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分析论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分析论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分析论文良好的习惯属于人们的道德资本,这个道德资本是不断增值的。

对于人们的现实生存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只是依靠理性进行支配,还要受到思维和行为的制约,使规范的期待可以变成稳定的习惯。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最有利于习惯的养成。

如果只是利用传统的方式,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结合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找到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实效性策略。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问题小学生思想道德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过程中,其中的制约因素是比较对应的,存在以下几个制约因素:教育者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过于重视读书的分数,规范只是一些表面性的工作。

教育的方法也比较陈旧,缺乏一定的实效性,教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缺乏有效的科学方法,在学生资产行为规范养成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当前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我国正在不断的社会转型,存在很多诚信缺失和假冒伪劣等行为,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影响。

社会中不良的环境削弱了学校的教育作用,很多的学校都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利用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促进作用。

二、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1.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将学校的人文环境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和谐环境下受到影响,养成行为规范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各个方面需要进行有效的配合,学校中的教师和校园环境需要进行协调统一,形成一股合力,让学生可以在人文环境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需要创造出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使管理呈现出规范化,引导学生正确的生活和做人。

例如:某农村小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创办文明角,张贴各种宣传语言,利用各种夸张又强烈的背景和图片,吸引学生前来观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成长。

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浅析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关键词】学习习惯;课程标准;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21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一个良好的习惯,一次成功的教育,必将会对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高尚品质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培养小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将伴随学生健康成长,影响一生。

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我们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农民出生的父母,由于自己的文化修养所限或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由于周围环境不够适应孩子成长之故,我们的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从不同程度上受到特殊的影响。

正如小学教育学所说的: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

山区小学养成教育论文

山区小学养成教育论文

论山区小学养成教育儿童时期是习惯形成和发展的关建期,大量的个人生活、学习社会生活习惯都会在这一时期固化成的,良好的习惯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保障。

少先队的养成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学校领导、德育工作者和辅导员们要时刻放在心上。

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指导及良好习惯的培养,道德习惯的形成是品德教育的结果,它在德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是不完全的,教育最终的结果必须使人有良好的道德习惯。

习惯是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间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气。

习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助人事业成功,而坏习惯则会让人饱受痛苦和尴尬,甚至遭遇失败。

少年儿童养成教育内容很广很多,它融会在少年儿童生活学习中。

现在的山区农村生活贫富差距还是一定的存在,独生子女不断涌现,部份孩子成长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一面是聪明伶俐,一是娇生惯养,普遍缺乏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在学校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重视知识教育,忽视育人的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创造力的发展,以致部份学生有知识而缺乏生存能力,会读书而不会做人,在山区农村家庭教育中,家庭条件好或不好的父母不惜牺牲自己的需求来满足子女的消费,相当一部份少年儿童物质上得到较大的满足,却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不懂得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更不了解为人之子的责任。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养成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学生的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增强他们的“五自”能力。

这就是我们山区农村小学生进一步抓好养成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点。

现在,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山区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强化小学养成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这项工作抓好,除了解决领导的认识和领导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取决于我们辅导员的思想道德、文化专业知识、兴趣特长等素质水平。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一、引言作为农村教育中的重点对象,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塑造学生为人处世的重要环节。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以及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培养。

在农村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我们需要进行对策研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促进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现状分析1.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存在的问题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及未来成长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够提高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品格,形成正面的人格特质。

三、教育对策研究1. 家庭教育农村家庭教育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家长需要通过自身的榜样行为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自律、勤俭节约、礼貌待人的品质,让孩子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建议农村家庭可以通过组织家长学校或者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家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家长对于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阵地。

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通过校风、师风的塑造、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规矩、守纪律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议学校可借助主题班会、学生手抄报、校园文化建设等教育形式,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3. 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需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引导和教育,提供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环境。

建议社会组织开展面向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如开展走访农村小学、举办学生行为习惯观摩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论文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论文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论文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论文一、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以通过注重小学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紧密沟通等方式来实施。

(一)关注细节,树立明确的育人目标行为习惯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重复练习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自动化的行为方式[1]。

