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人性化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原则

人性化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原则

人性化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原则休闲、社交等精神生活成为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的新追求,引起公共交往场所需求的大增。

此许多人渴望公共活动,即便只是午餐时的短暂时光。

广场能够合理组合时间和空间,优化城市环境,成为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但同时应该注意到广场景观被人为破坏,车辆随便进入,卫生状况差等诸多与城市形象极不协调,与日益深入的“人居环境”观念格格不入的问题,广场的人性化已日显迫切。

一、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原则(一)协调统一原则城市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统一;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注重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注重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

(二)多样化原则广场设计的多样性包括空间多样性、设施多样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

参与活动的人数、年龄、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同等,就要求不同的空间形式。

有容纳几百或几十人的空间;有适合年轻人也有适合老年人的空间;有熟人需要的私密空间,也有陌生人需要的开放性空间。

多样的空间需要多样的环境设施来支持,广场因此变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具有可塑性的环境系统。

(三)重视公众参与原则在广场空间环境中应引导公众积极投入参与,参与性不仅表现于市民对广场各种活动的参与,也体现在广场的创作设计吸取市民的意愿和意见,从而提高创作的潜力。

此外,还体现在公众参与城市广场的管理上,人在广场上活动通常会产生破坏行为,常常使城市广场使用功能不能连续发挥,极大地影响了市民的活动,公众参与管理可以加强主人翁意识,实现公共设施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

二、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一)广场选址要聚人气、安全首先,广场应该选在城市的中心地段或周围建筑、场所有意义的地段,与居民出行线路接近、市民到达广场的距离较短、交通较方便的地段,最好与城市中重要的历史建筑或公共建筑结合在一起,通过环境的整体性来体现广场的主题和氛围,这样对市民的吸引力更大,会有更多的人流在广场上经过、停留、游憩,使广场最大限度的得到人们的使用。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究摘要:广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质量,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本文从人性化设计的角度,以南京北极阁文化广场为例,分别对城市广场的功能、形象及文化涵义进行探讨和总结。

阐释人性化设计在在广场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探究城市广场的设计方法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改善中国广场设计中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广场 ,人性化, 北极阁, 景观abstract: the square represents a city of culture and people life level of qua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ies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nature design, nanjing arctic cabinet culture square, for example, between urban plaza functions, image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design in the design of importance in the square and feasibility, and explore the city square design metho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mproving the square design generally have a series of problems.keywords: city square, and human nature, the arctic cabinet, landscape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广场作为展示城市文化、特色和品位的集中展示地,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研究一、相关概念1.广场与人性化设计培根在《城市设计》中说过:“每一代人都必须为上代传下来的老信条重新下定义,也必须从当代的角度重新系统地阐述旧的观念”。

“广场”为外来词,中国历史上没有广场概念,最早的“广场”一词是公元前8 世纪古希腊的“Agora”,译为“集中”,既表示人群的集中,也表示人群集中的地方,后被用来表示“广场”。

古罗马后,出现了“Plaza”和“Square”两词,字典解释为:“Plaza”指公共的或公用的“Square”或者市场,也指市场中商业建筑群;“Square”指在城镇中心宽广的开放地段,形制多为矩形,也可由建筑围合起来。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形式,它的发展与城市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为适应当今社会各种生活需要,新兴的现代广场应运而生,中外学者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定义它。

1.1广场的概念从汉字字义上看,“广”者,宽阔、宏大之意也,“场”,指平坦的空地。

“广场”,即广阔的场地,是指由两条或几条街道汇合处形成的空地(《语言大典》,三环出版社,1990),今特指城市中广阔的场地,如天安门广场(《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的作为活动焦点。

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联通。

它应具有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9]J. B杰克逊认为“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

美国克莱尔•库柏•马库斯,卡罗琳•佛朗西斯编著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原则》一书中指出“广场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

其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

与人行道不同的是,它是一处具有自我领域的空间,而不是一个用于路过的空间。

当然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被植物的存在,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硬质地面;如果草地和绿化区域超过硬质地面的数量,我们将这样的空间称为公园,而不是广场”。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析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析

