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
李商隐的《乐游原登乐游原》诗词赏析
李商隐的《乐游原/登乐游原》诗词赏析《乐游原/登乐游原》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由于其地势偏高,便成为文人墨客登高抒怀的去处。
李商隐这首诗就是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乐游原所作。
此诗语言浅白,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两句,交代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
傍晚时分,作者因为心绪不佳便驾着车外出眺望风景。
自古,骚人墨客登高多发感慨,或悲叹平生遭际,或发泄内心苦闷,陈子昂一登幽州台便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的慨叹,大诗人登高时便感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商隐这次登高并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不适”情怀。
果然,作者看到了极其壮丽的夕阳景观,他的忧愁瞬间也一扫而空,他沉浸在“夕阳无限好”的满足之中。
你看,那无边无际、灿烂辉煌的夕阳,把全世界都染成了金黄色,多么壮丽奇伟的美景。
作者形容眼前美景时,只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好”字,质朴中见真淳。
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你想象中的情景有多美,这黄昏的景色就有多美。
末两句一般解为: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
“只是”是“只不过”、“只可惜”之意,语意上是一个转折,由眼前美景而转到内心的哀伤之中。
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
“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
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
这种哀伤,一则因为无力挽留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而感到可惜;一则是因为诗人想到了国家的各种社会危机,而对时代发出了感慨。
也有人认为“只是”是“就是”、“正是”之意。
因而末两句所表达的不是惋惜之情,而是对生活的执着热爱,是对理想的坚持不懈的追求,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
总而言之,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是博大而精深的。
它被人们借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产生了全新的意义。
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扩展阅读:李商隐的咏史诗成就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
李商隐《登乐游原》全文及赏析
李商隐《登乐游原》全文及赏析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
登乐游原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解: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韵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评析:??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
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
登乐游原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
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
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
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李商隐《登乐游原》全文及赏析。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诗情解析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之情,他因 为一腔抱负无法实现,而心生郁闷。
课后练习
• 你有什么话想对心情郁闷的李商隐说呢, 把它写下来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诗人档案
•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 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 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 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 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 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古诗赏读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字词注释
•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 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 向晚:傍晚。 • 不适:不悦, 不快。 • 古原:指乐游原。 • 近:快要。
诗意解读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 乐游原。
诗意解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但遗憾的是已 经临近黄昏。
《登乐游原》李商隐诗歌意向解析
《登乐游原》李商隐诗歌意向解析一、原文呈现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二、逐句解析与意向阐述“向晚意不适”“向晚”指明了时间,接近傍晚的时分。
诗人李商隐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出行,很可能心中已经有所感怀。
“意不适”则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绪状态——不舒畅、有所郁结。
这种情感的表达为整首诗的基调定下了苍凉、感慨的底色。
在画面感的构建上,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独自一人,在日渐昏暗的天色中,或许是因为生活的琐事,或许是因为更深远的人生思考,感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和不适。
“驱车登古原”诗人选择以“驱车”的方式来“登古原”,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寻求解脱的象征。
古原之地,往往因为历史的沉淀而带有一种苍茫和悠远的气息。
驱车登高,一方面可以让诗人远离尘嚣,另一方面也暗含着诗人想要通过换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内心的渴望。
在这一句中,画面的动态感十分强烈。
我们可以想象到车轮滚动的声音,想象到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感觉,以及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视野逐渐开阔的震撼。
这些都是诗人在努力摆脱内心不适的过程中,外界环境给予他的直观感受。
“夕阳无限好”这一句是整首诗的高潮所在,也是情感转折的关键点。
“夕阳”作为自然景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美好但又稍纵即逝的象征。
诗人用“无限好”来形容夕阳,表达了他对这一刻美景的极致赞美。
在画面感的营造上,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万物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这种温暖而绚烂的色彩,与诗人之前内心的阴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被这金色的光辉所融化。
“只是近黄昏”然而,诗人的赞美并没有持续太久。
他用“只是”一词将情感的转折表达得淋漓尽致。
夕阳虽好,但它也预示着白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
“近黄昏”不仅是对夕阳美景即将消失的无奈叹息,更是对人生美好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
在这一句中,画面的色彩开始变得暗淡,那种夕阳下的金色光辉逐渐消退,被即将来临的夜晚所吞噬。
李商隐《登乐游原》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登乐游原》全诗翻译赏析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向晚:傍晚。
