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寓言故事

合集下载

韩非子寓言故事

韩非子寓言故事

韩非子寓言故事韩非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寓言故事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而闻名。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则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曾经讲述了一个关于五蠹的寓言故事。

他说,有一个人在家中放置了一块美味的干肉,结果吸引了五种蠹虫前来侵蚀。

其中,有一种蠹虫认为肉的味道不够鲜美,于是它选择了离开。

另一种蠹虫则认为肉太干燥,便也离开了。

第三种蠹虫认为肉太硬,也离开了。

第四种蠹虫认为肉太腥,同样离开了。

只有最后一种蠹虫认为肉刚刚好,于是它留了下来,最终将肉侵蚀一空。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们的眼光和要求常常是不切实际的。

有些人总是对眼前的现实不满意,总是想要更好的东西,却不知道珍惜眼前的幸福。

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往往会失去更多。

故事二,《韩非子·言劝》。

韩非子还讲述了一个关于言劝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人向别人借东西,借东西的人劝他说,“你不要借这个东西,因为这个东西很珍贵,如果弄坏了,你就会赔不起。

”但是那个人并不听劝,还是借了东西,结果弄坏了,果真赔不起。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些时候,别人的劝告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不是一意孤行。

有时候,别人的劝告可能会避免我们犯下错误,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故事三,《韩非子·亡羊补牢》。

韩非子还讲述了一个关于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人的羊逃跑了,他没有及时去追赶,结果羊跑得很远。

后来他才去追赶,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羊追回来。

有人劝他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但是他却不听,认为已经追回来了就行了。

结果,羊因为长时间逃跑,身体虚弱,最终还是死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及时,不能等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才去后悔。

有时候,一点点的疏忽可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我们要及时补救,不能掉以轻心。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讲述的几则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

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1.狗猛酒酸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

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

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意译】宋国有个酿酒的生意人,他开的酒家,量器精准公平,对客人服务周到恭谨,而且酒香味美,店外悬挂的酒旗高扬醒目。

他以为一定会生意兴隆,可他家的酒常常发酸变质却卖不出去。

店主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邻里中有学问的杨倩老人请教。

杨倩老人问他:“您家店铺里的看门狗很凶吗?”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说:“狗的确很凶,但如此好酒为什么卖不掉呢?”杨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拿着钱和容器到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恶狗却冲着顾客狂吠咬人,多可怕呀!没人敢来,所以,你的酒直到发酸也卖不出去。

国家也有恶狗。

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2.鲁相嗜鱼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子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意译】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是鲁国丞相。

他特别喜欢吃鱼,于是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应时鲜鱼进献给他。

20个经典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20个经典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20个经典韩非子的寓言故事1、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3、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4、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5、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6、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7、多财善贾贾:做买卖。

原意是本钱多,生意就做得开。

后指资本家会做买卖。

《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8、兵不厌诈厌:嫌恶;诈:欺骗。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9、蚕食鲸吞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

韩非子寓言故事

韩非子寓言故事

韩非子寓言故事6则很多的是有教育意义的,但是,却很少有人会认真的去体会其中的具体含义,尤其是韩非子故事中的寓意更是深厚,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一、欢以失日【原文】纣为长夜之饮①,欢以失日②,问其左右,尽不知也。

