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制度
劳动法律制度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案例讨论】胡松在某网络公司做技术工作,劳 案例讨论】 动合同到期后,公司既没有续签劳动合同、也没 有终止劳动合同,而是让他继续上班。合同到期 两个月后,公司新CEO上任,即决定大幅裁员。 两个月后,公司新CEO上任,即决定大幅裁员。 胡松跟其他一些员工一样,收到了公司发出的终 止劳动合同通知书。胡松跟其他一些员工一样, 收到了公司发出的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胡松办 完离职手续后,找到人力资源部,要求公司向自 己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想到却遭到了人事经理的 拒绝,理由是双方劳动合同到期后形成的是事实 劳动关系,依法不应补偿。问:对于事实劳动关 系,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法确 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 协议。其特点是: (1)主体特定。 (1)主体特定。 (2)劳动合同具有从属性。 (2)劳动合同具有从属性。 (3)有较强的法定性,强行性规范较多。 (3)有较强的法定性,强行性规范较多。
(二)劳动合同的种类 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在劳动合同 期限届满之前,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法 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可分为 (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 (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第三十九、四十、四 十一条 ) (3)劳动者单方解除。(第三十七、三十八条)
1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1)订立劳动合同的主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1)订立劳动合同的主 体不合法,即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具备法律规定的 主体资格。(2)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或形式不合法。 主体资格。(2)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或形式不合法。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4)用人单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4 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5) 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5) 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值得注 意的是,劳动法里面的欺诈、胁迫不是可以撤销 的行为,而是完全无效的行为。无效劳动合同, 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 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 分仍然有效。
劳动用工法律法规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履行工作职责,提高职业技能。
第二章招聘制度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地招聘劳动者。
第六条招聘劳动者时,不得歧视劳动者,不得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拒绝录用。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真实的招聘信息,包括岗位、职责、待遇等。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薪酬制度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工资。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制度,明确工资支付时间、方式等。
第四章考勤与休假制度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如实记录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法定休假日、年休假、探亲假等休假制度。
第五章培训制度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培训机会,鼓励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确保培训效果。
第六章保密制度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保密制度,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第十九条劳动者应当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七章奖惩制度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劳动者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对违反劳动纪律、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劳动者给予处分。
第八章离职制度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劳动法中相关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 保障劳动者权益原则: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劳动者自愿原则:劳动者有权自主选择职业,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从事劳动。
3. 平等协商原则:劳动关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确定劳动关系。
4. 劳动安全卫生原则: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5. 男女平等原则:用人单位不得因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因素歧视劳动者。
6. 保护未成年人原则: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 劳动者的权利(1)平等就业权: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用人单位不得因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因素拒绝录用。
(2)劳动报酬权:劳动者有权获得与其劳动相称的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克扣劳动者的工资。
(3)休息休假权:劳动者有权依法享有休息和休假,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
(4)劳动安全卫生权: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劳动环境。
(5)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6)劳动争议处理权:劳动者有权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和提起诉讼。
2. 劳动者的义务(1)遵守劳动纪律:劳动者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2)完成劳动任务: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完成劳动任务。
(3)提高职业技能:劳动者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适应劳动市场的需求。
(4)保守商业秘密:劳动者应当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三、劳动合同制度1. 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 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3.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合同的期限;(2)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3)劳动报酬;(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5)社会保险;(6)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7)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8)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法律法规遵守制度
劳动法律法规遵守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了规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保障员工权益,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订立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体员工,包含员工、管理人员以及临时工等各类劳动关系人员。
二、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2.1 基本原则2.1.1 敬重法律法规:全部员工必需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劳动法律法规,敬重劳动者的权益,并切实履行雇主的义务。
2.1.2 公平合理:公司要求在劳动关系中实行公平、合理的原则,并以平等、公正、公开的态度对待员工。
2.1.3 优先保护弱势群体:公司尤其重视对特殊劳动人群(如未成年人、孕妇、残疾人等)的保护,并依据法律法规予以相应的特殊待遇。
2.2 工时和休息制度2.2.1 工时:公司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得违法加班和超时工作。
2.2.2 休息制度:公司依据国家和地方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休假权益,定期布置员工休假,合理布置并保障员工的休息时间。
2.3 劳动酬劳制度2.3.1 工资支出:公司依据劳动合同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定时足额支出员工工资,并确保合法合规。
2.3.2 工资调整:公司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经济情况,合理调整员工工资,并及时通知员工。
2.4 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2.4.1 安全生产:公司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2.4.2 职业健康:公司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依据国家规定实施职业病防护工作,供应必需的职业健康保护设施和培训。
2.5 女职工和特殊劳动者保护2.5.1 孕产假保护:公司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关于女职工孕产期间的休假、工资和保障政策,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
2.5.2 未成年劳动者:公司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未成年劳动者的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未成年员工得到合法合理的保护和关怀。
2.6 福利待遇2.6.1 福利政策:公司依据国家规定和公司经济实力,合理订立福利政策,为员工供应合理的福利待遇。
