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审计学 形考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答案

合集下载

电大审计学--形考第六章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答案

电大审计学--形考第六章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答案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一、材料成本差异是如何影响财务成果的?通过研究案例,此类案件的发生多在实行计划价格核算原材料采购的企业。

这类企业在制定计划价格时往往高于真实价格,并且长期对计划价格不做调整,这样长期使“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挂账,生产成本与管理费用增加,挤占利润。

因此,在检查此类企业时,应着重对“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审查。

在日常财税检查中,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往往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怕麻烦,二是认识上存在误区。

由于许多检查人员误认为该账户只有贷方余额才可能隐匿利润,而且贷方余额越大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越大,由此造成许多检查人员仅重视对贷方大金额余额的检查。

实际上,检查人员也不能忽视对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的检查。

虽然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复核差异结转的正确性比较复杂,但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还是有章可循的。

(一)当发现被检查企业对尽材料采取计划价格核算后,就应该对相关原材料的计划价格和正常的市场价格做一些初步了解和分析,据以初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应该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以及差异率的基本幅度。

如果材料成本差异赡户出现与所分析的余额方向相反,则基本上可以断定存在问题。

(二)如果出现原材料的实际价格基本上围绕计划价格上下波动,难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借方或贷方余额,此情形下应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由于此情况下各月份的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一般不可能一直是借方或贷方余额,而应该是借方或贷方余额不断变化,如果出现全年度大多数月份一直是借方或贷方余额,则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此前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特别大);二是不管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其成本差异率总体上应该在一个不大的区间内波动,如果差异率波动很大(不管是正差还是负差),则很可能存在问题。

(三)如果通过上述两点初步分析未发现异常,则可以从简实施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如果发现异常_则应该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核算情况进行重新复核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 剖析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 剖析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剖析笔者曾作为检查组中的一员,去一家国有中型纺织企业检查,该企业的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检查初始,厂长向检查组汇报情况时说:“虽然原材料价格在被检查年度的上半年大涨了30%,但由于我们厂此前已购进了大量原材料,所以,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们厂影响不大。

”事实果真如此吗?待检查组检查后却发现该企业的利润还是下降了20%多,遂询问财务处长为何不一致,财务处长说原材料价格上涨怎么能不对利润产生影响呢?财务处长认为厂长不懂财务,此问题还是以财务上的解释为准。

问题果真如此简单?笔者心里泛起了嘀咕,决定重点加强对原材料及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

笔者发现,原材料棉花在被检查年度期初的实际库存成本为3 200万元,其中计划成本为2 6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余额550万元,而至被检查年度末,棉花的计划成本为9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余额170万元,说明该厂全年度耗用了期初库存的低价棉花1 700万元(计划成本),即使按照棉花价格在被检查年度均衡上涨的情形估算(生产领用棉花也均衡),因使用低价棉花至少也应该给该厂产生300多万利润,于是,笔者又请财务处长予以解释。

处长说,这虽是增利因素,但由于产品价格上涨滞后,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未能消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由此产生的减利因素不仅抵消了库存低价原材料带来的利润,而且下半年少数月份还出现了亏损,最终使得全年度利润也大幅下降。

财务处长如此解释,以乎不存在问题了。

然而,笔者仍是心存疑惑。

在笔者继续分析后发现,该企业多年以来都是实际价格高于计划价格,材料成本差异也一直是借方余额,虽然被检查年度棉花的计划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棉花的实际采购价格大幅上涨,所以,年末库存棉花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应该是比年初的差异率更高才合乎情理。

但是,棉花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核算情况反映其差异率并未提高,反而是由年初的20.75%(550万元/2 650万元)下降为年末的17.89%(170万元/950万元),这就又出现了矛盾。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一平台审计学在线形考任务1案例分析终结性网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一平台审计学在线形考任务1案例分析终结性网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一平台《审计学》在线形考任务1案例分析终结性网考答案考核说明:本课程采用100%形考的方式,需要完成案例分析、主题讨论、学后自测和日常学习表现任务。

形考任务一:案例分析宏光有限责任公司损益形成审计案例(一)背景金舟会计师事务所自2002年开始接受宏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委托,对宏光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年度损益表审计。