乃使人问箕子③。

箕子谓其徒曰④:“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日,天下其危矣⑤。

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

“ 辞以醉而不知。

⑥(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注释】①长夜:整夜。

②失日:忘记时间。

③箕子:名胥余。

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

箕子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

因纣王无道,于是,箕子佯狂而独自一人隐居在箕山,当纣王闻知箕子情况,遂囚禁在“箕子台”。

④徒:随从人员。

弟子。

⑤为,治也。

—《小尔雅》。

天下主:指国家的君王。

其: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一定”。

⑥辞:推托,借口。

以:通“已”,已经。

故事解读;商纣王欢乐无度,却有嫉妒心,箕子即使知道也不敢说出来。

所以商朝败亡在他手上。

忘记时间尽心欢乐是很多富二代的表现,他们这样做很快就会败家。

二、鲁人救火【原文】鲁人烧积泽①。

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②。

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③。

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

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

”哀公曰:“善。

”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

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

请徒行罚。

④”哀公曰:“善。

“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

⑤”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上》)【注释】①积,聚也。

——《说文》。

按,禾谷之聚曰积。

倚:偏,这里指蔓延的意思。

恐:这里表示估计,相当于“大概”、“也许”。

国:国都。

③将众:率领众人。

趣,疾也。

—《说文》。

急,赶快。

④请:请,告也。

—《尔雅·释诂》。

又《类篇》受言也。

韩非子的文章简短

韩非子的文章简短

韩非子的文章简短1.韩非子的短篇寓言故事原文《韩非子·五蠹》记载:文言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白话文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

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

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

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

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守株待兔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

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

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

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

但农田里的苗因他而枯萎了。

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2.韩非子还写了那些文章春秋战国时代,虽然有了笑话,但它还不独立,主要还是用来说明某一道理的工具。

从春秋时代开始,脱离宗法聚居地的士人(包括一些大夫和失去社稷国土的诸侯)游走各国,或寄食豪族、或游说国君,他们在闲谈、或阐明事理都不免要讲笑话,那时还没有独立的记载笑话的书籍,这些笑话一般都收入他们著作之中(所谓“子书”)。

近代相声在嘲笑愚人时都会说“那是我们街坊”“您要问我住哪儿?我跟您说,我还没找着房呐”。

相声艺人不会他嘲笑的就是某地人,免得惹当地人不高兴。

先秦诸子不是这样,他们说笑话时,常常点明“某某国人”。

当时诸国林立,诸子笑话中所嘲笑的人物往往不是本国人,而是他国人。

韩非子故事5篇600字

韩非子故事5篇600字

韩非子故事5篇600字宋国有个酿酒的生意人,他开的酒家,量器精准公平,对客人服务周到恭谨,而且酒香味美,店外悬挂的酒旗高扬醒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韩非子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韩非子故事1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译文: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滥竽充数寓言故事详情: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

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

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

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本文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仅供参考,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评论。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篇11.宋人疑邻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翻译: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

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2.螳螂捕蝉原文:园中有榆,其上有蝉。

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翻译: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

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

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

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3.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韩非子的寓言故事_寓言故事大全引导语:《韩非子》中有哪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呢以下是YJBYS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一:讳疾忌医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读音cò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còu)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

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译文: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齐桓公。

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

”待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个当做自己的功劳”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

桓公不理睬他。

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

桓公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公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

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的纹理间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肤是针石可以治疗的;在肠胃是火剂可以治愈的;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没有办法了。

《韩非子》3则寓言故事,洞悉世事,看穿人性,道尽人生哲理!

《韩非子》3则寓言故事,洞悉世事,看穿人性,道尽人生哲理!

《韩非子》3则寓言故事,洞悉世事,看穿人性,道尽人生哲理!滥竽充数、老马识途、郑人买履、买椟还珠……千古经典著作《韩非子》记载了太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这些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今天为大家精选了3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一起领略传承千年的法家智慧。

智子疑邻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富商。

有一天突降暴雨,把富商家中的一面墙冲塌了。

富商的儿子看到后,连忙提醒父亲,一定要尽快修缮好墙院,不然一定会有小偷趁机行窃。

一旁的邻居看后也应声附和。

到了晚上,富商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财物。

富商连忙夸赞自家孩子有智慧,却对邻居老人起了疑心。

韩非子评价道:“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懂得道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恰当的处理问题。

富商之所以对儿子与邻居老人抱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只是源于彼此间的关系亲疏不同。

交浅何必言深,言多必失。

邻居老人出于善意的提醒,却成了富商怀疑的源头。

古人云:“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说话恰当有分寸,是智慧;适时保持沉默,也是智慧。