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生活的过程中,任何一件小事或者一句话都可能会对小学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师要注意指导小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学习。

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方式可能会使小学生对养成教育的学习兴趣较低,影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质量。

在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小学生播放“孔融让梨”、“曾子杀猪”等视频画面,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视频观看过程中,加深对诚信、谦让等内涵的深刻理解,使农村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二)开展活动,构建良好的育人氛围小学生比较喜欢一些具有竞技性、趣味性的游戏活动,针对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的方式,在充分激发农村小学生活动参与热情的基础上,更好的指导小学生学习思想道德知识。

例如学校可以举办二月文明举止活动,三月尊老爱幼活动,四月绿色环保活动等等[2]。

每个月通过不同的主题指导小学生进行文明学习。

(三)家校沟通,打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长时间、多方面的努力所形成。

学校不仅要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形成习惯养成指导,同时也要增进与小学生家长之间的紧密沟通和交流,多角度、全方位的指导小学生学习正确的思想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建立一个QQ沟通群,或者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家长的电话,当教师布置“我为妈妈洗脚”等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然后真实而具体的了解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从而针对小学生存在的问题,更好的指导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知识的学习。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小学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行为习惯对其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许多农村小学生存在着行为习惯不良的问题,如缺乏自律性、责任感不强、爱说谎等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对于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小学生成长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可以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帮助农村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以期为农村教育的改善和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能够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通过研究如何有效促进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为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公平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随着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通过研究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可以更好地引导农村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主、创新、合作、共享的现代公民意识,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吾买尔.吾斯)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吾买尔.吾斯)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新疆库尔勒市第十四中学吾买尔.吾斯曼 841018经调查,居住在我地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占多数,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即使闲暇时也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等。

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

孩子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明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聚沙成塔,滴水穿石并非神话,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辛苦付出,想要获得成功,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人并非生来就具有某些好的习惯或不好的习惯,而是在后天慢慢养成的。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甚至几个老人宠着一个孩子。

绝大多数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成长,有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他们溺爱孩子,很多事情包办代替,促使一部分孩子只知索取,而不知给予。

觉得父母做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习惯了接受,习惯了享受。

由于他们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儿童之间相互关心、爱护、合作的条件,因而“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对同学缺乏同情心,缺乏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礼仪。

所以学生入学以后,几十个人生活在一个教室里,孩子们可以说每个人眼睛看到的是自己,只要对自己没好处,只要是自己受一点点委屈,都会争个没完,互不相让,还常常会有不如人意的现象发生,这些在行为上和思想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以小引大,不可忽视。

小学段阶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习惯养成不仅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以后乃至将来的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者:林玉涛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8期我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校,它虽然地处县城,可是学生99.5%的都是来自农村,其中有70%的学生来自我县的边远山区,有60%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社会的影响,学生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不认真上课、好动性强、不完成作业、说脏话、不讲卫生等现象。

学生行为习惯极差,对于这些学生,培养其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那么怎样去抓好小学生养成教育呢?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在引导并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通过实践与学习,我认为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细节做起,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商榷。

一、从小事做起由于冕宁县农村生活环境以及不少家庭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校园里小学生乱扔垃圾的现象很严重,特别是中午时间,校门前和操场边纸屑、纸饭盒、垃圾遍地,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环境卫生,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让老师和领导头痛。

怎样纠正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彻底改变校园脏乱差的情况,我仔细分析原因,决定从小学生自身行为规范的塑造入手。

教育学生"学校是我家,爱护卫生靠大家"。

要求不在校内乱丢一片纸屑和垃圾,同时我们学校注重每天打扫卫生,加强平时检查,并且每天我们都进行三次扫除,晨扫(早上学生进校首先就要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净的环境中进行愉快的学习)。

午休后学生回到校园又进行一次扫除,下午放学后进行一次。

每一周都设立卫生流动红旗,以激励学生讲卫生的好习惯。

让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学生也养成不乱丢纸屑和垃圾的良好习惯。

二、从事实入手做起道德品质是人生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有时候很难把握,我们教师常有这样的感受:多次苦口婆心的教诲,对学生来说收获甚微。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摘要:本文稿是我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所得。

