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第四章 高速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DMIS)

第四章  高速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DMIS)

第四章高速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DMIS)DMIS(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工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落后的铁路调度方式,建立起融信号、通信、计算机、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开放、集中、透明的运输调度指挥系统,以提高行车指挥水平。

DMIS工程的实施将带动整个铁路信号系统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铁路信号在调度指挥手段、行车控制技术和信号技术设备功能的落后面貌。

DMIS为调度人员和有关领导及时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和决策依据,为调度人员提供先进的调度指挥和处理手段,提高其应变和处理能力,减少调度人员通话和手工制表,充分发挥现有铁路运输设备的能力,并改善调度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满足改善铁路运输服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

第一节 DMIS网络结构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管理是以行车调度为核心、站段为基础,实行铁路分局、铁路局和铁道部三级调度管理的体制。

故DMIS设计为四级网络结构,其总体结构如图6—4—1所示。

DMIS是一个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网络,由铁道部调度中心局域网、各铁路局调度中心局域网以及各分局调度中心构成。

局域网间通过铁路分组交换数据网(X.25)和专用线远程连接,进行远程信息交换。

铁路分局调度中心通过通信服务器对基层调度监督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

一、铁道部调度中心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它是DMIS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部调度中心是现代化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核心,位于整个DMIS系统的最高层。

部调度中心运输调度管理系统以铁道部调度中心大楼为主体,包括直属通信处、部办公大楼相关业务局设施,构成一个为调度指挥服务的局域网。

通过铁路分组数据交换网(X.25)或专用线路与各铁路局调度中心远程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并建立全路各专业技术资料库。

部调度中心能获得全路各局间分界口、重要铁路枢纽、主要干线、关键港口口岸、煤炭装卸点及大企业站等的运输状况和调度监督的实时信息。

同时还与TMIS(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系统网络互联,获取大量的运输管理信息。

铁路运输系统

铁路运输系统
零担运输
提供小批量货物的运输服务,满足小规模货物运 输需求。
3
集装箱运输
提供集装箱装载的货物运输服务,提高货物运输 效率和安全性。
高速铁路
高速度运行
高速铁路列车以高速度 运行,缩短城市间旅行 时间。
舒适乘车环境
高速铁路列车提供舒适 的乘车环境,满足乘客 出行需求。
高技术设备
高速铁路采用先进的技 术设备,保障列车安全 、高效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交通网络
0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缓解城
市交通拥堵问题。
多模式交通
0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多种交通模式
,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环保出行方式
0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环保出行方式,减少城市交通对环境
的污染。
04
铁路运输系统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铁路运输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contents
目录
• 铁路运输系统概述 • 铁路运输系统的构成 • 铁路运输系统的运行方式 • 铁路运输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中国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 • 国际铁路运输系统的合作与交流
01
铁路运输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铁路运输系统是一种使用铁路轨道和 列车进行货物和人员运输的交通方式 。
技术交流与合作
先进技术的应用
国际铁路联盟积极推动各国铁路系统采用先 进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系统等,以 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标准化工作
UIC致力于推动全球铁路标准化,制定和推广国际 铁路标准,以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互操作性。

铁路信息系统

铁路信息系统

一、TMIS-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功能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主要包括:确报、货票、运输计划、车辆、编组站、货运站、区段站、分局调度、货车实时追踪、机车实时追踪、集装箱实时追踪、日常运输统计、现在车及车流推算、军交运输等子系统。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建立全路计算机网络,将全路部、局、分局、主要站段的计算机设备联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对全路近50万辆货车、1万多台机车、2万多列列车、几十万个集装箱及所运货物实施追踪管理。

计算机系统可以随时提供任何一辆货车、一台机车、一列列车、一个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地点及设备的技术状态,并预见它们3天内的动态变化,随时提供车流的动态变化情况,特别是预见编组站、分界口、限制口的车流变化,从而为铁路系统运输指挥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动态信息和决策方案,同时也为货主服务。

特点铁路走向市场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转换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的经营活力;二是要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在TMIS建成之前的铁路运输犹如一个“黑洞”,车辆、集装箱和所运货物,一经发出就不容易知道在何处,直到到达目的地后才从“黑洞”中冒出来,这种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有了TMIS,这种状况将得到彻底改变,它可以提供车辆、集装箱和货物的实时查询。

中国铁路所承担的巨大运量,决定了中国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将是世界铁路中最复杂、最庞大的运输管理系统。

结构组成TMIS的总体结构由四部分组成:一、信息源部分TMIS采用集中建库与分布处理相结合的模式,完成中央数据库系统,站段系统,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应用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

中央数据库通过中央系统直接经铁路专用通信网,从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分界站、车务段、机务段、车辆段等2200个联网报告点(非联网报告点向车务段或分局上报)等收取列车、货车、机车、集装箱、货票等实时信息。

CTCS-2基础

CTCS-2基础

CTCS-2列控系统简介前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靠地面信号行车已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必须靠车载信号设备对列车实施运行控制,ATP已成为行车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装备。