根据双方所签订的审计业务约定书,由以张洋为项目组长及以程华秋、鲁林、魏民为组员的项目组于2002年2月10至3月10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

本案例主要反映损益形成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宏光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为家用电器原料、设备的加工、制造、销售及电器百货的零售买卖。

2001年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按新会计制度)是净利润19591600元,净资产收益率6.1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3180260元,总资产316052000元,所有者权益160212000元,资产负债率32.18%。

(二)审计过程审计人员程华秋对该公司的损益形成分别进行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1.对损益形成进行控制测试根据审计计划的安排,审计人员对损益形成进行了控制测试。

他们首先通过调查表、流程图等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调杳了解,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对调杳结果进行了描述,并运用检杳凭证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损益形成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宏光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

在控制测试过程中,审计人员对有关损益形成内部控制的调杳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他们认为关于损益形成的内部控制有的方面是健全有效的,而有的方面还存在着缺陷。

概括讲,其结果是:(1)损益形成环节内部控制比较健全的方面。

宏光公司损益形成的记录由独立的专职人员进行,并设置了与损益形成有关的总账账户和明细分类账账户。

总账账户中收益类账户根据汇总的收款凭单登记;损失类账户根据汇总的付款凭单登记。

明细账分别根据各收付款原始单据登记;该公司与营业利润有关的内部控制,如,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货币结算制度和利润核算制度等已经设置并发挥作用;该公司营业外收支发生时,按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审批手续。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审计案例分析期末辅导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审计案例分析期末辅导答案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审计案例分析期末辅导答案《审计案例分析》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无论是首次接受委托还是持续接受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前期调查内容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是:(X)2.为保证审计的连续性和审计结果的可比性,注册会计师在对同一客户所进行的多次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应使用同样的重要性水平。

正确答案是:(X)3.会计师事务所无法胜任或不能按时完成某项业务时,如能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临时聘请到相关专业人员,即可接受该项业务的委托。

正确答案是:(X)4.如果被审计单位首次接受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期初余额进行审计,仔细审查各次固定资产的盘点记录是最佳的审计方法。

正确答案是:(X)5.会计事务所对任何一个审计委托项目,不论其业务繁简程度和规模大小,都应制定审计计划。

正确答案是:(V)6.注册会计师审计小规模企业,应当运用专业判断,合理确定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水平,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审计计划。

正确答案是:(V)7.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必须执行分析程序,目的是帮助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从而使审计更具效率和效果。

8.在主营业务审计中,测试真实性目标时,起点应是发货凭证;测试完整性目标时,起点应是相关明细账。

正确答案是:(X)9.如何以恰当的实质性程序来发现不真实的销货,取决于审计人员认为可能在何处发生错误。

对“完整性”这一目标而言,审计人员通常只在内部控制有弱点时,才实施实质性程序。

因此,测试的性质取决于潜在的控制弱点的性质。

正确答案是:(X)10.对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实施截止测试,其目的主要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应计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被推迟到下期或提前至本期。

正确答案是:(V)11.如果应收账款函证结果表明无审计差异,则审计人员可以合理地推论,全部应收账款总体是合理的。

正确答案是:(V)12.审计人员判定客户所提坏账准备是否恰当的关键是要分析,判断有多少应收账款属于无法收回的。

电大最新《审计学》形考01-07任务网上作业网学教学实践活动及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1]

电大最新《审计学》形考01-07任务网上作业网学教学实践活动及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1]

《审计学》形考01任务一、案例分析题1、【资料】甲公司主要从事日常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系统自2006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

甲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日常消费品经销商。

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

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在20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甲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07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

甲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

甲公司所处行业2007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甲公司财务总监已为甲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07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甲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

由于工作压力大,甲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期少于2年。

(3)2007年度甲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产品上升了3%。

(4)甲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

为巩固市场占有率,甲公司于2007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销售下调了8%至10%。

另外,甲公司在2007年8月推出了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08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08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

为了加快资金流转,甲公司于2008年1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c产品毛利率为8.1%。

【要求】针对以上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如果认为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是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

