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论文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信息技术课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等重要责任。
那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信息素养诸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是值得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下面我就对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和做法,谈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能否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的“导”是非常关键的。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情境”来,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例如,在学习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时,在上课开始就播放一个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的演示文稿,让学生欣赏,学生就会被动听的音乐、衬托于优美画面中的文字所吸引,学习热情也就会被调动起来。
总之,上课伊始,巧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从而愿意学、喜欢学甚至渴望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任务驱动”是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搜索有关信息,并有选择地利用这些信息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
如学习word中文本框的插入与编辑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一个任务:母亲节快要到了,让我们亲手为自己的妈妈制作一张电子贺卡吧!这时,展示教师事先做好的各式各样的贺卡样例,学生会被这些美丽的贺卡吸引,并期待着自己也能制作出这样的贺卡。
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一、引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 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方式,将知识点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例如通过电子考勤、在线作业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课堂更加有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在线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例如通过多媒体制作、编程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通过编程、3D打印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世界,例如通过网络搜索、在线课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1. 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知识点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在教授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
2. 网络课堂网络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就能够参与课堂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例如,在疫情期间,学校可以通过网络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学习。
3. 在线作业在线作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外完成作业,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四、结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研究[论文]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研究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作为非中考科目,信息技术课程又面临着一星期只有一到两课时的尴尬境地。
充分利用这45分钟,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努力的目标。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课堂效率在农村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教学模式还在不断探索。
实践中,没有既定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信息技术在我县虽然是中考科目,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一星期只有1~2课时。
如何把握课堂的45分钟,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不管对课程的发展还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课在初中教学中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计算机的教学起步晚,由于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性,一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很难借鉴,在近8年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本人一直在探究适合于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及模式,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今天,深入研究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在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几年来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安排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如我在讲授利用数据来说话——初识excel 2003时,利用多媒体教室将提前准备好的某班考试成绩电子稿打开,然后找学生计算每名学生的各科考试总成绩和学生排名,最后我利用excel 2003求和等功能讯速的计算出,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物理情境物理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物理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只有在一种原始的情境、生活的情境、活动的情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感受和兴趣,使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深入地理解问题。
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出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生动、逼真、贴近生活的物理情境。
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通过制作一些展示具有潺潺的流水声,悠扬悦耳的小提琴声,清脆的鸟叫声和激昂的歌声,声图并茂的情境,创设了赏心悦目的教学情境,把声音的产生有趣地展示给了学生,使学生坐在教室里,充分享受各种美妙声音带来的愉悦,使得学习氛围轻松、学习兴趣浓厚,诱发了学生在情感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主观上产生了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将过去那种“要我学”的被动局面,改变为“我要学”的可喜现象,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和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物理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一个个死板的过程再配上一堆堆抽象、深奥的公式、定理,使人望而生畏。
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图形、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提供各种图像、表格、动画、声音等,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形象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用形象的图像取代随手画就的框框和圈圈。
如在学物体运用的速度一节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借助多媒体取得较大的成功,用生动的动画取代口沫横飞的对变化过程的解释,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全新的课堂环境,一改物理课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现状,取得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论文(12篇)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论文(12篇)篇1: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1.1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味追求技能技巧方面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实际上,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人文修养、人格塑造。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1.2社会重视信息技术技能的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信息技术技能越来越重视。
因此,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掌握信息技术。
小学阶段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启蒙阶段,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1.3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以往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不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淡忘所学知识。
但是,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学”与“用”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2.1课堂导入中引用生活案例从儿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要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需要找到“兴奋点”,而这个“兴奋点”就源自于生活,比如生活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类比,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病毒》这节课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以下生活案例:教师:今天小明同学请病假了,流鼻涕、头痛、发热,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学生:感冒了。
教师:非常正确,感冒主要是由流感病毒传染导致。
那么,电脑会不会生病呢?是不是也像人一样感冒、发烧?通过上述生活案例的引用,可以让学生基本了解“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并且进一步启发学生描述遭遇计算机病毒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如火如荼般的改革。