劳动法律法规遵守管理制度
劳动法律法规遵守管理制度1. 前言本制度旨在确保企业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促使企业合规经营、维护员工权益、塑造良好的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2. 知识普及为了让员工充分了解劳动法律法规,企业将定期组织劳动法律法规培训,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3. 企业的义务企业将确保以下事项的执行,以充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3.1 就业平等企业将遵守国家的就业政策,不鄙视任何员工,公平对待全部员工,不因性别、种族、民族、宗教、年龄、健康情形等因素进行任何鄙视或偏袒。
3.2 劳动合同签订企业将与每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同时,企业会将劳动合同的内容解释清楚,而且与员工进行认真的沟通,确保其知情并同意。
3.3 工资支出企业定时足额支出员工工资,合理确定工资标准,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企业将建立健全工资核算和发放机制,并保管相关凭证,确保工资支出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3.4 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企业将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休息权利,严格执行国家对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
企业将订立认真的考勤制度,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情况记录准确可靠。
3.5 劳动保护企业将为员工供应良好的劳动保护条件,采取必需的措施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企业将订立和实施安全生产制度,供应必需的劳动防护设施,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6 劳动纪律企业将订立适用于员工的劳动纪律,明确员工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
企业将加强对员工的纪律教育和管理,对违纪行为进行相应处理,确保企业良好的秩序和工作纪律。
3.7 劳动争议处理企业将依法建立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员工供应公正、公平的劳动争议解决途径。
企业将乐观与员工沟通和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力保员工权益的实现。
我国劳动规章制度包括哪些
我国劳动规章制度包括哪些一、劳动法律制度我国劳动规章制度的基础是劳动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这些法律是国家对劳动关系的基本规范,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基础。
1. 《劳动法》《劳动法》是我国最基本的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劳动报酬、劳动时间与休息、劳动安全与卫生、职工培训等内容,是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基石。
2.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管理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依法履行合同约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法规。
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我国调解劳动纠纷和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制度,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程序和机构,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有效的纠纷解决途径,保障了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稳定。
二、劳动制度法规劳动制度是用人单位内部规范劳动关系、管理劳动过程的制度性文件,主要包括《劳动合同》、《职工手册》、《规章制度》等。
这些法规是用人单位内部管理劳动关系、规范员工行为、保障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的重要依据。
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书面协议,是管理劳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的基本文件。
劳动合同一般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内容、履行、变更和解除等内容,是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2. 职工手册职工手册是用人单位为规范员工行为、保障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内容包括工作制度、纪律规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是用人单位管理员工的重要制度文件。
3. 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为明确劳动关系、规范员工行为而制定的具体规定和办法,主要包括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等。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内部管理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和形式,对维护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劳动保护条例有哪些(2023年最新劳动合同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23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3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促进就业第三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五章工资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第八章职业培训第九章社会保险和福利第十章劳动争议第十一章监督检查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第十三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七条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劳动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
劳动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劳动法律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背景下,针对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益保护与协调关系而制定的法律体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劳动法律制度也经历了多次变革与演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关系和法律需求。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工时制度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对劳动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探讨。
一、劳动合同的历史演变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础,具体规定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在劳动合同的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个别合同到后来的集体合同,不断提升了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水平。
最早的劳动合同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在农耕经济时代,农民与地主之间通常存在土地租赁关系,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然而,在工业革命后,人们开始从农村迁往城市,工厂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变得紧张。
工人面临着低薪、长工时和劳动条件恶劣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劳动法律制度来保护他们的权益。
随着劳动运动的兴起,工会成立并开始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
为了确保工人的权益,政府开始制定法律,规定了最低工资、工时限制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保护措施。
同时,个别劳动合同逐渐转变为集体合同,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来确保工人的利益。
二、工时制度的历史演变工时制度是指规定劳动者每天、每周、每年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法律规定。
在工时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从无限制的工作时间到现代的工时标准,体现了对工人健康、生活平衡的尊重。
在早期的工业社会,工人的工作时间通常是没有限制的,他们被迫长时间工作,甚至超过12个小时。
工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沉重劳作,很难享受到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这种情况引发了工人运动的兴起,要求政府制定工时限制的法律。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许多国家开始制定法律来限制工作时间。
例如,法国于1919年首次规定了每周工作时间为48小时,从而为工人创造了更多的休息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时标准逐渐得到改善,现代社会一般实行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以保障工人的健康与生活平衡。
三、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社会保障是劳动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劳动者提供各种形式的保护与福利。
劳动用工法律制度
第五节劳动用工法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法律制度,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成立、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劳动法律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我国为标准劳动用工问题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与之配套的关于工作时刻、休息休假、工资、劳动爱惜等政策、法律、法规文件。
其中,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全面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标准,在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解除、变更、终止、续订劳动合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一样法与专门法的关系,即劳动合同法有规定的,优先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劳动法。
