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汽车防滑控制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是一种用于改善汽车制动性能和防止车轮侧滑的电子控制系统。
它通过实时监测车轮的转速差异,并根据车辆速度和车轮粘附情况,自动调节制动力分配,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ABS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ABS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1. 主控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负责监测车轮转速、处理传感器信号,并根据算法控制制动系统。
2.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轮转速和车轮阻滞情况的变化。
3.控制执行器:控制制动液压系统,通过控制制动压力和刹车分配,来调整车轮所受制动力的大小。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感知车轮转速:ABS系统通过车轮传感器感知每个车轮的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一般为感应式或磁敏电阻式。
2.比对并判断车轮转速差异:主控单元会将各个车轮的转速进行比对,并判断是否存在车轮间的转速差异。
当差异较大时,说明可能存在阻滞或滑动现象。
3.刹车压力调节:当主控单元检测到车轮阻滞或滑动时,会迅速调节制动系统的作用力。
通过控制执行器,它可以控制制动压力的大小和变化速率。
4.防止轮胎阻滞:根据车速和车轮阻滞程度,主控单元会控制制动器施加/解除制动压力。
当主动轮制动器压力过大时,会导致轮胎滑动,此时主控单元会减小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轮的滚动。
5.稳定操控车辆:通过循环控制刹车压力,ABS系统可以保持轮胎在阻塞且滑动阶段之间的平衡,使得司机可以保持对车辆的操控,避免有机会发生打滑或侧滑的情况。
ABS系统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阶段:1.启动阶段: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ABS系统会进行自检,并进行传感器的校准。
如果发现故障,系统会亮起警示灯并进入故障模式。
2.工作阶段:在正常工作时,ABS系统会通过感知车轮的转速,并实时监测车轮阻滞情况。
当检测到阻滞时,系统会自动通过调节制动器的压力,进行相应的制动力分配,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简述abs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简述abs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绝对值幅度计(absolute value amplitude scanner,简称ABS)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的振动幅度的设备。
它基于振动测量原理,通过测量物体振动时的位移变化来确定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
ABS的基本结构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组成。
传感器是ABS系统的核心部分,通常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测量振动。
传感器内部有一个电磁线圈和一个磁铁,当物体振动时,磁铁会在电磁线圈周围产生电流。
传感器的外壳能够固定在物体上,使得传感器和物体振动频率一致。
通过测量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变化,传感器就可以获取振动信息。
信号处理器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读取的形式。
在信号处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信号放大、滤波和调整等步骤。
首先,信号放大将传感器接收到的微弱信号放大到可测量范围内。
接下来,滤波器将去除信号中的噪音和干扰,以确保得到准确的振动幅度数据。
最后,调整步骤会根据不同设备和应用场景的需求对信号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样,信号处理器就能将过滤和调整后的信号发送到下一步的显示器。
显示器是ABS系统的最终输出部分,它根据信号处理器提供的数据来显示物体的振动幅度。
显示器通常以数字形式显示振动幅度,以便用户能够准确读取。
同时,显示器还可以提供一些附加功能,如储存数据、设置报警阈值等。
这些功能可以提供更多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选项。
ABS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振动测量原理,它利用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来获取和处理振动信号,最后通过显示器展示给用户。
在测量过程中,当物体振动时,振动会引起传感器内部的磁铁相对于线圈的位移变化。
这个位移变化会产生感应电流,其大小与振动幅度成正比。
传感器将感应电流送入信号处理器,经过放大、滤波和调整等处理后,最终生成可读取的振动幅度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显示器以数字形式展示给用户。
在实际应用中,ABS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振动监测和控制。
它可以测量机械设备的振动幅度,并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防止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abs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组成和工作原理
组成:绝对值电路(ABS)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传感器:安装在车轮附近,用于监测车轮的转速和运动情况。
2. 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分析车轮的状态,例如是否发生打滑。
3. 制动执行器:根据控制单元的信号,对制动系统进行调节,使车轮的转速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工作原理:ABS系统通过不断检测车轮的转速,判断是否发
生打滑,并在发生打滑时及时调节制动系统的力度,以保持车轮的转速处于安全范围内,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ABS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如下:
1. 监测车轮转速: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轮的转速,连续地将转速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
2. 比较车轮转速:控制单元将各个车轮的转速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转速差异。
如果存在转速差异,说明发生打滑。
3. 判定打滑情况:控制单元通过算法判断是否为打滑情况,并确定打滑程度。
4. 调节制动力度:根据判定结果,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制动执行器调节制动系统的力度。
一般情况下,ABS会间歇性地增加
和释放制动压力,以减少发生打滑的车轮制动力度,同时保持其他车轮的制动效果。
5. 维持安全转速:通过不断地调整制动力度,ABS系统使车
轮的转速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从而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和车辆稳定性。
