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问答题解析教案.docx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问答题解题技巧详解

高考历史问答题解题技巧详解

高考历史问答题解题技巧详解一、问答题的审题要求一般来说,一道完整的历史问答题,包含四种构题成分:1、提示语: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题目中的“简述”、“比较”、“论证”等等。

根据这些解答的提示语可确定题型。

2、主干语(或中心语):即指明答项内容的对象的成分,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3、答项语:即要求回答的内容的成分,如“情况”、“经过”、“内容”、“结果”等等。

4、限定语:限定解答内容或解答对象的时间、空间、角度、频率等等的成分。

【例】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注:红色字体为提示语,蓝色字体为中心语,深绿色字体为求答项,浅绿色字体为限定语。

)二、问答题的答题要求答案形式: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史实选取:准确、典型、全面;答案内容:核心知识;答案结构:史实+结论(评论)。

三、问答题的答题技巧(一)叙述题[题型特点]叙述题是问答题中最基本的题型,此类题型的要求是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灭的过程,以及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作系统的归纳叙述。

其提示语有“简述”、“概述”、“试叙”、“如何”、“怎样”、“是什么”、“有哪些”之类。

[典型题例]简述近代以来我国首都被外国侵略者占领的耻辱,并说明其原因。

[分析指导]此题第一问就是要求考生把分散在中国近代史不同时期的有关首都沦陷的情况进行归纳叙述,简单列出要点,以体现我国近代蒙受的屈辱。

由于单纯的叙述题主要是考查再认、再现的记忆能力,能力考查层次偏低。

所以此题的第二问在能力要求上作了调整提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我国首都沦陷的原因。

[答案要点]1.首都三次被占:(1)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3)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

2.原因:当时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政府腐败无能。

高中历史试题解析教案设计模板

高中历史试题解析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析典型历史试题,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等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历史试题的审题方法。

2. 历史试题的解题思路。

3. 历史试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1. 历史试题中复杂问题的解答。

2. 历史试题中的材料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提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历史试题方面的困难?二、试题解析1. 选择题解析a. 教师展示一道选择题,引导学生阅读题干和选项,分析题目类型和考察的知识点。

b. 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进行答案选择,并说明理由。

c. 教师点评学生的答案,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2. 材料题解析a. 教师展示一道材料题,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明确问题要求。

b. 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答案组织。

c. 教师点评学生的答案,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解题技巧与方法1. 审题方法a. 教师讲解如何快速准确地审题,包括提取关键信息、明确问题要求等。

b. 学生练习审题,教师点评。

2. 解题思路a. 教师介绍历史试题的解题思路,如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等。

b. 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进行答题练习,教师点评。

3. 答题技巧a. 教师讲解历史试题的答题技巧,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等。

b. 学生根据答题技巧,进行答题练习,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问:同学们在本次课中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课后练习题中的难点,查阅资料,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高中试卷讲解教案人教版

历史高中试卷讲解教案人教版

历史高中试卷讲解教案人教版教案标题:历史高中试卷讲解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历史高中试卷的组成和要求;2. 掌握历史高中试卷中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3. 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1. 人教版历史教材;2. 历史高中试卷(人教版);3. 多媒体设备;4. 答题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历史高中试卷的样张,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历史高中试卷的组成和要求,强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

二、试卷结构讲解(10分钟)1. 分析历史高中试卷的结构,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2. 解释每种题型的要求和特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解答各种题目。

三、常见题型解题技巧(15分钟)1. 针对选择题,讲解如何通过分析选项和题干关键词来确定正确答案。

2. 针对判断题,介绍如何根据历史知识和题干信息判断对错。

3. 针对简答题,指导学生如何提炼关键信息并进行简明扼要的回答。

4. 针对论述题,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论述结构的搭建和论述思路的展开。

四、试卷讲解示范(20分钟)1. 选择一份历史高中试卷中的典型题目进行解答示范。

2. 在解答过程中,强调解题思路、关键信息的提取和答题技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疑惑。

五、试卷讲解练习(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试卷和答题纸。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解答试卷中的题目。

3. 收集学生答题纸,进行批改和讲解。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历史高中试卷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多做历史高中试卷,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3. 引导学生积极拓展历史知识,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历史高中试卷的讲解和解题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同时,通过让学生参与讲解示范和解题练习,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针对不同的题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三历史辅导讲座之问答题篇doc

高三历史辅导讲座之问答题篇doc

高三历史辅导讲座之问答题篇如何“解答历史根本原因”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对历史发展根本原因的理解与判断,所以我们不但要理解把握根本原因的概念,更要学会判断、分析根本原因,做到迅速准确地分析事物,解答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历史事物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根本原因是指导致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