一、劳动法概述(一)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紧密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和。
制定劳动法的目的是爱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进展和谐稳固的劳动关系,保护社会安宁,增进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
2.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劳动法的要紧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但并非所有社会劳动关系均由劳动法调整,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狭义的,一样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进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其特点是:(1)劳动关系的当事人是特定的,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2)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进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是职业劳动、集体劳动、工业劳动进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非个人劳动、农业劳动和家庭劳动关系。
(3)劳动关系具有人身、财产关系的属性。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确实是将其人身在必然限度内交给用人单位支配,因此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属性。
劳动关系具有财产关系的属性,是指劳动者有偿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由此缔结的社会关系具有财产关系的性质。
(4)劳动关系具有平等、从属关系的属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是通过现代契约形式——劳动合同确信的,两边当事人在成立变更或终止劳动关系时,依照平等、志愿、协商原那么进行,因此劳动关系具有平等关系的属性。
我国劳动法的法律制度及其适用
我国劳动法的法律制度及其适用摘要:我国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旨在维护劳动关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本文拟以“我国劳动法的法律制度及其适用”为题,探讨我国劳动法的基本法律制度以及其具体适用情况,以期更好地加强我国劳动法的执行与完善。
关键词:我国劳动法、法律制度、适用正文:一、我国劳动法的基本法律制度我国劳动法的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即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劳动者的基本权利、雇主的基本义务、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以及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制度。
1、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就业、平等报酬、平等机会、不歧视、合理工作时间和安全卫生。
这些原则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石,同时也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
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包括劳动条件的协商、安全保障、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劳动报酬、教育培训等方面。
这些权利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系列保障,帮助其在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待遇和条件。
3、雇主的基本义务雇主的基本义务包括保证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利益、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待遇、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按时支付劳动报酬等方面。
雇主的义务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
4、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解决劳动关系纠纷的重要机制。
我国劳动法对于劳动争议处理系统做了全面明确的规定,劳动者和雇主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以及人民法院等多种途径解决劳动纠纷。
5、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制度针对劳动关系中的违法行为,我国劳动法制定了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制度。
这种制度为维护劳动法律的权威和严肃性,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我国劳动法的适用情况我国劳动法适用广泛,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劳动关系。
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意识不够、监管不严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实际案例,展现了我国劳动法的适用情况。
案例1:小明在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按时完成每月目标,遭到公司处罚性辞退。
劳动法的主要制度
劳动法的主要制度一、引言劳动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
它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
劳动法中有许多主要制度,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制度,包括劳动合同制度、劳动时间制度、工资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
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核心制度之一。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在劳动力资源的交付和价值的实现上达成的协议即构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约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依据,它规定了双方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内容。
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了其合法权益。
三、劳动时间制度劳动时间制度是指劳动者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年的工作时间安排。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工作时间。
劳动法对工作时间有明确的规定,例如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或规定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等。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权益,确保劳动者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保障其身心健康。
四、工资制度工资制度是规定劳动者工资计算和支付的制度。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制度规定了工资的计算方法、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等。
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的支付方式和要求,确保劳动者能够按时、按规定地获得应得的工资待遇。
五、劳动保护制度劳动保护制度是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制度。
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安全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设施,保护劳动者免受工作环境、工作工具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危害。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权益和权益保障。
六、结论劳动法的主要制度,包括劳动合同制度、劳动时间制度、工资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平衡的重要规定。
这些制度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法的宗旨就是要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一些企业里,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时常发生,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此,健全和完善劳动法律制度,是国家需要采取的紧迫之策,也是长远之策。
一、劳动法律制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一)什么是劳动法律制度简单地说,劳动法律制度是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本和技术是市场的三大基本要素,因而,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也就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法律制度。
具体而言,劳动法律制度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
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制度调整的核心内容.所谓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其基本内容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使用该劳动并支付工资。
从该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合同关系,具有合同之债的财产要素。
但与民法上债的关系不同的是,它还具有身份和社会公益的要素.劳动者必须亲自提供劳动而不能由他人代理;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会形成从属关系,劳动者需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因此,劳动者在提供劳动的同时,与用人单位也建立了身份关系。
由于劳动者是社会的大众,劳工问题也就成为基本的社会问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是否安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劳动关系不应当仅仅看作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还应当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公益来看待.此外,劳动法律制度也调整一些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是附随于劳动关系发生的。
