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效果与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效果与成果推广应用情况一、善于“诗情”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上课时只知道照本宣科,课堂枯燥,了无生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位置,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修养,教学理念作出相应的改变。
数学课堂应该改变过去的说教,教师在讲课时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生机的课堂上能够自我表达的数学观点,教师应该尽量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展现一个富有魅力的数学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将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概念的起源,关于数学方面的有趣故事和笑话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积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平行四边形和矩形这一章节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观察游乐场中升降台的形状,得出平行四边形在平时生活中由于变化的较为规律,被广泛的应用在自动门和升降机中,教师通过网络技术可以清晰的演示升降台在上升和下降时平行四边形四条边是如何变化的,并且伴随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如何变化的。
再例如教师在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积极培养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例如让那些注意力涣散的学生扮演加减混合运算的符号,同时用小卡片上面放上数字,让学生通过扮演加减运算符号和小括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生中,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让大家一起来分析,这样起到一个典型的作用,并且教师通过幽默的语言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成果。
二、善于“追问”应该注意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问题,而不注意向学生提问。
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反馈,这样不利于学生选择性注意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向学生进行追问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可以将学生拉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一步一步启发自身的数学思维,教师通过这样一引一问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的拉回到课堂教学的正轨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性学习。
六年级数学创新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数学创新教学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本学期,作为六年级数学教师,我致力于推行数学创新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创新1. 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此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课堂活动,从而全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2. 游戏化教学法为了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运用游戏化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制作游戏板、卡片等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我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发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资源创新1.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呈现形象、生动的数学知识。
通过使用PPT、动画等工具,我能够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布置数学项目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定期布置数学项目作业。
通过选题、调研、实验等一系列科学的研究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并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学生的项目成果还可以通过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课堂参与情况以及测验成绩的评价,发现数学创新教学取得了以下成果:1. 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通过游戏化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被动转为主动,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2. 数学素养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他们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出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
3. 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通过引入游戏元素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强。
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学习态度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就一、生成过程 :经过此次的国培学习,并在国培课程学习与同行沟通商讨后,我对所拟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把对拟解决问题的新认识详细化为教课方案问题解决方案,经过校本研修集思与岗位实践查验后的再提高成就,最后形成终稿(方案)。
在百分数教课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研究与理解,向来是教课的难点。
教课时应依据学生的思想特色,怎样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合时地进行数学化,让学生达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更好的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差别。
是本节课的要点所在。
二、创新表现 :经过国培的学习和与其余学员的进一步商讨沟通,发现了方案中很多不足之处,也对我的教课方案方案进行了改正,好多地方有了创新的表现;1.教课资料组织实现了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睦一致。
在指引组织学生学习百分数时,已经跳出了教材,发动学生去找寻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实中丰富鲜活的素材,使“纯真从书籍中学数学”变为“亲密联系生活做数学”。
与“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有关的信息资料是生活化的最好写照。
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求知欲念。
2.学习方式的转变,促使了学生踊跃主动地研究新知。
在组织学生学习百分数时,设计了:课前采集身旁的百分数,为本节课学习的睁开供给现实的有价值的素材;课中采纳一人一表,一人一例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独立思虑,研究解决各自的问题,既有助于深刻的理解观点,又启示了学生的智慧,表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理念。
3 以“感情评论”为载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
讲堂上我们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感觉,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会去审察自己的学习情绪,反省自己的学习情绪,更学会了用数学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情绪,进而让教与学达到更为和睦一致三、创新价值:在数学讲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建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充散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获得充分培育。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中期研究成果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中期研究成果1. 引言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正逐渐从传统的重复性、机械性练习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设计。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方法与策略,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为中期研究成果报告。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国内外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适用于我国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3. 研究结果3.1 创新设计原则在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趣味性原则:通过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完成度。
2. 针对性原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
3. 思维发展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
4. 实践性原则: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创新设计方法1.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 游戏化设计:将游戏元素融入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项目式学习: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4. 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培养学生整理、归纳、表达的能力。
3.3 创新设计策略1. 差异化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等,设计个性化作业。
2.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提高作业的反馈作用。
3.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作业效果。
4. 研究讨论本研究对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探讨,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断调整和完善作业设计。
