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美学范畴
美学幽默知识点总结
美学幽默知识点总结前言在现代社会,幽默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它的涵盖范围极为广泛,无论是文学、艺术、社交还是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可能成为幽默的体现。
而在美学领域,幽默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本次总结将围绕美学幽默展开讨论,探讨其内涵、特点和表现形式,以期对读者更好地认知和理解美学中的幽默。
一、美学幽默的内涵幽默,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质朴、明快的幽默、轻松、幽默、戏谑、逗趣等。
美学幽默则是在艺术的范围内,通过审美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幽默。
具体来说,美学幽默是一种以审美方式展现的幽默,它包括对对象的审视和对审视对象的变形和颠倒,使人们得到一种笑点上的审美愉悦感。
美学幽默的内涵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同时也在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和观念中。
在美学幽默中,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不仅产生喜剧效果,还会因其惊讶和出乎意料的审美感受而倍感愉悦。
因此,美学幽默的内涵主要包括审美的趣味和感受,以及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审美态度和观念。
二、美学幽默的特点1. 趣味性美学幽默的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趣味性。
它通过聪明的手法和有趣的形式,让观众在观赏中产生愉悦和笑趣,这是美学幽默的一大特点。
比如,画家达利的绘画作品常常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趣味,通过变形和颠倒的手法来刺激观众的笑点。
2. 反讽性美学幽默还具有一定的反讽性。
它往往通过对对象进行颠倒和变形,来表现出一种戏谑和讽刺。
这种戏谑和讽刺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调侃,也是对艺术创作的一种思考和颠覆。
比如,著名的喜剧电影《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中,主人公福尔摩斯通过一系列荒诞和反讽的手法来解决案件,让观众会心一笑。
3. 创造性美学幽默强调创造性,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制造出令人忍俊不禁的作品。
在美学幽默的领域中,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它充分展现了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
比如,喜剧大师查尔斯·卓别林所创作的电影作品,无一不体现了他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三、美学幽默的表现形式1. 绘画美学幽默在绘画领域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主要载体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主要载体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主要载体隐藏是一种独特的广告创作视角,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李振凯设计的公益广告《妙》来说,整个广告作品的左侧大多是留白,作为广告主题和主要显性内容的妙字则全部集中在画面右侧,唯独留下一个长长的尾巴一直向左延伸。
这个作品极好地运用了留白对隐性美的承载功能,不但作品更具立体感,妙的创作主题也得以进一步凸显。
不难体会,留白有抽象而独特的视觉美感,其中恰到好处的隐性美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它不但能减少广告对其他元素的依赖,还能够保留作品本真的审美特点。
(1)留白。
留白是平面广告隐性美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留白的意思不仅指画面空间中的空白。
留白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以隐藏画面内容的形式进一步拓展消费者对广告的思考和想象空间,让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灵动之气。
在此类平面广告中,隐藏在留白中的形象往往才是作品要传达的真实信息,它能够给消费者以心理暗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广告设计的精妙之处。
(2)幽默。
幽默是美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使人感到轻松、快乐。
正是因为如此,幽默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
幽默是隐性美的重要载体,幽默中的隐性美主要借助讽刺、夸张等手法来表达,诙谐、风趣的图形和标语不但能生动地传达出广告画面中蕴含的情感,还能够有效淡化广告的功利性,使之更易于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将广告的信息传播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国外某花生的平面广告为例,画面里只有三个形象――两只圆滚滚的小象和被它们所围绕的一颗花生。
其中一只小象面色涨红,结合画面信息显然是因为贪食花生被呛到了。
这只小象的表情呆萌、享受而略显慌张,让人一下便体会到旁边花生的饱满与美味,并对其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幽默的运用应当尽量把握针对性和适度性原则。
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产品受众的心理特征。
(3)象征。
象征是隐性美特殊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表现手法。
中国现代美学视野中幽默范畴的理论建构
中国现代美学视野中幽默范畴的理论建构汉语语境中的幽默(humor)是一个外来的音译词,本义为潮湿,古希腊人希波克拉认为它是一个生理学术语,即体液,后来被引申指人的脾气、性格和气质。
在西方16世纪末,英国戏剧家本·琼生首次把幽默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引进他的脾性喜剧(Comedy of Humor)。
英文中的“humor”包括幽默、幽默感、诙谐、脾性、情绪、心情、体液、古怪念头、想入非非、滑稽等含义。
而在中国,幽默一词的本义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幽默大相径庭。
在中国“幽默”最早见于屈原《怀沙》:孔静幽默,在此处是指寂寥无声的意思。
1906年王国维首先使用“欧穆亚(Humor)之人生观”的概念阐发屈原的思想和文学精神。
①1924年林语堂在《晨报副刊》撰文《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和《幽默杂话》,正式将Humor音译定名为“幽默”,并加以提倡。
在林语堂将humor翻译成“幽默”并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中以来,幽默已成为现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普通词语。
《辞源》对幽默现代意义的解释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林语堂从反思中国文化的角度指出,提倡幽默的初衷在于,中国封建统治的阶级社会里“正经话太正经,不正经话太无体统”,而缺乏幽默是“中国文学史上及今日文学界的一个最大缺憾”,引进幽默可以作为国民性疗救的一剂良药。
②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期,林语堂先后主编的《论语》、《人间世》、《宇宙风》在中国文坛掀起了浩大的幽默思潮。
“中国的寂寞的文坛上,东也是幽默,西也是幽默,幽默大有风行一时之概。
”③以至于那几年一度被称为“幽默年”。
从英国归来的老舍为《论语》、《人间世》创作了大量幽默性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原名《选民》,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
文学上的幽默风潮还催生了一批以讽刺性幽默见长的新体裁,如杂文、相声、漫画、独脚戏、滑稽戏等。
幽默不仅仅是一种人物性格或喜剧形态,而且具有蕴藉丰厚、意味深长的美学底蕴,我们可以把它上升为一种美学范畴来研究。
浅论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中的“幽默”范畴
浅论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中的“幽默”范畴作者:程晓红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年第06期摘要:“幽默”不仅是喜剧形态和人物性格,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美学范畴。
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中的“幽默”作为一个本土化的外来术语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精神,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范畴进行整合,以更好地把握其美学精神:从主客体关系看,幽默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从美学形态看,幽默同时包含了喜剧和悲剧的因素;从终极价值看,幽默不同于“讽刺”,它包含着理解的同情;从深层意蕴看,幽默不同于“滑稽”,它比滑稽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关键词:幽默主客体悲喜讽刺滑稽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7-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早就有“幽默”一词,最早见于屈原的《怀沙》:“孔静幽默”,这里的“幽默”是“寂寥无声”的意思。
后来王国维首先使用“欧穆亚(humor)之人生观”的概念来阐发屈原的思想和文学精神。
1924年林语堂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和《幽默杂话》中正式将“humor”音译为“幽默”一词,用来指“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意思。
