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ⅧS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制药用水总有机碳和电导率测定法(1)
制药用水总有机碳和电导率测定法(1)制药用水的总有机碳和电导率是制药厂必须测试和监控的指标,对于保证制药用水的质量和纯度至关重要。
下文将从常见的测试方法、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厂家应该关注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测定方法1.总有机碳测定方法:总有机碳是指水中的无机碳和有机碳的总量。
通常,制药用水的总有机碳要求非常低,即总有机碳浓度低于0.5mg/L。
目前,总有机碳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气相色谱法(GC)和高温燃烧法(TOC)。
GC法是通过气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分离并检测,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总有机碳浓度低的样品。
TOC法是将水中的有机物质高温燃烧并将产生的CO2测定,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总有机碳浓度较高的样品。
2.电导率测定方法:电导率是水中离子能够导电的能力。
制药用水的电导率要求通常比较严格,即电导率要低于1.0μS/cm。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电导率计法和电极法。
电导率计法是通过电导率计直接测定水中的电导率值。
电极法是将两个电极放在水中,测量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差来计算电导率。
二、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进行制药用水的总有机碳和电导率的测定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问题:1.样品污染:制药用水的总有机碳和电导率要求非常严格,甚至轻微的污染都可能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
2.测定不准确:测试人员不熟悉测试方法或者设备本身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3.样品容器不合适:对于总有机碳测定,需要使用无机碳、有机碳均较少的样品容器,否则可能会干扰测试结果。
而对于电导率测定,则需要使用干净、不带电荷的玻璃容器,否则结果可能不准确。
三、建议在测试制药用水的总有机碳和电导率时,下列建议需要被厂家重视:1.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实验操作规程,防止样品污染。
2.设备维护:保持设备的清洁,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3.样品处理:对于测定总有机碳,应该选择纯净的样品容器并按照厂家建议进行处理,而对于测试电导率,则必须保证样品容器干净无电荷。
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XXXX有限公司注射用水检验操作规程1. 性状取本品,外观、嗅觉、味觉检查应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2. 检查2.1 pH值2.1.1 仪器与用具pH计,50ml烧杯等。
2.1.2 操作步骤2.1.3.1 按pH计操作规程操作,接通仪器电源,预热10分钟;2.1.3.2 照pH测定法项下方法,用二种标准缓冲液分别对仪器进行定位和核对,误差应不大于±0.02pH单位;2.1.3.3 取本品适量,先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后测定,并重取本品重复测定,直至pH值在1分钟内改变不超过±0.05为止;2.1.3.4 取本品适量,再用硼砂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再同2.1.3.3法测定;2.1.3 结果判定二次pH值的读数相差应不超过0.1,取二次读数的平均值为其pH值,应为5.0~7.0。
2.2 氨2.2.1 仪器与用具50ml纳氏比色管,2ml刻度吸管等。
2.2.2 试液与试剂碱性碘化汞钾试液,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无氨水。
2.2.3 操作步骤与结果判定2.2.3.1 取50ml纳氏比色管,加入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2.2.3.2 如显色,应另取1支50ml纳氏比色管,加氯化铵溶液1.0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对照管,比较两管的颜色,样品管不得深于对照管(0.000 02%)。
2.3 硝酸盐2.3.1 仪器与用具10ml试管,1ml刻度吸管,5ml刻度吸管,电热恒温水浴等。
2.3.2 试液与试剂10%氯化钾,0.1%二苯胺硫酸试液,硫酸,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ugNO)],无硝酸盐的水。
32.3.3 操作步骤与结果判定2.3.3.1 取10ml试管2只,一支中加入本品5ml,作为样品管,另一支中加入标准硝酸盐溶液0.3ml与无硝酸盐的水4.7ml,作为标准管;2.3.3.2 在上述2管中分别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2.3.3.3将2管同置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取出比较两管产生的蓝色,样品管不得深于标准管(0.000 006%)。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表2温度和电导率的限度表(注射用水)
温度/℃
电导率/μS·cm-1
温度/℃
电导率/μS·cm-1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6
0.8
0.9
1.0
1.1
1.3
1.4
1.5
