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管理手册
设备点检管理办法范本
![设备点检管理办法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92dec2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9.png)
设备点检管理办法范本一、概述设备点检是企业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规范设备点检工作,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设备的点检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仪器仪表、电气设备等。
三、责任与权限1. 设备班组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及时记录点检情况。
2. 设备点检员要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岗,熟悉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
3. 设备点检员有权暂停设备的运行,并及时向上级汇报设备故障情况。
4. 设备点检员应当做好点检记录,并及时上报设备维修需求。
四、设备点检内容1. 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设备是否有异常声响、有无漏油、漏水等情况。
2. 设备传动部分的检查:检查设备传动部分是否存在杂音、过热等问题,检查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3. 电气设备的检查: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线路是否安全,开关是否灵活。
4. 仪器仪表的检查:检查仪器仪表的显示是否准确,是否需要进行校准或更换。
5. 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安全门、急停开关等是否正常工作。
五、设备点检频率1. 高风险设备每天进行点检。
2. 中风险设备每周进行点检。
3. 低风险设备每月进行点检。
4. 非运行设备每季度进行点检。
六、设备点检记录1. 设备点检员要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记录表,记录点检时间、点检内容、点检结果等。
2. 点检记录要保留至少一年,并定期进行归档,供日后参考。
3. 点检记录应如实填写,不得隐瞒存在问题或弄虚作假。
七、设备点检异常处理1. 设备点检员在发现设备异常时,应立即暂停设备运行,并向上级报告。
2. 上级应及时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设备异常情况,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3. 未能及时处理设备异常情况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相应的经济和管理责任。
八、设备维修与保养1. 设备点检员在确认设备存在故障时,应及时上报设备维修需求。
2. 设备维修人员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维修,并及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设备点检分析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分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ba1e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a.png)
设备点检分析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生产工作正常进行,制定设备点检分析管理制度。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设备的点检、分析和管理工作。
三、制度内容1. 设备点检(1)定义:设备点检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设备故障或潜在故障,并及时修复或报修的工作。
(2)内容:设备点检主要包括设备外观、设备零部件、设备传动系统、设备润滑系统、设备冷却系统、设备控制系统等。
点检内容应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进行细化。
(3)频率: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工作环境、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设备点检的频率,一般为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或年度。
2. 设备分析(1)定义:设备分析是指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根据结果对设备进行评估,发现设备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2)内容:设备分析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行数据收集、设备的故障分析、设备的维修记录、设备的性能评估等内容。
(3)方法:设备分析可通过设备管理软件、设备运行日志、设备维修记录、设备巡检记录等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结合设备技术参数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3. 设备管理(1)保养计划: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包括设备的常规保养、定期保养、预防性保养等内容,确保设备保养得当。
(2)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库存清单,按需定购备件,使设备故障能够及时得到修复。
(3)故障维修:设备点检和分析发现设备故障时,要及时报修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快速恢复运行。
4. 设备改进(1)技术改进:根据设备分析结果和生产需要进行设备技术改进,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质量和可靠性。
(2)管理改进:根据设备点检和分析的结果,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5. 安全管理(1)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安全运行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安全措施:制定设备运行安全规范和操作程序,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范本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b83de5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d.png)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范本一、管理目的设备点检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为规范设备点检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的所有设备点检工作。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在进行设备点检工作时,绝对不能忽视安全,必须正确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确保人员的安全。
2. 规范操作:设备点检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环节。
3. 及时记录:点检人员在点检过程中必须及时记录点检结果和异常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4. 定期维护:点检发现的设备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并按照维护计划进行处理和维修。
四、点检责任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点检计划,并协调各部门的点检工作。
2. 各部门负责指派专人负责设备的点检,明确点检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3. 点检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点检工具和设备。
五、点检程序1. 设备准备:点检人员在点检前必须确认所需的点检工具和设备已经准备齐全,并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
2. 设备观察:点检人员要仔细观察设备的外观和工作状况,注意是否有异音、异味或异常震动等情况。
3. 设备检查:点检人员要按照点检表的要求,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电气系统、机械部件、液压系统等。
4. 异常记录:点检人员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必须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六、点检频率1. 高频点检:对于设备使用频率高且工作环境恶劣的,应进行高频点检。
2. 中频点检:对于一般设备和一般工作环境的设备,可进行中频点检。
3. 低频点检:对于设备使用频率低且工作环境相对良好的,可进行低频点检。
七、异常处理1. 小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发现的一些小问题,点检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简单的维修和处理。
2. 大问题报告:对于一些大问题或需要更高技术水平处理的问题,点检人员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ccb0a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5.png)
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设备点检是企业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和降低事故风险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管理设备点检工作,并确保点检过程中的安全性,制定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点检的各项工作,并确保点检过程中安全可靠。
二、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1. 责任分工1.1 设备点检管理员负责设备点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1.2 设备点检员负责具体设备点检工作的执行和记录。
1.3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确保设备点检安全进行。