线齐平 , 面望去 , 从南 广场 内的空 间和活动一览无余 ; 整个广场没
广场 的服务对象 是人 , 人性化是衡 量广场空间质量 的重 要标 有起空间统领作 用 的中心。总 的来说 , 场平 面形式 较为单 一 , 广 其余 多 为线性 空 间。空 间 准之一 。具 体来说 , 城市 广场 的人性化设计 , 是 以人 的基本生 除在水景池旁形成一个大 的面空 间外 , 就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活动特 征 与场所 普遍性 .
不 同属性 的人在广场上所表 现出的行为特征是 不同的 , 中 其 空 间中的行为归结为 四个 层 次的需求 :) 1生理 需求 : 空 间满 公共 年龄 和性别是影 响行 为特征 的主要 因素 。例 如 , 戏是儿童在广 游 足人 的生理需求 , 使 之具 有舒 适 、 并 方便 可 达等 特 点 ;) 2 安全 需 场 中的主要 活动 内容 , 坪 、 草 水边都 是他们 的活 动场地 ; 青少 年有 求 : 体和群体提供 各 自不 同的活动 领域 , 相应 的安全 性 为个 保证 强烈 的运动欲望 , 习惯 于 占据 开 敞的空 间 ; 年需 要利 于交谈 和 成 和私密性 ;) 3公共交往需求 : 为社会 的一员 , 人作 只有在与他人的 私密性较强 的空 间 , 以聊天或照顾小孩为主 ; 老年人 的活动是在特 交往 中才能得到认同和满 足 ; ) 4 实现 自我价值 的需求 : 如广 场上 具体环境及特定 的使用者 : 一幢建筑不仅仅 是一个房子 而已。任 作为~名学者 型 的建 筑师 , 出于严谨 的设计 态度 , 卡 罗的 德
但通 过 以上两个 具有 何一个 建筑 , 它的墙 、 楼层 、 间 、 问 、 料 等等, 仅是对 一种 每件作品的设计 周期都 很漫长 且为数不 多 , 空 房 材 仅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喷泉 或 花坛 边 缘 , 极缺 少 坐 处 时 , 有 人 会 坐 在 草 在 也
们放松身心, 寻找精神寄托的家园。 特别是当今 中国,
城市规模和城市人 口空前膨胀 , 广场就成了我们能够 在工 作余 暇喘 口气 的几个 开放 空 间之一 。 二、 当今我们城市广场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 近几 年来各 地城 市公 共 空间建 设取 得长 足进 步 , 广场 , 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 通过观察, 我们会发现这 其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从规模上讲 , 、 大多城市只重视大规模 、 有气势 的城市中心广场 的建设, 相对 而言, 比较忽视居住 则 区级、 小区级的广场建设。 2 从建设方面讲 , 、 大多数城市广场的设计都是规
就座。

吸 引
种活动的人 。清早, 晨练者打太极拳 , 舞剑, 集体舞蹈 等活动随意展开; 晚, 傍 年轻人 出动 , 打羽毛球, 滑滑 板 ,滑旱冰等多种活动。 因此 ,在 设计广 场 时 , 也
应考 虑活 动需 求 , 动场 活
了小商 贩来 此 出租 运 动 器具 和 出售 玩 具 、 食 品
维普资讯
城 市广场 的人性化设计
Hu n z sg fCi l z ma ieDe in o t P a a y
程富花
Ceguu 陈天 C eTa hnFha hn in

摘要 : 分析 当代 中国广场规 划存在 的 问题 , 出忽略使用 指
2 广场边 界 、 广 场 不是 一个封 闭的空 间 , 广场 空 问与 周 围空 间
现今的国内修建 的一些广场只重视规模 、气势 ,
过分的夸大外观 的作用, 而无视公众的实际需求。下
面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 分析人们在室外开放空间中 的情感需求和活动需要, 探寻个性化广场空间的设计

浅谈现代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问题

浅谈现代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问题
浅 谈现代城 市广场 的人性 化设计 问题
一 文/ 陈威
>摘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 当前中国现状 出发 , 分析 当代中国广场规划存在的问题 , 指 出忽略使用者的感受是问题的关键 ,提出以使用者为根本 的广场设计理念 。通过分析 , 探求创造人性化城市 广场的设计方法 , 并根据 自己的调研 , 具体分析身边 广场 的人性化设计方

日益迅速 ,城 市规模和城市人 口空前膨胀 。城 市建设 日 新月异 。 转 眼间 ,高楼大 厦就如雨后春 笋般拔地而起 。城 市道路也一条 宽 似一条。 冷 冰冰的钢筋混凝 土建 筑代替 了昔 日 青砖 瓦房、 小庭 院 , 宽阔的大马路代替 了往 日窄小宜人 的街 道空间 。
变 的空间才具有 吸引力 ,相对于公 园,广 场空间是 比较开 阔的 , 开 阔的空间怎样避免让人一 览无余 呢?那就 需要 在设计 中,将不 同空 间要素组合在一起 , 形 成高低错落 ,丰富而有序的空间 。充 分利用 喷泉、雕塑 、绿化等 分割空间 ,而不 能设 计大而空 ,让人 览无余 的空旷空间 。
广场不是 一个封闭 的空 间,广场 空间与周围空间能否渗透也 是 吸引游 人的一个关键要素 。通过观察 ,同时我们 发现 ,人们普 遍喜欢坐 在空间 的边缘 而非 中间 ,这从另一个 角度说明广场 的边 界越 丰富 ,边界上 的休 息者 就会越多 。成功 地边 界设计应是通透 而丰 富 , 曲折而富 于变化 , 并在适 当位置设计 休息和观光 的空间 。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 院 】
现有 的城市规划程 序 ,广场从设计 到实施很大程度 上由设计师 和 政府 或开发商决定 ,政府提 出要求 ,规戈 Ⅱ 者进行设 计 ,表现 的往 往是 空间构 图艺术 和美 学效果 ,对 市民的意愿和需 求考虑甚少 。 这与 欧洲城市广场 就有 不少差距 。欧洲许多小型 的广场只是提供 个 简单的空间环境 ,市 民可 以根据 自己喜好利用 空间 ,比如 随 意在 草地上聚餐 ,移动椅子到 自己想 去的地方等从 空间意 向方 面 讲 ,广 场空间缺少 可识 别性 ,与 当地人 文环境相去甚远 。草地是 许多人 喜欢的休息 场地广场设计 千篇 一律 ,缺乏对 当地地域文化 特征 的挖掘 ,不能体现 当地特色 。一 味追求 “ 现代 ” ,以 “ 洋” 为荣 , 无 论是空 间布局 ,功能设置 ,还是小 品、雕 塑都追求 “ 西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作者:沈志野来源:《教育教学参考》2013年第02期2012年度新乡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新乡市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批准号B08【摘要】在一座城市中,用于聚集人们活动的一定范围的平坦广阔的露天室外空间,被称为城市广场,它是用于汇聚交通流线、进行纪念庆典、或供市民健身娱乐、购物休闲的开敞性室外空间。