古原:指乐游原,汉宣帝修建的游览地,在陕西长安城南。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意:感到不适:不悦,不快。
近:快要诗文解释:翻译一: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
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翻译二: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化为第一人称翻译三: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乘坐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
这时望见将要西落的太阳,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无限美好,可惜已近黄昏,美好的太阳也就渐行渐远了。
句解: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傍晚时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诗人心绪不佳,于是驾着车登上乐游古原。
乐游原曾为秦宜春苑,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在此修乐游庙,又名乐游苑;到李商隐时,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故称“古原”。
诗人一开始就道出心中的“不适”,作为这首诗的大背景。
他的那种感觉似乎非常强烈,以致无法静中独处,无法独步徘徊,而要到一个更高更开阔的地方去排遣,似乎只有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他才能暂时抒解抑郁,释放自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高望远,壮伟的长安城阙和秀美的山川田野,都沐浴在夕阳的金色余辉之中。
诗人精神为之一振,不禁由衷地发出感叹:这夕阳真是无限的美好啊!然而,正当陶醉之际,生性敏感的诗人又不禁悲叹起来:太阳就要落山了,这无限的美丽转瞬即逝,只可惜好景不长!诗人想要挽留它,却又无能为力,心中又添怅惘惋惜之情。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每当登高望远,常易引动无穷的思绪。
登乐游原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授弘文馆 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 终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后人谓之小杜,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 看着汉代建立的功业,那五陵原上的每棵树木都在萧瑟的秋风中。
创作背景
国家正值战乱之际,诗人因奸人诬陷被贬,内心惆怅,来到乐游原,看到眼前这曾经繁华的园林已经衰败不 堪,内心感慨,作此诗抒怀。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名家点评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上联描写了乐游原的景色,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登临乐游原,只见 孤鸟远飞;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惟有长空永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 慨之情,对执政者的劝勉忠告。诗人在此展示了永恒的宇宙对有限的人事的销蚀,深感人世盛衰、兴亡迭代、终 在无限的宇宙中归于寂灭,可见诗人感慨之深。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①乐游原:古地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大雁塔东北,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 ②澹澹:广阔无边的样子。 ③没:消失。 ④销沉:形迹消失、沉没。销:同“消”,消散,消失。 ⑤此中:指乐游原四周。 ⑥事业:功业。 ⑦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 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约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西北。 ⑧无树:即每棵树
登乐游原
唐朝杜牧诗作
01 作品原文
03 创作背景 05 作者简介
2023年最新的李商隐《乐游原》古诗赏析16篇
2023年最新的李商隐《乐游原》古诗赏析16篇李商隐《乐游原》古诗赏析(1)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注释⑴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 ⑵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⑶古原:指乐游原。
⑷近:快要。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
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
“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
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
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
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
《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朝代:唐朝作者:杜牧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译文及注释:译文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
注释⑴吴兴:即今浙江省湖州市。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⑵“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⑶一麾(huī):旌旗。
⑷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唐宣宗大中四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时所作。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军事家;曾祖杜希望为唐玄宗时的边塞名将;祖父杜佑则是中唐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史学家,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可惜英年早逝。
杜牧自己不但文采绝佳,而且颇有政治才能,一心想报效国家。
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
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这次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心情。
《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2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古诗简介《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这首诗是作者于宣宗大中四年(850)将离长安到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时所作。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翻译/译文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僧人的清静。
我想手擎旌麾,远去江海的吴兴;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陵。
注释1、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2、昭陵:唐太宗的陵墓3、一麾(huī):旌旗。
赏析/鉴赏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
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
登乐游原译文及赏析
乐游原/登乐游原译文及赏析乐游原/登乐游原译文及赏析乐游原/登乐游原译文及赏析1《乐游原》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
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
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向晚:傍晚。
