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气入骨通天地(俯身拱腰法)
敛气入骨通天地——通天彻地(俯身拱腰)整体阐述
(二) 意境指导:轻轻上拔的诀窍在于以混元窍为中心上提下拉,这是在抻筋拔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体会到天地人合的意境。古人认为:虚空是一个大宇宙,天地上下距离八万四千里,上面三万六千里称天气,下面三万六千里称地气,中间一万二千里,称天体混元。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按人的形体来讲:在混元窍以上的是心,心气连于天,称天气。在混元以下的是肾,肾气连于地,称地气。心以下,肾以上,中医说的中脘穴里面,叫人体混元。心肾距离八寸四,心距混元三寸六,心为天;肾距混元三寸六,肾为地;中间一寸二称人体混元,在内功修炼中称之为玄窍,玄窍是内功整体修炼的核心。师曰:“水火既济心肾通,脾藏中宫融四脏;肝肺相亲情性守,天地人合混元中”。
(二) 意境指导:练习整体慢下时,速度越慢越好,为什么要慢慢地下?就是要大家认认真真地体会体内气机的变化。在脊椎逐节卷曲而下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①手与头向前、向下,背部同时向后、向上,每一节脊椎在向下拉开的过程中,都要体现出“二争力”,一边牵拉一边俯身向下,这样把每一节脊椎和周围的韧带都牵拉开,此过程意念向里敛气,真气自然由椎间隙进入椎管内。在脊椎向下的同时,把脊柱两侧的膀胱经也松开了,随着脊椎的屈伸、开合,督脉上下运动,整个脊柱及其两侧组织的功能都得到了调整。②初练者或老同志弯不下去腰,可以双手微微地往下抓一抓,带动身体慢慢地往下弯,然后以腰带动左右转一转,轻轻地拍一拍腿、腘窝,这样就能疏通经络气血,使关节灵活、韧带柔软,帮助弯腰。当腰弯到一定程度再弯不下去时,可以把小腹收一收,意念丹田气贴脊,意到气到,气足腰松,腰椎一松就容易弯下去了。这是练气入骨、入脊及松腰、松胯之诀窍。注意:初练者弯腰不要急于求成,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
高级内功心法——练气入骨秘功
高级内功心法——练气入骨秘功武功道法学养武道双修武功、道法、学养;内家功夫本是道家修炼炉鼎产物,推动武术与丹道的结合,拓展与创新。
公众号宁教十趟拳,不教一式把!少林一直密不外传的镇寺绝技——心意把全网首套教学课程正式上线!由释德建禅师弟子行曦师父亲自授课,并且赠送学员群老师免费答疑服务。
点击图片了解与报名形意、八卦、太极追求的: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实乃内家功夫高级境界之写照,各派之中肯定有一二位能达到此境界,但决不是谁都可以达到的。
当今大成拳追求:“浑身无点不弹簧,浑身皆杀器”;卢氏结构追求:“来力不入,去力无阻,周身反弹,犯者力仆”;峨眉功夫讲“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本功与当今任一派完全不同,但效果非常快,一般门派毕生都达不到的境界,勤修本功半年至一年既可达到,但练本功绝对必须优良好的武术功底如柔韧性能,综合素质等。
无武学基础之人勿练--虽不会出偏,浪费时间也。
本功事实上以前也是掌门第子也才有资格所学,秘不传人的,真正一代一传人的秘功既基于此。
练本功必须纯熟之后炼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面墙功:见初级功。
二、擎天撑地:既伸筋拔骨法。
十指交叉掌心向上至于头上方,眼看手背,双脚尖踮起尽量伸直全身个关节,呼气时出力拉伸筋骨。
必须上下对争、吸气时复还49次。
三、运转乾坤:既开胸宽被法。
双脚开立与肩宽,肩背放松,手掌不用力带动双肩向内卷曲,尽量展开背部,极限时成手向心外,然后缓慢循原路展开,双掌逐渐向外翻,尽量展开胸部,至极限时成手掌在体侧掌心向外入此一开一合为一次,49次。
注意:练习本式时必须有整个胸背肋腹腰向前内卷及整体向外展开的意念,否则收效不大。
本式因内在运劲故不附图。
四、天师炼丹:即脊椎三圆功功法。
1、先练劲椎之横立斜三圆,然后再练胸椎、横立、斜三圆,最后练腰、骶椎之横立斜三圆。
2、三圆练法:本人借鉴李紫剑老师的“立、平、斜”三圆练法,拿手掌为诱导器练法是最简便的(详见轨迹拳学)。
敛气入骨内功是武学正道,是源自道...
敛气入骨内功是武学正道,是源自道...敛气入骨内功是武学正道,是源自道家丹道内功产生惊人内劲的武学真功。
此拳能增强肾气,练出浑厚的内劲,劲贯四梢,神力惊人。
实在的练出“钢筋铁骨、内劲神力、穿透内力、出拳生风、抓树撕皮”,真切的浑厚内劲,拳脚内劲穿透力极强。
本功特点:一:充实三宝,机能旺盛。
精足血旺耐饥寒。
二:骨髓坚实,气血源源生发,皮肤细腻红润。
三:大增惊炸力和浑厚内劲,遍体红润、目光如电、丹田火热、浑身如绵里裹铁,出现“骨重筋灵”的生理变化。
四:百日修炼,腰粗一寸,绕脐肉起。
久练可达:板肋牛脊。
气血内劲贯通四梢,充分滋养筋骨。
骨膜腾起,髓满骨坚!随着肾气充盈,饭量大增、欲望减少、精满气足、气血旺盛、金刚之体。
五:肾精和脏腑营养充足,则坚厚骨质,筋强骨壮。
双臂如鞭,骨坚如铁。
内劲夯实,贯牛碎铁。
拳重千钧,力透筋骨。
第一步生精法1. 颠窍生精法直立 ,双腿分开,与肩大致同宽,两膝略向左右分开,两膝微弯 ,身体中正 ,头部虚领 ,全身放松 ,面带微笑 ,平心静气 ,其乐融融,然后全身随着腿部的运动上下弹抖起来,由慢至快,最终归于慢,也就是说如果练习3 分钟的话,则中间 1 分钟动作速度达到最快 ,之前之后则稍慢。
手部动作,第 l 个 1 分钟,双手臂自然下垂。
第二个 l 分钟 ,双手背在身后 ,空握成拳,手心向后 ,用拳峰部位(即十指根部的突出关节 )轻轻抵住双肾,随身体上下弹抖也上下运动摩擦双肾。
第三个 l 分钟 ,双手手心向内 ,轻轻扶在丹田,左手在下,右手在上 ,也随着身体的弹抖而在心脏和小腹之间来回摩擦。
身体别的部位要点:会阴放松(会阴在生殖器和肛门之中点部位稍上处),阴囊和双睾丸都要随身体而抖动起来 ,就连牙床也要上下叩击 ,后脑和大脑均得到刺激 ,抖动时面带微笑(放松面部肌肉 ),从而促进全身肌肉神经放松,松得程度越高越好 ,越利于全身气脉的有序运行和畅通。
主要效果:1)打开会阴窍 ,生精,起阳萎。
4个流传千年的道家养肾古方,适合所有男性
4个流传千年的道家养肾古方,适合所有男性――来源于丹道修真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如压力、生活习惯等,如今许多男性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肾虚症状,当发现肾虚时,许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药补!“是药三分毒”的道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药补。
