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 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对外贸易量:是指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直接买卖的行为。
对生产国为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则为直接进口贸易。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货物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生产国是转口贸易。
对第三国而言为转口贸易。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
他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挑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在国际经验业务中最大限度的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过境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或国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财务关税: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目的而征收的进口关税。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nale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
2.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
3.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
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换比价”或“交换比价”。
由于所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
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的指标。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
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当中,只是供给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
8.转口贸易(EntreportTrade)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9.国际分工(XXX):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也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还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10.资源禀赋:是指一国自然拥有地各种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的数量。
11.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产品出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度程度高。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2、过境贸易: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
3、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4、净出口:即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差额。
5、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7、(网上解释)对外贸易量: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8、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9、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9、资源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10、(网上解释)要素密集度:是指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11、国际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国之间市场的总和。
12、商品交易所: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是大宗商品进行现货及期货买卖的交易场所。
13、(网上解释)期货交易: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14、单纯的商品购销:15、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16、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待,允许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市场上的自由竞争。
17、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进出口和控制经营范围,保护本国商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冲击,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及贸易相关的要素交换的活动,2.是各国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3.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将其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4.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总额= 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一般:Σ各国出口贸易额反映国际贸易规模5.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 价格指数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地区分布):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常用一国对各国或地区的贸易额占该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反映。
7.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地区分布):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常用各国或地区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例反映。
8.对外贸易依存度(Y):也称对外贸易系数或开放指数Y=(Σ进口额+Σ出口额)/GNP或GDPGNP(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9.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10.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一般以制成品、半制成品、初级产品在该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反映11.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12.贸易条件指数=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3.过境交付: 即服务者提供者和消费者都不跨越国境14.境外消费:即服务消费者到服务提供者国内接受服务15.商业存在:服务企业到国外开办服务场所,提供服务16.自然人流动: 一国自然人到服务消费者所在国或第三国提供服务17.市场经济需要对外贸易:①商品生产的发展需要国际贸易:②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国际贸易:社会化大生产的根本特点:分工的深化和交换的扩大18.关境:关境是一个国家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活动可以满足各国人民的需求,丰富其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
它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其所花费的成本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低,从而在出口贸易中占有优势地位。
三、关税关税是一种税收,通常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以保护本国产业。
关税通常会影响商品的国内外价格,进而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
四、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之外的其他政策措施,用以限制进口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常见的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配额、技术壁垒、卫生检疫标准等。
五、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之间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取消相互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区域。
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配额限制,但仍保留各自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
六、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是一个处理全球贸易规则和争议的组织。
WTO通过推动自由贸易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繁荣,其核心职能包括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减让、解决贸易争端等。
七、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价格与进口商品的价格之间的比率。
如果出口价格高于进口价格,则贸易条件有利;反之则不利。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实际获益情况的重要指标。
八、贸易顺差贸易顺差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该国的出口收入大于其进口支出,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健康的标志,因为这表示该国正在增加其外汇储备。
九、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该国的进口支出大于其出口收入,通常表明该国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或其货币价值被高估。
长期的贸易逆差可能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
十、贸易补贴贸易补贴是指政府给予某些出口商品的财政支持,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或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对外贸易量:是指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直接买卖的行为。
对生产国为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则为直接进口贸易。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货物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生产国是转口贸易。