对众多城市广场进行区分,可以把它们归为六大主要类型:交通、市政、休闲、商业、体育、社区广场。

而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广场在建造上,都必须要以符合其使用功能、特别是遵循人们在其中的活动需求来进行,这种人性化的需求,必然牵扯出一定的设计手法,而具有人性化设计的城市广场,必然会使人工作、生活得更加舒适、为一座城市的合理运行和高效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广场;分类;人性化设计城市广场的概念及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广场的概念,从它的广义角度来讲是十分宽泛的。

这是与广场的形成的历史与发展的特点有关。

在人类还没有掌握建筑生产的时期,人类主要是在空旷的场地上活动。

后来人类逐渐掌握建造房屋的技术,形成了许多建筑内部空间,这样就产生了室内与室外两种空间场所,而人们将室外空间场所称为广场。

广场的广义形态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内部的空间为特征的有限定的场地。

这种场地,是有围合物、覆盖物所形成的空间场所或场地。

第二类,是外部的空间为特征的无限定的无限定的场所、场地。

这种场所、场地是有围合物而无覆盖物所形成的空间场所、场地。

总而言之,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我们这篇文章所探讨的城市广场,就属于上述广义形态中的第二类,是城市中由各种建筑物所围合形成的开敞性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广场,自从2000多年前在古希腊诞生时起,历来就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增强、点缀与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景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是展现城市生活模式与社会文化内涵的舞台。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分析——以南京山西路人民广场为例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分析——以南京山西路人民广场为例

公 共 空 间 , 到 处 都 有 熙 熙 攘 攘 的 人
化文 章 ,可 是 对 于 空气 质 量 下 降 、水 体 污染 、交 通
拥 挤 等 这些 关 系 到人 们 正 常 生活 的重 大 问题 却 没 有 强有 力 的 改进 措 施 。在 这 股城 市美 化 运动 之 风 中 , 我 国大 多数 城 市 的广场 都 有 气 势宏 伟 、尺 寸宏 大 、 材料 光 洁 、层 次 单 调等 一 些 不 关注 人 性 的 问题 ,但 是也 不 乏一 些 关 注 生活 、关 注人 的设 计 作 品 ,位 于 南京 市的 山西路 人 民广场 就 是一个 很好 的案 例 。 山西路 人 民广场 也 称 山西 路青 年 广 场 ,位 于 南
维普资讯
城 市 广 场 人 性 化 设 计 分 析
H um a s e i n a na y i r n Sq r s nim D sg nd A l sson U ba ua e

以 南 京 山 西 路 人 民 广 场 为 例
道路 住r场 世 叶 【 ]J 不足 它 九 交通 作 用I 勺 I T j 山 水.而址运 用审 ] 设计 的 、 道路 } 计 融 入 存 芝 = 了 多娈 旧 种 隶 .他道踏 夺 支持 几流通 的 J H l , 止 几感 受更 多 址卓 由 何一 嘘的 媸 现 变化 【 圈 3 把 城市 七十道 的 几盯道副! 凡广场 星法』 场漩 汁 怕 』 特 色, 几仃通 与J场 的结 合小似 、 J 一 广场
侧 ( )。 图1 从 下 面 的 一 张 照 片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 ) ,无论 广 场 图2 的 公 共 空 间 还 是 半
例 ,它的空 间设计 、铺地设 计 、绿地设计 、座椅 设计无不体