2. 设备点检方案2.1 设备点检方案应根据设备的特点编制,包括点检的频率、内容、方法等。
2.2 设备点检方案应由设备点检管理员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3. 设备点检流程3.1 设备点检员应按照设备点检方案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点检。
3.2 设备点检员应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仪器,并确保其正常可用。
3.3 设备点检员应按照设备点检方案的要求,逐项进行点检,并记录点检结果。
3.4 设备点检员在点检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备点检管理员。
3.5 设备点检完成后,应及时整理点检记录,并报告设备点检管理员。
4. 设备点检记录管理4.1 设备点检记录应按照设备点检方案的要求进行记录,包括点检时间、点检项目、点检结果等信息。
4.2 设备点检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并按照规定的保存期限保存。
4.3 设备点检记录的查阅应遵循相关的保密规定,确保信息的机密性。
5. 设备点检安全标识5.1 设备点检过程中,应在设备附近显著位置设置设备点检安全标识。
5.2 设备点检安全标识应包括设备名称、点检时间、点检人员等信息,以便于查看和追溯点检情况。
5.3 设备点检安全标识应随着设备点检的完成而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6. 安全培训和考核6.1 设备点检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设备点检的相关规定和操作要点。
6.2 设备点检员应通过相关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炼铁厂设备点检管理制度范文
![炼铁厂设备点检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5f3c2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9.png)
炼铁厂设备点检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设备是炼铁厂生产的重要基础,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行对于炼铁厂的生产效益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设备点检工作,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制定了本点检管理制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目的本点检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炼铁厂设备点检工作,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频率,保障炼铁厂的生产效益和安全生产。
三、适用范围本点检管理制度适用于炼铁厂设备的点检工作。
四、点检内容1. 设备的外观检查:包括设备的表面清洁,并对设备的外观是否存在严重磨损、腐蚀等问题进行检查。
2. 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噪音、震动、油温等参数的检查,以及设备是否存在异常运行状态的判断。
3. 设备的润滑状态检查:包括设备的润滑油是否充足、清洁,并对设备的润滑系统进行检查。
4. 设备的紧固状态检查:包括设备的紧固螺栓是否存在松动现象,并对紧固件进行检查。
5. 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检查:包括设备周围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
6. 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漏电现象,并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
五、点检频率1. 设备的日常点检:每班点检一次,对设备的外观检查、运行状态检查进行记录。
2. 设备的周检:每周一次,对设备的外观检查、运行状态检查、润滑状态检查、紧固状态检查进行记录。
3. 设备的月检:每月一次,对设备的外观检查、运行状态检查、润滑状态检查、紧固状态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检查、电气安全检查进行记录。
六、点检记录1. 点检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点检,并将点检结果记录在点检表中。
2. 点检记录应准确、完整,并注明设备的点检日期、点检结果和点检人员。
3. 点检记录应及时上报给设备管理部门,并备案存档。
七、点检异常处理1. 点检人员在点检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2. 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设备维修,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车辆点检管理制度
![车辆点检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2c96e4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5.png)
车辆点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公司车辆的管理,规范车辆点检工作,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机动车辆,包括但不限于乘用车、货车、客车等。
三、车辆点检内容1.日常点检:车辆使用人员按照公司规定的点检表对车辆进行日常点检,包括但不限于车身及外观、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制动系统、轮胎系统、灯光及信号系统等各方面的检查。
2.专项点检:定期对车辆进行专项点检,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检查。
3.保养维护: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和维护周期进行保养维护,包括但不限于机油更换、机滤更换、轮胎气压调整、制动系统检修等。
四、点检责任1.车辆使用人员要按照公司规定的点检内容和频率进行点检工作,并及时发现并报告车辆故障。
2.维修保养人员要按照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维修保养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3.管理人员要对车辆点检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确保点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点检记录1.车辆使用人员要对每次点检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给上级领导。
2.维修保养人员要对每次维修保养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给上级领导。
3.管理人员要对车辆点检记录进行核对和归档,建立完整的档案。
六、点检奖惩1.对点检工作积极、认真的车辆使用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2.对点检工作不认真、擅自改动点检记录的车辆使用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
3.对多次发生故障的车辆进行责任追究和整改处理。
七、其他规定1.车辆点检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做到有人员、有记录、有管理。
2.车辆点检工作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点检工作效率和质量。
3.车辆点检管理制度要做到科学合理、简明易懂,确保其执行和有效性。
以上就是关于车辆点检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各位车辆管理人员能够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公司车辆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设备点检管理办法模版
![设备点检管理办法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9ccc5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c.png)
设备点检管理办法模版一、绪论设备点检是企业正常运营和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规范设备点检工作,保证点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特制定本设备点检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设备的点检工作,包括设备的定期点检、临时点检和特殊点检。
三、点检内容和频率1. 设备点检包括但不限于:(1) 设备外观检查: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明显损坏。
(2) 设备电气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漏电现象。
(3) 设备传动检查:检查设备传动部分的链条、皮带等是否松动、磨损。
(4) 设备润滑检查:检查设备的润滑油是否充足、清洁,有无泄漏。
2. 点检频率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频率进行确定,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 日常点检:每班次开始工作前进行,主要检查设备的外观、电气及传动部分。
(2) 定期点检:按照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设备手册规定的时间进行,主要检查设备的外观、电气、传动和润滑部分。
(3) 特殊点检: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和生产过程的需要进行,主要针对特殊设备部分进行点检。
四、点检人员和要求1. 定期点检人员由设备管理部门指定,负责点检工作的组织和调度,必须具备相关设备知识和点检经验。
2. 日常点检可以由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要求必须接受过相关培训,并具备基本的设备知识和点检技能。
3. 特殊设备的点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证书。
五、点检记录和报告1. 点检记录是点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详细填写。
2. 点检记录包括但不限于:(1) 设备基本信息: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点检日期等。