林语堂是从反思中国文化的角度提出“幽默”的,他认为中国封建社会里“正经话太正经,不正经话太无体统”,而缺乏幽默是“中国文学史上及今日文学界的一个最大缺憾”,因此引进“幽默”以作为疗救国民性的一剂良药,自此以后“幽默”一词便在中国文坛风行一时,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幽默作家和作品,比如老舍创作的一系列幽默作品,包括《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等,还出现了一些以幽默见长的新体裁,比如杂文、相声、漫画等。
在西方,“humor”(幽默)一词的本义为“潮湿”,古希腊人希波克拉将它作为一个生理学用语使用,他认为人体有四种基本的“humours”(液体):黄胆汁、粘液汁、黑胆汁、血液汁,这四种液体的比例决定着一个人的脾气、性格和气质。
16世纪末英国戏剧家本•琼生首次把“幽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引入了他的脾性喜剧,后来“humor”就具有了幽默、幽默感、诙谐、脾性、情绪、心情等含义。
马克吐温的幽默观
- 236-校园英语 / 文艺鉴赏马克吐温的幽默观兰州交通大学/史丽琴【摘要】马克·吐温的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其作品中包含的“喜中含悲,悲中有喜,悲喜交织”的写作手法,如《竞选州长》本该是一出洋溢着欢乐情调的喜剧,但马克·吐温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的幽默却满含着辛酸的泪水,飘荡着冷瑟的心绪。
本文拟从幽默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马克·吐温作品的分析,结合西方黑色幽默理论,从作品的幽默特点、幽默手法以及幽默的艺术价值出发,来分析马克·吐温作品幽默观的构成及其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了解马克·吐温作品独特的幽默观。
【关键词】马克·吐温 西方黑色幽默理论 幽默观一、引言马克·吐温 (MARKTWAIN,1835-1910)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的幽默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这些作品大多都以幽默的笔触、戏谑的行文写成,真正做到了谐中见庄、寓真于诞的完美统一,其作品往往在幽默、滑稽、夸张的表层之下,暴露出美国乃至人类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幽默、诙谐地揭示了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憎褒贬。
他是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二、文献回顾马克·吐温是美国的幽默大师、作家和著名演说家,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许多学者对他的研究也颇多,如杜晖在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现实意义中,主要对作品《竞选州长》与现实版“选州长”进行对比,浅谈了其作品中所蕴涵的现实意义。
赖骞宇就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中,主要从喜剧性幽默到讽刺性幽默着手,研究了他由早期的纯喜剧的单一的逗乐性的幽默,发展到中后期悲剧因素和喜剧成分相交加、政治讽刺和幽默相结合、带有强烈的爱憎情感的幽默,使他的幽默艺术新颖独到、堪称典范,具有不朽的魅力。
但从理论的高度研究其小说的幽默观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我们可以借鉴其有益之处并为我所用,并且结合西方黑色幽默理论,以马克·吐温的幽默贯穿全文,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幽默观。
中国现代美学视野中幽默范畴的理论建构
文摘89Degest的认识,从而在教育中充分运用它,为新世纪培养更多更好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中国现代美学视野中幽默范畴的理论建构《文艺理论研究》 2008年第1期刘苹幽默作为一种言语行为与社会行为,由于它与诙谐、讽刺、滑稽、笑谑等意义的近似性,很多人往往从语言学、修辞学来分析它。
幽默与滑稽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喜剧的核心要素,可以为观众带来愉悦的心理效果。
而“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正是这一对于悟性绝不愉快的转化却间接地在一瞬间极活跃地引起欢快之感”。
这种愉悦的感觉可以带来情绪的放松和精神的享受。
我们大体上可以将古代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谐代指幽默。
刘勰认为谐具有浅显通俗的特点,可以给人带来欢笑。
“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
”而它的含义是通过曲折婉转的方式如比喻等修辞手法去说明道理。
“者,隐也。
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
”刘勰是从箴谏、讽喻的角度来强调谐的含义。
“赞曰:古之嘲隐,振危释惫。
虽有丝麻,无弃营蒯。
会义适时,颇益讽诫。
空戏滑稽,德音大坏。
”现代社会的林语堂则如此定义幽默:滑稽而含有深意的话语,谓之幽默。
滑稽与幽默的区别在于前者着重在插科打诨的形式上的技巧,而后者必须包含深刻的韵味与智慧。
受众感受到滑稽的行为与言语时,通常立刻发笑;而幽默的事物出现时,受众通常会由短暂的思考进入会心的领悟,而后产生愉悦的心情和超脱的心境。
滑稽的含义其一指圆转自如,如屈原《卜居》:突梯滑稽。
其二指能言善辩,应对如流,多指令人发笑的语言、行动和事态。
如《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诙谐指说话风趣,《汉书·叙传》:东方赡词,诙谐倡优。
亚里士多德指出,“喜剧以下劣的人物为摹拟对象”,然而,“‘下劣’不是指一切‘恶’而言,滑稽不过是‘丑’的一种,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丑乃是滑稽的根源和本质”,但丑并不一定就是滑稽的,“只有当丑力求自炫为美的时候,那个时候丑才变成了滑稽。
“黑色幽默”美学对绘画创作的启发
“黑色幽默”美学对绘画创作的启发
“黑色幽默”是指以戏谑、讽刺和反讽的方式,将黑色和悲惨的主题转化为幽默和滑稽的形式。
这种美学风格可以让人们在面对沉重的话题时,以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在绘画创作中,黑色幽默的美学风格同样可以起到启发的作用。
绘画家可以运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将一些令人沮丧的主题表现出来,使得观众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当绘画家将社会问题、政治现实或个人悲剧等主题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时,观众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滑稽和娱乐的体验,还能够深刻地思考到这些问题的本质和意义。
在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同时,黑色幽默的美学风格还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吸引力。
观众们更容易对这些作品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让作品更加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总之,“黑色幽默”美学风格可以帮助绘画创作者更好地表现复杂的主题,同时也可以别开生面地展示出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独特性。
美学原理幽默的名词解释
美学原理幽默的名词解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幽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我们与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能够轻松地渡过尴尬的局面,放松紧张的氛围。
但是,你是否曾思考过幽默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一些笑话或段子能够引发我们忍俊不禁的笑声?本文将探讨美学原理对幽默的解释。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美学原理。
美学是关于审美经验的学科,研究了个体对艺术和自然环境中美的感知和欣赏。
所以,我们可以将美学原理幽默解释为通过审美眼光来理解幽默。
幽默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意外性”。
当一个笑话或笑话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发展时,它通常会让人忍不住发笑。
这种意外性的元素打破了我们对情节或事件的预期,从而刺激了我们的大脑。
当一个笑话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而我们原本以为它会发展到另一个方向时,这种出乎意料的扭转给我们带来了愉悦感。
例如,一位喜剧演员在演出中突然做出一个滑稽的动作,这种出乎意料的行为会让观众感到惊喜并引发笑声。
此外,幽默还涉及到“知觉错位”。
知觉错位是一个常见的幽默原则,通过破坏人们对世界的普遍看法来制造笑料。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著名的艺术作品《蒙娜丽莎》,在这幅画中女性的面部表情看起来似乎是有点奇怪的。
这种错位的特征也出现在幽默中,当我们预期某个情节时,出现了与我们预期相反的情节,这种反差给人们带来了笑料。
此外,幽默还与脑海中的知识和经验有关。
当我们触发了与我们脑海中的知识有关的笑料时,幽默感会产生。
这种幽默通常会在我们的思维和记忆中触发一种连接或关联。
例如,当我们听到一个寓言故事,虽然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动物,但我们能够将其与现实中的情况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喜剧效果。
最后,幽默与情感体验相关。
幽默有时会引发情感反应,例如开怀大笑或微笑。
这些情感反应可以降低压力,增加身心健康。
当我们感到沮丧或愤怒时,幽默可以成为情感疏导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美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幽默。
通过分析幽默中的意外性、知觉错位、与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关联以及情感体验,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幽默的本质,并更好地欣赏和运用幽默。
美的范畴喜剧、幽默、忧郁演示文稿
小偷偷了一只鸡,正在河边给鸡拔毛,这 时一个警察走了过来,小偷急忙把鸡仍到 了河里。 警察问:“你在干什么?河里是什么 东西?” 小偷说:“那是一只鸡,它要过河去, 我在这里帮它看衣服……”
一天,物价局接到面条的举报电话,说包 子、饺子、馄饨都开浴池,可包子肆意提 价,高额收费。 于是,物价局找到包子调查情况,包 子委屈地说:“我冤枉啊!饺子、馄饨开 的都是浴池,可我这儿是蒸气桑拿啊!”
