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pptx
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思路
![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ce09cd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1.png)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培养目标:首先,要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这需要结合行业需求和学校特色,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2.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增加实践课程和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可以引进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5.推进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同时,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行业发展。
6.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要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7.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要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为行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及培训管理思路PPT课件
![人才培养及培训管理思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31a3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b.png)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培 训质量和效果。
3
持续改进
将培训管理作为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优化 培训计划和方法,以适应组织发展和员工成长的 需求。
05 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人才梯队建设
01
建立多层次人才队伍从基来自员工到高层管理者,确保各层级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
02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及培训管理思 路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Contents
• 培训背景与目标 • 培训内容与方法 • 培训实施与管理 •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 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 培训管理优化与创新
01 培训背景与目标
当前人才培养现状
01
02
03
人才结构不合理
当前企业人才结构偏向传 统,缺乏创新和变革能力 。
采用讲座、研讨会、在线学习等方式 ,使员工能够系统地掌握所需知识, 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内容
包括行业知识、企业知识、岗位知识 等方面,通过培训使员工全面了解企 业运营模式、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 内容。
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技能培训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它 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创新
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知识成果共享
鼓励员工分享学习成果和工作 经验,促进知识传递和共享。
THANKS
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员工技能水平差异较大, 影响团队协作和整体效能 。
培训体系不完善
缺乏系统性的培训体系, 员工成长缺乏有效支持。
培训需求分析
业务发展需求
分析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明确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 。
员工发展需求
了解员工职业规划和个人 发展诉求,制定针对性的 培训计划。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课件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98b156cc175527072208bf.png)
就业
689 619 584 571 629 578 460
继续深造比例
70.50% 74.40% 76.20% 77.50% 74.77% 73.56% 77.01%
典藏PPT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2015年毕业生去向: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怎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够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如何构建?
◇转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在哪里? 怎样建设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课程?
典藏PPT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
1.应用型是一种人才培养规格 ◇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 ◇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指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
◇企业课程:针对企业岗位,学生直接参与真实项目,完全按照生产 工艺和技术流程设置教学内容,主讲教师由企业专家组成,课堂以 企业现场为主 。
二典藏、PPT应用型课程体系的逻辑内涵
◆应用型课程建设的“三维对标”设计
◇ 知识维:学术标准 围绕培养规格 遵循认知规律和成才规律 ◇ 技能维:行业标准 围绕毕业要求 行业/职业导向 ◇ 世界维:国际标准 围绕培养目标 培养全球视野
▲ 打造校本特色
二典藏、PPT应用型课程体系的逻辑内涵
◆应用型课程建设需要遵循 OBE 理念
◇ 依据职业导向 ,根 据利益相关者需求反向 重构课程体系并确定教 学内容。
▲“向设计,正向实施”
二典藏、PPT应用型课程体系的逻辑内涵 ◇ OBE原则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达成
人才培养方案 大纲 教案 课堂
关于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b6cad48af1ffc4ffe47ac7d.png)
3、目标与模式的关系 “目标”是“模式”的前提, “模式”是“目 标”的体现和落脚点。从改革的意义上讲, “目 标”指明方向, “模式”是重点和难点。 4、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 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 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 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 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5、本科、专科区别 本科相对专科,强调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 习的系统性,突出了专业方法,相关知识和研究 能力。
关于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 思考
机电工程系 曲尔光 2009.10
0、研究背景
1、2003年参加国家“十五”重点立项课题:21世 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课题研究(多校参与,湖南工程学院主持),已结题。 2、2007年 参加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研究(运城学院主 持),在研。 3、2009年参加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 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课题研究(运城学院机电工程系主持)在 研。
第一个转化,是将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 (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 第二个转化,是将第一个转化的结果转 化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工艺、程序、方法,进 行现场管理、智力操作。 第三个转化,是将第二个转化的结果进 行技能操作,形成产品和服务。在应用型人 才中,把实现这三个转化的人才分别称为工 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4、结论
通过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
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 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 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 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 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 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课件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5132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5.png)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互联网+教育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为学生提 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
01
互联网+实践
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 践机会和场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02
03
互联网+创业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业实 践,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帮 助学生实现创业目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01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和
教学水平。
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
02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展教
师的视野和知识面。
引进优秀人才
03
积极引进具有企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推行案例教学
