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生现在的整体情况(数量,就业率,素质)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特点和问题。

首先,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而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增大。

每年毕业季,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使得岗位竞争愈发激烈。

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等,毕业生数量众多,而市场需求逐渐饱和,导致就业难度加大。

其次,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不少大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过于追求高薪资、高福利、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大型企业和热门行业,而对基层、中小企业和一些新兴行业缺乏兴趣。

这种就业观念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在就业选择上范围缩小,增加了就业难度。

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导致在求职时盲目跟风,缺乏针对性和竞争力。

再者,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在高校教育中,理论教学占据较大比重,实践教学相对不足。

这使得一些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此外,部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另外,就业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相对有限,往往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招聘需求和岗位信息。

而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宣传不到位等原因,无法将招聘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学生。

这种信息的不畅通,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成本。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也有一些积极的趋势和应对措施值得关注。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例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提供创业补贴和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就业培训和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

郑州就业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郑州就业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郑州就业现状分析调查报告1. 引言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业形势日益丰富。

为了深入了解郑州市的就业现状,我们对郑州市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和研究。

本报告旨在分析郑州市的就业现状,并提供有效的建议。

2. 经济发展背景近年来,郑州市加大了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资金进驻。

以郑州经开区为例,其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物流仓储等产业集群,成为了郑州市经济的重要引擎。

3. 就业形势1. 人口增长:郑州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为就业提供了强大的需求。

人口增长导致消费需求的扩大,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也刺激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2. 就业机会增加: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郑州市的企业数量以及规模不断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在郑州迅速崛起,大量的就业机会涌现。

此外,物流仓储、餐饮服务等行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

3. 人才需求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郑州市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

人力资源市场上,对技能熟练、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员工需求日益旺盛。

4. 教育质量提升:郑州市的教育质量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升。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方面,郑州市的大学数量增加,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

4. 面临的挑战1. 就业结构不平衡:尽管郑州市就业机会增加,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导致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大,但供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低技能岗位的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较大。

2. 外来务工人员问题:郑州市也面临着来自河南省其他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

这些群体一方面缺乏技能和相关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又对郑州市的就业市场造成一定竞争压力。

3. 就业创业环境:尽管郑州市在发展经济和扶持企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就业创业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些创业者反映,政府服务不够到位、融资难、市场监管不严格等问题仍然存在。

就业数据分析情况报告(3篇)

就业数据分析情况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为全面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状况,本报告通过对就业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为政府、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将从就业人数、行业分布、地区差异、学历层次、就业质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就业人数分析1. 就业人数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国就业人数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61%,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就业市场仍保持了稳定。

2. 不同行业就业人数变化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波动较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稳步上升。

其中,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三、行业分布分析1.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最高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比重逐年上升。

201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达到46.3%,较2018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 重点行业就业情况(1)制造业: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就业人数占比稳定在20%左右。

近年来,制造业就业人数略有下降,但整体就业形势较好。

(2)服务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迅速,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

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就业人数增长较快。

(3)信息技术产业: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就业人数持续增长,成为就业市场的热点。

四、地区差异分析1. 东部地区就业人数最多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就业人数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少。

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2. 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较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就业压力较大。

为缓解这一问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进产业转移等。

五、学历层次分析1. 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

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

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而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本文将从就业率、就业结构、就业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就业率近年来,中国的大学生就业率整体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然而,不同类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差异。

例如,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则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

例如,工程、医学、教育等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需求。

三、就业结构中国的大学生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在服务业领域就业,例如金融、互联网、教育等领域。

另一方面,一些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就业需求逐渐减少,这使得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就业满意度大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调查,一些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竞争感到压力,对薪资和工作环境不满意。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相符。

五、结论与建议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整体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改善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政府和企业应采取措施提高就业质量。

例如,政府可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创业支持;企业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培训机会。

大学生自身也应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的焦点。

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其特点和问题,对于政策制定者、教育者以及学生自身都具有重要价值。

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共收集了份大学生有效问卷和份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数据。

大学生就业:有多少人靠关系?——河南大学生就业途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就业:有多少人靠关系?——河南大学生就业途径调查与分析
况 下