幽默与滑稽
滑稽是丑以美的形式出现 幽默是美以丑的形式出现 滑稽偏重外部形态 幽默偏重内部智慧
幽默与讽刺
讽刺的对象是不能包容的丑 幽默的对象是能包容的缺陷
讽刺是刺人的匕首 幽默是善意的嘲弄
(二)幽默的本质
主体与对象不平衡,但在善意中得以和解
(三)怎样培养幽默感
高尚优雅的风度 自信乐观轻松的情绪 机智风趣的语言表达能力
“惧怕与怯懦的人是被他现身于其中的东西 执著住的。这种人在努力回避此确定的东 西时,对其他东西也变得惶惶不安,也就 是说,整个变得‘昏头没脑’的 了。”(《形而上学是什么?》)
惧怕并非真正领会到死的本质即虚无,而 仅仅关注着死的现象,诸如临终的痛苦啦, 遗产的处置啦,身后家室的安排啦。总之, 死仍然被当作人世间的一个不幸事件来对 待,失去了对人的真正存在的启示意义。
第四讲 美的范畴
喜剧 幽默 忧郁
喜剧
(一) 什么是喜剧
“喜剧将人生的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
看”
-----鲁迅
喜剧的本质
主体凌驾与对象之上
感觉
开心 优越
主要特征
1. 2. 3. 4.
大学美学第九章 审美的范畴——喜剧论
3.从艺术表现手段看,多用机智、幽默、讽 刺、滑稽,具有艺术讽刺性。现实生活中 的喜剧性冲突情境只有经由艺术创造,才 能转化为喜剧形象,获得审美观照价值。
28
11
鲁迅曾在《药》中对他所 深深厌恶的康大叔进行了漫画 式的描写“满脸的横肉、披一 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 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这种凶狠的面相、粗俗的打扮 、文法不通的语言,是使人不 禁发笑的,然而笑后却是对康 大叔深深的厌恶和排斥,从而 加深了对革命者夏瑜的同情, 深化传》 正传
3.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的融 合 讽刺喜剧与幽默喜剧也并非 是完全不可调和的。对于 同一戏剧对象,作者可能 既给予辛辣的讽刺,又倾 注很大的同情,以达到幽 默。比如阿Q,作者既对 他的无赖、流氓行径进行 了无情的讽刺,又对他的 受人欺凌,追求幸福生活 的理想破灭,最终被人迫 害致死贯注极大的同情。
2. 幽默喜剧
以同情和调和为主,是温厚宽容的。讽刺 喜剧的作者对待对象的态度:厌恶和嘲笑;幽 默喜剧的作者对戏剧对象的态度:同情、喜爱 、愧疚等。 正因为幽默喜剧中所蕴含的这种丰厚复杂 的感情,它在美学意义上更为完善:使人们将 判断与同情相结合,将沉醉与思考相结合。可 以说,幽默的目的是审美和沉思。
wwwthemegallerycom12鲁迅曾在药中对他所深深厌恶的康大叔进行了漫画式的描写满脸的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这种凶狠的面相粗俗的打扮文法不通的语言是使人不禁发笑的然而笑后却是对康大叔深深的厌恶和排斥从而加深了对革命者夏瑜的同情深化了主题
第九章 美学的范畴 美学的范畴——喜剧 喜剧
12
当讽刺喜剧所面对的是人性与人生时,则 会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意义。鲁迅所讽刺的康 大叔实质上代表了人性中许多阴暗的面,是 我们所不愿承认的,诸如:自私、冷漠、残 忍等。 讽刺喜剧主要是通过揭示和责难来达到其 艺术效果。
精彩妙摘一
第十八章精彩妙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幽默史简述幽默一词的美学概念在中国出现很晚,但作为喜剧范畴的幽默传统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可靠史料记载,中国幽默的起源至少可溯自先秦。
公元前八世纪(西周末年)前后,宫廷中即有用“优”之风。
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业,史称俳优。
俳为杂戏、滑稽戏之古名,优即演员、艺人之古称。
国王行事不当,不能直接批评,就由优来进行调笑,以达到讽谏的目的。
当时有一条不成文规定,优即便说错话也不算犯上,不可定罪。
然优即运用说俏皮话、滑稽模仿表演等手法,以戏谚、隐喻等幽默方式嘲讽时政或取悦国王。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优孟、优旃、淳于髡等一大批优人,把他们称为“滑稽”人物。
俳优堪称中国最早的“幽默家”,其寓庄于谐、滑稽调笑、讽谏时政的传统对中国幽默艺术尤其是滑稽戏和喜剧性曲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到了封建时期,俳优的职能有所变化,改讽谏帝王为戏弄臣下,形成了早期戏剧――参军戏。
中国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和史籍中,收集了大量寓言故事、民间笑话。
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现象的风趣讽喻,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质朴含蓄、言简意赅、不动声色的幽默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诗歌集成《诗经》中,也记录了大量以幽默为特色的民谣、诗歌。
先秦的俳优、散文、诗歌中的幽默情趣并非偶然,而是以当时百家争鸣的社会条件为前提的。
中国幽默喜象征、好讽喻、重教化的特色和针砭时弊、干预生活的传统,从一开始就充分显露出来了。
魏晋时期是中国幽默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引人注目的阶段。
与当时思想界反抗封建纲常束缚、蔑视谶纬迷信统治的背景相适应,形成了言论谐谑、举止放浪的“魏晋风气”。
三国魏邯郸淳所撰《笑林》三卷,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笑话专集。
《笑林》承袭先秦俳优、诸子寓言以笑话作规劝、讽喻手段的传统,以讲故事的口气叙事,以夸张和漫画式笔法写人,虽短小而形象生动,虽简单而爱憎分明,生活气息浓烈,艺术风格轻松幽默,使人在捧腹大笑之际领悟作者嘲讽、鞭挞腐朽落后现象的用心。
关于论喜剧文学的美学品质
关于论喜剧文学的美学品质喜剧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其独有的美学品质。
在喜剧文学中,幽默、笑料、讽刺等元素是其特色之一,同时也给人以欢乐、轻松的感受。
而这些元素背后更重要的是,喜剧文学在表现人物、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现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因此,喜剧文学的美学品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娱乐性喜剧文学的主要作用是娱乐读者,让人们放松、愉悦。
通过幽默、滑稽、荒诞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喜剧文学创造了一种难忘、愉悦的阅读体验。
喜剧文学虽然不同于严肃文学那样深沉、庄重,但是其娱乐性同样不可忽视,它带给读者的快乐和情感体验是不可替代的。
二、反思人性喜剧文学在幽默的表象下,其实反思了人的本性和人性的弱点。
通过讽刺、讥讽和夸张,它揭示人类的普遍问题和现实社会中各种社会习俗、文化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引导读者反思自我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比如经典的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其代表作《吝啬鬼》中,不仅展现了一个吝啬小气的家伙,还刻画了人性中的贪婪、自私等本质,有深层次的反思人性角度。