而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育的改革起着革命性的作用。
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方便快捷的优势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和接纳,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使学生的阅读从封闭、静止的教材变为形象的图画、有声的读物、动画的视频资料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信息的真正加工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教学互动平台新课程改革呼唤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只有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情感基础上,才能促进人与人的心灵沟通,生成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
因此,许多教师在开课之前都要进行一段“小插曲”式的导课,或唱歌、或跳舞、或一段精彩的谈话,都是为了搭建起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可是,在边远山区的一些教师犯愁了,他们未经过或很少参加过专业培训,歌不会唱几支,舞不会跳几曲,精彩的谈话也不可能时时更新,即使有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者,天天如此,学生也未必会喜欢。
这时候则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中,通过播放音乐、文字、图片等来代替教师的枯燥表演。
如果想层次更高一些的话,则可以制作集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来直观显示相关信息,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再现课文教学情景在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教材的编排呈现出了灵活、多样,富有弹性的特点。
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英雄事迹、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等,无处不体现在教材当中,重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感到枯燥乏味,无法理解,甚至有些内容显得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5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5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1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
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斗车准备处理,丈夫扫视一眼斗车里的废品,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随手从斗车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
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类比迁移,灵活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入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入应用2、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3、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4、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现代化的作用5、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全文总字数:16879 字篇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入应用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入应用摘要: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逐渐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强化了教学效果,而且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具有积极意义。
小学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实践性,其教学过程属于一种理性化的思维过程。
教师一味地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会让学生觉得课堂太过乏味、沉闷,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辅助后,原本枯燥的内容能够被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有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引言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将原本只能通过想象和思维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其在学生的求知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以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获得知识。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此给予极大的重视,并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其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只要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让学生发挥自身学习潜力。
小学数学学科较为抽象,学起来比较烦琐,它要求学生具备严谨的思维,因此学生通常对此缺乏兴趣[1]。
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多种信息具有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等功能;同时其又集各种功能于一身,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三维动画的综合能力,集中了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立体模型等教学媒体的优点,并且具有人机交互的独到之处。
从而成为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
同时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人们获取知识是通过各种感官(口、耳、舌、鼻等)将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
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人体,特别是眼、耳、脑的学习功能,增加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助其它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教师在发送信息时,不仅通过语言和手势,还要借助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获取信息,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
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得更牢。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如果注意对象新颖、丰富而又富于变化,注意力和兴趣就比较稳定和持久。
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内心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甚至可以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教学优势。
例如教朱自清《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图片导入和视频录音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播放春、夏、秋、冬四季的风光图,让学生观赏并指出哪一幅是春景图,并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画面内容,还可以吟诵所学的描绘春天的诗句,像“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然后播放视频朗读录音。
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应用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信息技术的介入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和智能技术的不断普及,教育领域也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
这种数字化趋势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更好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育领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带来了更多全新的可能性,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工具和资源,提升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应用,分析其对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挑战和困难。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和总结,为今后更好地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也旨在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构建现代化、智慧化的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先用几分钟的时间演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一个实例,然后演示制作的过程,最后再由学生练习。
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好的同学还可以接受,能较完整地复述教师的演示过程,但对于应用能力较差的同学,就往往存在记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从而不能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内容。
根据上述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教师传授的课堂知识,更能通过学习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将知识转变为一种能力,从而对所学知识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呢?针对这一目标,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师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变为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诱导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
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重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新知的热情,循循而诱之,让他们欲罢而不能。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自然就需要不断探索,下一番苦功夫。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要让学生举一反三。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
当前,计算机已成为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市场上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一讲解。