古原:指乐游原,汉宣帝修建的游览地,在陕西长安城南。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意:感到不适:不悦,不快。
近:快要翻译一: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
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翻译二: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翻译三: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乘坐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
这时望见将要西落的太阳,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无限美好,可惜已近黄昏,美好的太阳也就渐行渐远了。
句解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傍晚时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诗人心绪不佳,于是驾着车登上乐游古原。
乐游原曾为秦宜春苑,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在此修乐游庙,又名乐游苑;到李商隐时,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故称“古原”。
诗人一开始就道出心中的“不适”,作为这首诗的大背景。
他的那种感觉似乎非常强烈,以致无法静中独处,无法独步徘徊,而要到一个更高更开阔的地方去排遣,似乎只有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他才能暂时抒解抑郁,释放自己。
登乐游原古诗及意思解释
登乐游原古诗及意思解释登乐游原,古人以此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引人入胜,令人陶醉其中,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其中的意思。
首先,诗的开头“登乐游原细草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描绘了登上乐游原时的美景,细草齐齐,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觉。
然而,作者在这美景之中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他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意思是我们每天所享受的美食背后,都是无数人的辛勤劳作。
这句话寓意深远,不仅提醒我们要珍惜食物,更是告诫我们要感恩于付出辛劳的人们。
接下来,诗中写道“老翁赋诗乐游原,少妇年华叹白发。
”这里描绘了老翁和少妇的形象,他们分别代表了年长和年轻的人群。
老翁赋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而少妇则感慨自己年华已逝,白发现形,提醒人们珍惜青春和光阴。
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
而诗的结尾“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则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欢乐之中会有离别的苦楚,而在离别之中也会有那些执着和痴迷于某种感情的人。
这句话给人以深思,让人想起了自己的离别和那些执着于爱情、友情的故事。
整首诗以乐游原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是多方面的,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展示了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登乐游原古诗及其意思解释,让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
诗中的每个词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这首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引发了内心的共鸣。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无论是美景还是辛苦,欢乐还是离别,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和感悟。
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诗歌这种美妙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诗歌是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思考更深远的问题。
唐诗《登乐游原》赏析
唐诗《登乐游原》赏析【原文】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注释】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 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 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赏析】(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夕阳”一句,向来被认为是诗人对繁盛的唐帝国即将衰落之感叹。
大唐王朝繁盛一时,可如今就如同这夕阳般西下,好景不长。
故而这句诗长久以来是这样翻译的:“夕阳无限的美好啊!只不过已经快要落下了。
”李商隐身处的晚唐,总有一种极致奢华过后的颓废感,故而此诗理解为李商隐对唐帝国的感叹。
这种美好事物即将消逝沉落的失落感深深地烙在晚唐的每一个诗人身上,故而晚唐诗人的诗作比起盛唐总少了那种英姿勃发的自信感,大多消沉颓丧、含蓄委曲。
唐诗三百首登乐游原原文与解析
唐诗三百首登乐游原原文与解析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登乐游原》是其中一首,下面将为大家呈现《登乐游原》的原文以及相应的解析。
《登乐游原》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登乐游原》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的美景和农民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首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以“莫笑农家腊酒浑”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农家腊酒浑指的是农民自家酿造的浑酒,虽然不如贵族宴席上的美酒,但有着浓郁的风味,代表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真实。
第二句:“丰年留客足鸡豚”,描绘了农家丰收的景象和招待宾客的盛情。
丰年代表着大丰收,留客充分展示了农民的热情好客,而鸡豚则是中国传统的美食,体现了宾主之间的团聚和共享欢乐。
第三句:“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描绘山势和水势的险峻,表达了登山的困难。
这句诗通过疑问句的形式,暗示了登山的艰辛和困苦。
山水复杂曲折,使人产生迷茫和困惑之感。
第四句:“柳暗花明又一村”,以“柳暗花明”描绘了自然的变幻。
柳暗花明是一种境界转变的描写,形容了春天柳树的萌发和花朵的盛开。
而“又一村”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乡村的美丽和宜居。
第五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表达了喜庆的氛围。
箫、鼓是古代民间音乐的代表乐器,追随春社即指赶往春季祭祀活动之地。
这里通过音乐和节庆活动,强调了乡村社区的欢乐和团结。
第六句:“衣冠简朴古风存”,用“衣冠简朴”描绘了农村人的朴实生活和淡泊名利的风范。
古风指的是古代的风俗礼仪和传统美德。
这句诗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淳朴与贵族文人的奢华之间的反差,托物言志。
末句:“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渴望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
拄杖是老人在乡村中漫步时所用的道具,夜晚敲门则象征着夜可归宿。
诗人以自己的生活态度调动读者的共鸣,寄托了对宁静与安逸的向往。
语文诗词翻译-乐游原
语文诗词翻译-乐游原 /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但遗憾的是已经临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
“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
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诗词鉴赏:李商隐《登乐游原》
诗词鉴赏:李商隐《登乐游原》乐游原/登乐游原唐代: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仅仅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注释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仅仅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
