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_措施方案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_措施方案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病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

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炎,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可并发脑出血。

【临床表现】脑出血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过后、酒后或排便用力时,血压突然急骤升高,致脑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而发病,以囊出血最多见。

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颅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出血越多,意识障碍越重,鼾声呼吸,可伴有抽搐和大小便失禁,同时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胃应激性溃疡)。

体检;颜面潮红、意识障碍、脉搏慢而有力,血压可达(200mmhg)以上,出血常损伤囊而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性偏盲(称“三偏征”)。

当清醒后可检出瘫痪肢体肌力减弱、腱反射消失(急性期),数天后瘫痪肢体肌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多因大量致颅压增高、短期迅速形成脑疝而死亡。

脑桥出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表现为出血灶侧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

当出血波及两侧时可出现四肢瘫,瞳孔呈针尖样。

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枕部头疼、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护理措施】1加强防止加重出血的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少搬动,避免牵刺头部,头偏一侧,头部抬高5—30°面瘫侧向上。

(2)防止血压增高;防止剧烈咳嗽,打喷嚏,躁动,用力排便等,遵医正确,应用降压药物。

(3)加强病区空气及环境管理保持室空气新鲜流通,开窗通风,2次/d,室温控制在20~22 ℃,湿度60%~70%。

避免患者受凉,因寒冷可使患者气道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

流感流行时限制或减少人员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2病情观察2.1对瞳孔的观察。

出血的表现及护理措施【最新】

出血的表现及护理措施【最新】

出血的表现及护理措施【最新】出血倾向正常机体具有完善的止血、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当正常止血或凝血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引起机体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

出血倾向是指机体自发性多部位出血和(或)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

皮肤粘膜出血常是出血性疾病的首发表现。

(1) 临床表现:轻症病人表现为淤点、淤斑、反复鼻衄、月经过多及外伤后不易止血,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咯血等,甚至颅内出血。

(2) 护理措施:①一般护理,轻度出血者可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剧烈的或易致损伤的活动;急性出血应卧床休息;大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C及维生素D的柔软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禁酒、忌食刺激性食物和曾引起过敏的食物。

②皮肤出血,应保持床单平整,被褥衣服轻软,避免皮肤摩擦及肢体受压;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人为创伤;一般采用口服药物,必须注射时,应快速、准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局部加压时间延长,并观察有无渗血情况。

③鼻出血,应指导病人勿挖鼻孔和用力擤鼻,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石蜡油或抗生素软膏轻轻涂擦,防止干裂出血;少量出血时,可用明胶海绵或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局部冷敷;出血严重时,尤其是后鼻腔出血可用凡士林油纱条,作后鼻孔填塞术,术后定时用无菌液体石蜡油滴入,以保持粘膜湿润。

病人鼻腔填塞后,被迫张口呼吸,应加强口腔护理,避免感染发生。

④口腔、牙龈出血,应指导病人用棉签蘸漱口液擦洗牙齿,勿用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以防牙龈损伤;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片或明胶海绵贴敷止血,及时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溶液清除口腔内陈旧血块,以避免口腔异味而影响病人食欲和心情,鼓励病人进餐前后用该液体漱口。

⑤关节腔或深部组织出血,应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负重和创伤性运动。

一旦出血,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置于功能位,给予冰袋冷敷或采取绷带加压包扎以压迫止血。

⑥眼底及颅内出血,眼底出血时,应减少活动,尽量让病人卧床休息,嘱病人不要揉擦眼睛,以免引起再出血;若病人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协助处理。

脑出血护理

脑出血护理

脑出血护理【一般护理】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l50~300,保持环境安静。

避免各种刺激。

2.翻身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移动,必须更换体位及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翻身角度不宜太大。

3.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小时内禁食,72小时仍不能自口进食者,可行鼻饲流质饮食。

4.急性期每小时测体温1次,如有高热,可于头、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进行物理降温。

5.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及性质,及时留取标本,以防消化道出血。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如呼吸道分泌物量多、不易吸出时,准备气管切开用品。

如有肺炎时,及时做痰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7.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准确记录入量,及时留取血标本,查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等,了解结果,及时提供医师参考。

8.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1.有些脑出血病人经过治疗,虽脱离了危险,但却留下了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心理上也会发生变化。