20年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轮轨高速铁路建设的新高潮,其特点集中表现在高速度、高舒适度、高安全度和高效率。

近年来,作为世界上铁路最发达的地区,欧洲铁路公司和信号公司在对各自的既有信号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在欧盟委员会和国际铁路联盟的推动下,为信号系统的互联和兼容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并研制和开发了相关的产品,其中就包括列车运行控制系统——ETCS标准。

为推动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铁道部就组织有关专家开始了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相关技术标准的修订工作,并先后颁布了《CTCS 2级技术条件(暂行)》等一系列技术文件。

目前,我国铁路在经历了先后五次的大提速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小时160公里,但铁路也始终面临着公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铁路运输的效率、舒适和便捷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道部于2005年提出了的第六次铁路提速的宏伟计划,要求在既有的七大干线上实现200km/h的客运列车运行速度,同时建设和开通铁路客运专线,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服务的总体水平。

随着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全国铁路的第六次大提速,将列车最高运行速度提高到200km/h或更高,是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服务总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的重要举措。

通过轨道电路完成列车占用和完整性检查,连续向列车传送控制信息,并采用大容量点式应答器向高速列车传送定位信息、进路参数、线路参数、限速和停车信息等,是CTCS2级确定的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第1章 CTCS-2列控系统简介1.1 相关名词1. CTCS-2 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 Level 2中国列车控制系统2级2. ATP(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列车自动防护3. ETCS European Train Control System 欧洲列车控制系统4. 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列车自动驾驶系统5. 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列车自动监控系统6. CTC (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调度集中7. LEU(Line side Electronic Unit)轨旁电子单元8. 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9. GSMR(GSM for Railway)铁路专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10.LKJ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1.2 概述既有线提速、客运专线建设和高速铁路研究,对信号技术的发展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目录第三章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 (2)第一节TMIS建设目标与体系结构 (2)第二节TMIS子系统 (13)复习思考题 (27)(五) 体系结构P14上有图要修改。

第三章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概述[主要内容] TMIS总体目标与体系结构、TMIS的数据组织,TMIS的子系统:确报系统、货票信息综合应用系统、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车号自动识别信息报告系统、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路局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重点掌握]TMIS的建设目标、应用目标,TMIS的体系结构和数据组织,TMIS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等。

第一节TMIS建设目标与体系结构一、TMIS建设目标TMIS通过计算机网络从全路6000多个站名中选取的2000多个主要站段中,实时收集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以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对列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进行节点式追踪管理,实现货票、确报、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货运营销及调度系统的计算机管理,为全路各级运输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运输信息和辅助决策方案,实现紧密运输、均衡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改善客户服务质量。

(一)TMIS的应用目标TMIS的应用目标是实现对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管理、运力资源信息管理、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管内现在车和集装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和运输信息综合利用等.1.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管理动态掌握货源分布动态和运输货物在途状态;动态掌握托运人的货运订单和请求车需求;向客户反馈货运订单的核准情况、请车计划的安排和执行情况;动态掌握企业自备车(箱)的位置及状态;动态掌握重点客户、重点企业(港口、电厂、玻璃厂、焦化厂等)重点物资的运输计划执行情况。

2.运力资源信息管理实现主要运力资源信息管理,包括:铁路货车、机车、集装箱保有量动态(含加入铁路运营的企业自备货车和集装箱);其他铁路运力资源信息,如丁务、电务维修管理等。

3.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实现主要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包括:货物的承运、交付信息;装/卸车信息;列车的编、解、到、发信息;作业计划、作业单据的编制信息等.4.管内现在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实现管内现在车(含自备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包括:车种别重/空车分布动态信息;去向别、品类别重车分布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现在车出/入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运用/非运用转换信息等。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铁路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承担着大量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任务。

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高效、安全和有序,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就像是铁路运输的“智慧大脑”,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着全面的管控和优化。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它涵盖了从客运到货运,从车站管理到列车调度等多个方面。

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对铁路运输业务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首先,在客运方面,该系统能够实现车票的预订、发售和管理。

乘客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或者售票窗口等多种渠道购买车票。

系统会实时更新车票的库存信息,确保乘客能够准确获取车票的余量和座位情况。

同时,对于旅客的个人信息和行程安排,系统也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记录,为旅客提供便捷的服务,比如改签、退票等操作。

在货运方面,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对货物的运输需求进行登记和处理,合理安排货运列车的车次和路线。

系统还可以对货物的装卸、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及时掌握货物的位置和状态,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安全地送达目的地。

车站管理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环节之一。

这一系统可以对车站的设备设施、人员安排、列车进出站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调度。

例如,通过实时监测车站的客流量,合理调整安检通道的开放数量,优化旅客的进站流程;对于车站内的各种设备,如电梯、自动售票机等,系统能够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及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列车调度是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它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列车的运行速度、线路的繁忙程度、天气状况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列车运行计划。