1.7
1.8
1.9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2.1
2.2
2.4
2.5
2.7
2.7
2.7
2.7
2.9
3.1
2.1
2.6
3.1
3.8
4.6
4.4.3灭菌注射用水
调节温度至25℃,使用离线电导率仪进行测定。标示装量为10ml或10ml以下时,电导率限度为25μS/cm;标示量为10ml以上时,电导率为5μS/cm。如测定的电导率不大于限度值,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定的电导率置大于限度值,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1目的:建立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的操作。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内容本法是用于检查制药用水的电导率进而控制水中电解质总量的一种测定方法。
电导率是表征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值为物体电阻率的倒数,单位是S/cm(Siemens)或μS/cm。
纯水中的水分子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电离而产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纯水的导电能力尽管很弱,但也具有可测定的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纯度密切相关,水的纯度越髙,电导率越小,反之亦然。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溶于水并与水相互作用后,便可形成相应的离子,从而使水的电导率增髙。
水中含有其他杂质离子时,也会使水的电导率增高。
另外,水的电导率还与水的pH值与温度有关。
4.1仪器和操作参数测定水的电导率必须使用精密的并经校正的电导率仪,电导率仪的电导池包括两个平行电极,这两个电极通常由玻璃管保护,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电导池。
根据仪器设计功能和使用程度,应对电导率仪定期进行校正,电导池常数可使用电导标准溶液直接校正,或间接进行仪器比对,电导池常数必须在仪器规定数值的±2%范围内。
进行仪器校正时,电导率仪的每个量程都需要进行单独校正。
仪器最小分辨率应达到0.1μS/cm,仪器精度应达到±0.1μS/cm。
温度对样品的电导率测定值有较大影响,电导率仪可根据测定样品的温度自动补偿测定值并显示补偿后读数。
水的电导率采用温度修正的计算方法所得数值误差较大,因此本法采用非温度补偿模式,温度测量的精确度应在±2℃以内。
4.2测定法4.2.1纯化水可使用在线或离线电导率仪,记录测定温度。
在表1中,测定温度对应的电导率值即为限度值。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1目的:建立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的操作。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内容本法是用于检查制药用水的电导率进而控制水中电解质总量的一种测定方法。
电导率是表征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值为物体电阻率的倒数,单位是S/cm(Siemens)或μS/cm。
纯水中的水分子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电离而产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纯水的导电能力尽管很弱,但也具有可测定的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纯度密切相关,水的纯度越髙,电导率越小,反之亦然。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溶于水并与水相互作用后,便可形成相应的离子,从而使水的电导率增髙。
水中含有其他杂质离子时,也会使水的电导率增高。
另外,水的电导率还与水的pH值与温度有关。
4.1仪器和操作参数测定水的电导率必须使用精密的并经校正的电导率仪,电导率仪的电导池包括两个平行电极,这两个电极通常由玻璃管保护,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电导池。
根据仪器设计功能和使用程度,应对电导率仪定期进行校正,电导池常数可使用电导标准溶液直接校正,或间接进行仪器比对,电导池常数必须在仪器规定数值的±2%范围内。
进行仪器校正时,电导率仪的每个量程都需要进行单独校正。
仪器最小分辨率应达到0.1μS/cm,仪器精度应达到±0.1μS/cm。
温度对样品的电导率测定值有较大影响,电导率仪可根据测定样品的温度自动补偿测定值并显示补偿后读数。
水的电导率采用温度修正的计算方法所得数值误差较大,因此本法采用非温度补偿模式,温度测量的精确度应在±2℃以内。
4.2测定法可使用在线或离线电导率仪,记录测定温度。
在表1中,测定温度对应的电导率值即为限度值。
制药用水的电导率测定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
制药用水的电导率测定法1简介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
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电极,放入被测溶液中,在电极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测量电极间流过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为电阻的倒数,由导体本身决定。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或微西门子(卩S),由于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釆用单位电导率来表示,单位为S/cm或卩S/cm,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
