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磁铁设计
e型电磁铁课程设计

e型电磁铁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2. 使学生掌握e型电磁铁的结构特点,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3. 帮助学生掌握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制作e型电磁铁,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3. 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理学科,针对学生年级,结合教材内容,以实践性、探究性为主,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电磁铁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电磁现象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较弱。
因此,课程设计需注重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的引导。
教学要求:1. 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2.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电磁铁工作原理:讲解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磁铁磁性的来源。
教材章节:《物理》第四章第3节“电流的磁场效应”。
2.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分析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材料等因素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教材章节:《物理》第四章第4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 e型电磁铁的结构特点:介绍e型电磁铁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物理》第四章第5节“电磁铁的种类及结构特点”。
4. 制作e型电磁铁:指导学生动手制作e型电磁铁,熟悉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动手能力。
教材章节:《物理》第四章第6节“电磁铁的制作与应用”。
旋转电磁铁结构

旋转电磁铁结构
设计目标:
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旋转电磁铁结构,以产生一个强磁场,用于特定的应用。
该结构应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计方案:
1. 磁铁材料选择:选择高性能的磁铁材料,如永磁磁铁或钕铁硼磁铁,以确保较高的磁场强度和稳定性。
2. 结构设计:采用由电磁线圈与磁铁组成的结构,通过控制电流流经电磁线圈来产生磁场。
电磁线圈应绕细密的导线,以提高磁场的均匀性。
3. 电源系统:设计合适的电源系统来提供所需的电流给电磁线圈。
可以使用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并添加稳压装置以保持电流的稳定。
4. 旋转机制:设计一个旋转机构,可以控制电磁铁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可以采用电机驱动或其他适当的机械传动装置。
5. 控制系统:设计一个控制系统,实现对电磁铁的开关控制和旋转方向的控制。
可以使用微控制器或其他合适的控制器来实现自动化控制。
6. 冷却系统:由于电磁线圈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设计一个冷却系统来保持电磁铁的稳定工作温度。
可以使用风扇或液冷系统来冷却电磁线圈。
7. 安全考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安全因素,如过热保护装置和自动断电装置,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停止电磁铁的工作并防止损坏。
总结:
通过选择合适的磁铁材料、设计合理的结构、电源系统和旋转机制,并配备适当的控制和冷却系统,我们可以制作出一台高效、稳定、可靠的旋转电磁铁结构,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电磁铁(一)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电磁铁(一)》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电磁铁是利用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的磁场产生磁力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磁铁。
电磁铁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如电磁吸盘、电磁搅拌器等。
因此,学生深入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二、设计目标1. 熟练掌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
