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布料操作

合集下载

高炉工艺装料制度

高炉工艺装料制度

装料制度1.装料制度的概念炉料装入炉内的方式方法的有关规定,包括装入顺序、装入方法、旋转溜槽倾角、料线和批重等。

2.炉料装入炉内的设备钟式炉顶装料设备和无钟炉顶装料设备。

3.影响炉料分布的因素◆装料设备类型(主要分钟式炉顶和布料器,无钟炉顶)和结构尺寸(如大钟倾角、下降速度、边缘伸出料斗外长度,旋转溜槽长度等)。

大钟倾角愈大,炉料愈布向中心。

现在高炉大钟倾角多为50°~53°。

大钟下降速度和炉料滑落速度相等时,大钟行程大,布料有疏松边缘的趋势。

大钟下降进度大于炉料滑落速度时,大钟行程的大小对布料无明显影响。

大钟下降速度小于炉料滑落速度时,大钟行程大有加重边缘的趋势。

大钟边缘伸出料斗外的长度愈大,炉料愈易布向炉墙。

◆炉喉间隙。

炉喉间隙愈大,炉料堆尖距炉墙越远;反之则愈近。

批重较大,炉喉间隙小的高炉,总是形成“V”形料面。

只有炉喉间隙较大,或采用可调炉喉板,方能形成“倒W”形料面。

◆炉料自身特性(粒度、堆角、堆密度、形状等)。

◆旋转溜槽倾角、转速、旋转角。

◆活动炉喉位置。

◆料线高度。

◆炉料装入顺序。

◆批重。

◆煤气流速。

4.钟式炉顶布料的特征◆矿石对焦炭的推挤作用。

矿石落入炉内时,对其下的焦炭层产生推挤作用,使焦炭产生径向迁移。

矿石落点附近的焦炭层厚度减薄,矿石层自身厚度则增厚;但炉喉中心区焦炭层却增厚,矿石层厚度随之减薄。

大型高炉炉喉直径大,推向中心的焦炭阻挡矿石布向中心的现象更为严重,以致中心出现无矿区。

◆不同装入顺序对气流分布的影响。

炉料落入炉内,从堆尖两侧按一定角度形成斜面。

堆尖位置与料线、批重、炉料粒度、密度和堆角以及煤气速度有关。

先装入矿石加重边缘,先加入焦炭则发展边缘。

5.无料钟布料无料钟布料特征◆焦炭平台:高炉通过旋转溜槽进行多环布料,易形成一个焦炭平台,即料面由平台和漏斗组成,通过平台形式调整中心焦炭和矿石量。

平台小,漏斗深,料面不稳定。

平台大,漏斗浅,中心气流受抑制。

高炉布料器工作原理

高炉布料器工作原理

高炉布料器工作原理高炉布料器是高炉操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将炉料均匀地投入高炉中。

其工作原理包括炉料的送料、漏斗的布置以及控制系统的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高炉布料器的工作原理。

高炉布料器分为上布料器和下布料器两部分,主要功能是将炉料均匀地投入高炉炉腔中。

在高炉操作过程中,布料器的布料方式和控制是决定高炉生产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上布料器的工作原理1.送料器:上布料器的核心设备是送料器,其功能是将炉料从料仓中无级送料到溜槽中。

送料器通常采用螺旋送料机构,通过驱动电机的旋转,使炉料在螺旋形的输送槽中向前推进。

同时,通过电机的变速控制,可以调节炉料的送料速度和送料量。

2.溜槽:溜槽连接料仓和高炉炉腔,起到传递炉料并应对布料压力的作用。

溜槽一般由碳钢板焊接而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

炉料通过溜槽流动时,由于重力作用,会产生一定的布料压力。

溜槽的设计和布料压力的控制是确保高炉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3.增料器:为了调节炉料的投入量,上布料器通常还配备有增料器。

增料器是一个储存炉料的容器,可以通过控制门的开闭来控制炉料的投入量。

增料器通常位于溜槽的上方,可以保证上布料器投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下布料器的工作原理下布料器主要用于将炉料从溜槽中投入高炉炉腔中,其工作原理包括炉料的解析、排除和控制。

1.解析器:下布料器中的解析器通常由一根旋转的螺旋槽管和一个转子组成。

螺旋槽管将溜槽中的炉料分离成块状,然后由转子推送到提升机或散煤器中。

解析器的作用是保证炉料的均匀分布,避免炉料的堵塞和积聚。

2.提升机:提升机用于将上布料器投入的炉料提升到高炉炉腔的上方。

提升机通常采用链条或钢丝绳结构,通过驱动设备的动力,将炉料从下布料器的出口处提升到预定的位置。

3.散煤器:散煤器位于提升机的上方,在高炉炉腔内进行炉料的散布。

散煤器主要由旋转散煤盘和喷口组成,通过旋转散煤盘和高压气流的作用,将炉料均匀地散布在高炉的下部。

高炉布料操作

高炉布料操作

高炉布料操作(提纲)刘云彩1,高炉布料的作用1.1,布料能改变高炉产量水平、改善顺行,降低燃料消耗:布料能改变产量水平,能提高高炉接受风量的能力;改善顺行,大幅降低燃料消耗:炉内料柱的空隙度大约在0.35—0.45之间。

