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课件

合集下载

鼻咽癌--颅底骨质

鼻咽癌--颅底骨质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34/76
颅底骨质破坏
咽隐窝→破裂孔、斜坡、岩尖、蝶骨基底部→海绵窦、蝶窦
2014-12-17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35/76
颅底骨质破坏
咽隐窝→破裂孔、斜坡、岩尖、蝶骨基底部→海绵窦、蝶窦
2014-12-17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36/76
颅底骨质破坏
咽隐窝→破裂孔、斜坡、岩尖、蝶骨基底部→海绵窦、蝶窦
2014-12-17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26/76
鼻咽癌的MR表现:骨质侵犯

鼻咽癌骨质侵犯:

MRI-T1:早期骨髓浸润



正常骨髓脂肪信号消失、被低信号的肿瘤 组织取代,增强有强化 信号强度与肿瘤组织相似 有明显强化 增强压脂仍为高信号
2014-12-17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27/76
淋巴结
5/76
颅底解剖
视神经管 (Ⅱ)
眶上裂 (Ⅲ、Ⅳ、Ⅴ1、Ⅵ、)
圆孔(Ⅴ2)
卵圆孔
破裂孔 (颈内动脉) 内耳门 (Ⅶ、Ⅷ) 颈静脉孔 (Ⅸ、Ⅹ、Ⅺ、颈内V)
(Ⅴ3) 棘孔 (脑膜中动脉)
舌下神经管 (Ⅻ)
2014-12-17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6/76
颅底解剖
神经名称 Ⅰ Ⅱ 嗅 视 端脑 间脑 出入脑的部位 嗅球 视交叉 大脑脚内侧 中脑背面下丘下方 脑桥与小脑 中脚移行处 中 颅 窝 前 颅窝 出入颅腔的部位 筛孔 鼻腔 视神经管眼眶 Ⅲ 动眼 Ⅳ 滑车 Ⅴ1 眼 脑桥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眼支 上颌支 下颌支 VI 展神经 VII 面神经 VIII 听神经 IX 舌咽神经 X 迷走神经 XI 副神经 XII 舌下神经
出颅部位及走行
筛孔 鼻腔 视神经管 眼眶 海绵窦前外侧 眶上裂 眼眶 海绵窦前外侧 眶上裂 眼眶
海绵窦前外侧 眶上裂 海绵窦外侧 圆孔 翼腭窝 眶下裂 海绵窦后外侧 卵圆孔 茎突前间隙 海绵窦后外侧 前外侧 眶上裂 内耳门 岩骨面神经管 茎乳孔 内耳门 颈静脉孔 茎突后间隙 颈静脉孔 茎突后间隙 颈静脉孔 茎突后间隙 颈静脉孔 茎突后间隙 舌下神经管
• 侧壁主要由咽鼓管的咽口所构成,所以侧壁有病变时 ,容易造成咽鼓管机能障碍,并由咽鼓管经过的路径 而侵犯与鼻咽有一墙之隔的咽旁间隙,其中包含重要 的颈A、颈V及第九、十、十一、十二等四对颅神经
鼻咽侧壁及后壁相交处有一咽隐窝,此隐窝随年龄增长而加深,至成人时可深达2.5cm,其为鼻咽癌最常发生之处, 一旦发生于此处,其紧邻之破裂孔、卵圆孔、颈动脉管、颞骨岩尖等结构则因受波及而呈现各种相关症状
Image 5
蝶腭孔 蝶骨大翼
蝶鳞缝 蝶棘
舌下神经管 枕鳞
眶下裂 翼腭窝
卵圆孔 棘孔 颞骨(鼓部和岩部) 鼓乳裂
枕乳缝 枕骨基底部(后斜坡)
鼻咽癌的MRI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鳞部
Image 6
鼓部
蝶腭孔 蝶骨体岩部来自岩枕裂 颈静脉孔眶下裂 翼腭窝
卵圆孔 棘孔
破裂孔
翼管 岩蝶裂
颈动脉管外口 舌下神经管
MRI

(T1、T2、N(H))
任意方向 相对长
高 不敏感
无 不用造影剂可显示
无 金属起博器等
CT
单一 (X线吸收系数)
横断 快 低
敏感 有 要用造影剂 有 无

