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初中地理七上《1第2节 地图》word教案 (5)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 地图 学案

地图【学习目标】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学习重难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学习过程】课前准备一、地图的用途1.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2. 、、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二、地图的基本要素1.一般的地图用“”来定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用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向。
3.有经纬网的地图,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在同一条经线上是,在同一条纬线上是。
4.比例尺(1)比例尺表示_________________在地图上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3)表示形式,如0 40千米,如1:4000或1/40000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大比例尺地图,表示范围,表示内容。
图幅相同小比例尺地图,表示范围,表示内容。
(4)三、利用地图查找信息1.地图按内容可分为和。
2.地图按表示区域可分为、、、、、。
3.地图家族的新成员包括和。
4.如何利用地图查找信息:首先,其次,,最后。
课中学习1.在比例尺为1:32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济南市与香港间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多少千米?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①中,教室在停车场的_______方向。
(2)图②中,教室在食堂的________方向。
(3)图③中,点A在点B的_____方向,B点在C点的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__方向,D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课后练习1.下列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A.比例尺B.颜色C.方向D.图例2.在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A.1300千米B.18000千米C.180千米D.1800千米3.读如图判断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A.东南B.东北C.西北D.西南4.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A.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北方5.一个任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A.东方B.北方C.西方D.南方6.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C.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北方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7.地图被称为地理学习的,被喻为人的“眼睛和工具”。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中图地理七年级上教案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第一节疆域和行政行政区划教学要求知识目标: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能力目标:1.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2.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1.引入新课(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
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2021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中图版)初一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地球形状及大小;结识地球仪,并能辨认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理解经线、纬线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拟定地球上某点位置办法。
2.通过学生理解人类摸索地球形状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敢于摸索、进一步钻研精神,形成对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形状结识及用数据表达地球大小;经纬线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经纬线含义;经纬度概念;运用经纬同拟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教学学时:3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学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窗们,咱们生活在地球上,诸多同窗曾经或当前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结识这个地球?这节课咱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摸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问:同窗们,你们懂得地球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阐明:咱们人们都懂得地球是一种球体,怎么懂得呢?咱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和大小是一种难解之谜。
一、结识地球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批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图2:“盖天说”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图4: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以为整个大地是平,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一口巨大锅,你批准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同窗们都非常聪颖,不像古代人同样完全凭借直观结识世界.简朴地结识天空是圆,大地是平。
随着人们活动范畴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例如:①海边远方驶过来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影子边沿总是弧形。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引导提问:对于这样说法,同窗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兴趣,并提出了地球也许是球体假想。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2节地图教案 (1)

4000000 80000000教师小结:比例尺是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理解比例尺分数的含义,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步骤4:阅读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完成任务三——比较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3分钟)任务三:在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上,你发现了什么?(1)观察: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2)完成下表结论: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表示范围 ,内容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 ,内容 。
教师小结: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大小详、小大略”来概括。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读图分析等方法,学生掌握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步骤5:关注钓鱼岛——读PPT 上钓鱼岛与台湾省基隆市、冲绳岛地图,完成任务四 ——计算实地距离。
(3分钟) 任务四:计算钓鱼岛到基隆以及到日本冲绳岛的实地距离:(1)公式:比例尺=已知:钓鱼岛到基隆的图上距离为1.9厘米;钓鱼岛到冲绳岛的图上地距离为4.2厘米; (2)计算:实地距离=比例尺: (3)钓鱼岛—基隆:钓鱼岛—冲绳岛:中国地图 北京市地图 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 0 100km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学会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计算实地距离。
步骤6:请同学小结地图上的第一种语言——比例尺(1分钟)。
步骤7:学习地图上的第二种语言——方向(15分钟)教师展示PPT 上三种地图:1、一般地图;2、指向标地图;3、经纬网地图;(1分钟) 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出一般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完成。
(1分钟)教师讲授三种地图判读方向的方法(3分钟):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指向北方;3、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任务五——学习使用一般定向法(2分钟):在内蒙古自治区地图上找到: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判断:(1)呼和浩特、包头分别在鄂尔多斯的什么方向? 结论:(1)(2)使用的定向方法是什么? (2)任务六——学习使用指向标定向法(2分钟):在校园平面图上找到学校东门、博艺楼、体育馆:判断:(1)学校东门分别在博艺楼、体育馆的什么方向? 结论:(1)(2)学校东门大致在体育馆的什么方向? (2)任务七——学习使用经纬网定向法(2分钟):在加拿大地图上找到:怀特霍斯、温哥华、尼皮贡:判断:(1)怀特霍斯大致在温哥华的什么方向? 结论:(1)(2)温哥华大致在尼皮贡的什么方向? (2)步骤8:学习地图的第三种语言——图例(5分钟):任务八——阅读课本18页图1.25,识记地图上常用图例,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记情况。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图》说课稿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图》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图》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地图,并理解地图上的信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图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在地图的识别、比例尺的理解、图例和注记的解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图的种类,掌握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各种地图,并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地图的阅读和解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地图实物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地图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图上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巩固知识:通过地图实物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地图知识的理解。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地图知识的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图》教案13页word文档