系统会实时监控列车的运行状态,一旦出现晚点或其他异常情况,能够及时调整运行计划,确保整个铁路运输网络的顺畅运行。

此外,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

通过对大量运输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够发现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TMS(运输管理系统)实践操作指南

TMS(运输管理系统)实践操作指南

TMS(运输管理系统)实践操作指南第1章系统概述与安装引导 (4)1.1 系统简介 (4)1.2 系统安装与配置 (5)1.2.1 硬件要求 (5)1.2.2 软件要求 (5)1.2.3 安装步骤 (5)1.2.4 系统配置 (5)1.3 系统登录与退出 (5)1.3.1 系统登录 (5)1.3.2 系统退出 (6)第2章基础信息设置 (6)2.1 运输公司信息管理 (6)2.1.1 新增运输公司 (6)2.1.2 修改运输公司信息 (6)2.1.3 删除运输公司信息 (6)2.2 车辆信息管理 (6)2.2.1 新增车辆信息 (7)2.2.2 修改车辆信息 (7)2.2.3 删除车辆信息 (7)2.3 驾驶员信息管理 (7)2.3.1 新增驾驶员信息 (7)2.3.2 修改驾驶员信息 (7)2.3.3 删除驾驶员信息 (7)2.4 客户信息管理 (8)2.4.1 新增客户信息 (8)2.4.2 修改客户信息 (8)2.4.3 删除客户信息 (8)第3章运输计划管理 (8)3.1 运输计划制定 (8)3.1.1 收集运输需求 (8)3.1.2 分析运输资源 (8)3.1.3 制定运输方案 (8)3.1.4 运输计划审批 (8)3.2 运输计划调整 (9)3.2.1 实时监控运输状态 (9)3.2.2 运输计划调整流程 (9)3.2.3 通知相关人员 (9)3.3 运输计划查询与导出 (9)3.3.1 运输计划查询 (9)3.3.2 运输计划导出 (9)第4章调度管理 (10)4.1.1 车辆调度原则 (10)4.1.2 车辆调度流程 (10)4.1.3 车辆调度注意事项 (10)4.2 驾驶员调度 (10)4.2.1 驾驶员调度原则 (10)4.2.2 驾驶员调度流程 (10)4.2.3 驾驶员调度注意事项 (11)4.3 调度任务查询与跟踪 (11)4.3.1 调度任务查询 (11)4.3.2 调度任务跟踪 (11)4.3.3 调度任务查询与跟踪注意事项 (11)第5章运输执行管理 (11)5.1 装货确认 (11)5.1.1 货物装车前,需对货物进行清点,确认货物数量、品种、包装等与运输订单一致。

tmis就是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tmis就是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TMIS就是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确报、货票、运输计划、车辆、编组站、货运站、区段站、分局调度、货车实时追踪、机车实时追踪、集装箱实时追踪、日常运输统计、现在车及车流推算、军交运输等子系统。

CTC :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调度集中控制系统。

调度集中是铁路调度中心对某一区段内的铁路信号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列车运行直接指挥、管理的技术装备。

TDCS(Train Operatio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em)是覆盖全路的调度指挥管理系统,能及时、准确地为全路各级调度指挥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手段和平台。

TDCS系统是个全路联网的调度指挥系统,它由部中心TDCS系统,铁路局TDCS系统,车站系统三层机构有机地组成的,它采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是对传统调度指挥模式的革命性突破,它极大地减轻了调度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运输生产的效率。

在TDCS系统基础上建设调度集中,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TDCS系统为铁路调度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 )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控制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指挥系统。

以“CTC ”为标志,加快实现铁路运输生产调度指挥智能化是今后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主攻方向之一。

在研发人员的刻苦攻关下,我国铁路首次运用的新一代CTC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于2003 年11 月26 日在西(西宁)哈(哈尔盖)段率先上道并投入试用。

新一代CTC ,首先实现了列车按图自动运行,同时由车站自律机根据列车运行的实际情况,在列车优先的原则下自动执行调车作业计划。

调度命令无线传输系统、无线列调大三角、无线车次号跟踪与校核系统、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的运用,使新一代CTC 在列车运行计划自动调整、调车计划自动执行等方面智能化程度与自动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基本满足了我国铁路运输组织复杂的技术需求。

ERTMS——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的概述

ERTMS——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的概述

ERTMS——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的概述摘要:ERTMS是 "欧洲铁路交通管理系统 "的缩写,是欧洲列车自动保护系统(ATP)以及指挥和控制系统的标准。

它在欧洲创建了一个可互操作的铁路系统,使其更有效、更安全。

ERTMS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欧盟列车的互操作性。

它的目的是大大加强安全,提高火车运输的效率,加强欧洲铁路运输的跨境互操作性。

这是通过用一个新的欧洲范围内的列车控制和指挥系统的标准取代以前的国家信号设备和操作程序来实现的。

关键词:ERTMS——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轨道系统、功能规范一、ERTMS背景介绍ERTMS("欧洲铁路交通管理系统")是欧盟正在实施的一个重大工业项目,这个项目将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和更具竞争力。

