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中国早期话剧发展历程

中国早期话剧发展历程

中国早期话剧发展历程中国早期话剧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此之前,中国的戏剧艺术主要以戏曲形式为主,而话剧是一种西方引进的新兴艺术形式。

首次引进国内的话剧演出可追溯到1896年的上海。

当时,一些西方传教士将欧洲的话剧作品引入中国,并在中国演出。

这种形式的创作和表演方式受到了一些知识分子和年轻人的青睐,开始在中国流行。

早期的话剧演出主要以外国文化为基础,内容多为外国原作的翻译或改编。

最早的中国话剧作品《雷雨》诞生于1919年,由郭小亭创作,该剧以中国社会现实为题材,开创了中国话剧本土化的先河。

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话剧表演和创作开始蓬勃发展。

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成为话剧的中心,各地的剧团开始纷纷成立。

上海话剧团成立于1925年,是中国第一支具有稳定演出规模的话剧团体。

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中国的话剧进入了繁荣时期,创作和演出水平大幅提高。

许多知名作家、导演和演员加入话剧创作队伍,为中国话剧的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到了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话剧受到了政治的影响。

在此期间,话剧主题多为宣传党和政府的理念,内容偏向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讨论,对创作和表演形式也有一定限制。

尽管如此,中国的话剧在这一时期仍然有所发展。

上海话剧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大型剧团继续在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下推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其中一些成为中国话剧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总体而言,中国早期话剧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到本土化的过程,起初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后来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形式和创作理念。

这一时期的话剧为后来中国话剧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中国话剧概述

中国话剧概述

中国话剧概述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800年以上的历史,由南宋戏文、金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地方小戏直到现代新戏曲,不断地发展蔓延。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批有进步思想的戏曲艺术家,对京剧的内容和演出形式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先时代的要求。

曾经流行一时的时装新戏,乃是对中国戏曲进行改革的尝试。

在旧剧改革和西方戏剧的双重影响下,20世纪初出现了学校演剧活动。

1907年在东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同年在上海成立的春阳社、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剧团等所演的“新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发端的标志。

春阳社于1908年上演的《迦茵小传》,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成型的话剧演出。

1910年以后新剧被称为“文明戏”,多是用幕表的形式,只有剧情大纲,由演员即兴编演。

在这前后,这种戏剧形式还有“爱美剧”、“白话剧”等名称。

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把它定名为“话剧”,意在使之与中国戏曲、歌剧、舞剧、哑剧等相区别。

中国话剧只有约八、九十年的历史,它形成于20世纪初,在“五四”运动前后已臻成熟。

此后,一般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分为现代当代两个时期。

中国现代戏剧以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戏剧的众多流派为起点,在社会运动和革命斗争的浪潮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五四”作为中华民族一次强大的思想文化运动,使广泛介绍西方文化(包括文学、戏剧)成为历史的要求。

由于社会改革的需要,中国文化界首先推崇、介绍的是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以翻译出版易卜生的剧作为前导,在20年代曾创作一批社会问题剧,从婚姻、家庭的角度揭示现实的社会问题。

在20年代,西方现代派戏剧也被介绍到中国,并对不少作家产生深重的影响,出现多种流派广泛探索的局面。

宋春舫曾介绍过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剧作和理论。

田汉曾倾心于西方的新浪漫主义,他的早期作品有浓重的象征主义色彩。

郭沫若曾特别推崇德国的表现主义剧作,他早期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的剧作,也具有表现主义的特点。

中国话剧百年足迹

中国话剧百年足迹

中国话剧百年足迹一、因社会变革应运而生春柳社创始人李叔同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欧阳予倩《黑奴吁天录》海报中国话剧首先是因了社会变革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清末以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改良图存呼声撼动着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根基。