有的害怕病治不好,死神会随时降临;有的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成了残废人,人生的意义也就到此结束;还有的认为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已成为社会及家庭中多余的人和包袱。

凡此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利于康复训练的实施,因此,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

2.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一切忧愁、悲伤、烦恼等不良刺激,护士及家属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地帮助病人洗脸、喂饭、洗澡、处理大小便等。

事事处处关心爱护,不得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不讲任何伤情感的话,使病人心情舒畅,不孤独,树立继续生活的勇气。

3.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脑出血的病人神志清醒后,即可给病人讲解脑出血的有关知识,让病人了解本病多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故不能急躁,不要坐起,要安心养病,按时用药,不要屏气用力,很好配合医师治疗。

通过心理疏导,多数病人都会面对现实,看到希望,争取好的结局,大大加速病情恢复。

4.应注意保持安静、整洁、采光照明充足、布置合理、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这样可有助于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康复。

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脑出血的护理常规一、目的:1、积极抢救,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文体并预处理。

2、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3、积极给予康复指导和训练,降低致残率。

4、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实现高质量生活。

二、护理评估:1、评估既往史、是否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病变等疾病,起病前有无情绪激动、过度兴奋、劳累、用力排便等。

2、评估有无头痛、呕吐、应激性溃疡、肢体瘫痪、失语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3、了解实验室等检查结果,如血糖、血脂、CT、MRI等。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状态。

三、护理措施: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周尽量减少搬动,抬高头部5-30度。

给予侧卧位,身体呈30度,头偏向一侧。

2、根据医嘱治疗和观察药物疗效。

静脉滴注20%甘露醇时应防止药物外渗。

并观察尿量,如4小时内尿量<200ml应报告医生。

3、禁食24小时,防止颅内压增高而引起呕吐。

4、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防止误吸,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气管粘膜,由舌后坠者应将下颌托起或用钳子将舌拉出。

并给予吸氧低流量吸入,防止脑缺氧。

5、如病人的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提示脑疝发生的可能,应尽早抢救。

6、在饮食上,病情较轻者,无意识障碍,无吞咽困难者,应近普食或半流食,宜选择清淡食物,少食多餐,进食不要过急,以免引起呛咳,因食物残渣宜存留在瘫痪侧齿颊之间,饭后帮助病人漱口或做口腔护理。

7、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鼻饲前先抽胃液,检查胃管是否早胃内,是否有出血等,注意病人的消化情况,出现付账,腹泻应了解有无低血钾或过多的进食糖类。

对牛奶不适应及因卧床肠蠕动减慢等。

8、协助做好脑血管造影、介入等检查和治疗准备。

9、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积极治疗。

10、在恢复期要加强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市瘫痪肢体被动活动,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活动,防止肌肉挛缩,注意劳逸结合,鼓励病人作适当体育锻炼,控制饮食,生活要规律防止情绪波动防止再出血。

脑出血病人护理要点简答题

脑出血病人护理要点简答题

脑出血病人护理要点简答题
脑出血病人护理要点如下:
1、体位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体位护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调整。

在体位转换过程中,需要保证操作规范,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同时,体位转换应缓慢进行,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压力。

