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学习二等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基本方法,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二等分教具、剪刀、彩纸、直尺。
2. 学具:学生用剪刀、彩纸、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提问:“如何将这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将苹果二等分。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二等分的概念,出示二等分教具,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示范二等分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彩纸,让学生尝试将彩纸二等分。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二等分的方法。
4. 知识拓展(1)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可以用二等分解决的问题?”(2)学生举例,如分享食物、分配任务等。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习二等分2. 板书内容:(1)二等分的概念(2)二等分的方法(3)二等分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二等分,剪开后与同桌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二等分?2. 答案:(1)将长方形纸沿长边对折,再沿短边对折,剪开。
(2)答案不唯一,如分享食物、分配任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掌握程度,以及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二等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5篇
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二等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将一个图形或数量二等分的方法,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知道什么是二等分。
2. 让学生掌握将一个图形或数量二等分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将一个不规则图形二等分的方法。
重点:二等分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等分教具模型、剪刀、彩纸等。
学具:每组一套二等分教具、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一张长方形纸,邀请一位同学上台将其二等分,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一个图形二等分。
2. 例题讲解(1)讲解二等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2)展示如何将一个规则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二等分。
(3)讲解如何将一个不规则图形二等分,并强调方法。
3. 随堂练习(1)发放二等分教具,让学生分组操作,练习将规则图形二等分。
(2)发放彩纸,让学生尝试将不规则图形二等分。
(2)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图形,还有什么可以二等分?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的概念2. 二等分的方法(1)规则图形的二等分(2)不规则图形的二等分七、作业设计(1)一个正方形(2)一个长方形(3)一个不规则图形2. 答案:见附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二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如何将一块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2. 例题讲解中不规则图形二等分的方法。
3. 学生的随堂练习和操作体验。
4. 作业设计中图形的选择和答案的提供。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关键环节。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学习二等分》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学习二等分》
教学目标
1.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2.掌握如何利用化整为零解决二等分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前准备
1.准备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2.准备一些实物、图片等教辅材料
3.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纸和一个铅笔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通过实物介绍二等分的概念,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思考其中是否存在二等分的情况
正文环节
1.定义什么是二等分
–通过示意图和实物让学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概括: 将一件物品或一条线段分成两份,使得这两份的面积或长度相等的操作称为二等分
2.输题解法
–将题目化整为零,逐步解析
–以实物或图片等教辅材料直观展示解题过程
–让学生在自己的纸上模仿老师展示的解题过程
引申拓展环节
1.回顾今天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二等分的实用价值
2.让学生尝试进行手工二等分
–预先分发糖果到每个学生手上,并让几个学生限定时间内进行糖果二等分
–帮助剩下的学生讨论提高二等分的方式,并尝试把糖果二等分
教学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强化学生对二等分概念的理解
3.引导学生尝试将二等分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4.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和思考
5.帮助学生总结解决二等分问题的方法
作业布置
1.布置二等分相关题目
2.让学生利用学到的二等分知识和方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3.让学生准备一份关于二等分知识的报告
参考文献
•徐光耀,《教育数学学》,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金涛,《数学教学备课大全》,2015年,中国物资出版社。
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5篇
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分数的概念》,详细内容为二等分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等分的含义,能够识别并描述二等分的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二等分的具体运用。
教学重点:二等分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等分教具(如苹果、蛋糕等),剪刀,彩纸。
学具:每组一张白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苹果,提问:“如何将这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新课导入(1)教师通过实践操作,将苹果切成两半,解释二等分的概念。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验二等分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个蛋糕,提问:“如何将这个蛋糕二等分?”(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让学生找出哪些图形可以二等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
5. 小组活动(1)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二等分任务,如将一张白纸二等分。
(2)学生相互交流心得,分享成功经验。
(1)教师提问:“二等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的概念2. 二等分的应用3. 实践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个可以二等分的图形,并将其二等分。
2. 答案:学生画的图形可以二等分,且二等分结果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二等分的概念和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寻找二等分的例子,如分享食物、分配任务等,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和教具的选择。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通用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二等分”。