以戊戌变法为标记,催化民智的需求呼唤着社会价值与人生观念的变革,导致了传统戏曲的改良和“新剧”的创建。

1907年春柳社和春阳社在东京和上海先后上演的《黑奴吁天录》,成为中国带有改良痕迹的“新剧”的先驱和模本。

春阳社继而编演了《爱国血》、《革命家庭》、《社会阶级》、《秋瑾》、《徐锡麟》等许多带有鼓动性的时事新戏,受到广泛欢迎。

在其影响下,一时“新剧”运动蓬勃兴起,众多的戏剧团体如进化团、新剧同志会、上海戏剧联合会、醒世新剧团等开始在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长沙、开封、广州、香港等地频繁演出,“新剧”如新星爆发一般在瞬间耀亮了黑暗中国的天空。

辛亥革命的失败,引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更深入思考,从而导致了一场强悍的新文化运动。

在戏剧领域,激进的新文化派提倡用真正的西方话剧而不是改良新剧取代中国戏曲。

他们认为,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和表现性使之不能在舞台上毫发毕现地反映人生和社会,改良新剧也由于受到都市商业资本的腐蚀堕落为糜烂色情之物,因而一并遭到新文化派的唾弃。

为了贯彻自己的理论主张,新文化的先锋们一方面大力鼓吹并推动对西方戏剧的翻译工作——据统计全国在短短20年间就译介了欧美剧本约180种;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地模仿西方剧本样式进行创作,例如胡适模仿易卜生《玩偶之家》写了《终身大事》一剧,陈绵创作了《人力车夫》一剧,而一批话剧运动的中坚人物,像郭沫若、田汉、洪深、欧阳予倩、丁西林、陈大悲、汪优游、李健吾、成仿吾等人,都先后开始了他们的话剧创作。

他们的作品被全国的剧社四处上演,影响力迅速扩大。

众多的欧美戏剧、继而是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话剧在舞台上演,又有北大教授宋春舫等人从理论上对西方话剧不遗余力的推介,极大地推动了话剧的传播。

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话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在中国戏剧史上,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也促进了中国戏剧的繁荣。

中国现代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中国正处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革之中。

西方戏剧艺术的引入为中国戏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话剧的表演技巧和剧本创作方法,并将其融入到中国传统戏剧的基础上。

最早的中国现代话剧作品可以追溯到1907年,由中国学生在日本上演的《雷雨》。

这部剧以其现实主义的风格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引起了轰动。

此后,中国现代话剧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优秀的现代话剧作品相继问世,如郭沫若的《茶馆》、鲁迅的《药》等。

这些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呈现出了人物的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思考。

这些剧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突破性,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了政治的干预。

在这个时期,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话剧被用作宣传和教育的工具。

许多话剧作品都被要求符合特定的政治标准,剧本和演出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查。

这导致了话剧创作的一定程度的停滞和僵化。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现代话剧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话剧创作逐渐恢复了多样性和创新性。

许多新的剧作家和导演涌现出来,他们大胆地探索话剧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关注社会问题,以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手法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

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剧作家和导演的努力,也离不开观众的支持和认可。

中国的观众越来越习惯于现代话剧的表演形式和艺术语言,对话剧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许多话剧演出在中国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赞赏。

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变化,但它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艺术表达的追求。

我国话剧发展简史

我国话剧发展简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

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

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

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

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

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

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

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

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

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

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

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

2 中国话剧

2   中国话剧


总政部话剧团的《战斗里的成长》, 《万水千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钦 差大臣》,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人民艺术 剧院演出了《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 丽业》《吝啬鬼》等,都为中国话剧的繁 荣作出了贡献。

1955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立了以 焦菊隐为首的总导演制度, •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建立了以黄佐临为 首的总导演制度, •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建立了以孙维世为 首的总导演制度。 • 1985年,高行建创作的《野人》,2000 年获得诺贝尔文献奖。