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 引言 •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 •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措施 •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案例分析
01
引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 各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 断增加,这类人才能够快速 适应岗位需求,为企业和社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鼓励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鼓 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创业理论、创业案例分析、创新思维 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解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ec5ba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6.png)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解说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脑袋里一下子就蹦出了“实践、实践、再实践”这几个字。
你知道,现在的社会,不是你光有个本科学位就能高枕无忧的。
现在的企业,最看重的不是你背了多少理论,而是你能不能动手做事。
很多人一听到“应用型人才”这四个字,可能会想,哦,这不就是那种能在工作中马上用得上学到的东西吗?没错,关键就是“用得上”。
你想啊,一个学生,天天呆在教室里看书,做题,考试,毕业后才发现,自己除了能背个理论,别的啥都不会。
你问他:你会操作机器吗?不会!你会写代码吗?不会!你会搞项目吗?不会!那你告诉我,你学了这么多书,学出来有什么用?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别以为拿个文凭就能吃得开,现在的社会更加看重的是你能不能跟得上节奏。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应用型人才”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真正的能力。
比如说,你在学校学了很多经济学理论,结果毕业后去做销售,理论根本帮不上你啥忙,你还得学会跟人打交道,学会说话,学会推销自己。
这些,才是现实工作中最需要的东西。
说起来,这就好像做饭。
你看,学厨艺的都知道,光看食谱怎么做菜、背各种做饭的技巧不行,关键还是得在锅前站一站,动手去做。
你只有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调整,才知道盐放多了会腻,火候掌握不好会焦,切菜速度快了容易划伤自己。
理论和实践,永远不能分开。
人家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现在说的“应用型人才”,还得是能走在前面的那种。
光会做事情不行,还得跟得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你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中不动,得学会用新方法解决问题,得适应新的技术、新的工具。
如果一个人一心只想着过去的经验,而不去了解新鲜事物,那他就容易被社会淘汰。
比如以前大家都用计算机写代码,现在大家用人工智能写代码,谁能适应这股新潮流,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呢,光说这些好像有点沉重,我其实还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光靠学校的教育来完成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ppt课件
![应用型人才培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365c76a32d7375a417805d.png)
一、应用型本科人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概念3、人才培养的历史考察
学术型人才: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为主导,以自由教育为 原则、以知识本身为目的。 19 世纪初,德国高等教育强化科学研究,培养学术人才 19世纪后半叶,美国开创研究型大学模式:科学研究、研 究生教育并将学术型人才培养延伸到本科教育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其内涵具体有以下方面
4.兼顾人文。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稳定的情 绪、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合作的意识等心理素质以 及良好的职业操守、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
5、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 职业性是其根本属性。既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性质,又从属 于职业教育范畴,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高层次职业人才。 专业性是其内在属性。培养“专门职业人”。1)教育专 门化,接受特定正规的高等学校教育,具备该职业特具的 专门的知识和技能;2)素质综合化,包括高水平的普通 教育和训练;3)活动标准化,具备符合专门职业要求的 知识标准、技术标准和专业伦理等;4)职业规范性,依 法取得社会承认的职业资格证明或开业注册许可。 基础性是其发展属性。以本科教育丰富性和知识基础性为 根基,重视作为本科教育普通知识和基础能力培养。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
因此,应用型本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它同一般 本科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 养规格上,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 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 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 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 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c263239ec3a87c24028c4ed.png)
整理ppt
10
心理学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不 仅需要培养从事心理学专业教育 与研究的后备力量,而且需要培 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心理学应用型 人才。
整理ppt
11
心理学(师范类本科)专业:
这里有两个注意点,一是师范类,二 是本科。前者说明类别规格,是培养 学校、主要是中小学的心理工作老师; 后者明确层次规格,是通过本科教育 培养有专业素养的老师。即有两方面 的规格、二合一的规格。
整理ppt
15
①本定义主要参考了左健民的观 点,详见“左健民.应用型本科人 才素质培养初探[J].广东白云学院 学刊,2005(2):11-15”。
[1]魏银霞 .从人才类型看高校培 养目标的合理定位[J].
整理ppt
16
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专业人才类型层次结构[1]
整理ppt
17
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整理ppt
19
(4)认知心理学; (5)生理心理学; (6)社会心理学 ; (7)人格心理学 ; (8)变态心理学 。
整理ppt
20
心理学主要应用学科: (1)教育心理学; (2)管理心理学; (3)消费心理学; (4)工业心理学;
整理ppt
21
(5)法律心理学; (6)临床心理学; (7)心理咨询学; (8)心理测量学。
人才:
通俗说人才就是德才兼备的人; 有某种特长的人。
由于人的复杂性、人才培养的特 殊性,人才是多样化的、有不同 类型和层次。
整理ppt
14
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 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职业实践的 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 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 线生产或活动的专业人才。①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共10张PPT)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50f52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0.png)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 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
学术型 工程型 技术型
技能型
从事认识世界,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为 社会间接谋取利益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
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有关工程的设计、
规划、决策工作(如工程开发设计、产品营
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3、根据课程性质确定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也被称为“中间型人才”,重要特点之 一就是其理论基础教育要介于学术型人才和职业技能性 人才,因此在讲述基础性课程时应注意把握理论讲解的 度,不能够高,也不能过低。下面举例说明对于基础性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定厚度的
理论知识
工程型
有机组合
高级应用型人才
较强的实践技能
技术型
良好的职业素养
伯努利方程的建立 管道设计和实施
能量守恒理论
工程基础
工程应用 技术改造
经验积累
基础知识+经验反馈
学术型人才
工程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 技术型人才
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1、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深厚且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从事某种专业工作
一经过圆心的平面对其进行力学计算
岗位的核心技能,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 从事认识世界,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为
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有关工程的设计、 从事认识世界,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为
新意识的人才。 一经过圆心的平面对其进行力学计算
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26页PPT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2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3f7ee5804d2b160b4ec0d7.png)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2019年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ppt
![2019年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a2ec4c1711cc7931b716ef.png)
成长提高
继续教育
谢 谢 大 家! Thank you very much!