详细内容包括等分的概念,如何进行二等分操作,以及二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并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掌握二等分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等分教具模型、直尺、剪刀、彩纸等。
学具:每组一份二等分练习题、彩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二等分教具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二等分吗?我们身边有哪些二等分的事物?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二等分的概念。
引导学生用直尺、剪刀、彩纸进行二等分操作。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讲解二等分的解题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答例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二等分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二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分享。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二等分2. 内容:二等分的概念二等分的方法二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纸剪出一个二等分的图形,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2. 答案:示例:将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二等分的掌握程度,教学难点是否突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等分方法,如三等分、四等分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并进行实际操作。
2. 例题讲解:确保学生能通过例题理解并掌握二等分的解题方法。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数学教材《学习二等分》。
二等分是指将一个图形或者物体等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本节课将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二等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二等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能够独立进行二等分的操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二等分的概念,能够独立进行二等分的操作。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二等分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剪刀、彩纸、几何图形卡片。
学具:剪刀、彩纸、几何图形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圆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圆形的大小,然后将圆形卡片二等分,让学生观察二等分后的效果。
2.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二等分的概念,并演示如何进行二等分。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二等分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如何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二等分的概念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二等分的方法将一个圆形卡片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答案:略。
2. 请用二等分的方法将一个正方形卡片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答案:略。
3. 请用二等分的方法将一个三角形卡片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二等分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并能独立进行二等分的操作。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运用二等分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分配食物、分配玩具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二等分的概念,能够独立进行二等分的操作。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二等分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分数》第三节“二等分”。
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二等分,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表示方法,学会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学会用二等分表示事物,掌握二等分的表示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分数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等分的概念理解,二等分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重点:学会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糖果、蛋糕等可二等分的物品,二等分教具模型。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二等分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拿出一个苹果,问幼儿:“我们怎么把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引导幼儿思考,引出二等分概念。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用教具模型演示二等分,讲解二等分的概念。
讲解二等分的表示方法,如用分数“1/2”表示。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如: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蛋糕的多少?讲解解题步骤,引导幼儿用二等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学具彩纸、剪刀进行二等分练习,巩固二等分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二等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其他分数(如三等分、四等分)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1. 学习二等分2. 内容:二等分概念二等分表示方法例题解析小组讨论:二等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把一个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长方形纸的多少?把一个橙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橙子的多少?2. 答案:长方形纸的每份是1/2,橙子的每份也是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二等分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二等分。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对等分活动产生兴趣。
3.尝试运用二等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1.《二等分》课件。
2.人手一份操作纸、剪刀。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教师:你们认识团团圆圆吗?冬天到了,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有三个小朋友去看望它们。
(演示课件)教师:它们怎么啦?怎么办呢?教师:听听三个小朋友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演示课件)(二)初步尝试用一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1.讨论交流。
教师:看,他们找到了什么?(演示课件)教师:每人找到了一块布,要帮两个熊猫宝宝分别做两条一模一样的围巾,怎么办?2.实践探索。
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材料,请你们用刚才想到的方法去试一试。
3.交流探讨。
(演示课件)教师:谁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分的。
教师:它原来是什么形状,二等分后是什么形状?你怎么知道它是一样大的。
(三)探索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1.实践探索。
教师:把一个图形对折,剪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这种分法叫做二等分。
