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哲学的灵魂

合集下载

教育灵魂系列之“做有灵魂的教育”

教育灵魂系列之“做有灵魂的教育”

教育灵魂系列之“做有灵魂的教育”教育灵魂系列之“做有灵魂的教育”新年伊始,教育局局长毛杰提出:郑州要做有灵魂的教育。

细细想来,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郑州教育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灵魂?我个人的理解是:灵魂,就是价值观。

有灵魂的教育,应当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追求的教育。

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是育人,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是“使儿童带着整个的身体和心智来到学校,又带着更圆满发展的心智和更健康的身体离开学校”,是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道德修养。

就像法国思想家蒙田在《论儿童的教育》中所写的那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获利和获物,也不在外表的炫耀和装饰,而在于修饰和丰富他的内心,希望塑造和教育出一个有才能有真本事的人,而不是一个空虚的学者。

”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由于教育道德的缺失,使教育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追求,也就是丢失了教育的灵魂。

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

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

而我们现在的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一天到晚驱使着他们做无穷无尽的所谓的功课,岂不知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虚度光阴”,孩子的灵性和自主创造力在题海中被逐渐地淹没,孩子失去了童年。

我们知道,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尤其儿童期是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也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

教育最大的功能应该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这样才能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我们现在就把沉重的功利目标压在孩子的身上,驱赶着他们去功利的战场上浴血奋战,致使孩子失去童真、性格扭曲,这样的人生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做有灵魂的教育,就要让教育回归本质。

顾明远先生认为,现在的教育,忘记了培养健全人格这个最根本的目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而现在大家都是只顾着眼前的利益,不去考虑孩子将来的幸福。

“我们今天仍然要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把孩子从沉重的学业负担当中解救出来,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幸福地生活。

从哲学角度谈教育:教育是关乎灵魂的事

从哲学角度谈教育:教育是关乎灵魂的事

从哲学角度谈教育:教育是关乎灵魂的事作者:张克运来源:《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2016年第11期赫拉克利特认为:在人的理性世界里,最实在的东西是灵魂,而灵魂最独特、最重要的属性是智慧或思想。

显然,教育是关乎人智慧和思想的事。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中提到“学校要培养完整的人”。

何为“完整的人”呢?这就是教育要寻究的事了。

关乎人心灵的教育,怎么做?哲学家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

”那什么是心灵呢?应该往哪儿转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很难。

因为在生命意义上的心灵和在文学意义上的心灵以及在哲学意义上的心灵不尽相同。

在我看来,心灵就是人们在千变万化的感知、意识、思想和判断背后那个不变的“我”。

从哲学角度讲,这个不变的“我”就是心灵。

那心灵往哪儿转呢?柏拉图在他的“灵魂转向论”里告诉我们:灵魂转向的终极目标是看到实在、看到善。

任何人,如果一开始就让自己的灵魂转向实在,并坚持终生,那他心灵的学习部分(爱·智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所以,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的最高的知识(实在),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

虽然心灵只能产生抽象的精神性内容,而不能产生一个客观的实体,但人的精神和信仰对人来说却是弥足珍贵。

人一旦有了精神和信仰,还有什么不能克服呢?无怪乎阿拉克萨戈拉说:“过去曾经存在的东西,现在存在的东西,将来会存在的东西,全都是因为心灵的安排。

”如此看来,柏拉图思想里“灵魂的转向”之地就在人们早已安排,或者正在安排,或者将会安排好的地方。

这个地方,正是他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共同信奉的“善”。

尤其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知识就是美德,美德即“善”。

在他眼里,什么是教育呢?教育就是把人先天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的过程。

显然,苏格拉底所说的“善”也是人心灵转向的地方。

只是他们两人所言的“善”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善”,其丰富的哲学内涵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教育哲学读书心得

教育哲学读书心得

教育哲学读书心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我决定学习教育哲学这门学科。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思考了很多问题。

教育哲学指导着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在教育哲学的研究中,我了解到教育的本质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个性和能力,并使其成为社会的积极参与者。

教育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个体的自由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兴趣。

因此,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启示。

在我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潜力。

教育哲学还强调教育的社会责任。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体的利益,更是为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通过教育,我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到责任重大。