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
“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
不过“仅仅”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
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
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
驱车登古原古原的诗解释
驱车登古原古原的诗解释
驱车登古原出自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意思是驾车登上了古代的乐游原,观看长安城的晚景。
全诗如下:
《登乐游原》
李商隐[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赏析: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绮丽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诗词鉴赏:李商隐《登乐游原》
【导语】李商隐,字义⼭,号⽟溪(谿)⽣、樊南⽣,唐代诗⼈,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学价值也很⾼,是晚唐最出⾊的诗⼈之⼀,和杜牧合称“⼩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都在家族⾥排⾏第⼗六,故并称为“三⼗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些爱情诗和⽆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李党争的夹缝之中,⼀⽣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诗集》。
下⾯是为⼤家带来的李商隐《登乐游原》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乐游原/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阳⽆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 傍晚时⼼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阳啊⽆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地。
汉宣帝⽴乐游庙,⼜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个皇后许⽒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庙于曲江池北,⽈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 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赏析 这⾸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
当诗⼈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向晚”指天⾊快⿊了,“不适”指不悦。
诗⼈⼼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
⾃古诗⼈词客,善感多思,⽽每当登⾼望远,送⽬临风,更易引动⽆穷的思绪:家国之悲,⾝世之感,古今之情,⼈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或谓811、812生),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行十六。
郡望陇西成纪,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后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
九岁丧父,少有文名。
文宗大(太)和三年(829)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幕为巡官,甚得赏识。
六年,令狐楚调河东节度使,李商隐随至太原。
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为掌书记,王爱其才,以女妻之。
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李商隐无辜受其牵累,屡遭排挤,先后做过校书郎、县尉、秘书省正字、节度判官一类小官,在忧愤潦倒中度过一生。
所以崔珏说他“虛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哭李商隐》)。
两《唐书》有传。
李商隐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时称“小李杜”。
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其诗伤时忧国,深情绵邈,用事婉曲,寄托遥深,字字锤炼,精密华丽,博取众长,独标一格。
张綖誉为“晚唐之冠”(《刊西昆诗集序》),对后世影响颇大。
但“总因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此,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卷三《燕台诗》注),时亦难免晦涩费解之弊。
如《无题》、《锦瑟》诸诗,词旨隐晦,喻指非一,故使后世聚讼纷纭。
现存诗六百余首。
李商隐亦是晚唐骈文名家。
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行世。
【原文】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1] ,驱车登古原 [2]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1]向晚:傍晚。
意不适:心情不好。
适:惬意舒适。
[2]古原:指乐游原。
【译文】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解读】乐(lè)游原:即乐游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本为秦宜春苑,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修乐游庙,因以为名。
关于此诗,历来评论者解“只是”二字为“怎奈”、“但是”、“只不过”,以为此诗表达的是一种感慨时光流逝的感情,并以李商隐同题七绝为证:“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夕阳无限好全诗及译文
夕阳无限好全诗及译文原文:《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注释: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登乐游原译文及赏析
登乐游原译文及赏析
《登乐游原》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内容描绘了他登上
乐游原的景象,并以此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下面是《登乐游原》的原译文及赏析。
原译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开头的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白天即将结束、太阳落山和黄河河水流入大海的景象。
这
里的“白日”和“黄河”都是地球上自然景物,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使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具象化。
接着,诗人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出他登上乐游原的决
心和追求。
在这句中,“欲穷千里目”是说人的眼力渺小,就算尽力去看,也只能看到有限的范围;而“更上一层楼”表示了对更广阔世界的
向往和追求。
通过将自然景物和人的自身局限性结合起来,诗人在表
达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的意境通过简短的表述和深入的意境描写,达到了简约而又
深刻的艺术效果。
诗人在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的同时,也透露了对
于人生短暂、世界浩瀚无垠的感慨和思考。
总结:
《登乐游原》一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意境描写展现了唐代诗人
王之涣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通过描绘白天结束、
太阳落山和河流入海的景象,诗人引发读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人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精炼而又触动人心,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登乐游原古诗注释及译文
登乐游原古诗注释及译文
哎呀,亲!咱们今天来聊聊这首古诗,这可有意思啦!