上升的煤气对炉料的阻力约占料柱有效重量的40—50%。

煤气分布是不均匀的,对下降炉料的阻力差别很大。

利用不同的煤气分布,减少对炉料的阻力,从而保持高炉稳定、顺行。

有了顺行,就有可能提高冶炼强度,增加产量。

1.2,通过布料能延长功率寿命边缘气流过分发展,必然加剧炉墻侵蚀。

通过布料控制边缘气流,保护炉墻。

1..3,通过布料,预防、处理一些类型的高炉冶炼进程发生的事故这些类型包括:高炉憋风、难行;渣皮脱落;边缘过轻,危害很大。

边缘过轻,首先表现在炉顶温度过高。

影响炉顶温度的因素较多,边缘发展,是其中之一。

炉顶温度每降低100,大约可降低焦比3-5公斤,主要来自三个方面:A,气带走的热量;B,冷却水及炉体散热;C,煤气利用率下降。

正常冶炼水平,炉顶温度与渣量关系密切。

边缘过重,同样会带来灾难。

1982年首钢2高炉,连续发生风口压入炉内事故,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表2 渣皮脱落日期风口号开始漏常压时间停风时间更换设备风口中缸弯头8.31 2222 22:28 22:45—23:58 17:18—18:5023:58—4:1311 19.1 2222 5:5015:556:05—8:1516:07—17—468:15—12:5217:45—21:56111119.2 18 4:08 4:05—7:33 7:33—11:49 1 1累计7小时20分18小时51分 5 3 2炉腹渣皮结到一定厚度,自行脱落,由于边缘煤气量不足,不能很好的熔化,大块渣皮沿炉缸壁下滑,将深入炉内的风口压入炉内。

类似的现象,在宝钢和日本也出现过。

日本把这一现象叫“曲损”。

炉墙结厚;减少一些铁中的有害元素。

装料制度也有局限性:严重的炉缸堆积,解决不了;严重的炉墙结厚,效果很小。

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

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

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2010-05-08 13:33:27)原文地址: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作者:张继强4#750高炉多环布料实践4#750高炉于2003年10月4日开炉,10月7日日生产生铁1832吨,利用系数2.443 ,实现 3天达产。

高炉采用串罐式无料钟炉顶,布料溜槽有多环、单环、扇形、和定点布料方式,自动控制可进行多环和单环布料,定点布料由手动完成。

开炉以来一直使用单环布料,2006年2月以来开始启用多环布料,通过半年的实践,各项技术指标明显改善,炉况顺行稳定,产量指标稳步提升,特别是吨铁降低15公斤焦比,降本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单环布料的现状分析:2005年高炉技术指标分析时间利用系数煤比公斤焦比公斤综合焦比物理温度炉温风温冷却壁温度顶温2005.4 3.08 112 378 471 0.39 2005.5 2.84 115 387 481 0.40 2005.6 2.82 126 392 494 0.42 2005.7 2.89 130 391 495 0.41 2005.8 3.07 128 371 477 0.37 2005.9 3.07 118 377 473 0.39 2005.10 3.14 129 362 463 0.38 2005.11 3.13 121 365 460 0.38 2005.12 3.06 119 365 461 0.362005年度运行来看,尽管产量有较大提高,但炉身冷却壁时常发现渣皮滑落现象,冷却壁温度最高达300度以上,顶温时常高达250度以上,煤气利用性差,风温不能全用。

通过以上数据说明,炉顶顶温偏高,煤气利用不理想,大矿批不能充分利用,降低焦比任务困难,给各项技术指标提升带来较大困难,为了进一步提升技术指标,降低冶炼成本,延长高炉寿命,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决定实施多环布料,为此,车间从工艺、设备等方面对实施多环布料所需条件进行研究、解决、落实,并利用2月份年修机会,进行布料测试,至此,实施多环布料条件已完全具备,经厂领导批准后,年修完毕,复风即采用多环布料。

钢铁生产高炉操作工作流程

钢铁生产高炉操作工作流程

钢铁生产高炉操作工作流程钢铁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艺过程,其中高炉操作是整个生产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铁生产高炉操作的工作流程,从原料准备、炉缸布料、点火预热、风温控制、出铁、停炉等环节进行阐述。

一、原料准备钢铁生产的原料主要包括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回收废铁等。

在高炉操作前,首先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准备工作。

铁矿石需要破碎、分级、洗选,以确保矿石的质量和粒度符合生产要求。

焦炭则需要经过碳化、煅烧和混合等处理,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炉内温度。

二、炉缸布料炉缸布料是指将预先准备好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高炉炉腔内。

在高炉操作中,需要考虑各种原料的配比和进料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冶炼效果。

通常情况下,铁矿石和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装入高炉上部的料斗,然后通过布料装置均匀分布到炉缸内。

三、点火预热炉缸布料完成后,需要进行点火预热操作。

点火预热是指将炉内的原料进行燃烧,以使炉内温度逐渐升高到冶炼所需的温度。

点火预热过程通常包括初次点火、次发点火和正常点火等阶段。

在高炉操作中,要注意控制点火的氧气和燃料的配比,以保证点火正常进行。

四、风温控制点火预热完成后,需要进行风温控制。

高炉内需要通过燃烧来提供能量,而风是提供燃烧所需氧气的关键。

在高炉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冶炼条件的要求,控制风温的高低。

通常情况下,风的温度越高,炉内温度也会相应提高。

通过调节风温,可以控制高炉内的温度和冶炼反应的速率。

五、出铁高炉操作的最终目的是生产出高质量的钢铁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出铁操作,将炉内的铁水抽取出来,并进行冷却和净化处理。

出铁操作需要考虑铁水的温度、速度和清洁度等因素,以确保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钢铁产品。

六、停炉高炉操作周期结束或需要进行维护时,需要进行停炉操作。

停炉是指将高炉的冶炼过程暂停,进行冷却、清洗和维护等工作。

在停炉期间,需要对高炉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以保证高炉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钢铁生产高炉操作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环节。

高炉布料操作汇总

高炉布料操作汇总

高炉布料操作(提纲)刘云彩1,高炉布料的作用1.1,布料能改变高炉产量水平、改善顺行,降低燃料消耗:布料能改变产量水平,能提高高炉接受风量的能力;改善顺行,大幅降低燃料消耗:炉内料柱的空隙度大约在0.35—0.45之间。