郭沫若,原名叫开贞,四川人,有不 到十天时间完成五幕话剧《屈原》,之后 又创作了《武则天》,《虎符》等。 •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 浙江人。创作了许多作品,如:《上海屋 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将平凡的现 实的生活戏剧化。
• •
【建国17年以来的话剧】 1949年4月,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平 成立 • 1950年1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 成立 • 1950年4月,中央戏剧学院成立 • 1950年8月,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成立
• • •
【中国话剧的成熟】 1 曹禺的戏剧创作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 人,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1933年,年仅23岁 就完成了处女作品《雷雨》。1936年创作《日 出》,1937年创作《原野》,1937年又创作《北 京人》等,确立了在中国戏剧史乃至中国文学史 中的地位。二Fra bibliotek• •
中国话剧艺术
【中国话剧的形成】 1906年,留学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成立 了“春柳社”,1907年演出“茶花女”第 三幕,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先河。传入中国 后,叫“文明戏”,“新剧”,1928年洪 深先生提议叫“话剧”,并约定俗成,沿 用至今。

简述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

简述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

简述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
一、话剧的萌芽、诞生:
现代话剧是在西方话剧的影响下萌芽诞生的,和我国传统的戏曲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戏剧表演体系。

1.文明戏或新剧阶段(萌芽阶段)
二十世纪初,在日本新剧的影响之下,中国部分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人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他们在日本先后演了《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两部话剧,标志了现代话剧运动的开始。

2.“爱美剧”阶段(初创阶段)
1921年5月,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成立于上海,由郑振铎、欧阳予倩、陈大悲、沈雁冰、熊佛西等十三人发起,并发表宣言,明确了戏剧的“为人生”而创作的任务,5月,该社创办《戏剧》月刊,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业性戏剧杂志。

民众戏剧社主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
(1)抨击传统旧戏和堕*落的文明戏;
(2)提出戏剧理论建设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戏剧商业化、庸俗化的弊病,大力倡导“非营业性质的,提倡艺术的新剧”,即陈大悲倡导“爱美剧”。

二、早期话剧剧本创作大致分为三类:
1.探讨社会问题的剧作。

2.历史题材的剧作。

3.追求戏剧趣味的剧作。

话剧发展简史

话剧发展简史

话剧发展简史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一、中国话剧的起源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

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

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

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

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

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

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

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

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

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

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

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一、中国话剧的起源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

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

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

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

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

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

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

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

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

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

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

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之欧阳家百创编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

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

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

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

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

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

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

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

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

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

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

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

简述中国话剧发展史

简述中国话剧发展史

简述中国话剧发展史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我国话剧是应社会变革需求而生,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在这漫长的百年中,我国话剧日益走向成熟,形式也逐渐多元化。

大致历经了五个发展时期,分别是:(一)新剧时期;(二)爱美剧时期;(三)左翼戏剧时期;(四)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一、新剧时期1906年,受日本“新派”剧启示,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春柳社。

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

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

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剧被称为新剧,后又称文明戏。

以后10年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先后出现文艺新剧场、进化团、南开新剧团、新剧同志会等一批新剧团体,演出《热血》、《共和万岁》、《社会钟》等剧目,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这种具有"街头剧"特点的"广场戏剧"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衰落,也正是由于文明新戏的商业化倾向,艺术上的粗糙和演员的堕落,终于失去了观众。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欧阳予倩。

二、爱美剧时期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特别是1917年的文学革命开始后,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们一面更加猛烈地批判传统旧戏,一面竭力提倡西洋新戏。

1921年,著名的文明戏演员汪仲贤在上海主持演出萧伯纳的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意外失败后,与沈雁冰、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等发起成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同时出版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戏剧》月刊。

为避免重蹈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的覆辙,他们大力提倡非营业性质的爱美剧(爱美,即Amateur的译音,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一、早期话剧中国话剧起源于清末民初,当时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

其代表人物是李叔同、汪仲贤等人,他们通过引入西方戏剧的元素,创立了中国的早期话剧。

在那个时期,话剧被视为一种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新文化运动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话剧开始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文化革命,旨在推广民主、科学和自由的思想。