2、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血压升高。

4、饮食护理。

脑出血患者应遵循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原则。

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5、病情监测。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第03节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03节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多自限性,数周恢复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2.慢性型 多见于40岁以下育龄期女性,起病缓 慢,一般出血症状轻,常表现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瘀 点、瘀斑,女性多表现月经过多。每次可持续数周或 数月,甚至数年,部分病人可因感染等致病情加重, 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反复发作者可有轻度脾脏肿大 。
分型
好发年龄
急性
儿童
血时间等。 凝血异常: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
血酶时间等。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概述
由于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增多及生成受抑,造成 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临床上以自发性皮肤、黏 膜及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以血小板计数 减少、血液中出现抗血小板抗体、骨髓巨核细胞成熟 障碍等为特征。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1)ITP病人血小板计数50×109/L以上者,出血 不重,可适当活动,避免外伤;血小板≤50×109/L时 ,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血小板≤20×109/L 者,即使出血不重,也应绝对卧床休息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2)过敏性紫癜病人,均应卧床休息,避免过 早、过多活动
其他因素 雌激素——青春期后及绝经期前遗传 因素
发病机制
各种病因 产生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与血小板抗体结合
在脾中破坏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2.呼吸道感染史 3.心理情况 4.女性月经史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1.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多数发病前1~2周有上 呼吸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有发热、畏寒及全 身广泛性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甚至出现血肿 、血泡;也可出现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出血,并发颅内 出血时,危及生命。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患者的最重要 护理措施是观察和预 防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脉搏,呼吸,神志,瞳孔每30-60分钟1次,并以 Gls评分标准记录病人对刺激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 头痛,恶心,呕吐或瞳孔变大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 呼吸道护理 :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保 持口腔及喉部清洁,合理选用抗生素,有 呼吸困难者及早行气管切开,改善通气, 气管插管要定期冲洗消毒或更换。
LOGO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重症医学科
谭梦柯
目录
一、定义 二、病因 三、发病机制 四、病理 五、临床表现 六、辅助检查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护理
一、定义
1脑出血性疾病:是指引起脑实质内或脑室内自发性出血的疾病。通常又 称脑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构成人类死 亡的三大疾病。
• 控制血压:血压的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保持 血压稳定,防止过高造成再出血,过低造成脑血 流不足。因此,术后严密监测血压,每30—60分 钟一次,直至血压平稳。血压过高者按医嘱给予
降压治疗,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使血压控制在
正常范围,降压药物泵入的速度应根据血压来调 节,防止血压波动而诱发出血。
• 鼻饲的护理:昏迷不能进食者,术后3天, 应给予鼻饲饮食,以补充营养,每次鼻饲
2脑损伤:脑损伤指脑膜、脑组织、脑血 管和脑神经的损伤
包括:脑震荡 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3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致颅骨结构改变。其临床意义不在于骨
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膜、 脑、 血管、神经损伤,可合并 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分类: • 按骨折部位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 • 按骨折形态分为: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 • 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护理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护理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护理常规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按传染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按昆虫隔离,隔离期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

在毒血症期,患者血、尿可有病毒,具有传染性,应予消毒。

(三)健康教育: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禁忌搬动以减少并发症发生,进入恢复期后鼓励病人适当活动。

2、饮食指导: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1)少尿期给予低蛋白、低钾、低盐饮食,并限制饮水量,病人口渴时可多次少量饮水。

(2)多尿早期同少尿期的饮食。

(3)多尿后期给予含钾、含钠丰富的食物,肾功能恢复后给予高蛋白饮食。

(4)恢复期少食多餐、营养丰富、防止暴饮暴食。

(四)口腔护理。

(五)观察出血倾向。

注意有无皮肤出血,有无鼻衄、咯血、呕血、便血,警惕DIC发生。

(六)发热期护理。

1、按发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禁用退热药物及酒精擦浴,以免进一步引起血管的扩张。

(七)低血压休克期护理。

1、专人守护,随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直至稳定。

2、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3、氧气吸入。

4、准确记录出入量,通过尿量可以了解休克纠正情况。

5、早期、快速适量补液。

对年老体弱及原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应防肺水肿及心衰。

6、如有皮肤粘膜及各腔道出血,应协助医生及时送验标本,以便了解有无DIC发生。

(八)少尿期护理。

1、此期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严格限制入量。

2、应量出每日入量为前一天的尿量加400~700ml液体。

3、注意观察、尿毒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血容量综合及继发感染征等表现。

4、发生尿毒症昏迷时,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

5、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超过30滴,防止肺水肿。

(九)多尿期护理1、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及休克,此期一般每日尿量可达4000~8000ml,甚至高达15000ml,极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出血性疾病指正常止血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异常情况,表现为自发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

【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患者本身及家属对于出血性疾病都不了解,看到经常性的出血,内心充满了恐惧。

特别是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大出血并危及生命,患者和家属很担心预后不良,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不足。

一个良好素质的血液科护士会通过自身的语言、动作来影响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情绪波动,在精神上给予患者信心、平时查房多些笑容并经常性的询问需求、治疗操作上动作轻柔严谨,这样能够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使患者获得珍贵的安全感和尊重感,树立战胜出血性疾病的勇气与信心。

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突出血液病的特点,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

让患者熟悉治疗环境,掌握疾病情况,了解用药知识、辅助检查及临床检验知识、心理卫生常识、饮食注意等事项。

让病人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

同时,面对面的沟通也让患者有被重视的感觉,缓解了长时间住院给家人造成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而带来的愧疚感。