总之,ABS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实时监测车轮转速,并在发生
打滑时通过调节制动系统的力度使车轮保持在安全转速范围内,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简述abs系统工作原理
简述abs系统工作原理ABS系统是现代汽车安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车辆在制动时因轮胎打滑而失控。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十分复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ABS系统的工作原理。
1. ABS系统的基本组成ABS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
其中控制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轮转速、车辆加速度、制动压力等信息,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
2.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当车辆行驶时,控制单元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轮转速等信息,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当车辆需要紧急制动时,控制单元会根据监测结果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
具体来说,当车辆需要制动时,控制单元会通过执行器控制制动阀门,将制动压力传递给制动器。
同时,控制单元会根据车轮转速的变化调整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在制动的同时不会因打滑而失控。
当车轮转速恢复正常时,控制单元会立即解除制动力,使车辆恢复正常行驶。
3. ABS系统的优点ABS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保持车辆在制动时的稳定性。
当车辆需要紧急制动时,ABS系统能够通过调整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在制动的同时不会因打滑而失控,从而提高车辆的制动效率。
此外,ABS系统还能够减少制动距离、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等,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4. ABS系统的缺点虽然ABS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ABS系统的成本比较高,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其次,ABS系统的维修难度比较大,需要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此外,ABS系统的故障会导致车辆制动失灵,从而增加了车辆的安全风险。
5. ABS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ABS系统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未来,ABS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通过使用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更加精确的制动控制。
此外,ABS系统也将会与其他安全技术进行融合,如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等,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ab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是由英文单词"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首字母缩写。
它是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装置,旨在防止车轮在紧急制动时因锁死而失去牵引力和操控能力。
ABS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
1. 控制单元(ECU):负责监测车轮的旋转速度和制动压力的变化,以识别是否存在着可能导致车轮锁死的情况。
2. 传感器:安装在每个车轮上,用于测量车轮的旋转速度,并向控制单元提供实时反馈。
3. 液压泵: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通过增加或减少制动压力,来调整车轮的制动力。
4. 蓄电池:为ABS系统提供电力。
工作原理如下:
1.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传感器会立即记录车轮的旋转速度,并向控制单元发送信息。
2. 控制单元分析车轮的旋转速度,并与预设值进行对比。
如果控制单元检测到某一车轮的速度下降得过快,即存在锁死的风险,它就会发出指令。
3. 控制单元通过液压泵调整制动压力,以解除对应车轮的制动力,使车轮重新获得旋转能力。
4. 控制单元会不断监测车轮的状态,并根据需要调整制动压力,以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会锁死。
通过这种方式,ABS系统可以防止车轮在紧急制动时锁死,
使驾驶员能够更好地控制车辆并减少潜在的交通事故风险。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是一种汽车制动系统,它通过防止车轮在制动时锁死,提供更好的制动性能和控制能力。
它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模块、执行器和制动系统。
当ABS系统检测到一些车轮即将锁死时,它会自动调节制动力,以防止车轮停止旋转。
控制模块负责根据传感器的输入,计算出每个车轮所需的制动力,并向执行器发送指令。
执行器是控制制动力的关键部分。
它通常位于每个车轮的制动器上,可以独立于制动系统调节制动力。
当控制模块发送指令时,执行器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制动力。
这种独立的控制使得ABS系统能够在车轮减速时防止它们锁死。
当车轮减速到安全的范围内,ABS系统会自动调整制动力,以确保车轮保持在安全的旋转速度范围内。
这样可以确保车辆仍然具有可控制性,并减少在制动过程中的打滑和偏移。
除了以上组成部分,ABS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车辆控制系统集成,如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和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接收ABS系统的输入来优化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ABS系统的结构主要由传感器、控制模块、执行器和制动系统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实时监测车轮速度和制动力,当检测到车轮即将锁死时,自动调节制动力,以防止车轮停止旋转并提供更好的制动性能和控制能力。
这种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减少制动过程中的打滑和偏移,以及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
AB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五、制动压力调节器
功用:接收ECU的指令,通过电磁阀的动作来实 现车轮制动器制动压力的自动调节。
组成:电磁阀、液压泵、储液器等。 制动压力调节器串联在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之间,
“减压”三种位置。
(1) 三位三通电磁阀
三位三通电磁阀由进液阀、回液阀、主弹簧、副 弹簧、固定铁芯及衔铁套筒等组成。
工作过程是: 电磁线圈未通电时,在主弹簧张力作用下,进
液阀打开,回液阀关闭,进液口与出液口保持畅 通-增压。