所以教师在平时讲软件的操作时,把软件中共有的、类似的、关键的地方要讲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时,笔者把比较常规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为文字添加特殊效果、文本框的使用、文字上下档的设置等编辑方式,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把自己探讨成功的某些操作讲给教师和其他学生听,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清除“悬念”。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篇•教育技术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王伟(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中心小学校,重庆)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新时代的小学生是幸运的,处处享受着信息化为他们带来的便利,但是也需要他们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以便在未来某一天跻身到提升信息技术水平的行列当中去,为信息技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在的小学生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尽管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但是研究发现学生上课的效率一直不高,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学习能力极强的一个阶段,可以趁这个时间打下良好的基础,正确引导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在未来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是他们接触信息技术最主要的渠道,所以,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二、造成课堂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1.老师不重视许多老师对待小学生信息技术课所持有的态度就不端正,认为孩子还小,让他们自己玩就行了,所以许多孩子学不到知识,只会玩网页小游戏。
尤其是当小学生面对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比较大的考试时,老师通常会把信息技术课换为语文、数学等必修课程,足见老师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
2.学生的自觉性及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小学生终归还小,玩是孩子的天性。
在课堂上比较自觉的孩子会认真听老师讲,而不自觉的孩子只会偷偷地玩游戏或者做其他事情,就算都比较自觉,学习能力的差异,也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的两极化差异。
三、关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建议1.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孩子只要感兴趣,都会去主动学习。
对于这门课来说,只要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他们就会去积极主动地探索,如此一来就能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十个手指找朋友”活动中,学生最开始就需要标准的指法,可以用“连连看”“找朋友”等游戏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1]。
数字化教学实践论文范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以高中英语课堂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字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高中英语;应用实践;优势;挑战一、引言数字化教学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我国,数字化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本文以高中英语课堂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字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数字化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实践1.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运用(1)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大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如英语听力、阅读、写作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将英语课文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应用(1)在线互动。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在线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移动学习。
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实现英语学习的随时随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数字化教学评价的实施(1)过程性评价。
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分析和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形成性评价。
通过在线测试、作业提交等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三、数字化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优势1. 提高教学效率。
数字化教学手段可以节省教师备课、授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在线互动等数字化教学手段,能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促进个性化学习。
怎样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小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践,是当今教育的总体目标。
课堂上,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践;效率【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18-02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体目标。
它不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而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
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
所以,要真正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我认为,即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
理论实践相结合,最主要能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在教与学中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转换方式,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21世纪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一些流行软件、网络游戏、qq游戏等对中小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更何况现在的每个家庭都已普及电脑,几乎找不到不喜欢玩电脑的学生,但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却为数不多。
“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成了普遍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利用成功体验,激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使他们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
(一)创设情境目标,激发学生成功欲望。
比如在学习了“发送电子邮件”的课堂内容之后,让学生进行上机练习。
如果只让学生自由地发送一个简单的内容到班级的设定邮箱中,可能会有许多的学生毫无目的胡乱写一两句话就发送交差了至。
到不如让班级及班外学生之间相互索要邮箱地址,给对方发一些祝福的话,或是赞美的话,或一个谜语…..。
小学教学信息技术论文3篇
小学教学信息技术论文3篇第一篇: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的使用一、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小学语文新课改提出:“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合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
”传统教学在应试教学观的支配下,同时受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学生阅读的空间限定在教材上,学生的阅读空间狭小,学习环境单一、教学氛围枯燥。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能够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活泼的阅读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于强大的互联网,拥有巨大的信息资源库,能够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如图片、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从而达到拓宽阅读空间,增大学生阅读量的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课文所描述的是“一线潮”:像“一条白线”,像“一道白色的城墙”,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
在此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向学生体现交叉潮和回头潮,并配以相对应的背景音乐,如此雄浑壮丽的场景激起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不但能够从文本中领略一线潮的壮观,同时对交叉潮、回头潮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阅读教学由教材向外延伸,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空间。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让学生标准流利、准确而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朗读既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增强学生语感,提升学生理解水平、口语表达水平的重要途径,能够实现语言素材的积累,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而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师范读并不能激起朗读的激情,不利于学生准确把握相关信息。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适时为学生播放标准流利的录音并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这样不但能够激起学生读的激情与动力,而且能够纠正学生发音、语气、语调等问题。
通过学生持续的跟读、复读等,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持续的朗读中达到对字词句段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论文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论文•相关推荐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论文(通用13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论文篇1【摘要】现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很多老师或同学都称它为微机课。
