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

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的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我本着突出科学探究,立足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对我的说课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通过本课的学习,提升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掌握一定的观察能力,将为后续内容的开展作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并且运用这种能力初步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相关知识,而且他们在生活中对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认识。但这种认识是零散的模糊的,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观察与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2、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内外形态特征。预测生长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特征,引发学生探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通过讲解法实验法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加以引导。把教学内容完整有序地展示给学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观察法、实验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种子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各种植物种子(黄豆、绿豆、玉米、花生、蚕豆、红豆等)

七、教学设想

本课设计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训练的重点定位在“引发探究欲望,提升观察能力,培养预测意识。”组织学生自主地学习,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为学生树立生命的意识。

八、教学流程

(一)欣赏激趣,推动学生走近知识。

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开花植物,请学生欣赏。师问:这么美,你想说些什么呢?这些美丽的植物你们想不想要啊?

此时我以“美”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自然地走进了植物的世界,继而引出生命的开始是种子。

(二)自主探究,了解种子结构

1.组织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种子,我们将要观察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呢?怎样去观察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

这样一个开放性在问题通过学生会简单的互动,便实现了观点的碰撞,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探究,热情很高涨。

2.发放放大镜、记录表,出示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认真观察动手实验,将你的发现填在记录表中。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人人参与探究的全过程,通过

观察、实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扎实的知识。

3.学生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环节,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创造一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氛围,当学生汇报到种子的内部构造时,我随即播放多媒体,生动鲜活的种子内部构造画面,轻而易举地将本课的难点突破。整个过程学生交流的非常踊跃,把各方面的发现充分的融合,了解了不同种子的内外部构造。

(三)大胆猜测,体会植物的生长变化。

有了种子,生命就开始了,那你能预测种子会怎样一步一步长成植物的?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预测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书中。

“疑能促思”,让学生大胆猜测,使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即将探索的科学问题。

那同学的猜测对吗?种子的一生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那你想不想亲眼看看植物的生长过程呢?那就做好准备一起来种植吧,用多媒体出示种植凤

仙花的准备工作,这样为后续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让学生探究的热情继续保持下去。

(四)拓展延伸,拓宽学生视野

那除了种子可以繁殖后代,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繁殖后代呢,播放利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的植物,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九、板书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种子

内部:胚根、胚芽、子叶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十、教学反思

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目的有二,一是回忆植物一生发生的变化;二是观察植物新生命的起点——种子。

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所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通过交流,师生交谈等方式,学生都能认识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生命的。让同学们画出自己知道的植物的一生的变化,这里用时太长了。

活动二:观察种子,也是本课的核心活动。

我留了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自己观察探索,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对于观察认识速度较快的同学,我还指导他们进一步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学生通过解剖蚕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绝大部分同学会产生疑问,想要知道各个部分叫什么名字,这时我通过解剖图对学生观察的结果进行梳理,学生就认识到了种子有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在最后总结时,不太完整,要是找到植物一生变化的视频进行播放可能效果更好。

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种子,有的学生没带来,今后要继续端正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2、学生的观察还不够深入细致,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有些学生是使用放大镜观察的,在观察前应加上对放大镜使用方法的介绍。4、本课观察的种子课前要经过浸泡,因为种子浸泡后容易掰开,胚根和胚芽也非常明显。在观察前我事先将种子浸泡的时间不够,胚芽看的不太清楚,再教这一课时,我将引起注意。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