我会积极推动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义务。

在教育哲学的阅读中,我还了解到了教育的三个基本层面: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知识是教育的基础,它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技能。

技能是学生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手段。

价值观是教育的灵魂,它塑造学生的品格和道德观念。

这种分层次的观念对于我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会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教育哲学还对学校的组织和治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考。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

因此,学校的组织和治理需要重视。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的参与和自治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会努力改进学校的组织和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总而言之,教育哲学的学习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教育哲学是一门探究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价值的学科。

在我看来,教育哲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是一个智慧的源泉,它能够引领教育实践,为教育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念。

首先,教育哲学是关于人的。

教育哲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教育哲学是反映人类对于自身发展认识的产物。

对于人类而言,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育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个人价值。

人本主义是教育哲学的基本思想,教育的核心是人,而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发展人的全面性,使人更加自由、更加自主、更加成熟。

其次,教育哲学是关于教育的。

教育哲学是反映对教育的研究与思考的哲学学科。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内容、方法、目标等多方面因素。

人类需要教育,因为人类是社会动物,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获得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和技能。

教育是社会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

教育相当于是人类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到成熟,从比较单纯的个体到更加全面更加开放的个体发展的过程。

再次,教育哲学是关于思想的。

教育哲学是反映人的思想接受、转化、创新的哲学学科。

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致力于发展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思想更为自由与开放。

教育是一种思想洗礼,通过教育不断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人文素养、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与思想的相处方式不仅仅是传授,还包括多元化的思维手段、互动模式以及现代协同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方式等。

最后,教育哲学是关于价值的。

教育哲学是对教育价值进行研究的哲学学科。

教育价值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人类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价值决定着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目标。

教育的价值需要从多维度和多方面进行考量和研究。

包括社会性价值、文化性价值、教育实践价值、珍贵性与传承价值等方面的价值存在。

总之,教育哲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人、教育、思想和价值等方面。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教育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关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教育是指引人类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本质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使其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公民。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育哲学探讨的是教育的方法和实践。

教育方法包括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管理方法等。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认为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展教学活动。

在评价方法方面,我倾向于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不仅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在管理方法方面,我认为学校管理要注重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通过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品格。

教育哲学关注教育的价值观。

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实现人的价值。

我认为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

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

教育哲学还要关注教育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需求。

教育应该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并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效的知识。

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化的视野,使学生具备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哲学分支,它关注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和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我个人而言,教育哲学意味着思考教育的意义和目标,探索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教育的价值观。

通过对教育哲学的研究和认识,我希望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践行教育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首先,教育哲学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事业之一,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新的一代人,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从这个角度出发,教育的本质就是将人们培养成为发展的驱动力,为实现未来的目标做出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需要通过丰富的教育方法,教育价值等方面对人进行束缚和引导。

其次,教育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对教育思路的开拓。

教育的灵魂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而教育哲学则是为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从而使教育更加科学化、艺术化和人性化。

教育哲学不仅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教育活动及其本质,还能够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发展。

然后,教育哲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人类社会基础事业,它不只是传授知识、技能和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品德,让人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力,乃至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哲学从这个角度来看,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了学习技术技能和知识,还包括了人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等方面。

最后,教育哲学的价值在于引领未来教育工作的走向。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实践中也涌现了众多尝试和实践,教育哲学能够对此进行评价,提出更加科学、接地气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从一定程度上说,教育的现代化与学科的理论化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其还应与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相结合。

总之,教育哲学的研究是求索教育真相、提高教育实践水平的必经之路,它以人的本质、目的、价值等为研究核心,思想深邃、理论体系结构合理,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是宏扬人类教育事业的坚实基石。

教育哲学阅读心得

教育哲学阅读心得

教育哲学阅读心得前言教育哲学是一门思辨性较强的学科,它探讨教育的本质、价值和意义,提出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在阅读教育哲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下面,我将就此分享我对教育哲学的一些心得。

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教育是一个人从无知到知晓、从无能到能干的过程。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人的灵魂,让人们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出人才,提高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和他人。

教育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同时也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

教育应当满足个体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个体的发展或者产生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因此,教育哲学的目标是在个体和社会之间进行平衡。