另外要允许患者表达自己对于治疗方案的感受,认真倾听,对其正确评估意见予以支持,还应该与家属一同制定护理康复计划,以便给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

(二)饮食指导日常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如果伴有贫血,应选择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忌温补,以偏凉或性平者为佳,蔬菜水果性凉者有利止血。

杜绝食用油腻、生硬食物以及辣椒、酒等刺激性食品。

消化道出血者视具体情况改进流食或禁食,以肠外营养代替。

(三)休息活动指导重点在于保持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合,有出血倾向时,应绝对卧床,避免情绪波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意外受伤。

病情平稳的患者若下地活动须有监护人陪同或护士指导。

(四)预防感染大部分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免疫力低下,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尽可能采取隔离措施。

告知患者家属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每名患者只允许一个陪护;严格病区人员进出,减少病区人流量;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外出时必须戴口罩;衣物及时增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坚持口腔与皮肤护理,严格日常消毒工作,杜绝院内感染;同时指导保洁员每天用含氯消毒液一床一巾擦拭床头柜及病床,拖擦病房地面1次;治疗车、治疗台面每天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11
(三)病因
血小板减少所致者最常见,约占出血性疾病 总数的30%~50%; 其次为血管结构及功能异常,出血性疾病 总数的20%~40%; 凝血因子缺陷所致者较少见,约占出血性疾病 总数的占5%~15%。
ppt课件
12
(四)导致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分类
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管壁异常
② 血小板异常
③ 凝血功能障碍
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约使半数新生儿发生暂时性血小
板减少,导致新生儿紫癜;
ppt课件 25
(三)肝和脾的作用:体外培养证实脾是ITP病人产生 PAIg主要部位,病人做脾脏切除后,多数血小板计数
上升,血小板抗体有所下降;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在
通过脾时易在脾窦中滞留,增加了被单核-巨噬细胞 系统吞噬、清除的可能性,病人发病期间血小板寿命 明显缩短,约为1~3天;肝在血小板的破坏中有类似 脾的作用;
2、骨髓象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
3、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和补体:80%阳性 4、止血凝血功能检查:
血块收缩不良、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出血时间延长。 束臂试验阳性
ppt课件 34
• 在前臂屈侧面肘弯下4cm处,划一直径 5cm的圆圈,用血压计袖带束于该侧上 臂,先测定血压,然后使血压保持在收 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持续8分钟,然后 解除压力,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后,计 数圆圈内皮肤新出血点的数目。正常新 出血点在10个以下。血小板减少症,过 敏性紫癜、维生素P或C缺乏症等毛细 血管脆性增加,新出血点超过10个以上, 称束臂试验阳性。
ppt课件
30
ppt课件
31
急性型
年龄 性别 2~6岁多见 无区别

脑出血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出血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出血病人护理问题及措施介绍脑出血是指因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血液在脑内堆积、压迫脑组织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既要对病人进行基础护理,又要留意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脑出血病人的护理问题及相应措施。

护理问题脑出血病人在康复期间常出现以下护理问题:1.意识障碍脑出血病人常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意识障碍问题。

这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能力和沟通能力。

措施:•维持清洁通畅的呼吸道,保证病人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利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病人沟通,并提供支持性言语。

•定期检查病人的意识状态,记录相关信息,并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2.咀嚼和吞咽困难脑出血病人咀嚼和吞咽困难常常导致饮食问题,可能引发窒息和呼吸道感染。

措施:•了解病人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并提供适合的食物和液体。

•确保病人在饮食过程中坐位正确,避免仰卧引发误吸。

•监测病人的饮食摄入和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3.肌肉功能障碍脑出血病人常常伴随肌肉功能障碍,如偏瘫、肌无力等,这会导致行动不便和自理能力降低。

措施:•进行肌力测试,了解病人肌肉功能状态,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

•协助病人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保持肌肉张力。

•提供辅助工具,如拐杖、轮椅等,帮助病人行动。

4.压疮风险脑出血病人常常长时间卧床,容易形成压疮。

措施:•定期翻身,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护理垫,减少压力。

•定期检查皮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在进行脑出血病人护理工作时,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监测生命体征•测量和记录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及时观察和报告任何异常情况,如体温升高、脉搏不规则等。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保证病人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引发呼吸道感染。