(2) 点检内容:根据点检项目,记录设备的具体情况,包括有问题的地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3) 点检人员签名:点检人员必须在记录上签名确认点检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点检报告是点检工作的汇总和总结,必须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及时提交。
炼铁厂设备点检管理制度
![炼铁厂设备点检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f1409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f.png)
炼铁厂设备点检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炼铁厂设备点检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炼铁厂的各类设备点检工作。
三、责任与权限1. 设备点检经理负责制定设备点检计划,组织和监督设备点检工作。
2. 设备点检员要负责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点检,并及时填写点检记录。
3. 设备点检员发现设备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设备点检经理汇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4. 炼铁厂领导应对设备点检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设备点检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设备点检内容1. 检查设备的外观,确认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松动或渗漏现象。
2. 检查设备的电气接线,并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3. 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确保润滑油的添加和更换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4. 检查设备的传动部位,确认传动装置是否正常运行,存在异常时及时进行维修。
5. 检查设备的工作参数,比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6. 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可用。
五、设备点检频率1. 对于关键设备,每日应进行点检。
2. 对于一般设备,每周应进行点检。
3. 对于非关键设备,每月应进行点检。
六、点检记录与报告1. 设备点检员应及时填写设备点检记录,并将记录报送给设备点检经理。
2. 设备点检记录应包括设备名称、点检时间、点检项目、点检结果和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
3. 设备点检经理应对设备点检记录进行审核,并对存在的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和处理。
4. 设备点检经理应定期向炼铁厂领导汇报设备点检工作和异常情况处理情况。
七、设备点检改进1. 设备点检经理应定期召集设备点检员开展点检经验交流会议,分享点检经验和技巧。
2. 设备点检经理应分析设备点检记录,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3. 设备点检经理应与炼铁厂相关部门合作,共同解决设备点检中遇到的问题,并提高点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八、培训与考核1. 设备点检员入职时应接受相应的培训,掌握设备点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设备巡检(点检)管理办法
![设备巡检(点检)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e46de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7.png)
设备巡检(点检)管理办法设备巡检(点检)管理办法一、概述设备巡检是企业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生产工艺的连续性,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针对设备巡检(点检)的管理办法,以规范巡检工作流程和管理措施,确保企业设备能够长期平稳运行。
二、工作流程设备巡检应按照一定的周期和要求完成,下面是巡检的具体流程:1. 制定巡检计划在巡检前,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的不同品种、规格、用途和重要程度,制定巡检计划,明确每次巡检的项目和时间,制定概况表格或清单,确定巡检周期和频次。
2. 接受巡检任务设备管理工作人员根据预定的巡检计划,领取所属区域、工段、机组的巡检任务,并确认巡检时间、地点、巡检项目和要求。
3. 巡检前准备巡检前应核查相应的安全标志、标识和提示牌,确认设备开关状态、电气线路、气源气压、液位液压等关键参数,检查工具和设备材料的准备情况,并与操作人员取得联系,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4. 开始巡检开始对设备进行巡检,对于每一项巡检内容,要求工作人员认真检查,不要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任务执行人员应注意设备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和局部损坏情况,如设备部位的生锈、迹象、腐蚀、渗漏、破损等,及时记录并报告修理人员,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5. 巡检结束巡检结束后应认真检查、维护和清洁本次巡检的设备,关闭废弃设备和牵连设备的电源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同时将设备巡检记录及时更新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以便未来查找、分析和统计巡检数据。
三、巡检标准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符合公司规定和设备使用手册的巡检标准,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对巡检项目得出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设备整修、维护或调整,确保设备得到及时修复,以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四、巡检设备设备巡检项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气系统:如电线、电路、开关、电缆、电源、电动机和变压器等;2. 机械系统:如轴承、传动装置、机械构件、封闭件及泵、阀门、传动轴等;3. 液压系统:如油箱、油管、油泵、压力、滤清器等;4. 气压系统:如空气压力、气缸、气管、空气压缩装置等。
点检管理手册
![点检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aa11cafab069dc502201f1.png)
生产设备点检管理手册1.目的1.1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开展预防性维修,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1.2为合理编制检(维)修计划和配件采购计划提供依据。
1.3加强对设备故障隐患的管理,积累设备故障数据和发现规律性、系统性的故障,为设备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2.范围适用于生产部部所辖工艺、动力设备。
3定义和说明4.1定义4.1.1点检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一定的方法对设备规定的部位、项目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方法。
4.1.2点检内容通常将点检十大要素作为点检诊断的内容。
机械设备点检的十大要素是压力、温度、流量、泄漏、润滑状况、异音、振动、磨损或腐蚀、裂纹或折损、变形或松弛。
电气设备点检的十大要素是温度、湿度、灰尘、绝缘、异音、连接松动、氧化、电流、电压。
4.1.3点检方法指采用视、听、触、味、嗅(简称”五感”)等人体感觉器官或简单仪器、工具等方式对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
4.2说明4.2.1设备点检按周期分为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结合公司实际,我公司只采用日常点检,本手册中所涉及点检均指日常点检。
4.2.2 设备点检和设备巡检之间的关系3.职责3.1综合部负责编制、修订设备点检管理手册。
3.2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点检的计划、实施、检查考核、统计和分析以及设备润滑工作。
3.2.1设备副部长主管生产设备的点检工作,负责点检的运行管理、检查考核和检修计划的审核。
3.2.2设备技术员负责设备点检技术工作,负责编制设备点检计划、制定和检查设备检修计划、点检记录的管理、统计和分析;必要时参与设备点检。
3.2.3设备操作工负责所操作设备的点检。
3.2.4白班维修班组负责全线设备的点检和巡检;中、夜班维修班组负责全线设备的巡检和所分段承包设备的点检。
3.2.5常白班维修组负责全线设备的润滑。
5点检标准点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点检计划的基础。
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e67e86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3.png)
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减少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设备点检安全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设备的点检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3. 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设备点检。
二、设备点检程序1. 设备点检由设备点检人员负责,点检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2. 点检人员按照设备点检计划进行点检,确保点检覆盖面广,点检频率合理。
3. 点检人员应按照预定时间,使用合适的点检工具对设备进行点检。
4. 点检人员须认真填写点检报告,准确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异常情况等,并及时上报。
5. 点检人员对发现的设备问题,应及时报告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三、设备点检内容1. 外观检查:点检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外观,包括设备表面是否损坏、是否有松动零件等。
2. 电气安全:点检人员应确保设备的电源线缆是否完好,电气接地是否良好,电气箱是否有异常。
3. 润滑情况:点检人员应检查设备的润滑部位,确认润滑情况是否良好,油脂是否足量。
