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的综合治理是

合集下载

《害虫综合治理》害虫综合治理的定义

《害虫综合治理》害虫综合治理的定义
讨论题目:
害虫综合治理(IPM)的 定义
组长:孙华伟 成员:殷兴、严红丹、王聪、胡辰昱、 浦天馨、潘培培、王娟
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害 虫综合防治专家会议认为:“综合治理是一种有害生物 科学管理的系统,它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和有关环 境条件,尽可能以协调的方式利用现有的适当技术和方 法,使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经常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 。”
定义的特点: (1)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出发; (2)综合治理是建立在各项措施的基础上,但不是各项 措施的简单相加; (3)要考虑经济、安全、有效。 不足之处: (1)未能强调自然控制因素。(2)未给“经济 有效”一个定量标准。
1979年,我国昆虫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对综合 防治的内容做了说明:
对综合防治的概念提出其涵义是“综合防治 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体系,它属 于农田最优化生产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是从农业生态系的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 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 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 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 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应当从生态学的观念来 考虑”。并认为“综合防治不是搞拼盘”,在一个地区 ,对一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应该通盘考虑;因地因 时因病虫害制宜地协调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 的和病理的多种手段,经济、安全、有地将病虫 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
1986年11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农 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
“综合防治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 ,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 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 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 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 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

害虫综合治理

害虫综合治理
量的药剂而杀死病虫的方法。
• 拌种法:将药剂与种子均匀混合杀死种子上的病菌、害虫的方法。 • 土壤处理法:将农药采取喷粉、喷雾、撒毒土直接施在地面或土层内
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
• 涂茎法
农药稀释方法 ----按倍数法计算
• 求稀释剂用量: (1)稀释100倍或100倍以下计算稀释量时,要扣除原 有药剂所占的那一份数量。 稀释剂用量=原药剂重量×稀释倍数-原药剂重量 例:用杀虫双2㎏,求稀释90倍加水多少千克? 由上式得2×90-2=178(㎏) 或:稀释剂用量=原药剂重量×(稀释倍数减—1) 上例:2×(90-1)=178(㎏) (2)稀释100倍以上 稀释剂用量=原药剂重量×稀释倍数 例:如用100克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防治蝴蝶兰疫病,需要加水多少克? 水(稀释剂)用量为:100克×1500=150000克=150 千克
害虫综合治理
害虫的综合治理
• • • • • 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 化学防治
综合治理(IPM)
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 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 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 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 损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
农药稀释方法
• 求用药量 (1)求稀释100倍以下原药剂用量 原药剂用量=所配药剂重量÷(稀释倍数-1) 例:需配制50倍的晶体石硫合剂200㎏,求需要晶体 石硫合剂多少千克? 由上式得:200÷(50-1)=4.08(㎏) (2)求稀释100倍以上原药剂用量 原药剂用量=所配药液重÷稀释倍数 例:用盛水量15千克的背负式空气压缩式喷雾器装满 水后配制6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液,需要加 多少克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单位换算:15千克=15000克, 求用药量:百菌清用量=15 000÷600=25 克

农业昆虫学07试题

农业昆虫学07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害虫综合治理包括的三个基本观点是(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环境保护学观点)。

2. 在防治策略上,防治r选择类害虫最适合的防治方法是(化学防治或药剂防治)。

3. 在农业上,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称为(虫害)。

5. 草地螟的越冬虫态是(老熟幼虫),越冬场所是(土壤)。

6.植物对某些昆虫种群所产生的损害具有避免或恢复的能力,称为(植物抗虫性)。

7. 目前,在我国用于害虫防治实践的昆虫病原细菌主要是(苏云金杆菌)。

8.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按测报的目的和内容可分为(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预测。

9.常见的昆虫田间分布型有(随机分布型)、(核心分布型)、(嵌纹分布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B)。

A 生活空间B 温度C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 D 食物数量2.下列害虫可以在土壤中穿行造成作物受害的是(A)。