生活中,不论是泛泛之交,或是患难之交,我们都应该戒掉口无遮拦,即便是出于善意的真话,也要斟酌三分。

愿所有朋友懂得知人莫言尽,交浅不言深。

嗜鱼拒馈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公孙仪非常喜欢吃鱼。

人们听说后争相买鱼送给他,可公孙仪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

他的弟子好奇询问原因,公孙仪回答说:“正是因为爱吃鱼,才不能接受旁人的无端馈赠。

”弟子很疑惑,他继续解释:“如果收了别人献来的鱼,难免就会对他们低声下气,如此一来就会歪曲法律,进而就有可能被罢相。

等我被罢免了,自己买不起鱼了,这些人也很大可能不会再给我送鱼了。

反过来一想,如果我不接受馈赠,就不会被罢相。

想吃了随时可以买,不必仰仗他人投赠。

”韩非子总结道:“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公孙仪不因小利而失大节,懂得靠人不如靠己,这启示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5则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5则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子的寓言既有趣而引人入胜,又益智励志二健康向上,快来看看吧!一、鲁患不救【原文】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①,或宦于荆②。

犁鉏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③。

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鲁穆公:战国初鲁国国君,即姬显,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

鲁元公之子,在位33年。

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

公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 宦:学习官吏的事务。

“宦,仕也。

…犹今试用学习之官也。

”—《说文》。

② 荆: 春秋时楚国别称。

③犁鉏(jū):一作犁且,鲁国上大夫,曾在齐为官。

假,借也。

—《广雅》。

凭借,借用。

于:可译为“从”“由”“自”等。

故事解读;鲁国有难因为齐国来攻,晋楚是强国但离鲁远,所以远水不救近火,所以徒劳无功。

做事情要讲究就近原则不要从大老远过来,这很费时力。

关键还是要自己强,处理好近邻关系不是到老远地方拉关系。

清末求救西方来逼迫日本也是不现实的。

二、醉寐亡裘【原文】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①。

宋君曰:“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②,而《康诰》曰:毋彝酒③。

彝酒者,常酒也。

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④。

(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寐(mèi): 进入睡眠状态。

亡:丢失。

裘,皮衣也。

—《说文》。

②以: 因为,由于。

③《康诰》:是周公封康叔于殷地时作的文告。

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蔡叔、霍叔)及纣王的儿子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便封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于殷地。

为了使年幼的康叔顺利地进行统治,周公先后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作为法则送给康叔。

这里的'《康诰》应为《酒诰》。

《酒诰》是康叔在卫国宣布的戒酒令。

《韩非子》寓言故事_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6个

《韩非子》寓言故事_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6个

《韩非子》寓言故事_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6个《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并且当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韩非子》寓言故事:郑袖不妒魏王又送给楚王一个绝色的美人,楚王的心很快就被魏美人迷住了。

楚王的夫人郑袖,内心非常嫉妒,对外却表现出比楚王还要喜欢她,珠光宝气的衣服珍玩,一切都让魏女挑选,然后送给她。

郑袖的这些假象,完全蒙蔽了楚王,楚王对郑袖说:“夫人知道我喜欢新来的美人,你能顺承王意、爱王之所爱,喜爱她却甚于我了,这是孝子赡养父母,忠臣侍奉君王的行为啊!”郑袖确信楚王不再怀疑自己嫉妒魏美人了,便暗地里加快了设计加害魏美人的步伐。

因此,对魏美人说:“楚王非常宠爱你,但不喜欢你的鼻子,小女子去见大王的时候,要掩住自己的鼻子,这样就会经常受到楚王的宠幸了。

”于是,魏美人毫不戒惕地听从郑袖的话,每次见楚王时,都掩住鼻子。

楚王对郑袖说:“新美人来见我,经常掩住鼻子,这是为什么呢?”郑袖故意遮遮掩掩,假装糊涂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其中的缘故。