单位电导率为所测电导率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其中L为两块电极之间的液体长度,A为电极面积。
电解质是指在水中以离子状态存在的物质,包括可溶性的无机物及带电的胶体离子等,电解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以用测量水的电导率的方法来反应电解质在水中的相对含量。
2仪器的校正电导率的测定受温度影响较大,分子的运动决定溶液的电导率的大小,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为了便于比较测量结果,测定温度一般为20C或25C。
“制药用水的电导率测定法” 中,注射用水测定法的第一步和纯化水测定可在任一温度下进行,但注射用水测定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以及灭菌注射用水的测定必须恒定温度为25°C O样品测定结果可按下式计算,得到校正温度后的电导率值:K25=K/[l+a(t・25)]式中K25为25笆时电导率,p S/cm;Kt为t°C时的电导率,p S/cm;a为各种离子电导率的平均温度系数,取值0.022/rC;t为测定时样品温度,°C。
但在测定制药用水中电导率时,由于制药用水中的离子浓度较低,釆用温度校正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可能不准确,故釆用温度和电导率的限度表直接进行査找。
在测定制药用水的电导率时,应釆用非温度补偿模式。
电导率除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规程JJG379-2007电导率仪测定规程外,在使用离线测定时,应釆用仪器生产厂家规定的,并与制药用水电导率最为接近的标准溶液进行校正。
3制药用水的电导率测定方法纯化水的电导率的测定在非温度补偿模式下釆用在线或离线仪器直接测定,在温度和电导率限度表中,找到测定温度对应的电导率值即为限度值。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02-QC-014题目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编号版本号0.0生效日期2015年12月1日编制部门 QC签名/日期审核部门QC经理签名/日期审核部门QA经理签名/日期批准质量副总经理签名/日期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分发部门QC1目的:建立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的操作。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内容本法是用于检查制药用水的电导率进而控制水中电解质总量的一种测定方法。
电导率是表征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值为物体电阻率的倒数,单位是S/cm(Siemens)或μS/cm。
纯水中的水分子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电离而产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纯水的导电能力尽管很弱,但也具有可测定的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纯度密切相关,水的纯度越髙,电导率越小,反之亦然。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溶于水并与水相互作用后,便可形成相应的离子,从而使水的电导率增髙。
水中含有其他杂质离子时,也会使水的电导率增高。
另外,水的电导率还与水的pH值与温度有关。
4.1仪器和操作参数测定水的电导率必须使用精密的并经校正的电导率仪,电导率仪的电导池包括两个平行电极,这两个电极通常由玻璃管保护,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电导池。
根据仪器设计功能和使用程度,应对电导率仪定期进行校正,电导池常数可使用电导标准溶液直接校正,或间接进行仪器比对,电导池常数必须在仪器规定数值的±2%范围内。
进行仪器校正时,电导率仪的每个量程都需要进行单独校正。
仪器最小分辨率应达到0.1μS/cm,仪器精度应达到±0.1μS/cm。
温度对样品的电导率测定值有较大影响,电导率仪可根据测定样品的温度自动补偿测定值并显示补偿后读数。
水的电导率采用温度修正的计算方法所得数值误差较大,因此本法采用非温度补偿模式,温度测量的精确度应在±2℃以内。
电导率
电导率
标准规定:应符合规定。
温度和电导率的限度(纯化水)
检测仪器: 水温:
检测记录:取本品,按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附录Ⅷ S )项下测定。
如测定温度未在表中列出,则应采取线性内插法计算得到限度值。
内插法计算公式为:
κ=(
10
T T T T --)×(κ1-κ0)+ κ0
式中 κ为测定温度下的电导率限度值;
κ1为表中高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对应的电导率限度值; κ0为表中低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对应的电导率限度值; T 为测定温度;
T 1为表中高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
T 0为表中低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
κ=
结论:。
制药用水总有机碳和电导率测定法
三、国、内外药典制药用水检验项目比较
1、中国药典2005年版制药用水检验项目
纯化水
灭菌注射用水
注射用水
性状 酸碱度 氯化物 硫酸盐 钙盐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氨 二氧化碳 易氧化物 不挥发物 重金属 微生物限度
性状 pH 氯化物 硫酸盐 钙盐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氨 二氧化碳 易氧化物 不挥发物 重金属 微生物限度 细菌内毒素
应能区分无机碳与有机碳,并能排除无机碳对有机碳测定的干扰
01
应满足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
02
应具有足够的检测灵敏度(最低检出限为含碳等于或小于0.05mg/L)