A 东方蝼蛄B 细胸金针虫C 亚洲玉米螟D 二化螟3.下列防治方法中,能有效地防止危险性害虫远距离传播蔓延是(D)。

A 农业防治法B 物理机械防治法C 生物防治法D 植物检疫4.田间发现大豆幼苗被害虫为害,其为害症状是大豆的主根被咬断,断口整齐平滑,地上部植株枯死,则该害虫最可能是(A)。

A 蛴螬类B 金针虫类C 蝼蛄类D 地老虎类5.田间调查某地块玉米螟对玉米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抽样调查200株, 其中有20株被玉米螟为害, 平均每健株产量为100克, 被害株产量为80克, 则该地块玉米的产量损失百分率为(D)。

A. 10%B. 20%C. 40%D. 2%8. 下列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的是(B)。

A 华北蝼蛄B 粘虫C 甘蓝夜蛾D 菜蛾9. 下列贮粮害虫中,属于初期性贮粮害虫的是(C)。

A 赤拟谷盗B 锯谷盗C 玉米象D 黄粉虫10.下列蚜虫,在我国东北生活史类型为留守式的是(B)。

害虫综合治理(IPM).ppt

害虫综合治理(IPM).ppt
3、在危急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对生态系统破坏性最小的防 治措施。
有关国内外害虫治理的实例:美国的棉花害虫;我国的 水稻害虫和棉花害虫等。(45页)
第三节 害虫治理的展望
1、目前存在的问题(书46)
(1)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2)研究者、推广者、实施者 (3)实施者知识水平
2、展望
(1)需求提高
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四章 害虫综合治理(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第一节 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害虫综合治理方案的设计 第三节 害虫治理的展望
第一节 害虫综合治理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的提出 (1)起源
在20世纪初,在IPM一词创造以前,用于保护作物免受害 虫破坏的IPM基本策略已被应用,但没有明确定义。
从害虫防治实践方面区别棉铃虫综合防治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戴小枫和郭予元1农业防治法2诱杀防治法3化学防治法4生物防治法5防止策略与指标6棉花抗棉铃虫品种选育与利用冀南棉麦混作区棉花害虫综合治理中国农大张青文等2精选棉种呋喃丹拌种3棉田分阶段种植油菜春玉米夏玉米诱集带4根据防治指标用药5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棉株补偿能力二我国害虫防治策略发展过程
生物可持续控制的核心问题是可持续。
关于IPM和SPM的区别,有人认为基本内涵是一样的;有人 认为有一定的区别,它是建立以生态区为单元的,以多种作物的 多种重要有害生物为对象的多种措施优化的调控体系。
尽管有种种新的有害生物治理策略的提出,IPM仍是当前国 际上被普遍接受并采用的策略,但最近更多的是有害生物可持续 控制。比较一下IPM、 TPM、APM 、SPM异同点。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 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问题是可持续。

病虫害防控宝典:综合治理方法

病虫害防控宝典:综合治理方法

病虫害防控宝典:综合治理方法一、引言病虫害综合治理是指运用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对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以达到控制病虫害、保护农作物、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病虫害综合治理强调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和策略。

二、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

(2)轮作和间作:轮作可以改变病虫害的生活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间作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3)土壤改良:通过施肥、翻耕、排水等方式改善土壤环境,增强作物生长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4)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残体等,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源。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天敌昆虫:引入或保护天敌昆虫,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微生物制剂:利用拮抗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拮抗剂等微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3)性引诱剂: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或干扰病虫害的正常交配,降低病虫害的繁殖能力。

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诱杀:利用灯光、颜色、气味等诱杀病虫害。

(2)隔离:在农田周围设置隔离带,阻止病虫害的传播。

(3)筛选:对种子、种苗等进行筛选,去除携带病虫害的个体。

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

虽然化学防治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病虫害抗药性增强。

因此,在病虫害综合治理中,化学防治应作为辅段,在其他防治方法无效时谨慎使用。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确保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森林昆虫 历年题库

森林昆虫 历年题库

三、填表(15分))森林昆虫学试卷库(一)答案一、名词解释:(24分)胚后发育:昆虫自卵内孵出,到成虫羽化并达到性成熟为止的整个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稚虫:幼虫与成虫形态不相似,生活环境、习性也不相同,一般幼虫水生,成虫陆生,“稚虫”,如:蜻蜓。