天津劳动法规章制度
天津劳动法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天津市的劳动法规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规章。
第二条本法规章适用于在天津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平等自愿、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原则,履行相关规定。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劳动者应当尊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劳动合同,提高劳动效率,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天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关系监督管理工作,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协商和解决劳动争议。
第六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通过集体谈判、劳动仲裁、劳动仲裁、人力资源仲裁等方式解决劳动争议。
第七条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保护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第九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共同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十条本法规章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劳动合同第十一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注明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内容。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等材料,并且要求劳动者提供健康证明。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第十五条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应当事先通知用人单位,并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相关义务。
第十六条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满时,如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续签劳动合同;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劳动法律制度ppt课件
• 6、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 • 7、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使原合同无法履行。 • 8、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或发生严重困难须裁减人员的,
需提前30日说明情况。若在6个月又录用的,被裁减人 员有优先录用的权利。
9
•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1、因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
• 一、工资的构成 • 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
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 二、工资的特征 • 1是基于劳动关系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 2是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所给予的物资补偿 • 3是依据政策和合同的规定确定的工资标准 • 4是以法定货币形式定期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21
• 三、工资保障
2
• 2义务 • 完成劳动任务,提高劳
动技能,执行安全操作 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 职业道德。
3
第二节劳动合同
• 一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 1合法原则 • (1)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资格。 • 凡年满16周岁、初中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中国人、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均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另一 方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 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 (2)劳动合同内容合法 • (3)劳动合同形式合法(书面形式) • 2自愿平等、协商一致原则
从事夜班工作的职工;(3)从事矿山井下、高山、 有毒有害特别繁重紧张等作业的职工 4、延长工作时间 5、不定时工作时间:外勤人员、推销人员等 6、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交通、旅游、建筑等行业
17
• 二、休息休假时间 • 1、法定节日 • (1)元旦 • (2)春节 • (3)国际劳动节 • (4)国庆节 • (5)法律、法规规定的
现行关于劳动的规章制度
现行关于劳动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及其他用人单位管理劳动者劳动行为的法律关系。
第三条用人单位接受劳动者提供劳动,应当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待遇,维护和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第四条国家保障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劳动报酬,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五条国家推行全面就业,促进劳动者就业。
第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工作时间制度,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
第七条国家实行劳动竞聘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第八条国家建立劳务派遣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第九条国家推行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国家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和促进劳动和谐。
第二章用人单位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是指依法设立的企业、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经营或者非营利目的聘用劳动者的单位。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劳动岗位职责,确定劳动报酬。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劳动者的意愿,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
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劳动者发放工资,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保障劳动合同的执行。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公开工资和劳动条件,接受劳动者监督。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为经济困难的劳动者提供帮助。
第三章劳动者第二十二条劳动者是指依法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自然人。
第二十三条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工会组织,维护自身及集体合法权益。
新劳动法 规章制度
新劳动法规章制度第一条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规范劳动市场秩序,制定本劳动法。
第二条本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用人单位从事劳动工作的劳动者。
第三条劳动者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尊重用人单位的管理,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劳动效率。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履行劳动合同、协议或者其他形式的劳动协议,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第五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监督检查,促进劳动关系的合法合理发展。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有权进行举报和投诉,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对于违反本劳动法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对于严重违法的情况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第九条本劳动法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章劳动关系的构成第十条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受用人单位雇佣从事劳动工作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和劳动者的能力、技术、经验等条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形式的劳动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劳动工作的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劳动保护、劳动纪律、劳动争议解决等条款。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劳动者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工作条件,确保劳动者能够正常进行工作和生活。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不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履行法定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五条劳动者不得擅自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一定期限通知用人单位,并按照约定或者法定规定履行解除程序。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管理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第十七条劳动者有权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或者克扣劳动报酬。