在这个背景下,话剧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被用来宣传新思想和新观念。

在当时,曹禺、郭沫若等人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话剧的经典代表。

三、抗战戏剧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话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话剧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宣传工具,用以鼓舞民众的士气和宣传抗日思想。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话剧作品,如《雷雨》、《日出》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建国后的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话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话剧被视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话剧作品,如《茶馆》、《智取威虎山》等。

同时,中国话剧也开始了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如尝试采用不同的舞台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等。

五、改革开放至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话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国话剧也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话剧出现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如实验话剧、荒诞派话剧、肢体戏剧等。

同时,中国话剧也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戏剧交流和合作。

总的来说,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在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话剧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话剧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中国话剧始于20世纪初期,当时的话剧多以翻译外国剧本为主。

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话剧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创造。

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中国话剧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有了飞速的发展,开创了“四个第一”的新纪元:第一部全民剧《白毛女》,第一个话剧院——中国人民戏剧院,第一个话剧创作基地——中国话剧家协会和第一部话剧教材《话剧创作技巧与方法》。

在中国有很多话剧流派,如左联派、草地派等。

其中,尤以抗战时期的崛起最为显著。

安又琪的《黄土地》、蒋光慈、冯雪峰的《午夜巴黎》等作品历久弥新,成为了中国话剧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中国话剧的现状中国话剧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它不仅是文化传承,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享受。

从话剧的多元化、话剧演员的表演力,到话剧的文化内涵、话剧舞台设计,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近年来,中国话剧的类型和趣味已逐渐向年轻人的需求倾斜。

不同于以前大量的历史剧和爱情剧,新型话剧开始涉及更多的生活领域,比如《起跑线》、《春娇与志明》等以家庭情感为背景的作品。

同时,不少话剧在情感上加入了科技元素,从而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

话剧演员在表演技能上也在不断创新。

他们不再仅仅是故事中的角色,而是让观众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萦绕。

同时,演员要做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演技,还有他们的体能、音乐、文字等多方面的要求。

在话剧的文化内涵上,中国也倾向于更多地展示风土人情和本土文化。

比如《阿Q正传》、《茶馆》等中国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将诗情画意、韵味十足的中国文化融入到了话剧作品中。

话剧舞台设计方面也与时俱进,运用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如投影、CG技术,使演出更加生动、震撼。

此外,配合舞美设计的音乐更能体现出每个场景的氛围,从而加强了话剧舞台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中国话剧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中,如今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精品。

1 中 国 话 剧 史

1 中 国 话 剧 史
其中影响最大的两次演出一次是1907年6月12日公演的黑奴吁天录剧本按现代话剧分幕形式用口语写成因而被欧阳予倩称之为可以看作中国话剧第年冬由中国留
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创始人李叔 同(息霜)、曾孝谷。先后加入者有 欧阳予倩、吴我尊、马绛士、谢抗白、 陆镜若等人。
影 响
春柳社、新剧同志会作为在新剧初
创时期自成一体的一个流派,对于 这一新兴剧种的形成、发展,起到 了奠基作用。他们那些饱含社会意 义的剧目,那种严肃认真的艺术作 风,对观众、对戏剧界都产生过很 好的影响,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
局 限

新剧同志会较大的弱点是:没有一个正确 的思想指导。因此辛亥革命的失败、“二 次革命”失败后封建势力全面复辟的逆流, 对新剧同志会有很大影响,使他们原有的 思想缺陷进一步暴露出来。前期春柳的政 治热情受到压抑,最后当他们长期卖座不 佳、内外交困时,搬演庸俗无聊的剧目, 终于加速了自身的崩溃。
《汤姆叔叔的小屋》简介
本书是美国作家哈里特· 比彻· 斯托
(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一 部反奴隶制小说。这部小说中关于 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 曾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并在某 种程度上激化了导致美国内战的地 区局部冲突。
内容简介