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影像表现PPT课件

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影像表现PPT课件
影像表现不典型时,两者鉴别有一定困难……
MRI鉴别鼻咽癌和淋巴瘤
MRI信号 DWI及ADC DCE-MRI
鼻咽癌(NPC) 淋巴瘤(NPL)
信号均匀,与同层 坏死交常见,与同
面肌肉相比等T1信 层面肌肉相比呈稍

长T1信号
DWI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 ADC值高于淋巴瘤
DWI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 ADC值低于鼻咽癌
鼻咽癌
病变以斜坡为中 心突向鼻咽腔
男,36Y,双眼视物模 糊伴头痛半年
Tolosa-Hunt综合征
• 又名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为原因不明的海绵窦 非特异性炎症
• 好发年龄30~75岁,男性稍多,单侧多见 • 临床表现单侧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眶后疼痛和颅
神经麻痹症状,激素治疗有效 • MR表现为海绵窦增宽,T1、T2等或稍低信号,
诊断经过
1.结合临床现有资料,放射科首先考虑鼻咽部恶性 肿瘤累及颅底、颅内。
2.鼻咽部常见恶性肿瘤:鼻咽癌、淋巴瘤。
3.需除外相对少见肿瘤(鼻咽部脊索瘤)及良性肿 瘤或肿瘤样病变侵袭性生长(鼻咽纤维血管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恶性淋巴瘤
1.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大部分为NHL。 (X) 2.鼻塞、流涕、听力下降、咽痛、头痛、颈部淋巴 结肿大为主要表现。 (X) 3.影像上多表现为对称性软组织肿块,“多呈平铺 式”生长,易向周围横向蔓延。 (X) 4.增强肿块均匀强化。 (X) 5.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 (X) 6.骨质破坏少见。 ( √ )
男性,58岁,患者上睑下垂,左侧颌面、额面部麻木, 眼球不能外展,喝水呛咳。目前已在内镜下取活检, 等待病理结果,再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CT平扫示正常鼻咽部解剖结构消失,咽壁增厚,左侧 翼突内外侧板破坏,病变向颅底、颞下窝蔓延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课件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课件

研究的目的
基于一个较大的样本对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的预 后价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将颅底骨质破坏分成不同的级别以更加准确的 判断其预后
– 对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意义的临床证据
8/32
PPT学习交流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9
PPT学习交流
患者资料
表1. 924例病人的病例特点
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至2004年924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的MRI及病历资料
MRI下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
表2. 512例病人中MRI上颅底各部位的受侵发生率
在924例病人中,512例(55.4%)病人在MRI上显示存在颅底骨质破坏
16/32
PPT学习交流
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意义
表3. MRI上有和无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的5年相对生存率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I上有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与无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 在生存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绝大多数的Ⅲ、Ⅳ期病人(517/629或82.2%)接受了 诱导、同期或辅助化疗 当证实有肿瘤残留、复发或转移时,进行积极的挽救 治疗(包括后装、二程放疗、化疗及手术等)
13/32
PPT学习交流
统计学方法
整组病人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 主要的结局指标
总生存 (overall survival, OS) 无局部复发生存 (local relapse-free survival, LRFS) 无远处转移生存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DMFS)
MRI资料由两名影像学专家分别评价
12/32
PPT学习交流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

鼻咽癌的症状和体征
早期症状
涕中带血、鼻塞、头痛等。
中晚期症状
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体征
鼻咽部肿物、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02 颅底骨质破坏
颅底骨质的生理结构
颅底骨结构复杂,包括前、中、 后颅底,以及鞍旁和咽颅底等区
域。
颅底骨由多块骨组成,包括额骨、 蝶骨、颞骨、枕骨等,这些骨之
间通过结缔组织或软骨连接。
如果肿瘤侵犯视神经或 视交叉,患者可能出现 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 症状。
如果肿瘤侵蚀大血管, 可能导致致命性的颅内 出血。颅内出血的症状 包括突发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等。
03 鼻咽癌导致的颅底骨质破坏
鼻咽癌侵犯颅底骨质的机制
直接浸润
肿瘤血管侵犯
鼻咽癌细胞可直接浸润生长至颅底骨 质,破坏骨质结构。
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对于部分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患者,手 术切除肿瘤是可行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 包括鼻内镜下切除术、开放性手术等。
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也可 用于辅助治疗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患者 ,提高治疗效果。
04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通过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观 察颅底骨质破坏的部位、范围和
视力障碍
颅内出血
由于骨质破坏和颅内压 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 头痛症状。头痛通常表 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 性胀痛。
肿瘤侵犯脑神经,可能 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损 害。例如,侵犯三叉神 经可引起面部疼痛和麻 木;侵犯动眼神经可导 致眼球运动障碍等。
由于肿瘤侵犯鼻腔和副 鼻窦,患者可能出现鼻 塞、流涕、鼻出血等症 状。
地域分布
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 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 发病率较高。