上升的煤气对炉料的阻力约占料柱有效重量的40—50%。

煤气分布是不均匀的,对下降炉料的阻力差别很大。

利用不同的煤气分布,减少对炉料的阻力,从而保持高炉稳定、顺行。

有了顺行,就有可能提高冶炼强度,增加产量。

1.2,通过布料能延长功率寿命边缘气流过分发展,必然加剧炉墻侵蚀。

通过布料控制边缘气流,保护炉墻。

1..3,通过布料,预防、处理一些类型的高炉冶炼进程发生的事故这些类型包括:高炉憋风、难行;渣皮脱落;边缘过轻,危害很大。

边缘过轻,首先表现在炉顶温度过高。

影响炉顶温度的因素较多,边缘发展,是其中之一。

炉顶温度每降低100,大约可降低焦比3-5公斤,主要来自三个方面:A,气带走的热量;B,冷却水及炉体散热;C,煤气利用率下降。

正常冶炼水平,炉顶温度与渣量关系密切。

边缘过重,同样会带来灾难。

1982年首钢2高炉,连续发生风口压入炉内事故,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表2 渣皮脱落日期风口号开始漏常压时间停风时间更换设备风口中缸弯头8.31 2222 22:28 22:45—23:58 17:18—18:5023:58—4:1311 19.1 2222 5:5015:556:05—8:1516:07—17—468:15—12:5217:45—21:56111119.2 18 4:08 4:05—7:33 7:33—11:49 1 1累计7小时20分18小时51分 5 3 2炉腹渣皮结到一定厚度,自行脱落,由于边缘煤气量不足,不能很好的熔化,大块渣皮沿炉缸壁下滑,将深入炉内的风口压入炉内。

类似的现象,在宝钢和日本也出现过。

日本把这一现象叫“曲损”。

炉墙结厚;减少一些铁中的有害元素。

装料制度也有局限性:严重的炉缸堆积,解决不了;严重的炉墙结厚,效果很小。

高炉原料工(布料技术、设备)

高炉原料工(布料技术、设备)

• 合理气流分布规律
首先要保持炉况稳定顺行,控制边缘与中心两股气流; 其次是最大限度地改善煤气利用,降低焦炭消耗。 但它没有一个固定模式,随着原燃料条件改善和冶炼技术的发展而 相应变化。 50年代烧结矿粉多,无筛分整粒设备,为保持顺行必须控制边缘与 中心CO2相近的“双峰”式煤气分布。 60年代以后,随着原燃料的改善,高压、高风温和喷吹技术的应用 ,煤气利用改善,炉喉煤气曲线上移,形成了边缘 O方略高于中 心的“平峰”式曲线,综合煤气CO2达到16%~18%。 70年代随着烧结矿整粒技术和炉料铁分的提高及炉料结构的改善, 出现了边缘煤气 CO2高于中心、而且差距较大的“展翅”形煤气 曲线,综合CO2达到19%~20%,最高达21%~22%。 但不管怎样变化,都必须保持边缘与中心两股气流,过分的加重边 缘会导致炉况失常。
• 风口燃烧带和凤口回旋区
• 炉缸内燃料燃烧的区域称为燃烧带
–它包括氧气区和还原区,风口前自由氧存在的区域称为 氧气区,自由氧消失到CO2消失的区域称为还原区。由于 燃烧带是高炉内唯一属于氧化气氛的区域,因此亦称氧 化带。在燃烧带中,当O2过剩时,C首先与O2反应生成CO, 只有当O2 开始下降时,CO2才与C反应,使CO急剧增加, CO2 逐渐消失。因此,燃烧带的尺寸可按 CO2 消失的位置 确定,实践中常以 CO2降到1 ~2%的位置定为燃烧带的界 限。
• 其次,炉缸燃烧反应的结果产生了还原性气体CO,为 炉身中上部固体炉料的间接还原提供了还原剂,并在 上升过程中将热量带到上部起传热介质的作用。 • 第三,由于炉缸燃烧反应过程中固体焦炭不断变为气 体离开高炉,为炉料的下降提供了40%左右的自由空 间,保证炉料的不断下降。
• 炉缸燃烧反应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作用
• 煤气上升过程中压力分布规律如何 •

高炉布料与炉型变化操作炉况问题研究

高炉布料与炉型变化操作炉况问题研究

2020- 21 - 摘 要:高炉布料是指炉料(主要是矿石和焦炭)在高炉炉喉的分布,其基本规律是高炉冶炼工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高炉布料也是高炉操作改变高炉炉型的一个重要手段。

高炉布料习惯上称之为“上部调剂”。

探讨分析高炉操作炉型变化的特点,针对炉型变化和炉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可操作性强的高炉操作管理炉型管理方面的建议,既有助于延长高炉的寿命,还能起到增加产量的作用。

关键词:高炉;操作炉型;炉况顺行;溜槽;下料漏斗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Burden Distribution and Changing OperationCondition of Blast FurnaceYang Bin(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of Hongxing Iron & Steel Co. Ltd., Jiuqu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oration,Jiayuguan, Gansu, 735100) Abstract: Burden distribution of blast furnace refer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burden (mainly ore and coke) in the throat of blast furnace, whose basic la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last furnace smelting process theory, controlling blast furnace burden distribu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change blast furnace shape in blast furnace operation. The burden distribution of blast furnace is customarily called upper adjustment. Discussing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rnace type changes in blast furnace operation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blast furnace operation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furnace type management in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blast furnace shape and the furnace condition can help to prolong the life of blast furnace and increase the output. Key words: blast furnace; operating furnace type; smooth furnace condition; chute; hopper1 前 言 建造高炉时用耐火砖砌成设计的炉型,高炉投产后,高炉煤气分布对炉衬侵蚀有及大影响,所以炉型不是固定的,在实际的生产之中,炉衬有一段较快的侵蚀过程,有的部位砖衬侵蚀到冷却高炉布料与炉型变化操作炉况问题研究杨 斌(酒钢集团宏兴股份公司钢铁研究院,甘肃,嘉峪关,735100)2020- 22 -器能保护其稳定,有的以渣皮代替,炉型相对稳定,高炉操作指标达到较高水平,这时的炉型称为操作炉型。