后期 辛亥革命后,春柳社员陆续归国。1912年 春,陆镜若邀集欧阳予倩、马绛士、吴我 尊为骨干,成立了新剧同志会,开始了后 期春柳的戏剧活动。1912~1915年,新剧 同志会以上海为基地,先后在常州、苏州、 无锡、杭州、长沙一带作巡回演出,保留 剧目有《家庭恩怨记》、《不如归》、 《猛回头》、《社会钟》等,对新剧的发 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15年陆镜若去世, 新剧同志会也随之解体。



春柳社的活动分期 前期 前期春柳包括1907~1909年在日本东京的 演出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两次演出, 一次是1907年6月1、2日公演的《黑奴吁天 录》,剧本按现代话剧分幕形式用口语写 成,因而被欧阳予倩称之为“可以看作中 国话剧第一个创作的剧本”。这次演出在 东京引起轰动,其影响达于国内。另一次 是1909年初夏演出的4幕话剧《热血》,这 出戏无论在内容和运用话剧形式上,都获 得中国留学生的好评。

中国话剧史(一)

中国话剧史(一)

中国话剧史(一)1、1899年圣诞节这一天,上海圣约翰书院里,学生正在演出外语课本中的英语剧,这次演出被认为是中国人在本土演出话剧的开始。

黑奴吁天录一百年前,一个名叫"春柳社"的中国留学生团体,在日本东京上演了两出戏剧,一出名为《茶花女》,另一出名为《黑奴吁天录》,这两出戏剧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区别于中国传统的戏曲,在借鉴西方戏剧和日本新派剧的基础上,演变成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后来被称为话剧。

1907年因此被定为中国话剧元年,然而,比这个时间还要早半个多世纪,伴随着侵略者的枪炮声,话剧这种由西方戏剧艺术演变而来的舶来品,就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兰心大剧院1866年,开埠23年的上海已经初显繁荣,这一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里,英国人修建了一座剧院,取名兰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西式剧院。

兰心大剧院建成后不久,一个名叫A.D.C的英国业余剧团开始在这里上演西方戏剧,他们每年要公演3到4次,每次3天,全是夜场,由于兰心大剧院由外国人经营,观众自然都是各国租界里的侨民,而且全部用英语演出,所以几乎与中国社会隔绝。

顾文勋(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戏剧研究所副教授):在兰心剧院演戏基本上也是他们自我娱乐,演给自己侨民看的,所以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可能基本上没有怎么看。

但是也有少数的,当时上海的一些知识分子,看过他们的演出。

郭富民(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外国)侨民的这个演剧在很长时间对中国的社会没有影响,或者几乎没有影响,也没有引起民众的注意。

这个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国家在近代,很长时间人觉得演戏是很低贱的,觉得是比方说外国人要是他们弄个剧团在这里演剧,他不觉得这是值得注意的事情,所以整个社会也不注意它。

当时一个名叫徐半梅的中国人看过A.D.C剧团的演出,而他后来也成为中国早期话剧的活动家,他在《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感叹到:"假使当时有部分人能对这个剧团加以注意,以它作参考品,那说不定中国的话剧,可以早十年产生"。

中国话剧史

中国话剧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

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

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

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

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

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

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

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

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

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

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

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

中国话剧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中国话剧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中国话剧的起源及发展历史清末时期中国话剧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春柳社: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团体。

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

创始人李叔同(息霜)、曾孝谷。

先后加入者有欧阳予倩、吴我尊、马绛士、谢抗白、陆镜若等人。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

清宣统二年(1910年)传入辽宁。

宣统二年,同盟会员刘艺舟(木铎)由关内来到辽阳,演出了新剧《哀江南》和《大陆春秋》。

同年5月到奉天,与戏曲艺人丁香花、杜云卿等人联合,先后在鸣盛茶园演出抨击封建专制的新剧《国会血》,日本领事馆为此提出抗议,奉天市政当局屈于压力,下令禁演。

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同盟会会员苗天雨、冯迪汉率团到辽阳市广德茶园(辽阳大观楼),演出话剧《波兰亡国惨》、《民国魂》等。

