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
针对《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结合在教学中的经验,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组织案例教学、会计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会计考核方法和校企合作五个方面着手,浅谈如何提高《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标签:基础会计;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校企合作
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首先应聘的是会计工作,从事基础的会计账务处理。校企之间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应届毕业生与企业衔接不上,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基础会计》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后期相关会计课程的基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另外,《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相关课程里操作性较强的一门课,是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做账基本技能的重要学科,掌握好基础会计里做账的基本技能,对学生毕业后顺利与企业衔接有很大的帮助。
1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开始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是对会计知识的“首次触电”,因此,培养学生对初学会计的兴趣至关重要。
1.1树立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
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必须转变过去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从过去教师单方面的输送知识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引导、辅助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知识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需要像导演一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整学期的基础会计的学习过程中,树立学生的学习主角定位,每一位学生都是企业的一名会计人员,如提问相关问题的时候,笔者会以这样的语句“企业买了一辆车,你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最关心的是什么?价格?车型?品牌?还是油耗等?”答案当然是价格,以此引出货币计量的会计核算前提;“你作为这个企业的会计,你会怎么办?这样的一笔业务你会怎么去处理做账?”“你开办一个企业,你会想什么方式来筹集你需要的资金?”以此引出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推导出会计恒等式,在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树立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及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1.2小案例密切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师应针对学生现状,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将教材中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例子引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
学习热情。如在讲到“复式记账法”时,笔者会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平时记账么?记的同学都是怎么记的?是只记录每天的花销,还是会同时记录花的每一笔钱都买了什么东西?”大家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以此引出复式记账的定义及其复式记账的特点——涉及两个和两个以上账户,能反映经济的来龙去脉。在讲到较抽象的两个概念“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时,以相似的问题提出:“前几节课老师了解了一下同学们关于自己平时花销的一个记账情况,我了解到,有少部分同学会记录一下,绝大部分同学是不记录的,不记账的同学到了月末你们怎么知道自己本月的消费金额呢?”大家都知道通过月末盘点一下自己剩多少钱,倒挤出来本月减少数,这就是实地盘存制。利用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例子,引出专业的会计概念,使枯燥、抽象的会计概念通俗易懂、贴近大家的生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来,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讲到原始凭证时,让学生真实接触各种不同的原始凭证,如让学生练习他们感兴趣的支票是如何填制的,。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性,又练习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3图文音并茂感官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开始普及,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科技便利条件,同时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把教材上抽象的、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图文音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感官上刺激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特别对于《基础会计》课程,涉及较多实务操作,例如,讲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等章节,单纯口头描述讲解,会让知识更抽象。如果借助多媒体资源,可以把枯燥、空洞的会计知识以图、文、音的形式生动的展现出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图文音并茂的形式会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印象更深刻,运用更自如。当然,多媒体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它也仅仅只是一个教学工具而已,只有经充分设计、准备的能以图文音并茂形式展现理论知识的多媒体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2加强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会计》是会计相关课程中实际操作较强、较贴近企业实际情况的一门课程,可以这样说,如果基础会计没有学好,中高级会计学的再好,学生到企业中照样是不会会计的基本操作,所以说《基础会计》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教师在讲到会计实际操作的时候,尽量不要采用灌输式讲授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做账中来,以企业真实的凭证、账簿和报表为操作工具,由教师引导组织丰富有趣实用的案例教学活动。例如,我们可以以一个制造企业一个月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为例,案例中涵盖企业筹集资金、采购业务、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利润分配、资金退出一系列完整的业务类型。在这样的案例教学中,学生就是主角,一个完整的业务类型的案例交给学生处理,让学生自由分组,分配工作角色,涉及的角色可能有会计、出纳、会计主管、银行工作人员、一般职工等。在整个案例过程中,尽可能涉及企业基础账务处理,除了上面整套的业务循环出来外,还可能涉及职工出差报销、出纳银行取钱、错账更正、现金的日清月结、银行存款
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等,最终的业务成果就是月末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样的案例教学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案例活动中,我们用到就是企业真实用到的凭证、账簿,因此学生的熟练掌握将来会更顺利的与企业业务衔接,会大大提高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3加强基础会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枯燥的会计知识要以生动的案例讲解出来,教师要像一个导演一样引导学生去学习,前提是教师本身必须有实践工作经验,否则就变成纸上谈兵,既激发不了学生兴趣,也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案例操作。因此,对《基础会计》教师要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要求。我们现在的高校很多教师都是从一所高校进入另一所高校,中间没有接触过企业,这样对《基础会计》教学是非常不利的,这样的教师也很难适应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在高理论的前提下,应加强本身的实际操作经验,如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教师与企业会计人员交流,共同研究课题等方式加强我们教师与企业会计人员的交流,提高会计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对于讲解基础会计这样一们实操型较强的课程会更加游刃有余,也更有利于培养我们学生的实际会计操作能力,试想一个不会实际会计操作的教师怎么能教出会实际操作的学生呢?所以加强会计教师的实际会计操作能力,对提高《基础会计》的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还需要积极搭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平台,让企业的实践知识更多的进入学生的课堂。
4改进基础会计考试方法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会背概念、会背定义、会背公式并不能证明会实际的会计操作,也就不能证明学生掌握好了《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目前的《基础会计》课程考试还是从教材到教材,很少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对《基础会计》这门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顺利完成一整套账的操作,就有充分证据说明学生完成了《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目标。因此,我们应该改变目前本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考试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套从编制凭证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报表这样一种“考卷”的考试。考核方式变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会相应改变。因为,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最终要考核账务处理的能力,那他在学习过程中会着重掌握好每一流程的实际操作,既完成了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又提高了毕业后顺利对接企业业务的能力。
5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与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从根源上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企业实务,企业让学生做的基本上就是一些最基础的账务处理,这也正是我们《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所学的,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运用到企业实践中。真正实现会计专业毕业生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