今天给大家推荐4个流传千年的道家养肾古方,适合所有的男性,值得收藏:第一个古方:引火归元法中医认为肾藏精,肾阳是生殖能力和性机能的根本,当出现肾虚时,我们所采取的用于“回阳救逆”的方法便是“引火归元”,点按足心(涌泉穴)便是其中之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涌泉穴是肾经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通调气血、益肾固精、培补肾气(肾阳)。
按摩方法:晚上睡前用温水将脚洗净,盘膝而坐,用一只手握住脚趾,然后用另一只手点按涌泉穴所在的位置,以出现隐痛为宜,每次点按2到3分钟。
第二个古方:叩齿法“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骨头的余气)”,中医认为,牙齿的经络与肾经相通,牙齿的健康与否与肾息息相关。
当肾气渐衰时,牙齿会出现松动,甚至脱落,相反,我们通过强健牙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养肾的效果。
强健牙齿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叩齿”,即上下两排牙齿相互撞击,值得注意的是,在叩齿的时候,不要用力过猛,避免咬伤舌头、嘴唇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第三个古方:提肛术提肛术同样是道家养肾古方之一,方法:身体放松自然而立,呼气时有规律的向上提收肛门,吸气时放松,每次坚持5分钟即可(大约重复50遍提肛动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值得一提的是,提肛术除了可以养肾外,还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养五脏、延年益寿等功效,据说康熙晚年就一直坚持以此术来养生。
第四个古方:食疗“药补不如食补”,食疗是古代道家养肾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黑芝麻、山药等就是很好的养肾之物。
黑芝麻除了有补肝肾之效以外,还具有延年益寿、滋润五脏、缓解便秘、降血压、滋发养发等功效。
道家内功十二段锦
道家内功十二段锦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微摆摇天柱。
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
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顿。
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
金块十二段,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万疾化为尘。
修炼方法:第一段锦: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方法:盘腿坐在蒲团(或大方凳或床上)上,轻闭两眼,舌舔上腭,摒除心中杂念,调息(轻细无声)10分钟。
坐姿要求身体正直(脊梁挺直,腰不可软),身不可向后倚靠。
注:握固,气功修炼中,手的一种姿态。
握固的方法是,屈大拇指于四小指下,或以大指掐中指中节,四指齐收于手心。
静思:是静思息虑,神不外驰。
第二段锦: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方法:上下牙齿相叩作响三十六次,有固齿的功能。
“昆仑”即指头部,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脑(此时两手掌心紧掩耳门)。
呼吸9次,气息微微不使有声(与叩齿同时做)。
第三段锦: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方法:上式毕,呼吸 9 次。
放下所叉之手,两手掌掩在两耳处,食指叠于中指之上随即用力滑下,弹在后脑上,状如击鼓(此即气功术语之“鸣天鼓”),左右指同时弹击24次。
第四段锦:微摆摇天柱。
方法: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也随之左右摇摆,各24次。
注:天柱就是后颈,颈椎统称“天柱骨”。
第五段锦: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方法:以舌在口中上下左右搅动,使生津液,然后在口中鼓漱三十六次,分作三次咽下,要汩汩有声。
注:神水——津液;赤龙——舌。
第六段锦: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方法:吸气一口,停闭不呼出,两手互搓至发热,急分开摩擦背后“精门”,一面摩擦一面呼气,反复练26次,做完后收手握固。
注:精门即后腰两边软处——肾腧。
第七段锦: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炼精化气秘法,透彻之极!练气一层功法
炼精化气秘法,透彻之极!练气一层功法炼精化气秘法,透彻之极!练气一层功法发表于 2012-7-7 21:10:42炼精化气秘法,透彻之极!先是阐述该法的特点和意义:一、该法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丹道功传统气功一般不是打命门内窍,而是打会阴。
如道家正宗丹道功从下丹田练起,打开阴跷库,然后走任督二脉循环。
而且小周天那个督脉走的不是外面,而是走的脊柱里面,这样就把先天气的信息量直接通过督脉上升到头部。
头里面藏神,生殖系统阴跷库这儿藏阴精。
精气是物质性的先天混元气,全息性比较强,意识里面神的全息性比较强,神和精气结合到一起,能强化人的全息性。
所以一般道家丹道功要打开阴跷库这个内窍。
但是那样打有很多困难,道家练丹派那样练成功的也很少。
为什么呢?如果练己筑基的功夫不纯,意识的稳定性不够,精气一充足就可以化成后天浊精,这样全息的气就凝固成有形物质而散掉了。
说后天的精是浊精,但过去练功为什么又那么看重精?因为精是无形的先天混元气众多的信息变成的有形物质,精丢了,先天混元气也就流失了。
(说到了点子上,透彻得很。
传统丹道功讲了很多功法,但不直接讲功决。
明朝之后出的《伍柳仙宗》已经写得很详细,而民国初年的赵避尘写的《性命法决明指》则更系统、更详细,但是成功者非常少。
赵避尘说要度八百弟子,可他的弟子们哪个修成了?采小药结小丹。
采大药结大丹,然后出阳神,然后再怎么怎么……他都讲得很清楚啊。
还不要说他的弟子们,他自己也没修成嘛!东北有个赵大法师,不知道是不是他哥哥,看来已经修到一定程度,但还没修到最后一步。
什么道理呢?并不是懂得了方法就解决了问题,关键在于意识修炼,也叫练己筑基。
过去讲,未练还丹先练己。
练己筑基不纯,得了丹决也解决不了问题。
说句不客气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往高层次练。
这句话不是说哪个人不能练,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意志非常坚定,不为各种影响和刺激所动。
若做不到这一点,知道了方法也没用。
所以过去老师经常出各种难题为难徒弟,一年二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教口诀,磨徒弟的性子。
传统武术之少林9式内功秘法!
