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学范畴几个问题的甄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9月南京晓庄学院学报VOL.18,NO.3第18卷第3期JOURNAL OF NANJI NG XIAOZH UANG COLLEGE Sep,2002

关于美学范畴几个问题的甄别

莫先武

(南京晓庄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摘 要] 美学范畴的探讨是认识美的本质的重要途径。这个领域分歧很多,却并没有引起学术界充分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范畴的哲学界定,区别美的范畴、审美范畴与美学范畴,揭示它们内在关系;

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丑的美学归属。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认识在不断进步,美学范畴也自然随之发展;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我国学者在美学基本范畴认识及概念表述上存在着分歧,笔者这里也作了一些具体评价。

[关键词] 范畴;美学范畴;丑

[中图分类号] B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7902(2002)03 0063 07

美的本质、美感等问题一直是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尤其是美的本质在哲学层次的思考,几乎贯穿于中外美学史的历次争鸣之中,如古希腊柏拉图大希庇阿斯!中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关于美的本质的对话,解放后朱光潜先生与蔡仪、李泽厚、高尔泰、吕荧等人关于美的主观论、客观论的争论,当前实践美学、生命美学等探讨。正是在历次争鸣中,人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才不断发展。

学者们在努力探讨美的本质的同时,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美学范畴体系。其实,美学范畴之探讨不可或缺。任何一门科学,实际都是一种范畴的理论体系。因此,要建构科学的美学理论,就必须从美学诸范畴及相互关系入手。形成科学的美学范畴体系,是美学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这一,对美学范畴的研讨,则是建立科学的美学体系不可或缺的条件。

然而,美学家们还是在其著作中勾勒出了自己的范畴框架。通过这些框架,我们可以发现,美学研究中∀范畴#的界定及其具体内容存在很大歧义,甚至有人将这里的∀范畴#与日常生活中的∀范畴#混为一谈,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因此,我们要认真认识美学范畴的内涵及其内容,首先要对几个问题作出甄别。

一、美的范畴、审美范畴与美学范畴

美学研究中对于范畴虽然争论不多,但分歧还是非常明显的,这首先表现在概念的表述上。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概念的认识的差异性反映出美学家们对美学学科尤其是美的本质认识的分歧,也折射出美学家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程度。

[收稿日期] 2002 04 10

[作者简介] 莫先武(1975 ),男,南京晓庄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讲师,苏州大学文艺理论硕士研究生.

目前,美学中的范畴有三种:美的范畴、审美范畴和美学范畴。美学范畴与审美范畴的分歧,主要是学者们对美学学科名称认识不同造成的。现代意义上的∀美学#学科是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创建。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很丰富,但并没有形成独立意义上的∀美学#,美学一词首先由于王国维从日本引进,以后为朱光潜先生沿用。后来有的学者对这一名称提出了异议,认为用审美学或审美理论更恰当,∀%%是为着全书讨论内容与书名的一致,以及行文的方便,故称为审美理论。#并指出,∀朱光潜虽曾沿用&美学∋这一习惯称谓,但在涉及具体范畴时,又不得不改用&审美∋的说法#。[1]李泽厚也说:∀如果用准确的翻译,&美学∋一词应该是&审美学∋%%但约定俗成,现在也难以再去&正名∋了。#[2]他们主张用∀审美学#或∀审美理论#取代∀美学#。那么,美学学科名称分歧的原因何在呢?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因此美学学科名称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学者们对美学研究对象认识的差异。随着美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人们已不再仅仅从主体或客体中去寻找美,而从动态的审美过程、从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中寻找美。认为∀以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为核心#,∀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对象,会使得美学研究的内容无比丰富#[3]。但是,∀审美#只是抽象的或具体的审美过程,并不能囊括美学的所有内容,它的外延要比∀美学#狭隘得多。换言之,审美过程也只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领域而已。∀审美学#看似拓宽了美学的研究领域,其实局囿了美学研究;而美学这个名称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就是说与∀美#有关的一切现象与内容都可以纳入其中。因此,美学要比审美的范围大得多。

审美除了作为∀审美学#这个涵义外,还表示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之意。从这个角度来说,审美又是美学的一个子范畴,即它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审美有广义与狭义之别。狭义审美就是指主体由审美经验、审美情感出发,直至获得∀美#的过程;它既强调审美是一个过程,也强调要得到美这个经验。广义审美更强调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观照过程,而其结果既可以是美也可以是丑,亦或非美非丑、亦美亦丑。美学中使用时往往取其广义。万里诺夫讲到∀审美#与∀美#时说:∀审美大于美,美只是一种审美现象,一切美都是审美现象,但并非所有审美现象都是美的。现实现象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审美属性,它们在相应的各种范畴 丑、崇高、卑贱、悲和喜中反映出来%%#朱光潜说:∀审美,是总的范畴,即美学最广泛的和最基本的范畴%%#[4]他们正是取审美之广义。也正是从广义审美出发,才衍生出∀审美学#之意。因此,审美要比美广泛,审美除了美这个范畴外,还有丑及审美心态、审美心理、审美境界等范畴。

因此,美的范畴是对∀美#的某方面属性的概括与抽象,

审美范畴是对∀审美#的某方面属性的概括与抽象,美学范

畴则对∀美学#学科中基本内容的概括与抽象。美、审美、

美学的范畴并不相同,绝不可把它们混为一谈。美学有容乃

大,除了审美这个范畴之外,它的基本范畴还有美、丑、美感

等。它比美的范畴与审美范畴要广泛很多;美是审美的结果

之一,而审美则是美学的一个基本方面,美的范围小于审美

范畴;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当前学术界一些争论正是由于混同了这三个概念。只有

把美的范畴与审美范畴、美学范畴区别开来,才能在基本概

念表述一致的前提下对美学范畴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