4. 运行状况:点检人员应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检查是否出现异常噪音、振动等。
5. 安全防护:点检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完善,如保护罩、安全开关等是否正常工作。
四、设备点检记录与报告1. 点检人员应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记录,包括设备名称、点检日期、点检人员、点检内容等。
2. 点检记录应存档备查,便于日后追溯和分析。
3. 点检人员应及时将点检报告上报到相应部门,并妥善保存副本。
4. 部门应根据点检报告进行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五、设备点检的安全措施1. 点检过程中,点检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眼镜、手套等。
2. 点检人员在点检设备时,应遵循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3. 点检人员对设备点检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情况和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采取必要的措施。
六、设备点检的考核与奖惩1. 根据设备点检情况,设备点检人员将被纳入绩效考核。
巡检点检作业指导手册
![巡检点检作业指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88e470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2.png)
3.9点检人员应主动消除跑、冒、漏、滴、脏、松、缺、乱等缺陷,努力保持设备的完好率.点检时发现缺陷应向主管报告并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详细记录,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1清脆尖细的噪声时,说明振动频率较高,一般是尺寸相对较小的、强度相对较高的零件发生局部缺陷或微小裂纹.
2传出混浊低沉的噪声时,说明振动频率较低,一般是尺寸相对较大的、强度相对较低的零件发生较大的裂纹或缺陷.
3传出的噪声比平时增强时,说明故障正在发展,声音越大,故障越严重.
4传出的噪声是杂乱无规律、间歇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说明有零件或部件发生了松动.
3.10对重点设备、关键设备应做到优先巡检、优先维修,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11设备点检内容的具体标准为巡检记录表上的标准,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书上的规定以及生产工艺要求.
3.12值班人员在完成巡检表拟定的全厂设备设施点检外,有时间应不定时的重点巡检BOPP制膜、BOPP分切、预涂线或特种设备的运行状况.
巡检点检作业指导手册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介绍巡检、点检工作的制度方法.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设备设施的巡检、点检工作.
3.作业指导
3.1工程部主任或主管根据设备的技术资料,制定详细的设备点检周期、点检内容,编制设备巡检记录表.
3.2工程部主管负责设备点检的技术指导及监督检查工作.
3.3值班人员负责生产设备、相关设施的日常适时点检,点检应准时到位.
3.4白班人员每日早上负责对自己的设备责任区设备进行巡检,巡检结束后向主管领导汇报发现的异常状况.点检人员应主动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状况,查看岗位生产记录,与岗位有关人员交换信息、掌握设备的劣化程度,收集设备故障信息.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模版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4747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1.png)
四、点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1. 准备工作:点检人员在点检前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点检工具、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点检记录表等。
2. 点检内容:点检人员按照点检计划和要求对设备进行逐项点检,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检测、安全性检查等。
设备点检管理规定模版
一、目的与范围
本规定旨在规范设备点检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点检管理工作。
二、定义
1. 设备点检: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查、测试和记录,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点检记录:对设备点检过程中的发现、问题和处理措施进行记录的文件或表格。
三、点检要求
七、附则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并经公司相关部门批准后才生效。
以上是设备点检管理规定的模板,为了简洁明了,本文避免了使用一些分段语句,如“首先、其次、总之”等。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3. 记录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点检人员应详细记录问题的具体情况,如问题的性质、位置、严重程度等。
4. 处理措施:点检人员应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设备维修、更换零部件等。
5. 完成点检:点检结束后,点检人员应填写点检记录表,并存档备查。
五、责任与考核
1. 设备负责人:负责制定设备点检计划和要求,并监督点检工作的落实和进展。
2. 点检人员:负责按照点检计划和要求进行点检工作,并及时上报问题和处理情况。
3. 维修部门:负责接收点检人员报告的问题并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运行和安全。
4. 点检考核:公司将定期对点检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点检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并进行相应奖惩。
车间设备点检管理制度范本
![车间设备点检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f9ba38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8.png)
车间设备点检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车间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生产车间,涉及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液压设备等。
三、责任分工1. 车间主管:- 负责制定车间设备点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监督车间设备点检情况,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负责组织相关员工进行设备点检培训。
2. 设备点检员:- 负责按照点检计划进行设备点检;- 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报告,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做好点检记录和设备维修记录。
四、点检频率1. 日常点检:每天工作开始前对设备进行简单的点检,包括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响、异味等异常情况。
2. 定期点检: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点检,包括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
五、点检内容1. 机械设备点检:- 检查机械设备的传动部分是否正常;- 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 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2. 电气设备点检:- 检查电气设备的电源供应是否正常;- 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有松动或破损的情况;- 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存在漏电或过电压的情况。
3. 液压设备点检:- 检查液压设备的油温和油位是否正常;- 检查液压管路是否有漏油或渗漏的情况;- 检查液压设备的安全阀和压力表是否正常工作。
六、点检记录1. 点检员应按照要求填写点检记录,并留存备查。
2. 点检记录应包括点检日期、点检内容、点检结果、维修和保养情况等。
3. 点检记录应定期归档,方便日后追溯和分析。
七、设备维修和保养1. 点检员在点检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车间主管,并按照要求进行维修和保养。
2. 车间主管应指派专人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并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
八、设备点检培训1. 公司应定期组织设备点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点检的方法、注意事项、维修和保养的要求等。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e84fa9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5.png)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设备的点检、维护、定修和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有效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点检、维护、定修和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三、责任与义务1. 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点检、维护、定修和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划、组织和监督;2.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的日常点检和维护,并及时上报设备故障;3. 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定期维护、及时维修,并记录维修情况;4.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事故预防;5. 所有员工应积极配合设备管理工作,主动上报设备异常情况。