答:(1)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理由:①2007年该行业平均销售增长率为12%,而甲公司计划要求增长率为20%(超同行业增长率67%),甲公司是否可能达到这种超增长率?面对此问题注册会计师应该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态度。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审计学》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审计学》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审计学》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审计学》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第七章自测11.下列属于存货控制措施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存货保管与会计记录相互独立B. 定期盘点C. 请购单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批准D. 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近存货正确E. 生产计划的制订与审批相互独立2.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属于对生产与费用循环内部控制测试的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抽查被审计单位若干月份盘点记录,检查盘点程序的合规性B. 抽查领料凭证上反映的手续是否齐备C. 编制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表,并与报表、总账和明细账核对D. 计算毛利率并分析本期与上期有无明显变化E. 实地观察仓库验收原材料的情况正确自测2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成本审计实质性程序的是:选择一项:A. 对成本项目进行分析程序B. 审查有关凭证是否经过适当审批C. 审查有关记账凭证是否附有顺序编号的原始凭证D. 询问和观察存货的盘点及接触、审批程序被审计单位在分配材料成本差异时有意少摊借方额,如果相关产品当期完工且销售,这一做法必然导致当期的:选择一项:A. 利润虚减B. 存货虚增C. 负债虚增D. 资产虚减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可以用于对产品成本总体合理性进行检查的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对产成品实施监盘,确定产成品是否账实相符B. 计算产品毛利率,分析其变动合理性C. 分析比较近期各年度主要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动情况D. 分析比较近期各年度产品生产成本总额及单位生产成本的变动情况E. 抽取部分产品成本计算单,审查直接人工费计算的正确性自测3审计人员运用分析复核方法检查存货的总体合理性时应采用的指标是:选择一项:A. 应收账款周转率B. 流动比率C. 资产负债率。

国开电大审计学形考任务一案例分析

国开电大审计学形考任务一案例分析

国开电大审计学形考任务一案例分析经过审计,发现XXX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营业收入在2006年度的基础上增长了77.08%,而营业成本则增长了71.36%。

虽然公司的经营形势、管理和经营机构都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这些变化仍值得关注。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公司的毛利率。

2006年的产品毛利率为9%,而2007年则为11.94%。

虽然经营形势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毛利率的变化比较大,需要进一步探究原因。

4.管理费用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由3260万元下降到2380万元,下降了26.99%。

这表明管理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得企业的利润得到了提高。

5.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因为它们每年的金额差不多且呈现有规律的趋势。

6.所得税费用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1.88%,与所得税税率33%存在较大差异。

这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偷税行为。

针对“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材料成本差异会对企业的财务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这类案件多发生在实行计划价格核算原材料采购的企业,他们往往高估计划价格并长期不做调整,导致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挂账,增加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从而挤占利润。

因此,在检查这类企业时,需要重点审查“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在日常财税检查中,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怕麻烦,二是存在认识误区。

许多检查人员误认为只有贷方余额才可能隐匿利润,并且贷方余额越大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实际上,检查人员也不能忽视对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的检查。

尽管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复核差异结转的正确性比较复杂,但仍需按照一定的章程进行检查。

一)在发现企业采取计划价格核算后,应该对相关原材料的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进行初步分析,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方向和幅度。

如果发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与预期方向相反,就应该进一步调查。

二)如果原材料的实际价格围绕计划价格上下波动,难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方向,就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借方或贷方余额是否不断变化,二是成本差异率是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波动。

电大_审计案例分析_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doc

电大_审计案例分析_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doc

《审计案例研究》形考作业1答案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后任审计人员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审计重要性水平。

答案:× 理由:审计重要性水平是经过审计人员认真了解有关情况而确定的,不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的。

2.如果审计人员需要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的应收账款余额正确。

答案:× 理由:审计人员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3.被审计单位保管应收票据的人不应该经办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理由:符合销货业务内部控制的职责划分。

4.如果被审计单位首次接受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期初余额进行审计,仔细审查各次固定资产的盘点记录是最佳的审计方法。

答案:× 理由:仔细审计自开业起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所有重要的借贷记录方法最佳。

5.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准确性时,如被审计单位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可不予查实。