电磁线圈通入较小电流(2A),产生电磁吸 力小,吸动衔铁上移量少,但能适当压缩主弹簧, 使进液阀关闭,放松副弹簧,回液阀并不打开-保 压。
单通道
两个概念
★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对两个车轮实施一同控制
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大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 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称这两个车轮是按 高选原则一同控制。
★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对两个车轮实施一同控制
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小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 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称这两个车轮是按 低选原则一同控制。
2 回油泵与储能器
当电磁阀在减压过程中,从轮缸流出的制动液 由储能器暂时储存,然后由回油泵泵回主缸。
储能器依椐储存制动液压力的不同,分为低压 储能器和高压储能器。分别配置在不同型式的制
动压力调节系统中。
(1)低压储能器与电动泵 低压储能器一般称为储液器,用来接纳ABS减
压过程中,从制动分泵回流的制动液,同时还对 回流制动液的压力波动具有一定的衰减作用。
二位三通工作过程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通常由电控单元ECU、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组成。
一、ABS系统电控单元ECU(一)概述ABS系统电子控制部分可分为电子控制单元(ECU)、ABS模块、ABS计算机等,以下简称ECU。
70年代中期之前,电子控制单元正处于开发阶段,当时的ECU是由运算放大器、晶体管、电阻及电容等分立元件组成的模拟电路构成。
模拟电路存在的问题较多,元件数量多、组织生产难度大、噪声难以控制、零点漂移大,集成度很低的分立式ECU的外形尺寸也很大。
目前的ECU主要是由集成度、运算精度都很高的数字电路组成。
由于ABS装置目前已从高级轿车开始逐步向家庭轿车普及,因此,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合各种车型的ABS装置。
各种新开发的ABS几乎都是采用微型电子控制的ECU。
最初的模拟电路约由1000个电子元件组成,现在的ECU采用专用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元件数量缩减到70个左右,大大减少了ECU的重量、体积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生产率。
随着生产技术及汽车电路可靠性的提高,从原来的穿体安装结构发展到表面安装结构,体积更小。
(二)ECU的基本结构ECU由以下几个基本电路组成:①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
②运算电路。
③电磁阀控制电路。
④稳压电源、电源监控电路、故障反馈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各电路的联接方式如图1-1~图1-3所示。
图1-1 四传感器二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2 四传感器三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3 四传感器四通道系统ECU模块图1、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安装在各车轮上的车速传感器根据轮速输出交流信号,输入放大电路将交流信号放大成矩形波并整形后送往运算电路。
不同的ABS系统中轮速传感器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每个车轮都装轮速传感器时,需要四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要求有四个。
当只在左右前轮和后轴差速器安装轮速传感器时,只需要三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成了三个。
AB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常,ABS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加装车轮速度传感器、ABS电控单元、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及制动控制电路等组成的。
制动过程中,ABS电控单元(ECU)3不断地从传感器1和5获取车轮速度信号,并加以处理,分析是否有车轮即将抱死拖滑。
如果没有车轮即将抱死拖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2不参与工作,制动主缸7和各制动轮缸9相通,制动轮缸中的压力继续增大,此即ABS制动过程中的增压状态。
如果电控单元判断出某个车轮(假设为左前轮)即将抱死拖滑,它即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发出命令,关闭制动主缸与左前制动轮缸的通道,使左前制动轮缸的压力不再增大,此即ABS 制动过程中的保压状态。
若电控单元判断出左前轮仍趋于抱死拖滑状态,它即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发出命令,打开左前制动轮缸与储液室或储能器(图中未画出)的通道,使左前制动轮缸中的油压降低,此即ABS制动过程中的减压状态。
ABS液压控制总成的结构ABS液压控制总成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液压装置基础上经设计后加装ABS制动压力调节器而形成的。
普通制动系统的液压装置一般包括制动助力器、双腔式制动主缸、储液室、制动轮缸和双液压管路等。
除了普通制动系统的液压部件外,ABS制动压力调节器通常由电动泵、储能器、主控制阀、电磁控制阀和一些控制开关等组成。
实质上,ABS系统就是通过电磁控制阀体上的控制阀控制分泵上的油压迅速变大或变小,从而实现了防抱死制动功能。
(1)电动泵电动泵是一个高压泵,它可在短时间内将制动液加压(在储能器中)到15~18MPa,并给整个液压系统提供高压制动液体。
电动泵能在汽车起动一分钟内完成上述工作。
电动泵的工作独立于ABS电脑,如果电脑出现故障或接线有问题,电动泵仍能正常工作。
(2)储能器储能器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用得较多的为活塞-弹簧式储能器,该储能器位于电磁阀与回油泵之间,由轮缸来的液压油进入储能器,进而压缩弹簧使储能器液压腔容积变大,以暂时储存制动液。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一、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基本组成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ABS警示灯组成;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也可能不尽相同.. 1.车轮转速传感器为了检测车轮的转速;在前后左右各车轮上都安装一个轮速传感器..这种布置方法被称为传感器布置方式.. 在前轮驱动汽车上;可使用3传感器方式;即在前差速器前部安装一个车轮转传感器;然后在左右后轮各安装一个车轮转速传感器..齿轮脉冲信号发生器装在车轮上;齿轮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数和车轮的转速成正比..以上传感器信号都输往电子控制装置..2、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一般汽车的制动系统分为三个独立的液压系统;即左前轮、右前轮和左右后轮..制动压力调节装置按照电子控制装置中电脑的指令;通过增压、保持油压、调压来调节上述三个系统4个车轮的制动油压..制动压力调节装置附有专用的电动泵;如果需要提高油压;驱动电动机提高油压..3、电子控制装置基于各车轮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利用电子控制装置的电脑;按预先确定好的判断程序计算各车轮的制动力..