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

不同的教育哲学会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理性主义倾向的教育哲学认为,知识是人类理智发展的最高成果,因此在教育中应当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而实用主义倾向的教育哲学则认为,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实用的技能和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包括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需要引导被教育者,帮助其发现自身的问题和对策,调整思想和行为,从而促进被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教育也需要不断发展和改革。

教育哲学的任务是探讨如何在变革中保持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也要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教育改革应当以实现优质教育为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教育哲学旨在引导人们认识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探索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双赢。

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思考,积极探索教育的未来,为人类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哲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教育哲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教育被视为立国之本,传承文明,塑造人格。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哲学的重要性,它不仅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更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对教育哲学有了深刻的感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哲学的核心思想是育人,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在我国古代,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强调教育的普及和个性化。

现代教育哲学也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个体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 德育为先。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人。

2. 智育为基。

智育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知识海洋中畅游。

3. 体育为根。

体育是教育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顽强意志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重视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4. 美育为翼。

美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使他们在美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二、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发展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2. 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们要重视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使他们在美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教育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本质、目的、原则和方法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本质与目的,以及教育的实践与方法。

教育哲学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教育问题,揭示教育的内在规律,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

在我个人对教育哲学的认识和理解中,我认为教育哲学具有以下几个核心要点:教育哲学关注教育的价值观和目的。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导向。

教育哲学研究和探讨的就是教育的价值观,以及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教育的价值观是指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根本价值信仰。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是指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出发点。

在教育哲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反思教育的价值追求,以及教育的目标和导向。

教育哲学关注教育的实践与方法。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它需要依靠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教育哲学研究的就是教育的实践方式和方法论。

在教育哲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思考教育的实践方式和方法论,以及如何将教育理论转化为行动。

教育哲学关注教育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个体化的过程,它也是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需要培养个体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注重个体的发展,也要注重社会的发展。

教育哲学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育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发展的领域,它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要求。

教育哲学研究和思考的就是如何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教育改革需要借鉴和运用教育哲学的理论成果,从而指导教育的实践与改革。

浅谈教育哲学的灵魂

浅谈教育哲学的灵魂

浅谈教育哲学的灵魂摘要:哲学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精神”是哲学的灵魂所在,从古至今,无论中外,人们一直追寻着哲学的灵魂。

我们在学习和应用哲学时也应该抓住哲学的“精神”。

同理,我们学习教育哲学时也不能离开它最本质的东西――对精神的追求,国内和国外对其追寻的方式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哲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但是两者都赞成在“生活世界”中还原哲学的灵魂或本质。

本文就从“生活世界”出发,从国内和国外的比较中分析哲学精神。

关键词:精神生活世界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对哲学早就不陌生了,因此我在看《教育哲学》这本书时,一开始觉得只不过是将有关哲学的规律运用在教育领域而已。

我总是觉得以前学的哲学都是些枯燥的教条,即使将它们运用在教育上也会是枯燥的,因而对《教育哲学》也失去了激情。

教育哲学不是一个学科组成部分,而是贯穿其中的一种精神,教育哲学就像一根线,把其它各门学科穿起来。

教育哲学是不是一种放之四海的真理?教育哲学的这根线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哲学。

虽然我没有很深入的探究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似乎深深地体会到哲学的本质:它是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

哲学是对一种精神的追求,可现实中我们往往注重某类自然科学知识,将这种知识代替哲学思想。

我们承认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知识凸现而思想凹陷的时代,人们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目不暇接,以至于无暇思考自身的处境和命运。

我们的教育把几千年以来哲学家追求的精神弃置,把学生被视为“知识的容器”,于是我们重视物的价值取向,注重物的增长,重视社会发展中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东西,认为社会发展意味着知识的增长,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等等。

教育成为财富积累的工具,科技的载体,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指标。

这时的哲学早已变成枯燥乏味且需要灌输的教条,哲学失去了自己灵魂,也导致了教育长期以来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冷漠与遗忘。

爱尔维修曾指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不平等是他们所受教育的结果。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教育哲学是一个研究教育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学科,旨在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

对我个人而言,教育哲学是一门启发思考的学科,它帮助我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领域,需要充分思考和细致探索。