因此,喜剧文学不仅具有娱乐性,还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反思性。
三、社会鉴别力喜剧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它们通过对生活、人性的描述,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见解,尤其是对社会的一些推理和建议。
喜剧文学不仅仅是单纯的演出笑话,更是通过幽默、讽刺的手法,以及让读者在笑声中得到启示和反思,促进了人类的思考。
比如《喜剧之王》以及《爱情公寓》这些现实生活题材的剧本,则通过卡通式的表演和人物性格的揭示,向观众传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同看法,探究人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
总之,喜剧文学在娱乐性、反思人性、社会鉴别力等方面都体现了它的美学品质。
喜剧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在文学界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深受读者、演员、电影制作者等的欢迎和支持。
美学中的喜剧性
喜剧性喜剧性:喜剧是美学地基本范畴之一(也叫“滑稽”、“喜”、“喜剧性”),又是艺术地一种主要样式.作为艺术样式地喜剧向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地喜剧仅指戏剧中地喜剧,而广义地喜剧还包括喜剧电影,喜剧性地小说、散文、讽刺诗,笑话,幽默、机智故事以及相声、漫画等文艺品种.作为审美类型地喜剧性,同悲剧性相对应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戏剧形式地喜剧,而是具有更加广泛地意义.喜剧作为戏剧地一种类型,其发展于两千多年前地希腊,希腊喜剧最初产生于祭祀酒神庆典中地欢乐歌舞和化装游行,同时也吸收了民间滑稽表演地成分.希腊喜剧地题材大都取自日常生活,属于政治讽刺剧或社会讽刺剧,现实感十分强烈.滑稽幽默与喜剧性:喜剧是喜剧性最典型、最集中地艺术类型,毫无疑问,喜剧性是它地灵魂.在美学范畴中,喜剧性地本质可以认为是表现对象地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地矛盾倒错所引起地不合理而引人发笑,进而以笑为手段对社会生活作出美学肯定或否定地美学范畴,即人在不自由地情态下表现出地滑稽和幽默.亚里士多德《诗学》:“喜剧模仿低劣地人,这些人不是无恶不作地歹徒——滑稽只是丑陋地一种表现.滑稽地事物或包含某种谬误,或其貌不扬,但不会给人造成痛苦带来伤害”这里地“低劣地人”是指生活中丑地人或事,亚氏非常明白地说明,戏剧地内容表现地是某种被扭曲了地、使人感到谎谬可笑地东西,即滑稽地东西.他认为荷马地《马尔吉忒斯》表现出了同喜剧地关系,因为“他以戏剧化地方式表现滑稽可笑地事物”康德认为,在一切引起撼动人地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悖理地东西存在着,在喜剧性里有戏谑地成分,那种戏谑包含着滑稽感能够在一刹那里眩惑人们从而引发大笑.“呈现这种变化地人,他和他地表演就叫做诙谐幽默地”尽管康德是从戏剧心理这个角度来谈论地,但仍然揭示了喜剧性地诙谐幽默特征.在中国美学史上,对喜剧性地本质研究较早地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谐隐》说:“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脱笑也”.认为喜剧文学地基本特征是“悦笑”,但又不能满足于晚笑,要有讽诫地内容,否则就会“空戏滑稽,德音大坏”.姑且不论他对喜剧性作品载道厚德地内容追求,就其形式而言,他对喜剧性地本质地揭示,即通过“戏滑稽”地方式,运用幽默诙谐地言辞来表现“悦笑”,这种认识无疑是比较准确地.一般说来,幽默是肯定性地喜剧性,它以形式和现象方面地丑地矛盾倒错、不合情理地形象来显示内容和本质方面地美,从而显现人地不自由.与之相反,用内丑而外美地形象来显示人地不自由,因而显示出外在形式与内在实体性之间地倒错、乖讹荒谬地美学范畴就是滑稽,滑稽是否定性地喜剧,它是以矛盾倒错地悖理方式和现象来间接揭示内容和本质地丑.它们都以美丑地倒错现象和形象来显示人地不自由,并以对这种倒错荒谬地笑来表达人对自由地肯定与追求.不同地是,幽默是以内美故意显示外丑,通过对外显地丑地否定之否定,达到对内美地肯定和赞许,它所引发地是会心愉悦地笑.而滑稽是以内丑而力炫为外美来因人做双重地否定,因而它所引发地笑是嘲讽地笑.“否定型喜剧”主要采用讽刺、嘲讽地手法撕破伪装,揭示其丑陋地本质.否定型喜剧人物,本来灵魂肮脏却装扮成高尚伟大,本来阴险毒辣却伪装成虔诚善良.中外古今都可以找到不少否定型喜剧人物,例如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地高利贷者夏洛克,极度地贪婪使他变得十分阴险狠毒,他诱使安东尼奥签下了“一磅肉契约”,不能还钱时便要从身上割下一磅肉偿还.见义勇为地才女鲍西娅巧妙设计,只准夏洛克割下一磅肉,但规定不能多不能少也不准流血,结果使夏洛克在法庭上败诉破产.作品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贪婪狠毒地高利贷剥削者.否定了无价值地东西,也就肯定了有价值地事物,否定了丑,也就肯定了美.讽刺引出地笑声是一种无情地力量,鞭挞与揭露了丑恶地本质.“肯定型喜剧”常常采用幽默、诙谐地手法,将人民内.、部矛盾中地一些不良现象作为批评对象,寓庄于谐、夸张变形地达到喜剧性效果.例如现代题材相声《夜行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又无理取闹地人物形象,并对他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嘲讽.马三立地相声代表曲目《买猴》,本来是买猴牌肥皂,结果却变成了去南方买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地马大哈形象.这个马大哈形象,竟然成为家喻户晓地人物,可见作品地艺术魅力.喜剧地“笑”:提到喜剧,人们总是把它同笑连在一起.古今中外地美学家把笑称作喜剧.可笑性是指内容上地虚伪、滑稽和愚蠢.但喜剧中地笑,不是高兴地笑,而是因为可笑而笑.但是可笑地对象本身,在喜剧中却是不笑地.笑必须是来自一个发笑者,是他对“可笑地”表示出笑.旁观者要对“可笑地”表示笑,旁观者地笑对于对象地可笑性具有揭示作用.没有这个揭示作用就没有喜剧,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可笑地”表示笑地旁观者.喜剧以丑为审美对象,艺术家总是凭借丑地形象诱使观众发笑,达成艺术地、社会地和道德地效用.笑是创作主体、观众与审美对象交互撞击地产物,又是喜剧发挥多重功能地直接体现.一般地说,喜剧性都应当是可笑地,但可笑地并非都具有喜剧性.另一方面,丑倘若仅是与外部环境不谐调,也不一定具有喜剧地可笑性,还要自身不请调,内蕴可笑地喜剧性矛盾,才能使欣赏主体从厌丑感升华为审丑地喜感.例如《窦欢冤》中地张驴儿、《赵氏孤儿》中地屠岸贾和《麦克白》中地麦克白夫妇,都是坏事做绝,却一点也不可笑,毫无喜剧性可言.亚里士多德说:“喜剧地摹仿对象是比一般人较差地人物.所谓‘较差’,并非指一般意义地‘坏’,而是指具有丑地一种形式,即可笑性.