”楚王丝毫没有意识到郑袖的构陷,不知不觉地落入了郑袖精心设计的圈套,硬要追问个水落石出。

郑袖窃喜时机终于等到了,便加油添醋地回答说:“不久前曾经听她说过,不喜欢闻到王的臭味。

”楚王一听怒不可遏,大声喝道:“把她的鼻子割下来!”由于郑袖事先曾经告诫侍卫说:“楚王如果有什么命令,必当立即执行。

”所以,未等楚王息怒,侍卫顺势挥刀,便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

《韩非子》寓言故事:見小曰明从前,商紂王因为使用象牙制作的筷子,紂王的叔父,官居太师的箕子,对此感到恐惧不安。

他以敏锐的眼光由此联想到,一旦用上象牙筷子,必然不愿放到陶土大碗里面去随便拈取食物,必定发展到使用犀角美玉制成的高档奢侈杯具,才能与之相配。

使用象牙筷子和高档的奢侈杯具,必定不愿用来装粗劣的杂粮饭和菜叶汤,必定发展到要吃未生出的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是法学。

关于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你了解多少?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一:宋人疑邻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

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想到安徒生的《赛跑》,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实际生活也会因个别人的意图为指挥棒,话同人不同,结果也不同。

韩非洞察力甚厉害!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二:画鬼最易有个人给齐王画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 客人回答说:'画狗画马最难。

'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客人回答:'画妖魔鬼怪最容易。

' 齐王问:'这是什么原困呢?' 客人说:'狗和马是人人都知道的动物,从早到晚随时都可以看到,不能任意虚构,要想画得像是很困难的;而妖魔鬼怪这些东西,都没有具体的形象,谁也没有见过它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所以画起来最容易。

'寓意:胡编乱造,胡写乱画,这里最简单的事;但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它,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三: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

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 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

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 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文章一:《韩非子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是古代中国的一位伟大哲学家,他创作了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以生动的形象和寓意深厚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现状以及人类的智慧和品德。

其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有伐木,说盗,修政,明鉴四个故事,它们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伐木”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正在伐木,他对伐木的技术和工具非常了解,因此他一直伐下去,直到听到一声巨响,独木桥断了,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意思是说,只有当事情不可挽回时,才能意识到危险和后果。

“说盗”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到市场上去卖盗品,结果被人认出了是盗品,于是他就说是复制品,结果被人认出了是抄袭品,最后无法辩解。

寓意是说,不要抄袭和盗窃他人的成果,要坚持自己的原创和创新。

“修政”故事讲述了一个国君要修建一条大河,他依据的是自己华丽的理论和思想,但这些理论和思想根本行不通,最后导致了重大的灾难。

寓意是说,政府和决策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政策,并且这些计划和政策应该经过实验和检验,不能轻信妄想。

“明鉴”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选举一位国君,他想尽各种办法在选举中干扰、收买和欺骗选民。

结果选出的国君就是他个人的代言人,最后国家陷入混乱和痛苦。

寓意是说,选举和政治活动需要公正、义气和透明,不能受到个人或团体的干扰和操纵,应该遵循合法程序和制度。

以上四个寓言故事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当代参考意义,它们呼唤我们珍惜生命、强调信义、反思管理和维护民主。

写作重点:文章介绍了韩非子的四个寓言故事,强调了其背后的教育意义,重点在于结合现实,阐述其现代参考意义和实际作用,并积极倡导了一种合理、公正、透明和义气的社会价值观。

用词分析:用词精准、简洁、明了,专业术语恰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征服力,表达了作者对韩非子的景仰和敬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严谨、真诚和清晰。

文章二:《韩非子寓言故事的拓展阐释》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这些寓言故事中交织着古代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思想和观念,其背后时刻闪耀着生命的意义和智慧的光芒。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五则(精选)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五则(精选)

三一文库()〔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五则(精选)〕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先秦著名思想家,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说理,能把道理讲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十分有益于宣传法治思想。

▲心不在马【原文】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译文】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的技术,学了不久便与王子期进行了一场比赛。