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影像表现课件

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影像表现课件

03
耳鸣、耳闷: 肿瘤压迫咽鼓
管引起
04
头痛:肿瘤侵 犯颅底引起
05
视力障碍:肿 瘤压迫视神经
引起
06
颈部淋巴结肿 大:肿瘤转移
引起
颅底孔道影像表现
颅底孔道解剖结构
颅底孔道:颅底骨上的孔 道,包括视神经孔、眶上 裂、圆孔、卵圆孔、棘孔

眶上裂:位于额骨和蝶骨 大翼之间,动眼神经、滑 车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
结肿大等。
发病率及危害
01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
02
主要危害包括:侵犯颅底孔道、影响视力、听力、吞咽功能等
03
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危害的关键
04
鼻咽癌的发病率因地区、种族、生活习惯等因素而异
临床表现
01
鼻塞:鼻咽癌 早期症状,多
为单侧鼻塞
02
涕血:鼻咽癌 早期症状,多 为回吸性涕血
颅底骨质破坏:鼻咽癌侵犯颅底骨质,导致骨 质破坏,出现空洞或缺损。
脑神经受累: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可能导致 脑神经受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脑脊液循环障碍: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可能 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出现脑积水或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可能导致 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
诊断及鉴别诊断
案的制定
03
影像表现可评 估治疗效果和
预后
04
影像表现可提 高鼻咽癌的诊 断率和治愈率
进一步研究方向
01
鼻咽癌侵犯颅 底孔道的病理
机制研究
02
鼻咽癌侵犯颅底 孔道的影像学诊
断方法研究
03
鼻咽癌侵犯颅 底孔道的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案研究

《颅底骨质破坏》课件

《颅底骨质破坏》课件
绪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不可盲目进行。
定期复查
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 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 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
复方案。
注意安全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 注意安全,避免因训练
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保持积极心态
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 ,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 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免疫力。
定期体检
通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 发现颅底骨质破坏的迹象,采 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避免头部外伤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头 部受到外伤,如发生车祸、跌 倒等意外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检查。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可能导致颅底骨质破坏的 疾病,如肿瘤、炎症等,应积 极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康复训练
01
02
03
04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疗法如电刺激、热疗 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改善肌肉功能。
运动康复
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如颈部 、头部和全身的肌肉锻炼,提 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认知康复
针对患者的认知障碍进行康复 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
思维等方面的训练。
心理康复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焦虑等情
可以观察到软组织的变化 ,如肿瘤侵犯、炎症等, 有助于鉴别诊断。
病理学诊断
组织活检
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 断。
细胞学检查
通过涂片或液基细胞学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和性质,有助于 诊断。
鉴别诊断
颅底骨折
炎症性疾病
颅底骨质破坏需与颅底骨折鉴别,骨 折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影像学检查 可见骨折线。

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影像表现护理课件

鼻咽癌侵犯颅底孔道影像表现护理课件
理治疗等。
疼痛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疼痛相关知识 ,提高对疼痛的认知,增强疼痛
自我管理能力。
饮食护理
营养评估
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了解其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
饮食指导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包括选择合适的食 物、控制饮食量等。
饮食调整
针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口腔黏膜炎、味觉改变等症状,指导患者 调整饮食方式,如增加流质食物的比例、选择清淡口味等。
认知干预
通过教育手段,帮助患者和家属正 确认识鼻咽癌及颅底孔道侵犯的相 关知识,减轻不必要的恐慌。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如 深呼吸、放松训练等,以保持情绪 稳定。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 疼痛性质和特点,为制定护理措
施提供依据。
疼痛干预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 疼痛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物
02
让患者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应对疾病。
提供康复指导
03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呈高信号,周围水肿呈高信号。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代谢活性
肿瘤组织表现为高代谢活性,颅底孔道受侵犯部位也呈高代 谢活性。
肿瘤分期
PET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分期和预后,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 依据。
03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因疾病和治疗产生的焦 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提供心
理疏导和情感支持。
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
针对鼻咽癌手术或放疗后可能出现的语言功能障碍,进行语音、 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鼻咽癌颅神经查体要点 ppt课件