话剧传入辽宁之后,各地爱好者纷纷组织话剧演出活动。

民国5年(1916年),大连的陈非我发起组织话剧社,并任社长,社员大多是该市商绅及报馆、学校各界文化人士,演出的剧目有趣味剧《醉鬼捉奸》,正剧《青楼侠妓》、《湘江泪》、《猛回头》、《异母兄弟》等。

民国11年(1922年),抚顺青年会附设小学于抚顺西戏楼演出《恶姻缘》、《逆伦案》等。

民国14年,欧阳予倩到大连、沈阳等地给当地戏剧界和爱好新剧的青年演讲平民艺术,传播现代话剧。

沈阳中共党员地下工作者张光奇(女)和女师同学被吸收参加“奉天青年会”组织的话剧团,演出话剧《秋瑾和徐锡麟的故事》、《孔雀东南飞》、《谁之罪》、《求婚》等。

欧阳予倩还与张光奇同台演出《少奶奶的扇子》、《回家之后》等。

同年2月,欧阳予倩应大连中华青年会邀请,讲演《中国戏剧改革之途径》。

辽宁各地均组织业余话剧团体,演出十分活跃。

民国15年2月,大连正式成立爱美剧社。

这是辽宁第一个较正规的话剧团体,社长马殿元、副社长王权祥、导演部主任吕馥棠。

民国16年(1927年)5月,爱美剧社应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之邀,为筹备平民教育基金,于基督教青年会大礼堂(在今民主广场)演出,上演反映家庭和社会矛盾的悲剧《千秋遗恨》等话剧。

话剧发展史

话剧发展史

文明戏:当时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度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逐渐衰落。原因之一:将戏剧作为生存的手段,出现了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表现男女私情如《妻妾成群》、《雌老虎》之类也搬上了舞台。原因之二是:幕表制方式的局限。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者主要台词,有演员自行排演,有事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共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就全凭演员自己临场发挥了。
由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最活跃和最具深远影响的团体。30年初,文明戏已经衰落,几个著名的“爱美的戏剧”剧团也不景气。但是一些外国名剧,如《威尼斯商人》《万尼亚舅舅》《女店主》等仍不时上演。田汉等人这时带领着一批年轻的艺术家,穷干苦干,连续公演了以他编写的剧本为主的新剧目。内容风格新颖,受到观众的喜爱。
“30年代的左翼戏剧运动收获颇丰。曹禺的《雷雨》和《日出》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其他名剧还有田汉的《名优之死》,洪深的(《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被称为)“农村三部曲”,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等。
40年代的优秀剧作有郭沫若的《屈原》,阳翰笙的《天国春秋》,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桃花扇》,陈白尘的《升官图》,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田汉的《丽人行》,宋之的《雾重庆》等。
田汉:他的剧作具有多样的探索,成为中国话剧诗化现实主义的开拓者。有他领导的“南国社”,成为中国南方演剧的先锋。独幕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的代表作。它描写了湖南乡下的一个猎户人家所发生的悲剧。他把中国农村的猎虎传奇同一对恋人的爱情悲剧巧妙的融为一体,写的凄婉动人,颇富诗意。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目录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1)二、中国话剧的萌芽 (1)三、文明戏的脚印 (2)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 (2)五、话剧的确立 (3)六、田汉及南国社 (3)七、30年代渐渐走向成熟 (3)八、抗战时期的戏剧(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4)九、新中国初期的话剧(49年成立→50年代) (5)一、中国话剧的起源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

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

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

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

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

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

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

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

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

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

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

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

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

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

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

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

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

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

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

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

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

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

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

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

如当时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文明戏也逐渐衰落,但将戏剧作为生存手段,出现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

在文明戏误入岐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

它就是新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受过西方教育,他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于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

采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

南开新剧团的演出为当时的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正式定名为“话剧”。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新剧,即话剧,也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形成。