03
制药用水总有机碳测定对仪器的要求
五、制药用水总有机碳测定法
五、制药用水总有机碳测定法
6、制药用水总有机碳测定系统适用性试验
总有机碳检查用水rw
2
制药用水总有机碳测定法注意事项
五、制药用水总有机碳测定法
五、制药用水总有机碳测定法
制药用水TOC测定所使用玻璃仪器清洗的有效方法 铬酸-硫酸洗液不再推荐 过去曾用热硝酸,须加热过程,烦琐 磷酸三钠和合成洗涤剂是较安全的洗涤,但冲洗时间长,可在冲洗前先用稀硝酸或稀硫酸冲洗 JP 建议用硬质玻璃,用稀过氧化氢和稀硝酸混合液浸泡 无论用何法,均须验证是否适合所进行的检验,清洗是否彻底
酸碱度 氯化物 硫酸盐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氨 易氧化物 不会发物 重金属
三、国、内外药典制药用水检验项目比较
5 灭菌注射用水检验项目比较
pH 氯化物 硫酸盐 钙盐 氨 二氧化碳 易氧化物 细菌内毒素 无菌 微粒
酸碱度 氯化物 硫酸盐 钙盐和镁盐 硝酸盐 氨 易氧化物 不挥发物 重金属 电导率 铝盐 细菌内毒素 无菌 微粒
制药用水总有机碳和电导率测定法
二、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 2、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介绍 纯水的导电能力尽管很弱,但可测定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纯度有关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溶于水,会使电导
率增加 水中含有其他杂质离子,会使电导率增加 另外电导率与pH值、水温度等有关
(7)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 蒸馏水,其pH值应为5.5~7.0。
(8)标准缓冲液一般可保存2~3个月,但发现有浑浊、发 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
二、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6、灭菌注射用水电导率测定方法
25℃测定
标示装量≤ 10ml 不得过25μs/cm
标示装量为10ml以上 不得过5μs/cm
三、DDS-11A型数显电导率仪 标准操作程序
3 校正 3.1打开电源开关,预热5分钟。 3.2 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调节温度补偿器,将旋钮
置于被测溶液的温度处。
3.3将DDS-11A型铂黑电极安装在电极架上, 电极插头插 入仪器电极插座内,电极浸泡在被测溶液中。
3.4将“校准—测量”开关置于“校准”位置,调节“常 数”钮使仪器显示数(小数点位置不论),与所用电 极常数值一致,如:电极常数为1.019调“常数“钮使 显示1.019。
二、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5、注射用水电导率测定方法
步骤2
至少100ml在25℃,剧烈搅拌
每5min电导率值的变化小于0.1μS/cm
记录电导率值
符合规定
进行步骤3
二、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 5、注射用水电导率测定方法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编号SOP-02-QC-014题目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版本号0.0 生效日期2015年12月1日编制部门QC 签名/日期审核部门QC经理签名/日期审核部门QA经理签名/日期批准质量副总经理签名/日期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分发部门QC1目的:建立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的操作。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内容本法是用于检查制药用水的电导率进而控制水中电解质总量的一种测定方法。
电导率是表征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值为物体电阻率的倒数,单位是S/cm(Siemens)或μS/cm。
纯水中的水分子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电离而产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纯水的导电能力尽管很弱,但也具有可测定的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纯度密切相关,水的纯度越髙,电导率越小,反之亦然。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溶于水并与水相互作用后,便可形成相应的离子,从而使水的电导率增髙。
水中含有其他杂质离子时,也会使水的电导率增高。
另外,水的电导率还与水的pH值与温度有关。
4.1仪器和操作参数测定水的电导率必须使用精密的并经校正的电导率仪,电导率仪的电导池包括两个平行电极,这两个电极通常由玻璃管保护,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电导池。
根据仪器设计功能和使用程度,应对电导率仪定期进行校正,电导池常数可使用电导标准溶液直接校正,或间接进行仪器比对,电导池常数必须在仪器规定数值的±2%范围内。
进行仪器校正时,电导率仪的每个量程都需要进行单独校正。
仪器最小分辨率应达到0.1μS/cm,仪器精度应达到±0.1μS/cm。
温度对样品的电导率测定值有较大影响,电导率仪可根据测定样品的温度自动补偿测定值并显示补偿后读数。
水的电导率采用温度修正的计算方法所得数值误差较大,因此本法采用非温度补偿模式,温度测量的精确度应在±2℃以内。
制药用水总有碳和电导率测定法PPT-V1
制药用水总有碳和电导率测定法PPT-V1制药用水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水质,其质量对于医药制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制药用水的质量,需要采用科学的测定方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其中,测定制药用水的碳和电导率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相信大家都了解过PPT的使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制药用水总有碳和电导率测定法PPT的相关内容。