3.监测意识状态•定期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记录清楚意识水平的改变。

•注意病人的表情和反应,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4.协助饮食和排便•提供适合的食物和液体,照顾病人的饮食需求。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出血倾向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出血倾向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出血倾向的护理发表时间:2012-12-12T15:16:37.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杨桂莲[导读] 密切观察全身各出血部位目前是否停止或仍继续出血,这对指导处理方案起重要作用。

杨桂莲 (农垦九三管理局红五月农场医院 161446)1 护理评估(1)护理病史及心理社会资料1)入院原因及病人主诉:若为呕血黑便或其他脏器出血,且病情严重则应立刻测量血压、脉率,若收缩压低于90mmHg(12kPa),出血量多为500~1000ml,或>1000ml,此时为出血性休克需要紧急抢救,应立即开放静脉大量补液或输血;若出血量<500ml为轻度出血,血压脉率基本正常,可以详细询问出血情况。

2)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是否停止:了解出血部位便于观察局部出血情况。

皮肤黏膜、内脏广泛性急性出血,多见DIC、急性白血病及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局限皮肤黏膜缓慢出血多见慢性再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期。

皮下出血位于四肢,应注意两侧出血部位是否对称,鼻出血要了解每次出血量及出血次数,内脏出血了解出血量。

血小板计数在2~3万/mm3以下,患者一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应想到脑出血的可能。

密切观察全身各出血部位目前是否停止或仍继续出血,这对指导处理方案起重要作用。

3)家族史、过敏史:某些出血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如血友病、血小板无力症等,故应了解家族有否类似出血病人;患者对药物、食物有无过敏史,可能对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4)心理、社会情况:急性出血者常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慢性出血疾病多不易根治,患者易产生抑郁、悲观,还要了解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患者的态度等。

(2)身体评估:意识状态,有无贫血貌,视物是否清楚,测量血压、脉率,皮肤瘀点、瘀斑分布范围,有无鼻腔、齿龈出血,咯血者注意呼吸频率,检查肺部呼吸音及湿啰音,呕血、便血者应检查肠鸣音,若肠鸣音活跃,提示可能再次出血。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摘要】脑出血是一种危险性高并且病情严重的疾病,常常突然发作并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对于患者来说,良好地护理和细致全面的关注对缓解患者的病情,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在脑出血的护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脑出血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问题;应对措施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血管疾病,它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和认知功能障碍,甚至是生命威胁。

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溢出进入脑组织或脑室,压迫并破坏周围的神经结构。

脑出血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表现[1]:第一,剧烈头痛:突然出现强烈的头痛,通常是脑出血的早期症状之一。

第二,呕吐和恶心:脑出血可能会导致患者恶心和呕吐。

第三,头晕和眩晕:脑出血可能导致头晕和眩晕感。

第四,意识丧失:严重的脑出血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昏迷或病情恶化。

第五,神经功能缺损:脑出血可能导致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障碍等神经功能障碍。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地诊断和治疗。

了解脑出血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也是降低脑出血风险的重要方法。

并且,在面对患者脑出血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的角色至关重要。

脑出血护理不仅包括对患者的身体护理,还包括情绪支持和康复过程的指导[2]。

科学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患病后的不适感,减轻患者的痛苦。

1脑出血的病因与治疗1.1病因(1)高血压:长期患有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的损伤,增加患有脑出血的风险。

(2)血管疾病:血管畸形、动脉瘤或血管狭窄等血管类疾病可以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

(3)外伤:头部严重外伤或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脑出血。

1.2治疗(1)急性期治疗:紧急采取急救措施,包括手术减压、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