多型现象:指昆虫不只在雌雄个体上差异,而且在同一性别内形态也分几种类型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法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以防治害虫的方法。

双名法:属名、种名、命名人的姓氏或缩写。

孤雌生殖:不经两性交配即产生新个体,或虽经两性交配,但其卵未受精,产下的不受精卵仍能发育为新个体。

发育起点温度;各种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对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温带地区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称为发育起点温度,拟态: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二、问答题:(每题32分)3 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在昆虫生长发育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一)温度(二)湿度(三)温湿度的综合作用(四)光(五)风(六)土壤因子(七)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八)昆虫的天敌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影响昆虫的数量。

四、论述(29分)1、何谓害虫的综合治理(IPM),有何特点和局限性?和TPM有何不同?你还知道哪些害虫控制的策略?(15分)定义: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合理使用生物的、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防治方法,坚持安全、经济、有效、简易的原则,把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增加生产的目的。

特点:1、生态学观点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经济利益和防治效果,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

2、经济学观点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只要求将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净活动收益=挽救资源的价值-活动费用。

3、容忍哲学允许一定数量的害虫存在。

害虫综合治理复习

害虫综合治理复习

生态系统:是在某一特定的景观的地域或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动态系统”害虫综合治理: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它从农业生态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R”:抗药性,农药残留,再猖獗经济损害允许水平(EIL):防治措施引起的产品价值增量与防治费用增量相等时,与之对应的害虫密度M即为EIL物理防治:是从生理学或生态学角度,利用光、惹、颜色、温度、声波、放射性等防治害虫的技术。

生物防治:在害虫防治过程中有时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基因产品等控制有害生物,包括以虫治虫、微生物治虫及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利用不育昆虫和遗传方法防治等。

经济阈值(ET):是应采取控制措施时的种群密度,是一个报警水平,是防治行动的指标。

潜在害虫:其种群平衡密度(EP)一般不超过经济阈值(ET),在IPM 管理体系中该类害虫不是真正的有害种类。

偶发性害虫:平衡密度(EP)低于经济阈值(ET)。

它主要是受到异常气候或杀虫剂的使用不当引起的。

周期性害虫:平衡密度(EP)低于经济阈值(ET),种群密度较有规律的超过ET。

常发性害虫:平衡密度(EP)常在经济阈值(ET)上下波动,属主要害虫,要密切注意。

最严重(关键)害虫:平衡密度(EP)在经济阈值(ET)以上。

其种群密度始终在ET以上。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即包括了多个层次和水平:基因、细胞、器官、种群、生态系、景观。

农业防治:是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选用抗虫品种),根据农田环境与害虫间的关系,有目的的改变某些因子,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以达到保护作物、防治害虫的目的。

(完整版)农业昆虫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农业昆虫学名词解释

1、农业昆虫学:是研究农作物害虫生物学、发生规律与防治的科学2、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物理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构成的功能单位。

3、农田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从事种植业活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4、自然控制(natural regulation):在自然界中,一些物种种群保持着很多个体数量,而另一些种群的数量却保持中等或非常稀少,通常物种种群既不可能无限制地连续增长,也不会轻易绝灭。

在所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并在种群的平衡密度上下波动。

环境因素作用于种群数量的过程称为自然控制5、自然平衡:自然控制最终所导致的一个状态,即平衡状态。

即自然控制使生物群落内各物种种群的数量成一定比例的存在,而不至于出现剧烈地变化,总能维持各自的种群在平衡密度上下。

这种现象称为自然平衡6、种群动态(种群消长):指在一定空间内,特定种群在时间序列上的数量变化。

7、密度制约因素:这样的因素作用于害虫种群,与害虫种群密度高低有关(或依赖于害虫的种群密度高低)。

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内调节等生物因素。

特点是:具负反馈机制。

对害虫种群具有调节作用。

8、非密度制约因素:这种因素对任何高低密度的害虫起相同的作用,其作用大小与密度高低无关。

如低温、降雨、干旱等。

特点是:作用是灾难性的,有时控制作用明显。

无负反馈作用。

9、生态对策:也称生活史对策,是物种(昆虫)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

10、逻辑斯蒂曲线(S形曲线):当种群增长达到其资源供应状况所能够维持的最大密度,即环境负荷量K时,种群将不再继续增长而稳定在K值左右,即dx/Kt=0,。

这就是种群增长的~~。

11、r-类害虫(r-对策者,r-strategist):其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环境容量水平(K),大部分时间保持在S曲线的上升阶段。