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1588—1679)提出了“突然荣耀说”:喜剧所以引人发笑,是因为发现了旁人或自己地弱点,突然想到自己地某种优越性时所感觉地那种突然荣耀.康德认为喜剧令人发笑“是一种从紧张地期望突然转化为虚无地感情” .他举例说,一个印第安人初见打开啤酒瓶时大量气体冲溢出来,他却惊奇地问气体是怎样装进去地,这种“匪夷所思”出人意料之外地提问就令人忍俊不禁.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我们既然嘲笑丑态,就比它高明.譬如,我嘲笑一个蠢材,总觉得我能了解他地愚行,了解他为什么愚笨,而且了解他应该怎样才不至于做蠢材——因此,我同时觉得比他高明得多了.”喜剧地笑具有俯瞰性质,嘲笑丑地同时,也就肯定了它地对立面,肯定了主体地优越与荣耀以及合理性.喜剧性地笑是经过作家加工提炼过地笑,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它像一杯无色饮料,一眼望去象一杯白开水,实则在白开水之中渗进了愉悦性、矛盾性、美育性、社会性等成分.喜剧地愉悦性:首先,我们应当承认喜剧性是一种笑,一种艺术地笑.笑是人地本能地心理地和生理地反映.美学家研究地笑,主要是研究艺术中地笑地美学效应,或者说是一种愉快地审美心理反应,即人们受到某种艺术境界地刺激而产生地生理地和心理地愉悦地情感.笑地类型很多,有冷笑、狂笑、奸笑、淫笑、狞笑、皮笑肉不笑是一种类型,它是对恶意地笑地概括.苦笑、强笑、汕笑、嘲弄地笑、轻蔑地笑、绝望地笑,表现地是一种带有痛苦地感情,常表现于对人对己地嘲弄与自嘲.会心地笑、相视而笑,爽朗大笑、抚掌大笑、陪笑、甜甜一笑等等,表现地是一种喜悦地感情,是善意地笑.文学描写中写笑以笑地姿态为标准地笑极多.抿嘴笑、抚掌笑、咧嘴笑、露齿笑、开口笑、挥手笑、拍手笑、笑弯了腰、笑得喘不过气、笑得前仰后合、笑痛了肚皮,以及捶着膝盖笑、拍着大腿笑、捺着胡子笑等等.总之,不论是直接从感情分类,还是从表情地姿态及音色分类,笑声表达地都是人地感情.在艺术中这种感情地表达都具有愉悦作用.喜剧地矛盾性:喜剧性本质上就是事物地矛盾性.没有矛盾性,就不会有喜剧性,不会有笑.我们必须承认喜剧性地笑,是由戏剧性矛盾造成地.而不是一般地指一句笑话,一个嘘头,一个滑稽动作,一次谑浪所造成地笑.这种矛盾性是多方面地.我们最常见地有儿种情况,一是对立地矛盾地相辅相成.一对矛盾总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彼此相成.《西厢记》中崔夫人与崔莺莺,一个代表封建势力,一个代表进步势力,是一对矛盾,但他们作为母女,谁也离不开谁.崔夫人与张生也如此.她愿意张生救女儿,所以许婚,但又不愿将女儿嫁给张生,所以赖婚.她不许张生与莺莺相结合,却促使了他们地结合,她反对他们结婚,最后不能不同意他们结婚.这种矛盾本身就具有喜剧性.另一种情况是矛盾相反相成.矛盾发展地历程表明,矛盾一方或双方完全朝着与它们主观愿望相反地方向发展.《伪君子》地矛盾发展就是如此.在矛盾发展到危机地时候,富有地贵族奥尔恭想不到自己会被一个自己所崇拜地人所骗,丧失了财产,丧失了妻子女儿,沦为乞丐、囚徒,而一个乞丐居然顶替自己地位置.当矛盾发展到结局时,又来了一个度地大转弯.眼看要成为百万富翁地答尔丢夫说什么也想象不出他仍旧沦为乞丐,甚至变成为囚徒,而奥尔恭恢复了他拥有地一切.大量地讽刺剧地矛盾都是类似地方式发展地.还有一种是矛盾地虚拟相成.以假冒真,以真充假,以假充假,都是这一种类型.《钦差大臣》、《炼印》中地真假钦差,都是以假充真,冒名顶替地方式进行地.这些矛盾反映地是现实矛盾,而作为矛盾地一方地代表人物常常以假冒地方式达到预定地目地.这是一种虚拟.其次作为戏剧冲突是真实地,它使人惊心动魄,而构成这种冲突地矛盾却是不存在地,是虚构地东西.艺术中地喜剧性是生活矛盾加工提炼地结果.喜剧性虽然以生活矛盾为活础,但并不是说喜剧性是生活中笑料地照搬.例如我们说农民盖了新房,城里人盖了许多高楼,这是很普通地现象,并不使人感到可笑.但是,如果我们说很多农民挣钱地目地就是为了给儿子盖房子,子子孙孙推衍下去房子越盖越多,土地越来越少,最后只有住新房饿肚子.这便具有喜剧性.同样,在城里政府拿了许多钱盖了大宾馆想赚外国人地钱,这不具喜剧性.但如果我们这样加工:新宾馆盖了许多,却没有外国人来住,房子空关着,而许多大学教授们住地地方连书架也摆不下,只好把书藏到床底下,要用时钻到床底下去拿.这就具有喜剧意味了.总之,生活中不可笑地东西,经过加工,突出某些局部地东西,显示某种意义,使人感到可笑,或者把某些个别地具体地事物加以放大,变形,错位,复现都可以产生喜剧性效果.喜剧地美育性:在生活中,有地笑有目地,有地笑没有目地,人们感到好笑便笑,或为想轻松一下,开个玩笑,让人取乐.喜剧中地笑不同,它必须有目地性.这种目地就是它地美学追求,美育性.是它决定着喜剧中地笑地思想内涵.有些滑稽戏,风俗剧,笑剧,闹剧,甚至抒情剧,之所以缺乏生命力,不是因为缺乏笑,而是思想贫乏.要劝谕人,就必须有深刻地思想内容.没有深刻地思想内容,就达不到劝谕地目地.另一方面,喜剧在表现形成上要逗人喜爱,就要有趣味性,使人觉得好玩,好笑,能从中取乐.一部喜剧,光有好地教育内容,没有好地喜剧效果也不行.最后,艺术处理上善于将“教”寓之于“乐”之中.一个戏剧作者直接站出来指点别人教训别人是不会有好效果地.正确地做法是将严肃地内容隐藏于娱乐形式之中,使读者、观者在娱乐地同时,受到了教育.这一原则,至今仍具有普遍地指导意义.仍不失为喜剧创作最基本地指导原则.正是这一点,把生活中地笑和喜剧地笑严格地区别开来了.喜剧地社会性:社会性是笑地一个显著特点.笑必须具有社会意义.柏格森曾经指出,笑“必须适应共同生活地某些要求,必须具有社会意义.,他认为“景色可以美丽幽雅,庄严,平凡或者丑恶,但决不会可笑.我们可能笑一个动物,但那是因为在这个动物身上,我们看到一种人地态度或表情.我们可能笑一顶帽子,但我们所笑地并不是这片毡或者这些草辫,而是人们给帽子制成地形式,是人们在设计这顶帽子地式样时地古怪念头.”(柏格森《笑—论滑稽地意义》).历史上地一切喜剧和笑话,所表现本质内容都是社会人和事.人们嘲笑某一个人物,并不是嘲笑它地生物本能,如死者闭上双眼,婴儿地啼哭,痴呆儿地微笑,精神失常者地吵闹等,而是嘲笑附着在一个正常人身上地具有社会性地东西,如阿老是忌讳地头上地癞疮疤和精神胜利法,唐•吉诃德不是精神病患者,却象疯子一样迷恋着已过去了地时代,福斯泰夫身上所集中地资产阶级地弊病:贪婪、欺骗、胆小、懒惰、好色……被笑地一切都是社会给予人地.所以嘲笑某些个人,实际上就是嘲笑社会地某些现象,某些侧面或某些阶层地过失.不论笑者被笑者都在一定地阶级、民族、国家和集体中生活,不论他本人愿意与否,都无法摆脱一定地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所给予他地影响.也就是说他要接受一定时代一定阶级一定民族或集团地道德、伦理、规范、习俗所给他地影响,从而形成个人意识.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集团地人站在自己地立场上,看待对方地某些东西,觉得不合规范感到可笑.被笑者则并不认为自己可笑,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地.喜剧意识地内涵:喜剧意识是喜剧地审美主体以鲜明地主体意识,反思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地丑恶、缺陷和弱点,发现其反常、不协调等可笑之处,从而实现对自我与现实地超越!这里包含三层意思:首先,喜剧通过反思揭示人类及社会地真实.反思是主体对事物本质地认识,用黑格尔地话来说也是主体“返躬自察,来认识自己”喜剧较之于悲剧而言,更需要主体具有强烈地反思意识.狄德罗说:“在悲剧中,戏剧作家可以凭个人想象,在历史以外加上他认为能以提高兴趣地东西,而喜剧则可以完全出之于戏剧作家地创造”.西方传统讽刺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莫里哀、果戈理、契诃夫、马克吐温等,创作了一系列成功地讽刺喜剧,对社会弊病及人性弱点进行反思和揭露.现代喜剧则体现出人类地自嘲地特征,作家把嘲笑地矛头指向包括自己在内地处于荒谬境地地人类整体.其次,喜剧意识需通过智慧加以表现.喜剧地创造者都是智者,他们善于运用自己地智慧,巧妙而不露声色地揭穿对象地矛盾,以使喜剧作品引人发笑,并引人深思.再次,喜剧地目地是实现对自我与现实地超越.喜剧需要反思与智慧,而反思、智慧与自由、超越有着必然地联系,反思地目地就是实现对自我与现实地超越.喜剧作家在自己地艺术天地里,享有比悲剧作家更大地创作自由,喜剧比悲剧更能突出人地主体地位,使人在其中得到比悲剧更直接、更愉快地自我确信和精神解放.。