下面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原理,来判断在历史事物中,什么是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这就是我们所要找的根本原因。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有关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变化的根本原因就要从经济基础中去找。

例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广泛开展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B.封建专制制度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C.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广泛开展D.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是指生产关系的变化,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可见正确答案是C。

例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愚昧无知B.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C.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D.中国社会“物产丰盈”,不必借外洋货物以通有无我们知道,清政府的政策是有关上层建筑内容,决定它的当然是与其对应的经济基础。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正确答案C。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

这样,我们在判断文学、艺术、思想等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时,就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社会存在上找答案。

例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B.新兴地主的产生C.社会大剧变D.群雄并立的需要百家争鸣是说社会意识方面的问题,根本原因就要从社会存在中找,D也是社会意识,故先排除。

高中历史难题讲解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难题讲解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历史脉络。

- 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从历史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 难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有何特点?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 讲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夏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2. 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视皇权与中央集权。

- 强调等级制度与身份制度。

- 重视礼法与儒家思想的影响。

3. 讨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历史脉络:- 以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原因和影响。

4. 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讨论政治制度对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环节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行分析。

2. 各小组讨论并总结该制度的内容、特点、演变过程和影响。

3.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历史影响。

2. 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启示。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

高三历史 高考历史问答题解析教案

高三历史  高考历史问答题解析教案

1.识读下列四幅人物肖像画:请完成:(1)简要指出图一~图四所示人物的国籍,并列举他们的代表作品。

(10分)(2)上述人物的代表作品属于哪一文学流派?分析其诞生的历史背景。

(10分)答案(1)国籍及作品: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德莱塞是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嘉莉妹妹》和《美国悲剧》;泰戈尔是印度作家,代表作品有《吉檀迦利》和《戈拉》;川端康成是日本作家,代表作品有《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等。

(2)文学流派:现实主义。

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解析第(1)问,依据图一~图四中的人物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直接进行回答。

第(2)问,“文学流派”应联系不同人物的代表作品进行思考,“历史背景”需要从各国联系加强、物质生活变化等方面进行概括和归纳。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足不出户看奥运。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共达196亿人次。

材料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

这是一个把娱乐与知识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英镑(或1 00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

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张气氛的成功营造,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

这个节目于1998年在英国初次登场,如今已经风靡全球,受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人们虽坐在家中,却可以细细端详法国卢浮宫里每一件艺术品,可以倾听悉尼歌剧院里气势恢宏的演唱会……可以说,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例说明。

浅析高考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五篇范文]

浅析高考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五篇范文]

浅析高考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五篇范文]第一篇:浅析高考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浅析高考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历史问答题的测试功能近年来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掘,这一题型在高考中的地位也曰益巩固,而这一题型恰恰是考生最易失分之处。

究其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历史基本理论修养不够是其根源,但应试能力(考生将自己具备的历史学科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转化成考试分数的能力)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如何提高应试能力呢?笔者以为,依次做到“审准题目”、“找齐材料”、“理清思路”、“规范作答”,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一、审准题目。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第一,分析试题结构。

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

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一题中,“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

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由专用历史名词构成(材料问答题的主干语一般以历史材料的形式出现)。

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

这是问题的主体,是试题的核心,试题的其余各成分都围绕它展开。

只有正确理解中心语的内涵,才能把握住审题的大方向。

不然,准确审题则无从谈起。

找出主干语应作为审题的起点。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

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

是审题的最终落脚点。

找准答项语就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找到了解题的着力点,收集材料、组织答案就有了目标。

审定答项语是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

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

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

这些词语能够清楚地告诉我们试题的类型,提示我们应对的方法。

高中历史试题解析教案模板

高中历史试题解析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解析高中历史试题,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珍视文化遗产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历史知识点的掌握2. 解题技巧的运用3.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1. 复杂历史问题的解析2. 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3.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点。

2. 提出本节课要解析的高中历史试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解析试题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道试题进行解析。

2. 小组讨论:各组成员讨论试题,分析试题涉及的历史知识点,总结解题思路。

3. 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解析过程及答案。

(三)点评与总结1. 教师点评:针对各小组的解析,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解题技巧。

2. 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四)巩固练习1. 教师提供若干类似的试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2. 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珍视文化遗产。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关注现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考历史考题讲解教案大全

高考历史考题讲解教案大全

高考历史考题讲解教案大全教案标题:高考历史考题讲解教案大全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高考历史考试的题型和要求。