我认为教育哲学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帮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素养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教育哲学关注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哲学也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不仅仅是个体发展的问题,也是社会进步的问题。

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提倡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的公民,引导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进一步地,教育哲学还关注教育的方法和过程。

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

教育哲学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育过程应该是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教育哲学指导教师更好地研究和应用各种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教育哲学还关注教育的评价和改革。

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持续改善和创新,要求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

教育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客观地反映教育的效果和问题,为教育的改进提供依据。

教育哲学鼓励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教育哲学是一门探索教育本质和价值的学科,对于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引导我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研究和实践教育工作。

教育哲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的学科,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和持续的学习精神,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和方法的学科,它旨在对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在我看来,教育哲学是一门关于教育的学科,它探讨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以及如何实现最优化的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潜能和素质,使其具备自主学习、批判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成为独立思考的个体,具备道德、智力和实践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教育哲学还关注教育的价值问题。

价值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和行为的标准,也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智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价值观念、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能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

教育的价值还体现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育哲学探究教育的方法也是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教育的方法是指如何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

教育的方法应当是多元的、灵活的和个性化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教育的方法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需求。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哲学的理论可以指导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

教育哲学的理论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目标和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的机会。

教育哲学的理论还能够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以提高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目的、价值的哲学学科,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思考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哲学不仅要求我们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思考,更应该引导我们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对我而言,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始终相信,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该将符合学生个体特性的教育理念传递到教育实践中。

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切实发挥教育哲学的作用。

首先,在我的理解中,教育哲学的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智力、身体、艺术和劳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此外,还应该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推广,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劳动和志愿者活动等,这也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其次,在我的理解中,教育哲学还规定了教育的价值观。

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应该在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引导学生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质。

为此,我们应该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亲近生命,珍惜人际交往关系,遵守道德规范,这也是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

最后,在我的理解中,教育哲学还强调教育者的作用。

教育者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而教育者必须以身作则,比如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者必须成为学生的榜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更好地实现教育的价值。

综上所述,教育哲学对于推广和实现高质量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哲学为教育提供了指导,也为教育师和学生提供了思维和行动方向。

我们应该将教育哲学的思想融入到教育实践中,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服务。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和价值的学科,它探讨了教育的根本问题和原理,探索了教育的目的、方法、理论和实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教育哲学有着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将围绕教育哲学的概念、特点以及对我的影响进行浅谈。

我认为教育哲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关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育实践的方法,更注重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教育哲学通过对教育的深层次原理和规律的探讨,引导我们思考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指导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教育哲学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教育,更好地指导和实践教育工作。

教育哲学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对教育问题的全面关照上。

它关注教育的每个环节和层面,不仅从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更从教育的价值、意义、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刻思考。

教育哲学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为教育实践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我认为教育哲学对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哲学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教育哲学,我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教育哲学启发我思考和探索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使我更加珍视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哲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教育哲学通过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方法和原则,使我在教育实践中更加有的放矢,更加理性和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

教育哲学让我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教育创新。

教育哲学鼓励我们不断创新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不断探索教育的规律和原理。

教育哲学的启示使我更加敢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展教育实践的创新和探索。

教育哲学让我更加自觉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专业水平。

通过学习教育哲学,我不仅增加了教育的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对教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形成了一种理性和科学的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和风范。

教师哲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教师哲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置身于这个充满智慧和希望的岗位,从事着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的神圣事业。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哲学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教师哲学的一些感悟心得。

一、教师哲学的内涵教师哲学是关于教育本质、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思考和探索。

它包括教育哲学、教学哲学、课程哲学、德育哲学等。

教师哲学的核心是关注人的发展,强调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哲学的感悟1.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工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3. 教育内容与方法应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内容和方法也应不断更新。

教师要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敬业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5.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6.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创新发展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我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独立性。

国家实现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有一流的人才,而培养一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人的智慧和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指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更包括人的品质、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育也要注重培养人的个性和独立性,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并且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能。

教育的价值是教育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指教育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指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具有的非经济的价值。

教育对于个人来说,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受教育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并且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对于社会来说,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的方法是教育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教育方法是指教育实践中采用的策略和手段。

在我看来,教育方法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导和灌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能力。