法律基本知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法律基本知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一系列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本文将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终止、工资与工时等方面介绍劳动法的基本知识。
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体系的根本立足点,它确保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平等、自由和公正。
具体而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等原则:劳动法体现了平等原则,即无论劳动者的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因素如何,都应当享有平等的劳动权益和机会。
雇主不得因人种、民族、性别、宗教等因素对劳动者进行歧视。
2. 自由原则:劳动法保障劳动者享有自由选择、自由就业的权利。
劳动者有权自主决定与雇主建立或解除劳动关系,雇主不得非法限制劳动者的自由。
3. 保护原则: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权益为出发点,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雇主的基本义务。
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人身权益、工资报酬、劳动时间、工作条件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保护。
4. 公平原则:劳动法追求公平的原则,主张在劳动关系中确保公正正当、合理合法的利益分配。
雇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律和相关规定履行义务,不得操纵或侵犯劳动者的权益。
二、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终止劳动关系的建立是指劳动者与雇主之间通过劳动合同等方式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
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双方应当遵守以下原则:1. 自愿原则:劳动关系的建立应当基于劳动者的自愿选择,双方不得强迫或欺骗对方签订劳动合同。
2. 平等原则:建立劳动关系的双方在权利与义务、地位与待遇等方面应当平等对待,不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情况。
3. 公开原则:劳动关系的建立应当公开透明,双方应当充分了解合同内容及各项权益,并明确约定。
劳动关系的终止是指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劳动合同的解除、到期或终止等情况。
在劳动关系终止时,双方应当遵守以下原则:1. 合法原则:劳动关系的终止应当依据法律相关规定进行,双方不得私下自行解除劳动合同。
2. 公平原则:劳动关系的终止应当公平合理,双方的权益需要在终止协商中得到相应的保障与补偿。
制定劳动法律规章制度
制定劳动法律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劳动法律规章制度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建立健全的劳动制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范用工行为,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信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遵守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劳动制度,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制度,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第六条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职工代表大会,行使集体协商、讨论劳动条件和待遇等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七条本规章制度所称用人单位包括生产型企业、服务型企业、特殊行业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和机构。
第八条劳动法律规章制度应当科学合理,切实解决劳动关系中的实际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第二章劳动合同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待遇等事项,确保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经劳动者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和福利待遇,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投保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和补偿。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保护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和健康,防止职业病和劳动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当经过劳动者同意,如有争议,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处理。
劳动法的主要制度
劳动法的主要制度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劳动法的主要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人单位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也是劳动法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制度。
用人单位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必须明确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如工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等。
第二,采取工资支付制度。
劳动者的工资是其劳动所得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地支付工资,不得拖欠或少发工资。
工资支付制度也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发工资、私自调整工资等行为,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加班劳动制度。
劳动法规定,加班劳动时间不得超过每日工作时间的三小时,累计不得超过每月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加班劳动制度,对于按规定进行工作的劳动者,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支付加班费。
第四,法定休假制度。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带薪年假、病假、探亲假、婚假、丧假等法定休假制度,用人单位必须认真执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予劳动者必要的休息和照顾。
第五,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多个方面,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以上就是劳动法的主要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旨在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依法合理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
对于劳动者而言,劳动法的这些制度能够保障其基本权益,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遵守这些制度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
因此,劳动法的主要制度是企业及其员工进行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
成 要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素
内容 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促进就业原则 劳 动 平等就业原则 就 双向选择原则 业 原 照顾特殊群体人员就业原则 则
限制未成年人就业原则
案例 分析
某城乡供销合作社经当地劳动合同社会保 障部门审核,通过广播电台
发布招用人员通知,招收18名工作人员,年龄
在30岁以下,男女不限,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身体健康,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合 工 劳劳 劳 劳 合 违 同 作 动动 动 动 同 约 期 内 保条 报 纪 终 责 限 容 护件 酬 律 止 任
劳动合同的常见约定条款如试用期条款、保密条款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但用人单位 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具备特定的 情形,有特定的凭证可认定劳动关系成立。
系 特
兼具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属性
征 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
劳
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
动
位等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法 适 用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 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范 围
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确 立劳动关系
劳 主体
劳动者
动 法
用人单位
律
关 系
客体
劳动力
劳 动
有效劳动合同
合
同
效 无效劳动合同
力
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 内容形式和签订程序合法
欺诈、胁迫、乘人之危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 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履行应遵循亲自履行、权利义务相 统一、全面履行和协作履行原则。
案例
孙某与某建筑施工队签订了一份劳动
分析 合同,合同中规定有“发生死伤事故
建筑施工队概不负责”的条款。由于工地
【导入案例】
❖ 杨林是某企业的一名职工,家住厂区内。为了家居安全, 自行建起一堵围墙。厂方认为私自建围墙不符合城建规定, 多次派人做杨某工作,要求杨某自行拆除围墙,杨某不理。 厂方为促使杨某拆除围墙,采取停发工资的措施,并多次言 明只要杨某自行拆除围墙后,将补发其全部被停发的工资。 为此,杨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发还停发 的工资。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此案因私建住宅墙而 引发的工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不属于受案范围,建议 争议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问题】
❖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理该案是否正确?为什么?