高炉布料技术

高炉布料技术
高炉布料技术
王维兴 13651002795 中国金属学会 yejinbu@
高炉布料技术实质是高炉操作的上部调剂,可以改变煤 气流分布的重要手段,可提高煤气利用率,也是降低炼铁燃 料比和提高高炉炉身寿命的重要措施之一,调节的内容包 括:批重、装料顺序、料线和设备等的选择。 1. 批重:与炉容、炉喉直径。冶炼强度有关。喷煤后,批重 要调整,但要保持焦批不动。 矿批重:每座高炉均有一个临界批重值,随着矿石批重的 加大,要加大中心,料也趋向分布均匀;料批小于临界批重 值时,矿石布不到中心,随着矿石批重加大,对边缘加重的 作用不明显; 矿批重过大, 出现边缘和中心均有加重的现象。 炉料质量,特别是透气性,影响料批重。 当前,我国高炉推广使用大矿批、正分装技术,提高 煤气利用率,有降低燃料比的效果。 专家们提出合理矿批重,见表 1.
⑵.矿石布在焦炭平台边缘附近为宜。 ⑶.漏斗内可用少量焦炭来稳定中心气流 (即中心加焦) 。 首钢实践,焦炭平台维持在 5 档或 7 档,矿石末档也在 6 档为宜,这样煤气利用率高。 5. 调整装料制度的原则: 为实现高炉生产稳定顺行,调整装料制度不能频繁、 大动。工长不能随意调整装料制度,要经过集体研究决定。 不随意临时加焦炭,避免炉温剧烈波动。 高炉操作调整的原则:提高对运行状态预测的水平,尽早发 现、掌握炉况波动的原因、性质,幅度,要对症下药; 早动,少动,要稳定多因素,调整影响小的因素; 要掌握各因素变量对高炉生产影响的时间,如喷煤 在 3~4 小时,焦炭在一个冶炼周期,风量在 1.5~2 小时; 高炉操作调整的顺序: 湿度-喷煤量-风温-风量-装料制度-焦炭负荷-净焦。 炉况波动大而发现晚,要采取多种手段同时进行, 迅速控制波动向负面发展;注意不要激化煤气量与透气性的 矛盾,以保持高炉稳定顺行。 每座高炉在不同时期均有,各适合当时生产条件下的曹 植方针、装料制度;也与高炉生产的炉型有关。不可能去克 隆别人的高炉操作,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要靠自己生产实 践摸索。

高炉无料钟炉顶布料规律的认识

高炉无料钟炉顶布料规律的认识
善( 见表 1 ) 。
2布料 矩阵 的摸 索过 程 2 . 1 布料矩 阵调 节的机 理和 方向
( 3 ) 矿批 的调整 。 德龙 钢铁有 限 公司3 #1 0 8 0 m3 高炉在 开炉 前期矿 批为 l 9 . 5 吨, 而后使 用 到2 1 . 5 吨。 但是 由于 风机 能力过 大 , 煤气 过剩 , 流 速过快 , 从 炉 顶 成像 可 以看 到局 部气流 有过 吹的 现象 , 分析 认为 : 矿 批过小 , 料 层厚 度不够 , 很 难稳定 气流 , 容易 出现气流过 分发展 和小管道 , 限制 了煤 气利用 率的提 高 , 为 此 将矿批 从 1 9 . 5 " 2 1 . 5 吨逐 步扩 大 到2 4 " 2 6 吨, 最 大使 用 过2 8 吨, 扩 矿批 后煤 气利 用 明显提 高 , 利用率 提高2 . 1 个 百分 点 , 经过一 段时 间的摸 索 , 矿批 一直 稳定 在
合理 的料 面形 状和合 理 的矿焦 比分布 。 对 高炉 而言 , 最理 想的料 面形 状也 是高 炉 操作者 追求 的 目标 , 料 面形 状是具 有平 台和漏 斗 的料面形 状 。 这种 料面形 状
( 4 ) 大 矿角 、 大 角差 的布料 方式 。 随着 矿批 的增 大 , 布 料平 台 中矿层厚 度不 断增加 , 造成 气流在 薄弱 的环 节逸 出, 影 响了煤气 利用 , 大矿 角和大 角差减少 中 心过 重 的现 象 , 同 时又可 以实现 边缘 的矿 焦比在 合理 的范 围 , 并 保证 布料平 台 的稳 定 。 通过 采用等 料流宽 度布 料矩 阵模 式 , 在 大矿 角布料 区 间的拓 宽上 也取 得了 明显效果 , 大矿 角、 焦 角是将矿 角和 焦角 同时外移 的布 料方 式 , 在 边缘上 形 成 了足够 的边缘 负荷 。 通 过前 期的调 整 , 矿 角差从 5 。 扩大 到 1 1 , 焦 角也 由6 . 5 。 扩大 到l 1 。 , 这样 可 以大 大抑制 了小角 差布料 时矿石 的偏析现 象 , 是矿石 分布更 近于合理 , 减 少了煤 气流 的局 部发展 , 使 布料平 台更加平坦 一些 , 可 以较大范 围 的利 用煤气 。 但是 生 产 中炉 顶设 备处于 密封状 态 , 炉料 在炉 喉的具 体分 布情 况 无法准确 获得 , 往往靠 炉喉煤 气成分 、 顶 温以及炉 顶红外 成像作 为分析依 据 。 故

2580m 3高炉布料制度调整实践

2580m 3高炉布料制度调整实践
鞍 钢 技 术
21 0 1年 第 1 期
… … ‘ ‘ ’
- - .