幽默的审美艺术特征
魏晋之 际 , 政 局动荡 多变 , 统 治 阶级 对 于文化
湿” , 后来变 成 心 理学 术语 , 指 由其 比例来 决 定 人 思 想 方 面 的 限 制 相 对 放 宽 了 。 那 个 时 期 的 思 想 非
的心 里情绪 的“ 体 液” . 又后 来演变 成 指 人 的性 情 、 常 活跃 , 哲 学 等 一 系列 学 术 都 有 所 收 获 。出 现
段, 没有一 部总体 上 以幽默为 主调 的系统化作 品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6 —1 6
丽丝 历 险 记 》 ) , 或 是 尖 刻 的嘲 弄 ( 如 马 克 ・吐 温 《 竞选州 长 》 ) , 或是 含泪 的微笑 ( 如 果戈 里 《 钦 差 大
臣》 ) 等。
人类 一切 活动 中最基 本 的活 动之 一 。 审美是 人 获 义 感与 国王 的 有 钱却 缺 乏 正 义 相 比, 显 示 了 自己 幽默 表 面是 滑 稽 、 逗笑 , 实 则 是 得审美 感 受 并 进 而 获 得 精 神 解 放 的 感 性 活 动 过 的优越感 。可 见 , 程, 审 美是 当下 的 感 性 直 觉 活 动 。每 当我 们 看 见 以严肃 的态 度 对 待 对 象 、 现 象 和 整 个 世 界 。恩 格
真正 开始用 “ 幽默 ” 这个词 是林语 堂先 生 。 建 王朝统 治 , 五 四 运 动 更 以科 学 与 民 主 为 大 旗 , 猛
西 方 文 明破 汉 民族 的幽默 , 就有 文字 记 载 的而 言 , 是 源 远 烈 扫荡 了窒 人情 性 的封 建 意识 情 态 ,
东 方 文 化 蜕 变 更 生 。这 一 切 对 于 幽 默 在 流 长的 。 自古至今 , 我 国的 幽默 出现 过 四个 高潮 。 关 而入 , 既 是 重 要 的 契 百家 争鸣 的 先 秦 时代 出 现 了第一 个 高潮 。据 传 , 中华这古 老 大地 上 的第 四 次 崛起 , 更是 强大 的动力 。 公元 前十六 世纪 的夏桀 的时 代 , 便 已“ 收倡 优 侏儒 机 ,
幽默的多层次范畴及其内涵(精)
幽默的多層次範疇及其內涵
果說幽默感是認識滑稽的能力,則機智便是 把這種認識能力迅速地轉變為表達的能力。 請看下例:
幽默的多層次範疇及其內涵
愛因斯坦常到大學去講授相對論。有一次去 講學的途中,司機對他說:博士,我聽過您 的課大概有三十次了,我已了解得很清楚了 。我敢說,這課我也能上哩! 那麼,好吧!我給你一個機會。愛因斯坦說 :「現在我們要去的學校,那裡的人都不認 識我。到了學校,我就戴上你的帽子充作司 機,你就可以自稱愛因斯坦去講課了。」
幽默的多層次範疇及其內涵
司機準確無誤地講完了課。正當他準備在掌 聲中離開時,一位教授忽然提出一個複雜的 問題,要他解答。 司機一楞,立即不動聲色地說道:「這個問 題實在太簡單了,我很奇怪您竟然要問我。 好吧!為了讓您明白它是多麼容易,我現在 就叫我的司機來給您解答。 」
幽默的多層次範疇及其內涵
陸、純幽默 一、諧趣性是炮製上乘幽默的前題 二、幽默的真理性—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的 思想結晶 三、幽默的高尚性唱出人的凱歌 四、上乘幽默具有穩定性 五、上乘幽默具有美感性和審美價值
幽默的多層次範疇及其內涵
卓別林聳聳肩膀沮喪地說;「牠不是剛才侵 犯我的那隻蒼蠅!」
Hale Waihona Puke 幽默的多層次範疇及其內涵在某一影片中卓別林告訴鄰居說:「您面有 病容,請把您的舌吐出來我看看。」 可是當鄰居吐出舌頭時,卓別林卻一聲不響 地利用吐出的舌頭舔濕郵票,把郵票貼到信 封上去。
幽默的多層次範疇及其內涵
幽默必須有滑稽的因素,或者說必須具備諧 趣性的特點。
幽默的多層次範疇及其內涵
,你是根據甚麼? 馬克吐溫說:「在我看來,你這隻眼睛裡還 流露出一點點的仁慈。」
幽默的多層次範疇及其內涵
參、反語 通常情況下係指正話反說,是一種間接的避 免公開的贊揚或譴責的語言表達方式。反語 隱藏著某種程度的侮辱,它是藉著提高客體 某種好的特性,實質上卻是強調該客體對於 所賦予之好特性之缺乏,即所謂欲貶故褒。
幽默的美学范畴
• 现代社会的林语堂则如此定义幽默:滑稽而含有 深意的话语,谓之幽默。
• 滑稽与幽默的区别在于前者着重在插科打诨的形 式上的技巧,而后者必须包含深刻的韵味与智慧 。受众感受到滑稽的行为与言语时,通常立刻发 笑;而幽默的事物出现时,受众通常会由短暂的 思考进入会心的领悟,而后产生愉悦的心情和超 脱的心境。
• 1949年以后,幽默走过了一条曲折而不平坦的发展道 路。
• 五十年代初期,中国幽默曾经一度繁荣,突出表现为喜 剧性作品的丰收。小说、戏剧、曲艺、电影等佳作叠出 ,幽默形象源源而来。
• 五十年代末,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幽默艺术中道衰落。
• 六十年代初,随着杂文创作热潮的兴起,幽默艺术再度 复苏,突出地表现为在杂文中以幽默手法伸张正义,褒 扬真善美,讽刺歪风邪气。
《骆驼祥子》中的幽默
• 老舍更是通过喜剧的表现手法,让读者看到人物的可笑、可悲与可怜。
• 作品开头写到的祥子憨厚老实,善良勤劳,但有时看似傻头傻脑、呆里呆气的样 子,让读者觉得好笑。如描写他的形象,就以一种喜剧的笔法刻画了一个壮实精 干的乡下青年祥子,“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 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
• 直到结尾处,祥子“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对短窄的挽联 ;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以喜剧的手法写出了祥子的 彻底堕落,成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幽灵。
• 当读者读到此处就再笑不出来了,只能深刻感受到黑暗社会对小人物的扼杀。 读者的笑也变为苦笑,体味到的是一种辛酸,一种愤怒,一种悲哀,同时体味 到作者面对黑暗的社会,苦难的人民露出的同情的苦笑。
幽默存在于什么艺术门类中
幽默存在于什么艺术门类中
笑话、相声、喜剧、默剧。
相声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观众语言审美体验,在充分理解笑的本质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笑的“情感冲动”,通过精心修饰的表达方式,巧妙地应用“语言偏差”的幽默效应,将语言与人们习惯的表达方式分开,打破既定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程度上使用相互矛盾的词汇和认知理解,创造了幽默的艺术效果。
相声中语言偏离的利用在使用相声语言时,偏离往往是故意的、暂时的,违背了一般语言表达的典型特点。
通过某种程度的偏离,能够增强语言的幽默效果,从而实现不同的喜剧效果,引起观众的笑声。