在过去几年中,ERTMS已经成为谈论欧洲铁路的一个趋势性话题。

但它到底是什么,其目标是什么?ERTMS是 "欧洲铁路交通管理系统 "的缩写,是欧洲列车自动保护系统(ATP)以及指挥和控制系统的标准。

它在欧洲创建了一个可互操作的铁路系统,使之更有效、更安全。

它有助于使成员国之间的铁路运营更加容易,是单一欧洲铁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ERTMS同时还是一个安全系统,强制列车遵守速度限制和信号状态。

由于其性质和所需的功能,目前该系统部分安装在轨道,部分安装在车上。

在谈论ERTMS时,我们主要谈及两个系统,分别是ETCS和GSM-R。

ETCS(欧洲列车控制系统)是一个列车控制标准,基于车内设备,能够监督列车的运动,并根据每个线路段的允许速度进行控制,同时计算和监督列车的最大速度。

信息从轨道的ETCS设备(平衡器或无线电)接收,取决于操作级别。

司机的反应被持续监控,如果有必要,紧急刹车将被控制。

这个全面的ATP(列车自动保护系统)的目标是不断监测列车速度,并将其与轨道信号发送的最大值进行比较,车载和轨道间所需的通信将通过平衡器(这就是所谓的操作级别1)或GSM-R无线电连接(操作级别2)来提供;GSM-R(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铁路)是第二个ERTMS系统,是欧洲铁路运营的无线电通信标准。

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总体介绍

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总体介绍

欢迎共阅1概述项目背景铁路运输调度担负着组织客货运输、保证重点运输、提高客货服务质量、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责任,对铁路运输企业完成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任务,提高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同编制、生产闭环管理、优化信息共享”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梳理规范、整合改造既有各工种系统功能,优化提升T/D结合及其它系统数据共享,提高日(班)计划编制科学性及自动化水平,使得调度系统在应用功能、体系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更好地为调度部门组织运输与指挥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实现日(班)计划协同编制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4.0努力实现“横向局间接续编制、局内多工种协同编制货运、列车和机车三大工作计划,纵向部、局、站段三级协作编制轮廓与日(班)计划”的建设目标。

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4.0将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为各调度工种提供统一的计划编制平台,各工种数据经平台计算后生成完整的调度日(班)计划,构建全局完整日(班)计划。

调度管理系统(TDMS)4.0作为全路推广使用的标准软件,在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建设、部署实施、运行维护各个阶段,也将贯彻分级维护,统一指挥的原则,建立全路统一的系统维护体系。

铁道部制定统一的应用系统管理、运用、维护和考核等制度和办法,将系统软硬件更新改造、升级、扩容及维护、报废等纳入规范化程序,保证相关费用的落实。

铁路局根据统一的维护管理制度,制定本局的维护管理考核细则,落实岗位责任,规范作业流程,加强路局和站段计划调度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2系统需求现有路局调度业务分析铁路局级调度主要负责铁路局管内货流、车流组织和车流调整,并按阶段均衡地完成铁道部下达的车流调整计划,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充分利用通过能力及运输设备,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能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机车调度:负责经济合理使用机车,编制机车运用计划,优质高效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根据车流日(班)计划了解车流、去向、编组辆数、吨数、核实日计划列车对数;通过机务段了解可提供的机车台数及机车概况;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编制机车日(班)计划并指挥机车完成运输任务。

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总体介绍

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总体介绍

1概述1.1项目背景铁路运输调度担负着组织客货运输、保证重点运输、提高客货服务质量、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责任,对铁路运输企业完成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任务,提高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运输调度管理系统是铁路信息化核心应用系统之一.在我国,运输调度管理工作由部、局、站段三级构成,分别对应于铁道部调度部、铁路局调度所以及站段调度室或岗位。

本文所描述的是铁路局调度所一级所应用的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铁路各级调度组织运输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组织完成全路运输生产任务的重大应用系统。

目前,我国铁路调度系统总体水平仍处在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铁路调度指挥自动化不可跨越的阶段。

只有通过对运输调度管理系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建设,才能缩小与国外调度系统应用水平的差距,建立起适应我国铁路路情的调度指挥系统。

1.2研制目标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4。

0重点研究解决调度系统“计划协同编制、生产闭环管理、优化信息共享”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梳理规范、整合改造既有各工种系统功能,优化提升T/D结合及其它系统数据共享,提高日(班)计划编制科学性及自动化水平,使得调度系统在应用功能、体系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更好地为调度部门组织运输与指挥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实现日(班)计划协同编制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4.0努力实现“横向局间接续编制、局内多工种协同编制货运、列车和机车三大工作计划,纵向部、局、站段三级协作编制轮廓与日(班)计划”的建设目标。

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4。

0将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为各调度工种提供统一的计划编制平台,各工种数据经平台计算后生成完整的调度日(班)计划,构建全局完整日(班)计划。

