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测平均速度实验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实验,

探究题

总分

得分

一、实验,探究题

(每空?分,共?分)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即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

____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评卷人得分

3、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

(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的器材是.

(3)所测路程为 m.

(4)假设所用时间为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m/s.(保留两位小数)

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12所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体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s和所用的时间t.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高度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水平段BD的高度.

(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路段距离s/cm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AB 50.000.45 1.11

BC 50.00 0.60 0.83

CD 50.00 0.750.67

DE 100.00 0.93 1.0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BC v CD,这是因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作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点的速度最小.

(4)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3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图12

6、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物体运动的路程用________测量。运动时间用________测量,这个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

(3)实验中测量得的数据:斜面全长1m,通过全路程的时间为18s,通过前半程的时间为10s,那么小车运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cm/s,整个路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 /s(此处保留一位小数)。

7、阅读理解题(5分)

我们知道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另外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

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运动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1=6m/s,则这个物体在

5s内的速度变化量△v= 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 m/s2;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3)根据你阅读后得到的信息,请你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

(4)如果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8、有一段用固定镜头拍摄的一列武广高铁动车组视频,小田通过播放该视频来测算机车运行速度。已知机车长度是s,测算的步骤如下,请将步骤C补充完整,并排列测算步骤的合理顺序(填字母)。

A. 记下机车头到达观测点的时刻。 B. 计算整列车通过观测点所用时间t。

C. 在画面上选择一个。

D. 利用v=s/t计算出机车运行的速度。

E.记下机车尾到达观测点的时刻。

9、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1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0.8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1s。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车从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s,小车的平均速度

为cm/s。

10、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

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

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

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15 30 45

时间/s 距离/cm

实验次数

1 1.00 1.92 2.82

2 0.9

1.94 2.80

3 0.9

1.90

2.78

(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

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方法2: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写出一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