ANGANG TECHNOLOGY
总第 37期 6
生 产 实 践
● ‘ -
● …
● ● ●

● ●●●●’
2 8 高炉 布料 制度 调整 实践 50m
谢 明辉 , 维元 , 杨 王志君 ( 鞍钢 股份 有 限公 司炼铁 总厂 , 宁 鞍 山 14 2 ) 辽 10 1 摘要 : 绍 了鞍钢 2 8 高炉调 整布料 制 度 的 生产 实践 , 介 5 0m 分析 了不 同布料 制度 对 高 炉
能上 也存在 差异 , 因此 , 当炉料 品种 和干熄 焦 比例
发生 变化时 , 况顺 行 就会 受 到影 响。为 了确保 炉
为c 。 。该布料制度下高炉操作参数 糯 撂
见 表 1 。
高炉稳 定顺行 , 钢股 份 有 限公 司 炼铁 总 厂 进行 鞍
了一 系列调 整布料制 度 的生 产实践 。
i d x s o e BF.An a e n t a ,te d srb t g s he u e b i tn h e ph r lg sd si— n e e ft h d b s d o h t h it u i c d l ylmii g te p r e a a it i n i l b t n a d ma i g t e b s s ft e c n r lg s dsrb to n t e BF a e d tr ne u i n k n h e tu e o h e ta a it u in i h r ee mi d.Op r tn o i e ai g
焦 ) 由于 全 厂 原料 平 衡 问题 , 。 原料 品种 经 常 发

竖炉布料操作规程

竖炉布料操作规程

竖炉布料操作规程前言竖炉是冶金行业中一种广泛使用的炉种,它具有流动料层、高炉效率高等特点,因此对其操作规程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竖炉的布料操作规程,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操作竖炉,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布料前的准备工作1.清理料仓:在装入新料前,需先清理料仓内的残留物,以免影响新料的进料。

2.检查输送设备:检查输送设备状态良好,无卡滞、漏料、垂直度不良等现象,如有异常现象需及时进行修理和调整。

3.检查炉壁状况:检查炉壁无渣皮,如发现有渣皮,需先进行清理。

布料操作流程1.调整仓口挡板高度:首先需要调整仓口挡板的高度,调整时需按照实际需要及炉型进行合理调整。

2.检查仓口尺寸:检查仓口尺寸是否适合所采用的料桶或皮带输送机,如不适合需要进行调整。

3.布料开始:当调整完毕后,可以开始进行竖炉布料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应将竖炉布料工艺流程调整到最佳状态,最大程度地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布料时要注意控制进料速度与炉况的匹配:竖炉布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要尽可能减少物料在布料过程中出现的空腔,避免对炉料层造成负面影响。

布料时进料速度应根据炉况状态进行调整,以确保物料能够在料层流动中顺利排放。

5.布料结束后,要及时统计:每次布料后,都需要对剩余物料进行统计,确保竖炉布料效率和物料利用率的最大化。

布料时需注意的问题1.控制布料速度:竖炉布料速度应根据炉况状态进行调整,以确保物料能够在料层流动中顺利排放,不断增加炉料的容积。

2.控制拌合均匀度:布料时需要注意控制物料的拌合均匀度,同种物料应均匀铺底,不同物料应按照炉型和工艺配比进行布放,确保竖炉内物料的均匀性和工艺的合理性。

3.防止渣皮:在竖炉布料时,需要定期对炉壁进行清理,防止多次积累形成渣皮,阻碍物料正常排放和炉料层的稳定性。

总结竖炉是冶金行业中一种广泛使用的炉种,其操作规程尤为重要。

本文对竖炉布料操作的前期准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希望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操作竖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高炉布料操作实践

高炉布料操作实践

武钢6号高炉布料实践摘要通过面料方程计算及开炉顶检修方孔观察,调整炉喉截面积矿焦比的分布,形成合理的料面形状.6号高炉通过对炉顶布料的探索,形成了适合武钢原燃料条件的布料模式,保持炉况长期稳定顺行,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关键词高炉布料料面矿焦比软熔带1概况武钢6号高炉有效容积3200m3,采用了并罐斗钟炉顶、全冷却壁(其中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三段铜冷却壁)、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吉矿分级入炉等新技术。

6号高炉原燃料情况如焦炭灰分在12.7%~13.7%,M40为78%~80%,M10为7%~8%,热强度为56%~65%。

高炉于2004年7月16日开炉,2004年底,由于原煤立紧张,焦炭缺口大,每天翻18车外购焦,占焦总量的20%一30%,其质量更难以保证。

矿石综合品位60%左右,用料结构为70%烧结矿+20%球团矿+10%块矿。

原燃料中A1203高,炉渣中Al2O3高达17%以上。

烧结矿TFe在57.5%~59.0%,<10mm的烧结矿占28%~35%,碱度为1.70~1.85,因此,6号高炉引进烧结矿分级入炉技术,将<13 mm的小烧结矿分步布人炉内,以降低烧结矿粉末对炉况的影响,同时改善煤气利用率。

通过在炉顶布料上的大胆探索,不断优化布料制度,克服了原燃料供应紧张、质量下降的影响,高炉长期保持稳定顺行、稳产、高产的态势,日均利用系数达到2.36,尤其从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日均利用系数突破2.506,综合能耗逐步下降至501kg/t(见表1)。

笔者对6号高炉炉顶布料的实践加以分析总结,找出不同的原燃料条件下的布料规律。

2 6号高炉炉顶布料的特点6号高炉炉型为矮胖型,炉喉直径9.0m,32个风口,进风面积O.4417m2。

由于6号高炉的原料质量一般,理化性能较差,长期以来风量偏少,风速在215~225 m/s,鼓风动能在80~110 kJ/s。

6号高炉采用重量法多环定角位布料结合角度调整,通过调节每一角位的环数来调整矿焦比的烧布,同时采用了烧结矿分级入炉技术,将小粒级的烧结矿分布于边缘环带。

高炉布料

高炉布料

高炉布料 (burden distribution ofblast furnace)指高炉炼铁过程中,炉料(主要是矿石和焦炭)在高炉炉喉的分布。

高炉布料的基本规律是高炉冶炼工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高炉布料是高炉操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习惯上称之为“上部调剂”。