(2)完善调度工种系统功能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4.0将在强化信息源点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已有计划、货调、机调、客调等主要调度工种系统功能,增加建设值班主任、施工调、军特调等子系统。

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总体介绍样本

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总体介绍样本

1概述1.1项目背景铁路运输调度担负着组织客货运输、保证重点运输、提高客货服务质量、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责任, 对铁路运输企业完成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任务, 提高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运输调度管理系统是铁路信息化核心应用系统之一。

在中国, 运输调度管理工作由部、局、站段三级构成, 分别对应于铁道部调度部、铁路局调度因此及站段调度室或岗位。

本文所描述的是铁路局调度所一级所应用的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铁路各级调度组织运输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是组织完成全路运输生产任务的重大应用系统。

当前, 中国铁路调度系统总体水平仍处在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实现铁路调度指挥自动化不可跨越的阶段。

只有经过对运输调度管理系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建设, 才能缩小与国外调度系统应用水平的差距, 建立起适应中国铁路路情的调度指挥系统。

1.2研制目标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TDMS) 4.0重点研究解决调度系统”计划协同编制、生产闭环管理、优化信息共享”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梳理规范、整合改造既有各工种系统功能, 优化提升T/D结合及其它系统数据共享, 提高日( 班) 计划编制科学性及自动化水平,使得调度系统在应用功能、体系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更好地为调度部门组织运输与指挥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 1) 实现日( 班) 计划协同编制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TDMS) 4.0努力实现”横向局间接续编制、局内多工种协同编制货运、列车和机车三大工作计划, 纵向部、局、站段三级协作编制轮廓与日( 班) 计划”的建设目标。

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TDMS) 4.0将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 为各调度工种提供统一的计划编制平台, 各工种数据经平台计算后生成完整的调度日( 班) 计划, 构建全局完整日( 班) 计划。

( 2) 完善调度工种系统功能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TDMS) 4.0将在强化信息源点建设的基础上, 完善已有计划、货调、机调、客调等主要调度工种系统功能, 增加建设值班主任、施工调、军特调等子系统。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构成及作用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构成及作用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构成及作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我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主要构成及其作用,通过对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构成及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总结出了ITS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智能交通;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构成;作用中图分类号:U29-39文献标志码:A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Railway 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Beijing Jiao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troduces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their role in China's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railway structure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analysis, summed up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TS.Keyword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RITS; Composition ; Function铁路作为服务于社会的一种公共运输形式,其始终不变的目的是安全、迅速、可靠、准确和经济地运送旅客和货物。

铁路作为社会的主导产业和新兴科学技术的推动者和体现者,在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概述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为了管理和优化铁路运输过程而开发的一套信息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和存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数据,并提供实时的监控、分析和决策支持。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通过该系统,铁路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列车运行状态、货物运输情况和车站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进行调度和安排,最大程度地减少行车事故和运输延误。

系统功能1.实时监控和调度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列车的位置、速度和运行状态。

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列车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行车事故、故障等,并及时进行调度和安排。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延误和提高列车安全性。

2.运输计划和资源管理该系统可以根据铁路运输需求和资源情况,自动生成运输计划。

运输计划包括列车的出发时间、到达时间、途径站点等信息。

系统还可以管理铁路资源,包括列车、车厢、货物、人员等,并优化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

3.票务管理系统还提供了票务管理功能,包括车票的售卖、退票、改签等操作。

乘客可以通过系统预订车票,系统会自动计算适合的座位,并生成电子车票。

乘客可以通过系统查询车票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4.统计和分析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统计和分析铁路运输的各种数据,比如列车的运行时刻、车站的客流量、行车里程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找出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系统还可以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帮助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铁路运输的情况。

系统架构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铁路运输现场收集各种数据,包括列车位置、速度、运行状态等。

采集方式可以是手动输入,也可以是自动化设备定时上传。

采集模块还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2.数据处理和存储模块数据处理和存储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CTC概述

CTC概述
(1)铁路枢纽。以芝加哥铁路枢纽为例,有16家铁路公司的线路接入了芝加哥枢纽,枢纽内的16个编组站除一个共同编组站为多家铁路公司进行车流交换外,其余编组站都为各自公司服务。
(2)编组站。芝加哥最大的编组站是UP公司的普洛维索编组站,与13个铁路公司的线路接轨,共有5个场,到达场有30条线路,编组场有66条分类线。每天办理车数为2200辆,到达24列,始发24列。其中开往本公司线路的列车有12列,有4—6列单元列车,每列编组120辆,4台机车重联牵引;与其他铁路公司交换12列;平均中时26.4h,每办理一辆车的清算费用为26.74美元。
4货运营销
由公司一级的营销部门进行市场调查,确定营销政策,稳定长期用户,招揽新的货主。营销部门有权协商定价。对货主提出的运输要求,按日历通报调度部门,由调度部门组织落实。例如CSX铁路公司运输收入的81%,来自10项长期稳定的货源(煤炭、化工、农产品、化肥、粮食、汽车及零部件、集装箱、木材及纸张、钢铁金属、食品及消费品),这些货源基本都是以单元(始发直达)列车的组织方式进行运输。
3运行图
各铁路公司都设有专门的编图部门,自主编制本公司的运行图。一般是根据货运市场的需求、营销计划和大中型维修施工,每周编一次。美国铁路客运公司(Amtrak)的客车运行图由客运公司统一编制,有关铁路公司将客车运行图纳入本公司的运行图内。各铁路公司对客运公司提出的增加运行线的要求,在线路能力允许时,能够给予安排,但线路能力不足时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
德国
德国ICE高速列车通过LZB系统列车一地面问双向通信、险情报警信息系统(包括风、雪、塌方、热轴)、车载无线故障监视诊断系统与地面控制中心和维修中心构成集行车调度指挥、控制、故障监测、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欧洲其他国家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PPT课件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PPT课件

