 月 &’ 日播种在二膜中间的沟里, 春马铃薯于 ( 月 !# 日收获, 收获时要把薯秧全部翻到玉米垄 上压到土里作追肥 (因为 !’’)* 薯秧所含 + 素 [&] 相当于 %’’)* 人粪尿 ) ; 春马铃薯收获后, 经 整理施肥后于 ( 月 &’ 日把夏播鲜玉米播种在 收获春马铃薯后所形成的新的空垄上, 这样在 (即快 田间暂时形成了春、 夏鲜玉米 ! ! , 的格局 要成熟 的 鲜 玉 米 和 刚 出 土 小 苗 的 高、 矮秧格 经整 局) 。春播鲜玉米于 - 月 &% 日收获上市, 地于 - 月末 . 月初播种夏播马铃薯, 夏播鲜玉
玉米、 马铃薯间套作模式评价
何世龙
摘 要 玉米与马铃薯间套作的 ! 种不同 方式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 源和土地资源, 使地膜马铃薯与隔沟玉米的间 作方式不但获得较高的马铃薯产量 (达到 " # " 万 $% & ’(") , 同时玉米也获得 ) *++$% & ’(" 的产 量; 而且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鲜玉米春夏互套 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本地区的二季不足、 一 季有余的生态特点, 从而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 济效益。这种套作方式对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 [,] , 增加农民收入, 具 构的调整, 发展多熟种植 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玉米;马铃薯;隔沟;套作 玉米与马铃薯间套作在丹东地区已有近 基本形式为 " , ( !+ 年的历史, - " 垅玉米, , 垅马 铃薯) , 这种模式亩产值也不过几百元。为了适 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 效益, 我们于 ,**. 年进行了玉米间套作马铃薯 栽培模式试验,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而为作物 的间、 混、 套作的最佳配置提供了参考。 , ,#, 材料与方法
& &"!
结果与分析 产量与产值 试 验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列于表&和表%。
玉米产量 ()* 1 23 )
&
各处理产量调查
马铃薯产量
小区 ()*) !. " # !- " ’ &% " ’ (鲜玉米) !.# 穗 (鲜玉米) !(& 穗
()* 1 23& ) #
作物 地膜马铃薯 春播鲜玉米 夏播鲜玉米 夏播马铃薯
马铃薯与鲜玉米春夏互套时间 (月 ・ 日)
催芽 ・ & &# ・ $ !・ ( !. ・ !# 播种 ・ % &’ ・ $ &’ ・ ( &’ ・ &. 出苗 ・ $ !’ ・ # & ・ ( &$ ・ . / 收获 ・ ( !# ・ &% ・ / / ・ !! & 二作物共生期 (0) $$ &/ %!
艾厚煜
期 ,".5, 鲜玉米为从黑龙江引进的白粘早, 乳 春马铃薯为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选 熟期 .+5; 育的 “早大白” 、 生育期 )25, 夏播马铃薯是在我 地区连续夏播达 "" 年之久仍不退化的中熟品 生育期 *+5。 种克新 1 号, , # 1 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用甲基异柳磷拌种, 鲜玉米可进 行催牙后播种; 春播马铃薯均采取见光散晾催 芽后播种; 夏播马铃薯可于 6 月上旬从半地下 种薯冷贮库出库, 经搭棚散晾、 药剂浸种, 催芽 后切块播种。 , # ! 科学施肥 标准 氮 肥 施优质农家肥 " # "2 万 $% & ’(" , " " 磷肥 *++$% & ’( , 氯化钾 ,2+$% & ’(" 。 *62$% & ’( , 隔沟 种 植 玉 米, 增 加 氮 !.+$% & ’(" , 磷 ,.+$% & " " , 钾 , 再加上春马铃薯收获后的薯 ’( !"+$% & ’( 秧全部作为氮肥施入还田。夏播马铃薯再增优 质农家肥 1+++$% & ’(" , 磷酸二铵 1++$% & ’(" , 氯 " 注意要在二个芽块中间施化肥, 化钾 62$% & ’( , 不要 “烧芽子” 。 , # 2 播种与收获 , # 2 # , 玉米与地膜马铃薯 种植方式 ", ( , 玉米 - " 垅玉米, , 垅马铃薯) 于 ! 