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学计划
药理学实践教学计划书(3篇)

第1篇一、前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药理学实践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药理学实践教学方案,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二、实践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独立进行药理学实验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药理学基本理论实验(1)药物作用机制实验(2)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3)药物效应动力学实验(4)药物相互作用实验2. 药物分析实验(1)药物含量测定实验(2)药物纯度检查实验(3)药物稳定性实验3. 药物制剂实验(1)固体分散技术实验(2)缓释、控释制剂实验(3)注射剂制备实验4. 药物临床应用实验(1)临床药物疗效评价实验(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实验(3)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实验四、实践教学安排1. 实践教学时间:整个学期,每周安排2-3次实验课,每次实验课2-3学时。
2. 实践教学地点:药理学实验室、药物分析实验室、药物制剂实验室。
3. 实践教学教师: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
4. 实践教学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8-10人。
五、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2. 演示法:教师演示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
3. 实验操作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锻炼实践技能。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实验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践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2. 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进行考核。
药理学实践教学计划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药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认识和掌握。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特制定本药理学实践教学计划。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理解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药理学基本理论(1)药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机制。
(2)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基本原理。
(3)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2. 药物临床应用(1)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
(2)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3)药物治疗的监测和评价。
3. 药物制剂与药物分析(1)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制备工艺。
(2)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药物质量控制与检验。
4. 药物临床实践(1)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2)临床药理学实验。
(3)临床药理研究。
四、实践教学安排1. 实践教学时间:共16周,每周2学时。
2. 实践教学地点:药理学实验室、临床实习基地。
3. 实践教学方式:(1)课堂讲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系统讲解,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药物制剂、药物分析等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
(3)临床实习:学生在临床实习基地跟随医生进行临床药理学实习,了解药物临床应用。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
2. 实验操作: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技能考核等。
3. 临床实习:包括实习报告、实习考核等。
4. 案例分析:包括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答辩等。
六、实践教学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药理学》授课计划

《药理学》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药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药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常见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3. 能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周:绪论、药物代谢动力学1. 药理学概述2.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介3.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过程4.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过程第二周:药物效应动力学1.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效应2. 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3.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第三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1. 传出神经系统概述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3.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4.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抗胆碱酯酶药第四周:心血管系统药物1.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2. 抗高血压药物3. 抗心力衰竭药物4. 调血脂药物第五周:作用于其他系统的药物1. 镇静催眠药和抗癫痫药2. 抗炎药物和抗菌药物3. 镇痛药和抗痛风药4. 抗肿瘤药物和内分泌调节剂第六周:实验课程1. 实验准备和要求2. 实验内容(如药物对动物模型的作用等)3. 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2.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 结合临床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等)占30%;2. 期中考试成绩占40%;3. 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能力考核占30%。
六、教学注意事项与建议1. 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逐步深入;2.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3. 建议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做好笔记和总结;4.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药理说课教学设计方案

本节课为药理学说课教学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培养学生的药理学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
以下为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药理学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药物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
2. 教学难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什么是药理学?药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二)新课讲解1. 药物作用机制(1)介绍药物作用机制的基本概念。
(2)讲解药物作用机制的类型,如受体学说、离子通道学说、酶学说等。
(3)举例说明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
2. 药物不良反应(1)介绍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
(2)讲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如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
(3)举例说明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正确使用药物?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药理学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与药理学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结合临床实例,提高学生对药理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培养药理学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药理学实践教学计划模板(3篇)

第1篇一、前言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培养医学生扎实的临床用药基础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制定以下药理学实践教学计划。
二、实践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5. 为学生未来从事医药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药物作用机制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掌握药物作用靶点及信号转导途径;(2)实验内容:药物对离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的影响,药物与受体结合实验,信号转导途径验证等;(3)实验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
2.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和药效学特点;(2)实验内容:血药浓度测定、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药效学评价等;(3)实验方法:采用动物实验、生物样品分析、药效学模型等方法。
3. 药物相互作用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影响;(2)实验内容:药物相互作用类型、相互作用机制、相互作用评价等;(3)实验方法:采用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方法。
4. 临床药理学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临床药理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临床用药能力;(2)实验内容:临床药理学研究设计、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3)实验方法:采用临床试验、数据分析、文献综述等方法。