2. 能够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
3. 能够探究电磁铁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探究:通过课堂讲解、教材学习和网络搜索,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的机制以及电磁铁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2. 设计与制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
可以使用铁芯、导线、电池等材料,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3. 实践探究:学生利用自制的电磁铁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在不同电流强度下的吸力变化,探究电磁铁的作用规律,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应用拓展: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究电磁铁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电磁吸盘、电磁搅拌器等,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设计过程1. 理论学习:学生通过课堂讲解、教材学习和网络搜索,深入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设计制作: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掌握其制作方法和操作步骤。
3. 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操作,利用自制的电磁铁进行吸力实验,探究电磁铁的工作规律。
4. 数据记录: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5. 应用探究: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电磁铁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并撰写实验报告。
五、评估与反馈1.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评估。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老师进行评分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学生参与实验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电磁铁(一)》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和创新奠定基础。
《电磁铁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电磁铁》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记录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团队合作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 电磁铁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重点:1. 电磁铁的原理和结构;2.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3. 电磁铁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难点:1. 学生对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的理解;2. 学生对电磁铁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等;2. 实验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等;3. 实验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电磁铁的应用途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讲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电磁铁实验,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设计。
4.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5. 实验展示: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铁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7. 作业安置:安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稳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评判: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等内容。
2. 实验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表现进行评判,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等方面。
3. 进修态度:评判学生的进修态度和团队合作认识,包括是否积极参与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等方面。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
同时,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电磁铁教学设计【优秀5篇】

电磁铁教学设计【优秀5篇】篇一:电磁铁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第二课。
学生已经在上一课通过实验认识了电可以产生磁,经历了用通电线圈做电生磁实验,这为理解电磁铁的原理打下基础;本课将引导学生对电磁铁这一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装置,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制作电磁铁与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设计说明本设计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从能量单元整体出发,从了解学生前概念作为起点,以建构新的科学概念为导向,引领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强化了逻辑思维训练,注重了实证意识培养,充分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的特点,促进课堂实效的提升。
二是教师的预设充分、灵活多样,不少活动准备了两套教学预案,便于根据学情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同时在设计、制作、测试、记录、交流、分析等一系列探究环节,突显了追求细节却又引而不发的教学指导,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质疑的空间;巧妙借助一些关键词、问题、记录表、板书等,诱发学生产生新思想,发现新问题,生成新探究,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1.制作铁钉电磁铁。
2.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电磁铁与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难点: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的建立与研究方法设计课前准备1.分组器材:回形针2~3个、1m长细绝缘导线1根、指南针1只、大铁钉1只、电池(电池盒)1只、开关1只、连接用导线1根、砂纸1、实验记录单32.教师准备:学生实验器材1套、电磁铁贴画1、视频展示仪、多媒体课件(两种线圈的绕法示意图、检测题、活动背景音乐等)过程预设一、师生会话,导入新课1.师生会话:通过上一课的研究,我们发现了电与磁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你可知道,根据这个发现,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东西吗?——根据回答板书课题:2.电磁铁2.讲述: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围绕电磁铁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吗?[设计意图:从科学发现到科学发明,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结果与科学知识的价值,发展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
直流电磁铁设计

直流电磁铁设计共26页编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流电磁铁设计电磁铁是一种执行元件,它输入的是电能,输出的是机械能。
电能和机械能的变换是通过具体的电磁铁结构来实现的。
合理的电磁铁结构是能量变换效率提高的保证。
电磁铁设计的任务是合理的确定电磁铁的各种结构参数。
确定电磁铁的各种结构参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任务,下面我们探讨确定电磁铁结构参数的一般方法。
电磁铁吸合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设计是以静态进行计算.一、基本公式和一般概念1、均匀磁场B丄(T)S2、磁势F=NI,电流和匝数的乘积(A)3、磁场强度日二寻(A/m),建立了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该公式适用于粗细均匀的磁路4、磁导率■二旦建立了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的关系 <H^=4 n X 10-7享/米相对磁导率r='-#05、磁通①二巴R M磁阻R M二+这称为磁路的欧姆定律,由于铁磁材料的磁导率卩不是常数,使用磁阻计算磁路并不方便,磁阻计算一般只用于定性。