传统武术之少林9式内功秘法!传统武术对我们的风气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这种品质始终影响着国人。
岳飞作为战将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能舍生忘死,精忠报国,积极抵御外来的侵略。
爱国武术家霍元甲能够在民族危难的关头,挺身而出,应对外国大力士的挑战,后来又创办精武体育会,致力于以武术来强国强民,这是民族气节在一个爱国武术家身上的体现。
一、仙人拱手势【口诀】束带紧腰,逼气全神。
交指反掌,推送双捶。
屈膝下腰,伏地施礼。
仰首朝天,凹腰腆肚。
二、霸王举鼎势【口诀】双手分水,两脚挣力。
大鹏展翅,全身使力。
力举千斤,提杵骑马。
双捶分裆,搬鞍骑马。
金盘托月,全身积力。
意领动作,气运其后。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三、左右插花势【口诀】双手扶靠,两脚并立。
仙人指路,骑马屈膝。
单手过脑,逼气实腹。
一手抱肋,屈膝勾脚。
双手交合,收功提气。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四、枯树盘根势【口诀】犀牛望月,推送双掌。
鹞子翻身,窝里抱捶。
海底捞月,屈躬下腰。
背面回手,贴臂收功。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五、夜叉探海势【口诀】单手举鼎。
屈腰扑地。
单捶偏肋。
把湾掬水。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六、推窗亮格势【口诀】来往抽锯。
推山拔木。
提肛蹬膝。
迎风双掌。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七、韦陀献杵势【口诀】头前分手。
二郎担山。
合手举鼎。
骑马收闭。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八、老僧入禅势【口诀】降龙伏虎。
逼裆劈岔。
分裆骑马。
燕子双飞。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九、铁牛耕地势【口诀】背面定息。
并立逼穴。
拔力分筋。
攒捶积力。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传统武术在现代人们的选择下,也积极地发挥着其健身功能。
传统武术的健身功能是早期就有的,只是古代武术的技击性占主要地位,而健身则处在一个从属的地位。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基本内功心法
基本内功心法一,通天贯地法其基本要求如下:全身充分放松,双足分开约与两肩,同宽,两腿微屈,敛臂如坐高椅,小腹圆,勿挺胸凹肚,头顶如悬一线于天穹般正直,拨背,晨肩,双臂微屈,指尖向天,两掌谣对,自然呼吸,双目微闭,舌抵上腭。
意念:想象头顶上方有一灼热光明的太阳,其热流(能量流)自头顶百会穴及双掌心进入手,手,顺体内面下及肩、胸、腹、腿、足入地。
凡热流过处,都应尽可能想象出其热、光、流动的感觉特征,方可事半而功倍。
练功时间:无时无刻不可以练,长短不限,多多益善。
如在行走或工作、开会时练习的话,则双臂不用举起,垂下或放桌上,腿直均可,只需心中想着热流的运行即可。
练功反应及功效:练习"通天贯地秘法"一至数次,即可明显感觉到百会、掌心劳宫、涌泉等穴发热,发麻、心跳或如有虫蠕动,或自上而下有暖流、电麻、微风流动感,或有清凉、清新、身体沉重、轻飘感、或腹中肠鸣,失气(放屁)等等。
这些,都是大自然之精气进入您体内,发动内气的正常现象(古人谓之"得气"),完全不必恐慌,顺其自然坚持练功即可。
练习"通天贯气秘法"可治疗高血压、风湿、类风湿、失眠健忘、、肾亏、阳痿等多种慢性顽症,功效卓著。
二、快速聚气结丹秘法:混元一气法"丹"是道家气功对"气团"的称呼。
通俗地说,把"气"通过一定的方法聚集到一起,既称为"丹"、"丹"是"元精"高度积聚的产物,具有高能量,大密度、可运转的特征。
它的生成表明气功修练进入新的高一级境界。
混元一气法练习的方法如下:基本要求:双手平举在胸前,两掌心向内朝胸,指尖相对。
其他各部位要领与"通天贯地法"相同。
呼吸节律为:缓吸满--闭气闭呼......如此循环进行。
意念:想象丹田里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球,发出耀眼的红色和金黄色光芒。
真传龙虎劲三式:运气长筋,易筋换劲、敛气入骨,炼力入髓
真传龙虎劲三式:运气长筋,易筋换劲、敛气入骨,炼力入髓习龙虎劲功法,皆能令弱者变强壮,力小变力大,练就龙筋虎骨,为中国功夫真传.并且育养浩然之气,更具大无畏精神,故有此名。
此功系民间古传,理论依据《易筋经》,可以说是易筋功夫的一支脉。
古人云:“骨弱筋柔以握固”、“抻筋长则劲力大”本功既重骨力又强筋劲,故具强壮筋骨之作用,其要诀是“运气长筋,易筋换劲”、“敛气入骨,炼力入髓”。
国术家说:“宁练筋长三分,不练肉厚一寸”,练习此功可以在不使肌肉纤维变粗的情况下,而能劲力倍增,练成铜筋铁骨。
现选择其中重要几式,介绍于大家。
一内壮劲源(内功)1、童子拜佛:两脚分开略比肩宽,呈骑马蹲裆势,双手合掌,距胸前半尺。
要求全神贯注,松腰开胯,含胸拔背,垂肩沉肘。
做吐故纳新,以鼻吸气,以口呼气,行三次。
然后服气吞津,急收小口,如喝水一般,舌抵上腭,将新鲜空气纳入口腔,将口腔内气像吞咽食物一样,牵动喉咙咽下,将所咽气,以意送下,贯入丹田。
气贯丹田后闭住,丹田稍用力,小腹随之向外扩张,使之充实。
闭息凝神,意守丹田,同时默念“凝神意注丹田”一遍,然后将气由鼻缓缓喷出,紧接细、匀、深地用鼻吸气,再将气微用力急速喷出。
按以上方法做九遍功。
2、一字蹲马:左右脚尖分别朝向左右侧,与肩同宽,两连线为一直线,下蹲成马步,此马步与一般马步有别,故称为“一字马”。
双手反手叉于腰侧,四指朝后,拇指朝前。
静站5分钟。
3、嘿气鼓腹:两手叉腰如定式,吸气时双唇紧撮,成圆形,舌抵上腭,发“儿”字音,呼气时开口,发“嘿”字音,声应由丹田(小腹)发出,意注小腹。
以上动作同时进行,不可先后进行。
发声应用力鼓荡腹部。
发声吐字36次。
4、排打击鼓: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成马裆,双目微闭,气沉丹田,两手经体前向两侧分开(缓慢)并上下摆动,与身体摆动相吻合。
全身放松,半握拳以口吐气排打胸部,发龙吟声,以腰发力,以鼻吸气,重心稍上提,恢复原式。