5. 药物评价与合理用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药物评价方法和合理用药原则;(2)实验内容:药物评价标准、药物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经济学评价等;(3)实验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临床实践等方法。
四、实践教学安排1. 实践教学时间:共安排20周,每周2学时;2. 实践教学地点:实验室、临床实践基地;3. 实践教学师资:由药理学教师、临床医生、实验室技术人员等组成;4. 实践教学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40%。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引言概述:药理学作为医药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培养医学和药学领域的专业人材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药理学课程的规划是学生在药学专业中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从事临床或者研究工作的必备知识。
本文将从药理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药理学课程规划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一、药理学课程的目标:1.1 培养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药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将来的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培养学生对药物治疗的全面认识和应用能力。
药理学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还需要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等相关信息,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1.3 培养学生对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能力。
药理学课程还应该培养学生对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能力,使他们能够参预到新药的研发和临床试验中,并为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药理学课程的内容:2.1 药物的作用机制。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传导的途径等,以了解药物的作用方式和效应。
2.2 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
学生需要学习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2.3 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给药途径等,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
药理学课程需要通过理论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内容。
3.2 实验教学。
药理学课程还需要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预到药物的制备和检测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3 临床实习。
药理学_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理学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药理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药理学专业人才。
2. 加强药理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优化药品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4. 提升药理学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三、具体工作计划1. 教学工作(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讲座,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3)开展药理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药理学素养。
2. 研究工作(1)针对临床用药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与国内外药理学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水平。
(3)定期举办药理学学术会议,分享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发展。
3. 药品管理工作(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处理药物不良事件。
(3)开展合理用药宣传,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意识。
4. 团队建设(1)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2)开展内部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
(3)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拓宽视野。
四、工作措施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
2.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合作,确保药理学工作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
3. 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4. 加强对团队成员的激励和考核,提高工作积极性。
五、预期成果1. 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培养一批具备扎实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药理学专业人才。
2. 在药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优化药品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性。
4. 提升药理学团队协作能力,为医院和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本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药理学工作将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药物研发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熟悉药物分类和命名规则,了解药物的来源和制备方法;2. 掌握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物动力学过程;3. 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转导途径等;4.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包括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等的相互作用;5. 培养学生的药物研发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药物分类和命名规则1.1 药物的化学分类1.2 药物的药理学分类1.3 药物的命名规则2. 药物的来源和制备方法2.1 药物的天然来源2.2 药物的合成方法2.3 药物的纯化和制备过程3. 药物动力学3.1 药物的吸收过程3.2 药物的分布过程3.3 药物的代谢过程3.4 药物的排泄过程4. 药物作用机制4.1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4.2 药物的信号转导途径4.3 药物的作用靶点5. 药物相互作用5.1 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5.2 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5.3 药物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6. 药物研发和药物治疗6.1 药物研发的流程6.2 药物治疗的原理和方法6.3 药物的临床应用四、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验教学:开展药理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3. 讨论研究: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医药企业、研究机构等,加深对药物研发和应用的认识。
五、课程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评分;3.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一、课程背景和目标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旨在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药理学特性。
药理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药物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具备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药理学基础药理学是药理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基本概念。
学生将学习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等知识。
2. 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是将药理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学科。
学生将学习不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此外,还将学习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和个体化药物治疗等内容。
3. 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学科。
学生将学习药物的毒理学特性,包括药物的毒性机制、毒性评价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内容。
此外,还将学习药物过量和药物滥用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 新药研发与评价新药研发与评价是药理学课程的前沿内容,学生将学习药物研发的基本流程、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和药物评价的方法。
此外,还将学习药物创新技术和新药审批政策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课程将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教师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讲解药理学的复杂概念和机制。
2. 实验教学课程将安排药理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参预药物的制备、检测和评价等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理学原理。