四、点检工作1. 设备的点检应包括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两个环节;2. 日常点检:设备操作人员应在每次使用设备前进行简单的点检工作,包括检查设备外观、电源线是否正常、开关是否灵活等;3. 定期点检: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具体的点检计划,包括点检频次和点检内容,并指定专人负责点检工作;4. 点检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点检日期、点检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上报设备维修部门。
五、维护工作1. 所有设备应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并记录维护日期和内容;2. 维修人员应按照维护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3. 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及时处理或上报设备维修部门。
六、定期修理1. 除了定期维护外,设备还应进行定期修理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转;2. 定期修理的周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厂家要求制定;3. 定期修理内容应包括设备的检修和主要零部件的更换。
七、安全管理1. 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排查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2. 安全检查应包括设备的电气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性等;3. 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修复记录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4. 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并制定改进建议,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设备点检管理手册
![设备点检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e64f7680b1c59eef8c7b451.png)
设备点检管理手册第一章设备点检是设备管理的要求一、设备管理方式概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一切不适应于发展需要的管理方式都在发生着根本的变革。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保证“高产量、高质量、低成本、低消耗”,而产量、质量、成本和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受设备的制约。
设备的技术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水平,设备管理的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设备管理工作已经由国家的微观管理逐渐成为“企业行为”了,选择什么样的设备管理方式,也就成为了企业经营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决策问题。
1.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含义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系统地、综合地应用于设备管理,充分发挥现代设备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之适应生产现代化产品的需要,并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益。
设备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
2.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⑴管理理论与管理思想现代化这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灵魂,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先导。
指导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思想观点有:树立科技是生产力的观念,依靠技术进步;树立系统观念,积极推进设备综合管理;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生产经营观念和竞争观念,更好地为经营目标服务;树立效益观念,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树立全员管理观念,组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设备管理网络;树立信息观念,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与决策水平;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搞好设备工作决策。
⑵管理组织与管理体制现代化这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保证。
⑶管理方法现代化这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途径。
⑷管理手段与管理工具现代化这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和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
设备点检管理手册
![设备点检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9ff9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4.png)
作者简介
这是《设备点检管理手册》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我要感谢《设备点检管理手册》的作者和者。这本书不仅为我个人的成长提 供了帮助,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相信这本书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 作用,为更多的人和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目录分析
设备点检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及 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和企业的生产效率。《设备点检管理手册》是一本系统介绍设备点检管理的书籍, 其目录结构严谨,内容全面,对于企业开展设备点检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该书的目录结构清晰,各章节内容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备点检管 理体系。从第一章的设备点检管理概述开始,到最后一章的设备点检管理案例分 析,每一章节都围绕着设备点检管理的核心内容展开。这种结构使得读者可以快 速了解设备点检管理的整体框架,并深入了解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该书的目录内容全面,涵盖了设备点检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设备的分类和标 识,到点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从点检记录的填写和管理,到故障分析和处理; 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到备件库存的管理等等,该书都有详尽的介绍。这种全面 的内容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设备点检管理的各个环节,还可以为读者在实 际工作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阅读感受
在阅读《设备点检管理手册》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 性。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设备点检管理体系,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 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体系。
我认识到设备点检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关键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 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如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 行,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已经成为企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设备点检 管理手册》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
TPM 4 STEP总点检手册
![TPM 4 STEP总点检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b0f79fe856a561252d36f45.png)
加工点 POINT 事例
加工点 加工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工点
●
4.加工点的体系图
加工条件系 联接 部品 形成 加工点阶段 润滑 系统
电器 控制 系统
决定 加工点 位置阶段
加工点
维持加工点 延续性阶段
油压 系统
驱动传达 运动系统
3/55
3.熟悉设备的操作者 操作者最需要的是具备「发现异常的能力」。掌握对品质或设备感 知异常的能力,并且采取「事前防止的措施」。 异常发现能力 【1】了解设备结构、技能,具备发现异常原因的能力。 【2】了解设备和品质的关系,具备预知品质异常和发现原因的能力。
7. 基准书制定, 修改
3. Skill(技能)测定及总点检教育 : 全组员
6. 评价设备理解度 (Skill测定)
Step 合格
4. 实施设备总点检
整理 整顿 清洁 维持 不良Data的每日推移管理 制作突发Loss分析报告书 日常点检活动
5. 不合理复原, 改善活动
MY-M/C, MY-AREA 指定管理 改善提案活动 OPL教育 TPM讨论会
1.设备是? ▶加工素材 / 部件,使它具备相应功能的机械装置 2.加工是? ▶ 素材在物理方式变形,化学方式变质 ▶ 加工是设备和素材(部件,材料)在一定位置上接触,相对 做工时形成的 3.加工点是? ▶ 加工的点,线,面 ▶ 素材和设备的器具相接触的点叫做加工点. 因此,为了使产品生产达到均衡,加工点始终要保持均衡.