易筋洗髓导气入骨,“内功”竟如此简单
易筋洗髓导气入骨,“内功”竟如此简单《易筋经》想必大家都从影视作品中知道它是厉害的武功秘籍。
我最近看了一篇《易筋洗髓宝芨》内壮篇。
虽然我也没看过易筋经,但从名字上看我感觉应该都是类似的功法。
并且道理的很通透,方法很简单。
就是用双手去“揉”来进行修炼。
通过手来导气入五脏和入骨。
从作者的文字语言方式来看,应该是一位老前辈(不知道是何人)。
下面分享和转述一下:真正意义上的内壮(家)功夫文中作者阐述:内壮/内家功夫唯有首先修炼内部脏腑功能,进而改善人体机能,然后发掘出人固有的潜能。
修炼方法就是导气入筋膜肌肉组织和五脏,进而“导气入骨”,通过练功能达到骨坚髓满、五脏充实、气血通畅、骨节通灵。
从而产生抗打、抗热、抗寒、抗病功能。
如用于武术能产生神力,并且这种效果一旦出现就不容易退化(但非绝对不退)。
作者称只有这样的功夫才称得上是内家功夫,而且必定是“内壮功夫”。
精气神练习内功也要讲究精、气、神。
固精-生精-化精。
由动入静的过程,先动后静,练好后天,先天自现。
培元固本- 玉环穴生发元气、增加真气、锻炼肺气、强化肾气。
使之充盈五脏六腑,外润皮毛,其于行、走、坐、卧之间均可练习,初练时可以立、坐、卧三种方式。
玉环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穴位,其位于:脐后,命门前,心下,会阴上。
这其中空悬一穴,即玉环穴。
玉环穴是人体产生元气的所在。
也是道家结丹之丹田,故名丹田(下丹田),古丹道家炼内丹入手即练这个部位,·称之为”金鼎”。
站立势:双足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双膝微曲,尾闾中正,头项上领,目微闭,双臂环抱,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手心向内,手掌对准玉环穴,意念能集中于玉环最好,若有走念不妨,觉后意念重注于玉环穴,不求高度入静。
一个星期内必丹田渐暖,此即元气生发现象。
一个月后加入如下意念:站立时,宇宙四面八方之白色元气从四肢百骸汇入玉环穴中,练功日久,则能达”内气不出,外气反入” 之境,如此渐至天人合一,”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内外元气均汇入玉环,此诚内壮之源也。
?敛气入骨练内功
敛气入骨练内功作者:不详来源:以武入道(ID:gh_rudao)以武入道书品敛气入骨内功敛气入骨内功是武学正道,是源自道家丹道内功产生惊人内劲的武学真功。
此拳能增强肾气,练出浑厚的内劲,劲贯四梢,神力惊人。
实在的练出“钢筋铁骨、内劲神力、穿透内力、出拳生风、抓树撕皮”,真切的浑厚内劲,拳脚内劲穿透力极强。
本功特点:一:充实三宝,机能旺盛。
精足血旺耐饥寒。
二:骨髓坚实,气血源源生发,皮肤细腻红润。
三:大增惊炸力和浑厚内劲,遍体红润、目光如电、丹田火热、浑身如绵里裹铁,出现“骨重筋灵”的生理变化。
四:百日修炼,腰粗一寸,绕脐肉起。
久练可达:板肋牛脊。
气血内劲贯通四梢,充分滋养筋骨。
骨膜腾起,髓满骨坚!随着肾气充盈,饭量大增、欲望减少、精满气足、气血旺盛、金刚之体。
五:肾精和脏腑营养充足,则坚厚骨质,筋强骨壮。
双臂如鞭,骨坚如铁。
内劲夯实,贯牛碎铁。
拳重千钧,力透筋骨。
六:道家固精养命秘术(养精蓄锐,精足才能血旺,全身发热,激发内劲!)敛气入骨内功修炼百日即可先天纯阳精血撞开任督两脉,心肾交融,打通百脉。
练此功一月之内达到腹部出现“咕咕”的肠鸣音,矢气增多;一个月后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两个月后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全身有温暖的舒适感,口中唾液增多。
经过长期的练“气”、练功、练拳的积累,使之逐步培养壮大,疏通四肢百骸之经络,技击时就能迅速地把平时积蓄的生物电能发放出来,这就是真内劲!本功可在几日内产生强烈气感,,仅仅 3 3 个月左右便可打通全身经络,,达到大小周天运行。
练功时一天一个变化,肉体日异质变,全身轻盈飘渺,麻软舒适。
这一纳气结丹法的功用很大,可激活人体各种神经系统及细胞,能治疗百病,并使人思维敏捷,记忆力超群,精力十分充沛,身心非常强健,随着内功的内气逐渐充盈,全身各大小肌肉群快速凸出隆起,软如棉,硬似铁,,100 天后筋骨拧转,气血膨胀,力量倍增,全身渴望排打,打才舒服,不不打发痒,出拳生风,跺地如雷。
“俯身拱腰”敛气入骨
“俯身拱腰”敛气入骨俯身拱腰法是内功修炼中炼气入骨、元气洗髓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法练习的主要部位是脊柱。
此式着眼在督脉(此经络行走在后背部脊柱上),兼练太阳膀胱经(此经络行走在后背部脊柱的两侧)。
俯身拱腰可松动脊柱各椎骨。
伸腰时,可加强背部肌肉、金膜、脊柱韧带......的收缩功能。
不仅督脉功能因之加强,膀胱经功能也因之加强。
足太阳膀胱经是五脏六腑经气之转输处。
督脉又能统领一身之阳气,故此式是练气入骨的重要方法。
俯身拱腰从外形上看与一般武术的下腰动作差不多,但区别有两点,一是弯腰时脊柱逐节卷曲而下,而不是一弯腰就下去,二是下去以后的动作是拱腰,不是单纯的用头或手做动作。
正是这两点区别,使它具有了松腰的功效。
上起时能清晰地感到腰椎和胸椎的活动,做脊柱逐节卷曲而下的动作,得一节一节地下去。
反复做前、左、右、得一节一节地做下去。
然后“俯身拱腰”手掌向外,顺拐行走。
二、震动尾闾法先双腿盘坐。
双脚微盘能交叉即可,然后用脚掌外缘骨用力站立(站的过程中膝盖不可触地)。
这个方法不需要完全站立起来,只要臀部离地10至30厘米就行。
由于重力作用,臀部落地时正好使尾骨撞击地板,这个动作就完成了。
这种撞击面积较大,安全无痛。
为保万无一失,开始臀部可垫棉垫,站起的幅度也宜由小到大,或面前有人帮忙拽起也可,主要目的就是要震动尾骨,使任脉会阴穴与督脉长强穴得以顺接。
这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一步(有骨结核、骨质疏松及急性腰扭伤者,忌用此法)。
别小看这一站一坐。
站时吸气使整个脊椎督脉气冲灌顶,落下呼气时自然气沉任脉丹田,乃用意而不用力妙法。
这对妇科病、肛肠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还可强壮肝肾功能,且能降压安神,治疗腰膝疼痛。
只要锻炼时从容和缓,不急不躁,锻炼后都会有气力大增的感觉。