把图形二等分还有很多方法,我们再去尝试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多。
2.交流学习。
教师:你用了哪些新方法?介绍给大家分享。
教师:谁也用到这种方法的?小结:东东、丽丽、贝贝谢谢你们,看,他们用你们的好办法做了把围巾做好了,送给了团团圆圆。
瞧,团团圆圆围上了一样的围巾多开心啊,在谢谢小朋友呢。
(演示课件)(四)拓展延伸二等分经验。
(1)将多个物体进行二等分。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优质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分数的概念》,详细内容为学习二等分。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掌握二等分的概念,理解其意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二等分的概念,理解二等分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二等分操作。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幼儿合作、分享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二等分的概念和意义,二等分操作的技巧。
难点:理解二等分的本质,将二等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等分教具(如水果、饼干等),二等分操作卡片,磁性板。
学具:二等分操作卡片,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苹果,询问幼儿如何将苹果平均分给两个朋友。
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体验二等分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磁性板展示例题,讲解二等分的概念和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二等分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利用学具进行二等分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分享操作经验,提高操作技能。
提问幼儿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二等分,激发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学习二等分》2. 内容:二等分的概念二等分的意义二等分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出一个物品进行二等分,并描述操作过程。
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二等分操作,并签字确认。
2. 答案:作业题目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二等分的实例,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组织相关的数学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动手操作的指导与反馈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互动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二等分的概念和操作技巧上,因为这是理解分数概念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2.学生能够演示“二等分”的方法。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解释二等分的意义。
4.学生能够运用二等分的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二等分的图片、视频等。
2.教具:彩纸、剪刀、笔、尺子。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视频等导入“二等分”的概念。
2.让学生观察、思考图片,并简单描述图片中的“二等分”现象。
示范(10分钟)1.老师示范如何用剪刀和彩纸分别完成线段和图形的二等分。
2.让学生一起模仿老师的示范,在彩纸上切出线段和图形的二等分。
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彩纸和剪刀练习完成线段和图形的二等分。
2.分组让学生自己接龙,将线段和图形分别二等分,并且检查彼此的分割结果是否正确。
3.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二等分的定义以及保持等分要求的方法。
拓展(10分钟)1.提醒学生二等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做饼、披萨、糕点等食品时,如何进行二等分、合理分配。
2.让学生思考、描述日常生活中其他可以应用二等分技能的场景,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巩固(10分钟)1.让学生用图形和线段练习二等分,并且在彼此之间互相检查和纠正,温习所学的知识。
2.让个别学生上台演示二等分的方法和步骤,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互相分享、讨论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二等分”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方法。
后记二等分是幼儿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本节课通过图形、线段的剪切,让孩子们亲自体现了二等分的概念,对他们的数学思维以及具体操作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作用。
通过练习和巩固,孩子们可以逐渐熟练掌握二等分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一堂很有趣且带有实际意义的课程。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通用9篇)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通用9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篇1活动目的:1、探究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
2、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学习感知二等分。
3、开展观察才能、比拟才能。
活动准备:各种图形假设干、各种实物图片假设干、夹子假设干、拱形两个、记录卡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一、参观商店导入,引起兴趣,初步感知二等分。
1、导入语:“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参观商店,好吗?”2、幼儿自由参观。
3、小结:“你看见了什么?”4、自由探究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喜欢的折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6、小结: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叫做二等分。
二、幼儿操作探究,进一步感知二等分。
1、示范演示。
2、操作要求:〔1〕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图形分成相等的两份,并完成记录卡。
〔2〕操作时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三、小结与评价。
四、游戏:“找朋友”,稳固二等分的学习。
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老师能设计情境、游戏让孩子们学习感知二等分。
孩子们的兴趣高,活动目的根本上能到达。
另外,在材料的准备上,分组准备了不同程度的材料,让不同程度的孩子在自己的根底上得到开展。
缺乏的是:、整体与局部的概念不清楚。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篇2活动目的:1.能把物体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体大于局部,局部小于整体。
2.乐意探究多种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3.初步理解等分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图形(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本袋〔每袋8个本〕。
教学过程:1.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提问:故事中大黑和小黑为什么会让狐狸大婶帮助分面包?〔他们要平分面包〕结果怎么样?〔面包让狐狸大婶骗着吃了,哥俩只剩下一点点面包〕他们是不是两只笨狗熊?假设请你帮助,你怎样分呢?2.老师操作,二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任意对边折。
怎样验证圆形二等分?折好后完全重叠。
说明两份一样大。
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5篇
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二等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将一个图形或数量二等分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知道什么是二等分。