高校 毕 业 生 就 业 的 压

力仍 然 突 出
2 0 0 7
另据 重 庆 下
年 大 学生 就 业 情况 调 查

表明
近 半 数 大 学生 认 为最
有 效 的 就 业 方 式 是 靠 家庭 和 个 人 的社 会 关 系 4 4 8 2 % 的


被 调 查 者认 为最有 效 的 就 业
方 式 是 通 过 家庭



最 终 在 众 多待 遇 优 厚 的 企 业 中选


亲戚是不 会 用我的
除 非 我 自己 有
个工 作还 会









家通 讯 公 司 做 英 语 翻 译 在调查中 很 多大 学 生 都 认 为 进入 私营 外 资企 业 不 需 要 太 多的
择了


本事

否 则施舍给我


被人 瞧不 起



个人 社 会
其 次 才是 通 关 系和 找 熟 过人 才机 构 举办 的招 聘 会

个 人 自荐 推 荐活 动


学校 组 织 的 就 业
分别 占


1 7

1 1



14 9 7% 15 18 % 最近 记 者 在 河 南 部 分 高校 针 对 大 学 现 象进 行 生 就 业 靠 关 系这


进 行政 或 事 业 单 位 工 作
是就 加倍努 力备考



很难办 于 结果没有被录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投入到就业市场中。

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挑战,就业状况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就业率: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据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不同专业、不同学历的就业率存在较大差异。

2. 就业结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逐渐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就业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创业、自由职业等非传统就业形式。

同时,互联网、金融、教育等行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3. 就业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也备受关注,不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低薪、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等问题。

一些毕业生在就业初期也存在着职业规划不清晰、职业技能不足等情况。

二、问题分析1. 就业观念: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观念存在偏差,过分追求名利、轻视基层岗位,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应当引导毕业生正确看待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 就业技能:一些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现自己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导致就业困难。

高校应当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就业指导: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帮助,不清楚如何制定职业规划、如何进行求职。

高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帮助。

三、发展趋势分析1. 产业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高校毕业生将更多选择就业于新兴产业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

2. 创业创新: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创新,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政府应当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多支持。

3. 跨界发展:未来高校毕业生将更多选择跨界发展,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而是通过学习不同领域知识,实现跨界就业。

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现状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的质量与发展空间,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整体情况、就业形势的分析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整体情况1. 就业率根据国内多家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率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而研究生的就业率更是高于95%。

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整体的就业形势较为乐观。

2. 就业结构然而,尽管整体就业率较高,但大学生的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

大多数大学生往往只能选择在一些基层岗位就业,薪资待遇相对较低。

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一些传统行业的需求减少,导致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多的挑战。

此外,很多大学生就业区域集中在一线城市,导致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1. 就业压力的增加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经济增速的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都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产生了影响。

此外,随着技术革新和自动化替代的进一步推进,一些传统就业岗位逐渐减少,而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专业化、高素质化的趋势。

2. 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也是影响就业形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大学生应该选择稳定和高收入的工作,而对一些创业和发展空间较大的职业缺乏认同。

然而,随着创业热潮的兴起、大众创业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创业或自主就业,这也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1. 教育改革与专业培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首先要从教育改革和专业培养入手。

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设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的变化。

各学历毕业生2024年就业质量报告

各学历毕业生2024年就业质量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的进程,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到每个家庭。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放缓,职位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大学生发现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下面将分析2024年全国各学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了720万人,比2024年增长了270万人。

各类学历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为本科693万、硕士26万、博士1万。

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本科生的就业率为73.4%,相较于2024年略微下降,而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64.2%和55.8%。

本科生是最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也是就业市场上的主力军。

然而,根据数据分析,仅有53.7%的本科生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他的本科生则不得不调整就业方向或者选择低薪岗位。

调查显示,2024年本科生平均就业月薪为2938元,相比2024年上涨了11.4%。

由此可见,虽然本科生们也面临着职位竞争激烈的问题,但整体的就业质量还是有所提高。

与本科生相比,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略低。

这主要是因为过高的教育期望和就业的不匹配。

对于硕士和博士生来说,他们可能会过于乐观地认为其高学历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然而,事实是,大多数雇主更看重的是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而不是纯粹的学历背景。

因此,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往往会面临着就业市场的“细分化”。

此外,2024年就业质量报告还显示,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差异。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对就业机会更多,毕业生就业情况普遍较好。