文中主要是从四个方面阐述在农村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点滴。

关键词: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在村小任教近三十年了。

近两三年来,我不仅承担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还兼任《品德与生活》教学。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因为结合我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深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

二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才能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归纳起来,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一、诵读儿歌,规范行为二年级的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课前、课后、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一年的学生来说是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颇具吸引力,深受学生喜欢。

为此我就根据《品德与生活》课上的内容编成儿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要求。

比如:上课铃声响后,让学生尽快的安静下来,进入课前准备状态,我教学生吟诵:“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

”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

站队集合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静、齐。

”在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时,我就出示儿歌,学生接着念道:“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脚在桌下放平。

”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让学生适时诵读,会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标准。

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

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

小学教育2020 年 5 月137在我们学校,强调的是“德”先行,我们的特色文化中的健、德、智、美、创中,首先要关心,也是最值得在乎的就是每个孩子都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次便是每个孩子都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接下来才是学习的智慧、拥有发现美的眼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我们必须要重视和在乎同学们的德育问题。

因此,我将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针对这些现状造成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

一、造成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的原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1)隔辈教育忽略了“养成教育”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很多,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孩子的判断能力是非常低的,他们对对错的界定还不是那么清楚,他们对家长的行为和语言完全就是无条件重复,不加选择地学习,甚至有的孩子的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没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更何况孩子呢?以至于我发现我们的很多同学特别爱说脏话,爱乱扔垃圾,不懂礼貌,不尊敬长辈……(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轨除了爱说脏话的问题,同学们还爱到处扔垃圾,在学校有少先队大队部的管制,有老师的教育,有同学的监督,同学们还能坚持,但是一旦走出校园,没有了约束和管理,同学们便开始放飞自我。

从校园出来,经过小卖部之后,垃圾随处可见,到处都是零食口袋和纸屑,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3)忽视了“榜样”的作用在农村,德育教育的意识比较低,大部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随意,和别人肆意开玩笑,脏话连篇。

他们从没有想过孩子们的言行举止都是跟家长学的,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以家长为基准,以他们为标杆。

2.学校方面的原因(1)对制度缺乏合理理解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责任人。

在学校,小学生有《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班级的班规等行为准则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但孩子始终是孩子,他们不一定都能很好地遵守规则,这是他们的年龄特征造成的,其自控能力不强,约束能力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而学校和老师又没有给他们很好的引导,没有做到“解惑”。

浅析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浅析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入 学 年龄 , 这种 已经 成型 的 坏 习惯 就 很 难 纠 正 , 不仅 给 家 长, 也给 学校 的教 育带 来 了负担 。
3 . 单 亲或 留守儿 童越 来越 多 。由 于经济 条件 、 文 化水 平等 多种 因素的制 约 . 农 村 单 亲或 留 守儿 童的数 量 在逐 渐 增加 。在 笔者执 教 所在 农村 . 很 多孩子 的母 亲是 从 云 南偏 远地 区嫁到 这 里 的 . 或是 其 他 一 些原 因 . 抛 家弃 子 又 回到 了老 家 , 还 有一 部 分 家长 由于 生 活所 迫 , 到 外 地打 工 , 十天 半 月才 能 回 家一 次 . 孩 子们 多 由祖 父母 照顾 . 由于 隔代 抚 养, 祖 父母 的 溺爱 , 也给 孩子 的 习惯养 成 带来 了不 良影响 。 4 . 榜 样 力量 的缺 失 罗 ・ 阿谢姆 曾说 过 : “ 一 个榜样 胜 过 书上二 十条教 诲 。 ” 希腊 有 句谚 语 也说 : “ 模 范 比教 训更 有 力量 。” 由于条件 的限制 . 农 村 孩子 们 阅读 面狭 窄. 除了 书本 上 的知识 以 外 , 很 少接 触课 外的读 物 或 实践 , 像 雷锋 、 赖 宁等 影响 了一代 又 一代 的 英雄人 物 和他 们 的光 荣 事迹 。
的一 些不 良 习惯 相 对城 市学 生就 多一 些 二、 不 良现状 产生 的原 因 1 . 独 生子女 增 多造 成 的客观 原 因 由于 国 家计 划 生育 政 策 的 实施 . 现 如今 独 生 子女 家庭 普遍 增 多 . 家 长心 理 上 认 为 只有一 个孩 子 . 处 处 以孩子 需要 为 主 , 过 于溺 爱孩 子 , 造 成很 多孩 子唯 我 独 尊 , 目无他 人 的 性格 , 很 多农 村 家长 为 了减 少孩 子磕 碰 . 很 少或 几乎 不让 孩子 参 加社 会 实践 活 动, 视 野 相 对较 窄 , 习惯相 对较 差 。 2 . 家庭成 员文化 水平相 对偏 低 。 由于农村 长期 轻视 教 育, 农 村 家长 的文 化 水平 相 对偏 低 。 很 多 学生 家长 只有 初 中或 高 中文化 水平 . 农村 父母 就 很难 完成指 导 孩子 的道 德 认知、 学 习态度 、 是非观、 价值 观 的任 务 . 这 也 是 农村 孩 子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析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摘要: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是迅速变化的重要时期,小学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而农村的教育环境比较差,教育条件也相对落后。