在比赛中,他换了三次马,每次都落在了后面。

赵襄王埋怨说:“你教我驾车,还留了一手呀!”王子期回答说:“我已经把技术全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的不对呀!驾车最要紧的,是把马套在车上要套得舒适妥贴,驾车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调理马上,这样才能跑得快,跑得远。

在今天的比赛中,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就只想追上我;跑在前面的时候,又生怕被我追上。

其实把马引上大道赛跑,不是领先就是落后。

可是您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集中我的身上,哪里还顾得上调理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啦!”【寓意】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办的事情上。

如果分散了精力,就不能成功。

▲鲁人搬迁【原文】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稿,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截止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译文】鲁国有个人擅长打草鞋,妻子很会纺白绸。

他想搬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你到那里必定会变穷的。

”这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呢?”劝他的人说:“打草鞋是为了给人穿的,但越国人不喜欢穿鞋,习惯于打赤脚走路;织白绸子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不喜欢戴帽子,而喜欢披着长发。

选自韩非子五蠹的寓言

选自韩非子五蠹的寓言

选自韩非子五蠹的寓言
1. 守株待兔:描述了一个农民在田野上捡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之后他就不再耕种了,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成功的结果需要艰辛的劳动,需要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2. 郑人买履:描述了一个郑国人买鞋子时,先量了自己的脚,却忘记带量好的尺码。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墨守成规,要灵活变通,适应环境。

3. 自相矛盾:描述了一个人在市场卖矛和盾,他声称矛能刺穿任何东西,而盾又能挡住任何攻击。

但是有人问他,用矛刺盾会怎么样,他却无法回答。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言行要一致,不要夸大其词,要实事求是。

4. 画蛇添足:描述了一个人画了一条蛇之后,因为觉得不够完美,于是给蛇画上了脚。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多余劳动,要尊重自然规律。

5. 刻舟求剑:描述了一个人乘船过河时,将宝剑掉入水中,他没有在船上寻找,而是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墨守成规,要适应新环境,改变思维方式。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在《韩非子》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以深刻的寓意和富有启示性的情境描绘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以此讽刺当时的社会习俗和政治现象,表达了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本文将选取几个经典的寓言故事,探究其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一、老鼠娶亲故事描述一只老鼠娶亲,派遣了几只小鼠前往告知其他老鼠。

小鼠利用这个机会聚集了大量的老鼠,将宴席变成了一场屠杀。

最后,老鼠们意识到了这个错误,但已经为时已晚。

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韩非子对行为后果和道德问题的关注。

在故事中,老鼠结婚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小鼠背着老鼠残害同类。

这揭示了人性的弱点:欲望和权力的诱惑使人们往往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却常常会带来截然相反的结果。

因此,我们需要站在道德和良心的立场上去看待行为和选择。

二、泉下谷故事描述了一个平凡的农夫,在水塘边发现了一枚金丸。

但当他试图找寻黄金的泉源时,却失去了所有的农田和生活资本。

这个故事通过描绘一个个体的沉迷和贪婪,反映了韩非子的社会意识和对政治问题的关注。

在当时的中国,权力和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极其严重。

韩非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追逐财富和权力而放弃正常生活和工作是一种错误和危险的选择。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和生计,勇于追求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三、养蜂人与蜜蜂故事描述了一个养蜂人,他为了采集更多的蜜蜂,放弃了对蜜蜂的照顾和保护,并且毁坏了蜜蜂的生活环境。

最终,他失去了所有的蜜蜂和经济收益。

这个故事揭示了韩非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对经济问题的关注。

在当时的社会,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经常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最终导致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灾难。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确保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四、被蝉骗的农夫故事描述了一个农夫,他为了捕捉蝉,放弃了对家庭的照顾和劳动。

最终,他失去了收成和家庭。

这个故事表现了韩非子对过分追求享乐和忽视现实问题的批判。

韩非子里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里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里的寓言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韩非子》里的寓言故事。