(2)康复阶段治疗:在脑出血后的恢复期,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语言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3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3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其他因素
ITP在女性多见,且多发于40岁以前,推测 本病发病可能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可能有抑制 血小板生成和(或)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 与抗体结合之血小板吞噬的作用。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型:发病前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 骤,畏寒、寒战、发热。全身皮肤黏膜瘀 点、紫癜,瘀斑,鼻、牙龈、舌及口腔黏 膜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或有瘀斑,内 脏出血等,颅内出血是ITP致死的主要原因。 病程多为自限性。
免疫因素
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 ① 正常血小板输入ITP患者体内,其自下而上 期明显缩短(12~24小时),而ITP患者血小板在正 常血清或血浆中,存活时间正常(8~10日),提示 患者血浆中可能存在破坏血小板的抗体。 ② 80%以上ITP患者血小板表面可检测到抗体, 称为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多为IgG。 ③ 糖皮质激素近年来开展的血浆置换、静注丙 种球蛋白等治疗对ITP有肯定疗效。
肝、脾的作用
① 脾是ITP患者的产生部位;② 与PAIg或IC 结合之血小板,其表面性状发生改变,在通过脾 时易在脾窦中被滞留,增加了血小板在脾的滞留 时间及被单核—吞噬、清除的可能性。肝在血小 板的破坏中有与脾类似的作用。
遗传因素
HLA-DRW9 及 HLA-DQW3 阳 性 与ITP密 切 相关的事实表明,ITP的发生可能受基因调控。
2.慢性型:起病隐匿,出血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 现为皮肤黏膜瘀点、紫癜、瘀斑等,严重内脏出 血少见,月经过多常见或为惟一的表现。
急性型ITP和慢性型ITP的临床特点
特点
急性型ITP
慢性型ITP
年龄 性别 起病 发病前感染史 出血 病程 自发缓解 E 或LC增多 血小板计数 巨核细胞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3
一、病因
1、病因:
感染(如链球菌、病毒)、食物(如鱼虾、 牛奶)、药物(如水杨酸盐类、抗生素类、巴比 妥类等)均可诱发本病。
2、病理机制:
可能为抗原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
4
发病机理
感染原
过敏原
个体 (遗传背景)
B细胞扩增
产生抗体
IgA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5
二、 临床表现
1、发病: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7
分型
1、皮肤型(单纯型):仅有皮肤表现。 2、关节型:伴有关节肿胀、疼痛、关节腔积
液,以膝、踝关节多见。 3、腹型:累及胃肠道。见脐周和下腹部绞痛、
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重者可伴发 肠套叠和肠穿孔。 4、肾型:多见于儿童、少年,侵犯肾脏,表 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可反复发作, 形成慢性肾炎。 5、混合性:两型以上的表现
三、微血管血栓:脏器功能障碍:
微血栓形成可以栓塞机体的任一组织或器 官,造成器官功能障碍。表现为急性肾功 能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脑栓塞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20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ITP)
• ITP的概念
称原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 疾病。 其特点为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 育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为 主要表现。
11
病因
• 1、血小板相关抗体:血清中存在血小板相 关抗体
• 2、血小板破坏机制:脾脏含有大量的血小 板相关抗体,是血小板破坏增多。
13
14
辅助检查
• 1、血常规:血小板减少,急性型常低于 20×109/L;失血可出现贫血

脑出血疾病护理

脑出血疾病护理
七、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就地诊治,避免搬动;卧床休息2-4周,床头抬高;昏迷体位 适当镇静 头部降温
七、治疗要点
关键环节
控制脑水肿
20%甘露醇、速尿、10%复方甘油、地塞米松、10%白蛋白。 注意:甘露醇的致肾衰作用; 激素的的致应激性溃疡作用。
七、治疗要点
控制血压
血压高于220/120mmHg时行降压处理。 常用速尿(作用缓和)。 应将血压控制于较平时略高水平 急性期血压骤然下降提示病情危重
脑疝处理
建立静脉通路,20%甘露醇脱水(30分内滴完) 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因素 备好气管切开包和脑室引流包
十一、护理措施--病情观察
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呕血、黑便、胃液
护理措施--用药护理 护理措施-----康复、心理护理
卧床---定时翻身
01
早期锻炼的重要性
02
坚持锻炼,1~3年内症状可逐渐改善
薄弱的脑动脉破裂 脑出血 颅高压 组织 缺血、 缺氧、 坏
四、临床表现---临床特点
四、临床表现—神经系统表现
基底节区、内囊出血 壳核出血量 < 30ml或丘脑数毫升出血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 轻型 头和双眼球向病灶侧凝视 失语 系豆纹动脉尤其是外侧支破裂所致
四、临床表现
诱因:情绪激动、用力、劳累、大幅度翻身、剧烈运动等
01
临床表现在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内发展至最严重的程度
02
神经系统表现★: 脑膜刺激征阳性,以颈强直最明显。
03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Kernig征 (克匿格征) Brudzinski征 (布鲁金斯基征)
四、临床表现
并发症-再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命性并发症。 多见于起病24h、4W内且尤以第2W最多; 症状和体征又复出现或加重; CT和CSF检查提示新的出血。