答案:× 理由: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时,审计人员必须查实,防止被审计单位粉饰报表数字。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第一章1.在本章的案例一中,所列举的是首次接受委托的情况,假设美林股份公司是诚信事务所的老客户,那么此次持续接受委托时,应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答:一般来说,首次接受委托时,预备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企业基本情况的内容较多,并且要关注被审单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关系,而在持续接受委托时,进行预备调查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管理当局的特点和诚信;(2)被审单位的涉讼案件及其处理情况;(3)以前与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方面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解决结果;(4)利害冲突及回避事宜;(5)内部控制的改进情况;( 6)审计费用的支付情况等。

2.在本章的案例二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分析其财务指标时,发现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波动较大,这意味着被审单位可能存在哪些情况?答: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波动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以下情况:(1)经营环境发生变动;(2)年末销售额突然增减;(3)顾客总体发生变动;(4)产品结构发生变动;(5)信用政策或其运用发生变化;(6)销售收入的总体发生变动。

中央电大审计学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2.doc

中央电大审计学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2.doc

《审计学》形考02任务一、案例分析题1、【资料】2009年1月15日上午9时,审计人员对NL公司的库存现金进行突击审计。

经过淸点,实际库存情况如下:(1)现钞有:100元币9张、50元币15张、10元币20张、5元币50张、2元币40张、1元币20张、5角币10张、2角币10张、1角币15张。

(2)尚未入账的收入凭证3张,计2 520. 00元;(3)尚未入账的支出凭证5张,计1 556. 00元,其屮支出手续不完备的付款凭证2张, 计1 200. 00元。

盘点口(1刀15 口)的库存现金账面余额为1244.5元,2009年1刀1日至盘点日止收入3 226. 00元,支H 3 075. 82元。

2008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账面余额1 981.32 丿Li o 【要求】请编制NL公司库存现金盘点表,并指出该单位在库存现金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提出审计意见。

答:库存现金是指单位为了满足经营过程屮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现金,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督盘点,可以确定库存现金的真实存在性和库存现金管理的冇效性,对于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为了加强现金管理,减少闲置的现金,通常由开户银行核定企业库存现金的最高限额。

根据我国的现行规定,企业H常零星开支所需要的库存现金数额山开八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來核定。

-•般不超过企业3〜5犬的FI常零星开支的需要量,而离银行较远、交通不便的企业,虽可以放宽限额,但最长也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

库存限额一经核定,要求金业必须严格遵守,不能任意超出,超过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

如若情况变化,企业需耍增加或减少库存限额的,应向开户银行提出中请,由银行核定。

坐支现金是指金业用收入的现金直接支付自己的支出。

坐支现金是国家所不允许的,金业在经营活动小收入的现金,应在当FI就送存银行。

为了加强银行的监督,企业在向银行送存现金时,应在解款单上注明款项的来源;支取现金时,应在现金支票上注明款项的用途。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一平台《审计学》在线形考任务主题讨论、课后自测终结性网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一平台《审计学》在线形考任务主题讨论、课后自测终结性网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一平台《审计学》在线形考任务2主题讨论终结性网考答案考核说明:本课程采用100%形考的方式,需要完成案例分析、主题讨论、学后自测和日常学习表现任务。

形考任务二:主题讨论JN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审计讨论一、JN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一)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审计执行不严JN公司目前的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审计并没有经过应有的程序,应该进行的审前准备和调查统计、评价测试、符合性测试等往往在操作中简化,一带而过,审计工作常集中在短短几天内完成。

而且,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在计划准备阶段对于审计目标的设置不够明确,各部门没有形成自己的审计计划和重点。

例如,对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发货程序、销售合同的审批程序、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往来款项的定期核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依据、坏账核销的审批程序、销售退回的条件与验收程序,与销售有关的凭证记录等没有进行审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测试,对其容易发生错报的环节也没有相应的设置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在此后的内部控制审计过程缺少应当实施的实质性程序。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审计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JN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审计缺乏严格的日常及专项监督检查制度,首先,对于公司出现的虚增货币资金、虚增收人和净利润以及销售与收款循环中出现的异常问题等,公司没有对其业务流程、经营活动、关键业务变动进行专项审计监督。