七年级上复习课一第二章地图【课型】复习课【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5.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复习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知道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掌握比例尺三种形式的相互转化;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掌握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图;养成利用图例和注记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的习惯。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不同地形部位、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3.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4.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虽然学习了本部分知识,但对一些重点的内容学生还不能灵活运用。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建构,选择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习题,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强化训练。
把学生感觉困难的知识点进一步的归纳、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复习,得到提升。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练结合法、综合归纳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复习过程】一、知识框架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网络,并找到知识间内在联系,使目标更明确。
二、知识梳理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 箭头指北;方法是平移指向标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同步训练1: 例1.读上图,回答: ⑴甲、乙、丙图分别按哪种情况判定方向? 点拨: 甲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 ; 乙图按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丙图按经纬线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中图版 七年级上第一章 第二节 地图 第1课时 教案

第二节地图第1课时张艳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图的用途。
(2)知道地图的三要素。
学会在地图上判读方向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地图进行练习巩固。
并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认识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
二、教学重点: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上的方向三、教学难点: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四、教学方法:阅读法、读图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地图册的用途大致有三种:一是,不走弯路;二是觅得某地有需要的信息后能及时确定,节省时间;三是从上面能找到全国各地的,外出时可以顺便旅游一番。
2、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不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和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在地图上有、、、四个基本方向,再进一步细分,还可分为、、、等方向。
4、不同的地图表示地平面方向的方法也不同,一般地图用“,”来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用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向;有经纬网的地图,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5、我们在户外使用地图时,必须使地图上的方向与的方向一致。
你还知道哪些在户外确定方向的简单方法、、等。
6、观察地图册上经纬度的排列规律,首先观察纬度的排列规律,北半球纬度排列是上面的度数下面的度数(大、小),度数大的方向表示方,度数小的方向表示方;若纬度的排列是上小下大,则说明该地区位于半球,度数大的方向表示方,度数小的方向表示方。
再看经度的排列规律,西经范围内的度数排列是左边的度数右边的度数(大、小),度数大的方向表示方,度数小的方向表示方;东经范围内的度数排列是左边的度数右边的度数,度数大的方向表示方,而度数小的方向表示方。
(二)、读图引导1、借助图C认识一般地图上的八个方向。
2、借助多媒体学习如何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3、观察地图册上经纬度的排列规律学习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
活动1、第13页图A是有哪种方法表示方向的?2、图D-a中,郑州、上海、南昌、重庆、西安各在武汉的什么方向?3、图D-b中,汽车沿什么方向行驶?4、图D-c中,甲地在乙地的什么方向?乙地在丙地的什么方向?板书设计:地图的用途地图一般地图地图上的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经纬网地图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中图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地图》精品课件