- 焊接机, 物流移送设备, 炉及洗净机 - 用于作业/检查的器具,工具 - 焊接机TIP(端口), 支撑物, Centering,… -连接要素, 排管, valve(阀), filter(过滤器), 轴, -Bearing(轴承), belt(带子),chain(链), gear(齿轮) 单位工程别品质项目明确化 不良产生原因具体化 为预防不良的标准作业步骤 注油, 润滑体系, 油种, Air 3点 set, filter(过滤器), 流量, 压力控制阀
最全点检管理手册
![最全点检管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0acdd8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1.png)
生产设备点检管理手册1。
目的1。
1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开展预防性维修,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1。
2为合理编制检(维)修计划和配件采购计划提供依据。
1.3加强对设备故障隐患的管理,积累设备故障数据和发现规律性、系统性的故障,为设备技术改造提供依据.2.范围适用于生产部部所辖工艺、动力设备.3定义和说明4.1定义4.1。
1点检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一定的方法对设备规定的部位、项目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方法。
4.1。
2点检内容通常将点检十大要素作为点检诊断的内容.机械设备点检的十大要素是压力、温度、流量、泄漏、润滑状况、异音、振动、磨损或腐蚀、裂纹或折损、变形或松弛.电气设备点检的十大要素是温度、湿度、灰尘、绝缘、异音、连接松动、氧化、电流、电压。
4。
1.3点检方法指采用视、听、触、味、嗅(简称”五感”)等人体感觉器官或简单仪器、工具等方式对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4.2说明4。
2。
1设备点检按周期分为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结合公司实际,我公司只采用日常点检,本手册中所涉及点检均指日常点检。
4。
2。
2 设备点检和设备巡检之间的关系3。
职责3。
1综合部负责编制、修订设备点检管理手册。
3。
2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点检的计划、实施、检查考核、统计和分析以及设备润滑工作。
3.2.1设备副部长主管生产设备的点检工作,负责点检的运行管理、检查考核和检修计划的审核。
3.2.2设备技术员负责设备点检技术工作,负责编制设备点检计划、制定和检查设备检修计划、点检记录的管理、统计和分析;必要时参与设备点检。
3。
2。
3设备操作工负责所操作设备的点检。
3.2.4白班维修班组负责全线设备的点检和巡检;中、夜班维修班组负责全线设备的巡检和所分段承包设备的点检。
3。
2。
5常白班维修组负责全线设备的润滑。
5点检标准点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点检计划的基础。
设备点检管理六字真经“望、闻、问、切、拽”
![设备点检管理六字真经“望、闻、问、切、拽”](https://img.taocdn.com/s3/m/6d01f51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64.png)
设备点检管理六字真经“望、闻、问、切、拽”“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中医四诊。
电气故障也可以通过人的手、眼、鼻、耳等器官,借用医学看病“望、闻、问、切”的手段,直接感知故障设备异常的温升、振动、气味、响声等,确定设备的故障部位。
1.问即询问“问",就是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询问,听取他们所掌握的设备隐患和故障汇报.设备有了毛病,出现了故障,设备使用人员是最清楚的.因为他们每天都操作设备,比较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
当设备出现问题,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如联接螺丝脱落、设备出现噪音或发热、管路出现跑冒滴漏、设备性能下降等,他们是第一发现者.尤其是在设备故障产生的初期,外观表现得不明显时,维护人员可能察觉不到,但是操作人员可能已经发现了。
如果能够第一时间获得这些信息,无疑对设备维修有极大的好处,既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又能节约检修时间促进生产,还能避免发生更大的设备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问”的好处在于把故障目标缩小,甚至直接锁定目标,为我们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方便,所以“问”这种方法是很重要的。
为此,当一台设备的电气系统发生故障后,维修人员应和医生看病一样,首先要了解详细的“病情”.通过询问故障设备的操作人员故障发生前有无异常现象出现,设备运转时有什么异常的状况,设备损坏时有没有伴随什么异常声响、动作,故障前的操作过程中是否有操作不当、操作失灵或误动作等情况,可能这些就是导致设备损坏的“元凶”。
对于日班作业、夜班维护的企业,可以通过异常发生前作业员的作业记录来了解相应的情况,实现“询”问.总的来讲,了解情况要尽可能详细和真实,这些往往是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和部位的关键。