2. 提供详细的历史考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题能力,提高他们在高考历史考试中的成绩。

教案大纲:教案一:高考历史考试概述和备考建议1. 介绍高考历史考试的题型和分值分布。

2. 分析历年高考历史考试的命题特点和难点。

3. 提供备考建议,包括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和复习策略。

教案二:古代史考题讲解1. 详细解析古代史考题的题型和考点。

2. 分析历年高考古代史考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 提供典型古代史考题的解析和讲解。

教案三:近代史考题讲解1. 解析近代史考题的题型和考点。

2. 分析历年高考近代史考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 提供典型近代史考题的解析和讲解。

教案四:现代史考题讲解1. 解析现代史考题的题型和考点。

2. 分析历年高考现代史考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 提供典型现代史考题的解析和讲解。

教案五:地方史考题讲解1. 解析地方史考题的题型和考点。

2. 分析历年高考地方史考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 提供典型地方史考题的解析和讲解。

教案六:历史文化常识考题讲解1. 解析历史文化常识考题的题型和考点。

2. 分析历年高考历史文化常识考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 提供典型历史文化常识考题的解析和讲解。

教案七:历史解答题讲解1. 解析历史解答题的题型和要求。

2. 分析历年高考历史解答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 提供典型历史解答题的解析和讲解。

教案八:历史论述题讲解1. 解析历史论述题的题型和要求。

2. 分析历年高考历史论述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 提供典型历史论述题的解析和讲解。

教案九:历史分析题讲解1. 解析历史分析题的题型和要求。

2. 分析历年高考历史分析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 提供典型历史分析题的解析和讲解。

教案十:历史综合题讲解1. 解析历史综合题的题型和要求。

高考历史问答题题型分析与答题策略

高考历史问答题题型分析与答题策略
21耳第0 0 2 3期
・ 教学相长 ・
高 考 历 史Leabharlann 问答题 题 型 分析 题 策 略 与答
武 富琴
( lg一 中学 涉- -
河北 邯郸
060 ) 540
摘 要 :I答 题是 高考 历 史试 题 中的传 统题 型 ,是历 史 学科试 卷 中赋分 最高 、综合 测试 能力最 强 、难度 最 大的题 型 ,备受 师 生关注 。 ' t 总结问答题的种类、结构、作用 、答题方法和策略,对于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 高学 生的整体 素 质和 高考成 绩无 疑具 有极 为 重要 的意义 。 关键词:高考 问答题 种类 结构 作用 答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 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63 5 问答题 的种 类 问答题 按照 题 的性质 和要 求 ,可 分为叙 述 、综 合 、分 析 、比 较 、评 述 、材料 式 问答题 等不 同种类 。 1 . 题: 叙述 将历 史事件 、 史现象 或历 史人物 活动 的 原因 ( 历 或 背景 ) 、经过 、意 义 ( 或性 质 、影 响 、作用 、评 价 )按一 定顺 序 直接叙 述 出来 。 2综合 题 :将 分 散在 不 同章节 、不 同国度 、不 同历 史 时期但 . 又有 某种 联系 的历史 内容 系统 归纳 ,贯穿融 会 ,进 行表述 ,并得 出适 当结 论。难 度较 大 。 3分析 题 : 复 杂的 历史事 件 、 . 将 现象 或 内容 分 解成 几个方 面 : 背景 、原 因、性质 、特 点 、结果 、意义 、作用 、经验 教训 等 ,揭 示其 本质 并得 出结论 。如 说 明了什 么 ?有什 么启示 等等 。 4比较 题 :将两 个或 两个 以上 的历 史事件 或历 史人 物进 行 归 . 纳 ,找 出它们 之 间的可 比点加 以比较 ,求 同析 异 ,以加 深对 历 史 事件 本质 的理解 。这 是认 识和 分析 历史 问题 的常用 方法 。 5 . 题 :先将 历史 事件 、历 史现 象和人 物 的活动 ,给 以综 评述 合 归纳 ,概 要叙述 ,再依据 当时 的具体条 件 ,给 予历 史唯物 主义 的评 价 。 价 历史人 物还 要注 意结 合时代 背景 , 评 实事求 是地 评述 。 可先 叙后 评或边 述边 评 ,夹叙 夹议 。 6 料式 问答 题 :即材料 解析 题 ( 图表 、图片 )和 问答题 . 材 含 的融 合 ,从形 式上看 它 由两 部 内容 构成 :一 是材料 ;二是设 问。 近几 年高 考主观 试题 几乎 全部采 用 了这 种形 式 。 二 、问答 题 的结构 及其 作用 1问答 题 的结 构 。任 何 一道题 意 明确 、表述 完整 的 问题 都有 . 四项 基本 构题 成分 , 即:提 示项 、限定 项 、中心项 、求 答项 。 高考 试题 均 由提示项 、限定 项 、中心项和 求答 项构 成 。但在 题文 中有 时有 合理 省略 的情 况 ,合 理 的省略 无损 于题 意 。 2问答 题 结构 的作用 . ( )提 示项 : 限定 解答 的方 式 ,包 括考 生答 题 的思 维方 式 1 和表 述方 式 。 ( ) 限定项 :指 定解 答 的 已知条 件 ,例 如 :时 间、 空间 、 2 史 实 、观 点 、引语 等 。 ( ) 中心项 :规 定 解答 所依 据 的 内容 。中心 项干 变万 化 , 3 无一 相 同。它涉 及到 政治 、经济 、制度 、人 物 、国 际关 系 等各种 知识 领域 。 中心项 是构题 的核 心部 分 , 其他 三项都 从属 于 中心项 。 ( )求 答项 :指 定解 答 的 “ 4 未知 ”项 目。常 见 的求答 词语 有原 因 、经 过 、结果 、性质 、特 点、意义 、影 响 、相 同 点、不 同 点等 。 有 “ 些” “ 还 哪 、 如何 ” “ 么” “ 、 什 、 怎样 ” “ 什么 ”等 , 、为 既是 求答 词 ,又 是提示 词 。这 四项 结构共 存于 题 目之 中,它们 出 现的 次数 不一 ,先 后位 置 多变 。但 四者 互相依 存 ,合 理统 一 ,共 同发挥 考查 能 力的作 用 。 三 、问答题 的 答题策 略 :读 、审 、答 1 、读题 :对 题 目要全 读 、细读 、多 读 ,领 会材 料题 意 。 2 审题 :是解 答 问答 题 的至 关重 要 的一步 。在 高 考 中有许 、 多考 生答题 情况 很不 理想 ,究 其原 因 ,除 了知识和 思维 能力 上 的 缺 陷外 ,很 重要 的一 点就 是没有 审 明题意 和抓 住思 路 ,答题 乱 了

