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歌》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分类、海洋生物的种类等。

(2)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大海的美丽与神秘。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研究大海的特点和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海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大海的分类和海洋生物的种类。

(2)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关于大海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2)制作教学课件和教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大海的声音或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海。

(2)学生分享对大海的认识和感受。

2. 讲授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分类、海洋生物的种类等。

(2)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掌握大海的特点和价值。

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海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4. 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调查,了解周围人对大海的态度和保护海洋环境的实际行动。

(2)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共同探讨保护海洋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五、作业布置2.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大海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所学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自我评价。

《大海的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大海的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大海的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大海的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大海的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1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2、昨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大海,在出发前老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二、读第二、三节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读后讨论、板书2、出示句子1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你能读好它吗?3、出示句子2同上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愉快,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5、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三、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

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3、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自学4、讨论: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5、出示句子(课后2)6、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作者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仿佛听见()齐读第五节,抒发感情7、请同学们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朗读第四、五节四、作者笔下的大海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这诗一般的语言吧。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五、在新时代,大海的歌又有了新的内容,你能说说吗?六、你长大后,想为大海谱什么新歌?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2(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感悟。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二、教学准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生字词卡片、海洋生物图片等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海洋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大海的了解和印象。

3. 教师总结,引出本课课题《大海的歌》。

二、学习课文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认读并组词。

4.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对大海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总结。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大海,保护环境?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课文《大海的歌》,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情感投入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大海的歌》教案

《大海的歌》教案

《大海的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大海的美丽,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

2. 通过学习大海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歌曲:《大海的歌》2. 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3. 大海的生态环境和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大海的歌》,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大海的美丽。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唱腔的处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海洋生物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设备:音响、话筒、钢琴等。

3. 教学材料:歌曲乐谱、海洋生物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大海的美丽。

2. 新课教授:介绍歌曲《大海的歌》,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

3. 歌曲学唱: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唱腔。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合唱练习。

5. 课堂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歌唱展示,给予评价和鼓励。

6. 总结:强调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大海的美丽,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的手工制作活动,加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和兴趣。

2. 开展校园海洋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讲解海洋生物的保护和海洋环境的维护。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歌曲《大海的歌》和所学到的海洋知识,写一篇感悟文章。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歌唱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曲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唱腔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感悟文章,了解他们对海洋生物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生物馆,直观地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景象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3)学会通过朗读和默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通过讨论、想象等方式,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景象及特点。

(3)通过朗读和默读,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发现课文中的美景和寓意。

3. 朗读与默读:通过反复朗读和默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分组合作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海。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海的了解和印象。

(3)简介课文《大海的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课件或黑板,一句一句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并进行讲解和学习。

(3)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景象及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组词。

(2)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重点字音和字形。

(3)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巩固记忆。

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

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

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篇1一、应知应会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怎么观察的。

二、重点难点例析重点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难点是理解文中讲到的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

在这里以作者在海港里看到的景物为例。

文中只讲了两种:装卸吊车和海轮。

装卸吊车有什么特点呢?从“钢铁巨人话恪笨闯鏊的高大,从“有如密林”看出它的数量多,从“数不尽的巨臂在上下挥动”看出它的忙碌。

海庵有什么特点呢?从“飘着各色旗帜”和“密密层层”看出它的数量很多。

靼卸吊车和海庵的这些特点,表现了海港的兴旺繁忙矛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

鼢者借浪花飞溅矛说大海“唱着欢乐的歌”,表达了作者看到海港一片繁忙景象时的欢乐心情?三、课课练a组1、在加粗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吊车(di1o di4o)瞭望(li2o li4o)钻探船(zu1n zu4n)旗帜(zh9 zh@)2、看拼音写汉字。

3、多音字组词。

4、区别组词。

5、查字典,解词。

(1)猛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耸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展现——猛烈——(2)反义词:朦朦胧胧——7、按原文填空。

只见海港两岸,()装卸吊车有如密林,()巨臂上下挥动;飘着()海轮有如卫队,()排列在码头两边。

8、照样子写句子。

b组1、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

3、填空。

本文是按____顺序写的,先写在____看见的____;再写在____看见的____;最后写在____看见的____。

[大海的歌]《大海的歌》教案设计

[大海的歌]《大海的歌》教案设计

[大海的歌]《大海的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大海的歌》。

本课是一篇描绘大海的美丽和神奇的散文,通过作者对大海的观察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壮观、神秘和伟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壮观、神奇”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感受大海的壮观和神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朗读录音、PPT、海洋生物图片等。