2.望即看根据所问到的情况,从故障征兆外观方面入手,即维修设备之前先观察维修外观,有无较大变化,设备损坏情况如何,是不是这些损坏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的,例如,设备的外形、颜色有无异常,熔丝有无熔断;电气回路有无烧伤、烧焦、开路、短路,机械部分有无损坏以及开关、刀闸、按钮插接线所处位置是否正确,空气开关或接触器的触点是否烧熔或烧灼,改过的接线有无错误,更换的元件是否相符等;还要观察信号显示和仪表指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设备点检管理手册1. 目的1.1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开展预防性维修,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1.2为合理编制检(维)修计划和配件采购计划提供依据。
1.3加强对设备故障隐患的管理,积累设备故障数据和发现规律性、系统性的故障,为设备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生产部部所辖工艺、动力设备。
3定义和说明4.1定义4.1.1点检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一定的方法对设备规定的部位、项目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方法。
4.1.2点检内容通常将点检十大要素作为点检诊断的内容。
机械设备点检的十大要素是压力、温度、流量、泄漏、润滑状况、异音、振动、磨损或腐蚀、裂纹或折损、变形或松弛。
电气设备点检的十大要素是温度、湿度、灰尘、绝缘、异音、连接松动、氧化、电流、电压4.1.3点检方法指采用视、听、触、味、嗅(简称”五感”)等人体感觉器官或简单仪器、工具等方式对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
4.2说明421设备点检按周期分为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结合公司实际,我公司只采用日常点检,本手册中所涉及点检均指日常点检。
4.2.2设备点检和设备巡检之间的关系3. 职责3.1综合部负责编制、修订设备点检管理手册。
3.2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点检的计划、实施、检查考核、统计和分析以及设备润滑工作。
3.2.1设备副部长主管生产设备的点检工作,负责点检的运行管理、检查考核和检修计划的审核。
3.2.2设备技术员负责设备点检技术工作,负责编制设备点检计划、制定和检查设备检修计划、点检记录的管理、统计和分析;必要时参与设备点检。
3.2.3设备操作工负责所操作设备的点检。
3.2.4白班维修班组负责全线设备的点检和巡检;中、夜班维修班组负责全线设备的巡检和所分段承包设备的点检。
3.2.5常白班维修组负责全线设备的润滑。
5点检标准点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点检计划的基础。
点检标准中应详细规定了点检作业的基本事项,包括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点检状态、点检周期、点检方法、点检结果的判断基准机械设备点检标准电气设备点检标准六.润滑标准生产设备润滑标准注:表中列皮带机、YH14车、振动输送机、润叶机、电子称等重复设备,均只列一项。
7.全线设备点检路线图1、工艺线:真空回潮一一摆把台(切尖解把机)一一电子皮带秤一一热风润叶机(一润)一一选叶台一一风分除杂机一一电子皮带秤一一热风润叶机(二润)——卧式打叶机组——储叶柜——叶片复烤机——碎片干燥机——预压打包机――烟梗复烤机一一梗打包机2、动力路线:锅炉水泵一一锅炉本体一一锅炉风机一一锅炉渣浆泵一一空压机(含水泵)一一除尘机(含除尘风机)7.工作程序7.1编制点检计划设备技术员根据设备点检标准和润滑标准编制设备点检计划和润滑计划,点检计划中必须详细规定点检部位、点检周期、点检方法、判断的基准以及正常运行的设备符号标识和非正常运行的设备符号标识;润滑计划中必须详细规定润滑部位、润滑点数、润滑方式、润滑周期。
7.2点检实施7.2.1点检前的准备7.2.1.1点检员应认真查阅上次的《设备点检记录表》,对设备整体运行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7.2.1.2备齐常用的电筒、扳手、卷尺等工具。
7.2.1.3携带好《设备点检记录表》、笔等记录工具。
7.2.1.4润滑工认真查阅上次《设备润滑记录表》,备齐设备润滑所需的油料、注油工具。
7.2.2点检时间1、设备维修班组:白班:08: 30-10:30 ;中班:16:30-17: 30;夜班:00: 30-01 : 30。
2、设备操作工:白班:08: 30-09: 00;中班:16: 30-17 : 00; 夜班:00: 30-01 : 00。
3、润滑工:08: 30-11 : 30原则上必须按照点检时间执行点检,如遇特殊情况顺延。
特殊情况包括:1、停水、停电、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全线停机。
2、生产部有其它工作安排。
7.2.3点检实施的原则1、设备点检员和设备操作工按照点检路线图和点检计划,对点检计划项目逐项检查和确认。
2、润滑工按照设备润滑计划和设备运行情况,按设备润滑周期对传动部件加油润滑。
3、确定无问题的,要标明规定符号;有问题的,要标明规定的符号并记载检查说明,解决时要记入解决情况和效果,问题未解决前应连续记入问题符号。
7.2.4点检实施的基本工作1、检查。
在设备运转状态下或设备启动前后,依靠“五感”或简单工具,按点检计划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是设备点检的基础和最基本的点检作业。
2、紧固。
防止螺栓与螺母以及其他联结件的松动与脱落,有效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3、调整。
及时对机件运行动作及其工作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避免设备隐患的扩大与发展。
4、润滑。
按标准及时加油润滑,是减少设备磨损,延缓劣化,避免突发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