本文结合农村的特殊情况、教育现状及本人的教学实践,初步探索如何改进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农村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存在的道德资本,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享受它的利息。

”可见养成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朱熹曾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行为习惯对于学生良好教育的重要性。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是迅速增长与变化的重要时期,小学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人一生。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而农村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教育条件也相对落后,对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小学生实施行为教育应该因地制宜,从细节入手。

本文结合教育实践,初步探究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在农村小学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观察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学生由于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个人素质比较高,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学习认真、踏实,成绩优异,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并能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第二种学生成绩平平,表现一般,平时较为沉默,学习成绩也不太稳定;第三种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很差,不讲究个人卫生,常常衣冠不整,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经常犯错误,对于作业也不能认真完成,必须要在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督促下才能勉强完成,学习成绩也明显落后于全班整体水平。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个体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以及农村孩子们的家庭背景等原因,许多农村小学生存在着行为习惯不良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提升他们的行为品质和个人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了解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较大。

相比城市的小学生,农村的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父母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观念有限,加之农村孩子往往长时间在父母繁忙的农田劳作中成长,孩子们在不完善的家庭教育下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缺乏礼貌、不重视卫生和个人形象等。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家庭是小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做出良好的行为榜样。

家长应该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以身作则。

2.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通过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让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

3.增强孩子的责任心。

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4.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三、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学校教育是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环节。

学校教育应该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

1.设置明确的行为规范。

学校应该建立起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被认可和奖励的。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生活常识和卫生常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3.强化品德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道德课程以及每周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念。

4.鼓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浅议如何抓好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

浅议如何抓好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
上到 处是 垃圾 ,有 的衣服 太脏 了也 未洗 ,有 的身上 隐约可 见不
各级部 门都予 以 了强 烈关 注。养 成教 育是 加强 青 少年思 想道 德 建设 的重 要手段 和途 径, 因而也 倍 受各 类学校 的 重视 。养成 教 育涵盖 很广 。从 学生 日常 的生活 态度 、学 习方 式到 个人 的思 想 品德、个人 卫生、前途 理想 教育 等,无一不 是通 过养 成来 实现 。 作 为在 边远 农村 工作 的一线 教师 , 以下对如 何抓 好

教师要以身示范
有研 究 调查表 明 :效仿 是很 多科 学家成 功 的秘诀 ,而 学 生
的成功成 材在 一定 程度 上也取 决 于效仿 。效 仿谁 呢? 在家 以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学 生” ,然后 ,我 说要 检查他 们 的个人 卫生 时, 好些 同学低
下了头 。我 又鼓 励他们 抬头 坐正 ,选 择一个 小组 ,采取 百分 制
关键 词:养成教 育:工作看法; 自主意识
所 谓 养成教 育 ,是指 针对 受教 育者 的学 习 、生活 习惯 、做 人处 事等 行为 实施 的一种 具有 娇正 性 、规 范性 、引领性 的教 育 模式 。近 年来 ,随 着我 国青少 年儿 童 的犯 罪 率不 断上 升,加 强 未成年 人 思想道 德建 设成 为社会 发展 的迫 切要 求 ,中央 到政 府
农 村小学 生养 成教 育谈谈 自己的看 法 。