根据计算结果;如果需要加大制动力;就打开进油电磁阀;如果需要解除制动就打开泄油电磁阀..二、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在ABS中;每个车轮上各安置一个转速传感器;将关于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总成、电动泵总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ABS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常规制动、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减小和制动压力增大等阶段..在常规制动阶段;ABS并不介入制动压力控制;调压电磁阀总成中的各进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开启状态;各出液压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电动泵也不通电运转;制动主缸至各制动轮缸的制动管路均处于沟通状态;而各制动轮缸至储液器的制动管路均处于封闭状态;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将随制动主缸的输出压力而变化;此时的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同..在制动过程中;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车轮转速信号判定有车轮趋于抱死时;ABS就进入防抱死制动压力调节过程..例如;电子控制装置判定右前轮趋于抱死时;电子控制装置就使控制右前轮制动压力的进液电磁阀通电;使右前进液电磁阀转入关闭状态;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不再进入右前制动轮缸;此时;右前出液电磁阀仍未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右前制动轮缸中的制动液也不会流出;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就保持一定;而其它未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仍会随制动轮缸的制动主缸输出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在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保持一定时;电子控制装置判定右前轮仍然趋于抱死;电子控制装置又使右前出液电磁阀也通电而转入开启状态;右前制动轮缸中的部分制动液就会经过处于开启状态的出液电磁阀流回储液器;使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迅速减小;右前轮的抱死趋势将开始消除;随着右前轮的抱死趋势已经完全消除时;电子控制装置就使右前进液电磁阀和出液电磁阀都断电;使进液电磁阀转入开启状态;使出液电磁阀转入关闭状态;同时也使电动泵通电运转;向制动轮缸送制动液;由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和电动泵通电运转;向制动轮缸泵送制动液;由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和电动泵通电运转;向制动轮缸泵送制动液;由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和电动泵泵送的制动液都经过处于开启状态的右前进液电磁阀进入右前制动轮缸;使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迅速增大;右前轮又开始减速转动..ABS通过使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循环往复地经历保持—减小—增大过程;而将趋于抱死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峰值附着系数滑动率的附近范围内;直至汽车速度减小到很低或者制动主缸的输出压力不再使车轮趋于抱死时为止;制动压力调节循环的频率可达3~20HZ..在该ABS中对应于每一个制动轮缸各有一对进液和出液电磁阀;可由电子控制装置分别进行控制;因此;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能够被独立地调节;从而使四个车轮都不发生制动抱死现象..尽管各种ABS的结构形式和工作过程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通过对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自适应循环调节;来防止被控制车轮发生制动抱死的;而且;各种ABS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是相同的..1 ABS只是汽车的速度超过一定以后如5km/h或8km/h;才会对制动过程中趋于抱死的车轮进行防抱死制动压力调节..当汽车速度被制动降低到一定时;ABS就会自动中止防抱死制动压力调节;此后;装备ABS汽车的制动过程将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相同;车轮被制动抱死对汽车制动抱死..这是因为在汽车的速度很低时;车轮被制动抱死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已经很小;而且要使汽车尽快制动停车;应必须使车轮制动抱死..2 在制动过程中;只有当被控制车轮趋于抱死时;ABS才会对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防抱死调节;在被控制车轮还没有趋于抱死时;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同..3ABS都具有自诊断功能;能够对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存在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故障时将自动地关闭ABS;并将ABS警示灯点亮;向驾驶发出警示信号;汽车的制动系统仍然可以像常规制动系统一样进行制动..三、ABS特点1、在低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应一脚踏死制动踏板在附着系数高的路面上;ABS几乎没有工作的机会..只有在冰雪路面上或下雨时;它才有工作的机会..此时路面附着系数比较小;在这种路面上;司机踏动制动踏板的动作稍一过猛;制动力就可能超过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当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司机紧急制动往往是一脚踏死制动踏板;这时;即使路面附着系统再大;制动力也会超过附着力的..在驾驶装用ABS的汽车时;制动时必须一脚踏死制动踏板..否则;会因制动力不足使ABS不能起作用..如果司机驾驶技术相当熟练的话;制动时能恰到好处地操作;ABS就一点用也没有了..ABS并不是自动制动;所以在驾驶这类汽车时;制动时应一脚踏死制动踏板..2、能在最短的制动距离内停车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如果没有ABS;无论怎么小心;制动力总是会显得太大;使轮胎抱死;从而使汽车制动距离过长..同样;在这种路面上;如果汽车有ABS;就能自动地使汽车轮胎与路面间产生最大的附着力;可以使制动距离变短..3、制动时汽车具有较高的方向稳定性ABS的最大优点即在于此;一脚踏死制动踏板;汽车的转向盘仍然可以控制汽车的方向;在转弯过程中;制动也不会影响汽车的转向性..在两侧附着系数不一样的路面上;如果没有ABS的话;在附着系数小一侧的路面上;轮胎很容易抱死;从而使汽车发生转动..装用了ABS的汽车;由于可自动进入选择慢控制程序之中;可以保持整车的方向稳定性.. ABS能使汽车获得最大的制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但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有了ABS;汽车的制动就再也没问题了;甚至错误地认为无论是冰雪等光滑路面;还是干燥路面;汽车的制动距离都是一样的..。
abs的工作原理