2. 学具:课文原文、生字词语卡片、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大海的声音,引导学生想象大海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

2. 生字词语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教师讲解并领读。

3. 课文内容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壮观和神秘。

4. 朗读练习:学生跟读课文朗读录音,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感受课文的诗意。

5. 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解释其作用和意义。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对大海的想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文《大海的歌》生字词语壮观、神奇、浩瀚、波涛、拟人、比喻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对大海的想象。

答案:略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大海的壮观和神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刻,但对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还需加强。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0课《大海的歌》。

本课是一篇描写大海风光的优美童话,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了大海的美丽、富饶和威力,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意境宽阔,富有感染力,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好材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读、默读、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美丽、富饶和威力,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美丽、富饶和威力,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表达。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会欣赏大海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美丽、富饶和威力。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对课文进行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大海的美。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海的歌美丽大海富饶大海威力大海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写自己对大海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阅读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和威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有所提高。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大海的特点和价值。

(2)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第1课:《大海的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2. 教学内容:海洋的定义、海洋的分类、海洋的分布。

第2课:《大海的生态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教学内容:海洋生态环境的特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第3课:《大海的资源与利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2. 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种类、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4课:《大海的保护与治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保护现状和治理措施。

2. 教学内容:海洋环境保护的现状、海洋治理的措施。

第5课:《大海与文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2. 教学内容:海洋文化的起源、海洋文化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思考大海的保护与治理。

4. 探究式学习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查找资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了解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海的歌》教案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大海的歌》这首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

3.通过朗读与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

2.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表现出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诗集《大海的歌》(课堂教学用书)。

2.诗歌朗读音频文件。

3.图片资源:大海、海浪、海鸥、沙滩等。

4.录音设备或者音箱。

四、教学过程导入:1.利用图片资源或者实际带学生观察大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海的感受。

呈现:2.教师朗读《大海的歌》,学生跟读。

重点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教师解读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4.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表对《大海的歌》的理解和感受。

探究:5.将诗歌分为几个段落,指导学生分组朗读每个段落。

要求学生用声音表达出海的平静、激荡、浩渺的特点。

6.分组表演,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肢体语言表达。

通过动作和姿势,体现大海的气势和美丽。

7.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个别朗读和表演。

拓展:8.学生利用课堂资源或者自行查找关于大海的图片和音频文件,制作一个小短片,展示他们对大海的理解。

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实践:9.课后做一个小作业,让学生创作一首关于大海的诗歌,并分享给同学。

可以让学生带上自己拍的大海图片,配合诗歌进行朗读和表演。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并欣赏了诗歌《大海的歌》。

通过朗读、表演和肢体语言,我们一起感受了大海的美丽和气势磅礴的景象。

希望大家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让我们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吧!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欣赏和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知大自然美的机会。

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并通过肢体表演和朗读,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海的歌》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多种媒体表达方式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大海的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使用多种媒体表达方式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或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2.《大海的歌》的诗歌原文和翻译文本。

3.各种代表大海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4.学生分组准备的展示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课程(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大海的视频素材,提醒学生大海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

2.教师出示《大海的歌》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第一印象,并引出本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Step 2:诗歌篇章延伸(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大海的歌》的大致背景,让学生对这首诗有一个初步了解。

2.教师将《大海的歌》的诗歌原文和翻译文本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和体会。

Step 3:情感分析分享(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大海的歌》的情感表达,每组选择代表,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2.教师对每个组的分享进行点评和引导整理。

Step 4:诗歌欣赏(20分钟)1.教师示范朗读《大海的歌》,让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表演《大海的歌》的情感表达,可以选择配乐、舞蹈等形式,并展示给全班。

Step 5:多媒体呈现(20分钟)1.教师使用课件或投影仪播放各种代表大海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并请学生配合诵读《大海的歌》。

2.学生讨论,如何使用多媒体表达《大海的歌》的情感。

Step 6:多媒体表达(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多媒体表达的创作,可以选择音乐、图片、视频等形式。

2.每个组轮流进行展示,全班欣赏并讨论。

Step 7:总结回顾(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教师的评价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

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海洋科学馆或者海洋生物展览,加深学生对大海的认识和了解。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精选8篇)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精选8篇)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精选8篇)大海的歌教学设计(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海的歌教学设计(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海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A、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下列问题:(1)本自然段中共有几句话,各讲了什么?(2)我们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B、表情读本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说的是什么?(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4)作者是怎样描写吊车和海轮的?学生自读课文并划出相关的词语。