农业昆虫学 复习资料1

农业昆虫学 复习资料1

作业题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农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不受虫害,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2. 害虫生态对策: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3. 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调运的植物及植物产品进行检验和监督处理,限制和制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人为的传播和蔓延的一整套措施。

4. 害虫发生期预测:是预测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的出现期或为害期,即发生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及在农田猖獗为害期,以确定防治的有利时机,即防治适期。

5. 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种子、根、茎等)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二、填空题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2.(田间实际调查法)(人为接虫控制为害的试验)(模拟害虫为害试验)3.(昆虫种类调查)(种群分布调查)(种群动态调查)(防治效果调查)(受害程度调查)4.(抗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5.(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环境保护学观点)6.(鞘翅)(叩头虫)7.(老熟幼虫)(土壤)8.(1)三、单项选择题1. B 2. A 3. B 4. C 5. A 6. A 7.A 8. A 9. A 10. B四、简答题1.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哪些?答: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1)直接取食为害害虫对农作物的为害方式主要是通过取食直接为害,如咀食为害,潜叶为害,卷叶和缀叶营巢为害,钻蛀为害和刺吸为害等。

(2)非取食为害一些种类害虫还可进行非取食为害,如叶蝉、飞虱、蓟马等害虫可将卵产于植株组织中而引起伤害,蝼蛄可在土壤中穿行为害。

(3) 传播植物病害一些种类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等可传播植物病害(如病毒病),对作物产量造成更大的损失。

2. 物理机械防治法包括那些内容?答:物理机械防治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机械捕杀。

害虫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害虫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生态平衡受损
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影响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措施
推广生物防治、天敌利用等环保措施,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恢复与重建
对于已受损的生态系统,采取生态恢复和重建措施,促进生态平衡。
未来发展方向与技术革新
智能化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害虫监测的智能化和实时化。
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保障农产品安全
通过控制害虫种群数量,降低农药使用量, 确保农产品安全。
提高农业效益
有效控制害虫,减少作物损失,提高农业生 产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 态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害虫综合治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
02
03
害虫综合治理的方法与技 术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 措施,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 境,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的一
种害虫治理方法。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轮作、深耕、 施肥、灌溉、调整播种期等措施 ,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种群数
量。
农业防治具有成本低、环保、可 持续等优点,但见效较慢,需要
长期坚持。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灯光诱杀、色板诱杀、阻隔等 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害虫数量。
物理防治具有无毒、环保、操作简单等优点,但 成本较高,需要大量投入。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的一种方法。
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等优点,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 污染等问题。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
05

《森林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昆虫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32307)一、名词解释题1、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两性生殖:是指需要经过雌雄交配、受精,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或女性生殖,是指不经雌雄交配(或需经交配),卵不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其幼虫和成虫之间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迥然不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

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无蛹期;成虫特征随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

3、积温与有效积温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称为积温。

积温是一常数。

表达式为NT=K。

一切生物(包括昆虫)只有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发育。

因此只有在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才是有效温度。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应是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表达式为N(T-C)=K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用农药防治害虫、病菌、线虫、螨类、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5、趋光性与趋化性趋光性: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向着光源或背离光源的反应。

趋化性:是通过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向性反应。

6、周期性孤雌生殖与偶发性孤雌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是指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交替进行,亦称“异态交替”。

偶发性孤雌生殖:指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偶尔可能出现未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7、性二型与性多型不同性别的同种个体间除了第一性征外,还有其它形态和习性差异,这种现象叫性二型。