有一个故事叫“自相矛盾”。

从前呀,有个卖兵器的人,他一会儿说自己的矛特别锋利,什么盾都能刺穿;一会儿又说自己的盾特别坚固,什么矛都刺不穿。

这时候,就有个聪明的人问他:“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卖兵器的人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不能前后矛盾哟。

还有“守株待兔”的故事。

有个农夫呀,有一天在田里干活的时候,一只兔子跑得太快,撞到树桩上死了。

农夫捡到兔子可高兴啦,从那以后,他就不再干活,天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兔子再来撞,可是再也没有兔子来了。

小朋友们,可不能像这个农夫一样,光想着不劳而获呀。

小朋友们,这些故事有趣吗?《韩非子里的寓言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韩非子》里的故事。

“滥竽充数”听过吗?古时候,有个国王喜欢听很多人一起吹竽。

有个不会吹竽的人混在里面,假装吹得很认真。

后来国王要一个一个吹,这个人就没办法混下去,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靠欺骗过日子。

再说说“郑人买履”。

有个郑国人去买鞋,他先量好了自己脚的尺码。

到了集市,他发现尺码忘带了,就回家去拿。

别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直接试试鞋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小朋友们,做事可不能这么死板哟。

你们喜欢这些故事吗?《韩非子里的寓言故事》小朋友们,今天还是讲《韩非子》里的寓言。

“买椟还珠”的故事可有意思啦。

有个人卖珍珠,他把装珍珠的盒子做得特别漂亮。

有个顾客买了珍珠,却把珍珠还给了卖家,只留下了漂亮的盒子。

小朋友们,可不能只看重外表,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哟。

“画鬼最易”也不错。

有个人给齐王画画,齐王问他什么最难画,他说狗和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什么最容易画,他说鬼最容易画,因为谁也没见过鬼,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标准的东西是不好判断的。

小朋友们,要从这些故事里学到道理哟。

韩非子中根深蒂固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中根深蒂固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中根深蒂固的寓言故事导言寓言是一种运用故事来传递道德教训或隐喻意义的文学形式,早在古代,许多哲人智者都通过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韩非子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著作《韩非子》中也不乏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伦理道德、政治治理等重要议题。

本文将详细分析韩非子书中几个根深蒂固的寓言故事。

一、破釜沉舟1.1 寓意破釜沉舟是一个非常著名且被广泛使用的寓言故事,它出自《韩非子·有度》。

故事中,一位将军率领大军渡过深沟后,下令将沟填平并破坏渡河所用的船只。

他希望通过这个举动激励士气,使士兵们明白只有战胜敌人才能生存下去,不能再有侥幸心理。

1.2 故事内容有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进入敌国境内,为了断绝后路,他命令士兵们破坏渡河的船只、破釜沉舟。

士兵们看到这一幕后,纷纷感慨:“将军真是决心和壮烈啊!既然破坏了船只,我们就别无选择,只能与敌人拼死一战。

”最终,士兵们充满斗志地战胜了敌军,因为他们知道已经没有后路可退了。

1.3 寓言启示破釜沉舟这个寓言故事通过形象的比喻诠释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当我们面临重大挑战或困境时,要下定决心,毫不犹豫地撇下后路,全力以赴。

只有倾尽全力,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最终胜利。

这个故事对于个人发展、事业成功都有启示意义。

在面临困境时,我们常常不愿舍弃安逸、摆脱舒适区,而往往只有当我们彻底放下侥幸心态,不再听任幸运的到来,才能真正付诸行动,迈向成功。

二、楚人破屋2.1 寓意楚人破屋是韩非子《有度》中的寓言故事之一,其寓意是要人们学会从困境中寻找机会,努力改变境况。

2.2 故事内容某日,一位楚国人不慎将自己的房屋破坏了,他失落地回到家中后发现,光线能透过破洞直射到室内,照亮了整个房间。

看到这一幕,他恍然大悟,想到了如何改进居住环境的办法。

于是,他将这个破洞扩大了,使更多的光线能够进入房间。

最终,他通过破坏房屋,反而创造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2.3 寓言启示楚人破屋这个寓言故事通过一个简单的比喻,表达了积极改变困境的启示。