其次,对于暴露出金额重大的虚增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审计没有对其可能存在和发生的错报秉承谨慎性原则,未能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施行函证等控制测试,未对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权利和义务认定采用函证程序。

(三)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审计的技术和方式适应性不强根据JN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可知,JN公司在内部控制审计事宜中不仅方法,技术适应性差。

缺乏审计前的准备工作,而且,在内部控制审计中越来越重要的内部控制自动审计方面JN公司严重滞后,实际工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匹配,自动化内部控制检测落后,并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控制作用。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漏税案例的分析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漏税案例的分析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漏税案例的分析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漏税案例的分析在企业会计领域,我们经常听到“材料成本差异”的概念。

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这个差异是由于实际价格、用量或者两者的组合与预期标准的不同导致的。

有时候,这些差异可能会出现长期挂账的情况,既没有及时调整,也没有正确记录。

本文将深入探讨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漏税案例,并分析其原因与影响。

1. 案例背景在A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材料成本差异问题。

该企业的生产部门购买材料的价格与成本会计部门所预期的标准价格存在差异。

然而,在一段时间内,这些差异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和记录,导致了长期挂账的情况。

2. 造成材料成本差异的原因材料成本差异的产生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以下几个因素:2.1 实际采购价格与预期标准的差异:供应商的价格波动、产品质量变动等原因可能导致实际采购价格与标准价格的差异。

2.2 实际使用量与预期标准的差异:员工操作技能、设备故障等因素可能导致实际使用量与标准使用量的差异。

2.3 材料存货管理不善:对材料的采购、领用、入库及退货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管理,容易导致材料成本差异。

3.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的影响3.1 税务风险:将差异长期挂账可能导致企业漏报成本,进而导致漏税的风险。

一旦税务部门查验时发现这个问题,企业将面临税务罚款等严重后果。

3.2 决策失准:长期挂账的材料成本差异会影响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

管理层根据不准确的成本信息作出的决策可能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从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4. 解决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问题的措施4.1 材料成本差异的实时调整:企业应该建立起及时纠正材料成本差异的机制,确保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准确匹配,并记录在纳税申报表中,避免税务风险。

4.2 材料存货管理的强化:企业应加强对材料的采购、领用、入库及退货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材料的使用量与成本的准确计量和记录。

总结与回顾: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漏税案例的原因与影响。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1. 引言在企业经营中,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然而,存在着一些企业为了规避税收和逃避监管,采取了一些不合法的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利用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偷税行为。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案例,探讨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背后的原因,并总结对策以防止类似问题发生。

2. 案例分析在2019年,某公司因涉嫌偷税而被税务部门调查。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是调查中发现的一个重要线索。

该公司在产品生产中使用了大量原材料,但是却未及时反映这些材料的成本变化,而是将其长期挂账,从而隐藏了其正常应当缴纳的税金。

调查结果显示,这家公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1 预付原材料费用长期未结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将原材料的费用延迟支付,从而在会计报表中掩盖实际的成本。

该公司将原材料的采购费用列为预付款科目,多年来一直未结算。

通过将这些费用长期挂账,公司在报表中就减少了相应的成本支出,从而降低了纳税基数。

2.2 手续不规范导致成本挂账该公司在采购原材料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

与供应商之间没有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采购记录不完整等等。

这些不规范的操作使得公司的采购过程不透明,同时也给了企业利用材料成本差异挂账的机会。

2.3 缺乏内部控制机制该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非常薄弱,监管不力。

对于采购、库存和成本方面的操作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审计,使得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的行为得以长时间存在而不被发现。

3. 影响与启示3.1 财务影响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导致企业纳税基数被低估,从而逃避了应缴纳的税金。

由于未及时计提材料成本,导致利润被高估,企业实际的经济状况无法真实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这种虚假的财务信息可能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公司信誉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3.2 内部管理启示该案例提醒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采购、库存和成本管理的监督与审计。