当今社会。
掌握电脑的运用与操作,已普遍被人们接受,那么在课堂上,特别是教授刚接触电脑、网络的学习时,如何调整教学手段,运用灵活多样的媒体手段,使学生乐学、想学,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探索,饶有兴趣地开掘信息技术未知领域,成为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作为一名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教学,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下面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重视对教材的再创造信息技术业是一门发展特别迅速的产业,可以说两三个月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材的编发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所用的教材在不同程度上落后于实际发展。
国家教育部对信息技术课程所用教材在宏观管理上也一直实行“一纲多本”的原则,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在遵循“一纲”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删掉一些过时的、被淘汰的知识,添加一些相应的新知识,使所教授的知识更贴近现实应用。
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动态,而且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规范化。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引导法。
所谓引导法就是指运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论文
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全文如下:
一、有效教学概述
有效教学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意向,也
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二,明确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达到有效性,必
须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以及应该“学到什么程度”;第三,作为教师,要想使教学
达到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以及理解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
1.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几乎一天一个变化,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
那就是教材跟不上时代。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
能够照本宣科,要与时俱进,根据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课、不断拓宽
教材内容。
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教学思路的清晰与否有着重要的关系。
教师在熟悉教材、研究教材的过程中,头脑中的教学思路会逐渐地完整、清晰,这样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
高了。
2.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自
己的教学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够设计出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
每节课开始导入至关重要,因为精彩的开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愿意参与到教学之中。
学生对电脑操作
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配以教师导入的激发,那么学生的参与热情便会更加高涨。
在学习学
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的状态,这样
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3.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任何一节课,要想提高课
堂效率,教学方法是其核心,因为只有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在信息
技术课上,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实现任务驱动,主动去探究教师提出的任务,任务驱动法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率地开展
1.充分利用富于表现的功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对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授,是对课堂教学效率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板书通过教师的语言进行传授,学生理解起来有一
定的困难,因而效率不高。
但是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其将图文、印象以及动画等各种表现形
式融为一体,从而使表达更加直接和具体,学生通过这种演示便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所学的
知识,效率大大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利用这种方式,将那些枯燥的文字材料
通过信息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比如把一些文字性的描述用图像的形式进行演示,这在学
习信息技术时最为直观,学生理解也容易。
这样一来,课堂效率便大大提高了。
2.充分利用交互反馈功能,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研讨效果。
评价一节课教学效率的高低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知识的理解以及掌
握程度。
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掌握,这就需要师生以及生生之间进
行交流互动。
在信息技术课上,一部分教师在进行交流时,还是通过让学生口述的方式进行,而这种互动反馈信息量明显较小,效率较低。
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却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具
有交互性强、反馈信息量大的特点。
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多媒体的这一特点,将学生对于
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通过多媒体进行反馈,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
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与思考,从而形成某种观点,在思想意识上达成一致。
3.充分利用信息集成控制的特点,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提高。
信息集成控制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大量获取相应的信息,对于信息复杂度能
够进行分解,从而使得信息从形象—抽象—形象的加工过程减少,充分表达教学意图。
多媒
体与电视相比操作更加灵活、方便,这也是信息集成控制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
通俗一
点来说,也就是其既好看又好用。
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
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对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学习
非常有帮助。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作为教师,完全可以考虑将课堂与课外形式进行相互的
补充,精选课堂内容,补充最新的信息技术,与时俱进,让学生时刻补充“新鲜血液”。
多媒
体的集成控制特点,使得教材的增删完善可以由教师来自行进行,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
而
过去那些传统的教学辅助材料,比如录像、幻灯等因为需要专业人士的制作,往往不能够与
时代同步。
使用多媒体就能够让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克服过去教学中一些陈旧落后的
东西。
4.充分发挥人机相互性强的特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最突出的优越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等各个方面,而
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比如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对于那些比较抽象、复杂、
实验难度相对较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进行。
发现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
人机相互性的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点来对问题进
行设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各种假设,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装入
预订的程序中,从而引导学生独立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路。
这种教学最主要的目
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不注重最后的结果。
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分
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
而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实现的。
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用的展望
1.不断加强学习,树立正确教学观念。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几乎天天都有新变化,所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掌握信息技术最前沿的资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
2.合理利用资源,发挥计算机的优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比如有许多优秀的教育网站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课件、课例以及教学软件,这些我们都可以进行下载使用。
另外,在一些相关的论坛上我们也可以和全国各地的同行进行交流,有问题就可以提出,会得到热心的帮助。
当然,面对如此繁多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要切忌拿来主义,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那些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资源来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让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要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
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因而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
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优化组合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达到教学目的,要考虑其是否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不断补充教材内容,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