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的情况。

综上所述,2024年全国各学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总体上略有提高。

虽然就业压力与竞争仍然存在,但平均月薪有所增加可以看出就业市场的一定改善。

然而,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需要加强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此外,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更多,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毕业生则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河南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河南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Henan University 2019 Employment Quality Annual Report河南大学2019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河南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9)联合发布机构河南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河南英才归来科技有限公司Henan University 2019 Employment Quality Annual Report报告摘要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接受社会监督,学校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 号)文件要求,委托河南英才归来科技有限公司对我校2019届毕业生和2018-2019年度到学校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相关领导或招聘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编制《河南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2019届毕业生规模与结构、就业率、就业质量评价、毕业生流向统计与分析、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评价、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反馈、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举措及成效、对学校相关建议八个部分;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河南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库,主要涉及毕业生总体规模、生源地结构、学院(培养单位)分布、就业率等基本信息;二是河南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问卷调查数据,其中包括毕业生问卷数据和用人单位问卷数据。

通过对就业库数据和调研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2019届毕业生总人数为11303人,本科毕业生人数大致为硕博毕业生的4倍。

其中省内生源占比90.78%,省外生源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山东、安徽、广东等省份。

2019届毕业生总体年终就业率为88.94%,其中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88.79%,硕士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89.46%,博士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6.88%,总体就业稳定。

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对策研究

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对策研究

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对策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河南省有数十万大学生毕业,他们面临着就业难、就业压力大、就业渠道单一等问题。

尤其是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残疾大学生、贫困家庭大学生、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学生等,他们的就业难度更是加大。

如何对这些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进行精准帮扶,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点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残疾大学生:由于身体残疾,往往面临就业机会少、单位招聘少的问题,导致他们就业困难。

2. 贫困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缺乏就业所需的社会关系和资源,使他们在就业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3. 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学生:由于受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他们在就业时往往面临着城乡差别、知名学历差等问题。

以上三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少、就业渠道窄、就业条件艰苦、竞争激烈等。

二、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对策针对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应采取以下精准帮扶对策:1. 完善政策法规。

加强对残疾大学生、贫困家庭大学生、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学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的政策扶持,采取差别化、个性化的帮扶措施,为其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其在就业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2. 加强就业服务。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帮助,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3. 开展岗位定制。

针对残疾大学生、贫困家庭大学生、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学生等就业困难群体,通过就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方式,为其开展岗位定制,提高其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这些特殊群体,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5. 鼓励创业。

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残疾大学生、贫困家庭大学生、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学生等就业困难群体更多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他们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

河南省就业问题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河南省就业问题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河南省就业问题分析及其对策建议摘要: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就业问题异常重要。

目前,河南省影响就业的多种结构性矛盾凸显,以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人群的就业难问题突出。

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着眼全局,在产业政策、城乡政策、经济发展战略等重大宏观社会经济政策上做出正确选择。

同时,要在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结构、建立完善的就业机制上下工夫。

关键词:河南省;就业结构;结构性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基本收入、维持生计和改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途径。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就业问题异常重要,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和稳定就业的政策措施,优化就业环境,使农民工就业形势日趋良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就业特困群体的就业困难得到一定缓解。

但是,河南省以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人群的就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就业工作面临着长期压力。

深入研究并解决有关就业的问题和矛盾,加快推进各项制度改革,优化就业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当前建设小康河南、和谐河南、施惠民生的当务之急。

一、现阶段河南省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1.由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逐年减弱始于美国次贷市场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经济周期的收缩期,全球经济走低,中国经济也进入减速阶段。

纵观中国近10年经济发展的成就,在经历了长达8年的扩张期之后,2007年达到本轮经济周期的峰年。

从2007年始,我国经济已由持续的扩张转为收缩,中国经济增速明显趋缓。

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也随之放缓。

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与上年同比增长14.4%,2008年与2007年同比增长12.1%,2009年与2008年同比增长为10.7%。

2008年全省经济增速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2009年全省经济增速比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状,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体状况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持续攀升。

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导致就业竞争愈发激烈。

据统计,_____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_____万,而_____年更是突破了_____万。