2. 使学生掌握将一个图形或数量二等分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二等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彩纸、尺子、圆形和长方形模型。
学具:剪刀、彩纸、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剪刀、彩纸等教具,引导学生制作一个心形。
然后提问:“如何将这个心形平均分成两份?”2. 新知识讲解介绍二等分的概念,解释什么是二等分,并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1:将一张圆形纸片二等分。
讲解:用剪刀沿着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剪开,得到两个面积相等的半圆。
出示例题2:将一个长方形二等分。
讲解:将长方形对折,使得两个对边完全重合,然后沿着折痕剪开,得到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将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二等分,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等分2. 板书内容:(1)二等分的概念(2)二等分的方法(3)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一个正方形(2)一个等腰三角形2. 答案:(1)将正方形对折,使得两个对边完全重合,然后沿着折痕剪开,得到两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2)将等腰三角形沿着底边的中点到顶点的线剪开,得到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掌握程度如何?在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二等分是否只适用于图形?是否适用于数量?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二等分?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说明;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6. 作业设计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通用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二等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二等分”的概念,掌握将一个物品或图形二等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二等分”的含义,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二等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二等分教具、剪刀、彩纸等。
学具:学生用剪刀、彩纸、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图片,如蛋糕、苹果、披萨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如何公平地分给两个人。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二等分”的概念,即把一个物品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的大小相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如将一个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二等分。
讲解二等分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独立完成二等分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大班数学——二等分2. 主要内容:二等分的定义二等分的方法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思考并举例说明二等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图形二等分方法见课本P5253。
(2)示例:将一块披萨平均分给两个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二等分”的概念及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二等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探索其他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小组讨论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分数的概念与运算》,详细内容为学习二等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二等分的概念,学会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并为后续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二等分的概念,能够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
教学重点:掌握二等分的操作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等分教具模型、图片、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剪刀、彩纸、画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如蛋糕、苹果、橙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两个朋友。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二等分的概念,展示二等分教具模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如将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如何操作。
教师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用剪刀、彩纸等学具进行二等分的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学习二等分2. 内容:二等分的概念二等分的操作方法实际问题解决七、作业设计(1)一个苹果(2)一串葡萄(3)一个长方形纸片2. 答案:(1)将苹果横切成两半。
(2)将葡萄从中间分开。
(3)将长方形纸片对折,沿折痕剪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二等分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拓展延伸,如引导学生探索更多关于分数的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确保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和掌握二等分的概念;(2)能够正确运用二等分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分割;(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将物体二等分,并进行简单的判断。
2.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2)培养幼儿对于合作学习的积极参与态度;(3)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二等分的概念,运用二等分的方法进行分割。
2.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将物体二等分,并进行简单判断。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习二等分》,适用于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以幼儿实际操作为主,通过观察、思考和判断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彩色纸张、剪刀、玩具等;2.课件:PPT;3.教学环境:教室。
五、教学过程设计1.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规律的排列图片,如红蓝红蓝红蓝...请幼儿观察,提问。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图片有什么规律呢?2.概念引入(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有一条线将图形分成了两半。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幅画,我们可以发现这幅画被分成了两半,这两半是不是完全相同的?学生:是的。
教师:对,这叫做二等分。
其中一半和另一半是一样的,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是相等的。
3.实际操作(30分钟)(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彩色纸,然后引导幼儿在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形状,再将纸按照纵向或横向二等分。
)教师:小朋友,现在你们拿起彩色纸,画出一个形状,然后按照纵向或横向将纸二等分。
(幼儿按照要求绘制图形,并使用剪刀将纸二等分。
)教师:小朋友,请你们展示一下你们绘制的图形,并告诉大家你们是如何进行二等分的。
4.分组竞赛(1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些形状卡片,每个人根据卡片中的形状进行二等分。