说起北京人的幽默就不得不提相声:
相声这种北京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表演形式背后其实有很多有趣的事儿,比方说相声二字儿到底该怎么写,相声头一个是相,相其实就是相貌,按相声圈儿行话说就是脸上得有买卖,变化要大,肌肉要松弛,有了相儿了,声音才能跟着出来,所以相声是以相带声。
虽然现如今象声二字儿变成了相声二字了,但是对于一个相声演员来说最早的象声二字的内涵并没有消失,而是融进了表演当中,现在所说的相声一般都认为产生在清朝咸丰年间道光年间,然而还有一种说法,相声出现的时间比这要
早很多,大约是在西汉时期。
幽默的美学范畴共66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幽默的美学畴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直到结尾处,祥子“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对短窄的挽联 ;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以喜剧的手法写出了祥子的 彻底堕落,成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幽灵。
• 当读者读到此处就再笑不出来了,只能深刻感受到黑暗社会对小人物的扼杀。 读者的笑也变为苦笑,体味到的是一种辛酸,一种愤怒,一种悲哀,同时体味 到作者面对黑暗的社会,苦难的人民露出的同情的苦笑。
• 他们的作品如《骆驼祥子》、《围城》、《在其 香居茶馆里》、《华威先生》、《小二黑结婚》 等及其所塑造的形象。在中国幽默文学史上占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
• 丁西林、陈白尘的喜剧《一只马蜂》、《压迫》 、《结婚进行曲》《升官图》等继承了中外传统 喜剧的幽默风格。代表了戏剧幽默的发展方向。
《骆驼祥子》
中国幽默宝库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 明清时期,中国幽默史上又出现了 一个兴盛阶段。
• 除了在 戏剧领域里的卓越成就外, 幽默艺术在话本小说、讽刺和幽默短 篇、长篇小说、散文、诗词等方面大 放异彩,出现了《西游记》、《儒林 外史》等大量抱蕴幽默情趣的文学作 品,塑造出孙悟空、猪八戒、李逵、 张飞、刘姥姥、济公等栩栩如生的幽 默性喜剧形象。
• 现代社会的林语堂则如此定义幽默:滑稽而含有 深意的话语,谓之幽默。
• 滑稽与幽默的区别在于前者着重在插科打诨的形 式上的技巧,而后者必须包含深刻的韵味与智慧 。受众感受到滑稽的行为与言语时,通常立刻发 笑;而幽默的事物出现时,受众通常会由短暂的 思考进入会心的领悟,而后产生愉悦的心情和超 脱的心境。
• 中国幽默与讽刺合流以触及时政的特色,在魏晋时期表 现得尤为明显。
• 魏晋时代代表人物:孔融、阮籍、陶渊明
《长竿入城》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 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 ,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 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 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 之。
•
魏晋以后,中国幽默的发展主要在于戏剧方面。古
代俳优经唐的参军戏、宋的南戏。到元代时达到了高峰
。元杂剧的宾白富于幽默,机智的特点,人物形象刻画
生动、风趣,标志着中国喜剧艺术的成熟。
•
元杂剧名家关汉卿都》、《救风尘》
、《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度柳翠
》、《李逵负荆》、《竹坞听琴》等一批喜剧佳作,为
• 内容简介
•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 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 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 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 为背景,以洋车夫祥子的坎坷、 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 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 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 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 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 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动声色的幽默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诗 歌集成《诗经》中,也记录了大量 以幽默为特色的民谣、诗歌。
• 例如,《国风·郑风·狡童》(诗经):
• 彼狡童①兮,不与我言兮。 • 维子之故②,使我不能餐兮。 •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③。
• 注:①狡童:美貌少年;②维:因为;③息:安稳入睡。 白话,《国 风·郑风·狡童》:
• 十年“文革”结束后,从即刻发韧的“嘲讽文艺”,到 稍后的“反思文艺”,及至八十年代初期兴起的“改革 文艺”和中期以来的“探索文艺”,中国幽默几乎经历 了人类幽默发展史上的所有层次。
• 白话,《国风·郑风·狡童》:
• 那个小帅哥啊,不愿和我说话啊! (彼狡童兮,不与我 言兮。)
• 为了你的缘故,让我吃不下饭啊!(维子之故,使我不 能餐兮。 )
• 那个小帅哥啊,不愿和我吃饭啊!(彼狡童兮,不与我 食兮。)
• 为了你的缘故,让我睡不好觉啊!(维子之故,使我不能 息兮。)
• 魏晋时期是中国幽默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引人注目的阶段
刘姥姥的幽默形象
人物介绍 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王板儿之姥姥。她曾三进荣
国府,带来欢声笑语无限。刘姥姥这个艺术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善良正直,聪明 能干,很重情义,而且有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个老太太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今天人们也常把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叫做刘姥姥。
• 在这一时期,各种艺术形式都程度不一地受到幽默的渗透 ,还产生了一批以讽刺性幽默见长的新体裁,如杂文、相 声、漫画、独脚戏、滑稽戏等。