同时,本研究尚存在局限性,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更多创新设计方法,以期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5. 结论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性成果“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1至22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会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正确地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教学难点:除数转化成整数,正确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游戏导入师: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哪个组表现最好,好吗?(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四组下面这样的题目进行接龙游戏。
)(1)0.28扩大10倍是()(2)4.28扩大100倍是()(3)2.54扩大1000倍是()(4)0.074扩大100倍是()2.指名板演:56.28÷67,并讲一讲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师:想一想,如果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板书:一个数除以小数二、教学新课1.课件出示例题5的场景: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 0.85米丝绳。
这里有 7.65米丝绳,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列出算式。
(7.65÷0.85)(2)引导学生思考“7.65÷0.85中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可以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吗?”(分小组进行讨论)(3)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一同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使除数变成整数的过程。
(此过程通过PPT课件演示)教师通过图示,说明怎样把除数变成整数。
我们把0.8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85,7.6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765。
为了简便,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把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只要把它们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两位。
在竖式里把除数和被除数中的小数点以及没有用的“0”划去。
明确:把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除数就变成整数了,为了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中期研究成果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中期研究成果研究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巩固学生知识和提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往往缺乏创新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兴趣,本研究旨在设计创新的小学数学作业,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乐趣并提高数学能力。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创新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4. 探索有效的评估方法,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
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分析小学数学教材和学生研究特点,确定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2. 结合游戏化教学理念,设计趣味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数学作业。
3. 进行中期实施,将设计的数学作业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4.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成绩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检验作业设计的效果。
研究成果目前,本研究已完成研究的中期实施,并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1. 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对创新设计的数学作业表现出了更高的参与度和研究积极性,他们更愿意主动解答问题和探索数学知识。
2. 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所提升,他们更愿意花费时间解决有趣的数学问题,享受到了研究的乐趣。
3. 研究成绩提升:初步数据显示,参与创新设计的数学作业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有所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下一步工作基于中期研究成果,我们将继续做以下工作:1. 优化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创新设计的数学作业,提高其教育效果。
2. 扩大样本范围:将创新设计的数学作业应用于更多的小学教学班级,扩大样本范围,进一步验证其效果。
3. 深入研究评估方法:探索更有效的评估方法,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和作业设计的效果。
结论通过本研究的中期实施,创新设计的数学作业已经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数学能力。
8月小学数学组项目化学习活动成果展示总结简报《实践创新 全面发展》
8月小学数学组项目化学习活动成果展示总结简报
实践创新全面发展
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学应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更需要实现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项目化学习就是实现这种教育本质的方式之一。
在暑假来临之前,三、四年级组全体教师设计了“票据的秘密”这一项目化学习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其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跳出书本做作业,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内驱力,做到数学与美术等学科的融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为完成此项任务,孩子们需要提前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票据,如购物发票、加油发票等等,从发票中提取数学相关的信息,思考其中隐藏的数学知识,最后将此过程及发现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出来。
项目化学习对教师来说是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们将不断探索,做中学,学中做,精心设计“项目化”活动,改进课堂教学,致力于保持学生好奇心,培养具有乐学善学、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小学数学工作成果简介范文
小学数学工作成果简介范文
我在小学数学方面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果。
首先,我利用创意教学法,设计了一套有趣的数学课程。
我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课程中融入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数学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我组织了一次小学数学竞赛。
竞赛分为不同年级的组别,每个年级都有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需要解答。
通过竞赛,我能够发现学生的数学天赋和潜力,并通过奖励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数学。
此外,我还与其他教师合作,编写了一本小学数学教材。
我们结合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编写了一本内容丰富、易于理解的教材。
这本教材提供了很多练习题和实例,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数学知识。
最后,我利用技术手段,开设了一个数学学习网站。
这个网站上有各种数学教学视频和练习题,学生可以在家里自主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通过这个网站,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总的来说,我的小学数学工作成果包括设计创意教学课程、组织数学竞赛、编写教材和创建数学学习网站。
这些工作成果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成果——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乌鸦喝水》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成果——小学数学
教学案例《乌鸦喝水》
简介
本文档介绍了一种融合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题为《乌鸦喝水》。
目标
通过该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
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概述
《乌鸦喝水》是一种互动式数字游戏,通过结合数学问题和信
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乌鸦喝水的场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
入问题讨论。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思考乌鸦喝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3. 信息技术应用:引入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器或电子白板,
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计算和记录。
4. 分享和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总结:总结案例中学生的解决方法和思考过程,强调数学知
识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 学会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应用技能。
-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及对学生提问的回答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总结
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案例,结合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
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乌鸦喝水》的信息技术融合创
新应用成果的简要介绍。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通过参加这次国培研修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对教学有所帮助的知识,虽然有点忙,但是我认为非常值得。