急诊护理中如何处理出血性疾病病人

急诊护理中如何处理出血性疾病病人

急诊护理中如何处理出血性疾病病人急诊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如何有效地处理出血性疾病病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初步评估、迅速处理、跟进护理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急诊护理中如何处理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方法和技巧。

一、准备工作1. 确保护理环境安全:清理临床环境,使其符合消毒要求,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确认所需救治设备和药物的可用性:包括静脉通道、输液泵、输血设备、血浆制备等,并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3. 疫情防控措施:根据当地传染病监测相关规定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如佩戴口罩、戴手套等。

二、初步评估1. 初步了解病情:询问病人或家属关于病史、疾病发生时间、伴随症状等,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2. 评估出血情况:观察病人有无明显的出血点、渗血、活动性出血等,记录出血点的部位、大小及颜色等。

3. 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测量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观察意识状态以判断病情紧急程度。

三、迅速处理1.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输液及输血所需的药物和治疗。

2. 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其他必要的检查:有条件的急诊科室可通过立即进行血液检查,快速评估病情发展趋势。

3. 停止出血:根据疾病的特点和出血部位的不同,使用相应的方法,如局部止血、外伤包扎等,尽可能抑制出血。

四、跟进护理1. 观察病情变化: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液指标等,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 疼痛管理:对于病人出现的疼痛,可根据病情给予必要的镇痛措施,如应用止痛药物等。

3. 情绪支持:对于出血性疾病的病人来说,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士应给予积极的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

4. 重要信息记录:对病人的护理历程、治疗方案及病情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的医疗流程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急诊护理中处理出血性疾病病人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进行初步评估,迅速处理和跟进护理。

准备工作包括确保环境安全、设备可用性和疫情防控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癜 病 人
为自限性。
➢发病情况:青少年,男多于女,春、秋季多发。



护理评估

敏 性
(一)健康史


1.感染 最常见

2.食物 异性蛋白质
病 人
3.药物 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磺胺类等

4.其他 如花粉、尘埃、虫咬、疫苗及寒冷等


护理评估


(二)临床表现
性 性
1.单纯型 最常见。紫癜特点:下肢伸侧及臀部,对称分布,分

8~10天,未重视。2年前开始出现心悸,面色苍白,月经量仍过

多,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不佳。1月前感冒后

咳嗽,鼻衄3次,每次约20~30ml,查血小板计数30×10/L,故

收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四肢皮肤散在

紫癜及瘀斑,心肺(-),肝脾不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计


➢治疗原则

•祛除病因

•抗过敏治疗

➢常用药物

•抗组胺药物

•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

•对腹型、关节型可选用糖皮质激

•肾型可选用免疫抑制剂
过 护理诊断/问题

性 性
1.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出血

2.急性疼痛 腹痛、关节痛
癜 病 人
3.潜在并发症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 性肾功能衰竭。


于 30%。

3.其他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增高,

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贫血。




发 护理评估

血 小
(四)心理-社会状况

➢精神紧张、焦虑、恐惧、自卑
减 少
(五)治疗要点

➢目的:减少血小板的破坏,防止出血。

➢方法:首选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输


注血小板悬液,静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

数4.8×10/L,血小板计数30×10/L; 骨穿示显示巨核细胞发育

成熟障碍,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请思考:

1.该病人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2.对该病人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批出现,大小不等,呈深红色,压之不退色,逐渐变成紫色、黄褐色、

淡黄色,约7~14日消退。

2.腹型 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呈阵发性绞痛,一般无

明显腹肌紧张和压痛,易误诊为急腹症。

3.关节型 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和功能障碍。多为大关节,反
复发作,呈游走性,数日内消失,不留后遗症。
的 护
4.肾型 最严重。紫癜后1周出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3~4周内
4.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出血:
性 紫
1.休息与活动 ➢发作期应卧床休息,避免过早与过多的行走活动。
癜 病
2.饮食 ➢避免过敏性食物摄入