真空中无限长螺线管B= — it °nl 。
2磁效率电磁铁工作循环图当电磁铁接上电源,磁力还不足克服反力,按0~2的直线进行磁化,达到期初始工作点2。
当磁力克服反力使气隙减小直至为零时, 工作点由2〜3。
断电后工作点由3〜0。
面积I 为断电后剩留的能量,面积H 为作功前电磁铁储存的能量,面积皿为电磁铁作的功6、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 B=—,磁感应强度与力的关系。
qv7、 B=卩o nl 。
对于长螺线管,端面处的我们的目的是使I和H的面积最小,皿的面积最大。
面积I表示电磁铁作完功后的剩磁,(1)减小面积I可用矫顽力小的电铁。
(2)提咼制造精度,使吸合后气隙最小,但要防止衔铁粘住。
面积H表示作功前所储存的能量,在衔铁位置一定时,取决于漏磁通,漏磁通大,面积H就大。
9、机械效率K i=-AA0A :输出的有效功A0 :电磁铁可能完成的最大功10、重量经济性系数K2= —A0G=电磁铁重量。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自制电磁铁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结果展示
电磁铁制作成功
按照设计方案成功制作出电磁铁,且电磁 铁在通电后能够产生明显的磁性。
吸引铁质物体
当电磁铁通电后,能够吸引附近的铁质物 体,如铁钉、铁片等。
断电后消磁
当电磁铁断电后,磁性迅速消失,不再吸 引铁质物体。
结果分析与讨论
电磁感应原理验证
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
实验结果验证了电磁感应原理的正确 性,即当导线通电后,会在周围产生 磁场,使得电磁铁具有磁性。
03
实验步骤与方法
制作电磁铁
材料准备
一根绝缘铜线(或漆包线),一根铁棒(或螺丝钉),电池,绝缘胶带。
制作过程
将铜线紧密地绕在铁棒上,两端留出一定长度的铜线用于连接电路。使用绝缘胶 带固定好铜线,以防止其松动。
连接电路
连接方式
将留出的两端铜线分别与电池的正负 极相连,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注意连 接时要保证接触良好,避免产生过大 的电阻。
疗设备等。
创新点与改进建议
创新点
采用高性能材料制作线圈和铁芯,提高电 磁铁的磁力和效率。
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电磁铁的精确控 制和自动化运行。
创新点与改进建议
• 结合3D打印技术,快速定制个性化电磁铁结构,满足特 定应用场景需求。
创新点与改进建议
改进建议
优化线圈设计,减少发热 和能耗,提高电磁铁的能 效比。
02
圆柱形、矩形或其他形状,根据实验需求和电磁铁的设计要求
选择合适的形状。
尺寸选择
03
根据实验需求和电磁铁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铁芯尺寸,包括
长度、直径或宽度等。
电源
类型选择
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根据实验 需求和电磁铁的工作原理选择合 适的电源类型。
《电磁铁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电磁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装置,常用于各种工业和科学试验中。
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力,达到各种不同的应用目标。
因此,对于同砚来说,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二、设计目标:1. 援助同砚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2. 培育同砚动手试验的能力;3. 激发同砚对物理学科的爱好。
三、设计内容:1. 试验一:制作简易电磁铁要求同砚应用铁芯、绕线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
然后接通电源,观察铁芯的磁性变化。
2. 试验二:探究电磁铁的吸引力要求同砚设计一个试验方案,测试不同电流下电磁铁的吸引力。
记录试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3. 试验三:应用电磁铁要求同砚设计一个试验方案,应用电磁铁进行一个简易的试验,如抓取磁性物体、制作电磁震动器等。
并撰写试验报告,总结试验过程和结果。
四、设计要求:1. 同砚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试验,并注意安全;2. 同砚需要按时完成试验报告,并能够明晰表达试验过程和结果;3. 同砚需要乐观参与谈论,分享试验心得和体会。
五、评分标准:1. 试验操作规范性(20%):同砚操作是否规范、安全;2. 试验结果准确性(30%):同砚是否能正确记录试验数据、分析结果;3. 试验报告撰写(30%):同砚是否能明晰表达试验过程和结果;4. 试验谈论与分享(20%):同砚是否能乐观参与谈论、分享心得。
六、设计总结:通过设计《电磁铁》作业方案,可以有效援助同砚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培育同砚动手试验的能力,激发同砚对物理学科的爱好。
期望通过这次试验,同砚能够对电磁铁有更深度的了解,并对物理学科有更多的爱好和热忱。