教育方法也应该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兴趣都是不相同的,所以教育方法也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教学活动。

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学科。

在我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独立性,教育的价值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教育的方法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并注重多样化和个性化。

通过对教育哲学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泰戈尔教育哲学的四项原则

泰戈尔教育哲学的四项原则

泰戈尔教育哲学的四项原则
泰戈尔教育哲学是印度教育家泰戈尔创立的一种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灵魂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泰戈尔教育哲学的四项原则是:自由、独立、个性和创造。

自由是泰戈尔教育哲学的首要原则。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发展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教育应该是一种解放,而不是束缚。

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发展自己的潜力。

独立是泰戈尔教育哲学的第二个原则。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个性是泰戈尔教育哲学的第三个原则。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被尊重和理解。

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创造是泰戈尔教育哲学的最后一个原则。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东西。

教育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面对未来的挑战。

泰戈尔教育哲学的四项原则,即自由、独立、个性和创造,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培养学生的自由思考能力、独立行动能力、个性特点和创造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对教育哲学的心得体会

对教育哲学的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国家、民族乃至个人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我国,教育改革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教育哲学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教育哲学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育哲学的本质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基本问题的哲学分支。

它关注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教育哲学的核心是价值观,它强调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哲学的价值1. 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哲学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使他们在面对教育问题时,能够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2. 促进教育改革:教育哲学关注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教育哲学的研究,可以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3. 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哲学强调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4. 增强教师素质:教育哲学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通过对教育哲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规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教育哲学的学习与实践1. 学习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历史发展,为教育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2. 结合教育实践反思:将教育哲学的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分析教育现象,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交流与分享: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交流教育哲学的学习心得,分享实践经验,共同提高。

4. 不断创新:在遵循教育哲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四、教育哲学在我国的发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关注点更加多元化。

3. 教育哲学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浅谈我对教育哲学的认识理解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目的、方法等问题的学科。

它对教育的理论性思考和系统性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我看来,教育哲学是一门具有深邃思想性和辩证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关于教育的理论,更是关于人的哲学。

教育哲学关注的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教育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哲学思考了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和价值,即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完善的人格。

它强调人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化,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进步。

教育哲学关注的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输入和输出,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如何引导和激发学习者的内在潜力。

教育哲学思考了教育者应该如何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格。

它追求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育哲学关注的是教育的社会与历史背景。

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教育哲学思考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形态和理念。

它追求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强调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进步。

教育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对象,以人为本体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研究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思考教育的社会与历史背景,探索人的本质和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促使我们对教育有更深入的认识,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育哲学的灵魂摘要:哲学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精神”是哲学的灵魂所在,从古至今,无论中外,人们一直追寻着哲学的灵魂。

我们在学习和应用哲学时也应该抓住哲学的“精神”。

同理,我们学习教育哲学时也不能离开它最本质的东西――对精神的追求,国内和国外对其追寻的方式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哲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但是两者都赞成在“生活世界”中还原哲学的灵魂或本质。

本文就从“生活世界”出发,从国内和国外的比较中分析哲学精神。

关键词:精神生活世界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对哲学早就不陌生了,因此我在看《教育哲学》这本书时,一开始觉得只不过是将有关哲学的规律运用在教育领域而已。

我总是觉得以前学的哲学都是些枯燥的教条,即使将它们运用在教育上也会是枯燥的,因而对《教育哲学》也失去了激情。

教育哲学不是一个学科组成部分,而是贯穿其中的一种精神,教育哲学就像一根线,把其它各门学科穿起来。

教育哲学是不是一种放之四海的真理?教育哲学的这根线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哲学。

虽然我没有很深入的探究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似乎深深地体会到哲学的本质:它是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

哲学是对一种精神的追求,可现实中我们往往注重某类自然科学知识,将这种知识代替哲学思想。

我们承认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知识凸现而思想凹陷的时代,人们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目不暇接,以至于无暇思考自身的处境和命运。

我们的教育把几千年以来哲学家追求的精神弃置,把学生被视为“知识的容器”,于是我们重视物的价值取向,注重物的增长,重视社会发展中某些外在的,可量化的东西,认为社会发展意味着知识的增长,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等等。