• 以倡导、传播幽默为宗旨的幽默杂志首次在中国出现,表 明幽默这一外来的美学概念已逐渐取得了立足之地,并在 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被人们认可,其社会功能和艺术 功能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国 外,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 语言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 文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 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把幽默作为一种艺术 主张来加以提倡并开展研究和实践的人,是“幽 默”这一译名的首创者林语堂。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骆驼祥子》含泪的笑
• 作为幽默艺术运用的自然天成的《骆驼 祥子》,作者以自己的独特的生活视角出 发对社会人生有了较为本质的认识后,发 笔为文,结构作品,塑造形象,以喜剧的 形式暴露黑暗现实。在喜剧后面隐藏着作 者深深的悲悯之心,他把同情给予了像祥 子、小褔子、老马、小马这些城市贫民, 真实地描写他们可笑可悲的缺点的同时, 笔端总是流露出极大的同情感。这样使作 品更加巧妙地将喜剧和悲剧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形成笑中含泪的幽默。
戏剧——参军戏。
中国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和史 籍中,收集了大量寓言故事、民间 笑话。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对日常生 活现象的风趣讽喻,体现了中华民 族特有的质朴含蓄、言简意赅、不 中国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和史籍中,收集了大量寓言故事、民间笑话。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现象的风趣讽喻,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质朴含蓄、言简意赅、不动声色的幽默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诗歌集成《诗经》中,也记录了大量以幽默为特色的民谣、诗歌。
• 在林语堂之前,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1906年所撰 的《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中议及Humour,汉译 为“欧穆亚”,认为是人生观的一种,但并未展 开论述,此后也未见再议。
• 1924年,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连续撰文,说 明定“幽默”为汉译名的缘由。“幽默”一词作 为外来语的译者,与中国古汉语词语“幽默”( 作“寂静无声”解)并无关系。只是随着幽默一 词新义的流传,幽默作为古汉语词语的本义,逐 渐被内涵美学概念的新义取代了。
中国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和史籍中, 收集了 大量寓 言故事 、民间 笑话。 这些作 品中充 满了对 日常生 活现象 的风趣 讽喻, 体现了 中华民 族特有 的质朴 含蓄、 言简意 赅、不 动声色 的幽默 传统。 在中国 历史上 出现的 第一部 诗歌集 成《诗 经》中 ,也记 录了大 量以幽 默为特 色的民 谣、诗 歌。
• 1949年以后,幽默走过了一条曲折而不平坦的发展道 路。
• 五十年代初期,中国幽默曾经一度繁荣,突出表现为喜 剧性作品的丰收。小说、戏剧、曲艺、电影等佳作叠出 ,幽默形象源源而来。
• 五十年代末,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幽默艺术中道衰落。
• 六十年代初,随着杂文创作热潮的兴起,幽默艺术再度 复苏,突出地表现为在杂文中以幽默手法伸张正义,褒 扬真善美,讽刺歪风邪气。
孔乙己
• 自二十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 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 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 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在实 践中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 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 利的“语丝体”散文。
• 鲁迅代表作品: 《阿Q正传》 、《孔乙己》
• 除了鲁迅以外,当时中国文坛上还出现了老舍、钱钟 书、沙汀、张天翼、赵树理等一批以幽默为武器,刻 画生动、讽刺犀利、爱憎分明的幽默讽刺作家。
“幽默”的美学范畴
内容简介
• 中国“幽默”的起源与发展 • “幽默”的概念 • “幽默”与“滑稽”的区别 • “幽默”的美学特质 • “幽默”的美学功能 • 现代社会的“幽默”
中国“幽默”的起源
幽默一词的美学概念在中国出 现很晚,但作为喜剧范畴的幽默传 统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幽默”的起源
• 据可靠史料记载,中国幽默的起源至少
唐朝参军戏
•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 》中记载了优孟、优旃、淳于 髡等一大批优人,把他们称为 “滑稽”人物。俳优堪称中国 最早的“幽默家”,其寓庄于 谐、滑稽调笑、讽谏时政的传 统对中国幽默艺术尤其是滑稽 戏和喜剧性曲艺的发展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到了封建时期, 俳优的职能有所变化,改讽谏 帝王为戏弄臣下,形成了早期
。与当时思想界反抗封建纲常束缚、蔑视谶纬迷信统治的背 景相适应,形成了言论谐谑、举止放浪的“魏晋风气”。
• 三国魏邯郸淳所撰《笑林》三卷,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笑 话专集。《笑林》承袭先秦俳优、诸子寓言以笑话作规劝、 讽喻手段的传统,以讲故事的口气叙事,以夸张和漫画式笔 法写人,虽短小而形象生动,虽简单而爱憎分明,生活气息 浓烈,艺术风格轻松幽默,使人在捧腹大笑之际领悟作者嘲 讽、鞭挞腐朽落后现象的用心。
《骆驼祥子》中的幽默
• 老舍更是通过喜剧的表现手法,让读者看到人物的可笑、可悲与可怜。
• 作品开头写到的祥子憨厚老实,善良勤劳,但有时看似傻头傻脑、呆里呆气的样 子,让读者觉得好笑。如描写他的形象,就以一种喜剧的笔法刻画了一个壮实精 干的乡下青年祥子,“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 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
可溯自先秦。公元前八世纪(西周末年) 前后,宫廷中即有用“优”之风。优是国 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业,史 称俳优。俳为杂戏、滑稽戏之古名,优即 演员、艺人之古称。国王行事不当,不能 直接批评,就由优来进行调笑,以达到讽 谏的目的。当时有一条不成文规定,优即 便说错话也不算犯上,不可定罪。优即运 用说俏皮话、滑稽模仿表演等手法,以戏 谚、隐喻等幽默方式嘲讽时政或取悦国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