少污 垢。按 往 常的 习惯可 能是 对学 生大 吼一通 ,责 令改 正,但 我没 有那 样做 ,那样 效果 往往 只是 一时 ,而学 生也 只是 由于害 怕被 吼才去 改正 当时我 说我 们来做 一个 游戏 他 们兴 趣大增 ,

浅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发表时间:2019-07-15T10:52:15.89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9期作者:孙丽萍[导读] 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阐述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以及相关的教育策略。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南岔镇中心小学735000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还尚未完全成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这个阶段是教师对其进行良好教育的重要阶段。

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阶段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帮助农村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阐述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以及相关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也就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认真、踏实,成绩也十分优异,可以正确地处理和学生、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协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第二种学生成绩和表现都较为一般,在平时也表现得比较沉默,学习成绩也相对不太稳定;第三种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都相对较差,生活也表现得比较邋遢,在课堂中不能做到专心听讲,对待学习不够认真,经常会犯错误,而且也不能认真地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经常需要在老师与家长的严厉督促之下才可以勉强完成,学习成绩也要远远落后于班级的平均水平。

二、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1.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

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便是小学阶段。

首先,小学农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去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并帮助学生改正,和家长随时保持联系,让家长进行监督,将不良行为习惯扼杀在萌芽中,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其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孩子们的行为举止具有一定依据,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把握现实可行的特点。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佳木斯市郊区西格木小学:程向玲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农村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均不同于城市儿童。

大多学生往往是在得不到家长重视、理解和支持的前提下接受老师的“势单力薄”的教育。

这样势必制约了孩子的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农村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学生将来能够排除异己,能主动自主的学习,来扭转当前的不良形势。

我在我校《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的大课题背景下,我作为一线教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悉心探索,不断总结,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过程中培养成的一心向学的好行为,好品质,更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良好学习态度。

这种培养是所有行为习惯培养的重中之重,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形成海纳百川的气势,不断地孜孜以求,用知识的养分使生命更加殷实。

这样的习惯才最有可塑性。

现就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习惯的一个方面来加以总结多年来的做法,以求共勉。

一、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的好习惯。

一部好动画能吸引孩子废寝忘食百看不厌,源自于其情节简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唤起了孩子的兴趣。

一部好电影让观众久过不忘为之动容,源自于故事题材新颖加之演员的表演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学生不能被教学内容吸引,讨厌教师授课的状态,导致主导者难以驾驭课堂的现象。

当面对现代孩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娇惯任性,叛逆冲动,自我为轴的心理特征,在抱怨社会,抱怨家长之于,我们也应深入反思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究竟缺失了什么?教育者不可缺少的无疑就是学识和修养。

渊博的学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可以快速地打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最大程度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进行各种思维和思想的熏陶,教师的内在人格和修养,更是会对学生起到潜移化的影响,具备这些条件,才会使学生产生羡慕感、敬佩感、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之中集中注意,专心学识,保证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农村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农村小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

针对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现状农村小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差:许多农村家庭的教育水平较低,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和教育的意识,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行为规范。

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育条件欠缺,使得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原因,部分农村小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不爱读书、课堂不专心等问题。

4. 行为规范不明确:农村小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比如礼貌、守时、守纪等方面的认识不够清晰,缺乏自律意识。

二、解决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如下:1.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家庭的教育工作,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鼓励家长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问题。

2. 学校加强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3. 优化教学资源: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 强化学校教育:学校应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明确学生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 增强培训力度: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教育质量。

7. 开展相关活动:学校和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一些有关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题活动,例如举办专题讲座、举办文明校园建设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农村小学开展养成教育论文