先来说说这诗的原文:“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 你看这短短几句话,是不是韵味十足?
“向晚意不适”,就好比咱们有时候到了傍晚,心里莫名地有点烦闷。
比如说,你忙碌了一整天,到了傍晚还没完成重要的任务,心情能好吗?
“驱车登古原”,想象一下,诗人心情不佳,干脆驾车登上古老的原野,这不就像咱们心情不好,出去兜兜风散散心嘛!就像你和朋友吵
架了,开着车在空旷的地方跑一跑。
“夕阳无限好”,那美丽的夕阳简直美得让人陶醉!这就好像你在海
边看到那绚烂的晚霞,是不是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梦幻起来?
“只是近黄昏”,多让人感慨呀!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就像你
吃了一顿超级美味的大餐,还没享受够就结束了。
这整首诗说的就是诗人在傍晚时分心情不畅,登上乐游原看到美丽
夕阳,却又感叹美好易逝。
亲,我觉得这首诗既有对美景的赞叹,又有对时光匆匆的无奈,真
的是让人回味无穷啊!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乐游原》
——杜牧
《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白话译文:
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
看着汉代建立的功业,
那五陵原上的每棵树木都在萧
瑟的秋风中。
苗栗县液压扳手厂家,苗栗县哪里有卖液压扳手闵行区液压扳手厂家,闵行区哪里有卖液压扳手牡丹江市液压扳手厂家,牡丹江市哪里有卖液压牡丹江市液压扳手厂家,牡丹江市哪里有卖液压那曲液压扳手厂家,那曲哪里有卖液压扳手那曲液压扳手厂家,那曲哪里有卖液压
扳手
名家点评《注解选唐诗》:“看取”二字最妙,其意欲人主观之而动心也。
《唐诗品汇》:谢云:汉家基业之广大为何如,今日登原一望,五陵变为荒田墅草,无树木可以起秋风矣。
盛衰无常,废兴有时,有天下者观此,亦可以栗栗危惧。
《批点唐音》:晚唐唯杜牧之绝句稍温丽,有可法者。
《批点唐诗正声》:极悲感,然“长空”“孤鸟”起兴尤是儆绝。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何仲德为豪放体。
刘辰翁曰:诗有侠气,正在此。
吴山民曰:次句含下联意。
“看取”二字,承上转下。
结无嘉州“汾水”一联,此为绝唱。
徐子扩谓:“长空澹澹”,空阔之境;孤鸟飞没,萧条之象:皆当时所见景物之凄怆。
《五朝诗善鸣集》:牧之绝句,中唐中《广陵散》也,篇篇熟于人口,其意弥新,真是曲高和寡。
沈德潜《唐诗别裁》:树树起秋风,已不堪回首,况于无树耶?
《诗法易简录》:寄慨深远,借汉家说法,即殷鉴不远之意。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沉郁顿挫,感慨不尽。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上联描写了乐游原的景色,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登临乐游原,只见孤鸟远飞;沧海桑田,
人事变迁,惟有长空永在。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物
是人非,夕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对执政者的劝勉忠告。
诗人在此展
示了永恒的宇宙对有限的人事的销蚀,深感人世盛衰、兴亡迭代、
终在无限的宇宙中归于寂灭,可见诗人感慨之深。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下联萧瑟凄凉,衰败
的景色使诗人对历史的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发出由衷的感慨。
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
表达出登原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
用典的修辞手法,凝练含蓄,
反用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意”,言汉朝之英雄伟业
皆已成历史陈迹,诗人内心对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驱除侵略者抱
有崇高的爱国热情,感喟之情极深。
南岸区液压扳手厂家,南岸区哪里有卖液压扳手南昌市液压扳手厂家,南昌市哪里有卖液压扳手南充市液压扳手厂家,南充市哪里有卖液压扳手南京市液压扳手厂家,南京市哪里有卖液压扳手
南开区液压扳手厂家,南开区哪里有卖液压扳手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感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