三、壁虎爬行法我们都看过壁虎或诸如蜥蜴、鳄鱼的爬行吧,本节这个动作就完全依照它们来进行,爬行得越像越好。
但是在地板上练时不用真的往前爬,如果真的向前移动了,那就必然是四肢在用力,而这个锻炼法四肢是不用力的。
通天彻地法(也称俯身拱腰法)
通天彻地法(也称俯身拱腰法)通天彻地法(也称俯身拱腰法)是笔者在师传基础上深入研炼的结晶,是太极内功修炼中炼气入骨、元气洗髓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法练习的主要部位是脊柱。
现代医学认为,脊柱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由颈椎、胸椎、腰椎、尾椎组成。
脊柱中央有管道,称之为椎管,其中容纳脊髓。
脊髓上端直接连于颅内脑组织,下端在脊髓圆锥以下形成马尾。
由脊髓分出的神经根,从脊椎的椎间孔穿出,分出各种神经分布于全身各部的组织器官,主管着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等功能。
脊柱也是人体的支柱,不仅承载体重负荷,缓冲震荡,而且参与组成胸腔、腹腔、盆腔的壁,保护胸、腹、盆腔脏器,四肢与头颅均直接或间接地附着在脊柱上,任何部分的负重、受力均可传达到脊柱。
可见,脊柱对于人体生命活动是多么重要。
通天彻地法就是一种以锻炼脊柱为主的内功修炼法,对于练习太极拳者有很好的促进内功修为深化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如下:在形体上,主要是从脊柱的动作入手来强化脊柱的功能,进而使大脑(意元体)及周身组织器官功能得以调整和加强;在意念上讲究神气合一,使精神直接转化为能量,从而使人体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开发。
为什么把“俯身拱腰”称作:“通天彻地”呢?这是针对练功层次而讲的。
“俯身拱腰”是根据功法中的形体特点来命名的,而“通天彻地”则是练功过程中整体意境的表述,同时也是练习本法所要进入的状态和达到的目的,即用真气打开全身的穴道、毛窍和腠理,运用体呼吸接通天地之气,使意识与虚空相合,把虚空的信息(真气、元气、混元气)直接用意念接收到体内,使之成为一股能量在人体内畅通地运行,从而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
为让大家系统地掌握通天彻地法的内涵,本讲座主要分十二部分进行(散仙按:似乎应为九个部分),其中第六部分又分为整体慢起和快速上起两个层次来阐述。
一、人天混融(胸前合十)古人认为人与天地大自然都是一气化成的。
《内经》中指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帝曰:何谓也?歧伯曰:本气,位也。
房中九术译文
房中九术译文
房中九术包括龙翻、虎步、猿搏、蝉附、龟腾、凤翔、兔吮毫、鱼接鳞和鹤交颈。
龙翻:女方仰卧,男方俯卧,男方的身体正好压在女方的私处,用身体进行刺激。
虎步:女方俯卧,臀部抬起,头俯在床上,男方跪在女方的身后,双手抱住女方的腹部进行。
猿搏:女方仰卧,男方健康女方的双腿,女方的双膝后退到胸部的位置,然后臀部和背部都向上举,然后在进行。
蝉附:女方俯卧伸直身体,男方趴在女方身后,然后将臀部稍稍抬起,这样利于女性阴道的分离和健康。
龟腾:女方仰卧屈起双膝,男方把女方的双足推动胸部的部位进行。
凤翔:女方仰卧把脚举起来,男方跪在女方的大腿之间,双手按席,深深地来进行。
兔吮毫:男方仰卧把脚伸直,女方跨坐在男方的身上,膝部在男方身体的两边,然后女方的头是朝向男方的脚,在这种状况下进行。
鱼接鳞:男方仰卧,女方跨坐在男方身上双腿向前。
鹤交颈:男方叉开双腿坐着,女方跨坐在男方的大腿上,用手抱住男方的脖子进行。
以上译文仅供参考,请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阅读相关内容。
敛气入骨通天地俯身拱腰法《中华养生保健
敛气入骨通天地俯身拱腰法《中华养生保健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敛气入骨通天地俯身拱腰法《中华养生保健敛气入骨通天地俯身拱腰法《中华养生保健通天彻地法也称俯身拱腰法是笔者在师传基础上深入研炼的结晶是太极内功修炼中炼气入骨、元气洗髓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法练习的主要部位是脊柱。
现代医学认为脊柱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由颈椎、胸椎、腰椎、尾椎组成。
脊柱中央有管道称之为椎管其中容纳脊髓。
脊髓上端直接连于颅内脑组织下端在脊髓圆锥以下形成马尾。
由脊髓分出的神经根从脊椎的椎间孔穿出分出各种神经分布于全身各部的组织器官主管着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等功能。
脊柱也是人体的支柱不仅承载体重负荷缓冲震荡而且参与组成胸腔、腹腔、盆腔的壁保护胸、腹、盆腔脏器四肢与头颅均直接或间接地附着在脊柱上任何部分的负重、受力均可传达到脊柱。
可见脊柱对于人体生命活动是多么重要。
通天彻地法就是一种以锻炼脊柱为主的内功修炼法对于练习太极拳者有很好的促进内功修为深化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如下:在形体上主要是从脊柱的动作入手来强化脊柱的功能进而使大脑意元体及周身组织器官功能得以调整和加强在意念上讲究神气合一使精神直接转化为能量从而使人体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开发。
为什么把quot 俯身拱腰quot称作:quot通天彻地quot呢这是针对练功层次而讲的。
quot俯身拱腰quot是根据功法中的形体特点来命名的而quot通天彻地quot则是练功过程中整体意境的表述同时也是练习本法所要进入的状态和达到的目的即用真气打开全身的穴道、毛窍和腠理运用体呼吸接通天地之气使意识与虚空相合把虚空的信息真气、元气、混元气直接用意念接收到体内使之成为一股能量在人体内畅通地运行从而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
为让大家系统地掌握通天彻地法的内涵本讲座主要分十二部分进行散仙按:似乎应为九个部分其中第六部分又分为整体慢起和快速上起两个层次来阐述。
健身十式之“俯身拱腰松督脉“用于背肌、脊柱、肾病等的治疗!