农村小学开展养成教育论文

农村小学开展养成教育论文一、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

从整体出发,从细节入手,为师生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几年来我们对校园文化做了两次调整,整个校园文化都是以“中华经典和中华国粹”为主题。

力求创造一个书香浓郁的育人环境,以经典的智慧,启迪学生心智;以古老的故事,陶冶学生情操;以中华的经典,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楼道内以班为单位布置展板展示师生作品,配以中外名著简介,《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配图文字。

教师的书法作品更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流动书架更增添了浓郁书香。

同时,学校还利用星星雨校刊、手抄报、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板报等形式,进行文明礼仪知识宣传,营造文明礼仪的校园氛围。

二、创造特色校园环境为了把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学校积极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变原有的封闭式绿化小区为花园式开放小区,移步换景,曲径通幽,个性化的校园警示语让无声的环境给人温馨提示。

由少先队发起成立班级“红领巾监督岗”,每名监督员负责一个小组的品行督查工作,其任务是:对本班学生在一天中的举止言行进行督查记载。

以此监督学生的行为习惯。

另外,各班级还积极开展每天捡一次垃圾,主动扫一次地,见面互相问好,放学时说一声再见,每天反省一下自己的不雅举止等活动。

通过我们的努力,以前常见的乱丢乱扔、打架骂人的现象没有了,主动拾捡垃圾、乐于助人的现象多了。

同时,学校还要求教师从细节入手,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

除此之外,将美德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开展献爱心社会实践及孝敬父母做家务活动,让每个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学会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使人与人之间少些埋怨,多些宽容,少些仇恨,多些友善,体会到被别人爱和爱别人的快乐。

开展“爱心捐赠”、“爱心直通车”活动,教育学生永远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良的心。

农村小学生论文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生论文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

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经调查,居住在我地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占多数,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即使闲暇时也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等。

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

孩子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明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下面就谈谈自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一些粗浅实践。

一规范训练,加强养成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

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来督促引导,也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提醒。

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在开学前一周就制定了班级行为规范,并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利用班会课在全班通过,在老师的指导、督促下按要求实施。

例如,我班根据上学年龄及农村孩子家庭的实际生活,具体落实的良好行为习惯有:(1)刷牙、洗净脸、勤洗澡、勤剪指甲,出门照镜子,整理头发、服装、红领巾、校签、鞋子等,保持个人卫生。

(2)整理好书包、带足学习用品。

(3)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与同学和睦相处。

(4)爱护校园环境。

(5)学会感恩,每月至少为父母、他人、集体、社会做一件好事。

(6)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个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7)每周向家长讲解几个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多和家长交流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董封中心小学燕庆芳
养成教育是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学校
德育
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主要条件,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养成教育尤其重要。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缓慢,家长的文化素质,学生生活环境的限制,对子女不重视教育或缺乏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就落在教师的身上。

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小学生实施养成教育,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课堂教学
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农村的孩子纯朴,见识少,他们从背着书包踏进校园的那一天开始,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觉得是那么新鲜、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

老师要抓好入门课,对小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要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的规章制度
,还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小节进行约束,如早晨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声“好”,有事进人老师办公室要先敲门或报告
,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上课期间不随便离开校园,穿戴要整齐,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等养成教育。

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教师就得利用课堂教学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生的思想
单纯,在他们的心目中,年第期老师是父母的化身,道德的化身,智慧的化身,老师的言行胜过他们的父母,孩子们听老师的话多过听父母的话。

他们会把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老师的行为举止,模仿老师的态度、品行,老师的一言一行,一擎一笑,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而,教师师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态度要和蔼,关心和热爱学生,言行要做学生的表率、示范,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格和品德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值得尊重,值得学习,值得信赖的。

老师以德育德,以行导行,通过老师的榜样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三、通过社会家长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发展主要通过教师、家长、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养成教育往往也需要教师、家长的约束和正确的指导。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表现,自我认识不断提高,那么,家长就要与老师密切配合,对孩子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学校家长保持沟通联系,让学生行为有所约束,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遵守社会公德。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积极行动起来,启发学生,发展学生,以良好的师德
师风去影响学生,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教育,农村,小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