润滑由常白班润滑工按设备润滑计划执行。
5、清扫。
整洁是设备可靠运转的基本条件,注意对设备进行清扫,既可以避免设备强制劣化,又可以使潜在的缺陷表面化,以便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
设备清扫由设备操作工督促该段设备杂工执行。
725发现问题或隐患的处理方式1、立即停机。
点检中发现可能造成人员、设备安全事故、质量事故、造成长时间停机的故障隐患,点检员应立即通知当班值班长或主管设备副部长,经共同确认后,必须立即停机维修。
立即停机维修分为临时紧急维修和彻底维修两类,临时紧急维修指为保障生产,采取的暂时消除故障隐患的维修措施;彻底维修指采取彻底将故障隐患消除的维修措施。
生产运行中一般采取临时紧急维修。
2、紧固或调整。
对点检中发现的设备零部件松动、变形、泄漏、振动等一般性设备状态,且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能调整的要及时进行调整。
3、延期维修。
对点检中发现的一般故障,且需要停机才能调整的,由设备技术员在《定期设备检修计划》或《机会性设备维修计划》统一安排。
7.3点检信息的沟通(传递)731维修班组间的信息沟通1、交班维修班组根据点检记录和点检处理情况,认真填写《设备点检沟通单》,详细记录各段设备的点检情况以及处理意见,并签字确认。
2、接班维修班组点检前认真查看《设备点检沟通单》,了解所承包段设备的故障隐患信息,予以重点点检和巡检,并签字确认。
7.3.2维修班组和生产部设备主管人员的信息沟通1、对点检中发现的可能造成人员、设备安全事故、质量事故、造成长时间停机的故障隐患,点检员应立即通知当班值班长或主管设备副部长。
2、维修班组有义务及时向设备技术员提供零配件方面的信息以及设备润滑方面的信息。
3、设备技术员必须每天检查《设备点检记录表》和《设备点检沟通单》,对于需要时时监控的故障点,设备技术员应以通知形式告知各维修班组。
7.3.3设备操作工间的信息沟通1、交班设备操作工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点检情况以及处理情况,并签字确认。
2、接班设备操作工点检前认真查看《设备点检记录》,了解设备的故障隐患信息,予以重点点检,并签字确认。
7.3.4设备操作工和维修班组间的信息沟通1、设备操作工点检中发现的设备零部件松动、变形、泄漏、振动等设备状态,且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能调整的,要在当班时间内通知当班维修工处理。
2、设备操作工点检中发现可能造成人员、设备安全事故、质量事故、造成长时间停机的故障隐患,在通知当班值班长的同时应通知维修工。
7.4故障隐患管理741管理对象故障隐患管理对象主要是点检中发现的采取延后维修、机会性维修、临时性紧急维修的故障隐患。
7.4.2收集故障隐患设备技术员每天根据《设备点检记录表》、《设备运行记录表》,填写《未处理故障隐患登记表》,认真分析故障隐患,根据生产和设备实际情况确定故障隐患的消除措施、时间和维修配件,分别纳入《设备维修计划》和《设备备件计划》。
设备技术员应保证维修前备件到位。
743监控故障隐患为防止设备运行中故障隐患的劣化造成事故,按隐患的危害程度分为:1、时时需监控的故障隐患。
对于需要时时监控或重点监控的故障点,设备主管人员应以通知的形式告知各维修班组,并要求维修班组填写相应的监控记录,确保设备故障隐患在控制范围内2、设备点巡检中需关注的故障隐患。
除需重点监控的设备故障隐患,其它设备故障隐患均应在设备点巡检中重点关注。
744消除故障隐患设备技术员通过分析《未处理故障隐患登记表》,结合生产和设备实际情况,制定《设备维修计划》,按维修时间分为:1、定期维修计划。
2、机会性维修计划。
如生产中遇到较长时间(一般指超过2小时)的停水、停电、设备故障等情况时,由设备技术员根据《未处理故障隐患登记表》和生产安排、故障隐患的危害程度等实际情况,可适当安排维修计划,经主管设备副部长审核后发放执行。
如无适当机会进行维修,统一编制在定期检修计划中。
3、突发维修。
生产运行中设备故障隐患劣化为突发故障,当班维修班组应按照《设备维修管理办法》组织维修,维修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设备技术员,如采取彻底维修措施,经设备技术员确认后消除故障隐患;如采取临时性紧急维修措施,设备技术员应重新在《未处理故障隐患登记表》中登记,将故障纳入《设备维修计划》中。
7.4.5故障隐患的消除确认1、设备维修计划完成检查2、生产运行中突发故障的维修结果7.5检查和考核7.5.1建立设备点检检查考核小组组长:时代光华划价收费成员:阿卡金额空间二级呵呵较武论文二00六夔龙礼乐7.5.2检查考核原则:1、点检标准化作业对班组实行百分制考核制度,周考核月累计, 月考核取周平均分,月考核得分作为每月员工岗位考核和评定红旗机台的依据之一。
2、检查考核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原则严格考核。
3、考核小组每周按考核细则中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评分,对考核中发生的问题由考核小组组长协调解决。
7.5.3考核标准7.5.3.1维修班组设备点检考核标准7.532设备操作工设备点检考核标准7.533润滑工设备润滑考核标准7.5.4开展点检竞赛评比7.6点检记录管理7.6.1点检记录必须填写及时、书写规范、清晰、准确、详细、无乱写乱画现象。
7.6.2点检记录中必须准确记录故障隐患的部位、危害程度、处理意见,对已解决的要记录处理措施及结果。
7.6.3点检结果经确认和说明后,必须签字。
7.6.4点检完毕后,点检员及时将点检记录上缴设备技术员审核确认。
7.6.5点检记录存放期:2年7.7记录分析和利用7.7.1即时分析:指设备技术员接到点检结果后,迅速对点检结果进行分析,包括以下信息:1、设备总体运行状况2、需时时关注的故障隐患3、需纳入定期维修计划或机会性维修计划中的维修项目4、确定设备维修所需的零配件,根据配件库库存情况,及时编制或调整备件采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