健身十式之“俯身拱腰松督脉“用于背肌、脊柱、肾病等的治疗!经络论认为,经络内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这就是说每一条经都是里面连着内脏,外面分布到四肢,每条经中的气,都有其流动特征。
身上的经脉是互相连通的,手与手指是手的阴经与手的阳经交接之处,头是手的阳经与足的阳经交接之处,足是足的阳经与足的阴经交接之处,胸腹是足的阴经与手的阴经交接之处。
另外,人的真气与外界之气是要进行交换的,而外气进入身体多是从手足之端进入人体内。
一向被中医所重视的“井荥俞(阳经中还有原穴)经合”——五俞穴,就是外气(当然也有体内的经外之气)直入经脉的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络论中把四肢末视为经络的根本,而头与躯干的内脏部位,是它结束的标位。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篇》中说: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舌本)。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目)。
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钳耳一顽颡也)。
少阳根于窍阴,结于葱笼(耳中)。
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
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
足少阳根子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
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解溪),入于人迎丰隆也。
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窗支正也。
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牖外关也。
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
正是由于各条经脉的交换部位、气的内外出入的交换部位、经络的本、根多在肢端,所以形神庄就根据这些经络、气血循环的道理进行安排,着重活动肢端末节。
如第二、三节都是上肢的肢端,七、八、九节都是下肢的肢端。
第一节是头部的端头,这是因为根结的结在头上,根在肢端,头一动就会带动四肢,而四肢一动就把全身的经络、气血牵动起来了。
这就是形神庄气功以形引气的机制,也是形神庄功法的理论根据和身体气化表现。
Q以它可以内连脏腑之气,外通膜络之气,使周身成一整体A健身十式总的要求是“身形合度,姿势合法,神注庄中,气随庄动。
敛气入骨的——中宫运气法
敛气入骨的——中宫运气法中宫运气法,是气功练至相当阶段的一种提高功法。
它旨在通过意念的导引,配合全身拍打,使内气逐步敛入骨髓以达到行气最深目的的一种洗髓之法。
此功经常练习不仅能从根本上增强一个人的体质,而且对一些沉疴瘤疾的疗效也尤为显著,笔者经师所传,练习数年,颇有体会。
第一步“收心摄神”每日清晨,习者择一清静优雅之处,面南而立,全身放松,虚灵顶劲,舌舐上胯,两眼微开一线之缝,目光内含,双手自然下垂,两腿曲不过膝,脚趾扣地,整个体势纯任自然。
两目内视印堂穴,使精神完全集中,尔后行功。
此法虽简单,但却是练好气功的第一步,做不好就会心猿意马,难得心神合一,以致意乱气散,无从行功。
第二步“导气洗髓” 接上法后,两手掌心向上(图93),慢慢上举至头顶,合抱于百会穴,距穴约15厘米左右(图94),意想天空五色紫蕴之气,回绕盘旋在头顶,从百会而入,徐徐贯入髓海(后脑)。
从髓海下脊柱,沿整个脊柱髓腔内节节而下,直至尾闾骨尖。
当气从头顶而下时,双手掌心向下亦随之从头而胸,左右下按至小腹两旁(图95),此时使气在会阴穴略守片刻,候会阴穴有跳动感后,再意想从会阴一分两支从大腿骨髓腔内导气而下,一直贯到脚趾骨的末端,意想天空五色紫蕴之气缓缓注入地下 (从百会下到脚趾,整个行气过程中不能使神气一点外驰,必须全神贯注髓腔之内,否则神气一散,还得从头再来)。
然后再意想地灵之气从两脚涌泉穴徐徐而入,仍按原路返回至会阴穴。
从会阴穴沿任脉而上,入胸骨至天突,再从天突一分两支入锁骨,而进上臂骨,终达十指末端。
当涌泉而入的地灵之气上行到会阴时,双手此刻由小腹旁变掌心向上,随气上捧(图96)。
气从天突一分两支,两手亦由天突左右平分慢慢伸直,意想地灵之气从十指骨缓缓而出。
从百会到脚趾,从涌泉到十指,为气通行一周。
如此每天早晨通行九遍第三步“引气拍打”。
通过以上真气在全身骨骼髓腔内的来回运行,此时全身气血已经鼓荡,再加之摩揉拍打,使鼓荡之气逐步敛入骨髓,久而久之内脏可视,其拍打法为:自制一小布袋,长约尺许,粗细如棒槌,内装绿豆或细沙。
密不外传-“行走坐卧”练内功!