性多型是指同一性别的个体存在形态和习性上差异,可分为多个类型。

8、补充营养与恢复营养补充营养:成虫期为了生殖细胞发育成熟而进行的营养活动。

恢复营养:有的昆虫能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补充营养一次就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而产出,这种特殊的补充营养称为恢复营养。

浅谈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原则与方法

浅谈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原则与方法

天敌的生存 而不利于病虫孳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 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 们应该加强对天敌 从而预防或减少病虫 的发生与危害。 2 2 2从安全角 的利用和保护尽 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癌琏俐 于天 度出发。 根据帮林生 态系统里各绸成或分的运动规 敌群落发展的条件。 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擒被的 = 分 不同对象 又考虑 割形成的 ” 海岛生态 ” 有利于释放天敌。目 前广些 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 活、 协滑 选用 发达国豸 喊 了 } 功 对槽 工作的立法和管理 建立了 种或几 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 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 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檀 如园林管理技术、 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物理机 在许多国 家和 械防治、 化学防治 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 用不 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岚呼的成效。 多生 有很 灭 I 剩余个 百 { 旦 过繁殖, 又能迅逮传 数f 播。 产和销售害虫 天敌产品的公司, 生物防治正逐步朝 1 2随着 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 , 时间和方法 圜b 的防治效果。 林 麟 同时将对生态系 着产业化的方向 发展。 3 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3. 2 生 特另 是 ^ l 、 j 工纯林面积的增长, 快速回 升。 统内 外产生的哥 月 . 圈塌低 限蓖 既控制了病虫 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 消 1 3国内 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 生存提 危害’ 保护了 天敌和噎物的安全。2 3从保护 灭害虫对 ^ 又 人、 . 2 , 、 畜危害小, 对环境污染小船 对于化学农 供了 有利条件 , 被害面积有可崩魄之 扩大。 环境. 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 自 然控制角度出 药来讲 剐病虫害的控制作甩具有持久陛。 如利用 B t 1 4害虫的遗传特性 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 发。 森林疯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f学农药的使用' 乳剂防治国槐F 每句 喷两 药即可控制其危善 { : 撼 = 遍 变动 , 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些抗 呶( ) 病 的 而是要求 病虫、 植物、 、 天敌 环境之间的 自 然关系 而甩化学提药每 害蜮 弼 台 两遍以上。 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 , 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 遗传 出发科学地选择及 罾 使用农药瘫城 市园 j 觉 林中 3 . 4合理使甩化 学农药 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 j 应特别注意选择高效、 无毒或低毒、 污染轻、 有选择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 赫就标防渝 任 性的农药 苏云金杆菌乳剂、 种。 可见有效地防治害 Ⅱ 灭幼脲等 E 人 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 、 防I 对 低毒 对环境污染小的 务。 畜造成毒害濒少对环境的污染 扮保 护和利用天 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 常变化用药 2 森林病虫 害综合治理的原则 敌逐 步加强 自 然控制的各个因素’ 不断增强 自然控 品种和混用 耽 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套沩式 也 施 森林宿虫害防治工作 c 扶 } 维护生态平衡的 制力。 2 须 24从经济效益 角度出发。 防渝商虫的目 的 应采取涂茎、 根施和注射等方法, 减少对环境的污 以 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强 化预防 是为了 控制 病虫的危善 使其危害程度低到不足以 染。 工作芸行综合治理。 在指导思 匕 想 黑实现由重除治 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 允许水 平经 济阀值浞综 3 . 5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向重 防转变。 i 在防冶 策略 采 取缭合陛 措 施 合治理的—个重要概念。 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 数量 目 城市病 虫 前, 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 搞好重点林业工 程项目 将病虫害预防措施纳入规 , 阳 止病虫达 法 。积 蜱 常 规喷雾从啦 辅 瓣统。综合治理就是在育苗、 卜 移裁和养 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张 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 护管理过程中, 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 对害虫发 I 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 统里某些组成辩 以创造—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 城市具备研 慑生物防治的条件' —是城市林业 种类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哎呀,说起“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话题呢!你想想,就像我们的房间,如果不经常打扫,是不是就会变得乱七八糟,还可能会有小虫子到处乱跑?那大自然和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是一样的呀!有害生物,就是那些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和危害的小生物们。