图示 讲解
第二节 地 图
6.两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那么 A .比例尺大的幅图,所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 B .比例尺大的幅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详细 C .比例尺小的幅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详细 D .比例尺小的幅图,所表示的范围小,内容简单
7.关于右图各点相对方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电子地图
第二节 地 图
第二节 地 图
电 子 地 图 的 应 用
视频.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上海至贵阳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 际直线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 1:300 B. 1:300 000 C. 1:3 000 000 D. 1:30 000 000
世界政区图 比例尺较小 显示范围大 内容较简单
第二节 地 图
中国政区图 比例尺较大 显示范围小 内容较详细
第二节 地 图
图例和注记
1.图例:
地图上通常都有各种符号,它们是用来简略地表示各种地 理事物的。对这些符号含义的说明就是图例。
2.注记: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 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第二节 地 图
第二节 地 图
地图家族的新成员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图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形式的地图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 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旅游、出行、参观 等活动。请看下面一些地图,你能指出它们的不同用 途吗?
第二节 地 图
遥 感 影 像 地 图
第二节 地 图
卫 星 云 图
第二节 地 图
(2)文字式比例尺:
直接在地图上用文字写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图——地图上的方向教案中图版

- 地图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利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
- 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地图寻找目的地和规划行程
九.课堂
1. 课堂评价
- 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概念、坐标系统和方向判断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技能提升:学生将提高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地图软件和其他工具进行方向的判断和比例尺的换算。他们也将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将培养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将发展地理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分析和综合地图信息,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将树立正确的地理人地观念,认识到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关注地理信息的意识,并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地图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和意义。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对地图的学习将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欲望。通过地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关注度,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图》【 教案】

《地图》本节教材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在地图上辨认方向,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认识多样的地图等。
教材用“地图的途”和“地图的方向”展开,旨在落实学生对地图技能的掌握,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知识与技能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4.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方法获取地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树立地理与社会全局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第一课时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地图提问: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提问: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提问: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学生:缩小了10倍提问: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提问: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图 第2课时 教案

《地图》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尺的概念、公式,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 掌握地图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程度三者之间关系的规律。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比例尺的概念、公式,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掌握地图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程度三者之间关系的规律。
3.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地图图例。
【教学难点】1.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理解地图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程度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地图比例尺》,以大致了解地图比例尺的概念、公式及特点。
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索地图比例尺的欲望。
【讲授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三要素中的方向,知道了在三类不同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与技巧。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地图三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比例尺。
这也是阅读地图中的重点和难点,你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开始吧!(板书)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图2.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的概念、计算公式学生观看视频资料《比例尺》,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比例尺?2.计算公式是什么?3.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说一说怎么比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生:(可能的答案)1.比例尺也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比例尺计算公式是个分式,因此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问题承上)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2.比例尺主要有哪几种表示形式?(板书)三种表示形式生:(可能的答案)2.主要有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表1: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比较。
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线段比例尺》,并继续展示图文资料并讲述三种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具体表现方式。
学生进行巩固训练1:学会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结合所学比例尺的知识,小组合作并回答:1.你能量出台北到高雄的图上距离吗?2.你能计算出台北到高雄的实地距离?生:(可能的答案)1.图上距离约8.75厘米。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第2节 地图》word教案 (1)

《地图学》教案前言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也被称作地球表层学。
对人类个体而言,地球几乎是一个无穷大的空间,难以一窥全貌,而地图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得以概括而全面的了解地球表面的开始。
地图作为人类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对空间信息高度浓缩和概括的结果。
学习地图学本身是学习空间信息可视化的表达原理和方法,同时也是对地理学其他各门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辅助和支撑作用。
因此,《地图学》是地理学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地图学》对地学工作者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
我们学习《地图学》,主要是掌握基本的原理和规范,特别需要大家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相应的课堂练习、实验和实践活动,在日常学习、生活、学习中注意观察、领会前人地图编绘的技巧和特色,并将相关内容贯穿于你们其他各项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中。
在你们未来可能从事的地学专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工作区域的图件制作完成几乎就是工作顺利展开、甚至即将完成工作的标志,图件的制作水平是各项专业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概述一、地图学的科学概念它是脱胎于测量学与地理学,于近代形成一门科学体系,简而言之:地图是表现和反映地球表层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图解、图像、图形……。
传统的意义,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实质与发展,同时也是研究地图编制与复制的科学。
国际地图学会(ICA)(1973)定义:地图学是制作地图的艺术、科学和技术,以及把地图作为科学文件和艺术作品的研究。
在这个意义上,地图可以看作是以任何比例尺表示地球或任何量体的包括所有类型的地图,平面图、航图。
三维模型和地球仪。
(lnternational Cartogra Phic Association ICA)此外,鲁滨逊(美),萨里谢夫(苏)文名有定义。
《辞海》(1980)定义“地图学是研究地图及其制作的理论,工艺技术和应用的科学。
《地图学》(1990)定义: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科学。
(名师整理)最新中图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地图》精品课件