对第三国而言为转口贸易。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
他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挑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在国际经验业务中最大限度的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过境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或国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财务关税: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目的而征收的进口关税。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大全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同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金额的大小,又称对外贸易额。
4.对外贸易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对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的影响,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往往用一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量,就叫对外贸易量。
5.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6.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7.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8.有形货物贸易:是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
9.服务贸易:依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服务贸易指:(1)从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2)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存在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4)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性存在提供服务。
10.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11.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12.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
1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1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国际贸易额相比,用比重表示。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第一章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易。
4、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国内市场销售,又称输入贸易。
5、过境贸易是指外国商品途经本国,最终销售地为第三国的贸易,又称通过贸易。
6、总贸易是以国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即总出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总贸易额在数量上等于总出口与总进口之和。
7、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运出关境的本国商品以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出口即专门出口,进入关境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列为进口即专门进口。
8、有形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购销活动。
9、无形贸易也称无形商品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以无形商品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
10、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从生产国直接运销到消费国,没有第三方参与的贸易活动。
11、间接贸易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12、转口贸易,又称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语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通过第三国转卖而成。
13、陆路贸易是指采用汽车、火车和管道等陆路运输方式的贸易。
14、海路贸易是指利用各种船舶通过海洋运输商品的贸易。
15、空运贸易是指利用飞机运送商品的贸易。
16、邮购贸易是指采用邮政包裹的方式寄送货物的贸易。
17、现汇贸易又称自由结汇贸易,是指在国际商品买卖中,以货币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8、易货贸易又称换货贸易,是指货物经过计价,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9、对外贸易额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20、国际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某种货币统计的世界贸易总额,也称国际贸易值。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对第三国来说是转口贸易。
过境贸易: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运货过程必须要通过第三国的国境。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外创立,企业的投资行为,是国际资本移动的主要形式。
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营业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乌拉圭回合协议把服务贸易定义为:1、跨境提供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服务贸易五大原则:1、最惠国待遇2、国民待遇原则3、透明度4、市场准入和逐步自由化5、发展中国家的特别待遇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人所征收的一种税收关税特点:一方面具有和其他税赋相同的特点即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等。
另一方面,关税又有其自身的特点: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2、关税的税收主体和税收客体(税收主体是本国进出口商人(即关税的纳税人),税收客体是进出口商品)3、关税的征收范围是以关境为界,关税的征收机构是海关。
普惠制关税: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普遍的、非歧视的且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绿色贸易壁垒:也就是环境壁垒,是一种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而制定的一系列苛刻的环境标准,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新措施。
技术贸易壁垒:是对进口产品适用不合理的技术法规、标准、设置复杂的认证、认可程序。
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货款。
国际贸易学 名词解释
转口贸易: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三国间贸易:指一国企业到国外开办分支机构,从事国际贸易活动。
第二章
国际分工:国家之间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
第三章
比较成本: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第六章
自由贸易政策:指政府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不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商提供各种特权和优待,力图消除各种贸易障碍,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地输出和输入,在世界市场上实行自由竞争和合作,从而使资源得到最合理配置。
战略性出口补贴:指对一些具有规模效益的产业,哪个国家拥有较高的国际市场份额,就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获得较多的超额利润。
第七章
倾销:是一国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进口许可证制:是指商品的进口,事先要由进口商向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审查批准并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才可以进口,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
第八章
最惠国待遇原则: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必须同样寄予对方。
国民待遇原则: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经济上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第九章
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投资于国外的工商企业,直接参与或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
经济一体化:是指组成贸易集团的成员国间逐步取消所有歧视性贸易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行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阻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e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
2.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
3.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
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或“交换比价”。
由于所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
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的指标。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
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之中,只是提供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
8.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 )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9.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也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还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10.资源禀赋:是指一国自然拥有地各种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的数量。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