国开电大(湖南)《审计案例分析》形考任务3答案

国开电大(湖南)《审计案例分析》形考任务3答案

国开电大(湖南)《审计案例分析》形考任务3答案第三次形考题目为随机抽题请用CTRL+F来搜索试题试题对利润分配的实质性测试,应依据“盈余公积”、“应付股利”等账户记录,结合有关资料进行。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通过验资,不仅要审查验证企业资本的真实性,而且要明确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在验资实施阶段,必须对与验资有关的会计账目进行审计。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如果会计报表中的一项错报漏报是注册会计师按照常规审计程序无法查明的,即必须运用创造性的审计程序才能发现该项错报漏报,则在查明该错报漏报方面,注册会计师可能被判为普通过失,而不是重大过失。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注册会计师只需对本期期末数负责,一般无须专门对期初余额发表审计意见,但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如前期会计报表未经审计,注册会计师可通过对本期会计报表实施的审计程序进行证实,但无须补充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如果审计小组在审计过程中与客户就违法行为事项发生意见分歧时,不可诉诸媒体,否则违反职业道德中关于保密的规定。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当投资者交足认交的投资款后,企业的实收资本应大于注册资本。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根据有关协议,或有负债及可能存在的账外负债由被审单位承担损失并支付。

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该或有负债可能影响发生期的损益。

被审计单位已在会计报表中进行了披露。

针对这一情况,注册会计师应签()类型的审计报告正确答案是:无保留意见加解释说明段审计报告试题如果管理层或治理层在拟议的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中对审计工作范围施加限制,并且这种限制将导致A注册会计师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A 注册会计师正确的做法是()正确答案是:告知管理层,不能将该项业务作为审计业务予以承接试题诚信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王越、张莉于2011年2月10日完成了对晨风公司2010年度会计报表的外勤审计工作,原承接晨风公司2009年报审计的精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介绍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是一种会计操作手法,用于掩盖企业的实际材料成本,从而降低纳税额。

这种偷税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财政利益,还对企业的声誉和合法性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材料成本差异的定义、挂账操作的手法、偷税大案的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材料成本差异的定义材料成本差异是指企业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

标准材料成本是根据预定工作量和材料价格制定的预估成本。

而实际材料成本是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实际材料价格与标准材料价格的不同、实际消耗量与标准消耗量的差异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

挂账操作的手法企业利用材料成本差异进行偷税,主要通过挂账操作来实现。

具体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虚构材料成本差异企业通过虚构材料成本差异,将实际材料成本的一部分挂账到其他费用科目上,从而降低纳税所需支付的税金。

虚构的差异金额通常比较小,以避免过多引起财务部门的怀疑。

2. 转移材料成本差异企业将实际材料成本差异转移至其他企业或个人的账户上。

这种操作可以通过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达成协议,或者通过其他形式的合作来实现。

这样一来,企业在纳税时可以将实际材料成本降低,从而减少纳税额度。

3. 持续挂账操作企业将材料成本差异持续挂账,长期将其留存在未决账目中。

这种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实际的材料成本,从而降低纳税额。

持续挂账操作往往需要利用财务部门的漏洞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偷税大案的案例以下是一些有关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导致的偷税大案的案例:1. ABC公司案ABC公司是一家实力强大的制造业企业。

该公司利用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操作,虚构差异金额达到上亿元。

这样一来,ABC公司在税务申报时可以将实际材料成本降低,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税务机关最终发现了ABC公司的偷税行为,并对其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2. XYZ公司案XYZ公司是一家知名的贸易公司。

国家开放大学2019审计学案例

国家开放大学2019审计学案例

案例一:运用分析程序分析某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项目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于2008年初对X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经初步了解,X公司2007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2006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

资料一:X公司2007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06年度已审利润表如下:项目2007年度(未审数)2006年度(审定数)营业收入10430058900减:营业成本9184553599营业税金及附加560350销售费用28001610管理费用23803260财务费用180150营业利润6535231加:营业外收入100150减:营业外支出260300利润总额637581减:所得税费用(税率33%)800净利润557581资料二:X公司2007年度1~12月份未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列示如下:月份营业收入营业成本17800756627600676437400651247700676857800698167850694777950711587700683097600683210790071111181007280121890015139合计10430091845答:在实施分析程序后,应将以下财务报表项目作为重点审计领域:1.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在2006年度的基础上增长了77.08%=(104300-58900)/58900(或是发生了较大变化),而2007年度经营形势与2007年度相比并未发生重大变化。