中国寓言小故事(韩非子)

中国寓言小故事(韩非子)

《智子疑邻》韩非〔先秦〕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郑人买履》韩非〔先秦〕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用尺子度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携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滥竽充数》韩非〔先秦〕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

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曾子烹彘》韩非〔先秦〕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

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武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的,功用恰恰相反。

楚国有一个兼卖矛和盾的商人。

一天,他带着这两样货色到街上叫卖,先举起盾牌向人吹嘘说:“我这盾牌呀,再坚固没有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不穿它。

”停一会儿,又举起他的矛枪向人夸耀说:“我这矛枪呀,再锋利没有了,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它都刺得穿。


旁边的人听了,不禁发笑,就问他说:“照这样说,就用你的矛枪来刺你的盾牌。

结果会怎样呢?”
这个商人窘得答不出话来了。

酒酸与恶狗
宋国有位小生意人开了一爿酒家,专门出售陈年佳酿。

这爿酒家窗明桌净,买卖公道,还在门前高高竖起一杆青旗,行人在几里地外都能看见酒旗招展。

顾客一进门槛,店小二就笑脸相迎,殷勤接待。

按理说,这爿酒家应该是生意兴隆的;可是偏偏相反,常常整天不见一个顾客,十分冷落。

一坛坛老酒开了封,卖不出去,都发酸变质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请教附近一个老头儿。

老头儿沉吟了一番,问他:“你看门狗凶不凶?”店老板挺纳闷地说:“凶啊,
可这跟卖酒有什么关系呢?”老头儿拈着胡须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

恶狗守在门口,见人就咬;酒再好,还有谁敢来买呢?”
郑人买鞋
有个郑国人,想到市上去买一双鞋子,便先用一根稻草量了量自己的脚,作为尺码。

但临走时,却把尺码丢在家里,忘记带去。

他到了市上,走进一家鞋店,看见一双鞋子,觉得很中意,可是一摸口袋,尺码没有带来,忙对店员说:
“我忘记了带尺码来,让我赶回去把尺码拿来再买。

”说罢,拔脚就跑。

这样一来一往,等他从家里拿了尺码再到市上时,鞋店已关门打烊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知道了这事,就提醒他:“你为自己买鞋子,可以直接穿上试试大小,还要什么尺码呢 ?”
买鞋的人回答说:“我是宁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讳疾忌医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

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
了笑着说:“我没有病。

”待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

桓侯不理睬他。

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

桓侯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

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

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上街。

小儿子扯着娘的衣襟,又哭又闹,要跟着去玩。

曾子妻被闹得没有法子,就弯下腰哄他说:“小乖乖回去吧,妈妈回家来就杀猪给你吃。

”小儿子咽着口水,方才罢休。

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子正拿着绳索在捆肥猪,旁边还插着一把雪亮的尖刀。

妻子慌了,连忙跑上去拉住他说:“你疯啦!我是故意骗
骗小孩子的。

”曾子严肃地说:“你怎么能欺骗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孩子去欺骗别人。

做母亲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曾子说完,就一刀戳进猪的喉咙里。

子罕不受玉
宋国有个乡人很爱夤缘攀附。

有一次,这个乡人弄到一块未经雕琢的浑玉,心想拍马屁的机会又来了,连忙捧着这块宝玉跑进官府,献给新上任的京城长官子罕。

子罕执意不收。

马屁鬼胁肩谄笑说:“这块宝玉啊,只配给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君子做器具,那些贪财爱贿的小人可不配用。

您大人收下吧。


“请你不要再啰嗦了,”子罕正色答道,“你把块玉看作是宝贝,我呢,把不收你这块玉看作是宝贝。


三人成虎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

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

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要是接着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

庞恭再问:“如果马上又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点头说:“我相信了。

三个人都这么说,一定不会有假。


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相信了。

现在邯郸离魏国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人,请大王明断是非。


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