一、仪器及原理1.仪器:总有机碳仪和电导率仪2.原理:(1)测量总有机碳的原理是利用氧化剂将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为CO2,再通过红外吸收确定样品中总有机碳含量的技术。
(2)测量电导率的原理是利用电极接触电解质,通过测量质量浓度表征能流通过样品中的能力。
二、制药用水总有碳测定法1.样品制备取1 L制药用水置于高纯度玻璃瓶中,于25℃下进行振荡混合,制备水样。
2.仪器操作(1)根据总有机碳仪的操作手册准确地进行仪器预热、标定和清洗操作。
(2)取适量水样,定量带入样管中(1 ml)。
(3)依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仪器调试,最后上传样品参数,开始测试。
3.测量结果及分析(1)根据仪器的测量结果和计算公式计算出水样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2)重复以上实验步骤,确认测量精度。
三、制药用水总电导率测定法1.样品制备同上面一样,取1 L制药用水置于高纯度玻璃瓶中,于25℃下进行振荡混合,制备水样。
2.仪器操作(1)根据电导率仪的操作手册准确地进行仪器预热、标定和清洗操作。
(2)取适量水样,定量带入样管中。
(3)依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仪器调试,最后上传样品参数,开始测试。
3.测量结果及分析(1)根据仪器的测量结果和计算公式计算出水样的电导率。
(2)重复以上实验步骤,确认测量精度。
总而言之,制药用水的质量对于医药工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制药用水质量控制中,测定总有机碳和电导率是十分实用的方法,可以保障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以上的制药用水总有碳和电导率测定法PPT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准则操作规程
精心整理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编号SOP-02-QC-014题目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版本号0.0 生效日期2015年12月1日编制部门QC 签名/日期审核部门QC经理签名/日期审核部门QA经理签名/日期批准质量副总经理签名/日期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分发部门QC1目的:建立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的操作。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内容本法是用于检查制药用水的电导率进而控制水中电解质总量的一种测定方法。
电导率是表征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值为物体电阻率的倒数,单位是S/cm(Siemens)或μS/cm。
纯水中的水分子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电离而产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纯水的导电能力尽管很弱,但也具有可测定的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纯度密切相关,水的纯度越髙,电导率越小,反之亦然。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溶于水并与水相互作用后,便可形成相应的离子,从而使水的电导率增髙。
水中含有其他杂质离子时,也会使水的电导率增高。
另外,水的电导率还与水的pH值与温度有关。
4.1仪器和操作参数测定水的电导率必须使用精密的并经校正的电导率仪,电导率仪的电导池包括两个平行电极,这两个电极通常由玻璃管保护,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电导池。
根据仪器设计功能和使用程度,应对电导率仪定期进行校正,电导池常数可使用电导标准溶液直接校正,或间接进行仪器比对,电导池常数必须在仪器规定数值的±2%范围内。
进行仪器校正时,电导率仪的每个量程都需要进行单独校正。
仪器最小分辨率应达到0.1μS/cm,仪器精度应达到±0.1μS/cm。
温度对样品的电导率测定值有较大影响,电导率仪可根据测定样品的温度自动补偿测定值并显示补偿后读数。
水的电导率采用温度修正的计算方法所得数值误差较大,因此本法采用非温度补偿模式,温度测量的精确度应在±2℃以内。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1目的:建立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操作规程,以使检验操作规范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的操作。
3责任:QC人员对本SOP实施负责。
4内容本法是用于检查制药用水的电导率进而控制水中电解质总量的一种测定方法。
电导率是表征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值为物体电阻率的倒数,单位是S/cm(Siemens)或μS/cm。
纯水中的水分子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电离而产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纯水的导电能力尽管很弱,但也具有可测定的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纯度密切相关,水的纯度越髙,电导率越小,反之亦然。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溶于水并与水相互作用后,便可形成相应的离子,从而使水的电导率增髙。