高中历史试题解析教案设计模板

高中历史试题解析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试题解析,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历史学科基本知识的应用。

2. 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试题解析课件、教学案例、相关历史知识资料。

2. 学生准备:准备好学习用品,提前预习试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试题解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2.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本次解析做好铺垫。

二、试题解析1. 选择题解析:(1)教师选取典型选择题进行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的设置,讲解解题思路。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自行完成剩余选择题的解析,并总结解题方法。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析,纠正错误,强调解题技巧。

2. 材料题解析:(1)教师选取典型材料题进行解析,分析材料内容,讲解解题步骤。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自行完成剩余材料题的解析,并总结解题方法。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析,纠正错误,强调解题技巧。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分享讨论结果。

3. 教师总结分析,强调历史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解题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2. 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拓展知识面。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题能力。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和支持。

历史答题讲解教案模板高中

历史答题讲解教案模板高中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历史》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高中历史答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提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答题态度和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高中历史答题的基本原则。

2. 历史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历史知识与答题技巧相结合。

2. 如何在答题中展现逻辑性和条理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历史材料。

3. 历史答题实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高中历史答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讲解答题原则1. 历史事实准确:强调在答题过程中,对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的准确把握。

2.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发展趋势。

3. 观点明确:答题时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能够用历史事实和理论进行支撑。

4. 结构清晰:答题要有条理,层次分明,便于阅卷老师理解。

三、答题方法讲解1. 分析题干:明确题目要求,把握答题方向。

2. 理解材料:对题目中的历史材料进行解读,提取有效信息。

3. 答题步骤:按照题目要求,分步骤进行答题。

4. 检查修改:答题完成后,检查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实例分析1. 展示一道高中历史试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和答题要点。

2.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答题演练,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分析学生的答题过程,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总结高中历史答题的原则和方法。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答题技巧讲解1. 举例说明如何将历史知识与答题技巧相结合。

2. 讲解如何在答题中展现逻辑性和条理性。

3. 分享一些答题技巧,如关键词提取、关联词使用、转折词处理等。

三、答题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历史答题练习。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问题教案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问题教案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历史材料,如文献、图表、图片等。

2. 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3. 学生能够将解析出的信息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联系,形成全面的历史认识。

4.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过程。

教学内容- 历史材料的分类与特点- 材料解析的基本步骤-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历史材料进行解析- 讨论与交流:分享解析成果,提出疑问,共同探讨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个历史事件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于该事件的第一印象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解历史材料的分类与特点- 介绍常见的历史材料类型,如文字记录、图像资料、统计数据等。