2、对外贸易额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值相加之和。
3、对外贸易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4、广义的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5、狭义的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7、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指世界各洲、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8、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9、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10、企业全球竞争战略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某个产业里寻求一个持久的有利竞争地位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策略。
11、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12、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
13、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制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14、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高度,运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部门、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福利的目标。
15、国际贸易条约是国际条约中的一种契约性条约,又称“商约”,泛指国家间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规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书面协议的总称。
16、国际贸易协定是指缔约国为调整贸易关系而达成的书面协议。
17、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贸易组织,旨在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规范化,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3.关税:是一种税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一定比例的税费,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保护本国产业发展。
4.非关税壁垒:指除了关税以外,其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
5.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6.国际贸易壁垒:指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限制或阻碍的各种政策和措施。
7.贸易逆差:指一国进口额超过出口额的现象,也称入超。
8.贸易顺差:指一国出口额超过进口额的现象,也称出超。
9.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该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
10.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反映该国的贸易效益。
11.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接受的一系列规则和做法。
12.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产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13.商品贸易:是指有形商品(如原材料、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14.技术贸易:是指技术知识的传播和转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15.知识产权贸易:是指知识产权及其相关产品的交换活动,如专利、商标等。
16.加工贸易:是指利用本国或外国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资进行加工、定做等业务,并出口成品的活动。
17.设备贸易:是指机器设备、零部件、器材等物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18.贸易风险: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损失。
19.贸易政策:指一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国际关系等目的而采取的有关对外贸易的措施和法规。
20.贸易战略: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国际关系等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对外贸易的长期规划和策略。
国际贸易学 名词解释
习题答案名词解释答案:1. 国际贸易——从字面上看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从经济学意义理解,国际贸易是指具有独立关税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3.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4. 总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反之,凡是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总贸易。
5. 专门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凡进入关境的一律列为进口,称为;反之,凡离开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专门贸易。
6. 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或本地区的商品未经加工就出口。
7. 过境贸易——是指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易需要经过第三国的情况。
8. 直接贸易——又称双边贸易,是指不需第三国介入,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直接发生的贸易活动。
9. 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交易需要第三国的介入才能完成的贸易活动。
10. 包销——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某家企业达成包销或独家经销协议,把某一种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利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对方的贸易方式。
11. 代理——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某家企业达成代理协议,委托代理商在市场上招揽生意,或从事其他的委托事务,委托商对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负责,代理商只收取约定的佣金。
12. 寄售——是指这样一种销售方式,即出口企业和国外的代销商订立寄售协议,把货物运交给代销商,代销商出售货物后,扣除协议规定的销售费及佣金后13. 招标——是指招标单位需要采购商品或兴办某工程时,说明有关条件,邀请有兴趣的企业在指定的期限内按照一定的程序报价即投标,然后由招标人再开标与评标,选择最满意的投标人进行交易。
14. 拍卖——是指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在拍卖场以公开叫价的方法,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交易方式。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产业间贸易,是现代贸易的有效组成部分。
它是指属于不同部门的商品的交易。
2、产业内贸易,是现代贸易的有效组成部分。
它是指属于同一部门的商品的交易3、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显著改进或生产成本的大幅节约,它是规模报酬递增结果的货币表现。
4、规模报酬递增,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单个企业的产出水平的更大幅度的提高。
5、外部规模经济,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经济概念,它是规模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单个厂商由于相关产业内的生产相同产品的其他企业的规模扩大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节约或生产效率的提高。
6、内部规模经济,也称垄断竞争,是规模经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是经济学家张伯伦首先提出的一个经济概念,即指生产差异化产品的单个厂商由于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所获得的生产成本的显著节约或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7、规模经济理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部门内贸易替代部门间贸易成为主导性的贸易形式时,贸易理论家为探讨部门内贸易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贸易理论。
该理论的研究方式决定与贸易收益判定这类基本贸易问题。
8、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发表于1966年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提出,试图对如下现象进行解释,即作为技术创新产品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均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里创造发明的,而且随着产品标准程度的提高,该产品的生产于出口逐渐由原发明国转向其他国家。
1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各类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即各类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相比,以份额表示。
它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状况、劳动力就业状况等,是一国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主要依据之一。
2 、贸易条件:在一个具有多种商品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
这个比值常常要乘以 100 ,它以价格关系反映一国在对外商品交换上的数量关系。
国际贸易学
国际贸易学一、名词解释( 4 个共20 分)1、H-O原理:在一系列假定下,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2、倾销:默许或鼓励本国厂商低价向国外市场销售产品以获取更多的市场,是促进出口的一项贸易政策。
由于低价,常被称为“低价倾销”。
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出口国以低于其国内市场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二是出口国以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同国外销售商品。
由于无法确切了解一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国际贸易中对倾销的指责,也就主要指第一种情况。
一般分三种:持续性倾销,掠夺性倾销,零星的倾销。