3、学习第三段(1)学生自学本段。

(2)检查自学情况。

a、作者看到海港后的心情怎样?b、找出描写作者高兴心情的词语。

(3)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又看到了什么?(2)作者是怎样描写石油钻探船的?(3)作者两次描写石油钻探船时,有什么不同?(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四、五自然段。

5、学生读全文,师生共同总结。

四、体会作者的写法。

五、课堂总结。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随船出海参观时的所见所闻和由此而产生的喜悦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歌颂。

课文先讲作者在码头上看见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气势宏伟、绚丽无比,显示出了勃勃生机,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

接着写在海港看到的繁忙而有序的劳动场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使人振奋、令人鼓舞。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大海的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大海的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大海的歌》教案人音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大海的歌》教案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大海的歌》教案人音版(精选12篇)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大海的歌》教案人音版篇1一、教学内容:1、聆听《大海摇篮》2、聆听《海上风暴》3、表演《海》4、表演《云》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第七课大海的歌》优秀教案

《第七课大海的歌》优秀教案

《第七课大海的歌》优秀教案第1篇:《第七课大海的歌》优秀教案教学内容(课题)第七课大海的歌共(2)教时第(1)教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同学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示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

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同学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扮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海》。

难点: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示音乐的形象。

课前准备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和思路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

主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同学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同学可用自身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个人教学特*补白教学过程设计和思路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扮演。

2、听歌曲录音《海》;引导同学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大海的歌》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材分析《大海的歌》是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随船出海参观时的所见所闻和由此而产生的喜悦心情,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取得的新成就。

本文的重点是理解文中讲到的两次大海“唱歌”的含义,体*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学生的知识、情感、能力出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理解部分词语,能按要求比较句子的异同,从中了解比喻句的作用。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大海的歌》是一首描绘大海美丽景色的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海的壮丽和神秘。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波浪”、“沙滩”、“海鸥”等。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大海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2 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3 生词学习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生词和短语,解释其含义并给出例句。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生词和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大海的美丽之处和自己对大海的感受。

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4.2 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波浪”、“沙滩”、“海鸥”等。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表演。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并家长签名确认。

教师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大海的短文。

5.2 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朗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美丽和神秘,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

2. 通过学习《大海的歌》,感受大海的辽阔、深邃、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学会生词,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4. 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的学习和理解。

2.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抽象的描述,如大海的深邃、富饶等。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大海的歌》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学习小组分组。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展示:展示大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提问:你们对大海有什么了解?大海给你们留下了哪些印象?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生词,解释词义。

3. 学生默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4.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辽阔、深邃、美丽和富饶。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如:作者为什么说大海是“蓝色的巨人”?大海的深邃体现在哪些地方?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四、小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谈对大海的认识和理解。

3.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海的短文,发挥想象,描述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六、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大海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描绘和表达。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二年级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中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与大海相关的课文,如《海浪》、《海滩》等。

b. 提问学生对大海的了解和印象。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意思和书写。

b. 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 课文朗读(10分钟)a.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b. 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4. 课文理解(10分钟)a.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a. 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b.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记忆。

2. 课文讨论(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课文,提出问题,如:“大海的歌指的是什么?”、“课文中描绘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等。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实践活动(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用动作、表情、绘画等方式展示生字词的意思。

b. 各组展示,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4. 总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家庭作业:家长陪同孩子朗读课文,注意情感表达。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课文的朗读、理解情况。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大海的歌》生字词:大海、歌声、波涛、澎湃、欢乐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类型、海洋生物的种类等。

(2)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大海的基本情况。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2. 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收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案例。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大海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大海的声音或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海。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大海的了解和感受。

2. 教学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大海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类型、海洋生物的种类等。

(2)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大海的基本情况。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海洋环境问题的案例,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 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完成。

(2)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完成任务。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保护大海的行动措施。

6. 布置作业:(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海的歌》教案设计
2019-10-18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理解课文中讲到的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说说大海的景象?提问后放录相。