3. 临床实践课程将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临床科室,观察和学习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学生将与临床医生进行交流,了解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合理用药的原则。
四、课程评估1.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将包括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
学生应积极参预课堂讨论,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提交。
2. 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将对学生对基础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理解进行考查。
考试形式可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药理学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理学实践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案例分析、临床见习等手段,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实践教学计划旨在明确药理学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为药理学实践教学提供指导。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实验教学(1)基础实验:药物化学成分提取、药物含量测定、药物理化性质测定等。
(2)药理学实验:药物作用机制实验、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药物毒理学实验等。
(3)临床药理学实验:药物临床试验设计、药物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
2. 案例教学(1)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2)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分析。
(3)药物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3. 临床见习(1)临床药学科室见习。
(2)药学门诊见习。
(3)临床药师工作见习。
四、实践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2)指导教师示范: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学生观摩学习。
(3)学生自主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1)课堂讨论:教师提出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报告:学生撰写案例报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临床见习法(1)实地参观:参观药学科室、药学门诊等,了解临床药学的实际工作。
(2)临床药师指导:临床药师指导学生进行临床见习,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一、课程背景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旨在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效学等内容。
药理学的学习对于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为他们提供了了解药物的药理学基础,从而能够合理应用药物,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二、课程目标本药理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知识:1. 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转导和药物代谢等;2. 掌握药物的药效学知识,了解药物的药效学参数和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3. 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药物安全性问题;4. 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等相关知识;5. 培养学生的药物合理应用能力,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6.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包括药物的研发和药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三、课程设置本药理学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具体设置如下:1. 理论课(1)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和信号转导机制- 药物的激动剂和拮抗剂作用- 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和药物的药效学参数(2)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的半衰期和药物动力学参数- 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3)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安全性- 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和机制- 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 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物的安全用药原则(4)常见药物分类和临床应用- 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同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的个体差异和药物的个体化治疗2. 实验课实验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内容:(1)药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技能(2)药物的药效学实验和药物动力学实验(3)药物的不良反应实验和药物相互作用实验(4)药物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细胞实验(5)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药理学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课程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2. 实验课程将采用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实验讨论等方式进行;3. 学生将通过课堂作业、小组项目和个人报告等方式进行学习评估;4. 学生将参与药理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
药理课程规划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药理学二、课程目标:1. 理解药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2. 掌握药物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 熟悉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基本原理。
4.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三、教学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四、学时安排:48学时五、教学内容:第一周:药理学概述1. 药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2. 药物的概念、分类和命名3. 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第二周:药物代谢动力学1.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分布2. 药物代谢和排泄3. 药物动力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第三周:药效学1. 药物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3. 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第四周: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1. 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分类和原因2.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防治3. 药物相互作用及其防治第五周:特殊人群用药1. 儿童用药2. 老年人用药3. 妇女用药第六周:临床用药实例分析1. 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2. 药物治疗的个体化3. 药物治疗的评价和调整第七周:总结与复习1. 课程内容总结2. 期末考试复习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病例,让学生了解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4. 实验教学法:结合实验,让学生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基本原理。
七、教学评价:1.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药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掌握程度。
2.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报告、作业等,占总成绩的30%。
3.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药理学》(第XX版)2. 教学参考书:《临床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网站、在线课程等4. 实验室资源: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实验设备九、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药理学概述第3-4周:药物代谢动力学第5-6周:药效学第7周: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特殊人群用药、临床用药实例分析、总结与复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为今后从事药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引言概述:药理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理学课程的规划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考核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药理学课程的规划。
一、课程设置:1.1 基础知识:药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基础。
该部分主要包括药物的分类、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动力学等内容。
1.2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理学中的关键概念,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
该部分内容包括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机制和影响因素等。
1.3 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药理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评估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并了解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二、教学方法:2.1 理论授课:药理学课程的理论授课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药理学的理论知识。