2.识记一些重要的图例。
三、课堂小结 回扣目标(2分
钟)
地图上的方向
地
地图的比例尺
图
地图的图例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一般表示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方向图 方向
: 指向标法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 方
: 经纬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比 例 尺
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B. 比例尺越大所画的地区范围越大
C. 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D. 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
2.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应当选择的导游图
是( )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比例尺尽可能大的
地图
C、世界地图
D、中国地图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三]地图的图例 阅读课本第17-18页,结合图I回答下列问题:
认真阅读课文16——17页内容,找出以下问题 :
1.比例尺的含义和公式 2.比例尺的三种表达形式是? 3.如何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4.理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的表示范围大小,内容 详略的关系。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 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如: 0_____10 千米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如:图上1厘 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千米,或五千万分之一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必须换算成统一的单位。
判断比例尺的规律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二节地图(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1、比例尺的比较及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地图上的图片
教学难点
地图家庭新成员的广泛用途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活动法
教学过程
一、探索活动
完成课本P13探索活动内容。(要求:组内互助)
1.在图中查找大观园和中国美术馆所在的位置?
2.判断大观园在中国美术馆的什么方向?
3.找出大观园到中国美术馆最近路线?
(三)利用地图查找信息
1、地图的分类
按内容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多种地理事物的一般特征。
专题地图集中反映一两种地理事物的主人特征。
按表示区域分:世界图、大洲图、半球图、国家图、省图、县图
(展示相应的地图加深学生理解)
2、查找信息
确定并获取你所需要的地图;
认真看地图的图例;
具体查找你需要的信息。
(二)地图的图例
自主学习:阅读P17课文,找出什么是图例?什么是注记?
图例定义: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什么是标注: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活动:熟记P18图例,自主熟悉,组内成员互考。
活动: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准
(教师在课件中展示多个不同的图例,请学生起来说出每个图例的名称,看哪个学生记得最多,适当鼓励。)
第1章第二节《地图》(第2课时)
主备人:主讲人:
内容
节次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比例尺的比较及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地图上的图例。3、会 Nhomakorabea地图查找信息。
4、了解地图家庭的新成员它们的广泛用途。
1203.中图初中地理七上《2第1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word教案 (5)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的行政区划和现行的行政区划及其关系.2、在我国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重点:在我国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难点:在我国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准备:学案。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背诵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名称二、设问导读师:分小组讨论完成,师生评议。
1、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____、____、____、三级。
2、省级单位____个:包括___个省、___个自治区(_______、宁、新、________、桂)、___个直辖市(___、津、____、渝)、_____个特别行政区(_____、澳)。
三、自我检测师:学生独立完成,点生公布答案,师生评议。
读课本中40页的第三题——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填写下图的省级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图号 1 2 3 4 5 6省(区)名称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四、巩固练习1、自治区、_________、_________是民族自治地方。
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位置最北的是_________,最西的是_________。
3、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中,濒临渤海的是_________,濒临东海的是_________。
4、兼临黄海和渤海的省区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我国第二大岛属于省.6、我国最新设立的直辖市重庆市的简称为。
五、拓展延伸1、我国领土最东端在()A、黑龙江省B、海南省C、广东省 D 、上海市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是()A、滇、桂、粤、台B、滇、桂、闽、台C、台、粤、桂、滇D、滇、粤、闽、台(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
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
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板书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