运输计划制定
TMIS能够为运输计划制定 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 持,有助于实现运输计划 的优化。
车流组织
通过TMIS对车流信息的实 时掌握,可以更加有效地 组织车流,减少车辆停留 时间,加速车辆周转。
在铁路客货运输中的应用
客运服务
TMIS可以提供实时的旅客列车运 行信息,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
准确的服务。
03Βιβλιοθήκη 客运管理实现旅客车票的预订、售票、检票、 退票等全流程管理,提供旅客信息查 询和投诉处理服务。
05
04
统计分析
对铁路运输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03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在铁路运输组织中的应用
列车运行图编制
利用TMIS提供的数据,可 以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 列车运行图,提高运输效 率。
辅助决策支持
利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促进 铁路运输的科学化、智能化发展。
系统集成技术
多系统整合
TMIS涉及多个子系统,如车务、 机务、工务、电务等,需要实现 各系统间的无缝集成和协同工作。
统一数据交换平台
构建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 不同系统间数据的实时交换和共 享,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系统升级与维护
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对 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提高系 统性能和稳定性。
安全管理
加强系统安全防护,防止黑客 攻击和恶意破坏,保障系统安
全稳定运行。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服务器故障
定期检查服务器硬件状态,遇到故障 及时更换硬件或启动备用服务器。
数据库故障
定期备份数据库,遇到故障时及时恢 复数据;优化数据库性能,提高数据 处理效率。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涉及到众多的交通工具、设施和运输环节。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交通运输行业的运作,交通运输部开发了一套专门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并探讨其在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

一、系统概述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部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交通运输行业而开发的一套综合性管理系统。

该系统将各个环节的数据集中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系统功能1. 信息录入和存储:该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用于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工作人员录入和存储相关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包括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运输路线和时刻表等。

2. 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根据录入的信息和实时数据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如交通流量分析、运输时效评估和事故分析报告等,为交通运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运输管理权限控制:系统通过建立各级用户账号和相应权限管理机制,确保不同工作人员在系统中的操作权限得到严格控制,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管理的精确性。

4. 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将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手工操作转变为电子化的业务流程,提高了运输管理的效率和可控性。

例如,车辆运输申请、驾驶员资质审批和交通违章处罚等流程都可以在线上完成。

5. 综合监管和预警功能:通过与其他部门和外部系统的对接,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综合监管,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提供预警信息,帮助决策者及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系统应用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各个领域,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等。

例如:1. 公路运输管理:系统可以用于公路运输管理人员的车辆调度、路况监测和违章处理等工作。

2. 铁路运输管理:系统可以用于铁路运输人员的列车运行监控、站点运营管理和货运调度等。

3. 航空运输管理:系统可以用于航空运输工作人员的航班管理、旅客信息处理和安全监测等。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
张全寿
【期刊名称】《交通工程科技》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缩写TMIS),是铁道部为实现铁路现代化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是铁路信息化的核心,被世界银行专家喻为世界铁路运输最复杂、最庞大的信息系统。

TMIS的总体目标是:铁道部中央主处理系统从全程2200个信息报告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参见图)实时收集全路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实现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所运货物节点式实时追踪管理,实现货运营销、货票、车站作业、确报和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调度的计算机管理,为铁路各级运输生产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和辅助决策管理方案,以实现均衡运输、紧密运输,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输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运输管理与国际接轨。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张全寿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39
【相关文献】
1.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的总体结构 [J], 张全寿
2.十年磨一剑——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建设纪实 [J], 邓欣
3.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建设 [J], 闻兵
4.十年磨一剑--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建设纪实 [J], 李中浩
5.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工程实施方案 [J], 郭延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概述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一、二、TMIS建设目标TMIS通过计算机网络从全路6000多个站名中选取的2000多个主要站段中,实时收集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以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对列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进行节点式追踪管理,实现货票、确报、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货运营销及调度系统的计算机管理,为全路各级运输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运输信息和辅助决策方案,实现紧密运输、均衡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改善客户服务质量。

(一)(二)T MIS的应用目标TMIS的应用目标是实现对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管理、运力资源信息管理、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管内现在车和集装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和运输信息综合利用等。