通常高炉炉料是分批装入高炉炉喉的。

根据经验确定一批料的矿石量与按焦炭负荷确定的批料焦炭量组成料批,通过布料设备双钟或旋转布料器装入炉喉,从炉体纵剖面上看,矿石与焦炭呈分层重叠结构(见图1)。

高炉是一种逆流反应器,煤气在高炉下部产生,而后上升穿过料层;炉料从上部下降与煤气作用,完成加热、还原、造渣、熔化等冶炼过程。

模型研究和高炉解剖均已证明,炉料在炉内由上而下,温度逐渐升高,直到熔化前,一直保持炉喉布料的层状结构。

矿石层和焦炭层透气性不同,矿石层的阻力比焦炭层大10~20倍。

实践证明,焦炭多的地方煤气流较发展,因而炉料温度升高快,从高炉料柱纵剖面上看,煤气发展的地方软融带的位置也较高。

可见高炉布料对煤气分布以及软融带的形状和位置等是有重要影响的,这关系到煤气能量的充分利用,炉料的顺利下降以及高炉一代寿命的长短。

正常的高炉行程在炉内圆周方向上煤气与炉料的分布都是均匀或基本均匀的,因此,分析研究煤气和炉料的分布主要是截面上沿半径方向的分布。

煤气分布一般以其成分中CO2含量在半径方向不同点的数据绘成的炉顶煤气CO2曲线图作分析判断,近年来发展为以炉喉十字测温所得温度曲线作分析判断,而炉料的分布以料层厚度或料面高度等分析判断。

既然高炉布料是控制煤气分布的重要手段,所以研究布料要先了解高炉内煤气分布的类型(见高炉煤气分布),然后掌握布料规律、装料制度的选择、装料制度与送风制度的关系以及一种特殊装料方法:混装。

双钟炉顶布料规律布料装置为双钟的高炉,大钟打开,炉料从大料斗内沿大钟斜面流下落到炉内料面上,形成环形料堆,从纵剖面上看炉料沿料面向高炉中心和炉墙两侧滚动、滑动、堆积,形成斜坡。

750高炉布料规律与实践

750高炉布料规律与实践
维普资讯
27 月 二 0 年5 第 期 0
江 全
4 1
7 0高 炉 布 料 规 律 与 实践 5
余 乐安
( 州钢铁 集 团公 司炼铁厂 杭 州 3 0 2 ) 杭 10 2

要 : 对杭钢 70 针 5 M3高炉 两种 炉顶布料 器布料 规 律 进 行探 索 , 结 出其 规 律 并指 导 实 际生产 , 得 了 总 取 显著 成 绩 。
型高炉无料钟布料器, 溜槽 长度为 2lO m。 O m
1 布料碰点规律
炉料分 布 是高炉 重要 的操 作 控 制 内容 之 一 , 利 用装料 制度 的改 变 来 控 制 炉 料 分 布 被 称 为 上 部 调 剂 。其 基本 原 理 是 利 用 炉 顶 装 料 装 置 的 功 能 和 炉 料 特 性 , 制 炉 料 装入 内时 的落 点 位 置 、 积 厚 控 堆 度 、 向 剖 面形 状 、 度 及 品种 等 的径 向和 圆周 分 径 粒
6 能实现 手动 、 ) 自动条件 下 进行 定 点 、 扇形 、 环 形、 螺旋 布料 。
3 WZ型气密箱 布料 实践
W z型 布料 器 自 20 0 6年 1 2月 2 日投人 使 用 2
4 结语
1高炉上部的装料制度的合理 , ) 建立在是否接
近料流 下 降 的 布料 规 律 。如果 装 料 制 度 偏 离 实 际 布料规 律太 多 , 炉 的稳定 低耗很 难 实现 。 高
2 2 深料 线 时 a的调 节 .
器 稳定 性 、 确性 、 准 调节 灵 活 性 优 于嘉 冶厂 的布 料
器。
高 炉开 炉或 上料故 障 等造成 深 料线 时 , 据料 根
线深浅下调 a 3 。可基本上保证炉料在 径向 角 ~1, 上 的落 点位 置不 变 , 护炉 内气流 的稳定 分 布 。 维

高炉上料工艺流程简述

高炉上料工艺流程简述

高炉上料工艺流程简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炉上料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贮矿槽**:储存铁矿石等原料。

高炉布料操作

高炉布料操作

高炉布料操作1,高炉布料的作用 1.1,布料能改变高炉产量水平、改善顺行,降低燃料消耗:布料能改变产量水平,能提高高炉接受风量的能力;改善顺行,大幅降低燃料消耗:炉内料柱的空隙度大约在0.35—0.45之间。

上升的煤气对炉料的阻力约占料柱有效重量的40—50%。

煤气分布是不均匀的,对下降炉料的阻力差别很大。

利用不同的煤气分布,减少对炉料的阻力,从而保持高炉稳定、顺行。

有了顺行,就有可能提高冶炼强度,增加产量。

1.2,通过布料能延长功率寿命边缘气流过分发展,必然加剧炉墻侵蚀。

通过布料控制边缘气流,保护炉墻。

1.3,通过布料,预防、处理一些类型的高炉冶炼进程发生的事故这些类型包括:高炉憋风、难行;渣皮脱落;边缘过轻,危害很大。

边缘过轻,首先表现在炉顶温度过高。

影响炉顶温度的因素较多,边缘发展,是其中之一。

炉顶温度每降低100,大约可降低焦比3-5公斤,主要来自三个方面:A,气带走的热量;B,冷却水及炉体散热;C,煤气利用率下降。

正常冶炼水平,炉顶温度与渣量关系密切。

边缘过重,同样会带来灾难。

1982年首钢2高炉,连续发生风口压入炉内事故,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表1 渣皮脱落日期风口号开始漏常压时间停风时间更换设备风口中缸弯头8.31 2222 22:28 22:45—23:5817:18—18:5023:58—4:131119.1 2222 5:5015:556:05—8:1516:07—8:15—12:5217:45—21:561111117—469.2 18 4:08 4:05—7:7:33—11:49 1 133累计7小时20分18小时51分 5 3 2 炉腹渣皮结到一定厚度,自行脱落,由于边缘煤气量不足,不能很好的熔化,大块渣皮沿炉缸壁下滑,将深入炉内的风口压入炉内。