第二课时一、设计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援助同砚深度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精通电磁铁的相关知识,提高同砚的试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设计内容:1. 电磁铁的原理和结构介绍:讲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以及电磁铁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电磁铁设计共26 页编写:校对:直流电磁铁设计电磁铁是一种执行元件,它输入的是电能,输出的是机械能。
电能和机械能的变换是通过具体的电磁铁结构来实现的。
合理的电磁铁结构是能量变换效率提高的保证。
电磁铁设计的任务是合理的确定电磁铁的各种结构参数。
确定电磁铁的各种结构参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任务,下面我们探讨确定电磁铁结构参数的一般方法。
电磁铁吸合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设计是以静态进行计算.一、基本公式和一般概念1、均匀磁场B=SΦ(T ) 2、磁势F=NI,电流和匝数的乘积(A )3、磁场强度H=LNI (A/m ),建立了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该公式适用于粗细均匀的磁路4、磁导率μ=HB 建立了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的关系。
μ0=4π×10-7享/米 相对磁导率μr =μμ 5、 磁通Φ=M R NI 磁阻R M =sl μ 这称为磁路的欧姆定律,由于铁磁材料的磁导率μ不是常数,使用磁阻计算磁路并不方便,磁阻计算一般只用于定性。
6、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qvF ,磁感应强度与力的关系。
7、真空中无限长螺线管B=μ0nI 。
对于长螺线管,端面处的 B=21μ0nI 。
面积Ⅰ为断电后剩留的能量,面积Ⅱ为作功前电磁铁储存的能量,面积Ⅲ为电磁铁作的功。
我们的目的是使Ⅰ和Ⅱ的面积最小,Ⅲ的面积最大。
面积Ⅰ表示电磁铁作完功后的剩磁,(1)减小面积Ⅰ可用矫顽力小的电铁。
(2)提高制造精度,使吸合后气隙最小,但要防止衔铁粘住。
面积Ⅱ表示作功前所储存的能量,在衔铁位置一定时,取决于漏磁通,漏磁通大,面积Ⅱ就大。
9、机械效率AK1=AA:输出的有效功A0:电磁铁可能完成的最大功。
10、重量经济性系数GK2=AG=电磁铁重量。
A0:电磁铁可能完成的最大功。
K2不仅取决于磁效率和机械效率,而且还取决于磁性材料的正确利用,电磁铁的类型和主要外形尺寸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11、结构系数Kφ每一类型的电磁铁,都有一定的吸力和行程。
按最优设计方法设计的电磁铁重量最轻。
一般来说,长行程的电磁铁比短行积的电磁铁长,吸力大的电磁铁比吸力小的电磁铁外径大。
为了按最小材料消耗率比较电磁铁,引入结构系数K J这个判据。
QKφ=Q-初始吸力(kg)δ-气隙长度(cm)Q正比于电磁铁的横截面;δ正比于电磁铁的轴向长度。
结构系数可以从设计的原始数据求得。
量不再增加,电磁铁从电源吸收的能量全部消耗于线圈子的发热上,磁场的能量用来产生吸力和作功。
13、工作制(1)热平衡公式当输入功率=发散的功率时Pdt=0+μsτdt=μsτdt,即本身温度为再升高,电磁铁本身温度不再升高。
这时就可计算产品的温升值τw。
当τw小于容许温升,产品运行是可靠的。
当τw大于容许温升,产品是不可靠的。
(2)发热时间常数发热时间常τy=发热体从τ=0 发热到温升0.632τy时所需时间。
4τ达到稳定温升。
冷却时间常数和发热时间常数基本相同。
(3)工作制分为:长期工作制、短期工作制和重复短期工作制。
长期工作制:电器工作时间很长,一般不小于发热时间常数,工作期间,产品的温度达到或接近温升τy(产品温度不再升高)。
工作停止后,产品的温度又降到周围介质温度。
长期工作制散热是主要的。
长期工作制电流密度可按2~4A/mm2。
短期工作制:电器工作时间很短,一般小于发热时间常数,工作期间,产品的温度达不到温升τy。
工作停止后,产品的温度又降到周围介质温度。
短期工作制CGdτ(产品本身热容)是主要的方面。
短期工作制电流密度按13~30A/mm2。
重复短期工作制:产品工作和停止交替进行,工作时产品温度达不到温升τy,停止时产品降不到周围介质温度。
重复短量工作制电流密度按5~12A/mm214、漆包线等的耐温等级Y:90℃ A;105℃ QE:120℃ QQ QA QHB:130℃ QZ 云母石棉F:155℃ QZYH:180℃C:>180℃ QY QXY辅助材料的耐热等级B级聚酯薄膜C级聚四氟乙烯薄膜二、交、直流电磁铁比较1、直流的NI是不变的,是恒磁动势,吸力F与间隙δ的平方成反比。
2、交流磁链ψ(磁通φ与线圈的一些匝数相交链ψ=Nφ)近似常数,是恒磁链磁路,吸力F与间隙δ关系不大。
只是漏磁随间隙δ的增加而增加,故间隙δ增大F减小。
3、直流螺管式电磁铁中可获得边平坦的吸力特性。
4、导磁材料:直流整块软钢或工程纯铁,交流用硅钢片冲制叠铆而成。
5、铁心形状:直流为圆柱形,交流为矩形或圆形。
6、铁心分磁环:直流无,交流有。
7、线圈外形:直流细而高,交流短而粗。
8、振动情况:直流工作平稳无振动,交流有振动和噪音。
9、交流电磁铁比较重,而且它的吸力特性不如直流电磁铁。
电磁铁的最优设计,在于合理选择电磁铁的型式。
不同型式的电磁铁有不同的吸力特性,盘式吸力大,适用于起重电磁铁、电磁吸盘和电磁离合器;拍合式特性比较陡,广泛用于接触器和继电器;螺管式,吸力特性比较平坦,用于长行程牵引和和制动电磁铁;机床电器如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电器基本上都是E型。