比赛时间为5分钟,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教师:小朋友们,我将你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给你们一些形状卡片,请你们根据卡片上的形状进行二等分,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二等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二等分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2.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将一个图形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新的分割方法。
教学资源1.两块相同的比例尺2.厚纸板3.橡皮筋4.剪刀5.尺子6.彩笔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向学生介绍“二等分”的概念。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例如:•向学生展示一个蛋糕,将蛋糕平均分成两半。
•向学生展示两个等长的纸条,一条平均分成两半,另一条不平均分,让学生比较两个纸条之间的差异并解释为什么。
步骤二:实践让学生分别使用比例尺和彩笔在厚纸板上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然后,让学生想出几种方式将所画图形平均分成两半。
教师可以给予以下提示:•如果你有一根长直棒,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有两条长直棒,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有一张纸,你会怎么做?步骤三: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二等分方法,并总结出一些常见的二等分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的图形分类。
步骤四:反思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享对此次活动的感想。
可以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你最喜欢的分割方法是什么?为什么?•你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的?•你认为这个活动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以分组合作为主要形式,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
此外,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生活中发现和理解“二等分”的重要性。
然而,不同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不同,希望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分数的概念与运算》,主要详细内容为二等分的概念及其应用。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二等分的含义,掌握二等分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二等分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等分的概念,学会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二等分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等分教具模型、多媒体设备、幻灯片。
学具:彩纸、剪刀、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蛋糕,提问:“如何将这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本节课主题——二等分。
2. 新课讲解(15分钟)(1)介绍二等分的概念,解释什么是二等分。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例题: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的面积是多少?(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明确要求。
(3)示范解题过程,强调二等分的方法和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5. 小组合作(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张彩纸,要求将彩纸二等分。
(2)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二等分任务。
(2)拓展延伸: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二等分。
六、板书设计1. 《学习二等分》2. 内容:(1)二等分的概念(2)二等分的方法和步骤(3)二等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的面积是多少?(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二等分?2. 答案:(1)正方形的面积除以2。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二等分的概念和应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了解二等分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二等分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逻辑思维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乐趣,并鼓励积极参与和尝试。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二等分的概念。
2.进行简单的二等分操作。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模型(如水果、蛋糕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计时器、剪刀、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两个相同的水果。
2.提问:请问这两个水果有什么不同?幼儿回答。
3.引导幼儿:“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学习二等分。
”4.引入主题:“我们怎样才能让这两个水果一样大呢?”引导幼儿思考。
1.教师出示一张个体的水果图片,比如苹果。
2.教师画出一条竖线,将图片分为两半。
3.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分割后两个部分的大小是否相等。
4.提出问题:“我们能给这个苹果找一个朋友吗?”5.教师出示另一个相同的苹果,再画出一条竖线将其分为两半。
6.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分割后四个部分的大小是否相等。
7.让幼儿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Step 3:示范操作(20分钟)1.教师使用实物模型,如粉笔、彩纸、黏土等,进行示范操作。
2.教师分别将实物进行二等分,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分割后的部分是否相等。
3.提问困惑:“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快速地进行二等分呢?”引导幼儿思考。
Step 4:小组合作探究(3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
2.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实物模型和彩纸,让幼儿自主进行二等分操作。
3.教师提问引导:“你们在操作中有什么发现?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4.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做记录。
1.教师收集每个小组的分享,进行总结归纳。
2.教师带领幼儿复习学习内容,强化对二等分的理解。
3.教师展示课件,呈现二等分相关的图形,并复习相关术语。
五、课堂延伸:1.带幼儿参观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其是否可以进行二等分。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
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二等分概念。
2.让学生了解二等分的方法和应用场景。
3.激发学生发现二等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二等分?2.二等分的方法。
3.二等分的应用场景。
4.二等分的习题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老师出示一张图,分别是一个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然后问学生,能否将他们等分为两部分?2.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到结论:可以等分为两部分。
2. 探究1.老师让学生手持纸片,将其平分为两部分,看看有哪些方式可以实现。
2.然后看看学生们都有哪些方法,让学生们说出来并记录在黑板上。
3. 拓展1.老师出示一张图,让学生想象一个圆的图形,求出它的中心点。
2.然后将圆分成两部分,让学生观察中心点位置和形状有没有变化。
3.巩固二等分方法后,让学生自行找出生活中的二等分实例。
4. 练习1.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二等分概念和方法。