鼻咽癌颅神经查体要点 ppt课件
先排除鼻塞,让患者闭目,堵塞一侧鼻孔,用不同带有香味的物质让患者区分有无气味。
咀㈠嚼侵肌犯及眶运上动裂·交:嘱感做咀神嚼动经作,节并摸—咬肌—、颞瞳肌感孔受肌缩力。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同侧
·动眼神经(3)——眼球除能往外、外下运动外,处于固定状态。
二、鼻咽癌侵无犯颅汗神经。的表(现 Horner综合症)
侵犯视神经管时视神经受损,可出现视力下降。
鼻鼻咽咽癌癌侵侵犯犯颅颅·舌神神经经下的的表表神现 现 经(12)——舌肌萎缩,伸舌偏向患侧
·听神经(8)——神经性耳聋,晕眩。
查体步骤
查体步骤
• 鼻:1、嗅神经检查:
• 先排除鼻塞,让患者闭目,堵塞一侧鼻孔,用不同带有 香味的物质让患者区分有无气味。
• 嗅觉丧失表示肿瘤压迫嗅球、嗅束;幻嗅多见于颞叶癫 痫,精神疾病,中毒。
• 侵犯视神经管时视神经受损,可出现视力下降。
鼻咽癌侵犯颅神经的表现
• ㈡侵犯卵圆孔、圆孔及斜坡 ·三叉神经(5)——下颌支:感觉:耳前、额、面颊舌前2 /3感觉障碍。运动:张口下颌向患侧偏斜,咬肌萎缩无 力。 ·面神经(7)——额纹消失,闭眼不全,鼻唇沟变浅,下唇 偏歪。 ·听神经(8)——神经性耳聋,晕眩。
61、下列思想流派与产生时代对应错误的是______。 A.心学——明代 B.玄学——魏晋 C.理学——宋代

迷-迷走神经 副-副神经 舌下-舌下神经
鼻咽癌侵犯颅神经的表现
• 发生于咽隐窝的肿瘤,易破坏颅底骨质或通过破裂孔和 颈内动脉管,侵犯岩骨尖引起第V、Ⅵ对颅神经损害, 继而累及第Ⅳ、Ⅲ、Ⅱ对颅神经出现相应损害症状。
鼻咽癌侵犯颅神经的表现
• ㈠侵犯眶上裂 ·动眼神经(3)——眼球除能往外、外下运动外,处于固定 状态。 ·滑车神经(4)——眼球向外下运动障碍。 ·三叉神经(眼支)(5)——上睑、额、眼球感觉障碍,上 睑下垂 ·外展神经(6)——复视、眼球外展运动障碍