3、“自动”出口配额制: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4、贸易差额: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
如果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就是存在出超,或称为贸易顺差;反之称为入超或存在贸易逆差。
5、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假设:一国生产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布),使用两种生产要素(例如土地和劳动),每一种商品都不是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投入物;有竞争;生产要素的供应量是给定的;两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使用;一种商品(小麦)是土地密集型的,另一种(布)是劳动密集型的,不论有无贸易时都是如此;两种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但不是在各国间)是流动的;开展贸易提高了小麦的相对价格。
定理:根据以上假设,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土地)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的报酬降低。
6、后向联系:某部门同向它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
(前向联系:某部门同吸收其产出的部门间的联合;如在钢铁、机械、汽车三部门中,机械的后向联系部门是钢铁,前向联系部门是汽车)7、贫困化增长:当一个国家(通常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出口产品(通常是初级产品)的供应量急剧增加,它的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下跌,甚至跌到使这个国家受到损害的地步。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外汇倾销: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称为外汇倾销。
关税配额:对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关税。
特惠税:全称为特定优惠关税。
它是指对从特定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零关税待遇,其税率低于最惠国税率。
但它不适用于从非优惠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中国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中国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
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日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关税结构:又称为关税税率结构,是指一国关税税则中各类商品关税税率之间高低的相互关系。
世界各国因其国内经济和进出口商品的差异,关税结构也各不相同。
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对外依存度:是各国广泛采用的一个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依赖程度的指标,是一国进出口总额与该国的GDP的比例。
进料加工:是指国内有外贸经营权的单位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后再返销出口的业务。
厂商从外商进口原材料,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再出口,厂商用自有资金进口,风险更大。
来料加工:来料加工贸易(Processing)是指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承接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承接方收取工缴费,外商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承接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业务。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象征性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装运货物后,向买方提交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交货义务,无需保证到货。
实际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2.询盘:是指为了试探对方对交易的诚意和了解其对交易条件的意见。
因多数是询问价格,故通常称之为询价。
3.发盘:是指交易一方即发盘人向另一方即受盘人提出购买或出售某种商品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表示愿意按这种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行为。
4.还盘:是指受盘人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发盘人在发盘中提出的条件,为进一步协商对发盘提出修改意见。
5.接受:是指受盘人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同意对方提出的条件,愿意与对方达成交易并及时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出来。
这在法律上称作承诺。
6.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质量指标在一定的幅度内有所机动。
7.品质公差:是指在工业制成品中,国际同行业公认的产品品质误差。
8.对等样品的含义是:当买卖双方采用凭样成交时,卖方为了减少交货时的风险可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商品交买方确认,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称为对等样品,也有的称其为确认样品或回样。
9.以毛作净:指的是以毛重作为计算价格和交付货物的计量基础,这种计重方法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以毛作净”。
10.标准回潮率: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在标准温度、湿度条件下达到吸湿平衡时的回潮率。
11.公量:是指用科学方法抽干商品中所含水分,然后再上一定标准的水分所得出的重量。
12.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
(散装货:粮食、矿砂等)13.运输标志又称唛头(Shipping Mark),它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英文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14.FAQ是FarAverageQuality的简称,它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习称“良好平均品质”,一般是指中等货或大路货而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贸名词解释
1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2生产可能性曲线(ppc)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的使用其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集合。
3最优关税率:能使本国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适当税率,被称为最优关税(Optimum Tariff)率。
4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ski Theorem):只适用于小国。
分析要素禀赋变化对产出的影响。
在商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不平衡的增长将导致商品的产量更大的不对称变化。
一种要素的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生产的商品的产量增加,同时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的生产减少。
5行(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的贸易模式,又称部门内贸易。
(指同类的可替代产品之间的贸易)相同类型的产品指按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统计时,至少前三位数都相同,即至少同类、同章、同组。
如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都既是机动车辆的出口国,同时也是机动车辆的进口国。
6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7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 :关税配额是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8国民待遇原则:一国给予所有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在经济上的待遇不低于给予本国公民和企业的待遇,这种待遇主要包括税收、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的开放,以保证成员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以同样的条件竞争。
9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和/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10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规定一个最高的进口数量或金额。
一旦达到这个最高数额就不准进口。
11最惠国待遇原则:所谓最惠国待遇原则,指的是一国对于所有成员国的贸易待遇都必须是同样的,如果一国给任何一国降低、豁免关税或提供其他优惠政策,该国也必须同时给其他成员国同样的待遇。
1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13福利恶化型增长:又叫贫困化增长或巴格沃蒂效应。
即生产要素过度增加导致出口商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对贸易条件和国内经济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14出口税(export duties):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15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S-S:关税对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或国内收入分配影响的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
P122
16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 system)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更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
它是各国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17自愿出口限制(进口配额的特殊形式):又称“自动”出口配额制(“voluntary” export quotas)、“自动”限制出口(“voluntary” restriction of export)、被动配额,也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
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年—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18荷兰病:是指一个行业的增长扩张导致其他行业的萎缩。
源自荷兰,因此得名。
其他国家如挪威、英国、墨西哥、尼日利亚、澳大利亚也出现过相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