汪力成 2004、10、13
底蕴,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 操作能力。
一、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
1、大学教育模式与市场经济需求相脱离 ●教育模式单一; ●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淡化; ●知识面过于狭窄; ●重知识轻能力 、重理论理论轻实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企业培养创新人才不足之处
●人才的成长环境; (1)重职务、轻专业; (2)人才评价体系的标准; (3)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
汪力成
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
一、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二、人才的差异化理念 三、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创新人才的特点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 ①“新”——掌握前沿性的知识; ②“专”——在某一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
深造诣; ③“博”——有扎实的基础和浓厚的文化
二、人才的差异化理念
“天赋”确实存在 “人人平等”? “1%的智慧+99%汗水=成功”倒过来
说就不行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差别
弄清人才差别理念,对我们企业的人才管 理很有意义。
三、企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铺台子、压担子、建 机子、给票子
创新人才成长的轨迹: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 实践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毋 庸置疑的
育人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 性与知识的无限性矛盾揭示了教师介入的重 要性
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如何求证,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关于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以培养学生为中心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基本尺子 要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分析、引导 学专升本”增加的
背景——计算机应用深入、广泛
社会需求分析
基本观点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需求与信息化的目 标、进程密切相关 ,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 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 面的具体要求
判断1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 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强、结构上不合理
背景——中国计算机专业教育飞速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数的变化
1956年,哈工大、清华开办计算机专业 1983年,拥有计算机专业的大学63所 1994年,拥有计算机专业的大学187所 2004年,有652个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增加29% 2005年,有771个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增
忌:消极等待,忽视培养
我们需要的是:教练型教师
专业教师承担的责任:以学生为中心,深刻 理解所授课程和授课对象
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与地位; 否达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教学材料 教学方法 考试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 基础知识方面:良好的数学基础、软件理论和
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 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能力、
教师:更强的责任心、更高的业务素质
我们的出路
扎扎实实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解决好社会需求与学生培养目标的关系问题
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解决好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的定位关系问题
忌:层次不清,照搬压缩 解决好课程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
忌:只重理论,全面软化 解决好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的关系问题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思考
范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
内容提要
背景 社会需求分析 教练型教师(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建议 讨论
背景——社会对IT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
计算机学科已经成为一门基础技术学科
在科技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 术
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计算机人才培养应是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金字塔结构
社会需求分析
判断2-4
国家根本利益:必有一支计算 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 研究队伍——科学型人才
大部分IT企业:主要开发满足 国家信息化需求的产品——工 程型人才
企事业、国家IS的建设与运行 (主流需求)——信息化技术型 人才
科学型 工程型
n
计算本质
n 数学与工程基础
n 专业实践
n 软件建模与分析
n
软件设计
n
软件验证与确认
n
软件进化
n
软件过程;
n
软件质量;
n
软件管理
能力培养
➢ 通过J1134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J:基础 1:精通一门语言 1:掌握一门工具 3:撰写3000行有效代码行 4:通过团队作业方式完成4个软件项目
例1:
掌握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 有获得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
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背景——社会对IT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
良好的计算机专业就业和学科的高速发展反映 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广泛需要求的现实 和趋势
例如:中国几类大型机构中信息技术人员:2%2.5%
类型:保险,民航,气象,地震,大 学
信息技术部门:信息中心,网络中心 等
良好的项目规范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与组织 协调能力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
职业定位 网络及信息系统研发工程师 软件测试工程师 例:C&C++程序设计
在实验中要求有测试用例,测试结果、 遵守编码规范,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和程 序设计风格。
软件工程专业
知识体系
层次: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
n 文献检索; n 课程论文 n 课后作业; n 毕业设计(论文)
例2: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基础知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等 技能训练:软件项目管理实验、公益活动、 团队项目等 在课堂教学中:分组讨论
课程建设 目标:
知识、能力、创新和德育等方面; 主要工作:
n 教学大纲撰写 n 实验指导书撰写 n 案例库建设 n 试题库建设
尽快消除浮躁,减少政绩需求,按客观规律办 事,减少基本规律的惩罚,办出高水平的教育
讨论
1.何为教育? 有人说:除去所学的知识,剩下的就是 教育。
2. 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做正确的事 正确地做事
•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r,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20.8.58.5.202011:0311:03:10Aug-2011:03
课堂教学 n 精讲多练 n 案例教学 n 分组讨论
体现在教案上
考试改革 原则: 有利于到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措施: (1)加大实践环节的考试力度:机考 (2)小组答辩考试方式 (3)开卷考试 (4)加大过程考核力度 (5)创设免考条件
建议
1. 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2. 加大课程组的建设力度 3. 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4.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力度 5. 提高服务意识:以学生为中心
应用型(目前无 专业直接满足)
人才需求金字塔结构
社会需求分析
判断5
素质教育:企业最关注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 要求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 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判断6
在校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
判断7
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 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