郑州市绿城广场中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探析

郑州市绿城广场中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探析

【 关键词 】 公共设施 ; 人性化设计 ; 绿城广场
丰富了开放集会区的座椅类型 : 而不足之处在于 : 线条不够柔 和 , 缺乏 美感 : 硬朗的边缘和石材材质 . 就坐时舒适性差 。 类型三 : 先 , 首 高度适宜 , 椅背 同座 面的夹角符合 一般设计要求 ; 其次, 流线形设计 , 增加 了就座 时的舒适度 ; 三 , 第 色彩 明朗 ; 四 , 第 数 面向动态中心活动区 , 背大面积的绿化区。视野开 阔, 多有乔木遮 阴 , 休 憩环境 良好。其 中少部分分布在静 态休闲区 的半私密及私密 空间 . 1 共 设 施 的概 念 . 公 从社会学 的角度来讲 。 城市广场本身也属于公共设施 的范畴 。本 满 足了老人 和情 侣的需求 3 多人 用座椅 ) 文 中“ 公共设 施” 是指公共 环境 中为人 们活动提供 条件或一定质 量保 首先 , 足了人们不 同方 向上 的观赏需 求 ; 满 其次 , 这种座椅形式 由 障的各种公用服务设施系统 , 以及相应的识别系统( 都伟. 0 年) 2 7 。 0 于朝 向范 围广 , 最大程度地容 纳了休 憩的人们 ; 第三 , 中心 的树木 可为 2公 共 设 施 的人 性 化 设 计 . 第 圆形多人 用座椅 分布在绿 化观 赏区 , 间距很 人性化的公共设施设计是超越人体工程学 、 尺度 和舒适 度等一般 休 憩 的人们 遮 阴 : 四, 有 为喜欢热 闹及结伴而行 的人们提供 了一个相互交 意义 , 超越设计流派 、 审美意识集 约而成 的综合设计理念 . 一种 更贴 近 . 大乔木遮 阴 . 是 方形多人 用座椅分布 在 中心活 动区 . 可很好满 足人们 的休 近人性需求 . 更注重情感 的设 计意识 ( 杜伟. 0 年 ) 应考虑以下几方 流 的场所 : 2 6 。 0 憩需求 。而不足之处在于 : 没有靠背 。 就座时 的舒适度较低 。 面的问题 : () 2 娱乐设施 2 基 本功 能的完善 。城 市公共设施 在使用上尽可能满足人体 工 . 1 绿城广场 中娱乐设施有 : 音乐喷泉 、 水幕 电影 、 鸽子 房、 下沉广场 。 学 的要 求 . 体现其 功能的科学性 与郑州其它广 2 对 于特定人群 的考虑 公共设施 的设 计应考虑不 同人群使用 这些设施充分满足 了人们不 同的兴趣爱好及活动需要 . 2 鸽子房的设置是绿城广场的又一特色 。下沉广 场为群 众的演 的方便程度 , “ 将 人文关怀 ” 融人设计 , 真正考虑 到针对 的人群 的需要 。 场相 比, 丰富了市 民生活 2 是 与人 的情感 的交流 。 . 3 以人为本 . 不仅仅是 对人行 为方式 的关 出活动提供 了场所 , 3 . 公共卫生设旋 : 城广场公共卫生设施 包括垃圾箱 和公共 .2 2 绿 注. 还应该 对人 的情感有 较好 的关 注( 连锋 , 春明. 0 年 ) 韩 2 7 0 厕所 。 24要 考虑 到人 的视觉 、 . 听觉 、 嗅觉方面 的感受 。 随着 时代的发展 .城市广场在现 代生活 中发 挥着 日 重要 的作 益 用 而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广场环境的主要 内容 . 同人们在广场 中的 活动是密不可分 的 人性化 的原则是公共设施设计 的根本原则 . 是公 共设施 的最高价值体现 。 以有必要通过案例对城市广场 中公共设施 所 的人性化设计进行探讨 , 使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得到进一步完善 。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探讨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探讨
Ah ta t Asaesnil ato r a re b l ub ns u r so eo emoti otn tg so w s  ̄ I dsusste.b i o e pe oin— sr e se t r fub nge n et r a q ae i n ft s mp ra tsae fo n m m.t ic se h m e喂 f o l- r t ap s, h t p e
摘要 城市广场是 城 市绿地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是城 市居 民重要 的活动 场所之 一 。探 讨“ 以人为本 ” 内涵 , 的 分析 时代 对城 市 广场提 出的 要 求及 当前广场存 在的 问题 , 阐述 了人在城 市广 场上的活动 需求 , 着眼 于人 的最终发展提 出人性化 广场设计 的原则。 关键词 园林 ; 广场; 以人 为本 中图分类 号 Q 8 . 962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0 1 — 6 120 )6 0 62 0 57 6 1(060 — 1 — 2 5
复杂的过程,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城市问题, 大
多是 由于人们对城 市空间本 身的认识 不 足而造 成的” 。城
市 的发展是一个 动态 的过 程 。笔者 尝试 回到 问题原 点重 新
合时间和空间, 优化城市环境 , 成为人们公共 生活的舞台。
但 同时应该 注 意到广 场景 观被 人为 破坏 , 车辆 随便进 入 , 卫
生状 况差等诸多 与城 市 形象 极不 协调 , 日益 深入 的 “ 居 与 人 环境” 观念 格格不入 的问题。广场 的人性 化 已 日显迫 切。
认识 和探索“ 以人为本” 一经久不 衰的话题 。 这
1 对 以人为本的理解 古希腊时期 , 普罗泰戈 拉提 出“ 是万 物的 尺度” 。强 人 调人 的作用和价值 , 认为事物 的存在是 相对 于人 的感 觉而 言 的 。中国“ 以人为本 ” 最先 是 由管 子明确 提 出的 , 他说 :夫 霸 “ 王之所始也 , 以人为 本 ; 本理 则 国固 , 乱 则 国危 。 一 本 ” 今天 的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讨与分析——以江苏泰州市滨河广场为例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讨与分析——以江苏泰州市滨河广场为例
Ab s t r a c t By a na l y z i n g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a i z h o u Bi n h e S q u a r e ,a s a n e x a mp l e o f Ci t y S q u a r e ,t he a u t h o r p r o p o s e d
韦庆翠 , 杨 闽
江苏省泰州市锦 园绿化Z _ - 程有 限公 司, 江苏 泰 州 2 2 5 3 0 0 摘 要: 分析 了泰 州市滨河广场 的使 用情况, 以该广场为例对广 场的设计进行探 讨, 并提 出在 广场 的设 计 中应 注重人性化 、
地 方特 色、 效 益 三 方 面 因素 , 旨在 探 索城 市 广 场 设计 建 设 新 思 路 。 关键词 : 城 市 广 场 设 计 ;人 性 化 ;地 方 特 色 ;效 益 中 图分 类 号 : ¥ 7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0 4 X( 2 0 1 3 ) 0 1 — 0 0 8 1 — 0 1
宁 夏 农 林 科 技 ,N i n g x i a J o u r n a l o f A . a n d F o r e s . S c i . &T e c h .2 0 1 3 , 5 4 ( 0 1 ) : 8 1 , 8 4 Fra bibliotek8 1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讨与分析——以江苏泰州市滨河广场为例
WE I Qi n g - c u i e t a 1 .( J i n y u a n G r e e n i n g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m p a n y L i mi t e d o f T a i z h o u , T a i z h o u ,J i a n g s u 2 2 5 3 0 0 )