2.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在2006年度的基础上增长了71.36%=(91845-53599)/53599(或是发生了较大变化,或是毛利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2007年度经营形势与2007年度相比并未发生重大变化。

3.毛利率。

2006年产品毛利率为9%=(58900-53599)/58900,2007年产品毛利率为11.94%=(104300-91845)/104300,变化比较大,因经营形势未发生大的变化,毛利率应该变化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一、材料成本差异是如何影响财务成果的?
通过研究案例,此类案件的发生多在实行计划价格核算原材料采购的企业。

这类企业在制定计划价格时往往高于真实价格,并且长期对计划价格不做调整,这样长期使“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挂账,生产成本与管理费用增加,挤占利润。

因此,在检查此类企业时,应着重对“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审查。

在日常财税检查中,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往往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怕麻烦,二是认识上存在误区。

由于许多检查人员误认为该账户只有贷方余额才可能隐匿利润,而且贷方余额越大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越大,由此造成许多检查人员仅重视对贷方大金额余额的检查。

实际上,检查人员也不能忽视对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的检查。

虽然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复核差异结转的正确性比较复杂,但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还是有章可循的。

(一)当发现被检查企业对尽材料采取计划价格核算后,就应该对相关原材料的计划价格和正常的市场价格做一些初步了解和分析,据以初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应该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以及差异率的基本幅度。

如果材料成本差异赡户出现与所分析的余额方向相反,则基本上可以断定存在问题。

(二)如果出现原材料的实际价格基本上围绕计划价格上下波动,难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借方或贷方余额,此情形下应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由于此情况下各月份的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一般不可能一直是借方或贷方余额,而应该是借方或贷方余额不断变化,如果出现全年度大多数月份一直是借方或贷方余额,则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此前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特别大);二是不管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其成本差异率总体上应该在一个不大的区间内波动,如果差异率波动很大(不管是正差还是负差),则很可能存在问题。

(三)如果通过上述两点初步分析未发现异常,则可以从简实施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如果发现异常_则应该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核算情况进行重新复核计算。

二、材料成本差异及相关内容的其他审计程序与方法是怎样的?
按照搜集证据时所使用的方法,审计程序(即审计方法)可以分为:
(一)检查
检查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或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

检查记录或文件的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

1、检查记录或文件可提供可靠程度不同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来源和性质。

2、在检查内部记录或文件时,其可靠性则取决于生成该记录或文件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将检查用作控制测试的一个例子,是检查记录以获取关于授权的审计证据。

3、某些文件是表明一项资产存在的直接审计证据,如构成金融工具的股票或债券,但检查此类文件并不一定能提供有关所有权或计价的审计证据。

4、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二)观察
1、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

例如,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

2、观察可以提供执行有关过程或程序的审计证据,但观察所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而且被观察人员的行为可能因被观察而受到影响,这也会使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受到限制。

注意:一般观察程序是针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情况。

主要用于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控制测试中。

(三)询问
1、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
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2、知情人员对询问的答复可能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尚未获悉的信息或佐证证据,也可能提供与注册会计师已获取的其他信息存在重大差异的信息。

3、在询问管理层意图时,获取的支持管理层意图的信息可能是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1)了解管理层过去所声称意图的实现情况、(2)选择某项特别措施时声称的原因以及(3)实施某项具体措施的能力,可以为佐证通过询问获取的证据提供相关信息。

针对某些事项,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有必要向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获取书面声明,以证实对口头询问的答复。

(四)函证
1、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

2、当针对的是与特定账户余额及其项目相关的认定时,函证常常是相关的程序。

但是,函证不必仅仅局限于账户余额。

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要求对被审计单位与第三方之间的协议和交易条款进行函证。

注册会计师可能在询证函中询问协议是否作过修改,如果作过修改,要求被询证者提供相关的详细信息。

3、函证程序还可以用于获取不存在某些情况的审计证据,如不存在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收入确认的“背后协议”。

(五)重新计算
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重新计算可通过手工方式或电子方式进行。

(六)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提示:重新执行只能用于控制测试。

(七)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