这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就业市场的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而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这些新兴领域对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很多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储备上难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形成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1、经济形势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就业市场的繁荣程度。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期,企业往往会减少招聘规模,甚至进行裁员,这使得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

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期,企业的业务扩张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2、专业设置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而另一些热门专业的人才却供不应求。

例如,一些文科类专业的就业难度相对较大,而工科类专业如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则相对容易就业。

3、个人能力和素质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此外,拥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实习经验的学生也在就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4、就业观念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过于追求高薪、舒适、稳定的工作,对基层和艰苦行业的工作缺乏兴趣。

这种不合理的就业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难度。

三、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1、校园招聘校园招聘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很多企业会在毕业季前往高校举办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动因分析

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动因分析

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动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大省之一,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其体质健康情况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例如肥胖率逐年增加、运动锻炼不足、饮食习惯不健康等问题逐渐凸显。

研究表明,大学生生活方式因素是导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快节奏生活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

这些不良习惯长期累积下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有必要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动因,为今后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对策。

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动因,旨在引起社会的关注,促进大学生健康体质的培养和保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及其动因,找出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锻炼、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如何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和未来展望,以促进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通过研究,希望可以为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均衡饮食习惯的形成,减少学业和心理压力对体质健康的不良影响,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生活方式因素分析生活方式因素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部分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存在着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长时间熬夜、不良的睡眠习惯会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

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现象,长时间的电子产品使用不仅会影响眼睛健康,还会导致颈椎、腰椎等部位的问题。

大学生的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体质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缺乏运动锻炼的问题,长时间的坐姿或者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体能下降等问题,加重体质的不健康状况。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2000字(14篇)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2000字(14篇)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2000字(14篇)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1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不难发现,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

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未来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1、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

多年来,各地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

在80年代初,每年的、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90年,全国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__年,这个数字将变为八、九百万人。

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

据数据记载,截止到__年5月底,全国应届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

即目前全国应届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体在50%左右。

今后,以我们高邮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学毕业生。

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未来社会,对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

我们现在还只是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

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

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

当前,市场需要的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学校园培养的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趋势分析作为中国的一份庞大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本文将从就业现状、趋势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毫无疑问,大学生是我国的中坚力量,然而他们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据统计,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874万人,而在就业方面,我国毕业生成为最难就业的群体之一。

1.竞争激烈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国家在教育领域积极发展,但是各高校的毕业生数在出入职位增加时却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竞争激烈。

因此、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他们的招聘数量总是严重地小于应聘人数。

2.就业难度大许多就业岗位需要应聘者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毕业生刚刚离校,他们并没有工作经验,因此他们在应聘中就会比有经验的人处于劣势地位。

同时,毕业生也可能因所学专业与就业市场要求不符,导致就业难度增大。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1.升学率高近年来,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每年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的增长却并没有相应的跟上。

在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考研究生或者出国留学,将就业日期延后或者放弃就业机会。

2.多元化就业现代社会的就业形式越来越多元化。

在过去,多数大学生是为了在公务员、国企等单位工作而奋斗,但现在像程序员、金融分析、文化传媒等新兴领域,成为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三、应对措施1.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键所在,学生应该在学校时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增强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认真打磨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态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多渠道拓展就业渠道在求职中不要单一依赖大型招聘会,应该多渠道拓展就业渠道。

可以将目光放宽到不同的行业中,尝试到处搜索招聘信息,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可以利用互联网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比如参加一些职业网站,利用网络找到招聘信息。

3.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在求职时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除了发掘自身具体的职场技能,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例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等等,亦不能忽视自身形象、穿着等细节。

2024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总结

2024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总结

2024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总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就业形势的不断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下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我们对2024年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2024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乐观,就业率较高,前景广阔。

预计毕业生就业率将达到90%以上,其中本科生就业率超过80%,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与之前相比,大学生就业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与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就业领域:调查显示,2024年大学生的就业领域非常丰富多样。

IT产业、金融行业、教育行业仍然是毕业生首选的就业方向,就业的热门专业有计算机科学、金融、市场营销、教育等。

与此同时,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等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

另外,公共事业、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领域也受到大学生的关注。

就业薪资: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大学生就业薪资总体上有所上涨,但涨幅较为有限。

相对于以前,毕业生的起薪普遍提高了。

国内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平均起薪约为6000元至8000元,而二线城市则为4000元至6000元。