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3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 FORM TI ON 2008NO .19SC I EN CE &TECH NO LOG Y I N FOR M A TI O N 建筑科学1时代呼唤人性化的城市广场休闲、社交等精神生活成为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的新追求,引起公共交往场所需求的大增。

而传统城市的整体性和宜人尺度已被现代城市的超预期扩张和大规模淹没。

如今大多数居民不再去露天市场购买食物,不再去公共水井打水,不再去中心广场听别人发布消息,很多活动可以在家中进行,因此许多人渴望公共活动,即便只是午餐时的短暂时光。

广场能够合理组合时间和空间,优化城市环境,成为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但同时应该注意到广场景观被人为破坏,车辆随便进入,卫生状况差等诸多与城市形象极不协调,与日益深入的“人居环境”观念格格不入的问题。

广场的人性化已日显迫切。

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即反应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

人们为了生存聚集于城市,为了美丽生活而居留于城市。

美的生活是物质需求的满足,更是精神文化的实现。

越是宜于人类居住和利于生活持续的城市,越是具有更大价值的城市。

城市广场应创造出积极完美的形象,顺应时代的呼唤。

2人性化广场的设计原则2.1整体性原则 广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之一,其设计的定性与定量都应从城市空间整体的角度出发。

广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在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色彩、尺度等方面,有效组织、协调周围环境,以便形成空间的有效联系。

同时,广场在功能分区、空间的划分等层面上也要整体协调,形成分而不散,划而不乱的有机整体。

2.2多样化原则 广场设计的多样性包括空间多样性、设施多样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

参与活动的人数、年龄、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同等,就要求不同的空间形式。

有容纳几百或几十人的空间;有适合年轻人也有适合老年人的空间;有熟人需要的私密空间,也有陌生人需要的开放性空间。

岳阳市南湖广场空间设计亲和力研究

岳阳市南湖广场空间设计亲和力研究

岳阳市南湖广场空间设计亲和力研究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也在以相应的速度发展变化,为了要彰显城市的特色、突出城市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将城市空间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适合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

人们开辟出了一块新的休闲领域,那就是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建设之一,也是现代人们的日常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空间,城市广场比较集中的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城市定位和文化品格。

城市广场相当于一个城市的客厅,这个客厅的设计十分重要。

对于城市外来人员来说,城市广场代表了整个城市的整体印象,对于城市内部的居民来说,城市广场就是他们的一套礼服。

所以,城市广场的设计和建设,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关系到整个市民群众的城市荣誉感。

城市广场是城市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整个城市兴衰史的忠实见证者,它真实地记录了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对于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和整体建设来说,城市广场规划和建设这一块始终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城市广场的作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的越来越多元化,现代的城市广场不仅仅要满足城市市民的生活所需,更要服务于整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也要能够传播城市文化和精神。

城市广场是服务于城市市民的,所以广场设计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亲民,要接近城市市民的审美心理,要关照城市市民的生活节奏,要体现广场对于普通市民的关怀,要传达一种人性化的精神,要带给城市市民一种亲切的感觉。