我每天一有空就迫不及待的上网学习,认真观看专家们的视频讲堂,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同时还能看到很多同行自己的教学心得,听取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感悟到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次国培学习的感悟与收获,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针对前期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经过再次反思、反复推敲和深入论证之后,我对拟解决的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想法与认识,同时结合校本研修的集思与教学实践,并对前期教学设计(初稿)进行了具体化改进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分数的再认识及分数与整数除法的关系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的,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定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抽象程度要深一些,因此,要想真正弄懂它,学以致用,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
一、生成过程:我发现教学设计原稿中存在着如下问题:1、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讲解,学生听为主,不给学生留有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更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使数学课显得枯燥无味。
2、盲目的跟“课改风”,教师有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走向自己设计好的“陷阱”,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要求同学们去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不能适时、巧妙的去做引导,导致同学们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概念比较模糊。
4、语言罗嗦、把握不住重点,在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没有着重强调“零”除外这一特性。
5、课后作业布置随意性大,没有代表性,更没有科学性。
6、老师对同学们的“鼓励”随意性大,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鼓励给自己带来的自信和喜悦。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上千斟万酌,尽量把新课标的一些新理念体现出来。
注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体验生活。
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果分享
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果分享近年来,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积极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以下是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主要成果与经验分享。
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积极搭建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鼓励学生使用图形、模型等多种形式进行思考和解答,培养他们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
同时,我们还通过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巩固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学习数学的关键。
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我们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注重挖掘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复习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注重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和疑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此外,我们还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确保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够牢固掌握。
三、启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习惯。
我们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例如,在课堂上,我们常常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解答,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注重拓展学生数学知识除了学校课程中的数学知识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和活动,拓展他们的数学知识面。
我们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奥赛、数学建模比赛等活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同时,我们也邀请专业数学教师和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和交流,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五、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我们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我们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课堂测试、作业评定等。
小学数学教研成果展评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地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也日益丰富。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现将我校小学数学教研成果进行展评,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二、教研成果概述1. 教研课题我校数学教研组紧紧围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一主题,开展了多个教研课题研究。
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等。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成果(1)学生成绩: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数学竞赛中屡获佳绩,成绩显著。
(2)教师成长:教研组成员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学习、实践,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3)学校荣誉:我校数学教研组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研组。
三、教研成果展示1. 教学案例(1)情境教学案例:《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面值,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组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②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货币知识,引入人民币的概念。
③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人民币的单位、面值,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计算。
④巩固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⑤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成果
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成果数学教育在小学阶段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打下他们未来学习数学的坚实基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不断改革和创新,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本文将介绍几种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实践,并探讨这些实践取得的成果。
一、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知识往往呈现为抽象的符号和公式。
而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户外实地测量,让他们亲自测量和计算场地的面积,从而理解各种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这种项目化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实践证明,项目化学习使得数学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计算,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实用技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中的方法。
通过游戏化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沟通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游戏化学习方式包括数学竞赛、数学游戏和数学拼图等。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数独游戏,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数学竞赛,学生能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游戏化学习的实践表明,它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度,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研究报告: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中期成果
研究报告: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中期成果1. 引言本文是关于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中期成果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对学生的研究和兴趣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创新的数学作业设计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2. 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中期成果研究:- 文献综述:对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已有的关于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方法。
- 实地观察:通过观察小学数学课堂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当前数学作业设计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 教师访谈:与一些经验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数学作业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 学生问卷调查:针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传统数学作业和创新设计作业的反馈和意见。
3. 中期成果根据研究方法的实施和数据的分析,我们在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方面取得了以下中期成果:- 创新设计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教师访谈,我们总结了一些创新的数学作业设计方法,包括游戏化设计、情境设计和实践性设计等。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 学生反馈:根据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学生对创新设计作业的反馈普遍积极。