水中含有其他杂质离子时,也会使水的电导率增高。
另外,水的电导率还与水的pH值与温度有关。
4.1仪器和操作参数测定水的电导率必须使用精密的并经校正的电导率仪,电导率仪的电导池包括两个平行电极,这两个电极通常由玻璃管保护,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电导池。
根据仪器设计功能和使用程度,应对电导率仪定期进行校正,电导池常数可使用电导标准溶液直接校正,或间接进行仪器比对,电导池常数必须在仪器规定数值的±2%范围内。
进行仪器校正时,电导率仪的每个量程都需要进行单独校正。
仪器最小分辨率应达到0.1μS/cm,仪器精度应达到±0.1μS/cm。
温度对样品的电导率测定值有较大影响,电导率仪可根据测定样品的温度自动补偿测定值并显示补偿后读数。
水的电导率采用温度修正的计算方法所得数值误差较大,因此本法采用非温度补偿模式,温度测量的精确度应在±2℃以内。
4.2测定法可使用在线或离线电导率仪,记录测定温度。
在表1中,测定温度对应的电导率值即为限度值。
如测定温度未在表1中列出:则应采用线性内插法计算得到限度值。
如测定的电导率值不大于限度值,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定的电导率值大于限度值,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Ⅷ S 制要用水电导率测定法本法是用于检查制药用水的电导率进而控制水中电解质总量的一种测定方法。
电导率是表征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值为物体电阻率的倒数,单位是S/cm(Siemens)或μS/cm。
纯水中的水分子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电离而产生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纯化水的导电能力尽管很弱,但也具有可测定的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纯度密切相关,水的纯度越高,电导率越小,反之亦然。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溶于水并与水相互作用后,便可形成相应的离子,从而使水的电导率增高。
另外,水的电导率还与水的pH值与温度有关。
仪器和操作参数
测定水的电导率必须使用精密的并经校正的电导率仪,电导率仪的电导池包括两个平行电极,这两个电极通常由玻璃保护,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电导池。
根据仪器设计功能和使用程度,应对电导率仪定期进行校正,电导池常数可使用电导标准溶液直接校正,或间接进行仪器比对,电导池常数必须在仪器规定数值的±2%范围内。
进行仪器校正时,电导率仪的每个量程都需要进行单独校正。
仪器最小分辨率应达到0.1μS/cm,仪器精度应达到±0.1μS/cm。
温度对样品的电导率测定值有较大影响,电导率仪可根据测定样品的温度自动补偿测定值并显示补偿后读数。
水的电导率采用温度修正的计算方法所得数值误差较大,因此本法采用非温度补偿模式,温度测量的精确度应在±2℃以内。
测定法
1.纯化水
可使用在线或离线电导率仪,记录测定温度。
在表1中,测定温度对应的电导率值即限度值。
如测定温度未在表1中列出,则应采用线性内插法计算得到限度值。
如测定的电导率值不大于限度值,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定的电导率值大于限度值,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表1 温度和电导率的限度(纯化水)
温度/℃电导率/μS·cm-1温度/℃电导率/μS·cm-1
0 2.4 60 8.1
10 3.6 70 9.1
20 4.3 75 9.7
25 5.1 80 9.7
30 5.4 90 9.7
40 6.5 100 10.2
50 7.1
内插法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测定温度下的电导率限度值;
为表1中高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对应的电导率限度值;
为表1中低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对应的电导率限度值;
为测定温度;
为表1中高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
为表1中低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
2.注射用水
(1)可使用在线或离线电导率仪。
在表2中,不大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
度值,对应的电导率值即为限度值。
如测定的电导率值不大于限度值,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定的电导率值大于限度值,则继续按(2)进行下一步测定。
表2 温度和电导率的限度(注射用水)
(2)取足够量的水样(不少于100ml),置适当容器中,搅拌,调节温度至25℃,剧烈搅拌,每隔5分钟测定电导率,当电导率值的变化小于0.1μS/cm时,记录电导率值。
如测定的电导率不大于2.1μS/cm,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定的电导率大于2.1μS/cm,继续按(3)进行下一步测定。
(3)应在上一步测定后5分钟内进行,调节温度至25℃,在同一水样中加入饱和氯化钾溶液(每100ml水样中加入0.3ml),测定pH值,精确至0.1pH单位(附录Ⅵ
H),在表3中找到对应的电导率限度,并与(2)中测得的电导率值比较。
(2
)中测得的电导率值不大于该限度值,则判为符合规定;如(2)中测得的电导率值超出该限度值或pH值不在5.0~7.0范围内,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表3 pH值和电导率的限度
3. 灭菌注射用水
调节温度至25℃,使用离线电导率仪进行测定。
标示装量为10ml或10ml以下时,电导率限度为25μS/cm;标示装量为10ml以上时,电导率限度为5μS/cm 。
测定的电导率值不大于限度值,则判为符合规定;如测定的电导率值大于限度值,则判为不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