在狂飙突起的反封建文化的浪潮中,文明戏早已难以担当宣扬新文化的使命。

而旧剧,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在“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看来,是应该推倒的旧文化的堡垒。

因而有了新剧旧剧之争。

有人主张保存旧剧。

他从西方话剧与歌剧分流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与新剧应并行不悖。

也有人从中西戏剧的比较中,认为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有别于西方戏剧的“重写实”,因而,应当吸引中西戏剧之长,创造一种“国剧”。

中国人引进西方戏剧,明显带有为我所用的目的。

“五四”新剧的倡导者们特别钟情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

胡适就推崇、介绍过“易卜生主义”。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对于处在封建婚姻包办制度下的中国青年,影响很大,娜拉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

在此剧的影响下,胡适的《终身大事》,欧阳予倩的《泼妇》、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等,塑造了一批出走者形象,被称为“娜拉剧”,呈现出“五四”话剧最初的现实主义特色。

“五四”时期是一个“吸纳新潮,脱离陈套”的时代。

当时,西方已经产生和正在兴起的戏剧思潮,几乎都被中国人敞开胸襟吸纳过来。

如唯美主义戏剧对中国早期戏剧的影响。

欧阳予倩《潘金莲》,女主人公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一个“淫妇”形象。

但在作者笔下,潘金莲却成为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

她对猥琐而矮小的丈夫武大郎毫无感情,却深深爱上了她的小叔、仪表堂堂的打虎英雄武松。

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的思潮,也同样吸引着中国剧作家。

它对人之心灵的探索和使之外化的手法,格外引人注目。

洪深在他的《赵阎王》里,表现一个中国士兵赵大携不义之财,逃遁于黑森林中,内心惊恐万分,经受着灵魂的拷问和幻象的纠缠。

因此,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为中国话剧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存有了更深的立足之地,也逐为中国的现实主义戏剧所吸收,成为中国诗化现实主义的机构成因素。

五、话剧的确立西方戏剧,在中国经过文明戏分阶段的过渡,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培育,这个“舶来品”终于在中国确立。

其标志是:新的戏剧文学的产生,有了一支从事话剧的队伍,有了专门的戏剧教育,“爱美剧”即业余演剧制度的兴起,业余剧团的活跃,话剧导演制的初设等。

“爱美”意即“业余爱好者;业余的”“爱美的戏剧”,是借鉴了西方小剧场运动兴起时,反对演剧追求商业利益,专心戏剧艺术的做法。

最早提出“爱美的戏剧”是汪优游。

他认为,商业势力的介入使得戏剧是片面强调营利,因而损害了艺术。

此后的“爱美的戏剧”运动,曾构成“五四”戏剧的一道风景线。

包括一出《少奶奶的扇子》(洪深)轰动上海,使之话剧声名大震。

六、田汉及南国社“五四”新剧运动中,田汉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他的剧作具有多样的探索,成为中国话剧诗化现实主义的开拓者。

而由他领导的南国社,则是在中国南方推动演剧的先锋。

田汉(1898—1968)执教于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他与欧阳予倩、唐槐秋、高百岁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组织戏剧演出活动。

有人认为,自从有了南国社,新剧才有了生机。

独幕剧《获虎之夜》(发表于1924年)是田汉早期的代表作。

它描写湖南乡下的一个猎户人家所发生的悲剧。

田汉把中国农村的猎虎传奇同一对恋人的爱情悲剧巧妙地融为一体,写得凄婉动人,颇富诗意。

另一著名悲剧是三幕剧《名优之死》。

民国初年,京剧名优刘鸿声,早年演出轰动一方,到了晚年却因剧场萧条而失望,悲惨地死于台上。

这个真实的悲剧,给田汉留下痛苦记忆。

他把一个普通的悲剧,升华为一个具有深刻社会内涵和崇高诗意的悲剧。

同时代,丁西林在喜剧上出类拔萃,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喜剧模式。

早年留学业英国的丁西林(1893—1974),把英国式的语言技巧和行为矛盾的幽默喜剧风格,带给了国人,从又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戏剧文学的成就。