此外,特定行业和专业的就业薪资相对较高,如金融、IT、医疗等领域。

就业困难:尽管总体就业形势较为乐观,但依然有少部分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

调查显示,以下因素可能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专业不对口、缺乏实践经验、就业观念陈旧、求职技巧不过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加实习和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对策和建议:为了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专业教育:大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 加强实习实训:大学与企业、机构合作,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每个省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不同省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大差异。

本文将围绕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现状在河南省,高等教育已经拥有了完备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覆盖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教育阶段。

根据2019年的公开数据,河南省高等教育拥有在校生约110万人,其中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分别占比约85%和12%。

此外,河南省大学数量也很庞大,拥有24所本科高校和30多所大专院校。

虽然高等教育在河南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在高校的师资力量方面,尽管河南省高等教育拥有大量教师,但是教师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提高。

其次,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方向上缺乏明确的指导,科研成果相对比较少。

最后,河南省高等教育对于产业的引领作用还需加强,与全国部分前沿科技领域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河南省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

首先,河南省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的结合,增强发展的动力。

其次,河南省应该加大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最后,在高校教育中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加强文化教育等基础教育的普及,为河南省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结论总之,河南省高等教育在教育体系完备、学科涵盖、在校学生人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提高空间。

未来,河南省需要吸取其他省份先进经验与教训,加强产学研结合、扩大教育覆盖面、提高师资教育质量、加强基础文化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动因分析

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动因分析

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动因分析近年来,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变革,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河南省大学生健康状况的现状及其动因。

一、饮食习惯河南省大学生普遍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他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膳食结构逐渐被西式快餐所取代,大学生普遍喜欢吃油炸食品、高糖高脂的食物,而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较低,导致了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大学生随着学业的繁重,通常没有规律的饮食时间,可能会出现吃饭不定时或者晚餐过量的情况,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健康状况。

二、学习压力河南省的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高考竞争激烈,导致了大学生入学时的心理压力较大。

而随着学业的逐渐加重,大学生要面对繁重的课业任务、考试压力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会受到不良影响。

长期的学习压力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失眠、食欲不振、体力下降等情况,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三、缺乏运动在河南省,大学生缺乏运动的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普及,大学生日常的活动量逐渐减少。

大多数大学生在校园内学习或者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较长,缺乏户外活动。

再加上学习的繁重,大学生通常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和运动活动,导致了体能下降、肌肉发育不良等问题。

四、不良的生活习惯河南省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眼睛疲劳和近视的增加;熬夜学习,导致身体疲劳和免疫力下降;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下降。

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动因主要包括饮食习惯不佳、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健康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减轻学习压力,规范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刘冰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刘冰(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前途,还关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经济发展前景。

面对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和高校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视当前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创新观念,积极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机制,不断提高就业工作水平,以实现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共赢,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在实现河南省城镇化、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强大作用。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250-03随着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大批量、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河南省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据赵一鹏等统计,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6.9%稳步增长到2009年的22.02%[1];省教育厅发布通报:截止到2010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66%[2]。

以上数据表明,河南省高等教育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18~22岁适龄青年的毛入学率15%以下)到大众化教育(18~22岁适龄青年毛入学率达到23%)的转变。

张治理指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也为高校发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就业形势严峻[3]。

另外,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已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分”的模式慢慢转变成“宏观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模式,就业机制市场化。

当前河南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当前河南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当前河南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一上半年河南就业基本情况(一)就业工作保持总体稳定总的来看,当前各项就业指标完成较好。

上半年,河南省主要就业指标完成良好,跑“赢”时序进度。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1.64万人,完成任务的65.12%;失业人员再就业19.52万人,完成任务的78.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59万人,完成任务的82.33%;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7.3万人,完成任务的93.25%(见表1);城镇登记失业率2.96%,继续保持在合理可控区间。

与上年同期相比,城镇新增就业减少2.59万人,减幅约为3%,在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了增量和增幅的小幅下降。

这与河南省全面推行城镇新增就业实名制登记制度,进一步挤出重复计算“水分”相关,也与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相对减少有关。