1.2.运输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管理动态掌握货源分布动态和运输货物在途状态;动态掌握托运人的货运订单和请求车需求;向客户反馈货运订单的核准情况、请车计划的安排和执行情况;动态掌握企业自备车(箱)的位置及状态;动态掌握重点客户、重点企业(港口、电厂、玻璃厂、焦化厂等)重点物资的运输计划执行情况。

3.4.运力资源信息管理实现主要运力资源信息管理,包括:铁路货车、机车、集装箱保有量动态(含加入铁路运营的企业自备货车和集装箱);其他铁路运力资源信息,如丁务、电务维修管理等。

5.6.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实现主要运输作业过程信息管理,包括:货物的承运、交付信息;装/卸车信息;列车的编、解、到、发信息;作业计划、作业单据的编制信息等。

7.8.管内现在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实现管内现在车(含自备车)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包括:车种别重/空车分布动态信息;去向别、品类别重车分布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现在车出/入动态信息;管辖范围内运用/非运用转换信息等。

9.10.管内集装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实现管内集装箱(含自备箱)动态分布信息管理,包括:管辖范围内箱型别、去向别的集装箱分布动态信息;箱型、箱号别的集装箱检修状态信息;运用/非运用、加入/剔除变化动态信息等。

11.12.运输信息综合利用各级系统共享运输生产过程中采集的原始信息,建立TMIS原始信息库、动态信息库和历史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运输业务部门的综合应用,并最大限度地与办公自动化、点到点成本计算、财务结算、经济活动指标分析等专业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四)T MIS的工程目标TMIS的应用目标通过一系列信息工程项目的实施得以实现。

TMIS的工程目标包括:铁道部、路局、车站应用系统建设,全路计算机网络建设,全路信息系统运行保障体系建设等。

1.2.铁道部系统①确报系统建成全路确报原始数据库,收集全部确报,实现确报信息共享;实现跨局确报转发。

②货票系统建成全路货票原始数据库,收集全部货票和装载清单,实现货票数据共享;实现到达货票转发;提供货运清算数据;实现货票综合应用;覆盖2000多个制票点,包括1200个设计制票站,273个车务段和扩大实施的一批非设计制票站。

③集装箱追踪系统建成全路集装箱原始数据库,实现集装箱数据共享;实现跨局集装箱报告转发;实现在途箱位置追踪;600个集装箱办理站实现集装箱报告,包括扩大实施的148个非设计报告站。

④车号自动识别信息报告系统建成全路车号自动识别报告信息原始数据库,实现车号自动识别报告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分界口跨局车号自动识别报告信息转发;覆盖530个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信息报告点,实现50万辆部属货车、12万辆企业自备货车和万辆机车的车号、车次和位置信息的自动识别和报告。

⑤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建成全路原提货运订单、核准货运订单原始数据库和执行动态库;实现全路货运营销计划和技术计划的编制、下达;实现1200个货运站和273个车务段以及重点货主连网。

⑥运输日常调度系统建成调度信息应用数据库;实现日班计划和调度命令的编制和下达。

⑦大节点货车追踪系统建成中央列车、货车、集装箱动态信息库;实现基本的中央报告命令集;实现基本的中央查询命令集;覆盖530个大节点追踪车站(车号自动识别信息报告点)。

⑧运输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利用各原始数据库的有关信息建立列车和车辆动态库、历史库;建立综合应用数据库,实现运输信息的综合利用;实现货车使用费清算。

⑨铁道部处理中心建成3台大型主处理机并行综合体系统;完成各前置处理机系统整合;完成中央通信子系统整合;建成TMIS Web应用服务器系统;优化各应用系统资源配置。

3.4.路局系统①确报系统建成本级完整确报信息原始数据库,实现本级确报信息共享;实现确报转发。

②货票系统建成本级货票原始数据库,实现本级货票信息共享;实现货票转发。

③集装箱系统建成本级集装箱报告原始数据库,实现本级集装箱报告数据共享;实现集装箱报告转发。

④车号自动识别信息报告系统建成本级车号自动识别报告信息原始数据库,实现本级车号自动识别报告信息共享;实现车号自动识别报告信息转发。

⑤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建成本级货运订单原始数据库;实现货运订单审批、营销计划的编制和下达;实现技术计划的编制、下达;实现技术计划的编制、下达。

⑥路局运输日常调度系统建成路局运输日常调度应用数据库;实现日班计划的接收、编制、上报、下达;实现调度命令的接收、编制、上报、下达。

⑦运输信息综合应用系统综合利用本级确报、货票、货源订单、集装箱报告和车号自动识别信息报告等原始数据库的信息,建立运输信息综合应用数据库,实现本级运输信息综合应用。

⑧信息中心资源整合完成局调度专用系统配置;完成处理中心系统资源扩充和整合;完成网络通信系统整合。

5.6.车站系统①大、中型车站和小型区段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现车管理,含确报系统、车号自动识别报告系统;实现货运管理,含集装箱系统、货票系统;实现货运营销和生产管理;实现本站作业信息上报和到达信息接收;实施大型车站163个(UNIX系统),包括编组站、大型区段站、大型货运站;实施中型车站277个(SCOUNIX系统),包括中型区段站、中型货运站;实施小型区段站119个(SCOUNIX系统)。