教师描述:刚才,我们见到了繁忙的海港,浩瀚的大海,感到心旷神怡。

作家笔下的大海更美,海上颜色变化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

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近大海,听一听它唱的是什么歌。

二、自由读文,感知内容。

1.指名读文,纠正读音。

“仿佛”的“佛”是多音字,在本词中应读“fú”,不要读成“fó”。

“一曲”的“曲”也是多音字,在“一曲新歌”中读“qǔ”,不要读成“qū”.
“驾驶室”的“室”平时人们爱读成“shǐ”,其实正确的读音应该是“shì”。

“旗帜”的“帜”应读“zhì”,不要错读成“zhǐ”。

练习巩固字的读音:
2.理解词义。

猛烈:气势大、力量大。

本文中指海风的风势非常猛,力量很大。

耸立:高高地直立。

仿佛:好像地意思。

闪烁:光亮忽明忽暗,动摇不定。

弥漫:布满,充满。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朦朦胧胧:模糊,不清楚。

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

极目�t望:极目,用尽眼力。

�t望,登上高处向远望。

本文指站在高处,用尽目力向远处望。

海平线:天和海交界的线。

远远看去,海和天连在一起的地方。

石油钻探船:专门在海上用钻井钻到海底勘测石油的船。

三、默读课文,指出问题。

同学们在读课文中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拿到班上,大家共同解决。

1.学生质疑。

通过教师整合,最后决定提出两个大问题或者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拿到班上师生共同解决。

1)大海两次唱的各是什么歌?
2)大海为什么唱歌?
3)自悟解疑。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要把作者看到什么和想到什么结合起来体会。

(1)理解体会大海第一次唱歌。

方式之一:可以欣赏录像,分析词句,理解大海唱歌的原因。

播放有关海港景象的录像,结合录像抓住“钢铁巨人”、“有如密林”、“数不尽”,使学生领悟港口吊车数量的多,场面的'宏大。

为祖国建设的繁荣激动不已。

“飘着各色旗帜”反映了我们国家跟许多国家进行着贸易往来。

此情此景,令人十分自豪。

由于作者心里十分高兴,所以就觉得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

在学生看完录像谈体会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
方式之二:可采用回答问题(填空)的形式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投影:作者第一次感到大海唱着欢乐的歌,其实是作者站在船头,听到,拍打
发出的声音,感觉大海在。

作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作者看到了海港两岸的景象,心情。

方式之三:读一读,比一比,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投影出示:
①只见海港两岸,装卸吊车的巨臂上下挥动,海轮排列在码头两边。

②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船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本方式的学习,同方式一,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也与之相同。

(2)理解体会大海第二次唱歌。

方式之一:可以结合课前查阅
资料向学生说明我国海洋石油开采方面的成就。

启发学生比一比谁收集的课外资料多。

然后,引导学生把作者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和心里会怎样想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看到了海平线上耸立在海天之间的“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产生对祖国海洋事业的骄傲之情。

“一曲新歌”正是在歌唱祖国的新成就。

在学生们根据资料谈体会的过程中,随机板书:海中航行石油钻探船一曲新歌
方式之二:可采用回答问题(填空)的形式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投影:作者看到,为社会主义新成就感到,所以说仿佛听见大海唱一曲新歌。

方式之三:也可以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谈谈自己作画的意图。

通过介绍自己的作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喜悦、兴奋、自豪)
2.带着喜悦、兴奋的心情读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码头的美景和海港的繁忙、兴旺。

3.带着兴奋、自豪的感情读4、5自然段(重点体会“咱们自己的心”)
4.还可以启发学生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把优美的句子背下来。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按不同观察点的变换顺序,把看到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2.练习照样子,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填空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在码头上,“我”看到了蓝天、白云、碧海、朝阳。

2.在海港两岸“我”看到了吊车、海轮。

3.在海上,“我”看到了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二、引导学生认识不同观察点变换的顺序。

1.分析句子,认识不同观察点变换的顺序,上述三句话,分别代表了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其中“在码头上,”“海港两岸”、“大海上”分别是三个词语表示不同观察点。

“蓝天”、“白云”,碧海、朝阳和“吊车、海轮”及“钻探船”又分别写出了作者在不同观察点看到的景物,作者这种以地点词语作为标志,以观察点的不同为顺序,就是地点变换的顺序,也叫不同观察点的顺序。

2.扩大思路,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己掌握的表示不同观察点的词语。

如:在校园里,在教学楼里,在楼道里,在操场上,在院子里,在家里,在马路上,在汽车里,在商店里,在山上,在船上,在楼上……
3.依照句式,练习说话。

让学生练习用“有什么地方?”谁?干什么?或“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一句话。

如:
1)小明在操场上与同学一起踢足球。

2)妈妈在厨房里为我做可口的饭菜。

4.照样子,写句子。

谁让谁?到什么地方?做什么?
如:
1)爸爸让我带上游泳衣与他一起到“二十一世纪”游泳馆游泳。

2)老师让我回家把21课读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