abs的工作原理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是一种车辆制动系统,它通过监测车轮的速度和施加适当的制动力来防止车轮在制动时锁死。
下面将详细介绍ABS的工作原理。
1. ABS的基本原理ABS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单元、液压泵和制动执行器组成。
当车辆制动时,传感器会监测每个车轮的速度,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会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判断车轮是否即将锁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车轮锁死。
2. ABS的工作过程当车辆制动时,ABS系统会根据车轮的速度变化来判断车轮是否即将锁死。
如果某个车轮的速度突然下降,表明该车轮即将锁死,控制单元会迅速减小该车轮的制动力,以避免锁死。
同时,控制单元会增加其他车轮的制动力,以保持整个车辆的稳定性。
3. ABS的工作原理当控制单元检测到车轮即将锁死时,它会通过液压泵向制动执行器施加适当的制动力。
制动执行器是通过液压系统控制的,它可以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来调整制动力的大小。
通过施加适当的制动力,ABS系统可以防止车轮锁死,并保持车辆的操控性和制动距离的最佳状态。
4. ABS的优点ABS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防止车轮锁死:ABS系统可以根据车轮的速度变化及时调整制动力,避免车轮锁死,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 缩短制动距离:由于ABS系统可以避免车轮锁死,所以车辆在制动时可以保持较高的牵引力,从而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效果。
- 提高制动稳定性:ABS系统可以根据不同车轮的速度变化调整制动力,使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保持稳定,减少侧滑和失控的风险。
总结:ABS是一种通过监测车轮速度并调整制动力来防止车轮锁死的车辆制动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控制单元、液压泵和制动执行器等组件实现。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根据车轮的速度变化判断车轮是否即将锁死,并通过调整制动力来避免锁死。
ABS系统具有防止车轮锁死、缩短制动距离和提高制动稳定性等优点。
通过ABS 系统,车辆在制动时可以保持稳定,提高操控性和安全性。
abs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绝对值函数(abs)是一个常用的数学函数,用来获得一个实
数的非负值。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实数作为输入,然后返回该实数的绝对值。
绝对值函数的组成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正数部分和负数部分。
对于一个给定的实数x,当x大于等于零时,绝对值函数的输
出等于x本身;当x小于零时,绝对值函数的输出等于-x。
这
样就保证了绝对值函数的输出始终是非负的。
例如,如果输入是3,绝对值函数的输出也是3,因为3是一
个正数。
如果输入是-5,绝对值函数的输出则是5,因为-5的
绝对值是5。
绝对值函数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几何的方法来解释。
可以将实数x表示在数轴上,绝对值函数的结果就是x到原点的距离。
无论x在原点的左侧还是右侧,从原点到x的距离始终是非负的。
绝对值函数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的绝对值,或者用来表示距离和误差等概念。
总之,绝对值函数是一个简单而有用的数学函数,它通过取一个实数的非负值来进行运算。
无论输入是正数还是负数,它都能返回非负的结果。
绝对值函数的组成由正数部分和负数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可以通过数轴距离的概念来解释。
abs耐热级原理
ABS耐热级原理解析1. 引言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机械强度和耐化学性能。
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如汽车引擎舱部件、电器外壳等高温环境下,需要使用ABS耐热级材料以保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解释ABS耐热级原理,并探讨其基本原理。
2. ABS材料的组成ABS是由丙烯腈(AN)、丁二烯(BD)和苯乙烯(S)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
其中,丙烯腈单体提供了硬度和抗化学性能,丁二烯单体提供了韧性和强度,苯乙烯单体则起到增塑剂和稳定剂的作用。
3. ABS材料的加工过程ABS材料通常通过挤出、注塑等加工方法制备成型。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ABS颗粒加热至适当温度使其变为可流动状态,并通过模具或挤出机形成所需的形状。
因此,加热过程对ABS材料的性能和结构起着重要影响。
4. ABS耐热级原理ABS耐热级材料是在普通ABS基础上经过改性而得到的一种高温耐受材料。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共聚物结构和添加特定的添加剂来提高ABS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4.1 共聚物结构调整在制备ABS耐热级材料时,可以通过调整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的配比来改变共聚物结构。
通常增加丙烯腈含量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化学性能,但同时也会降低韧性。
因此,在制备ABS耐热级材料时需要平衡这些性能指标,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
4.2 添加剂的选择为了提高ABS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向其中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阻燃剂、增塑剂、稳定剂等。
4.2.1 阻燃剂在高温环境下,ABS材料容易燃烧,因此需要添加阻燃剂来提高其阻燃性能。
阻燃剂可以通过吸收和隔离可燃气体、阻断氧气供应等方式来抑制火焰的蔓延。
常见的阻燃剂有溴系和氮系阻燃剂。
4.2.2 增塑剂增塑剂可以提高ABS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同时也会影响其耐高温性能。
一般来说,增塑剂会降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使其在高温下变得更加柔软。
abs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即为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英文
缩写。
它是一种车辆制动系统,可以防止车轮在制动时完全锁死,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
ABS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装置等组件相互配合,实现防止车轮锁死的功能。
1. 传感器:ABS系统内置了轮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每个车轮
的转速,并将传感器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
2.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每个车轮的转速来进行计算和比较,判断车轮是否即将锁死。
3. 执行装置:当控制单元检测到车轮即将锁死时,会通过执行装置调整制动力的分配。
执行装置通常由制动压力调节器和液压泵组成。