②小型货运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简易的现车及货运、集装箱、货票、货运营销等管理功能;实施纯小型货运站672个(SCOUNIX系统或WindowsNT系统)。

③车号自动识别信息报告系统自动抄车号信息报告点共530个,其中,通过车站信息系统报告的有492个;无车站信息系统的分界口报告点38个(非设计联网站)。

④扩大实施的集装箱报告系统(非设计联网站)集装箱报告点设在有5t以上集装箱作业的车站,共600个,其中通过车站系统报告的452个,扩大实施的非设计集装箱报告站148个(含11个港口站)。

⑤扩大实施的货运制票系统(非设计连网站)扩大实施约1000个非设计制票站。

⑥车务段报告系统。

实现管区内小站货运制票;实现管区内小站货运营销和生产管理;实施车务段273个。

⑦机务段报告系统实现机车统计;实现机车报告;实施机务段181个。

⑧车辆段和车辆厂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车辆段(厂)内检修车统计;实现车辆检修报告;实施车辆段146个;实施车辆厂23个。

⑨站段系统资源整合实现车站一套服务器的资源扩充和整合;实现车站通信资源整合;实现车站应用系统整合。

7.8.计算机网络①规范铁路计算机网络IP地址统一IP地址编码;建成域名管理系统;建成用户目录管理系统。

②建成适应TMIS通信模式的MQ通信平台适应各级系统统一通信出口、原始信息逐级上报和转发的通信模式;各级应用系统的信息交换统一到MQ通信平台,增加MQ通信平台的服务功能。

③建成高速骨干网连接部、局的骨干网传输速率达到2Mbit/s以上;应用系统切换到高速通道;优化、调整网络结构和路由策略。

④提高基层网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扩大基层网覆盖面,满足实时处理系统的需求;特、一等站和沿干线二等站基层网传输速率达到2 Mbit/s;70%的其他设计联网站段,基层网传输速率可以达到64kbit/s。

⑤完善机关局域网调整网络结构,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完善拨号访问系统。

⑥建成铁路内部ISP网络完成企业内部网建设,部/局用户本地接人,车站用户就近接入;企业内部用户通过本地Web服务器访问铁路生产网资源;建立铁路外部用户访问铁路企业内部网的安全机制。

9.10.运行保障体系①生产运行调度落实信息系统生产运行调度体制、机构、人员;建立运行机制;开通调度系统。

②联机用户支持开通部、局联机支持中心;建立24小时服务机制。

③网络管理开通部、局网管中心。

③安全管理建立基于网络的攻击防御系统;建立基于主机的攻击防御系统;建立安全漏洞扫描系统;建立病毒防治系统。

⑤系统资源管理建立较完善的中央系统监控和管理系统;局开通处理中心系统资源管理系统。

⑥应用软件开发与版本管理部软件开发与版本管理系统投入运用。

⑦应用软件和编码维护部中心建立全路编码维护机制;建立部统一应用软件维护机制。

⑧设备维修建立较规范的设备维修机制,包括制定设备维修规程,建立500个维修站。

⑨培训建立较完善的培训教育机制,包括建立部培训中心和远程教育系统。

三、四、TMIS体系结构(一)(二)T MIS体系结构的演进完成于1992年的TMIS总体方案设计,在体系结构设计时主要参考了加拿大国铁(CN)的TRACS系统模式,并结合中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二次开发。

该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2.采用集中建库与分布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在铁道部建立中央实时信息库,直接从基层站(段)获取原始信息,经过必要的加工后供全路各有关部门使用,同时,以定时方式将有关信息按阶段返回路局,实现分布式处理。

3.4.采用平面式网络体系结构,允许多协议并存。

5.6.采用主机/终端模式构建各级系统。

7.8.中央实时信息库采用文件系统实现数据组织和管理,以提高响应速度。

9.10.TMIS的功能设计主要考虑铁路运输管理过程的需求,未能充分考虑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缘于当时的软硬件技术发展水平和软硬件高昂价格的局限性,原先的TMIS体系结构设计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的运输管理需求,也不适应今日的信息技术发展,因而2001年铁道部电子计算技术中心再次组织了一个TMIS总体设计组,根据当时软硬件的技术条件,铁路运输发展不断提出的要求,以及多年TMIS建设积累的经验,对TMIS的应用目标和技术方案以及2004年底前的工程目标进行一次全面的和系统的调整。

TMIS体系结构调整的目标可概括为:满足业务部门日益增长的需求和顺应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保持和提高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调整的主要内容如下:1.2.坚持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路局完整原始数据库,强化路局应用建设。

3.4.坚持实时处理与批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即在完善实时处理功能,支持日常运输管理作业过程的同时,加强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设计和系统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