类似的现象,在宝钢和日本也出现过。

日本把这一现象叫“曲损”。

炉墙结厚;减少一些铁中的有害元素。

装料制度也有局限性:严重的炉缸堆积,解决不了;严重的炉墙结厚,效果很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布料操作(提纲)刘云彩1,高炉布料的作用1.1,布料能改变高炉产量水平、改善顺行,降低燃料消耗:布料能改变产量水平,能提高高炉接受风量的能力;改善顺行,大幅降低燃料消耗:炉内料柱的空隙度大约在0.35—0.45之间。

上升的煤气对炉料的阻力约占料柱有效重量的40—50%。

煤气分布是不均匀的,对下降炉料的阻力差别很大。

利用不同的煤气分布,减少对炉料的阻力,从而保持高炉稳定、顺行。

有了顺行,就有可能提高冶炼强度,增加产量。

1.2,通过布料能延长功率寿命边缘气流过分发展,必然加剧炉墻侵蚀。

通过布料控制边缘气流,保护炉墻。

1..3,通过布料,预防、处理一些类型的高炉冶炼进程发生的事故这些类型包括:高炉憋风、难行;渣皮脱落;边缘过轻,危害很大。

边缘过轻,首先表现在炉顶温度过高。

影响炉顶温度的因素较多,边缘发展,是其中之一。

炉顶温度每降低100,大约可降低焦比3-5公斤,主要来自三个方面:A,气带走的热量;B,冷却水及炉体散热;C,煤气利用率下降。

正常冶炼水平,炉顶温度与渣量关系密切。

边缘过重,同样会带来灾难。

1982年首钢2高炉,连续发生风口压入路内事故,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表2 渣皮脱落日期风口号开始漏常压时间停风时间更换设备风口中缸弯头8.31 2222 22:28 22:45—23:58 17:18—18:5023:58—4:1311 19.1 2222 5:5015:556:05—8:1516:07—17—468:15—12:5217:45—21:56111119.2 18 4:08 4:05—7:33 7:33—11:49 1 1累计7小时20分18小时51分 5 3 2炉腹渣皮结到一定厚度,自行脱落,由于边缘煤气量不足,不能很好的熔化,大块渣皮沿炉缸壁下滑,将深入炉内的风口压入炉内。

类似的现象,在宝钢和日本也出现过。

日本把这一现象叫“曲损”。

炉墙结厚;减少一些铁中的有害元素。

装料制度也有局限性:严重的炉缸堆积,解决不了;严重的炉墙结厚,效果很小。

布料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装料方法,改变煤气流分布,并影响软融带的形状。

改变炉料位置及矿、焦在炉喉径向的比例,是控制煤气流分布的有效手段。

双钟装料设备,炉料分布受到限制,调节煤气流的作用比较有限。

无钟的出现,克服了大钟的缺陷。

第一座无钟高炉,于1972年在蒂森公司汉博恩厂投产。

这是卢森堡阿贝尔公司的重大发明,它以全新的原理、紧凑的结构,克服了大钟布料器的缺点,使高炉布料,完成一次革命。

很快,在世界范围推广。

它通过改变旋转溜槽角度,可把炉料布到炉喉内任何位置。

2,布料操作2.1,煤气流的作用煤气分布对高炉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煤气在高炉内的分布,分四种类型。

各种类型的作用如表3:表3,布料的作用(高炉布料规律,135页表40)2.2,软融带的形状,对高炉行程有重要影响,煤气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软融带的形状(图1)。

图1,软融带形状及煤气分布[2]2.3,批重的作用:批重大小,对煤气分布影响极大。

大批重普遍加重边缘及中心;小批重发展边缘及中心。

各炉在一定的条件下,均有一个临界范围。

当批重大于临界范围,随批重增加而加重中心;当批重小于临界范围,随批重增加而加重边缘或作用不明显[1]。

依此原理,当炉料较好时,应当用大批重;外部条件变坏时,应缩小批重。

大批重,能控制气流稳定分布。

因此,随冶炼强度的提高,应扩大批重。

当炉况难行时,应缩小批重,以还取风量,保持顺行。

2.4,料线多作用:料线越深,炉料越靠近炉墙。

利用不同料线深度,可有效的调整炉料分布。

3,大钟操作;高炉最早出现于中国,已有2700年的历史[2][3]。

高炉装料方法多种多样,均未流传下来。

1850年,当巴利式大钟布料器在英国出现,尽管它不能旋转并有许多缺点,还是流传了下来。

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终于在1907年出现了“马基式”布料器,并迅速在世界范围普及。

为什么大钟布料器得到发展,能够在炼铁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解决了高炉长期以来,一直困饶的煤气流合理发布问题。

通过大钟布料器落入炉内的炉料,形成边缘高中心低的反锥体料面。

当炉喉直径大于3.5米时,边缘和中心的料面差,已经超过1米,这就使中心的料柱透气性明显提高。

从图2[4]看到,高炉每米工作高度的压力差大约0.04-0.07kpa,推动了煤气流向高炉中心流动。

这一作用,也为高炉扩大,奠定了基础。

大钟式布料所形成的料面,是以后各种布料器,共同遵循的准则,无钟布料也不例外。

图2,不同容积高炉的阻力系数(图中数据是高炉容积)3.1,扩大矿石批重:大批重,有利于煤气流稳定,能改善煤气利用,降低燃料比;但高炉压差可能提高,所以,扩大批重是有条件的:A,冶炼强度提高;B,高炉炉况允许。

表4 首钢2炉1982年9月数据(1327 m3)各时期的原料条件如下表,折合焦比、燃料比也按下列条件计算(表5)。

3.2,同装与分装:由于界面效应,分装的矿、焦混合与变形,较同装小,因此料柱透气性更好。

高炉一般采用分装。

表6是首钢3号炉(1036 m3)的实践结果。

表6时间焦比燃料比校正焦比校正燃料比kg kg kg kg1-20/1 395 510 482 5421-9/2 393 511420 54518-25/2 374 490 400 5163.3,综合装料[5]:为改善煤气利用,加重边缘,发展中心,在1982年实验综合装料制度,获得良好结果。