新增就业减量和减幅仍在合理范围内,河南省就业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表表912022年上半年河南就业工作完成情况类别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万人)71.6419.526.5937.3目标完成率(%)65.1278.182.3393.25表12022年上半年河南就业工作完成情况(二)人力资源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从人力资源市场运行状况来看,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1~6月,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安阳、许昌6个监测城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场招聘单位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6.6万个,进场求职人员37.5万人;同时,市场中介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全省网络招聘市场上半年发布职位152.5万个,活跃人才133.2万人,招聘供需比为1.1∶1;综合线上线下招聘供需情况,河南省综合求人倍率约为1.22,高于2022年求人倍率1.20,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其中,民营企业作为就业创业的主要领域、吸纳就业的重要“容器”,其作用和地位仍然举足轻重,从网络招聘市场情况看,第二季度民营企业发布招聘职位数量占职数总量的56.9%,需求人数达到86.77万人,表明河南省民营企业对经营发展预期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生现在的整体情况(数量,就业率,素质)关于河南高校毕业生的情况明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达80万首先是在2011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44.6万人,而在河南求职的人数达到63万人;明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突破50万,中专毕业生有20万左右,加上外省入豫求职及往年暂缓就业的毕业生,预计将有超过80万毕业生在河南求职。

从在河南求职的人数上看,这是数字整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据了解,2011年河南省共有高校毕业生44.6万人,较上年增加4万多人,普通中专毕业生近20万人,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繁重。

为了帮助毕业生找工作,我省全年举办了120多场校园双选活动,各类专场招聘会80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33.6万个。

截至今年9月1日,全省共有35.9万名毕业生实现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56%,普通中专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

2012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突破50万人,普通中专毕业生将继续保持在20万左右,加上外省入豫求职及往年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将有超过80万毕业生在河南求职,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创业遭遇三大难题优惠政策难兑现现代大学生选择创业源于他们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的自信、一种基于实干的工作态度和对未来职业生涯怀有憧憬的精神动力。

但是在他们创业的过程中,却遇到种种问题一是注册难办公场所和一定的资金实力是成立公司的必要条件,这对于无地、无钱的创业大学生来说是第一个严峻的挑战。

很多大学生都是依靠亲朋好友的资助筹得这笔不菲的注册资金。

二是融资难。

公司注册成立后,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开始盈利。

这需要大学生寻找各种机会获得投资以维持生存。

这些大学生企业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他们的市场意识薄弱,他们的软件推荐界面很粗糙,几乎没有任何包装,他们的营销和谈判能力很稚嫩,也没有掌握任何社会资源,行业对话能力不足,如果投资下去放手让他们去做,市场风险大。

三是创业抗风险能力差。

创业大学生市场意识薄弱,社会资源缺乏,抗风险能力尤其差,很容易刚起步就夭折。

“敢创业的大学生少,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少之又少。

”多种政策措施刺激大学生创业初见成效。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中央要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

(补充:广东地处沿海地区,毗邻港澳,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有良好的创业传统和创业氛围。

这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创业教育。

目前广东大部分高校已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和就业指导教学,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

二是逐步完善创业政策。

2010年5月出台《关于实施2010年粤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的通知》,把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的小额担保贷款从5万元提高至8万元,并要求各地明确办理小额担保贷款银行,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税费减免政策,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登记注册企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等。

一些高校如华南理工大学还为大学生建立创业园,为他们创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

大学生创业难题解决亟待政策完善和落实)虽然近年来广东创业大学生数量有大幅增加,但是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因政策落实不到位而产生的问题。

一些创业大学生并未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

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称,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被广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校毕业生创办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然而,陈第说,没有相当的“关系”,很难取得多个部门的认证。

记者采访了多个创业大学生,他们都说认证难,并未享受到税收优惠。

由于资金申请不公开透明,部分大学生对政策资金扶持产生疑虑。

陈第在申请“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过程中,仅被公司所在区科技局要求提交数万字的申请资料和800元的申请费,在等待审批的近半年时间内,相关单位没有派人上门实地考察企业,也没有人询问企业相关情况,最后就接到了不予批准的通知。

而跟他同时申请的其他企业,有的通过付费中介成功申请到了资金。

陈第说:“我听说,没有关系是申请不到政府资金的,而这些中介跟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可以申请得到,但要支付的中介费达到申请资金总额的10%至20%,我们这种创业大学生,根本支付不起。