比如说,偷吃粮食的小老鼠,咬坏衣服的小虫子,还有传播疾病的蚊子和苍蝇。

那什么叫综合治理呢?可不是简简单单地打打药、赶赶跑就行啦!这就好比我们要打赢一场大战役,得有各种战术,还得大家一起配合。

首先,得搞清楚这些有害生物是从哪儿来的。

是从外面跑进来的,还是在我们家里自己“生”出来的?这就像警察叔叔破案一样,得找到源头才行!比如说,家里的垃圾桶要是不及时清理,是不是就容易招来苍蝇?然后呢,要想办法预防它们出现。

比如说,把吃的东西都收好,别让老鼠有机会偷吃;窗户装上纱窗,不让蚊子飞进来。

这就好像我们出门前要关好门窗,免得小偷进来一样。

如果有害生物已经出现了,那也不能慌。

不能一股脑儿地用很多毒药,那样可能会伤害到我们自己,还可能让有害生物变得更厉害。

得选择合适的方法,就像我们选择合适的武器一样。

有时候,可以用一些天然的方法。

比如说,种一些能驱赶虫子的植物,像薰衣草、薄荷之类的。

这就好像给我们的家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让虫子不敢靠近。

还有呢,大家一起行动也很重要!比如说,整个小区一起打扫卫生,消灭害虫的藏身之处。

这就好比一群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赢。

“哎呀,要是不管这些有害生物,那我们的生活得乱成什么样呀?”你能想象每天被蚊子咬得满身包,吃的东西都被老鼠啃坏的日子吗?那简直太可怕啦!所以说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真的太重要啦!只有把有害生物都治理好,我们才能过上舒服、健康的生活。

这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打造了一个坚固的城堡,把那些捣乱的“小坏蛋”都挡在外面!。

《害虫综合治理》第一章害虫综合治理概论

《害虫综合治理》第一章害虫综合治理概论
它结合了多种控制策略,包括生物控制、物理控制、文化控制和化学控制等,以实现可持续的害虫管 理。
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保护农作物和经济林木
害虫是农作物和经济林木的主要威胁 之一,害虫综合治理能够有效地控制 害虫种群,减少产量损失,保障食品 安全和经济收益。
维护生态平衡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害虫综合治理强调使用多种控制策略, 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降低对 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害虫综合治理的现状
全球范围内的害虫防治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害虫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随着人们 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广害虫 综合治理。
国内害虫防治现状
我国在害虫防治方面仍然以化学农药为主,但政府已经开始 重视害虫综合治理的推广和应用,加强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 定和实施。
害虫综合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的方法
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如合理轮作、种植抗虫作物 、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施用生物农药等。
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的实践案例
例如,在稻田中采用“稻鸭共育”模式,利用鸭子捕食害虫,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提高 稻谷产量和品质。
林业害虫的综合治理林Biblioteka 害虫综合治理的目标THANKS
感谢观看
03
害虫综合治理的原则与方法
预防为主的原则
预防为主是指在害虫治理过程中,应 将预防措施放在首位,通过采取有效 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预防为主的原则强调早期预警和快速 反应,及时发现害虫的迹象,采取有 效措施进行控制,避免害虫大规模爆 发。
预防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通过合理的综 合运用,可以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数 量,减轻危害。

病虫害综合治理案例分析

病虫害综合治理案例分析

病虫害综合治理案例分析病虫害综合治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农作物、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中的病虫害进行综合管理,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的目的。

本文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对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

病虫害不仅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加强病虫害综合治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案例分析1. 病虫害发生情况以我国某地区为例,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

近年来,该地区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主要病虫害包括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螟、棉铃虫等。

2. 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调整作物布局、改进栽培技术、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调整作物布局,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改进栽培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加强肥水管理,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①天敌昆虫:通过引入或保护天敌昆虫,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②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③植物源农药:利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防治效果好的优点,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病虫害综合治理中,化学防治应与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合理使用。

3. 病虫害综合治理效果通过实施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该地区病虫害发生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高。