颅底骨质破坏2-ppt课件 24页PPT

颅底骨质破坏2-ppt课件 24页PPT

颅底骨质破坏
颈静脉孔
颈静脉孔
颅底骨质破坏
颈静脉孔
舌肌萎缩
颅底骨质破坏
斜坡、脑干
斜坡后脑膜
脑干
颅底骨质破坏




T1WI
T1WI+C

T2WI
T1WI+C
颅底骨质破坏
脑 干
T1WI
T1WI+C
颅底骨质破坏
脑 干

鼻咽癌MRI诊断要点:
1. 横断面T1WI+C、T2WI了解大概病灶范围
1. T2WI:辨别副鼻窦炎症及肿瘤;肌肉侵犯;咽后及颈部淋巴结
2. T1WI+C:海绵窦、颅内、脑膜强化
2. T1WI平扫:
1. 骨质破坏,仍需结合T1增强(有强化)
2. 咽旁间隙侵犯→颞下窝
3. 鼻咽侧壁→咽旁间隙→颞下窝
4. 鼻咽顶壁→蝶窦→海绵窦
5. 鼻咽后壁→斜坡、岩尖→颅内
6. 鼻咽前壁→后鼻孔→鼻腔→筛窦、蝶窦
3. 冠状平扫+增强压脂
1. 确认及发现其他的骨质破坏,增强压脂为高信号较为确切
颅底骨质破坏
鼻咽顶→蝶骨、枕骨斜坡
颅底骨质破坏
鼻腔→翼腭窝
颅底骨质破坏
翼腭窝
颅底骨质破坏
茎突前间隙、鼻腔→上颌窦
颅底骨质破坏
鼻咽顶→蝶窦 前壁→软腭
T1WI
T1WI+C
颅底骨Hale Waihona Puke 破坏鼻咽顶→蝶窦 前壁→软腭
颅底骨质破坏
颈动脉鞘区→斜坡、颈椎
颅底骨质破坏
舌下神经管受侵
颅底骨质破坏
舌下神经管 颈静脉孔
3. 翼腭窝→眶下裂→眶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1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RI下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
表2. 512例病人中MRI上颅底各部位的受侵发生率
在924例病人中,512例(55.4%)病人在MRI上显示存在颅底骨质破坏
15/3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在CT检查中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约 为30%–40%
上述分期是基于对八、九十年代病人的回顾性分 析结果
CT是当时评价肿瘤侵犯范围的主要诊断工具 但是其后MRI作为一种治疗前的肿瘤评价手段逐 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Musa Altun.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0.47. JS Sham.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1991.12. 4
患者资料
续上表
10/3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RI资料的评价
颅底骨质破坏在MRI上的诊断标准
在T1WI平扫上,高信号的骨髓影像被低信号的异常组织影像取代 T1WI增强后异常组织影有强化
下列MRI所发现的颅底骨质破坏的部位被纳入评价
翼突,蝶骨基底部,岩尖,斜坡,破裂孔,翼管,蝶骨大翼,翼 腭窝,圆孔,卵圆孔,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以及面神 经管
常规二维放疗:83.7% (773/924) 调强适型放疗:12.7% (118/924) 三维适型放疗:3.6% (33/924)
绝大多数的Ⅲ、Ⅳ期病人(517/629或82.2%)接受了 诱导、同期或辅助化疗 当证实有肿瘤残留、复发或转移时,进行积极的挽救 治疗(包括后装、二程放疗、化疗及手术等)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患者资料
表1. 924例病人的病例特点
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至2004年924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的MRI及病历资料
9/3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意义
表3. MRI上有和无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的5年相对生存率
12/3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统计学方法
整组病人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 主要的结局指标
总生存 (overall survival, OS) 无局部复发生存 (local relapse-free survival, LRFS) 无远处转移生存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DMF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1/32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是鼻咽肿瘤向后
上方蔓延侵犯所致
斜坡受侵
2
右舌下神经管受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RI所发现的颅底骨质破坏是否仍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8.72.
Chong VF. Clin Radiol. 1996.51.
5/32
Lee AW.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5.6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放化综合治疗目前是合并颅底骨质破坏 的鼻咽癌患者的标准治疗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其预后并不一致,某些骨质 破坏的预后明显好于其它
Jin-Cheng Lu. Radiotheraphy and Oncology. 2006.79. Jin-Cheng Lu. Cancer/Radiothérapie. 2004.8. 6/3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MRI现已证明在鼻咽癌的诊断方面较 CT具有更大的优势
MRI能更敏感的发现肿瘤细胞早期的骨髓浸润 颅底骨质破坏的检出率由此提升至50%–70% 这将会影响鼻咽癌的分期情况
随着诊断和放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化疗的联合应用,近10年 来鼻咽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从大约60%上升至75%左右
MRI资料由两名影像学专家分别评价
11/32
Chong VF. Clin Radiol. 1996.51. Jin-Cheng Lu. Cancer/Radiothérapie. 2004.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治疗
所有的924例病人均接受了根治性的放射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研究的目的
基于一个较大的样本对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的预 后价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将颅底骨质破坏分成不同的级别以更加准确的 判断其预后
– 对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意义的临床证据
7/3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颅底骨质受侵被认为是鼻咽癌的一个
不良预后因素
Clivus erosion
Right hypoglossal canal erosion
AJCC第七版鼻咽癌分期
Teo P.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6.36.
Heng DMK. Cancer. 1999.86. 3/32
统计分析均由SPSS15.0软件进行 Kaplan-Meier法计算各种生存率 Log-Rank检验对生存的差异进行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模型
计算相对危险度 (hazard ratio, HR) 检验独立预后因素
13/3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