学生认为这些作业更有趣、更具挑战性,并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师建议:通过教师访谈,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灵活运用不同的设计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设计等。
4. 下一步计划基于中期成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将继续进行以下工作:- 进一步细化创新设计方法:结合学生反馈和教师建议,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创新的数学作业设计方法,以提高其实用性和适应性。
- 实地验证和评估:将所设计的创新作业方法应用于实际小学数学课堂,并进行实地观察和评估,以验证其效果和可行性。
- 编写最终研究报告:在完成实地验证和评估后,我们将编写最终的研究报告,总结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成果和经验。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创新点(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应不断创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创新点。
二、创新点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学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2.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故事、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三、创新点二:加强学科整合,拓展数学视野1. 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将数学与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相结合,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竞赛和兴趣小组,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四、创新点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1. 开发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提高教学效果。
2.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建立数学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可以搭建线上数学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五、创新点四: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研成果
小学数学教研成果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研究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方式所带来的问题而提出的。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只是简单地给予定义和举例说明,然后让学生练应用,而缺少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集体讨论等探索活动与实践的机会。
这种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创新意识。
因此,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研究的提出,旨在通过探索活动和实践,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教育水平。
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研究的核心思想是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索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操作、猜测、验证、搜集与处理信息、讨论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探索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巧妙提出数学问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科学构建教学模式,有效开展合作研究,合理施行学业评价。
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研究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教育水平。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和应试能力,而忽略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研究则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实践和探索活动,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应用技能。
因此,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研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结反思是对探索活动进行概括,不论成功或失败。
如果探索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找到了正确答案,那么活动就是成功的。
反思是让学生回顾整理探索目标、思路、策略方法和过程,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领悟探索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并提出新的见解和问题。
运用拓展是让学生将探索所得推广到各种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甚至跨学科和生活中的知识技能,解决新问题。
这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灵活运用,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广泛迁移,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每个老师都面临的挑战。
为了探索和实践创新的作业设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分享给大家。
一、情景化设计
我们尝试将数学作业设计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面积时,设计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面积,或者在学习几何时,设计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游戏化设计
我们尝试将数学作业设计变得更加有趣,比如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或者设计数学谜题让学生在解谜中掌握知识。
通过游戏化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综合性设计
我们尝试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设计一道综合性的数学应用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以上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也有所增加,同时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当然,这只是我们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
小学数学国培创新性成果成果生成过程阐述:结合本次国培学习的收获与感悟,经过认真对前期教学预案(作业)再次进行了反思、论证和推敲之后,我对拟解决的问题有了更深层的想法与认识,同时结合校本研修的集思与践行,对前期作业预案(初稿)做以具体化改进设计。
对于创新成果,在继承和发展之前作业(预案)的数学思想之上,在教学策略论述过程中增加了教材内容分析、板块教学建议、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分析、课后反思以及创新成果评析等内容。
改进之后使得成果(终稿)过程更具完整性,提升了理论依据。
同时对教学目标也适当进行了调整,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应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发现的过程。
因此,在课程学习流程中扩充了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目的的合作探究的体验过程等策略,最终生成为创新成果(终稿)。
针对于拟研究的问题,终稿更具完善性,在教学流程中,增加了小组合作有效活动体验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观察、分析、交流、发现、归纳总结的活动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拟解决的问题:在合作探究中强化体验过程教学设计创新成果: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者:张晶作者单位: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0—81页的内容。
2、课时分配:一课时3、教学内容特点,本节课探究的问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内容至关重要。
4、本版块的教学建议是(1)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
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动啊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白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
(2)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关于小学数学创新作业设计的中期研究成果
关于小学数学创新作业设计的中期研究成
果
研究背景
小学数学创新作业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期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首先,我们观察了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作业设计情况。
然后,我们发放了问卷给学生和教师,收集他们对创新作业设计的看法和意见。
研究结果
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中期研究成果:
1. 创新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普遍认为创新作业设计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普遍认为创新作业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研究。
研究结论
基于以上中期研究成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创新作业设计对小学数学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创新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在设计创新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实际情况。
研究展望
本研究仅为中期研究成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 探索更多创新作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2. 考察创新作业设计对学生研究成绩的影响。
3. 比较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创新作业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 XXX
[2] X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通过参加这次国培研修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对教学有所帮助的知识,虽然有点忙,但是我认为非常值得。