月末播种, 马铃薯于 1 * 月份成熟时收获; 月 "+ 日栽种 (需提前 "+5 催芽) , 播深 ,+3( 以 内, 不宜过深, 播后踩实, 但要注意, 不要踩碰掉 芽子, 然后铲平垄面成小畦, 喷水后覆膜, )月 ,2 日收获上市。 ( /0) , # 2 # " 玉米与春马铃薯 按常规 ", - 套种。玉米于 ! 月末播种, *月 份成熟收获; 马铃薯于 ! 月 初 播 种, 6 月初收 获。 , # 2 # 1 地膜马铃薯隔沟玉米 小区内全部种上马铃薯, 而且每二垄耙平 扣一个膜, 播种时间同 (, # 2 # ,) , 在二膜中间的 沟里于 ! 月末播种玉米, 马铃薯于 ) 月 ,2 日收 获上市, 玉米于 * 月份成熟时收获。
!( .’’ / %’’ && &’’ &% $’’ !# (’’
表%
处 理 产值 (元 1 23& ) !# %%# !& ’%’ &% /-’ .. (’&
各处理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投入 (元 1 23& ) 种子 ! &$’ ! &$’ % !.’ ( #$’ $’# $’# 地膜 &-’ 肥料 & .’# & .’# % (-$ # $’人工 ! ./’ ! #%’ ! /!’ % &$’ 小计 ( &’# # #-# / !(/ !# #/& 收入 (元 1 23& ) / !%’ ( $## !$ .’! (/ ’&. . %$( (& #-% 比 45 增加 (元 1 23& ) & (-#
表&
处 理 小区 ()*) 玉米与地膜春马铃薯 玉米与露地春马铃薯 ( 45) 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玉米 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鲜玉米 春夏互套 (商品薯) #( (商品薯) %! (商品薯) -$ 春播 -. (种薯) 夏播 #&
可收获上市出 米于 / 月上旬即可达到乳熟期, [%] 售; 夏播马铃薯经烟雾防霜 处理后于 !’ 月末 或 !! 月初收获 (见表 !) 。
形成和积累增加, 从而获得群体增产优势。 玉米与马铃薯二种作物间套作, 由于其株 型、 叶型、 需光特征各不相同, 增加了这个复合 群体的总密度, 从而增加截光量和侧面受光, 减 少了漏光和反射, 改善了群体内部和下部的受 [$] 。 光状况,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马铃薯与鲜玉米春夏互套, 从时间安排上 巧妙地利用了双方需水肥多寡的空隙, 充分地 利用了一年中最丰富的光热资源和水分资源, 从而提高了各自的产量与产值, 夏播鲜玉米 / 月中旬收获后, 正值夏播马铃薯薯块形成期, 而 这一时期正处于仲秋冷凉季节, 具有夜低温条 、 夜凉 (/ " %6 ) 的气象 件, 而这种昼热 (!- " !6 )
辽东山区实行鲜食玉米与马铃薯春、 夏互 套四熟种植, 不但能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而 且在鲜食玉米和马铃薯生产方面起到提前延 后、 调剂市场、 增加种薯、 就地留种、 防止退化的 积极作用。 高秆作物玉米与矮棵作物马铃薯, 应用时 空技术进行套作, 使两种作物在共生期内协调 生长, 使复合群体的单位面积产值均比单作有 大幅度增加。 马铃薯与鲜玉米春夏互套种植形式是一种
适合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高效农业的 一个好路子。 春鲜 玉 米 是 种 在 马 铃 薯 的 垅 沟 (隔 沟 种 植) , 因此在中耕、 整地等作业上有些不便, 有待 今后改进。还应注意玉米的保鲜、 加工、 运输、 市场等环节和夏播马铃薯的防霜冻等。防止种 植模式的单一化。
参考文献
于贵瑞 0 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与优化设计方案 0 辽宁 " 萧祖荫, 科技出版社, "’’#, &, !’ + /) % 辽宁省畜牧副食厅 0 蔬菜生产技术手册 0 辽宁省人民出版社, "’/", %, %"# 肖运成 0 马铃薯夏播留种烟幕防霜效果 0 作物杂志, ) 艾厚煜, "’’!, %, %! + %& 程延年 0 玉米生育与产量模型 0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 ( 佟屏亚, 社, "’’&, ), %%& + %%’ 战青芳 0 马铃薯夏播留种退化轻的原因分析 0 种子通 ! 艾厚煜, 讯,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