当车轮开始锁死时,制动压力调节器会减小制动力,液压泵则会增加制动液压力。
通过以上组件的协调工作,ABS系统实现了在车轮即将锁死
之前,智能地调节制动力分配,避免车轮完全锁死。
这样可以使车辆保持较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避免因制动过度而导致车辆失控的情况发生。
它利用了车轮转速的变化检测机制,能够实时监测车轮的转速,一旦发现某个车轮即将锁死,系统会立即调整制动力分配,使
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这种防止车轮锁死的技术在紧急制动和避免制动时,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制动效果,增加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能力,提高行驶安全性。
ABS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ABS系统电路分析与检测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由轮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电子控制单元和ABS警示装置 等组成。
1.ABS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传感器不断把各个车轮的转速 信号及时输送给ABS电子控制单元(ECU)
ABS ECU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对4个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 处理,计算汽车的参考车速、各车轮速度和减速度,确定各 车轮的滑移率。
1-传感器外壳;2-极轴;3-齿圈; 4-电磁线圈;5-永久磁铁;6-导线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ECU)是ABS的控制中枢,其功用是接收 轮速传感器及其他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这些输入信号 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放大和判别处理,通过精确计 算,得出制动时车轮的滑移率、车轮的加速度和减速度 ,以判断车轮是否有抱死趋势。再由其输出级发出控制 指令,控制制动压力调节器去执行压力调节任务。
电子控制单元(ECU)还具有监控和保护功能,当系统 出现故障时,能及时转换成常规制动,并以故障灯点亮 的形式警告驾驶员。
电子控制单元(ECU)内部电路通常包括:输入级电路 、运算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和安全保护电路。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使各个车轮的滑移率保持在理想的范围之内,防止车轮完全抱死
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轮速传感器
•电磁式轮速传感器主要由 传感器头和齿圈两部分组成 • 齿圈一般安装在轮毂或轴 座上,对于后轮驱动且后轮 采用同时控制的汽车,齿圈 也可安装在差速器或传动轴 上,齿圈随车轮或传动轴一 起转动,通常用磁阻很小的 铁磁材料制成 •传感头通常由永久磁铁、 电磁线圈和磁极等组成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一、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基本组成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ABS警示灯组成,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也可能不尽相同。
1.车轮转速传感器为了检测车轮的转速,在前后左右各车轮上都安装一个轮速传感器。
这种布置方法被称为传感器布置方式。
在前轮驱动汽车上,可使用3传感器方式,即在前差速器前部安装一个车轮转传感器,然后在左右后轮各安装一个车轮转速传感器。
齿轮脉冲信号发生器装在车轮上,齿轮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数和车轮的转速成正比。
以上传感器信号都输往电子控制装置。
2、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一般汽车的制动系统分为三个独立的液压系统,即左前轮、右前轮和左右后轮。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按照电子控制装置中电脑的指令,通过增压、保持油压、调压来调节上述三个系统4个车轮的制动油压。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附有专用的电动泵,如果需要提高油压,驱动电动机提高油压。
3、电子控制装置基于各车轮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利用电子控制装置的电脑,按预先确定好的判断程序计算各车轮的制动力。
根据计算结果,如果需要加大制动力,就打开进油电磁阀,如果需要解除制动就打开泄油电磁阀。
二、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在ABS中,每个车轮上各安置一个转速传感器,将关于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总成、电动泵总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ABS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常规制动、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减小和制动压力增大等阶段。
在常规制动阶段,ABS并不介入制动压力控制,调压电磁阀总成中的各进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开启状态,各出液压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电动泵也不通电运转,制动主缸至各制动轮缸的制动管路均处于沟通状态,而各制动轮缸至储液器的制动管路均处于封闭状态,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将随制动主缸的输出压力而变化,此时的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同。
abs的工作原理
abs的工作原理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缩写,它是一种车辆安全系统,旨在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时发生轮胎抱死的现象。
ABS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和液压控制装置组成,以实现对车轮制动力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制动效果和车辆稳定性。
工作原理:1. 传感器检测:ABS系统通过车轮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轮的转速,通常每一个车轮都有一个传感器。
传感器会将车轮转速的信息发送给ECU。
2. 制动踏板输入: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压系统会被激活,将制动力传递到车轮。
3. ECU控制:ECU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车轮转速信息后,会实时计算车轮的转速差异。
如果ECU检测到某个车轮即将抱死(转速急剧下降),它会采取措施来防止抱死。
4. 防抱死控制:当ECU检测到某个车轮即将抱死时,它会向液压控制装置发送指令,减少或者释放该车轮的制动力。
这样做可以使车轮保持旋转,增加制动力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5. 轮胎抱死解除:当ECU检测到车轮转速恢复正常时,它会重新施加制动力,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停下。
6. 反复控制:ABS系统会不断地监测车轮转速,并根据需要进行制动力的调整,以保持车轮的旋转并避免抱死。