密不外传-“行走坐卧”练内功!如果我们将太极拳训练的某些原理(如用意不用力、虚实相转)贯穿于日常生活的行站坐卧中,就既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又增加了训练太极拳的时间与空间,盘架训练的效果会无形提高。
行在尾闾“尾闾中正神贯顶”是太极拳盘架训练的窍要这一窍要如在日常行走中运用,则意在尾闾平移。
走有多种形式,如平走、爬高、走低、急走、慢走、负重走、提物走等。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注意尾闾。
尾闾松胯便松,行走时必轻松。
尾闾如小木船的舵。
船在江河中行走时舵控制方向,保证行船平直。
就人体而言,尾闾保证身体的中正、调节方位。
向前平移时,尾端如同小滚珠,尾闾移动带动重心移动、扭腰转胯,且带动下丹田前后滚动内转,两腿如同生翅,走路时感觉松活而不疲累。
站在“三顶”古语“站如松”,即站姿要端正、中直、平稳站有三种形式。
1.双脚自然分开、重量平均站立;2.偏沉站立:3.“三体式”站立,即斜向出一只脚。
这三种形式均可站出太极拳味,方法是“三顶”加“二钻”。
所谓“三顶”,即头向上顶——百会向上,头脑虚灵;膝盖前顶——膝关节似顶非顶,利于下肢松活;舌尖轻顶上腭——利于润化金津玉液。
所谓“二钻”,指两脚涌泉穴如钻出一根针钻向地底。
两脚均衡站立时,则前后有别且相随,前紧而沉、后松而浮,转化为前松而浮、后紧而沉。
如偏沉站立、三体式站立,则注意身体中垂线的移动,左重移于左踝内侧,右重则移于右踝内侧。
坐在会阴“坐如钟”有端庄、正直、内守之含意“精神内守,体安从来”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为前提。
坐亦有道。
一般人坐时是习惯加随意,坐在软沙发上还要加软坐垫,殊不知这样坐着往往会掩埋会阴,不利于经络通畅。
从百会至会阴是佛门所示的身体中脉,在养生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如会阴遮蔽,则中脉阻滞,害处甚多。
要改变这种状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于一般木凳上就座,关注会阴空露。
古人制作的条凳不仅仅是为节省木料,而且利于正确的坐姿。
人生来臀部凸突,就是为了利于会阴外露,然而多数人不知此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敛气入骨通天地(俯身拱腰法)通天彻地法(也称俯身拱腰法)是笔者在师传基础上深入研炼的结晶,是太极内功修炼中炼气入骨、元气洗髓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法练习的主要部位是脊柱。
现代医学认为,脊柱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由颈椎、胸椎、腰椎、尾椎组成。
脊柱中央有管道,称之为椎管,其中容纳脊髓。
脊髓上端直接连于颅内脑组织,下端在脊髓圆锥以下形成马尾。
由脊髓分出的神经根,从脊椎的椎间孔穿出,分出各种神经分布于全身各部的组织器官,主管着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等功能。
脊柱也是人体的支柱,不仅承载体重负荷,缓冲震荡,而且参与组成胸腔、腹腔、盆腔的壁,保护胸、腹、盆腔脏器,四肢与头颅均直接或间接地附着在脊柱上,任何部分的负重、受力均可传达到脊柱。
可见,脊柱对于人体生命活动是多么重要。
通天彻地法就是一种以锻炼脊柱为主的内功修炼法,对于练习太极拳者有很好的促进内功修为深化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如下:在形体上,主要是从脊柱的动作入手来强化脊柱的功能,进而使大脑(意元体)及周身组织器官功能得以调整和加强;在意念上讲究神气合一,使精神直接转化为能量,从而使人体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开发。
为什么把“俯身拱腰”称作:“通天彻地”呢?这是针对练功层次而讲的。
“俯身拱腰”是根据功法中的形体特点来命名的,而“通天彻地”则是练功过程中整体意境的表述,同时也是练习本法所要进入的状态和达到的目的,即用真气打开全身的穴道、毛窍和腠理,运用体呼吸接通天地之气,使意识与虚空相合,把虚空的信息(真气、元气、混元气)直接用意念接收到体内,使之成为一股能量在人体内畅通地运行,从而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功效。
为让大家系统地掌握通天彻地法的内涵,本讲座主要分十二部分进行(散仙按:似乎应为九个部分),其中第六部分又分为整体慢起和快速上起两个层次来阐述。
一、人天混融(胸前合十)古人认为人与天地大自然都是一气化成的。
《内经》中指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帝曰:何谓也?歧伯曰:本气,位也。
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
就是说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是可以认识与掌握的。
对此,《太平经》说得更明确:“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
分为三体,各有自始祖”,又说:“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
形体有三名:天地人”。
即人与天地同为宇宙大自然的一部分,共同享受大自然的哺育。
太极内功修炼的过程,就是人与宇宙大自然混化(人天混化)的过程。
在练功开始,即调整身形和起势时,就要直接从人天混融入手,通过意念导引、形体运动、气机升降,使人与大自然进行开、合、出、入、聚、散、化的混化,从而使练功者达到天地人相合的境界。
其具体方法,就是人通过调整身心,使之进入一种“道心”的修炼状态中,用以意引气的方式,打开天门,接通上方虚空;打开涌泉接通地下虚空,如此就可使天地人合为一个混元整体。
古人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止是枉然”。
内功修炼中不跑念头,注意力集中,意守体内,多注意身体相应部位的变化,久而久之,体内气机就能动起来,精神随着形体的调整也就提起来了。
怎样提起来?就是在锻炼的过程中,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落地生根,脊柱上下似呈一直线,在放松的状态中,神意照体,引动清阳之气上升,从而将身体(精、气、神)提起来与天地的虚空连为一个整体,达到顶天立地,形松意充之境界。
(一)动作详解: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眼轻轻闭合,全身放松。
两手插入地下虚空,在浓浓的大气海中心,虎口带动,体前捧球上升,至胸前呈合十手。
(二)意境指导:调整好身形后,进入放松入境的状态,意念两腿站在无限深远的大气海中心,随着手指微动、手心含凸混融地气,像有一种若有若无的能量在混融,然后用意念把它拢聚成一个大气球,然后把这个气球很形象地捧起来。
这个过程就是天人合一的过程。