”政策缺乏针对性更是让有些优惠“看得见摸不着”。

记者调研了解到,广东创业大学生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高新技术型企业。

如陈第这类,一般常见于理科类毕业大学生;另一类是服务型企业,如经营咖啡屋、运动场、书店等,一般常见于文科类毕业大学生。

前者多是团队作战,后者多是个体经营;前者风险大,盈利高,市场竞争相对小,后者风险小,盈利薄,市场竞争相对大。

)河南多项政策扶持大学生就业见习每月发补助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河南省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大学生就业。

主要有■雇失业大学生最高获200万元贴息贷款(补充:明确规定,当年新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企业职工总数15%以上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即可按规定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财政贴息。

同时,在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职称评定、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均可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基层就业政府提供廉租房(补充:城乡基层是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省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力促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此外,为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等专门就业项目结束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知》要求我省省直机关公开招录公务员,除特殊职位外,均要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

如果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政府还将为他们提供廉租房。

)■自主创业享受多项税收优惠(补充:在税收优惠方面,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另外,今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内,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落实贷款优惠政策方面,《通知》明确,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如从事微利项目,还可享受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

)■毕业见习每月发生活补助(补充:在落实见习政策方面,除规定进一步完善就业见习管理办法之外,我省还确定,见习期间将由当地政府和见习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其中政府提供的基本生活补助,按人均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发放;见习单位提供的基本生活补助按不低于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确定)。

■取消落户限制允许在就业创业地落户(补充:各地要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就(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

同时,进一步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程序。

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按照规定,完善和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登记实名制,为已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办理就业登记,并按规定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并纳入户籍所在地失业人员统一管理,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关于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素质问题对于2011年和2012年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大多数是,80和90年代出生的孩子。

现代社会对于8090的孩子的普遍评价是富二代,拜金主义,非主流,追求时尚,不够务实等等。

而8090后也具备一些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他们更倾向成为自由选择职业的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喜欢多职能的公司文化,最好有机会在公司中轮岗,尝试自己的发展方向。

第二个特点是80 后和90 后一代的年轻人不喜欢“高压文化”,军事化管理的后果将会导致他们的逆反心理。

他们比前辈更加自信,富有创造力,有自己的主见和行为准则,喜欢自由。

8090不是不能吃苦,而是缺乏锻炼的机会。

在抗挫折能力上,80后、90后有些欠缺,但只要给他们成长的机会,他们也能沉下去,用得上。

一项调查显示,在毕业生应具备的诸多素质中,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素质是工作态度(70.4%),其次是思想素质(67.6%)、专业知识(60.5%)、团队精神(60.5%)、业务水平(64.7%)、独立工作能力(53.5%)、创新能力(42.2%)。

而对于一些企业提前来学校要人时,提出的最特殊的条件就是“要能吃苦的学生”。

(补充:有一家报社做了一个小型的调查,是“毕业生最希望得到什么帮助?”落实就业政策、加强用工规范、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三个选项学生选择最多。

在采访中,还有不少学生对于一些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颇有意见。

他们说,有些单位对接收的毕业生只使用,不办理就业手续,不签订劳动合同,让他们无法安心工作。

还有些往届毕业生反映有些企业不给他们办养老、医疗保险,投诉后效果不大,也不得不经常跑到人才市场去寻觅更理想的职位。

还有些学生反映学生就业指导课有些“发虚”,实用性不强,还不如请一些企业家或老总到学校做些讲座有效果。

有个别学生表示,部分事业单位招考时间安排太晚,影响了他们就业,希望以后类似单位再安排人事计划时能充分考虑一下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等。

)六成大学新生不满自己大学生活三大原因造成大学新生对于自己大学生活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与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层次不同,二是男女学生的看法不同,无论本科类院校还是高职高专类学校,男生对入学教育的满意度比女生低9个百分点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大原因:集中在交往困难、学习方式方法不适应、专业不适应三大方面。

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积极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一)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就业。

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投资带动就业的机制,促进项目投资与带动就业相结合,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二)通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扩大就业。

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集聚区发展,提高就业承载能力。

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和优化结构升级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千方百计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

(三)通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就业。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中,构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推动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医疗卫生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扩大相关产业的就业规模,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