矿石3车,分两次开大钟。

第一次按料线1.75米加料,接着不等料线第二次开大钟,加入后续料,1号炉实践结果如下(表7):3.4,大小料批混装[6]:为克服大钟装料的局限性,首钢曾在进入末期的3号炉用大小批重混装的方法,修补炉墙并稳定高炉气流,受到很好的效果,操作结果见表8。

具体方法是:mA +nB A = KKJJ↓KK=20吨B =KJ↓KJ↓K=10吨使用混装后,实际焦比下降20公斤,折算后降低17公斤。

一月份炉身下部炉墙厚度460mm,到3月7日墙厚580mm。

大批重稳定气流,小批重加重边缘,两者结合,既改善顺行,也保护了炉墙。

3.5,抽矿或抽焦:炉况不稳定,炉料又不好,不具备使用大批重的条件,可用抽矿或抽焦的方法,稳定气流。

具体做法石:mKKJJ + KKKK 或mKKJJ + JJJJ3.6,双装:出于同样理由,也可用双装。

但双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气流分布,其“双”的部分,对气流的影响,和配“双”的相反。

如下式所表示的,前一批示正装,和它相配的是倒装。

每隔m批,有一批双装,在料柱中有一个大批重:JJJJ。

mKKJJ + JJKK3.7,半倒装:20世纪60年代,钢铁生产相当困难。

原料很差,数量短缺。

高炉或经常封炉,或维持生产。

高炉难行、结瘤是经常的。

半倒装由此流行。

当时首钢(石钢)流行一句顺口溜:“小批半倒,灵丹妙药”。

“小批”,保证高炉煤气两条通路,半倒是把焦碳装到高炉边缘及中心。

这是发展两头的装料制度,煤气利用率很差,燃料比高。

可以当“药‘用,处理炉墙不干净,或因原料质量太差,保持高炉顺行。

是“药”,不能当“饭”,不能经常使用。

经常使用,燃料消耗太高。

4,无钟与大钟布料的区别4.1,大钟布料是一次性的,大钟打开后,炉料在很短时间落到炉内,图3是大钟布料的炉料分布[7]。

无钟布料是连续的,布一批料须较长时间(图4)[8],大约布8—12圈。

图5是无钟布料示意图[9]。

由于料流较慢,无钟的粒度偏析严重(图6)[2]。

图3,大钟布料的炉料分布(高炉布料规律,277页表56)图4图5,无钟布料示意图图6 粒度偏析4.2,大钟布料的炉料分布,位置比较固定,每批料的堆尖位置只能在炉喉间隙以内。

利用不同料线、不同批重、不同装料次序及不同装料方法,改变炉料分布;而无钟,通过改变溜槽角度,可以将炉料,布到任何位置、并且有多种不同的布料方式(图7)。

图7 无钟可将炉料布到任何位置4.3,溜槽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溜槽外侧的炉料堆角变小,外侧料面较平坦,当多环部料时,形成炉料平台。

大钟布料则无此特点。

图8,布料形成的平台5,无钟布料操作5.1,单环与多环无钟的特点,导致:A,单环布料,偏析严重,特别是粒度不均匀的炉料。

单环布料,扩大了无钟的缺点,降低了无钟的优势。

B,单环布料时,改变或试验不同装料制度,比较困难。

变动结果,不仅影响边缘煤气分布,同时也影响中心,改变布料,引起的变化较大。

边缘中心边缘图9 改变单环示意图多环布料,按要求将炉料加到一定的位置,可以满足冶炼需要。

多坏,才能充分发挥无钟作用。

通过多环布料,保持高炉中心活跃,边缘有足够的煤气流通过,以保证高炉顺行。

多环,调剂煤气分布更灵活,更有利于高炉强化。

在多环条件下,改变煤气分布,一般通过改变边缘或中心的矿或焦的环数,即可实现,不必改动所有各环。

改后是否准确,也容易判断。

多环,把粉料分散到较大的面积内,从而降低了粉料的破坏作用,提高了料柱透气性。

5.2,边缘料面平台稻叶晋一等总结加古川高炉布料经验,边缘炉料在炉喉内形成一定宽度平台,高炉顺行很好,由此作为无钟布料规律,得到推广【10】。

图10,平台5.3,无钟布料实例按生产需要,确定布料方式。

图11是追求低焦比、高产量的、中心发展型的煤气分布所作的不同装料生产过程[9]。

图11 千叶6号炉的布料实践[10]图11是追求低焦比、高产量的、中心发展型的煤气分布所作的不同装料生产过程[9]。

图5左边的横座标是布料角度,1是边缘位置,10是中心位置。

黑的是矿,白的是焦;纵座标本是布料圈数。

右图是不同装料方法的煤气分布结果。

最上边是5月,最下边是10月的煤气分布。

图中4个月的4次改变,边缘第一环(520)、第二环(50.50)布的矿石和焦碳始终未变。

第一次改变,仅变更第五、第六环(图中上部,5月到6月)。

以后两次改变,均在3—7环之间。

这正是多环部料的优点。

从下图可以看到,边缘煤气利用率并未发生变化,中心煤气利用率逐次提高。

图12是日本一座高炉的布料操作结果[12]。

图中第一列是布料方法,第二列是炉料分布,第三列是炉喉煤气及温度分布,第四列是冷却壁温度分布。

从图中第三列看到,径向煤气温度和煤气中的CO2%含量是相反的。

从第四列中看到,布料对后温度的重要影响。

图125.4,宝钢布料[13]:宝钢重视布料平台。

矿石在炉内形成自炉墙起1.3—1.7米宽的平台。

具体的布料方法和布料的相关考虑见图13、表9。

图13表92004年3月宝钢无钟布料操作:装料制度:5.5,其他厂经验布料分11环。

较分10环或分偶数环,有明显的有点,即有一个偶数环,将炉喉面积,等分。

如分11环时第6环等分炉喉面积。

上钢一厂3高炉,炉喉面积分11环。

次炉布料,焦炭布到中心方向较明显。

装料制度:首钢当时焦炭强度不佳,焦炭在较大范围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