2.2 实验教学:药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了解药物的制备方法、分析技术和评价指标等。
2.3 病例讨论:病例讨论是药理学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中。
通过分析和讨论真实病例,学生可以加深对药物治疗的理解和认识。
三、实践环节:3.1 药物制剂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制备不同类型的药物制剂,了解药物的制备工艺和技术要点。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制剂特点。
3.2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影响因素。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3.3 药物相互作用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评估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四、考核方式:4.1 课堂测试:课堂测试可以检验学生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一、课程目标药理学是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与药物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医学、药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支持。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药理学基础药理学是药理学的基础,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将重点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导通路等内容,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学生将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原理和药动学知识。
2. 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是将药理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治疗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重点讲解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和用药安全问题。
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学会合理用药的原则和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3. 药物毒理学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毒性的了解与评估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药物毒理学的基本概念、毒性机制和评估方法等内容,重点讲解药物的毒性反应、代谢毒性和致畸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和病例分析,学生将学会评估药物的毒性风险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 药物开发与评价药物开发与评价是药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研发与评价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药物开发的基本流程、药物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等内容,重点讲解药物的临床试验和药物审批等环节。
通过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学生将学会设计药物研发方案和评价药物疗效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幻灯片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教师将以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与药物相关的实际问题。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一、引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学科。
药理学的学习对于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理学课程的规划,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二、课程目标药理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药理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传导途径等;2. 掌握药物代谢的基本原理和代谢途径,了解药物代谢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3.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包括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等的相互作用;4. 培养学生的药理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药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药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介绍药物的分类方法和命名规则,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的命名。
2.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介绍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机制,包括受体的类型、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等。
3. 药物的作用机制:介绍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靶点、信号传导途径等。
4. 药物代谢:介绍药物代谢的基本原理和代谢途径,包括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消除过程。
5. 药物相互作用:介绍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等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相互作用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6. 药物的临床应用:介绍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等。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包括药物分类、药物作用机制等。
2. 实验教学:开展药理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
3. 讨论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4.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并进行学术报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表达能力。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一、课程背景介绍药理学是医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
药理学课程的规划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其成为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药物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理解;2. 培养学生对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等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理解;3. 培养学生对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药物安全等方面的意识;4.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药理学该课程主要介绍药物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机制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药物的化学性质、药效学以及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等知识。
通过理论授课和实验操作,学生将对药物的基本属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该课程主要介绍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药物的动力学特性。
学生将学习药物代谢酶系统、药物排泄途径、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学生将能够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过程。
3. 临床药理学该课程主要介绍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各类药物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原理、剂量选择、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估等知识。
通过病例分析和模拟临床实践,学生将培养对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的意识。
4. 药物研究方法学该课程主要介绍药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学生将学习药物研究的设计原则、实验操作技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等内容。
通过实验实践和文献综述,学生将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药物的整体认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病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4. 讨论和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1.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一、引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效应的学科,是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文将针对药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2. 掌握常用药物的分类、特点和临床应用,了解不同药物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机制。
3. 培养学生的药物安全意识,提高其对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各个过程,包括口服吸收、静脉注射、肠道吸收、血液循环和肝脏代谢等。
2. 药物的作用机制:涵盖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转导、离子通道调节和酶的抑制等方面的内容。
3. 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介绍不同药物的分类、特点和主要临床应用,包括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等。