教育成为财富积累的工具,科技的载体,是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指标。

这时的哲学早已变成枯燥乏味且需要灌输的教条,哲学失去了自己灵魂,也导致了教育长期以来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冷漠与遗忘。

爱尔维修曾指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不平等是他们所受教育的结果。

俄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在《人的奴役与自由》中指出,通过精神的变革使人摆脱受奴役状态走向自由,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弗罗姆指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生活还没有开始时就死去了,这是一个悲剧。

”[1]一个受教育的人,如果在精神世界上未获得应有的发展,既是他的不幸也是教育的失败。

伽达默尔也曾说,“教育意味着一场及其深刻的精神变革”,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重要在于使学生精神发生变化,教育要有“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的精神。

失去了这种精神,哲学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机。

哲学本质上是实践哲学,也是哲学解释学体现的本质。

解释学关心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要揭示理解的种种条件和性质,理解人的“存在方式”。

因此,“实践”并不意味着物质化,相反是深刻地体现哲学的精神。

在实践中,行为者不断与周围环境或其它行为者建构着自己的意义,丰富已有的生活世界。

既然精神是哲学的灵魂,那什么是“精神”,中外哲学家又是怎样对它探讨的?“精神”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属性,不同的人的身上表现也有差异。

《辞海》对“精神”一词作了五项释义,实际上综合起来就两类:一类指人的主观存在状态;另一类指事物所体现出来的意境、神韵或主题。

[2]总的来说,“精神”主要是对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的描述与定位,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属性。

我们平时提的“精神”是相对于物质存在而言的人的主观存在和意识存在,也可以说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主观理解。

马克思.舍勒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中也指出,“‘精神’这个词除了观念思维之外,还包括对原始现象或本质内容的直观,同时还包括如;善良、爱、悔恨的自由选择等意志和情感活动”。

纵观古今中外的哲学史,可以发现:我们从对客观世界的研究逐渐转向对人的研究,重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等,而作为推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精神,也越来越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倡导仁爱精神,老子主张静虚淡泊、返璞归真的精神,孟子倡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救世情怀等等。

中国人谈精神似乎更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总与人生、处事、信仰相联系,重视人的修身养性。

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哲学谈的精神内涵没有深入分析。

我们一提到“精神”总是与“气节”、“价值观”、“人格”等宏观的词汇相联系,至于他们的具体表现形式则没有涉及,所以“精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上,我们很重视精神,以至于滑向“精神万能论”,由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精神缺乏物质条件,很多信仰等不过停留在认识层面上,没有变成人们实践的规范。

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精神”思想,的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鼓舞过无数先辈,他们靠着这种精神的支持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可是,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这些精神中相当一部分以脱离了“生活世界”。

如果仍用这些“缺乏物质条件支持的精神,”教育我们的后代,传递出的只是这些精神的躯壳,没有了本质内容。

在当前中国更是面临着类似的危机。

我们的道德底线不断下滑,但人们的道德理论的诉求却很高,造成了学生掌握了一些“大而空的”理论,没有在实践中生根发芽,只会谈论,不会或不去实践,形成教育中的两难问题。

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贯穿对“精神”的追求。

从古希腊神话斯芬克司开始,西方智慧者关注人或人的意识,一开始探究世界的本源不断丰富发展人类的客观精神领域。

苏哥拉底把希腊哲学专向了人类学,对他来说哲学唯一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他所知道的及他的全部研究指向的是人的世界,他还用“产婆术”引导人们对人的美德、智慧和灵魂的关注,这也是哲学的灵魂所在。

此后,他的学生柏拉图继承和发扬了他的思想,并在《国家篇》中提出,“教育非它,乃是心灵转向”西方哲学沿着这种精神线索先前发展,到康德是,发生第二次转变。

康德哲学在哲学史上起了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在于他把全部哲学问题引向了人,开始重视人的价值主体地位。

康德对“精神”的研究是以人的主体性的真正确立为标志的。

黑格尔在“精神”研究上的建树,更是欧洲哲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他的精神哲学是他哲学体系的顶峰,又是关于人的哲学,因此在黑格尔看来人的本质就是精神,是自由的。