这就需要讲究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亲和力。

本论文选取岳阳市南湖广场作为案例分析,具体的探讨现代城市广场在空间设计的亲和力方面的问题。

本文从普通的城市市民的立场出发来讨论城市广场的亲和力,结合了岳阳市南湖广场空间设计的实例。

本文首先说明了选取广场空间设计亲和力为研究方向的目的和意义,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细致的阐述;其次详细的分析了岳阳市南湖广场的一些现状,包括岳阳市的城市概况、南湖广场的一些设计环节以及南湖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再次从城市广场的文化理念、城市广场的外部环境以及城市广场的功能三个方面论述影响城市广场亲和力的主要因素;最后在前面的研究和调查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提出了增加南湖广场亲和力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分别从广场设计和广场布局上来努力。

浅谈人性化原则在潍坊市人民广场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人性化原则在潍坊市人民广场设计中的应用

市空 间环境 中 的主体地 位 。在人 民广 场设 计 中 , 是 强调 把 人 的 需 求 求 , 求 广 场 舒 适 、 便 , 人 以 亲 切 感 ; 全 需 求 , 求 广 场 保 护 “ 体 领 他 要 方 给 安 要 个
融 入 到 城 市 规 划 与 设 计 里 , 别 是 通 过 对 人 们 心 理 需 求 的 研 究 , 计 域 ”, 个 人 在 广 场 内 的 行 动 自 由 ; 往 需 求 , 求 广 场 提 供 与 他 人 交 往 的 特 设 使 交 要 出 不 同 性 质 、 模 、 能 的 城 市 环 境 空 间 , 以 满 足 不 同 阶 层 、 同 职 场所和空间 ; 规 功 并 不 实现 自我价值 的需求 , 们在公 共场 合希 望能 引起 他人 的重 人 业 、 同年龄 人群 的心 理需 求和 慰藉 。 不

主要 功能 。但是 , 际 上 , 多 城市 广 场 在 空 间 环 境 设计 上 都 欠缺 人 型 活 动 的公 共 场 所 , 环 境 小 品 , 雕 塑 的 加 入 , 可 以 满 足 自我 价 值 的 实 实 很 而 如 则
性 化 的 元 素 。 在 当 今 这 个 以 人 为 本 的 世 界 里 , 市 广 场 空 问 环 境 人 性 现及心理需 求, 城 并能保持一 个独有 的个 人空 间, 以防止外界 的骚扰 。人的 化 设 计 再 一 次 被 强 调 , 个 城 市 建 筑 设 计 者 已 经 充 分 意 识 到 了 人 在 城 需求在心理学上分 四个层次 , 各 同样 , 人对 广场的需 求也分 四个层次 : 生理需
教 育 研 究 ,0 9 4)9 9 . 2 0 ( :3— 6
[] 3 丁兴富. 区域性教 师网络学 习共 同体 的构建[ B OL . D/ ]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摘要】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为市民提供舒适、便利的休闲空间。

设计原则包括关注用户体验、提升公共空间亲和力、融入当地文化元素、考虑特殊人群需求。

人性化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增进市民的幸福感和社区凝聚力。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和多样化需求。

通过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用户体验、公共空间、亲和力、文化元素、特殊人群需求、必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通过人性化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于休闲、健身、社交等需求,提升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亲和力。

注重体验和需求,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为公园增添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人性化设计还能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使公园更加包容和友好。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完善城市公园的设计,创造更具吸引力和活力的公共空间。

本文旨在探讨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探讨其必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2 研究目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地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人性化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分析其设计原则、关注用户体验、提升公共空间亲和力、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以及考虑特殊人群需求。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设计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城市公园景观,从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强调其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未来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和指导,为建设更美好的城市环境作出贡献。

1.3 意义重要性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性场所_探究广场的合理设计与规划

人性场所_探究广场的合理设计与规划

人性场所探究广场的合理设计与规划张诗逸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摘要∀广场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针对我国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广场的规模与功能出发,分类举例介绍的广场的不同规划特点并结合国外成功经验为建立城市人性化的公共场所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广场广场设计城市规划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城市规划成为了实现土地集约有效利用的重要一环,而作为民众聚集和流动程度较高的广场在规划设计中更是应该重视其关键地位。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建筑的象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

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

在中国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密度不断增加的今天,不仅需要相当数量的广场,其位置与规模的选择更应与其功能密切结合起来,以更好的实现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最大化。

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

因此,作为大众集散中心的广场的能否为市民提供人性化的休闲娱乐场所,是否能成为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二、广场的定义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上可以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

广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是人流聚集的场所,也可能是一个城市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旅游的热门选择。

城市广场展示着一个城市的风格特点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的环境,所以不同类型的广场能否充分发挥的它的功能作用,可以反映一个城市整体的规划水平和城市活力。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广场应成为联系城市各区域的纽带,最大程度的保证外界交流。