不同型式的电磁铁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它们有不同的吸力特性。
电磁铁的线圈叫激磁线圈,按联接方式分为串联和并联。
串联线圈称为电流线圈,匝数少电流大(也叫电流继电器)。
并联线圈称为电压线圈,匝数多,电阻大、电流小,匝间电压高(也叫电压继电器)。
五、直流电磁铁的要求1、航空电磁铁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1)周围的的温度从-60℃~+50℃,而耐热的结构应达到+125℃。
(2)大气压的变化由790~150mmHg。
(3)相对湿度达98%。
(4)飞机起飞、滑跑和着陆时的冲击。
(5)2500Hz以上的振动。
(6)线加速达8g以上。
还有电网压降,工作持续时间,绕组温升,最低作动电压、作动时间、释放电压和使用期限等。
此外还要求重量轻、尺寸小,并有良好的工艺性,用材少以及最少资金等要求。
2、要保证电磁铁可靠动作,在整个工作行程内,吸力均大于反力。
一般电磁铁均选择衔铁释放位置为设计点,在该点应保证吸力可以克服反力而使衔铁动作。
有时需根据电磁铁的动作时间来确定电磁铁的类型,对于快速执行要求可达到3~4ms ,如极化继电器。
对于慢速要求的可达300~500ms 。
为了获得慢速要求,可采用带短路环的拍合式和吸入式。
3、直流电磁铁的吸力(1)F=2μδB S(N ) 式中:S-磁极总面积(m2) Bδ-气隙磁感应强度(T )(2)F=21(IN )220δμS×10-6(N )式中:S 和δ的单位为cm 和 cm 2 (3)吸力和气隙的关系2、衔铁的行程δH (厘米)3、容许温升(℃)4、工作制:长期工作制τ=1;短时工作制τ<1;重复短时工作制τ<1。
重复短时工作制还应给出接通时间或循环时间。
5、电磁铁的工作电压。
(二)、计算 1、按公式K φ=HHQ 计算结构系数2、根据计算出的结构系数值,按表1确定导磁体类型电磁铁类型K φ盘式,衔铁在外部 大于93 吸入式,台座为平头 90~16 拍合式26~2.6 吸入式,台座为45度锥形 16~4 吸入式,台座为60度锥形 4~1.8 吸入式,无台座小于0.23、按下面各表,确定长期工作制电磁铁的气隙磁通密度B δ和比值12R R L=hL (线圈的长高比) 表2表4表2、表3、表4、表5是电磁铁长期工作的B δ,如果是短时工作制或反复短时工作制,应加大10~15%。
对于比值12R R L-=hL (线圈子的长高比,也叫窗口尺寸),如果吸力增大或行程减小,可减小此值。
减小此值后,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增加,铜的用量增加,而导磁体的长度缩短了,钢的用量减小。
最优设计的电磁铁,此值为1~7。
表5盘式和拍合式电磁铁最优磁通密度曲线(三)、初算根据电磁吸力公式Q H =π22125000RB δ(公斤) (1)式中B δ-气隙中的磁通密度(高)由(1)式得R 1=πδ225000B Q H(cm ) (2)1、盘式和吸入式平头电磁铁的衔铁半径可直接用(2)式计算。
2、吸入式锥台座电磁铁 吸力Q=α2cos hQ行程δ=δH cos 2α 式中α-锥度角吸入式锥台座电磁铁的衔铁半径将Q H 换成Q 再按(2)式计算。
3、拍合式电磁铁可直接用公式(2)算出极靴的半径R1。
对于铁心的半径R CR C =R1CTB B σδ式中:B CT =4000~12000根据电磁铁要求的灵敏度,灵敏度高的选小值。
σ=1.3~3F CT -导磁体中的磁动势 F φ-非工作气隙中的磁动势 5、确定线圈的长度和高度 (1)长度L K =3422105YK Kf F θτρθ-式中:ρθ-漆包线的电阻率F-总磁势 τ-工作制系数 K-散热系数 θy -温升 f K -填充系数表7 f K 填充系数表8 K-散热系数(2)R2=12R R L L KK-+R1 h K =R2-R1 (3)R3=2221R R +7、确定漆包线直径d=0.2UF hRK )12(+θρU-工作电压。
(四)、复算1、修正导磁体的尺寸和漆包线的径计算中心出的导磁体尺寸,需要对其圆整。
计算出的漆包线尺寸,会和标准规定的不一样,需要按标准给出的漆包线直径。
2、确定绕组的层数、每层的匝数以及总匝数按线圈子的窗口尺寸、漆包线怕外径(包括漆层)、层间绝缘层厚度等进行曲计算。
3、计算实际的填充系数ff=LR R qW )12(- 式中:q-漆包线的截面积W-线较总匝数4、计算线圈的电阻RR=ρθqL 0 式中:线圈漆包线长度L 0=2πR cp WR cp =221∆++R R 5、线圈电流I=R U 6、线圈磁势F ∑=IW7真正温升θθ=L R R Kf F K )12(21042--τρθ温升τw 应小于线圈所用材料的绝缘等级。
如果超过允许温升,说明电流太大,应增加匝数IN 。
而增加IN ,就要修改线圈的长度和厚度等参数。
8、确定吸力(1) 麦克斯韦公式(适用于等效电磁铁)Q=1.265×B δ2×R12×10-7(kg)(2)铁心头部为锥形Q=2.03×10-7F 2(αδ222cos 1R +21sin 2α)(kg ) 七、其他问题1、漆包线电阻的计算漆包线+20℃时的电阻率ρ=0.0175Ω.mm 2/m 。
漆包线+20℃时的电阻R 20=0.0175SLL: 漆包线长度 m S: 漆包线截面积 mm 2其他温度时的电阻R T =K T R 20=0.0175K T S L K T =1+0.004(t-20)2、漆包线长度的计算(1)、用近似公式计算线圈的平均匝长。
如螺管式可用线圈高度中间的匝长作为平均匝长Lp 。
(2)、漆包线长度L=LpWW :匝数3、温升计算公式温升计算公式:T =[(R 2-R 1)÷R 1]×(235+t )式中:R 1—环境温度时直流电阻(Ω);R 2—通电一定时间后的直流电阻(Ω);t —产品环境温度(℃);T —产品温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