2.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二等分的含义。
2.掌握二等分的方法。
3.掌握二等分的应用场景。
2. 教学难点1.学生容易对概念认识不清,需要针对性讲解。
2.对于初学者来说,手工计算较为困难,不过后期练习就能够逐渐熟练。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二等分概念。
2.从习题解答和练习中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结合实际生活案例,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如拟人化、动画、故事等。
2.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各种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加强课程和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与作业1.课堂练习。
2.相关练习册和习题集。
作业要求:掌握二等分的含义、方法和应用场景,然后找出生活中的二等分实例并拍照上传笔记或在线上提出分享。
八、总结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二等分的概念和方法,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二等分
一、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提高,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
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帮助老师分绸带入手,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接着围着图形层层展开活动。
整个活动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并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探索操作,对认识新事物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环节提供圆形可学习用对折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二环节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幼儿凭自己地思维能力选择二等分地方法,在讲解中学习多种二等分的方法。
第三环节,使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四环节,要求幼儿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联系生活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
3、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活动难点: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材料:绸带,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分练习纸,各种食物(花片、毛线、吸管、米、水)。
2.工具:笔,剪刀,直尺。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讲解演示1.出示绸带问:"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扎两个辫子)我还想给两条小辫扎上漂亮的绸带,现在只有一根绸带,怎么办才能扎两根小辫呢?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分?"2. 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
3.教师小结:把绸带两头对折,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
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此环节以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绸带为材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帮助分绸带。
通过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这一概念)。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一、游戏:分蛋糕师(展示课件):今天小熊生日,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想把一块蛋糕分给两位好朋友吃,怎么办?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
(1)每人两块圆形蛋糕,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2)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
(3)师小结:把圆形蛋糕对折,然后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
(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4)操作验证二等分:"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蛋糕是一样大的呢?"(叠在一起比较)(5)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请小朋友把等分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蛋糕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②师小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此环节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对折的折法来二等分圆形,得到一样大小的两份,然后通过验证来证实二等分和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充分感知二等分的实际含义)。
二、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1. 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
2. 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3. 请幼儿介绍新方法。
4. 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讲清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
请没这样折过的幼儿重新试一次。
5.出示(长方形):幼儿再次操作。
6.师:课件展示(此环节提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让幼儿操作,探索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给幼儿增加了难度,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想出对角线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能激发幼儿积极性和独创精神。
教师让没有尝试对角线折和对角折的幼儿一个充分学习的机会,再次巩固新的二等分方法)三、游戏"看谁说的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谁说的又对又快?
过渡语:刚才我们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用对折的方法进行了二等分,可是,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像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比如:桌子、椅子等。
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些东西,怎样进行等分。
三、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将幼儿分四组,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参观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什么?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这些实物分成相等的二份。
(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提问:(分别出示毛线、吸管、花片、米、水)小朋友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把毛线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对折、尺子量,剪刀剪、用手撕)(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法、数数法、计量法(3)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超市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分。
不同的物体性质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
和纸一样又软又薄的东西可以用折叠法来分,和蛋糕一样比较厚的可以用分割法,和水一样的液体和数量较多的物体可以用等量的方法来
三、结束部分: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