人性化的广场:依据不同广场的功能,合理规划各类广场的布置,考虑广场使用群体的需要,是广场的使用达到最优,在城市中起到加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作用,激发城市活力。

三、广场的分类与规模根据广场的不同用途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五类:市民广场:多见于市中心,供市民休息、游览,节日进行集会活动。

人性化原则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应用

人性化原则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应用

浅谈人性化原则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作者针对人性化原则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城市广场的人性化和城市广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要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城市广场设计;人性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年龄、社会阶层的人群要求各自多样性的户外文化娱乐活动,对城市各种公共空间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广场这个城市公共空间,整体性地提高了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创造了宜人的公共共享空间,展现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与追求。

但是,大规模的广场建设热也伴随着一些不和谐音符,许多广场建设违背了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忽视了公共人群服务的目的,种种弊端逐渐显现[1]。

1、城市广场的人性化城市广场的人性化,就是通过对广场空间的功能、形象(包括形态、结构和容量等因素)和涵义三要素的塑造以及空间体系的层级结构构建,体现人类生活活动的印迹。

即功能上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形象上符合人的视觉和审美特征;涵义上能表达人的情感;空间体系的层级分配切合城市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结构方式上符合人的认知特征[2]。

2、城市广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地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广场,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其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在有关城市广场的评论中,有一种意见较为突出,即认为我国的城市广场正陷入雷同的误区,有人这样概括当今的广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

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却透露出了城市广场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城市整体设计的重要性。

所以在设计城市广场的时候应考虑到当今城市广场在规划中存在的常见的问题,尽量加以避免,认真把握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环境质量的要求,全面分析广场所处的环境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将我们的城市广场规划成为真正的为市民服务的广场。

概况起来,当今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从规模上讲,缺乏合适的比例尺度,大多城市只重视大规模、有气势的城市中心广场的建设,相对而言,则比较忽视居住区级、小区级的广场建设。

城市广场设计论文(DOC)

城市广场设计论文(DOC)

人性化城市广场研究学号:2012040300005 姓名:曹泽宇摘要:本文论述了城市广场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城市广场的形式和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多个例子来分析和解决该些问题,以广州城市广场为例指出目前城市广场人性化的淡化和消失,强调城市广场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空间,反映了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和文化内涵。

是一种二维的围合空间和公共性的开放空间。

广州城市广场的建设目前存在着概念滥化、人性淡化的问题。

为此,广州城市广场的设计思路为以人为本、突出文化。

并结合成都都江堰广场这个案例,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化的空间设计、可参与交流和聚会的设计、人性化的设计、亲水性设计,以及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的设计,来实现和呼唤人性化城市广场的从归。

关键词:城市广场设计人性化空间回归一、城市广场的定义与分类1、城市广场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形式。

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起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

而不是一个用与路过的空间。

当然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被植物的存在,但占主导地位是硬质铺装地面;如果花草和绿地化区域超过硬质地面的量,我们将这样的空间称之为公园,而不是广场.2、城市广场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二、城市广场的形式和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国内各大城市逐步兴起建造城市广场的热潮,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然而这些广场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功能单一尺度过大,空旷简单,缺少城市广场应有的特色和活力等问题。

城市广大市民期望有更多的开放公共空间场所,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活动的需求,这种需求随时都在寻找机遇,从来没有停止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the Humanity Design of City Square■曹瑞林敬威■Cao Ruilin Jing Wei[摘要] 广场是为人服务的,满足人的行为需要是广场人性化设计的主要目标。

通过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广场活动内容,人的行为对广场空间、尺度、设施设计的要求,广场绿化对人活动的影响。

最后发现,环境与人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利用人的行为规律去创建人与环境和谐的广场空间。

[关键词] 城市广场人性化环境行为学[Abstract] Square is for human services, meeting people’sbehavior needs is the main target of plaza humanized design.Though the behavior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 the squareactivities, the behavior of the square space, scale, facilitiesdesign, green square on human activity influence. Finally, it isf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people, whichcan take advantage of people's behaviors to founder of squarespace in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Keywords] city square, humanizati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过去30 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保持着快速发展。

进入21 世纪以后,旧城改造在城市建设中已接近尾声,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建设模式开始降温,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

城市广场是供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景观。

它作为“城市的客
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是展现城市生活和社会文化内涵的舞台。

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公共场所,它是城市建设关注的重点。

对它的研究能够起到提升市民户外活动品质、增加社会凝聚力、提升城市可识别性、推动周边商业、旅游发展的作用。

城市广场的概念古已有之,历史悠久、持续发展至今天。

虽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广场的概念和内容也在经历着不断的更新,但它作为人与人交流、人的活动和主动参与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在目前一些城市广场建设中的某些观念却背离了广场的本质特征,许多广场设计过多地考虑形式上的因素。

出现了追求宏大的规模、平面构图的图案化效果,堆砌豪华的装饰材料却缺乏必要的环境设施,奉行“拿来主义”不考虑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系列问题。