4. 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处理方法。
5. 药物研究方法:教授学生药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写作等。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药理学实验,培养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其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医药企业、药物研究机构等,增加实践经验和了解行业动态。
五、评估方式1. 期中和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和论文: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和论文,评估其实验设计和科学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其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
4. 平时成绩: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药理课程规划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药理学二、课程目标:1. 理解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2. 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药效、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3. 熟悉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提高学生临床用药水平,为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药物的来源、分类和命名2.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 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3. 药效学- 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药效学的评价方法- 药效学的研究方法4. 药动学- 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5.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作用机制的分类- 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6.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和原因-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7.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分类和原因-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和处理- 药物相互作用的监测8.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临床药理学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药理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药理学知识;4.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技能;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药理学概述、药物体内过程2. 第3-4周:药效学、药动学3. 第5-6周: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4. 第7-8周: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药理学5. 第9-10周:总结、复习、考试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掌握;3. 期末考试(40%):考察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一、课程背景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以及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药理学的学习对于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药物的治疗原理、药物的副作用以及药物的合理使用。
二、课程目标1. 理解药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掌握药物的命名方法;2. 掌握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3.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性,理解药物的作用靶点和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4. 掌握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和药物监测的方法;5. 能够合理使用药物,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用药指导。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药理学1.1 药物分类与命名1.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1.3 药物的药效学特性1.4 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1.5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1.6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和药物监测2. 临床药理学2.1 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用药指导2.2 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2.3 药物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药理学2.4 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动力学模型2.5 药物的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综合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药理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3. 病例分析:通过病例分析,让学生将药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情况,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深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药理学导论》2. 《药理学基础》3. 《药理学教程》4. 《临床药理学》七、课程评价药理学课程的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考核方式全面。
药理学课程规划

药理学课程规划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物治疗的学科,是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医学、药学研究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药物的基本分类和命名规则;2. 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3. 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原理;4. 学会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5. 培养学生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药物分类与命名1.1 药物分类的基本原则1.2 药物命名的规则和方法2.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1 药物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因素2.2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蛋白结合率2.3 药物代谢的途径和影响因素2.4 药物排泄的途径和影响因素3. 药物作用机制3.1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3.2 药物的激动与抑制作用3.3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4. 药物相互作用4.1 药物的药动学相互作用4.2 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4.3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5. 药物疗效评价与安全性5.1 药物的疗效评价指标5.2 药物的药物动力学评价5.3 药物的药物效应评价5.4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6. 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6.1 药物研发的基本流程6.2 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6.3 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监测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地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药物实验,加深对药物作用机制和效应评价的理解。
3. 讨论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案例和经验。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参观医药企业或医疗机构,了解实际药物研发和应用的情况。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前半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碱类;M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实验
电教幻灯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咳、痰、喘之间的关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呼吸系统药的优缺点,恰当选用药物。
第十六章作用消化系统药
消化药
化性溃疡药
泻药和止泻药
2
48~
52
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
演示实验
电教幻灯
比较碳酸氢钠、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的作用特点及应用,说出甲氰米胍的作用及特点
第十五章
作用于
1、镇咳药: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2、祛痰药:痰液稀释药;粘痰溶解药3、平喘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
46~
50
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
演示
镇咳药的概念和分类;解释可待因、喷托维林、苯丙哌林、二氧丙嗪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说出祛痰药的分类和概念;解释氯化胺、乙酰半胱氨酸、溴已新的作用特点、用途说出平喘药的概念和分类,简述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克仑特罗的平喘作用及应用;解释氨茶碱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说出色甘酸钠、肾上腺皮质激素、异丙阿托品的平喘作用及应用
8~
10
2
38~
42