- 分析每种材料的特点和适用的历史研究方法。

演示材料解析的基本步骤- 展示一个具体的材料解析案例,如一份历史文献的解读。

- 分步骤讲解如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如何验证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如何将信息与历史背景相结合。

学生自主分析- 提供几份不同类型的历史材料给学生,让他们尝试独立解析。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解析步骤,注意细节,并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结论。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份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补充信息,形成较为完整的分析报告。

班级交流- 各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或建议。

- 教师总结每个小组的分析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学到东西。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历史材料的解析,并撰写报告。

- 报告应包括材料来源、解析过程、得出的结论以及对历史认识的反思。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作业的质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对学生的报告进行批改,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调整教案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考题讲评教案模板范文

历史考题讲评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点,纠正错误,提高答题准确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历史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对历史知识的正确理解与掌握。

2.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3. 答题技巧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1. 对历史知识点的准确把握。

2.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3. 答题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重点知识点。

2. 结合本节课考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二)讲评试卷1. 逐题讲解,分析错误原因,指出解题思路。

2. 对易错题进行重点讲解,总结解题技巧。

3.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点评优秀答案,指出不足之处。

(三)学生自我订正1. 学生根据讲评内容,自行订正试卷中的错误。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归纳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收获。

2. 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反思1.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

2. 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找出教学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3.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关注学生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

2. 关注学生答题情况,评价学生答题准确率。

3. 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历史素养。

4. 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知识水平。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掌握历史知识点,提高答题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答疑高中历史教案模板

答疑高中历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历史》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答疑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解决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学生的疑问。

2.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历史知识,包括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人物等。

2.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展示相关历史资料。

3. 学生提前预习教材,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

2. 提问:同学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请简要列举。

二、答疑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3. 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可以互相补充、纠正,共同提高。

三、拓展延伸1.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 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历史知识。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在答疑环节的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补充、纠正等。

2.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对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等的了解。

3. 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的表现,包括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教学反思:1. 教师在答疑环节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备注:1. 教师在解答学生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简练、准确,避免误导学生。

历史题目讲解教案高中模板

历史题目讲解教案高中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以及失败原因;掌握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

2.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1.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洋务运动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二、新课讲授1. 洋务运动的背景(1)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陷入危机。

(2)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洋务派和顽固派之争。

2. 洋务运动的目的(1)自强:发展国防,提高国家实力。

(2)求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3.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1)中央: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

(2)地方:左宗棠、张之洞等。

4. 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1)创办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

(3)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5.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1)封建制度的束缚。

(2)列强的阻挠。

(3)洋务派自身的问题:腐败、官僚主义等。

6.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

(2)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

(3)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谈谈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课堂小结1.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识读下列四幅人物肖像画:
请完成:
(1)简要指出图一~图四所示人物的国籍,并列举他们的代表作品。

(10分)
(2)上述人物的代表作品属于哪一文学流派?分析其诞生的历史背景。

(10
分)
答案(1)国籍及作品: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德莱塞是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嘉莉妹妹》和《美国悲剧》;泰戈尔是印度作家,代表作品有《吉檀迦利》和《戈拉》;川端康成是日本作家,代表作品有《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等。

(2)文学流派:现实主义。

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
联系;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解析第(1)问,依据图一~图四中的人物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直接进行回答。

第(2)问,“文学流派”应联系不同人物的代表作品进行思考,“历史背景”需要从各国联系加强、物质生活变化等方面进行概括和归纳。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足不出户看奥运。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共达196亿人次。

材料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

这是一个把娱乐与知识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英镑(或1 00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

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张气氛的成功营造,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

这个节目于1998年在英国初次登场,如今已经风靡全球,受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人们虽坐在家中,却可以细细端详法国卢浮宫里每一件艺术品,可以倾听悉尼歌剧院里气势恢宏的演唱会……可以说,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例说明。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电视如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意义上传播”?试举例说明。

(8分)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

例如: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等。

(2)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娱乐功能。

例如:电视节目《开心辞典》、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视节目《百万富翁》等。

(3)材料三反映了电视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的功能。

例如:人们坐在家中,却可以欣赏音乐会,聆听美妙的音乐;可以到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旅行”等。

解析本题考查电视的功能,要紧扣材料并结合题目要求联系所学知识回
答。

第(1)问,要依据材料,指出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

第(2)问,要围绕电视的娱乐功能作答。

第(3)问,要根据材料三说明电视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