意识里有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神与气合”的意境。
(三)内涵解说:一个非常简单的捧球,内涵无穷的奥妙。
当我们两手体前捧球上升至胸前合十时,要非常形象地把这个气球捧起来(实际上就是捧起虚空的能量)贯到体内。
这合十手是一个定心诀,你安安静静地体察体内的气机,闭着眼睛向里看,耳朵向里听,若接到人天混融的整体信息一般,一下子就会领悟“自性”(修道者讲的道体,即渐修与顿悟所感觉到的一种状态)而打开心窍。
在心窍似开非开的过程中,意识里会出现心包天地、心包太虚的意境。
这实际上是我们的心与万物混在一起了,虚空有多大,心胸就有多宽。
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感觉到有种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感,让自己珍惜现在的机缘,刻苦研练,使自己的身心更加完美,进而为造福人类的健康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抻筋拔骨(提气揉腕)(一)动作详解:(接上式)合十手边交叉边上举,举至头顶上方翻掌心向上,两臂伸直轻轻上拔,然后肩臂放松,交叉的双手向上如托物,在头顶正上方轻轻地揉动,两腕交互沿前、上、后、下的方向划立圆。
如左腕向前、向上时,左肩往上带,左腕向上拽,左臂伸直,同时右臂向后、向下放松,肘微曲;右腕划圆动作与左腕相同,方向相反。
两腕交互划圆抻动,反复体会。
(二)意境指导:合十手于胸前,心静体松。
合十手交叉上举时,好像体内有一根透明的气线冉冉升起,意念打开头顶天门,升至上方虚空。
意识里把自己比作是一个“胎儿”,而虚空是一个具有无限能量的“母体”。
一根形似彩带的气线将“胎儿”与“母体”相连,把虚空的混元气源源不断地收入体内。
(三)内涵解说:在上方虚空揉腕的过程中,两脚并拢,周身中正,提前阴、收小腹、松命门、垂尾闾、领百会。
揉腕时必须是手腕旋转,同时牵动肘、肩、胸、肋、胯、膝、踝等各关节都在随着旋转,更主要的是揉动脚心涌泉穴,打开涌泉穴,把地下虚空的混元气接收到体内,这样才能达到上下贯通,这是深层次的功夫内容。
手划立圆时,手要尽量向上拽,用肩往上带,抻动颈椎、胸椎、腰椎,并且把整个胸肋都抻动了。
做得好能抻到脚跟、脚心和脚趾尖,这时涌泉穴在螺旋地碾动。
两腿就好似两根透明透亮的气柱子,气机在体内收敛,全部贯到每一节脊椎里面,这就是“抻筋拔骨”。
在抻动中,把每一个关节都牵动起来,真气在骨髓里鼓荡,这叫“上下内外旋太极,万法归一修内功”。
有了这一层功夫基础,下面的功夫就好练了。
三、顶天立地(轻轻上拔)(一)动作详解:(接上式)松开交叉手转掌心向前,指尖向上,两臂伸直,以腰椎命门为定点,混元窍(中脘穴的中心,但不是实体的穴位,而是一种功夫的窍点,一种特殊的感觉,和实体的身体呈兼容状态)为中心,上提下拉,轻轻上拔,意到极点。
然后全身从上到下(上肢、颈项、胸背、腰腹、下肢)依次放松。
熟练后进入状态即能体会到有一股热流从头顶灌至足底的感觉,这是用拔起来的气贯通了全身的感觉。
(二)意境指导:轻轻上拔的诀窍在于以混元窍为中心上提下拉,这是在抻筋拔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体会到天地人合的意境。
古人认为:虚空是一个大宇宙,天地上下距离八万四千里,上面三万六千里称天气,下面三万六千里称地气,中间一万二千里,称天体混元。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按人的形体来讲:在混元窍以上的是心,心气连于天,称天气。
在混元以下的是肾,肾气连于地,称地气。
心以下,肾以上,中医说的中脘穴里面,叫人体混元。
心肾距离八寸四,心距混元三寸六,心为天;肾距混元三寸六,肾为地;中间一寸二称人体混元,在内功修炼中称之为玄窍,玄窍是内功整体修炼的核心。
师曰:“水火既济心肾通,脾藏中宫融四脏;肝肺相亲情性守,天地人合混元中”。
(三)内涵解说:做轻轻上拔时,要做到松紧并用。
意念:百会往上提,涌泉往下踩,把每一节脊椎、四肢大小关节(包括指关节)与肋骨等全身一切部位都轻轻地拉开,一边拉一边意守体内向里敛气,这是整个练气的过程。
当拔到不能再拔了,一放松,气呼呼地向里渗透,放松的过程就是整个敛气的过程。
这样一紧一松,称为松紧并用,亦属动静一如,阴阳转化,内功洗髓修炼之方法。
比如:高血压病人,在做动作中,微微地一拔,紧后马上放松,久而久之习练,血压就渐渐地降下来了;有的人平时头部不舒服,大多数是因为没达到炼精化气,躯体混元气没有向脏真、神意混元气转化,而是到了头部。
这部分人做轻轻上拔时,要特别注意裹臀、靠胯,上下一起紧,意念全身紧、紧、紧……由意念紧转变为形体紧,当紧到不能再紧了,马上放松,咕噜一响,好像一股热流一下子就通透了全身。
只要气能够在体内转化,就能自由地升降,若能自如地引气内敛到骨髓、内脏里面去,那功夫长得就很快了。
有的人体内局部紧,这属于气血不通,而通天彻地的很多动作要你紧,却紧不起来了,这只是意识紧,没有真正用意念想肌肉贴住骨骼。
如果能做到一紧一松骨肉相连,气自然就进去了,这是武功里松紧并用的练法。
内功修炼,主要在于存心凝神,精神内守,意气内敛,达到上下内外一气贯通。
四、神龙入海(整体慢下)(一)动作详解:(接前式)轻轻上拔,拔到不能再拔时,两手带动身体用意念再次上拔,把身体每一个关节都牵拉开。
双臂夹耳,收下颏,下颏尽量贴胸,沿胸向下,脊柱逐节卷曲而下,在慢下的过程中,背向上向后拱,头往里扣,手向前向下够、拽着往下卷,首先七节颈椎一节一节明显地卷曲而下,然后十二节胸椎逐节卷曲而下,最后腰椎、骶椎逐节而下。
两掌按地,收腹拱腰。
(二)意境指导:练习整体慢下时,速度越慢越好,为什么要慢慢地下?就是要大家认认真真地体会体内气机的变化。
在脊椎逐节卷曲而下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①手与头向前、向下,背部同时向后、向上,每一节脊椎在向下拉开的过程中,都要体现出“二争力”,一边牵拉一边俯身向下,这样把每一节脊椎和周围的韧带都牵拉开,此过程意念向里敛气,真气自然由椎间隙进入椎管内。
在脊椎向下的同时,把脊柱两侧的膀胱经也松开了,随着脊椎的屈伸、开合,督脉上下运动,整个脊柱及其两侧组织的功能都得到了调整。
②初练者或老同志弯不下去腰,可以双手微微地往下抓一抓,带动身体慢慢地往下弯,然后以腰带动左右转一转,轻轻地拍一拍腿、腘窝,这样就能疏通经络气血,使关节灵活、韧带柔软,帮助弯腰。
当腰弯到一定程度再弯不下去时,可以把小腹收一收,意念丹田气贴脊,意到气到,气足腰松,腰椎一松就容易弯下去了。
这是练气入骨、入脊及松腰、松胯之诀窍。
注意:初练者弯腰不要急于求成,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
(三)内涵解说:整体慢下的要求与以前略有不同,过去练俯身拱腰的要求是:头前倾,颈椎下;而现在则是把功法分层次讲,往深一步练,要求是:收下颏,下颏回收找喉头,喉头向后向上找玉枕,玉枕向上找百会,百会虚悬,在这个过程中,提前阴、收小腹、松命门、垂尾闾、领百会,把整个脊柱拉直。
然后下颏沿胸向下,把颈椎的第一节先动起来,里面的气也就跟着动起来了。
如果头前倾,微微地一动,七节颈椎都下了,这与先从第一节颈椎开始一节一节的下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