这正是因为忽视了人们活动的需要,才导致出现很多精心建设、耗资巨大修建的广场无人问津的尴尬现象。

二、人性化设计理论广场人性化设计的理论背景是环境行为学。

环境行为学力图应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设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人性化的广场设计需要从人、行为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分析。

人,即广场中的使用者,人对设计的影响包含了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层面;行为,即人们在广场中的活动内容和规律;环境,即广场的空间、尺度、设施、绿化等因素,它们是支持活动的物质条件。

三、环境行为对广场设计的互动关系 1. 广场中的活动内容丹麦建筑师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将人们在广场中的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1)必要性活动。

这种活动带有完成任务的性质,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大,几乎在任何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

(2)自发性活动。

这种活动的发生首先基于人们的主观愿望,并且在天气、环境适应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对环境的要求高。

(3)社交活动是由自发活动引起的“连锁性”活动,当环境适宜且自发活动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群体时,社交活动随之发生。

通过以上的活动类型,我们可以将观察到的广场活动进行分类(见表1)。

表 1 广场空间活动类型活动类型活动内容必要性活动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自发性活动放风筝、观景、散步、小坐、读书看报、约会、聊天等社交活动打牌下棋、集会、群体性锻炼、演出等在城市广场中人们主要进行的是自发性活动和社交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环境提供相应的条件,如果环境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就会产生广场使用率低下的情况。

可见,要想营造充满人气和活力的广场空间必须要尊重人们的活动需要。

2. 行为对空间的要求自发性活动和社交虽然都需要得到环境的支持,但它们对空间特征的要求有一定差别。

自发性活动更多的是个体行为,而社交活动更多的是群体行为。

满足群体活动的空间特征多为空间开阔、视线通透、场地平坦、有围合感、场地具有集聚效应等,中央具有一个核心空间供人活动,四周布置小型的次空间,安排相应
的环境设施,供人休息、围观。

在营造群体活动空间时应注意避免台阶,高差变化不光会使人产生疲劳,还会打乱人们的步行节奏,尤其是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活动影响更大。

满足个体活动需要的空间特征尺度较小,围合感较强,可以通过高差变化、绿化等手段在广场的转角处或边缘营造具有一定的领域感和私密性的空间。

在设计这种空间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对环境的需求,例如细腻的材质铺装、宜人的微气候环境、良好的坐憩品质等。

同时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残疾人对于环境的特殊要求。

3. 宜人的广场尺度广场的尺度应考虑人的心理因素。

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城市、建筑、构造》中指出,人认知邻里的范围不宜超过274 m。

从居住环境的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出发,人的视力在超过130~140 m时就无法分辨他人的外貌、轮廓和性别。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人在相距25 m 以内,能清晰地看见对方的面部表情,可以亲切自由地交流。

人感知外界的主要方式是视觉,当人们无法看清周围的人和物时就会失去心理上对环境的控制力,感到不安,不愿多做停留。

可见,广场尺度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广场辐射的人群规模和功能定位,为人们提供亲切、舒适的活动空间。

4. 环境行为对设施的要求广场环境设施的设计首先应从整体分布出发,根据广场的整体规划,了解这些活动分布的空间和位置,根据相应的活动需要安排不同类型的设施,确定数量和位置,以达到设施的有效利用。

如社会性活动由于人数规模较大,对设施的要求就更
加多样化,同时需要足够的数量。

根据美国学者威廉·怀特对美国广场座位的调查,一个广场的利用率与广场的座位数量成正比,每2.5 m2 的广场面积最少应提供0.3 m 的座位长度,这一组数据对座位数量的设置极具参考价值。

环境设施的设计还要了解人们在活动中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这也是环境设施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

根据有关统计,当人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舒适的步行距离为400 m,超过这个距离人们就会感到劳累,有休息的需要。

这就需要安排座位时需要根据人的生理需求考虑服务半径。

另外,根据环境心理学研究,人们更愿意坐在环境的边缘,这样背部会得到保护,同时获得更大范围的视域,这正是心理因素在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5. 广场绿化对行为的影响绿化不仅给广场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活动与行为。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营造空间。

单体的大型乔木可以形成伞状空间,形成一定的领域感和向心力,往往引发人们的聚集行为,成为人们各种社交活动的中心。

丛植的乔木可以形成林荫道或小树林,成为舒适的步行和坐憩空间,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能够满足如看书、约会等个人化活动的需要。

(2)营造良好的微气候条件。

广场中的绿化不仅有减少辐射、降低环境温度、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还有降低环境噪声的作用。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给出的数据,当背景噪音超过60 dB时人就不能进行正常的交谈,这对于人们活动的影响是明显的。

可以通
过乔木、灌木和草坪混合植栽的方式有效地降低噪声。

四、结语城市空间是为人服务的,这正是人性化设计的意义所在。

通过环境行为学的研究发现,环境与人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关系,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活动,人可以选择和创造环境。

更好地了解人的行为特点与规律,可以在环境设计中利用这些规律去建立人与环境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使城市空间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曹瑞林.景观设计[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陈建华.珠江三角地区休憩广场环境及人群行为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郑州450002)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