优点:1. 提高制动效果:ABS系统可以在紧急制动时避免车轮抱死,保持车轮旋转,从而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
这有助于缩短制动距离,减少碰撞风险。
2. 提高操控性和稳定性:通过精确控制车轮的制动力,ABS系统可以防止车辆在制动时失去方向稳定性。
这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好地控制车辆,并减少失控的风险。
3. 提高驾驶舒适性:ABS系统可以避免车轮的颤动和噪音,提供更平稳的制动感受。
这可以提高驾驶舒适性,减少驾驶员的疲劳感。
4. 适应不同路面:ABS系统可以根据不同路面的情况,调整车轮的制动力分配。
这使得车辆在各种路况下都能保持稳定的制动性能。
5. 自动监测和修复:ABS系统可以自动监测传感器和其他组件的工作状态,并在发现故障时提供警告。
abs工作原理简述
abs工作原理简述概述本文将对ABS(防死锁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叙述。
ABS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它采用了一系列传感器和控制器来确保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不会发生横滑,从而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ABS的工作原理。
一、制动系统基础要理解ABS的工作原理,首先需要了解传统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传统制动系统主要包括制动踏板、制动液和制动盘/制动鼓等组成部分。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踏板的力量通过制动液传递给制动盘/鼓来减速车辆。
二、ABS系统组成ABS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传感器:ABS系统中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车轮的转速和加速度等参数。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车轮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2. 控制器:ABS系统中的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实时数据做出相应的调整。
控制器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成。
3. 油压调节器:油压调节器是ABS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它负责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控制每个车轮的制动压力。
通常,油压调节器由一个电动泵和减压阀组成。
三、ABS工作原理ABS系统通过连续的监测车轮速度和加速度,来判断车辆是否发生横滑。
当系统检测到车轮即将发生横滑时,它会自动调整每个车轮的制动压力,从而控制车辆的稳定性,防止车辆失控。
ABS的工作原理如下:1. 检测车轮速度:ABS系统中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会不断地监测每个车轮的转速。
当车辆的某个车轮即将发生横滑时,其转速会与其他车轮有明显的不同。
2. 比较车轮速度:控制器会对车轮速度进行比较,当发现某个车轮速度低于其他车轮时,它会判断该车轮即将发生横滑。
3. 调整制动压力:一旦控制器检测到横滑,它会向油压调节器发送信号,告诉它调整相应车轮的制动压力。
油压调节器会通过电动泵和减压阀来实现制动压力的调节。
4. 循环调整:ABS系统会以非常高的频率进行上述步骤的循环调整,以确保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保持稳定,避免发生横滑。
四、ABS系统优势与传统制动系统相比,ABS系统具有多种优势:1. 增加制动效果:ABS系统可以调整车轮的制动压力,使车辆在制动时保持稳定,提高制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一、综述如果你开过自动档的车的话,你就知道自动档和手动档有两大区别①自动档没有离合器,不像手动.②自动档不用换档,把档把拨到DRIVE D档就行。
③自动变速箱(加上扭矩转换器TORQUE CONVERTER,有的地方叫它湿式离合器) 和手动变速箱(加上离合器) 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做到了相同的功用。
汽车中自动变速箱的位置跟手动变速箱一样,自动变速箱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引擎的输出变换出很大的速度变化范围输出到驱动轮上。
奔驰CLK自动变速箱的解剖图宝马7型的6速变速器手动和自动变速箱之间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手动变速箱通过把不同直径的齿轮锁住到输出轴上来达到改变齿轮比,而自动变速箱却用同一组齿轮的不同排列来产生不同的齿轮比。
那组齿轮叫做行星齿轮。
一个自动变速箱是两个行星齿轮组合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整体。
从左到右:圈齿RING轮GEAR,行星载体PLANET CARRIER,和两个太阳齿 SUN GEARS任何行星齿轮都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太阳齿行星齿和行星齿载体圈齿每个组成部分都可以变化成为输入,输出或者静止。
选择不同的组合,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齿轮比。
这样的话一组齿轮毋需和其他齿轮联上,分开就可以输出不同的齿轮比。
把两组齿轮排成一行就可以得到四个前进档和一个倒车档。
扭矩转换器(也叫湿式离合器)TORQUE CONVERTERS的工作原理如果你读过上面关于手动变速箱的讨论,你就知道引擎是通过离合器和手动变速箱连接的。
如果没有离合器的话要停车的话就非得把引擎关掉。
但是用自动变速箱的汽车是不用离合器的。
它使用的是扭矩转换器。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自动变速箱需要扭矩转换器,扭矩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扭矩转换器的优点和不足。
和手动变速箱一样,自动变速箱的汽车也需要在车轮和变速箱静止时能够让引擎仍旧能够转动。
手动变速箱用的是离合器来把引擎和变速箱断开。
自动变速箱用的是扭矩转换器。
扭矩转换器在引擎和变速箱之间扭矩转换器是一种液体耦合器FLUID COUPLING,它能让引擎和变速箱各自独立旋转。
如果汽车在等红灯发动机怠速,引擎的转速很低,它输入扭矩转换器的扭力就很小。
所以只要轻踩煞车就可以让汽车保持静止。
你可以试试,如果你左脚去踩一下油门的话,你的右脚就要踩重一点煞车才能让汽车保持静止。
因为你给油的话,引擎转速上升,将更多的液体抽入扭矩转换器,这样就向轮子输出了更多的扭力。
如下图所示,在扭矩转换器坚固的外壳里有四个组成部分。
泵PUMP涡轮TURBINE定子STATOR变速箱液体TRAMISSION FLUID从左至右:涡轮,定子,泵扭矩转换器的外壳是固定在引擎的飞轮上的,所以它和引擎转速同步。
泵上的叶片是固定在外壳上的,所以它们和引擎转速也是同步的。
下图显示各个部件是怎样装配起来的。
扭矩转换器的泵是一种离心泵。
它转动的时候就把液体向外甩。
当液体向外甩后中心就产生了一个真空这样就可以吸入更多的液体。
液体进入了和变速箱相联的涡轮的叶片,这样涡轮就推动变速箱转动。
这样汽车就开始向前跑了。
除了不用关闭引擎能让汽车停下以外,扭矩转换器事实上在汽车起步加速时输出更大的扭矩。
现代的扭矩转换器能够把引擎的扭矩放大两到三倍。
当引擎的转速比变速箱转的快时扭矩转换器能够输出比引擎大的扭矩来了。
高速时,变速箱的速度就渐渐追上引擎的转速了。
最终两者的速度就很接近了。
当然最好是相同,因为他们转速不同的话,就有能量损耗。
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动档的车比手动要耗油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汽车上的扭矩转换器上有一个锁止离合器LOCKUP材CLUTCH。