《一只马蜂》(1923)、《压迫》(1926)、《三块钱国币》(1939))等,旨在讽刺不合理的现实,语言机智幽默,耐人琢磨,结构巧妙严谨,剧情生动感人,每部喜剧都是精品,为中国新喜剧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范本。

七、渐渐走向成熟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历史饱经忧患的年代,民族和阶级矛盾激化,使这一时期,中国话剧转向对现实主义的侧重,一扫既往的浪漫、感伤的基调,而转向悲愤、抗争,主动地承担起唤起民众、拯救国家的重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开始走向成熟。

其主要特点是:把话剧同中国社会的、人民大众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借鉴西方话剧的同时,更以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对这一外来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之成为为中国现实所需要、为中国民众所喜爱的戏剧品种;涌现了曹禺、夏衍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和一批杰出的剧作。

同时,职业剧团开始出现,演剧艺术接受和达到世界的水准。

1930年底,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简称剧联)在上海成立,联合主要的戏剧组织和进步的戏剧界人士,开展声势浩大的左翼戏剧运动。

1932年—1933年间,工农演剧活动也活跃。

一些话剧界人士深入上海工厂,组织工人戏剧活动。

一些学生剧团和专业剧团,也来到工人中间,为他们演出,并辅导他们进行话剧排练。

同时,话剧了开始走向农村。

“红色戏剧”是特定历史年代产生的群众性戏剧活动。

2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江西井冈山一带开创了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组建了革命军队。

为此,红军特别建立了专门负责启发群众觉悟的宣传队。

1932年,江西瑞金成立了工农剧社、高尔基戏剧学校等,每逢节假日都举行话剧演出,还经常到乡间巡回演出。

红军长征后,将“红色戏剧”的种子撒向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八、曹禺三部曲及其他名家名作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已经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出现了曹禺和他的戏剧《雷雨》、《日出》和《原野》。

以其深邃的内涵、纯熟的技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

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

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崭露表演才华。

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

于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一鸣惊人。

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名震剧坛。

他的三部曲,犹如一座座的丰碑,从而也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的奠基地位。

夏衍(1900—1995),中国著名的剧作家、电影编剧。

1937年,经过夏衍又创作了影响颇大的多幕剧《上海屋檐下》。

它忠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颇受契诃夫风格的影响。

田汉这一时期代表作是写于1935年的三幕剧《回春之曲》。

田汉借主人公之口,喊出了不能让中国军人的血不能白流的怒吼,意在召回中华民族的春天,演出时颇具震撼力。

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即《五奎桥》(1930)、《香稻米》(1931)、《青龙潭》(1932),较为著名,反映了农村生活。

李健吾(1906—1982)的成名作是《这不过是春天》(1934)。

九、职业剧团的出现与20年代的“爱美剧”,即非职业、非营利的戏剧组织不同,30年代出现了话剧演剧的职业团体。

其中以中国旅行剧团最为著名。

1933年,中国旅行剧团成立于上海,其团长唐槐秋曾为南国社成员,有着较为丰富的演剧经验。

他带领剧团辗转于南北等地,既演出根据外国名著改编的话剧,也演出中国剧作家新创作的名剧,造就了一批话剧表演人才和一代话剧观众。

十、抗战初期的演剧活动1937年7月,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七七事变”燃起了抗日怒火,中国话剧界人士以戏剧为武器,投入全民抗敌的历史洪流。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话剧成为中国诸多艺术种类中,最活跃,最繁荣,最具现实性、战斗性和民众性的艺术。

其发展特点是:现实主义的深化,历史剧的兴盛,讽刺喜剧的崛起,并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七七事变“后,在上海上百人参与演出了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场面宏大,气势昂扬,传达了人民誓死抗敌的心声,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