❖ 2.该企业和杨林应如何处理这起纠纷?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 关系密切联系的其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劳动法 调整对象
劳动关系
与劳动关 系密切联系的 其它社会关系
劳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动
关 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单身妇女出差不方便,回族女青年在单位食堂就餐不方
便,而未加录用。
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待遇应否平等 现实中就业歧视现象有哪些
任务二 熟悉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订立、履行 三、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四、与劳动合同有关的法律责任
导入案例
❖ 56岁的张先生在一家公司已经任职十七年。他 的合同于2008年1月31日到期。由于他工龄太长, 所以单位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与他续签劳动合同了。 于是单位在2008年1月1日正式通知他合同到期后, 终止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张先生认为自己已经工 作十七年了,而且马上就快退休,现在单位提出终 止,是不应该而且也没有人情味的一种做法。那么, 单位是否有权终止合同张先生的合同?张先生应该 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
死亡
单位的原因致合同无效给劳动
与
者造成损害的
劳 动 合 同 有
用人单位 赔偿责任
单位违法解除合同或故意不订 立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 给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
关 的 法 律 责
劳动者的 赔偿责任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 造成损害的
未解除劳动合同应聘新单位, 给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
为由,拒绝支付孙某的医疗费。
分析“死伤概不负责”条款的效 力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即具有法律约 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其内容。劳 动合同变更应具备一定的条件,且变更劳 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
劳 双方当事人经协商,达成一致
动 合
订立合同时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废止
同 变
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根据市场变化 决定转产或调整生产任务
更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
条 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件 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情况
劳动合同的解除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单方解除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劳动者单方解除
劳动合同终止事由
合 约定 用人 劳动者 劳退 合同 劳动
同 期
终止 条件
单位
完全丧 失劳动
动休 者年
目的
合同
满 出现 消灭 能力或 到龄 报名应聘者共52名,
考试合格者13名,共招收录用10名,未录用的有1名农
民,1名30周岁的单身妇女和1名回族女青年。这3名已
达录取分数线未录用者联名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要求
该合作社公布录取分数线,说明未录用的原因。经调查,
该合作社因农民无城镇户口,录用审批手续麻烦,30岁
上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孙某在一次施工中不慎从
脚手架上摔下来,当即身负重伤,造成腰椎粉碎性
骨折,虽经医院抢救脱险,但已下身瘫痪,生活不
能自理。在发生事故后,孙某家中无力承担巨额费
用,又少了主要生活来源,生活中顿时陷入困境,
孙某的家属找到建筑施工队要求支付医疗费,建筑
队则以劳动合同中有规定“死伤概不负责”的条款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 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劳
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动
客体具有单一性:劳动能力
合
内容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
同 特
劳动合同为要式、有偿、双务合同
征
基于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而产生第三 人利益
劳动合同的内容即劳动合同条款。根据 对劳动合同成立效力的影响,劳动合同条款 可以分为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
任
违反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给
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
项目九 劳动法律制度
❖ 【知识目标】 ❖ 1. 了解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 2. 熟悉劳动合同的内容及履行; ❖ 3. 掌握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及程序; ❖ 【能力目标】 ❖ 1. 能够制定劳动合同; ❖ 能够处理劳动争议;
任务一 了解劳动法基本理论
一、劳动法概述 二、劳动法律关系 三、劳动就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