➢有上消化道出血者,流质或半流质,避免过热饮食,

必要时禁食。

3.心理疏导

➢解释紫癜的原因
➢消除紧张情绪
➢让病人树立信心
护理措施

脉滴注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5.病情观察:出血
护理措施

敏 性
(二)急性疼痛

腹痛、关节痛:

1.体位

➢腹痛者取屈膝平卧位

➢关节肿痛局部制动
人 的
2.遵医嘱用药
➢糖皮质激素:腹型和肾型 ➢解痉剂:腹痛,如阿托品、山莨菪碱

➢消炎止痛剂:关节痛,如吲哚美辛、布洛芬

3.病情观察
➢腹痛:性质、部位、程度及持续时间,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

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发 护理措施


(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

板 减 少
3.遵医嘱用药 (1)糖皮质激素:首选

➢开始剂量:泼尼松1 mg/(kg·d),口服,重者用等效

量地塞米松或甲泼尼松龙静脉滴注。

➢减量:应缓慢,每3~5天减掉2.5~5 mg。

➢维持:以5~10 mg/d维持治疗,持续3~6个月。
血 (一)健康史
友 病 病
血友病A、B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遗传性FXI缺乏症 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护理评估
血 (二)临床表现
友 病 病
1.出血 ①出生即有,伴随终身

②软组织或深部肌肉内血肿

③负重关节出血,最终可致畸形

2.压迫 血肿

护理评估
血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CT正常或延长


(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出血:
性 紫
4.遵医嘱用药 ➢抗组胺药

•异丙嗪12.5~25mg,每日1次,肌注或静滴

•阿司咪唑10mg,每日1次,口服
人 的
•氯苯那敏2~4mg,每日2~3次,口服 ➢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30 mg/d顿服或分次口服。

•重症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d,或地塞米松5~10 mg/d静
血管内凝血的护理。
理 • 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养。
概述

血 (一)概念
性 疾
➢ 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 ➢ 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
病 病 人 的 护 理
(二)分类
➢ 1.血管壁异常:如过敏性紫癜等。 ➢ 2.血小板异常:如特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障、白血病、DIC等。 ➢ 3.凝血异常:如血友病
发 护理措施


(二)健康教育
小 板
1.疾病知识指导

➢疾病相关知识

➢避免剧烈或易致损伤的活动,防止外伤。
性 紫
2.用药指导

➢药物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
人 的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功能的药物

3.病情自我监测指导 出血观察

概述




➢概念:血管变态性疾病

➢临床特点:皮肤紫癜,可伴有腹痛、便血、关节痛、血尿,多

1.感染 占80%,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
性 紫
2.免疫因素

3.脾破坏

4.雌激素





发 性
护理评估
血 小
(二)临床表现


急性
慢性
少 性
好发 年龄
儿童
中青年女性

起病 起急骤,病前常呼 缓慢,一般无前驱症
方式 吸道感染史
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 人 的
出血 特点
较重,广泛皮肤黏 膜及内脏出血,颅 内出血是主要死因 。

➢APTT延长

➢PCT不良及STGT异常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鉴别诊断
的 (四)心理-社会状况

➢不安、无助感或恐慌

➢悲观、失望
(五)治疗要点
➢替代疗法
护理诊断/问题
血 友
1.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
病 病
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人 3.知识缺乏 的


护理措施

(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
轻而局限的皮肤黏膜 出血,但易反复发生 ,内脏出血少
护 理
其他
贫血、血压下降、 休克
长期月经过多,可致 贫血

发 护理评估

血 小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减 少 性
1.血小板计数 急性型常低于20×10/L,慢性型常为50×10/L左
右。

2.骨髓象 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低

置换血浆等。




发 护理诊断



1.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出血 与血小

板减少有关。

少 性
2.知识缺乏 缺乏ITP的有关知识。








发 护理措施

血 小
(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

减 少
1.休息与活动:轻者:可适当活动,但要防止外伤

重者:卧床休息。

癜 病
2.心理疏导:加强沟通,消除紧张、焦虑情绪,鼓

1.休息

➢卧床休息

➢防止创伤

➢患肢制动

2.饮食 避免刺伤消化道粘膜
护 理
3.心理疏导 消除紧张、恐惧 4.遵医嘱用药 ①补充凝血因子
②其他药物:去氨加压素;达那唑
5.病情观察 出血、关节
护理措施
血 (二)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1.休息

•卧床休息

•关节局部制动并保持肢体于功能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