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概论:
①免疫:
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②免疫防御:
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③免疫监视:
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
免疫组织与器官:
①淋巴细胞归巢:
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②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的迁移和流动是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条件。
抗原:
①抗原决定簇(表位):
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③TD-Ag:
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
④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
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之间的同种抗原。
⑤TI-Ag: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的协助,而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疫记忆。
⑥交叉反应:
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
⑦佐剂:
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⑧超抗原:
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⑨抗原: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⑩半抗原:
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
⑪类毒素:
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
免疫球蛋白:
①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②抗体:
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与相应抗原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③单克隆抗体:
由一个B细胞杂交瘤克隆产生的、只针对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
④抗体的调理作用:
IgG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FcγR结合,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⑤ADCC作用: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Mφ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γR识别包被于靶抗原上抗体的Fc,直接杀伤靶细胞。
⑥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是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⑦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
由IgM和IgG1,2,3与抗原形成的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的途径,依次活化C1q、C1r、C1s、C4、C2、C3,形成C3与C5转化酶,这一途径最先被人们所认识,故称为经典途径。
⑧补体活化的MBL途径(MBL pathway):
MBL与细菌的甘露糖残基结合,然后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MBL 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1,MASP2)。MASP2具有与活化的C1s同样的生物学活性;MASP1能直接裂解C3生成C3b,形成旁路途径C3转化酶。这种补体激活途径被称为MBL途径
⑨补体活化的旁路途经(alternative pathway):
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不经C1、C4、C2激活过程,而直接由C3、B因子、D因子参与的激活过程,称为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
细胞因子:
①细胞因子(cytokine,CK):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免疫组织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②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主要由白细胞分泌及介导白细胞及其它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及介导炎症反应。
③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是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LT)两种,前者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β主要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主要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促炎作用及致热等作用。
④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主要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干细胞因子(SCF)等。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①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广泛表达在白细胞、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及许多非造血细胞上。
②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CD具有参与细胞的识别、粘附和活化等功能。
③粘附分子(adhersion molecules):
介导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接触和结合(或粘附)的膜表面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中,以配体-受体相对应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