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
演示实验
电教幻灯
解释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哌唑嗪、普萘洛尔、拉贝洛尔、氢氯噻嗪、的降压特点、降压机制、用途及不良反应。
说出可乐定、利血平、肼苯哒嗪的降压特点及应用注意;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原则。比较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普萘洛尔、地尔硫卓抗心绞痛的作用、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举出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作用、作用机制、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8~
10
2
18—20
同上
简述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受体的类型、分类及其效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及其分类。
比较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作用特点及应用;解释阿托品的作用、用途、பைடு நூலகம்良反应及其防治;比较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和丙胺太林的作用特点及其应用。
解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简述多巴胺、麻黄碱、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酚妥拉明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第二十一章药物的相互作用
1.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2.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3.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2
76~
82
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
演示实验
电教幻灯
分析药物在体内过程的相互作用
简述药物在体外配伍及应用、及在作用部位的相互作用
通过处方分析阐述药物的相互作用、并学会审查处方
第二十二
章
1.金属和类金属中毒解救药
第十四章抗过敏药
1.组胺受体阻断药:H1受体阻断药;H2受体阻断药;钙剂
2
44-~
48
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幻灯
1、说出组胺受体的类型、分布及效应,抗组胺药的分类2、解释H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哟作用、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3、比较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赛庚啶、阿斯咪唑、特非那定等的作用特点及应用4、说出钙剂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5、以急病人所急的态度正确选用药物,解除病人的过敏性疾患
解释硫酸镁的作用及应用;描述镁离子中毒与解救
观察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的不同作用并分析机理
第十七章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抗贫血药
2影响血凝过程药
血容量扩充药
4
52~
56
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
演示实验
电教幻灯
掌握硫酸亚铁、叶酸的作用、用途,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简述升白细胞药的作用、
叙述Vk、氨苯甲酸、肝素、链激酶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2.氰化物中毒解救药
有机物中毒解救药
2
78~
82
精讲、多练
简述金属类金属及氰化物的毒性作用并解释其解毒药的解毒原理
第十三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1、利尿药:利尿作用的肾生理学基础;常用的利尿药:高效能利尿药;中效能利尿药;低效能利尿药2、脱水药
2
2
42~
46
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
演示实验
电教幻灯
举出利尿药的分类、各类利尿药的作用部位解释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氨苯碟啶的作用、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描述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的特点、用途及不良反应。比较利尿药和脱水药的作用。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细心操作,仔细观察利尿药的利尿作用,爱护动物,能熟练动物导尿方法。巩固知识,联系利尿药的配伍应用,树立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意识。
药理学教学计划
护理专业药理学大纲和授课计划
章
章节内容
参考学时
累计学时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理论
实验
机动
第一章
总
论
1.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2.机体对药物的影响
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6--8
2
8—10
讲述
幻灯
实验
多练
说出药物及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习药理学的目的与方法。
解释药物基本作用、局部与吸收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的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阐述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药物的消除与蓄积、解释血浆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
阐述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熟练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及给药方法。
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
1.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理概述
2.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3.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
演示实验
电教幻灯
阐述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解释糖皮质激素药的禁忌症及药物相互作用
比较硫脲类和碘制剂的抗甲状腺作用、用途有何不同
叙述胰岛素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比较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第二十章
抗微生物药
1.抗生素
2.人工合成抗菌药
3.结核药
4.抗真菌药
5.消毒防腐药
12~
14
说出吗啡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比较其他药物的特点;简述吗啡的作用机制。
解释乙酰水杨酸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防治;比较其他各类药物的特点及应用;简述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机制;了解常用复方制剂的组成、应用。
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心血管系统药
1.抗高血压药:高血压的概念;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常用的抗高血压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利尿降压药;其他类型抗高血压药;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抑制药;神经节阻断药;直接扩血管药;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2.抗心绞痛药:硝酸酯类和亚硝酸类;β受体阻断药;钙拮
比较其它药物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观察并分析枸橼酸钠的抗凝血作用
第十八章
子宫兴奋药:
催产素、麦角生物碱、前列腺素
2
54~
58
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
演示
简述缩宫素、麦角生物碱、前列腺素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第十九章激素类药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2.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3.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
6~
8
60~
66
精讲、多练启发
阐述安定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比较与安定同类药物的特点及应用;说出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解救;简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阐述苯妥英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比较其他药物的特点、应用;说出各类癫痫的临床选药;简述苯妥英钠的作用机制。
说出氯丙嗪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比较其他抗精神病药的特点、应用;解释丙咪嗪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阐述氯丙嗪的作用机制。
概述传出神经系统药在抗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章至第七章中枢神经系统药
1.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其他类。
2.抗癫痫药:
3.抗精神失常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症药、抗躁狂症药
4.镇痛药:阿片受体激动药、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5.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其他类
8~
10
2
28~
30
同上
2
74~
82
精讲、多练启发
演示实验
电教幻灯
详述抗生素的作用、用途、抗药性、不良反应。
简述抗生素的种类及其作用原理
叙述磺胺药、喹喏酮药、呋喃药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观查磺胺药在不同PH值液体中的溶解、从而理解酸碱性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比较抗结核病药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简述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的临床应用
简述各类消毒防腐药的作用并联系其应用
解释强心甙的作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特点、用途、不良反应及中毒的防治;比较地高辛、洋地黄毒甙、毒毛旋花子甙K的特点。说出β受体激动药、血管扩张药在治疗慢性心功不全中的应用。观察强心甙对心脏的直接作用及其与钙离子的关系,并联系临床应用。
心血管系统药
抗药
3.失常药
4.功能不全药
8~
10
2
38~
42
观察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并联系临床。应具有严禁的科学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