当扭矩转换器的两半转速相近时,锁止离合器就把它们联起来,这样它们之间就没有滑动。
提高了传动效率。
二、自动变速箱的原理与使用自动波(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档搞得手忙脚乱。
自动波对于行外人士颇显神秘,要详细剖析自动波涉及不少专业知识,希望本文能够给大家一个初步的印象。
汽车自动波常见的有三种型式,分别是液力自动波(简称AT)、机械无级自动波(简称CVT)、电控机械自动波(简称AMT)。
目前轿车普遍使用的是AT,AT几乎成为自动波的代名词,广州本田老款使用的是四速AT 自动变速器,03新款改为五速AT变速器。
AT:结构与手动波相比,液力自动波(AT)在结构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
手动波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其中液力变扭器是AT最具特点的部件,它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直接输入发动机动力传递扭矩和离合作用。
原理泵轮和涡轮是一对工作组合,它们就好似相对放置的两台风扇,一台风扇吹出的风力会带动另一台风扇的叶片旋转,风力成了动能传递的媒介,如果用液体代替空气成为传递动能的媒介,泵轮就会通过液体带动涡轮旋转,再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上导轮,通过反作用力使泵轮和涡轮之间实现转速差就可以实现变速变矩了。
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变矩范围不够大,因此在涡轮后面再串联几排行星齿轮提高效率,液压操纵系统会随发动机工作变化自行操纵行星齿轮,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变矩。
辅助机构自动换档不能满足行驶上的多种需要,例如停泊、后退等,所以还设有干预装置即手动拨杆,标志P(停泊)、R(后档)、N(空档)、D(前进),另在前进档中还设有"2"和"1"的附加档位,用以起步或上斜坡之用。
由于将其变速区域分成若干个变速比区段,只有在规定的变速区段内才是无级的,因此AT实际上是一种介于有级和无级之间的自动变速器。
优缺点AT不用离合器换档,档位少变化大,连接平稳,因此操作容易,既给开车人带来方便,也给坐车人带来舒适。
但缺点也多,一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波灵敏,因此许多玩车人士喜欢开手动波车;二是费油不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近年引入电子控制技术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机构复杂,修理困难。
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
另外,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不能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启动。
如果拖运故障车,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以保护自动波齿轮不受损害。
CVT:采用传动带和可变槽宽的棘轮进行动力传递,即当棘轮变化槽宽时,相应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上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传动带一般用橡胶带、金属带和金属链等。
CVT是真正无级化了,它的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零件少,与AT比较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油耗较低。
但CVT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只能限用于在1升排量左右的低功率和低扭矩汽车,因此在自动变速器占有率约4%以下。
AMT:在机械变速器(手动波)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主要改变手动换档操纵部分。
即在总体传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挡的自动化。
因此AMT实际上是由一个机器人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档的两个动作。
由于AMT能在现生产的手动波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继承性好,投入的责用也较低,容易被生产厂接受。
AMT的核心技术是微机控制,电子技术及质量将直接决定AMT 的性能与运行质量。
据悉我国今后的汽车自动波国产化将重点发展AMT。
雅阁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操作杆有7个挡位,分为“P(驻车)”、“R(倒挡)”、“N(空挡)”、“1”“2”、“D3”、“D4”。
P挡位置时,变速器被用机械方式锁定,在此挡着车时,最好踩下制动踏板,以免增加起动机负荷,从P挡出来时,必须踩制动踏板,按下换挡操作杆上的解除按钮。
R挡操作时,一定确保车不能向前移动,如果是向前行驶中,一定要制动使车停稳再进入R挡,以免损伤变速齿轮。
N挡为空挡,在停车短暂等候时,不管是否灭车,都可以使用N挡,但离开车时最好使用P挡。
N挡换至其他挡位时,必须踩下制动踏板,以免伤害变速齿轮。
D4挡为行车挡,正常驾驶时使用此挡,变速器依据车辆行驶速度与加速,自动地选择适当的齿轮,在1~4(或5)前进挡齿轮间变换,我们行车是以D4挡为主。
D3挡同样为行车挡,除了只在前三个前进挡齿轮只见变换外,与D4挡基本相同,但行车时一定要注意三挡齿轮所允许的最大速度,以免损坏发动机。
在山陵地带拖车时应使用D3挡,在下陡坡时也应使用此挡,以提供发动机制动,减轻制动片磨损和磨擦产生的热量。
2挡时变速器被锁定在第二挡齿轮上,即使停车也不会自动换至第一挡。
上陡坡时,2挡可以提供较大动力,下陡坡时,则提高发动机制动效果。
在易滑路面或冰雪路面起动车辆,2挡可以减少车轮空转打滑。
1挡时变速器被锁定在第一挡齿轮上,本人经验是此挡几乎不用。
自动挡变速器在行车过程中由电脑控制,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车辆行驶速度自动加减挡位,在急加速过程中,变速器会减挡以便增加动力,因此急加速时一脚油门到底,车会明显感觉座一下再加速,本人行车经验是急加速时,重踩油门到3000或4000转,收一下油门再踩,强行让变速器加挡,反复3~4次直到最高挡位,行车平稳性会好很多,提速很快,还不至于让发动机高转速工作。
自动变速器虽然由电脑控制换挡,但会根据你的驾驶习惯自动记忆换挡转速。
有些新手开车能明显感觉到换挡冲击,是因为平时开车不敢加油,发动机长期在低转速工作,造成变速器自动在低转速换挡,而发动机低转速时扭力输出不够,带动高挡位齿轮困难,因此会感觉换挡冲击,道理应该与手挡车速度不够时换挡冲击明显相同。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尽量提高发动机工作转速,尽量大脚油门加速,以提高变速箱换挡转速。
根据本人经验,以2.4为例,变速箱在2000转以下换挡时,就会感觉到换挡冲击,遇到最低的是1700转换挡,换挡冲击十分严重,这辆车高速上急加速到4000转以上,跑几个回合下来,变速器自动改为2500转换挡,几乎感觉不到换挡,只能通过换挡时转速表指针掉下来确定已经换挡,后经车主自己驾驶几天以后,又恢复1700转换挡,无奈。
平时驾车多注意自动变速器换挡,改变不科学的驾驶习惯,减少换挡冲击,有助于减少变速器齿轮磨损,行驶的舒适性平稳性也会大大提升。
定期检查变速箱油,让变速器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也会使你的爱车更好更放心地为你工作。
以上全是本人驾驶经验、感性认识,欢迎拍砖探讨。
无级变速原理与操作方法-- 无级变速原理与操作方法无级变速系统(CVT,continuo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是与前面三款变速箱结构上完全不同的东西,它的内部并没有齿轮,而是以两个可改变直径的传动轮、中间套上传动条来传动。
基本原理是将传动带两头各绕在一个锥形轮盘上,轮盘的外径大小无级地变化,便使两个轮盘之间产生从“大:小”到“小:大”的传动比变化,由此实现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