我每天一有空就迫不及待的上网学习,认真观看专家们的视频讲堂,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同时还能看到很多同行自己的教学心得,听取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感悟到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次国培学习的感悟与收获,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针对前期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经过再次反思、反复推敲和深入论证之后,我对拟解决的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想法与认识,同时结合校本研修的集思与教学实践,并对前期教学设计(初稿)进行了具体化改进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分数的再认识及分数与整数除法的关系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的,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定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抽象程度要深一些,因此,要想真正弄懂它,学以致用,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
一、生成过程:我发现教学设计原稿中存在着如下问题:1、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讲解,学生听为主,不给学生留有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更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使数学课显得枯燥无味。
2、盲目的跟“课改风”,教师有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走向自己设计好的“陷阱”,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要求同学们去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不能适时、巧妙的去做引导,导致同学们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概念比较模糊。
4、语言罗嗦、把握不住重点,在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没有着重强调“零”除外这一特性。
5、课后作业布置随意性大,没有代表性,更没有科学性。
6、老师对同学们的“鼓励”随意性大,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鼓励给自己带来的自信和喜悦。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上千斟万酌,尽量把新课标的一些新理念体现出来。
注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体验生活。
鉴于此,我对原来的初稿进行了如下修改:1、从实际生活中入手,列举学生身边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2、通过讲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能力方面,我主要采取的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将方法教给大家,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主要经历了观察、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这一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和把握,让学生不仅从中获得了数学知识、技能,而且亲身经历了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了数学活动的方法,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4、教师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鼓励,让学生真正感到来自鼓励的喜悦和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欲望。
5、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更要注重它的内涵,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精心设计课后思考题,让学生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让学生在好奇中边做边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的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以上调整,我将最终的教学设计方案制定如下:二、创新体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无论是以前的老教材,还是现在的新教材,其在分数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
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本内容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借助直观图,让学生认识到有的分数虽然分子和分母都不同,但大小是相等的。
同时,也引发了学生探索规律的心理需求:到底什么样的分数大小相等呢?例2则逐步引导学生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具体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通过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的操作活动,表示出和1/2相等的分数,直观感受等分数;第二,通过有序地填空,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得出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相等;第三,为了增强结论的说服力,让学生再次观察例1的三个分数,研究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第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同时,补充除以的那个除数不能是0;第五,自己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第六,联系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简单验证。
掌握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以及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是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
为了便于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联系除法里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以图形为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寻找规律,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策略: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色、形于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主要采用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引导发现、组织讨论、比较归纳、揭示规律、组织练习等教法;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和自学尝试法等学法。
完全开放空间,激发学生思索,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双赢。
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要我学”为“我要学”。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4、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德。
(六)、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七)、教学难点: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彩笔、各种分数卡片。
(九)、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示故事:同学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老师祝愿同学们节日快乐!在我们欢庆自己的节日时,花果山圣地也早已是一派节日喜庆的气氛。
【六一儿童节到了,花果山上张灯结彩,一群小猴们享受着节日的快乐。
美猴王孙悟空给小猴们做了三块它们最爱吃的饼。
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一只小猴贝贝一块。
第二只小猴佳佳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
”孙悟空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
第三只小猴丁丁急了,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
”于是,孙悟空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第三只小猴丁丁三块。
贝贝、佳佳见了,连忙说:“大王,不公平,不公平,我们要分得和丁丁的同样多。
”】“同学们,孙悟空真的分得不公平吗?”【上课时先看一段故事,学生一定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
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
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猜想一下孙悟空分得公平吗?为什么公平?我们平常怎样去做?让我们也来分分看。
请同学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成员拿出课前准备的三张长方形纸片,共同来折一折、分一分、议一议,并完成操作报告(课件出示操作报告)。
请小组长分工一下,明确记录的同学。
(2)任选一小组的同学台前展示实验报告,并汇报结论。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1/4 2/8 3/12 ……【教师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组织讨论。
A、通过操作我们发现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相等关系。
那么,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B、孙悟空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小组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得出结论。
教师板书:剩下部分:3/4=6/8=9/12相等的分数:1/2=2/4=3/6(4)、导入新课:黑板上二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虽然他们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是它们的大小却不变。
那么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变化有规律吗?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这个变化规律。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请每组拿出探究报告,任意选择黑板上的二组相等分数中的一组,共同讨论、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
(1)、课件出示探究报告。
(2)、分组汇报,归纳性质。
(3)、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选择一组学生根据探究报告,到黑板上边说边用箭头表示出分子、分母的变化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4)、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5)、有与这一组探究的分数不一样的吗?你们得出的规律是什么?(6)、综合刚才的探究,你发现什么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