这里的“自由”不是“任意”或“任性”,而是“在他物质中既是在自己本身中,自己依赖自己,自己是自己的决定者。

”[3]人类精神有其客观化表现,这具体体现在历史与文化中。

黑格尔曾在他的“客观精神”的概念中指出人类所创造的法律、社会国家、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知识、教育方式和陶冶方式、艺术作品、意识形态中等。

因此,在西方谈精神时都有它生长的土壤,有其物质保障。

所以黑格尔认为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趋向于这种统一和自由境界,精神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教育产生于一种思想的震撼或受一种精神鼓舞,但是没有共鸣的教育也就没有更好的“育人”。

人首先是一个完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的知识技能,更要在传递中发生一种心灵的共振。

这尤其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是教会学生几个词,几个句子,或怎样划分文章大意,段落层次就行了,而是,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传达的精神,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其它学科中同样如此。

也许有些人会问:“像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怎么能会像语文等社会科学一样呢?它们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追求的科学的精确…..”的确,自然科学的研究的世界或宇宙里的物质,他们没有生命,没有思想是不可能传达一种精神的。

但是,我们忽视了这个世界也是我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它是在与人类的不断“对话”中得到改善和进步的,没有人类的参与,它永远是一个埋在地下的化石,永远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所在。

因此,真正的教育发生在师生之间有关“生活世界”的对话中。

从中西方有关“精神”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精神首先存在于作为主体的人的身上才会大发光芒,它不是一座空中楼阁,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

这也就是精神教育的第一个尺度――主体性尺度。

而人的主体性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被真正提出来的。

一开始古希腊哲学重视本体论,研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但它把人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主体和客体相对立;智者亚里士多德从本体论的研究转向“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更是集中研究人的哲学家,使古代哲学达到自我意识的原则;中世纪哲学占统治地位的是基督教,其中关于人神合一的教义包含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原则;直到近代哲学人的主体和客体才达到真正的统一,人们对精神的理解也越来越科学。

也只有真正把握人的主体性才可以准确理解“精神”。

根据我国和西方哲学界的讨论:“把人的那种永远不满足于即在的生存境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以获得一个更新的精神自我的行为和意识的特征”,称之为精神。

从“精神”意蕴上理解“自由”主要指人的自由的价值向度,即所谓的人的自由发展或人的自由个性总是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发展的提升。

“自由是全部精神的本质”,[4]人的主体性若没有自由观调适,就有可能演变成价值向度上的负面影响。

例如;有人学术有成,得到人们的好评,但是他洋洋得意将其作为显示自我的标志,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发展陷入了不自由,他终究没有走出世俗的眼光,真正的自由是不受任何物的东西限制的,是一种“终极关怀”。

同样我们过分强调人类是如何征服自然的,将其作为我们生存的标志,我们的精神世界也被这种物的东西束缚了,我们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失去了真正的“精神”。

哲学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对它的追寻是永无止境的,有多少哲学家的出现就有多少种答案。

但是,哲学家又似乎给我们哲学的主线:对精神的追求。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用源远流长的哲学历史,我们今天仍在重复着它们的思想或者说“创新”他们的精神。

哲学解释学曾告诉我们:教育解释历史,使历史意义彰显出来,同时教育使受教育者理解历史,使历史进入到个人的精神世界,培养个体精神,使个体在历史中创造历史。

而教育解释历史目的是育人,教育并非使教育者获得历史的客观知识,而是寻求对一代人的精神建构。

所以,重读哲学家的思想著作并不是仅仅获取其中的知识点,而是把握他的精神脉搏。

同时,教育是对学生生活进行意义的引导,教育真正关心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关心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生活,如何生活,如何与他人发生精神、情感和行为上的交往等,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活世界的教育。

作为教育者,时刻提醒自己的重任,真正去尊重学生的主体和自由,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再是空虚的,也使我们培养出“完人”。

总之,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哲学的本质,把培养人的精神视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这样哲学才会像一根线一样贯穿每一门自然科学中。

同时,我们要重视学生“生活世界”,从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出发,将哲学的精神渗透其中,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入、准确的研究哲学。

最后我们在学哲学时,不是仅抓某位哲学家的片面观点来分析问题,而是握过程中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及其他的精神所在。

我们回到柏拉图的箴言:教育乃是灵魂转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