(完整版)农业昆虫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农业昆虫学名词解释

1、农业昆虫学 : 是研究农作物害虫生物学、发生规律与防治的科学2、生态系统(ecosystem) :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物理环境互相作用,不停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构成的功能单位。

3、农田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 : 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从事栽种业活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4、自然控制(natural regulation) : 在自然界中,一些物各种群保持着好多个体数目,而另一些种群的数目却保持中等或特别稀罕,往常物各种群既不行能无穷制地连续增添,也不会轻易绝灭。

在全部环境要素的作用下,物各种群数目的变化保持在必定范围内,并在种群的均衡密度上下颠簸。

环境要素作用于种群数目的过程称为自然控制5、自然均衡: 自然控制最后所致使的一个状态,即均衡状态。

即自然控制使生物群落内各物各种群的数目成必定比率的存在,而不至于出现强烈地变化,总能保持各自的种群在均衡密度上下。

这类现象称为自然均衡6、种群动向(种群消长): 指在必定空间内,特定种群在时间序列上的数目变化。

7、密度限制要素 : 这样的要素作用于害虫种群,与害虫种群密度高低相关(或依靠于害虫的种群密度高低)。

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内调理等生物要素。

特色是:具负反应体制。

对害虫种群拥有调理作用。

8、非密度限制要素 : 这类要素对任何高低密度的害虫起同样的作用,其作用大小与密度高低没关。

如低温、降雨、干旱等。

特色是:作用是灾害性的,有时控制作用显然。

无负反应作用。

9、生态对策 : 也称生活史对策,是物种 ( 昆虫 ) 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取的对不一样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

10、逻辑斯蒂曲线( S 形曲线):当种群增添达到其资源供给状况所可以保持的最大密度,即环境负荷量K 时,种群将不再连续增添而稳固在K 值左右,即dx/Kt=0, 。

这就是种群增添的 ~~。

11、r- 类害虫 (r- 对策者, r-strategist):其种群密度很不稳固,极少达到环境容量水平 (K) ,大多数时间保持在S 曲线的上涨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3年美洲斑潜蝇在海南再猖獗
1999年,原在黄瓜等作物上害 的白粉虱,却在水稻制种田大 量发生
白飞虱
美洲斑潜蝇
我的观点
❖ 4 如果要彻底消灭,那花的力气是相当大,举例用 农药,那要污染相当相当大。这一点有点点类似3 .
我的观点
❖ 5。就算不考虑虫害,那还有病害,还有自然 灾害,还有一些损耗,
害虫的综合治理是害虫防治发展的必 然趋势
我的观点
❖ 1,彻底消灭害虫是很难做到的,另外也几乎 不可能。
我的观点
❖ 2。所谓的害虫,只是和我们人类的经济利益 相违背而已,不一定真的是不好的害虫
❖ 我们现在定义的害虫未必永远都是害虫,比 如蟑螂。
❖ 世间万事万物没有绝对,比如烟草中的尼古 丁它在大家的心目中是绝对的有害物质,但 是它确是治疗托雷特士病的良药。
人类应该有包容性
❖ 所以,要想获得较好的结果,不是光消灭害 虫就可以的。
❖ 只要把害虫种群的大小控制在我们大家允许 的经济范围里,我想大家也不会反对吧,你 想,若收一吨的粮食有1斤东西被虫吃了,你 真的在乎吗? Nhomakorabea 我的观点
❖ 6 人类必须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如果肆意 没有约束的滥杀昆虫,必然要受到大自然 的惩罚,那就不是一点点经济损失所能挽 回的了。
我的观点
❖ 3。假设如果某一害虫真的被彻底消灭,那他 在整个生态链的生态意义就没办法体现,这 样也许会影响其他种群的生存,严重的话会 影响整个生态的结构等。
我的观点
❖ 害虫天敌若在某些地区,一旦发展形 ❖ 成特定的种群,就不容易在短期内消失,其
相对应的害虫,在较长期问能放控制住 ❖ 有些地区偏重于用化学农药杀 ❖ 虫,用药时叉不注意保护天敌,造成了某些 ❖ 害虫的再猖獗,环境被污染的恶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